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古书的解释,第1张

古书的解释

[grey record;ancient books]

古代的 著作 详细解释 (1)指 古文 尚书。 《汉书·王莽传上》 :“徵 天下 通一艺 教授 十一人以上,及有逸 《礼》 、古 《书》 ……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2)泛称传世的古籍。 晋 葛洪 《 抱朴 子·钧世》 :“然古书者虽多,未必尽美。”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 :“自 唐 之乱,古书之在者少矣。” 曹禺 《北京人》 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两三本古书。”亦专指经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 山房 笔丛·经籍会通二·述类例》 :“书作於经史间,而非经史可附者,概曰古书。” (3)指隶书以前的古代字体。 唐 张怀瓘 《书断上·八分》 :“既言古书,岂得称隶。” (4)指古人手书。 元 虞集 《题吾子行小篆卷后》 :“丹书所载,器亡文存,所尤可思者,古书之不可复见也。”

词语分解

古的解释 古 ǔ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 相对 :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 道理 ;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 书的解释 书 (书) 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 生气 (指读书人 脱离 实际 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 书简 。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1关于悦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4、坦荡君子,无悦簧言《雪谗诗赠友人》李白 5、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赠张相镐二首》李白 6、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李白 7、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平虏将军妻》李白 8、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代别情人》李白 9、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感遇》张九龄 10、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柳宗元 11、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 12、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送兄弟回雪夜》白居易 13、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贺雨》白居易 14、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邓鲂、张彻落第》白居易 15、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 情诗其二十四》仓央嘉措 16、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定情诗》繁钦 17、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黄庭坚 18、苦竹遶莲塘,自悦鱼鸟性红荷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黄庭坚 19、和云留睿赏,熏风悦圣情《观太常奏新乐》孔德绍 20、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山家》陆游 2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22、朝冕旒兮载悦,想笞笠兮农节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奉和圣制瑞雪篇》张九龄。

2关于悦的诗句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感遇》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释义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释义欣慰的是,刚上路就云消雨散,茂盛的草木更让我心情欢畅。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释义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 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朝释义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3关于“悦”的诗句有哪些

1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感遇》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释义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3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释义欣慰的是,刚上路就云消雨散,茂盛的草木更让我心情欢畅。

4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释义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 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5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朝

释义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6 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平虏将军妻》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释义将军有了外遇,要休妻,要纳宠爱的新妾。

7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释义我喜欢你的容颜,你喜爱我的文章。

8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释义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9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杏园中枣树》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释义眼见得树干将要合抱,得尽了生生不息的天理。

10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作者:陶宏景 朝代:南北朝

释义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4带有悦字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4、坦荡君子,无悦簧言。《雪谗诗赠友人》李白5、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

《赠张相镐二首》李白6、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李白7、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平虏将军妻》李白8、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代别情人》李白9、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感遇》张九龄10、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柳宗元11、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12、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送兄弟回雪夜》白居易13、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贺雨》白居易14、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邓鲂、张彻落第》白居易15、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

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 情诗其二十四》仓央嘉措16、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定情诗》繁钦17、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黄庭坚18、苦竹遶莲塘,自悦鱼鸟性。

红荷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黄庭坚19、和云留睿赏,熏风悦圣情。

《观太常奏新乐》孔德绍20、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山家》陆游2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22、朝冕旒兮载悦,想笞笠兮农节。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奉和圣制瑞雪篇》张九龄。

5诗经中有悦的诗句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击鼓》

白话译文: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2、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周代·无名氏《小雅·都人士》

白话译文:娴雅端庄君子女,稠密头发如丝绦。不见往日的景象,心里郁闷又苦恼。

3、彤管有炜,说(yuè,通“悦”)怿女美。——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静女》

白话译文: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4、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yuè,通“悦”)。——周代·无名氏《国风·召南·草虫》

白话译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5、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周代·无名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白话译文:披着星光早驾车加鞭停歇在桑田。

白的百科-国风·邶风·击鼓

-小雅·都人士

-诗经·邶风·静女

-国风·召南·草虫

-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6诗经中有悦的诗句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击鼓》白话译文: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2、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我不见兮,我心不说。——周代·无名氏《小雅·都人士》白话译文:娴雅端庄君子女,稠密头发如丝绦。

不见往日的景象,心里郁闷又苦恼。3、彤管有炜,说(yuè,通“悦”)怿女美。

——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静女》白话译文: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4、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yuè,通“悦”)。

——周代·无名氏《国风·召南·草虫》白话译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5、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周代·无名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白话译文:披着星光早驾车加鞭停歇在桑田。白的百科-国风·邶风·击鼓-小雅·都人士-诗经·邶风·静女-国风·召南·草虫-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代别情人》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平虏将军妻》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

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

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

《秋登兰山寄张五》

朝代:唐朝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望采纳

1 《孔子劝学》文言文答案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子路曰:“好长剑。”

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正,士无教友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0356330操弓不返于檠。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毁人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③释:放。 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⑤谏:直言规劝,批评 ⑥受学:从师学习。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括:箭的末端。

羽:作动词用,指装上箭羽。 ⑩镞:(zú):箭头,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

⑾敬:感谢。 ⑿失德:在品德方面有失检点。

(13)绳:绳墨。 (14)毁:毁谤 (15)重:重视,注重 (16)圣:通达,明智。

(17)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18)策:马鞭。

(19)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 (20) 徒:是,只是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

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

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

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编辑本段简析 简析: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在开篇中,孔子的学生就把一段貌似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摆出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在初中时,老师把三句话分开讲,通俗易懂:常复习学过去的东西,朋友从远方来看我,都是快乐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所为?更值得高兴。

的确,能成为君子在孔子看来是很荣耀的,尽管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傻。实际上,中国人做学问很多时候是善于分析的,但是综合能力往往欠缺。

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对这句话作了一番解释,听起来更符合逻辑,只不过是否与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他说,这是因果相连的三间事:复习以使英名渊博,远方的朋友慕名前来,不料,朋友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合,我也不着急上火。

这样在高兴中成了君子,“不亦乐乎”? 学习要有两个行为——学与思。《为政篇第二》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懈怠而无所得。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极端。

高中时,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能考上大学真该好好谢谢孔老夫子。

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样刻苦。不是我的运气比他好,我想就在这句话上。

他很能问题,却很少独立思考。实际上,思考也是要学会的一项本事。

我的同桌应该是迷茫了吧。学和思哪个更重要呢?《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草草地理解这句话,好像学比思重要。实则不然。

孔子这样说,我也可以反过来说,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学,无益,不如思也。学和思是学问长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视学习过程复习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学过的东西而获得新的体验,就可以做老师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亦。”

每天记住将要忘记的,每月不忘记所学到的,就可以说是好学的。在高中时,老师曾给我们谈及遗忘规律。

学过去的东西要在24小时内温习一遍,才会记到脑子里形成长久性记忆。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会记得更长一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讲的东西是否复习了?每个好学之人都在与遗忘作斗争,孔子在几十年的求学路上摸索到的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

2 文言文孔子劝学的答案啊,急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

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①可及乎?”子路曰:“学岂②益哉也?”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③策,操弓不反檠④。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⑤则圣,受学⑥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

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⑦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⑧。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⑨而羽之,镞⑩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⑾受教哉。” 选自 编辑本段注释 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③释:放。

策:马鞭。 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⑤谏:直言规劝,批评。

圣:通达,明智。 ⑥受学:从师学习。

重:重视,注重。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括:箭的末端。

羽:作动词用,指装上箭羽。 ⑩镞:(zú):箭头,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

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⑾敬:感谢。

编辑本段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

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

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

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编辑本段简析 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

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在开篇中,孔子的学生就把一段貌似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摆出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在初中时,老师把三句话分开讲,通俗易懂:常复习学过去的东西,朋友从远方来看我,都是快乐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所为?更值得高兴。的确,能成为君子在孔子看来是很荣耀的,尽管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傻。

实际上,中国人做学问很多时候是善于分析的,但是综合能力往往欠缺。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对这句话作了一番解释,听起来更符合逻辑,只不过是否与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

他说,这是因果相连的三间事:复习以使英名渊博,远方的朋友慕名前来,不料,朋友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合,我也不着急上火。这样在高兴中成了君子,“不亦乐乎”? 学习要有两个行为——学与思。

《为政篇第二》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懈怠而无所得。

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极端。高中时,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我能考上大学真该好好谢谢孔老夫子。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样刻苦。

不是我的运气比他好,我想就在这句话上。他很能问题,却很少独立思考。

实际上,思考也是要学会的一项本事。我的同桌应该是迷茫了吧。

学和思哪个更重要呢?《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草草地理解这句话,好像学比思重要。

实则不然。孔子这样说,我也可以反过来说,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学,无益,不如思也。

学和思是学问长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视学习过程复习的重要性。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复习学过的东西而获得新的体验,就可以做老师了。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亦。”每天记住将要忘记的,每月不忘记所学到的,就可以说是好学的。

在高中时,老师曾给我们谈及遗忘规律。学过去的东西要在24小时内温习一遍,才会记到脑子里形成长久性记忆。

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会记得更长一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讲的东西是否复习了?每个好学之人都在与遗忘作斗争,孔子在几十年的求学路上摸索到的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学习态度方面,首先,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

3 文言文阅读(孔子为人)的解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4 孔子的故事阅读答案

(德高望重)的老子 (虚心求教)的孔子兴办(教育) 培养(人才)学得(认真) 教得(出色)3、虽然你有学问,但是你一定要谦虚,不要故意去卖弄才华,去显摆。

道德高的人通常都很谦虚,不骄傲。4、时间顺序 孔子十七岁那年发奋读书,格外刻苦;快到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办了“私学”,无论什么人都收;三十岁他去向老子虚心请教,获得了很多的学问;六十三岁时,他回到鲁国,一心一意把精力搁在编节上;七十三岁时,孔子逝世。

孔子造福世人杰出贡献: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经典的编修工作,以这些经典为教材,精心传授学生,培养了大量的卓越人才。

5 有几句孔子的文言,请帮我理解一下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解释: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对于我所欠缺而别人所擅长的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解释:正直、宽容、多听对人生有益;刁钻、无知、狭隘于人生不利。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为政》〕

解释:学习知识但是不去思考则是无知,思考但是不去学习则累。

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为好学也已矣。〔《子张》〕

解释:每天知道自己缺失什么,知道自己有什么本事,则是好学之人。

6 孔子学琴文言文阅读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司马迁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1〕,十日不进〔2〕师襄子曰:"可以益〔3〕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4〕也"有间〔5〕,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6〕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7〕也"有间,有所穆然〔8〕深思焉,有所怡然〔9〕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10〕而黑,几然〔11〕而长,眼如望羊〔12〕,如王四国〔13〕,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14〕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15〕也"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 · 孔子世家》)22 注释 〔1〕鼓琴:弹琴"师襄子":卫国乐师 〔2〕进:前进,此指不再学习新的曲子 〔3〕益:加,增加,此意同"进" 〔4〕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5〕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6〕志:志趣,意旨 〔7〕为人:作曲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穆然:默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9〕怡然:和悦的样子"怡",高远的样子 〔10〕黯:深黑 〔11〕几:通"颀",颀长 〔12〕望羊:亦作"望洋",远视的样子 〔13〕四国:四方,天 下 〔14〕辟:通"避"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15〕《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23 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7 孔孟论学阅读题及答案

《孔孟论学》阅读理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孔子,是 (时期),著名的 家、家、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 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 时著名的 家、家、家,有“ ”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 。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 。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 。

6、选文第四则,以“ ”和“ ”两个比喻,意在劝人 。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 (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 ;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 (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 ”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 精神。

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战国 时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6、选文第四则,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意在劝人自强不息。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