中国古代服饰颜色与四季的关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4收藏

中国古代服饰颜色与四季的关系··,第1张

春天青色

夏天红色

秋天白色

冬天黑色

这个是叫月令文化,是源于农耕文化里的法天的哲学思想在服饰以及美学文化上的提现

从周代到两汉,这种服章色彩搭配学被上层统治阶级以及贵族严格遵守,是属于华夏信仰的一种提现

白居易四季诗歌赏析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香山避暑二绝》其一

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珍月似弓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为唐代最多产的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歌来描写自然景物,并时时刻刻陶醉于大自然随处可见的多样景致中,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陶冶个人的艺术情趣下面以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几首小诗为例,体会一下,大诗人是怎样用一种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和欣赏大自然的

我们先看《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是唐代教坊的曲名,歌词的形式是七言绝句,此题专门是咏杨柳的这首诗前两句写春风荡漾时杨柳枝条的婀娜多姿,妖娆可爱,后两句是咏物抒怀,感慨唏嘘一年之际在于春,在大好春光来临之际,最先向世界宣布春姑娘的来临的非柳树莫属,所以,大凡诗人咏春之作,总少不了柳树的身影,而柳树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那报春的枝条第一句是特写:"一树春风千万枝",诗人只写了一棵柳树,不过是一棵树长着千万条柳枝的树由于春风拂动的关系,由静态的"一树"摇身一变,成了"千万枝",这两者在变换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即虽然看上去原本只是一棵树,但是树上数不清的枝条却被春风那双无形的手一一掀动起来,迎风飘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感觉第二句更加细致地对这棵柳树上的枝条进行精心的描画,春风不但拂动了柳枝,而且吹发了新芽,那满树千条的柳枝上,于是绽出了数不清的嫩叶,远远望去,一片嫩黄,而细长的柳枝早已不再像严冬时的那般僵直,而变得柔软异常,随着和煦的微风,时起时落,时高时低,在诗人眼里,简直像丝绦般的妩媚柔顺如果我们尝试着按照白居易的思路,畅想一下他所展示的景象,一棵寻常的柳树,在春天的召唤下,焕发了勃勃的生机,万千枝条上,吐露出娇嫩的新芽,以它的金黄,以它的柔软,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美好,歌唱着春天的到来,白居易不仅仅是在写柳树,而是在呼唤春天,歌唱生命,所以他能写得这样生机盎然,难怪《唐宋诗醇》要说此诗是"风致翩翩"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作者接下来没有继续春的礼赞,而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为这株柳树鸣起不平来了,"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株充满生命力的柳树,却长在一种荒凉冷落的环境中,"西角",在西边一个背阴的角落里,"荒园",生在一个荒废的庭院里,那么哪怕你再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又能有谁来赏识,有谁来关注呢 白居易在诗中营造出这样前后强烈的反差,其用意何在呢 是仅仅在为这株茂盛的柳树因生不逢地,而在大好春光之中独自寂寞,无人赏识而深深惋惜呢,还是借物言志,另有所指呢 这历来引起过不少猜测与推理有人认为,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柳树的痛惜之情,实际上是一种对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深沉感慨;更有甚者,还有人以为,这是白居易在自己年老力衰时,为他身边的那些丰华正茂的歌妓们有感而发的,据唐孟《本事诗》记载:"白尚书(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则小蛮方丰艳,因为杨柳之词(即此篇《杨柳枝词》)以托意"不管怎么说,这首小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到底是为了政治还是为了身边的红颜而发,今天似乎也难下定论,但是,这首诗后来造成的影响,的确是作者本人当初自己也不曾想到的关于这首诗,当时的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流遍京师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白居易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会昌六年逝世而卢贞任河南尹在会昌四年,治所就在洛阳所以,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会昌三年到五年之间,当时他已经年过古稀了一首题咏柳树的闲适之作,会惊动最高统治者,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从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感受到唐代那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白居易本人在文坛上的巨大影响呢

《香山避暑二绝》也是他晚年隐居洛阳时写的诗,这里选的是第二首:"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古人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在酷暑中寻找清凉世界的意境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厌倦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隐居在东都洛阳,醉于心清静无为,全身远害,已经再没有什么政治风云可以让他动心思了,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行善,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财,开凿疏浚龙门八节滩河道,以利舟行,使得过往的航船再没有往日的风险,成为当时出名的义举他自己则一味的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在洛阳龙门对面的香山别墅里,安度晚年了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别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见诗人戴着纱巾,穿着草鞋,身上是一袭单衣,在傍晚时分,沿着山路下来,坐在轿子中,一面观赏着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着清凉的山风,哪里还有一点暑热的影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诗人这种境界正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一路凉风",乾隆皇帝评这首诗是"北窗高枕,无此恬适真足破除热恼"(《唐宋诗醇》卷二十六)的确说得不错,当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热恼"也就不系于心中了,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门呀

《暮江吟》,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七绝诗,属于他的"杂律诗"写的是傍晚时分,秋江之畔那迷人的景致

诗歌先从夕阳入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西下时,已没有了太多的光和热,日光照下来,已不再刺目灼热,它静静地洒在江面上,是那样地令人悦目柔和而又明快鲜艳,一个"铺"字,写得格外传神,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上了,所以光线不是从上面直射下来,而是斜斜地贴着地面照过来的为了突出夕阳照江的特色,作者煞费苦心地选了这个"铺"字,显得非常平缓,写出了秋日的柔和与夕阳的宁静江面在缓缓地流动,水面泛着细微的波浪,浪尖上,被夕阳照得呈现出红色,而在浪底,由于天色已暗,所以是一种碧绿色,整个江面随着波浪的起伏,在夕阳下,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给人以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的丰富的视觉享受

诗歌的后半段写的是月亮初升时的迷人景象:"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珍月似弓"诗人被傍晚时分美丽的江景吸引,久久不肯离去,谁想到这番流连忘返,却使他有机会领略了意想不到的景致"可怜"不是一个表示同情怜爱的形容词,而是非常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的月亮是上弦月,早早地升上了天空在深秋的夜晚,露水在不知不觉中稍稍地降临了正因为是无声的,所以诗人在一开始并没有发觉,而明亮的月光却照出了它的到来在身边的草地上,点点滴滴,晶莹剔透地发出神奇光亮的,原来竟是晶莹的露珠呀一颗颗圆润小巧,多么像那令人喜爱的珍珠呀,"真珍"就是珍珠诗人站在布满露珠的草地上,抬起头来望着天上的弦月,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虽然只是初月,却像把弯弯的弓箭,挂在晴朗的天幕上,一切都是静悄悄地,露珠在无声地闪亮,月光在无声地洒向大地,多么宁静,多么安详的深秋初月之夜呀作者从傍晚时分起就被大自然的景色所陶醉,先是被那夕阳照射下的江流,后是被那初月映照下的草地,在寻常的景色中,诗人却获得了丰富的美感享受据说这首诗是在他赴杭州任太守的途中,因为不堪朝中党争的日趋激烈,所以他自请外任,从这首诗中也可以感觉到他离开朝廷的心情是十分轻松的,有这种心境,自然也就更能够体会出大自然的纯静与安宁了

冬天最典型的特征当然非雪莫属,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的诗歌多以通俗易懂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睡着睡着觉,觉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御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冻醒了,不觉感到惊讶,今天夜里这是怎么一回事 忽然间比往日冷了许多 要知道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天气预报的,所以也不会预先知道天气会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在似睡非睡之际,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竟然连窗户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许多,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心里当然要琢磨一下,读者也在随着诗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其实在这里作者已经巧妙地把夜里下雪时的特征摆在读者的面前了,一个是气温比平时下降,所以同样的被子盖在身上,却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一个是光线比平时要亮,因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不过,既然是写诗,当然不会把话说透,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者要把这一场大雪用他独有的表达手段呈现在读者眼前被子冷,是一个有关气温的感受细节,窗户明亮,是一个涉及光线的视觉细节,但由于作者是在屋里睡觉,所以仅仅感到寒冷和明亮,并不能证实就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而下面两句切入的角度,却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现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人躺在被窝里,从什么地方判断外面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呢 就是从耳边时时听到大雪压断竹枝的声音,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是在白天,声音嘈杂,可能就会听不到竹枝被雪压断的细微的声响了,可这种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起来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

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文/田南池

春天绿色,夏天红色,秋天金色, 冬天白色。

春夏秋冬又称为“四季”,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春天始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夏天始于“立夏”;秋天始于“立秋”;冬天则始于“立冬”。

在黄河流域最为确切。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基本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也正是《黄帝内经》等国学典籍所阐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

扩展资料: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

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描写春天的名句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描写夏天的名句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描写秋天的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冬夜——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

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7、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6、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7、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