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本完整版的平潭县志么?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7收藏

谁能给我一本完整版的平潭县志么?谢谢。。,第1张

  书名: 平潭县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

  责任编辑:林浩;沈岫丹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0)第54193号

  作者: 福建省平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内容概况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编写初衷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平潭地方志编修始于明嘉靖年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止,先后编成《海坛记》(郭万程辑)、《平潭名胜记》和《人物志》(施天章辑)、《平潭乡土志》(宋廷模辑)等志书,但均已失传。民国10年(1921年)1月,县知事黄履思倡修《平潭县志》,翌年修成。全书34卷,20余万字。民国31年4月,县政府筹备续修县志,并成立相应机构,指派主纂人员。但因时局动荡,原计划“胎死腹中”。故民国版《平潭县志》成书以来,已有80余年没有新县志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 资料收集  1992年上半年,为配合建县80周年庆典活动,广泛征集史料,并编纂出版《平潭县八十年大事记》,全书18万字。此后,由于人员变动,修志工作时续时辍,县志办主要精力放在协助部门志的编纂上。至1994年,先后编成的部门志有《体育志》、《城乡建设志》、《交通志》、《海域志》、《军事志》、《土地志》等。因县志编修工作不能全面铺开,致使修志进度缓慢。1995年春,省市地方志编委会领导多次抵岚,敦促检查修志工作。为加快修志步伐,县委、县政府重新调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长方志恭兼任主任,并与56个有修志任务的单位签订责任状,限期完成。同时,调整充实县志编辑室人员,确定正副主编。从有关部门借调人员,以增强整体实力。编辑室全体人员,一边积极辅导各部门编写专业志,一边广泛征集资料,上跑各级档案馆和有关存史单位,下访各乡镇村居的知情者。至1996年10月,签订责任状的56个单位先后完成部门志初稿,县志编辑室也搜集了近1000万字的资料。由于采取先完成部门志初稿,后改写分志的分步到位法,使志稿内容充实,志书质量得到保证。 编写过程  1997年是编辑人员通力协作、殚精竭虑、艰苦奋斗的一年。在省市地方志编委会的具体指导下,多次调整志书篇目,及时处理志稿中个别不合体例、表述不规范等问题,着重把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关。县志审稿委员会的全体成员,认真负责地审阅初稿,拾遗补缺,为志稿的不断完善,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年8月,省市地方志编委会领导来县召开志稿评议会。会议认为,志稿指导思想明确,篇目较合理,基础较扎实,写得较为成功。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此后,对全稿又进行多次修改,深入总纂。根据“三审”的要求,最后通过市地方志编委会复审和省地方志编委会审定验收。 意义总结  通过多年的修志实践,深刻地体会到“修史之难,莫过于志”。由于历史资料欠缺,修志断层面大,特别是民国及其以前的史料匮乏,给修志带来极大困难。加上经验不足,水平有限,存在的缺漏错误自是难免。值得一提的是,全体编辑人员凭着满腔热情,知难而进,尽力而为,为圆满完成修志任务而付出不少的心血!尤其突出的是县志办连续四年获县先进单位称号。在总纂工作即将告成时,为筹措出版经费,县志办同志四处奔走,登门求助,得到县轮渡所、县邮电局、县建设局、县人寿保险公司、县地矿办、县自来水公司、县医院、县卫生局、县富豪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值此志书出版之际,谨向支持修志事业的各方领导、专家、修志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简介

  平潭,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岛状如麒麟,兆瑞呈祥。它是一座占据地利的“风水宝岛”,是一处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一方开放开发的兴业热土,是一颗前程似锦的海上明珠。它扼西太平洋南北“海上走廊”之要冲,居福州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南翼的突出部,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是大陆离台湾最近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开放开发上独领风骚,左右逢源。

  平潭,岛奇位显,港澳纵横,素有“千礁岛县”之美称。它雄踞海上,地平如坛,又称海坛;因岛上君山常见岚气弥漫,又称岚岛。这是一块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这里,沙明水净,岩奇礁秀,人称“海滨沙滩冠全国,海蚀地貌甲天下”;这里,大海环抱,水路畅达,潮美岸阔,风光旖旎,绿树成荫,资源丰富。具有海洋、港口、土地、建材、旅游开发等诸多优势。

  平潭,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古书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麒麟之地,富有灵气。历史,虽然没有为平潭造就显赫的达官贵人,却也孕育了无数的仁人志士。这里,有着说不完、写不尽的史迹风情、创业诗篇。新石器时代的壳丘头文化遗址,表明平潭有着六七千年人类文明历史。这里,六提督、十总兵的事迹,闻名遐迩;戚继光、郑成功抗倭保国、浴血海坛的故事,盛传不衰。

  平潭,历尽沧桑,前程似锦。平潭行政沿革几经更迭,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才开始独立建县。虽然平潭的县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80多年的历史经纬却也交织着海坛的天风海涛,簿录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平潭旧称海坛山,产马,毛鬣有异文,相传为龙种,故在唐为牧马地。宋初置牧监,寻罢,听渔民杂耕,增兵守之。”看来,即使在封建盛世,这里也只不过是一处囤兵牧马之地。然而,时代的步伐总是要向前迈进的。历史,决不仅仅赋予平潭秣马厉兵的使命。因地理位置特殊,岚台通商,源远流长。清咸丰年间,观音澳便是福建对台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然而,尽管历史上也曾有过不凡的经历,但平潭真正的辉煌在今日,更在于未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平潭正敞开岛门,吸纳着世界的文明之风。36万海坛儿女,在中国***的领导下,以其勤劳和智慧,谱写着一页页崭新的历史篇章。架电引水,建港铺路,耕海牧渔,兴工建业,如今的平潭,正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历史的陈迹渐被现实的印记所取代,惟余苍茫往事,历历在目。历史具有前瞻性,人民富有创造力。我们坚信,岚岛儿女既能改变现状,定能开创未来。

  岁序不断更新,往事值得记取。数千年沧海桑田,八十载岁月风云,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惊世壮举,有多少匡正建业的资治经验!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人类之所以能够告别蛮荒、走向辉煌,便在于人们具有鉴往知来、开拓进取的灵性和勇气。人类不能只停留于成功的陶醉,还得经受痛苦与遗憾的煎熬,让人们从历史的年轮中,捕捉时代的脉搏,感应奋斗的气息,借鉴有益的经验,记取失误的教训,探寻创业的新路,这便是编纂新的《平潭县志》的目的所在,意义所在。

  《平潭县志》凡36卷,逾百万字,堪称洋洋大观,鸿篇巨制。数千载的史踪县情,浩如烟海。编志者呕心沥血,史海钩沉,其志可嘉,功不可没。编志作史,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睿智。《平潭县志》的付梓面世,必将启人心扉,催人奋进。我坚信,在这世纪之交,海坛儿女、仁人志士,自当不负重任,不辱使命,胼手胝足,再创辉煌!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806429htmlfrom=like 新浪爱问有免费下载

  这个人的名字不叫胡翼修,而叫胡翼。

  他是安徽歙县人,单名翼,字筠亭。

  历史上的地方志,往往有修、纂的职责区分。一般而言,做某地的地方官,能提倡修志,肯出钱刊刻的,就算是好官。如果碰巧在他的任内这部志书修成了,他在志书上所挂名的职务,就是“主修”。而一般具体去编写这部志书的,往往另有其人,或是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或是县衙的属官,或是当地的学官如训导、教谕之类,这个人,在志书上挂名的职务就是“编纂”,今天一般称其为“主纂”,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一部书的“主编”。

  这部乾隆本《天门县志》,胡翼就是主修,而主纂(或者叫主编)则是章镳。

  一般做方志目录,多半会这样写:

  乾隆《天门县志》,胡翼  修,章镳  纂。

  但是方志目录流传得多了,就难免会失真、走样,后来翻刻或引用的人,因为不明其体例,就会乱抄一气,把胡翼  修连写在一起,变成一个新的人名:胡翼修。然后又误写为该志是胡翼修这个人所主编的。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天门县知县胡翼想为本县纂修一部新的县志。但修县志毕竟要有人去做这个具体的编写工作,于是他跑去找章镳商量。

  章镳是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人,乾隆七年进士,乾隆十六年曾担任过安徽应城县知县,因为种种原因,到乾隆二十一年的时候被罢官了。此后章镳无法再当官,家累又重,只好到处找关系,去担任一些书院教习之类的职务好养家糊口。胡翼想给天门县修志的这一年,章镳刚刚跑来天门县,担任天门县书院主讲。

  清代的各县,一般都有学官,如训导、教谕,相当于今天的县教育局局长。但这些人,不是没有什么实际学问,就是混吃等死打发日子,不肯做修志这种具体工作。而章镳任职的这个天门县书院主讲,大概类似于今天的县示范中学校长一职,不算是官,所以得听当官的指示,否则有可能连这个饭碗都被官员们敲掉,叫他修志他就得去修。

  碰巧章镳有个独生儿子,此时正跟着老爹在天门县书院当他的大少爷。此人天生一脸大麻子,人送外号“章麻子”,相貌很丑陋。章麻子读书实在是不太给力,但对四处游山玩水之类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前一年就拿了老爹的血汗钱,跑到陕西去游逛了一通回来,现在正赖在老爹的宿舍里混日子。

  这一年,这章麻子已经二十七岁了,却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只是个秀才身份。偏偏他对这个修志的事情很感兴趣,一听说县里要修志,就兴冲冲地写了一大篇文章,号称《修志十议》,都是些高屋建瓴的指导性意见,你们要这样、要那样,应该怎么编、不能怎样编。天门县的当地人,并不晓得他是老几,就算是当志书主编的章镳,也未必就把他儿子这番满口教训人的话当回事——天下哪有儿子教训老子的道理?

  到了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章镳主编的这部《天门县志》就修成并刊刻了,历史上称其为《天门县志》乙酉本。

  此志乙酉本的原件,现在存世并不多,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仅有九部,甚至连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都没有收藏此本。

  好在因为此志与章麻子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有一定的知名度,于是后世又有一种抄本和一种民国翻印的石印本传世。其中民国石印本,采用了多色套印,致使该志呈现出五色斑斓的面貌,非常漂亮。

  下面贴张图,可以看一下这个版本的概貌:

  但是章麻子在志书编成之后,并不是很满意。一则他自以为为此志编修提出了多么了不得的理论,结果没被别人重视。二则他的确为这部志书写了几段小文章,如《天门县志艺文考序》、《天门县志五行考序》及《天门县志学校考序》,虽然文章都是豆腐块式的,但他自以为是很了不得的文章,却被老爹拿去直接用了,也没给他署个名字。整部书的前面,有全体纂修人员的名录,其中也没他的名字。于是在给他自己的族孙章汝楠写信时恨恨地说:我给这本县志写了多么好文章,结果被个庸俗的人给我改掉了十分之六七。

  所谓庸俗的人,大概就是指这部志书的主编,也就是他的老爹章镳。

  这个章麻子,十四年之后才考中了进士,但也一直官运不顺,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给别人做幕僚或是帮别人编书,当个枪手之类角色。

  后来过了很多年,有些无聊人,将他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以为奇货可居,吹嘘他是很有建树的方志学家,此后他就有了一些小名气。

  他的名字,叫章学诚。

  民国石印本《天门县志》,又把章麻子的那篇《修志十议》从他的文集《文史通义》中扒出来,附在乾隆乙酉本县志的前面,当成很光彩的一个记录。

  该志卷前的PDF,下载附件看看吧。

有好几版本,若需,加一下本人。

《柘城县志》

作者:柘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页数:581 出版社: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丛书名:中国地方志丛书

ISBN:7-5348-0294-6

不辍,已有2500年的历史。据1985年《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我国现存旧地方志8264种、1232万卷,占全部古籍总数的10%。《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今重要图书总汇,存“经、史、子、集”178万卷,其中地方志著作是史部著作的441倍。

1、周

方志很早就受到了重视。《周礼·诵训》上记载:“掌道方志,以诏观事”。当时,“诵训”这一官员的职责就是为王述说方志所记述的四方之事,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便于治国。

2、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 县志书随着郡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3、两汉

朝廷命令地方官府,把记述郡国地方的山川、物产、贡赋、风俗等情况的“郡国地志”,随同“计书”报送太史府。刘秀做了皇帝后,为表彰他的家乡南阳,诏令撰作家乡风俗志书。由于帝王、朝廷的倡导,“郡国之书,由是而作”。此后,郡县编纂志书的风气大兴。东汉的郡县地志,随同郡国的“计书”上报朝廷,大多保存在兰台。作为兰台令史的班固,才有可能利用这些郡县志书资料,写成了著名的《地理志》。可见两汉时期,曾经编纂和保存了大量的郡县地志。据古籍记载,如《寿春记》、《巴郡图经》等等,都是著名的志书,并为后人所征引。

秦汉以后,地方志逐步发展和充实,发展为舆地图、图经、图志、图记、地记和郡国之书。

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正史;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是第一部全国性的区域志;东汉光武帝刘秀诏令撰修的《南阳风俗传》,是我国官修地方志书的开端。

4、魏、晋和南北朝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编史修志之风盛行。地方豪门势力为了炫耀一方,不仅修家谱,还修地方志,于是支持官府,或是私下纂修地方志;地方官也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统治一隅之地,也乐于修志。编修了大量的地方志书。

当时大多叫做“地记”,著名的有《娄地记》、《冀州记》和《会稽记》等。晋人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是目前保存下来较早的一部私人编修的地方志书。该书内容翔实,已有一定的“义法”。后人编修云南、四川等地的志书,往往“据以为典则”。

5、隋

大业年间,隋炀帝“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从此以后,历代统治者都竞相仿效,由朝廷或官府出面来编纂地方总志。渐渐地修志也就成了历代官府的主要职责之一了。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朝曾经编修了《诸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五十卷,《区域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其余记注甚众”。可见隋朝曾经编修了相当数量的地方志书。

6、唐

朝廷规定:各州郡的图经,每三年编修一次,并报送尚书省。以后改为五年编报一次。如果州县有所变动,山河有所改移,则不在五年之限。唐王朝先后还编纂了《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全国性的志书。《括地志》一书曾“博采方志”。《元和郡县图志》是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编纂的,在各道之下,均记述了郡县的基本情况。这从侧面可以说明唐代州县志书的编纂,是比较广泛的,如果没有郡县志书作为基础,全国性的志书是难以编成的。

7、宋

朝廷重视图经的编纂,规定每三年编修一次。各名郡大县都编修了图经,有些郡县数次编修。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朝廷命知制诰卢多逊等“重修天下图经”。大中祥符年间,李宗谔撰修《祥符州县图经》,计一千五百五十六卷。该书是以各路州县所报送的图经为基础编成的,成为北宋州县图经的总汇。宋徽宗大观年间,朝廷置“九域志局”,专门从事志书的编篡工作,这是史书记载较早的专门修志机构。

宋朝三令五申编纂图经,大大促进了地方志书的发展。“州县皆修图志”。当时编修地方志书相当普遍。宋代流传下来的府、州、县地方志书,远远超过了它的前代。其中著名的有《三山志》、《新安志》、《剡录》等等。南宋时期修纂的乾道《临安志》,记载了宫阙官署、沿革、星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学校、物产等等,书后还附有亭、台、观、阁、轩等。

传说当时朱熹到江西某地上任,当地属官搜肠刮肚,准备垂询,并备礼载酒,远远跪接。谁知朱熹撩开轿门,开口就问:“志书带来没有”众人末料到这一着,面面相觑,悔之莫及。从此这一带便形成习俗,凡地方官上任或离职,先交接地方志书。

8、元

地方志的编修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朝廷在地区方志的基础上,编纂了全国性的《大元一统志》,记载全国范围的内容。还诏令各省、府、州、县编纂了一定数量的志书,比较有名的有《镇江志》、《四明志》等等。著名的农学家王桢在任旌德县尹时,纂修了《旌德县志》,并用木活字印刷。

宋元时期,志书的体裁也由历史、地理的记载向更高更广的水平发展起来,地方志体裁和形式日臻完备。

9、明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方志发展的兴盛时期。

明代是我国地方志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明廷十分重视编纂地方志书。由朝廷颁布修志凡例,体例全国统一。全国修有《一统志》,省有总志,有通志,都是官修。省以下有府、州、县志,有官修也有私修。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志向远大的平民皇帝,称帝立足不久,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便命儒士编修一统志。后又命各地将城池、山川、关津、水陆道路等编报朝廷。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朝廷下令:天下郡县卫所皆修志书。此后,各郡县有志,“实始于此”。明万历年间,已有人盛夸“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乾隆《满城县志》序)。当时,有些府县志书,编修多次。关于专志的编纂,也相当普遍。现存明代志书约有上千种,其中以县志为最多。

东港区地域内有历史记载的第一部县志《日照县志》,就是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知县杜一岸主持编修而成。

10、清

清代是我国古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

清代是我国封建时代地方志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修志的规模是空前的,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三次重修《一统志》,清政府还一再诏令全国各州县修志,雍正时更规定各省府州县志要六十年修订一次。因此,我国历史上清代编纂的地方志最多。

清王朝在全国巩固了统治地位后,地方官府就积极倡导修志了。顺治年间,河南巡抚发动修志,当时的十二州九十五个县,基本上都编修了志书。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玄烨下令编修一统志,并命各省及府、州、县编纂志书。雍正、嘉庆年间,清王朝又先后下令编修一统志和省通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州县志书的发展。光绪年间,学部下令编修乡土志。不少州县的乡土志内容编纂得比较简明。在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还编修了相当数量的乡镇志,如《南翔镇志》、《乌青镇志》、《杏花村志》等等。清代方志鼎盛的原因,主要是清朝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同时,时势造英雄,一批著名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脱颖而出,如戴震、钱大昕、章学诚、李慈铭等。据初步统计,现存的清代志书,约6000种,占现存旧志总数的75%左右。著名的志书有《灵寿县志》、《遵义府志》、《六安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等等。

清代官修的州县地方志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很丰富。其中关于地理、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科学技术、农民起义、典章制度及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记载,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可以进去该市、县政府的官方网站查看,不过一般只能看到近代的,年代久远一些的可能无法查看。也可以去当地图书馆看看能不能找到地方志古籍,古籍一般内容比较丰富、完整。

一般地区都会有县志办,也可以去县志办查看。

也可以去中国国家图书馆看看,在“数字方志”模块,里面含有清代以前的方志资源6000多种。

县志是指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现存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元和郡县图志》。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现存有民国三十年李正谊版的《吉安县志》,按照《县志》编纂的惯例,该《县志》应该包括清朝汪荣版的《吉安县志》的全部内容。查阅步骤:

注册登陆《国家数字图书馆》网页,点击“古籍”,再点击“数字方志”,输入“吉安县志”检索。安步骤阅读即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