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您这个题目太大了。向您推荐一套书:牛津版《技术史(A History of Technology)》,大一点的图书馆里应该能找到中文版。
这是目前为止最具权威性的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涵盖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人类技术的历程。
全书共7卷:
第Ⅰ卷: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史前至公元前500年左右)
第Ⅱ卷: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
第Ⅲ卷: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约1500年至约1750年)
第Ⅳ卷:工业革命(约1750年至约1850年)
第Ⅴ卷:19世纪下半叶(约1850年至约1900年)
第Ⅵ卷:20世纪(约1900年至约1950年)上部
第Ⅶ卷:20世纪(约1900年至约1950年)下部
其中前3卷符合您的要求。
该书编纂历时3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于1954~1978年出版。英国著名科学史家、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长查尔斯·辛格(Charles Singer)等4人为主编,全书各章均由相关领域的20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撰写,不仅内容全面系统,史料非常翔实,见解精辟,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准,而且可读性极强,行文优美,并包含3000余幅照片和专门绘制的插图。
如果有可能,我个人建议您最好看一看这套书英文版,因为中文版某些地方的翻译有点儿问题。当然,这套书无论中英文版都是难得的好书,令人耳目一新,个人强烈推荐。
补一句,人民网上有这套书前3卷的部分内容,您可以看一看是否合您的口味。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9173/49180/indexhtml
最后批一下2楼,不懂装懂。
秦汉集大成
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先秦长期积累,到秦汉时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体系,取得了诸多领先世界的辉煌成就。
《算数书》是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是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它是西汉数学家张苍、耿奉昌等人在秦火残留的“九数”遗文基础上删补而成,与古希腊《几何原本》交相辉映。
汉朝有三家编制历法,落下闳等编制《太初历》,刘歆将其改为《三统历谱》,刘洪制《乾象历》。东汉张衡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和演示日月星辰的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灵宪》等。
中国最早以“地理”命名的著述是《汉书·地理志》,它开辟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领域。
东汉的《四月民令》记载了农耕方法、时令等,《尔雅》把动植物进行了分类,《淮南子·主术训》总结了先秦环保政策。
秦汉是传统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系列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导引图》、《难经》,在临床治疗方面,东汉后期出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医圣”张仲景,外科方面,神医华佗堪称代表。
秦汉时期人们物理知识日渐丰富,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淮南万毕术》和东汉王充的《论衡》包含有较多的力、声、光、电等知识。
《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著作,作者是东汉炼丹家魏伯阳。
汉朝出现伟大发明——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对造纸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分离中的融合
古代科学兴衰与王朝的更替并无必然联系,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又进入割据和纷争的年代,然而中国科学技术却在这时期取得长足进步。
北魏贾思勰所作农书《齐民要术》是农业科技的百科全书,他吸取前人成就,总结和发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包括农桑、林业、畜牧、养鱼等各方面约11万字。
北魏郦道元写成《水经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水利科技成就,也是一部古代地理学名著。
魏晋时,古代数学进入理论奠基的新时期。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和赵爽的《周髀算经注》总结了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七位,世界领先达千年之久,祖冲之的《缀术》已失传,魏晋南北朝还出现了《孙子算经》和《张丘建算经》。
著名晋代炼丹家葛洪是炼丹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总结了汉魏时的炼丹成就,写出了《抱朴子》。
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特征是文献整理,出现了第一部脉诊专著王叔和的《脉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本草学的归纳总结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以及对《伤寒杂病论》和《难经》的整理、注释。
五.盛世的繁荣
隋唐五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但总的说来,唐代的科技成就与强盛帝国的浩大声威相比,尚不能说是相称。
唐代农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栽培的勃兴。陆羽的《茶经》是对唐以前种茶经验的系统总结,是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后世称陆羽为“茶圣”。
唐代生物学家对动植物形态仔细观察,苏敬等编纂《新修本草》是我国早期的动植物形态图谱,唐代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也有细致观察与描述,收在段成式《酉阳杂俎》和刘恂《岭表录异》中。
随着全国统一,对编纂全国和地方区域地理著作需求日益增长,虞茂的《区宇图志》等最为人称道,贾耽的手绘单幅全国地图《海内华夷图》也颇负盛名。樊绰的《蛮书》可以看出人们认识到了流水侵蚀作用,窦叔蒙在《海涛志》中对潮汐成因作出了解释,可见当时地理知识已到相当高的水平,玄奘的传世之作《大唐西域记》记述了沿途的山川、地形、土壤、水利、交通、农产等,在当时堪称举世无双的地理著作。
隋唐之际王孝通的《缉古算经》首次解三次方程,唐李淳风编纂从《九章算术》到《缉古算经》共十部,作为算学馆教材,史称《算经十书》,是中国古代数学奠基时期的总结。
隋唐时出现了许多杏林巨著,流传较广的方书是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王焘《外台秘要》40卷。在药物学方面,出现了政府组织人力集体编写的《新修本草》。
中国练丹术在唐朝达到高潮,“长生丹药”盛行于世,理论上,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于世,炼丹著作层出不穷,梅彪所著《石药尔雅》中收录不少能治疗疾病的化学药品,到宋代,丹药经检验收入本草典籍,炼丹术后来日益衰落,十二、三世纪传入欧洲,另外,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炼丹家。
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早期多印佛教经文。
六.科技高峰
宋朝的声威远逊于唐代,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却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高峰,有人说,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着重科学技术方面。
宋代雕版印刷对后世影响很大,今日盛行宋体与仿宋体即为明证,宋代相继出现铜版印刷、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最重要的发明。
宋代航海事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宋代地理学取得突出进步,地志的编写风行全国,《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全国总志相继问世,郡县志更是不胜枚举。宋代地图制作空前繁荣,传世地图中,“淳化天下图”、“华夷图”、“禹迹图”都各有千秋。中国最早的印刷地图是程大昌的《禹贡山川地理图》。
宋代是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水稻品种专志《禾谱》,作者是北宋曾安仁,宋代最有名的农学著作是陈的《陈农书》。
宋代出现许多动植物专谱,著名的有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范成天《梅谱》等,苏颂的《本草图经》是现有最早的动植物形态专著,宋代还出现了人体解剖形态图,吴简《欧希范五胜图》。
宋代医学全面发展,两宋有药物学著作80余部,以唐《新修本草》为底本,编成《开宝重定本草》等书,除官修本草外,四川出现两本重要本草著作,一是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一是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者是继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新修本草》之后本草学的第三次重大总结。另外,宋慈的《洗冕集录》代表了当时世界法医学的最高水平,也是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北宋成书的《河防通议》对黄河水势作出了系统总结,沈括《梦溪笔谈》首次讨论了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
11世纪上半叶贾宪著《黄帝九章算经细草》是北宋最重要的数学著作,秦九韶的《数学九章》是南宋最杰出的数学著作。杨辉是南宋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元以前传世著作最多的数学家。
沈括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26卷,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兵器、水利、动植物及医药等许多领域,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括本人则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宋政权高度重视农桑生产,著名的蚕桑著作有《耕织图》和《蚕书》。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籍中最早的一部建筑技术专著,为北宋李诫编修,它以图样和文字记录了宋代建筑的修造法规,佐以宋代实物,可知宋代建筑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七.恢宏气象
元朝加强了中华各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同欧亚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国的四大传统科学体系: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和农学,都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元代连同两宋、辽、西夏、金各代统称宋元时期,这400来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顶峰,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世界科技史上灿烂的篇章。
金元时期数学大师李冶完善了天元学(一元代数学),撰成《测圆海镜》,提出了简捷的列方程程序,天元术超过了同时期数学发达的印度和阿拉伯,李冶还写了深入浅出的《益古演段》,时人称之为“学者之指南”。元代数学大师朱世杰,有两部著作《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创造了解高次方程组的方法,朱世杰达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最高水平。
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创造了简仪、仰仪等天文仪器,编写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他的一生洋溢着度越千古、巧思绝人的智慧。
金元时期医学最具影响者,当属“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学术思想核心是“火热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张从正认为一切疾病均由外邪侵入;李杲认为一切疾病均由脾胃虚损所致,著有《内外伤辨感论》等书;朱震亨在元明医界影响颇大,著有《局方发挥》等书。
元代在中国农学史上留下了3部重要的书:一部是主管农桑水利的中央机构大司农主持编写的《农桑辑要》;另外两部是地方官王祯所撰《农书》和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朱思本是元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的《舆地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余响不绝
朱明王朝采取思想禁锢,八股取仕政策,宋元时高度发达的天文学、数学等传统学科都出现了中衰现象。明中叶以后,一些才识卓越的知识分子仍在科学技术上作出了贡献。总的说来,明代科技是传统科技体系的尾声,缺少蒸蒸日上的活力。
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和巩珍分别著有《瀛涯胜览》、《星槎揽胜》、《西洋番国志》,记述沿途30多个国家的地理情况和风土人性,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的域外地理知识。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写《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记载农业、纺织、化工、机械等多种工艺技术,并附图123幅,是一部关于利用人力开发自然的“技术权威著作”(达尔文语),在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不朽的地理名著。《游记》记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内容,尤其是对岩溶地貌及类型的描述和成因探求,最具科学性和代表性。
罗洪先据朱思本《舆地图》缩绘增广而成的《广舆图》是一部集全国总图、各省分图以及边图、河图、漕图和专题地图于一册的综合性地图集,支配明清地图制作200多年。
明末,《园治》、《长物志》两部造园著作问世,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的营建原理和做法。著名的苏州园林之留园、拙政园、上海豫园、无锡拙政园都是明代园林。
明代出现大量兵书,重要的有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焦玉的《火龙经》、郑若曾的《筹海图编》等,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兵器特别是火器的使用情况,反映了明代兵器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茅元仪的《武备志》,全书采历代兵书2000余种,是继宋朝曾公亮《武经总要》之后又一集大成的军事百科全书。
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系统总结了中国的农田水利技术,还首次介绍了由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水利技术。还曾翻译过影响很大的《几何原本》,与人合译《泰西水法》,是明末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明代药物学的代表人物是李时珍,他的著作是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全书150万字,载药1892种,附方11096则,有图1109幅,既是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博物学巨著。
元中叶以后,中国数学急剧衰落,明朝,随着珠算术的普及,出现了一批珠算著作,著名的有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九.暮鼓晨钟
明末清初,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然而中国只被动地接受了零星科学知识,鸦片战争后,西方科技潮水般涌入,逐渐改变了中国对世界的看法。
清代是印刷术集大成的时期,雕版、活字印刷都有重大成就。《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木活字印书,刻成大小活字25万个。《古今图书集成》是历史上最大规模一次铜活字印书。清代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是继王祯《木活字印书法》以后又一部讲述印刷的专书。
清代农书种类很多,大都涉及纺织,其中《棉花图》是中国古代棉业成就的集大成者,记录了清中叶以前棉作和棉织生产技术的经验。
中国古代烟火制作长盛不衰,清代赵学敏的《火戏略》、《帝京岁时纪胜》分别记叙了制作、燃放盒子灯的状况。
明清之际吴有性所著医书《温疫论》逼近现代传染病理论体系,清代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治疗温病的专家,即“温病学派”,代表著作有叶桂《温热论》等,另外,清代医家从人体解剖学角度对前人错误进行批评,如姚德豫《洗冕录解》、王清任《医林改错》。
清光绪年间在永定河成立的河工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水利教育机构。清代完成的重要水利典籍有傅泽洪和郑元庆的《行水金鉴》、黎世序和俞正燮的《续行水金鉴》,对历代水利文献作了系统总结。
康熙爱好数学,御定《数理精蕴》53卷,全面系统介绍当时传入的西方数学知识,乾嘉时期,掀起整理中国古典数学的高潮,李潢的《九章算术细草图说》,沈钦斐和罗士琳分别作的《四元玉鉴细算》都是有分量的古算书注释著作。清中叶中国数学的开创性工作有年希尧的《视学》,论述了透视学和画法几何;焦循的《里堂学算记》明确了基本运算律;李锐《李氏算学遗书》在中国首次讨论了“开方说”,清末出现数学大师李善兰,是中国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学的开拓者;华蘅芳,写出《行素轩算稿》,是清末数学夜空中的明星,李、华二人都翻译了大量西方数学名著。
吴其的《植物名实图考》分38卷,1714种植物,1800幅图,成为收载植物种类最多的著作,代表中国传统植物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植物学由附属于农学,医药学而最终走向独立。
清代是传统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过渡的时期,清末曾利用西方先进的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经纬度实测,康熙还曾亲自领导地图测绘工作,中外合作,绘成享誉中外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乾隆主持绘成乾隆内府舆图,成为后世编绘地图的重要依据,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以地理论述为主的世界地理著作,为近代中国地理学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就在大清帝国沉迷于“天朝大国”的虚骄心态固步自封时,欧洲的社会革命、产业革命正方兴未艾。在清朝前期200年里,欧洲完成了以牛顿力学体系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又实现了以蒸汽动力为核心的近代技术革命。两次鸦片战争所显示的先进与落后的强烈反差,使中国的开明人士不得不对西方科技与器物另眼相看,东方睡狮渐渐睁开了双眼。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
①古代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在首创性、历史连续性、全面多样性上都是举世瞩目的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③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④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
⑤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
⑥适合封建政治观念需要的科学文化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得以延续。
⑦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⑧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实用科学体系
⑨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构
⑩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显著的优点,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也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远古时代起,我国各民族先民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科技史的角度考察,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和十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所处的旧石器时代,远古先人就已掌握了石器和骨器的打制、火的利用、弓箭的发明等三项技术。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则已出现了陶器以及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我国的夏、商、周三代,由于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提高,青铜工具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手工业也出现了冶炼、纺织、陶瓷、皮革、酿酒、缝纫和土木营造等技术和行业。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夏、商、周三代已产生了农学、医学、天文学和数学等早期自然科学,形成丁阴阳五行说和八卦说等自然观,为我国科技发展第一个高峰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起步与追赶。
这一时期,中共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中国***领导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
二、从1956年-1966年的追赶阶段。这一阶段以1956年1月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为开端。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1956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了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8年,国家技术委员会和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由此形成了以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和中国科学院为主的国家科技管理体系。
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中,我们从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基础科学等13个方面凝练出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为中国科学技术制度的顶层设计先行模式开辟了道路。
三、从1966年-1978年的挫折与恢复阶段。此阶段,由于一些 客观原因,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但同时科技工作也在困难中艰难恢复。
在这期间,我国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风1号;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可以说,“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1965年9月17日,中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意义与影响是巨大的。
1964年,袁隆平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1972年,屠呦呦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1977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研究中,对“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进行精心解析和科学推算,攻克了数学界二百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启示:
从古代的领先到近代的一无所有再到现代的引领5G时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但却是不断向前的,中国科技的发展让世界看到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奇迹。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为祖国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与许多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科学技术发生了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中医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科学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注重实用性和经验性,缺乏西方科学的思辨性,因此有些人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自成体系而表示怀疑。
科学技术的萌芽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而且这时也开始利用蚕丝。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时中国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这时已经有了许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兴建,著名的有都江堰、郑国渠等。数学上确立了十进位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秦汉时期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的巩固,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农业上,轮作制已经确立。《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在这一时期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建筑技术的发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刘徽、祖冲之、张子信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
宋朝──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
隋唐时期的繁荣,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到了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沈括。这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相继问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元朝
元朝的科学技术达到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甚至医学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也译做尤尼)的《哈基姆星表》(也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1260年,元廷承金人旧制,设立司天台;1271年正式设立回回司天台,1312年设立回回司天监。后来还任用了一大批以札马剌丁(又译作扎马鲁丁、扎马剌丁)为代表的天文学家管理此类工作。
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
1280年,元代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王恂与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不但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
一般认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其中的一部分是明朝的徐光启在意大利人利玛窦的帮助下翻译并引进中国的(合译《几何原本》前6卷),但是有学者(方豪,《中西交通史》)认为,在此前的元代,此书已经被来华的穆斯林带到中国。
14世纪中、后叶明王朝建立后,由于科举大兴八股文模式并删减数学内容,以及珠算盛行,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
在元朝,中医药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医药学知识的内容。《回回药方》(以下简称《药方》)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回回医药学典籍(作者不详),原有36卷,少数残存本现可见于北京图书馆。该书多以汉语书写,同时夹杂许多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医药术语及汉语音译。仅以少数残存本目录就可以看出,《药方》是一部包
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和皮肤病等科、内容丰富、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医学典籍;研究中国医药史的学者根据残存部分推断,《药方》约有药方6000~7000首之多,其价值与中医古籍《外台秘要》相当。
今日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建筑学成就而言,元大都堪称享誉中、外的建筑学艺术瑰宝。元大都城在技术方面的主持设计与参与建设者,是来华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难以想象,这位建筑学家能够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特色,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学风格,设计出格局宏大、规划严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元大都。参与元大都设计、建设的,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
全面地说,元大都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元大都自1267年开工兴建,至1285年历时18年建成(先前的金中都城址位于今北京城西南部莲花池以东,元大都的新城建在中都旧城东北)。
1291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从通州到元大都,他设计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就是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 “通惠河”。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
元世祖时期即开始重视农业,很好地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王祯编著《农书》一书有三十七卷(现存三十六卷),是中国古代一部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伟大著作。 全书约有13多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一重要的农耕思想。《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尤其是王祯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6大类,堪称中国农作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此外作者对于植物性状的描述,也是此前书籍不曾有过的。而《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就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20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甚至中国古代后来在这方面的论述,亦无超越王祯者。
在活版印刷术方面,王祯设计出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性介绍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本文2023-08-05 14:07: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