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患者感受勒哪几种病邪?以哪种病邪为主?(中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本患者感受勒哪几种病邪?以哪种病邪为主?(中医),第1张

看病邪以什么为主 主要是看患者的主诉 ,患者的主诉就是患者最痛苦的 最需要解决的症状

主诉:反复高热寒战/关节游走疼痛,一过性皮疹1年。

这个主诉有问题 后面一过性皮疹1年。不应该出现

我们就分析反复高热寒战/关节游走疼痛

反复高热寒战 说明正邪相争于表里之间 ,病情反复 ,可以肯定的是风湿为主 风为百病之长 最容易侵犯人体 况且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多是风邪侵袭 ,其次 反复高热寒战 多是湿邪作崇 久恋而不去

关节游走疼痛 就简单 风善行 游走性疾病 多和风邪有关

伴肿胀而皮色白 可以肯定有湿邪

所以这个病人主要的情况 是风湿

至于皮肤病 多是湿郁化热 + 上风邪 合并引起

中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采于天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但是,中药有配伍禁忌。如果搭配不当,会产生毒性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中药是有毒的,但是,那只是极少一部分。并且,多数只做外用,不做内服的。喝中药,喝出来不适,有两种可能,一是药物不对症,比方说吧,你阴虚,应该用滋阴的方法,而用了壮阳的方法,那就有有副作用了。也就是处方不当,或是诊断错误,造成的。二是,一种正常反映,中药有一部分药吃下去会有反映的。有点像病情加重的感觉,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而且会感觉病情有减轻的。这是药的作用,因为中医认为病是一种气,黑色的气,是有生命的。它生活在你的体内很舒服的。你吃药用药,就是将它驱除的,这样它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而药物的作用它不得不出去,所以,在最后的时刻它会让你再难受一次,或几次。也就是垂死挣扎。中医也叫正邪相争。最后你的正气占了上风邪气就退出了。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你的身体健康,强健,病邪就不会侵扰你。明白。

虚实夹杂是指由于邪正相争,形成邪盛和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变化 。虚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表现为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的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退,可见各种虚弱不足的证候 。实与虚相对而言,指邪气亢盛,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表现为正气与邪气均较强盛,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见各种亢盛有余的证候 。

详见百科词条:虚实夹杂 [ 最后修订于2015/12/20 18:53:17 共19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2-现代人喜欢经典复杂化,其实中医经典都是朴素观察、朴素思想、朴素经验,没啥难的!(如果你觉得难的话,那是因为没临床基础,属纸上谈兵)

3-《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医必学之书,其中《金匮要略》很简单,《伤寒论》较难,因不知六经所云,假说林立,但从实用来说,可从方证立论,即有是证用是方。(个人认为六经是相对生理病理来说的,即疾病在人体的反应。太阳阳明--正盛邪盛,少阳厥阴--正邪相争相耗,对峙阶段,太阴少阴--正气衰弱,可能危及生命)

3-《伤寒杂病论》除了方子久经检验,更重要的是用药之法度、学风之严谨,乃医学之楷模(后世医书未有超过者)

4-相信只要学好《伤寒论》,就能治万病,未免太天真!因为疾病是复杂的!想用几十味药,几百张方一统天下,绝无可能!(要正视局限性)后世时方、草药可补其不足。

经典之作!中医临床的核心

这两本书可以说是中医学的最基础也是最高境界的书。就像1+1=2,在理解后123×234=28782的道理一样的。桂枝汤:汗出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用了就好了,再理解后,它是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之后你就会运用到治疗,凡是风寒表虚有桂枝汤方证的身体痛、皮肤病、风湿关节痛等都可以用。这就是伤寒、金匮的奥妙~方证对应,随手而愈。引用胡老(胡希恕)的名言~~方证是辩证论治的尖端!

说真心话,这二篇书乃无价之宝!!!更是满满的大爱,贡献,仁德!!!医圣的无私,受这二篇宝贵的医书的恩泽之人无以数计!!!任一救世主都无可比拟!!!唯向医圣致敬!!!

《痴人》读死书,《智者》变通用。

非常好就是古文难念。

伤寒论,活人之书,不读伤寒论,不明医理

中医是名,伤寒论是字,金匮要略是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