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筑大观:博物馆中品人文情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云南建筑大观:博物馆中品人文情怀,第1张

云南建筑蔚然大观

类型众多

多民族的融合

多元的地域风情

独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

文物是 历史 的见证者

从人类起源到工业发展

博物馆里

珍藏着每个时代的记忆

在云南的大地上

隐藏着尘封已久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看看云南的博物馆吧!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昆明市,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342米。新馆建筑理念来源云南著名的“石林”自然体态,外形呈正方形,平面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彝族“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建筑。建筑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呈现出石林风化后粗糙嶙峋的体态特征,外墙采用红铜色金属铝穿孔板,每一块铝制金属片都打了孔,每一块的孔又都不一样,不同的角度和通透度在不同光线下、不同时间段都会呈现出变化无穷的艺术美感,寓意着红土高原的深刻内涵。

进入馆内,是一个1600平米开阔区域的大堂,三面打孔的金属板倾泻而下,充满竖向视觉感。四个顶上天窗和四个种满植物的庭院,保证了良好的采光和采风,是一个“会呼吸的博物馆”。镂空的屋顶,提高了对自然光的利用,馆内所有的室内公共走道都增加自然采光设计实现自然采光照明。二层、三层基本陈列和主题陈列的4000平米展厅被分解为大小不等的四个空间单元,正好将连续的主体陈列划分出布展节奏,提高参观效果。建馆以来,云南省博物馆已经收藏了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26660件(套)。如今的云南省博物馆,早已不在是单纯的展示文物,还原 历史 场景、梳理大 历史 的展览作用至关重要。从元谋人到郑和下西洋,馆内 历史 场景的还原,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矗立于风光秀美的昆明滇池国家 旅游 度假区内,占地面积13.33万平方米,展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群整体呈庭院回廊风格,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西南博物馆联盟成员,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民族类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内珍藏具有一定 历史 、科学、艺术价值的民族文物4万余套(件),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中国品类最齐全,基本陈列有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传统生产生活技术、民族乐器、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陶艺等,常年向观众免费开放。

云南铁路博物馆

云南铁路博物馆位于昆明市,利用昆明火车北站的候车室建立而成,2004年开馆,主要展示昆明铁路发展 历史 ,特别是米轨铁路文物。博物馆由南馆和北馆组成,南馆以百年滇越铁路“云南府站”法式古典建筑为原型,北馆为萃取高铁旅客车站元素的现代建筑,两馆之间贯连一座铁路钢架桥梁,跨越车站的三条股道,将博物馆与运营中的车站组成一个整体。

博物馆建筑面积7963平方米,布展面积5155平方米,收藏或展示文物、文献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123件。博物馆充分利用建筑设计中的两个钢架桥梁实体,重点塑形布展滇越铁路著名“人字桥”。此外,钢梁与多拱组合“花桥”和钢铁高架桥模型以及湾塘瀑布、老虎嘴等风光场景,也让参观者有了身临其境、引人入胜、震撼心魄的视觉效果。博物馆北馆底楼铺设四条股道,分别布展寸轨、米轨、准轨、动车组系列的机车和车辆。这里不仅有准轨机车系列、米轨列车系列、“春城号”动车系列,还有寸轨列车系列、“米其林”动车等“镇馆之宝”。在这里,观众可以回顾铁路机车演变以及铁路的变迁。

西南联大博物馆

西南联大博物馆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校区内,是为纪念抗战期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滇八年的办学 历史 而建。博物馆于1985年建馆,所辖核心区面积13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2平方米,展厅面积1422平方米,馆藏文物一千多件(套)。博物馆内设2个展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及1个活动展厅,常设3个基本展览(西南联大 历史 展、“一二·一”运动 历史 展、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展),采用现代化声、光、电陈列布展方式布展,是目前全国有关西南联大资料最多、最集中的展馆。

博物馆所辖的云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完好保留了西南联大 历史 遗存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三校亭”“民主草坪”、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等。西南联大博物馆展示了在艰苦环境中,西南联大如何为国育才,铸就了中国教育史上不朽的丰碑;见证了学生从军到抗日战争中的爱国壮举;见证了中国青年们反对内战、争取民主自由的“一二·一”运动始末。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建于中心镇公堂内。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18000多人于25日至28日兵分两路由丽江、鹤庆先后进抵丽江境内石鼓、巨甸75公里长的金沙江沿岸。由于敌人毁坏、沉匿所有渡河船筏,红军渡江遇到极大困难。红军总指挥给沿江各渡口土绅写信,动员他们打捞沉船,协助红军渡江。在当地各族群众的帮助下,用7只木船(其中4只是中甸境内的)、几十只木筏,雇请丽江和中甸(今香格里拉)籍船工28(迪庆16)人,于25日至29日分批从木瓜寨、木取独、格子、茨柯、羊犁石、余化达、丁栏木7个渡口为渡江点,抢渡金沙江至中甸(今香格里拉)一侧,摆脱了10余万敌人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1984年,州、县政府拨款修复东西厢房建筑,并公布为中甸红军长征纪念馆,时任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了馆名。1986年10月,萧克将军为纪念馆题词“民族的团结过去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因素,现在是 社会 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曾长征过中甸的女红军李贞重录旧诗《过中甸雪山》并题写“红军万岁”赠纪念馆。2007年,迪庆州委、州政府决定按原样全面修复中心镇公堂的附属建筑,同时对原中甸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陈列展览进行提升改造,聘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专家制作了“雪山草地的铭记”基本陈列,并更名为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元谋人博物馆

元谋人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最早成立于1985年1月,新馆2010年1月15日全面完成布展工作并对外免费开放。新馆总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53896平方米,建筑外形为二层框架结构,提篮式建筑,寓意元谋为“东方人类摇篮”。馆内现收藏各类藏品近4000件,展出资料200多份,各类标本、模型1200多件,珍贵文物有完整的元谋古猿下颌骨、元代青花绳纹火葬罐等,设有序、人类起源、元谋古猿和元谋人文化、场景、元谋史前文化旧石器、细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元谋恐龙7个展厅。元谋人博物馆是以陈列展示元谋古猿、元谋人及其文化、元谋石器文化系列、元谋恐龙为主要内容的自然 科技 类专题博物馆,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古人类、古生物文化及其史前文明为常设陈列展示的博物馆。

1965年,人们发现了元谋人牙齿化石,进一步揭开了人类起源的谜团,在元谋人博物馆的几个展厅里,人们可以通过图版、照片、49件模型等了解人类起源演化发展变化——人类以非洲为中心向欧亚大陆扩展,进一步演化为直立人,最后发展为化石智人。博物馆还通过场景还原,让参观者最直观的了解元谋古猿的生活环境,活动场景依次设计了元谋人打制石器(旧石器文化特征)、采集、哺乳、狩猎、制陶等生产生活方式,生动再现了人类 社会 历史 早期原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历程。同时,博物馆还展示了元谋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各种石器工具,折射出当时人类生产生活水平、制造能力的逐渐提升。

中国大理农村** 历史 博物馆

大理农村** 历史 博物馆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复兴路459号。该博物馆以展示大理农村** 历史 文化为主要内容,分为序厅、大型**放映设备展示区、农村**放映场景复原区、精品**放映及服装导具展区、老**放映体验区等10个展区。大理农村** 历史 博物馆主要以农村、少数民族**放映为主线,通过老、老**剧照和海报以及胶片**放映设施设备等,集中展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大理**放映的经典之作,向 社会 公众系统展示大理农村**放映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播**文化。

博物馆展品征集从2010年底开始,以实物收购、接收捐赠、借展等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泛征集胶片**放映老设备、**胶片拷贝、老**海报和老照片、书刊杂志、服装道具、**票、**放映用品等展品共6200多件。从无声**时代的放映机、卓别林**的“原装”海报,到《五朵金花》等大理题材**剧照,展品种类繁多,弥足珍贵。该馆于2011年4月17日建成开馆,目前收藏各类**藏品47305件,开馆至今已免费接待参观300万人次,放映公益广场**20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位于景洪市澜沧江东岸依山临江、环境优美的南联山半山坡,宏伟的建筑群面朝景洪城,三面被葱茏的天然林、橡胶林环抱。博物馆主展区分为5大板块,主要讲述西双版纳 历史 沿革,展示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等13个世居民族相互交融又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西双版纳地理、自然和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状貌。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典籍与艺术遗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成果,以及能歌善舞的各民族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促进文明进步、 社会 发展的风貌等。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是一个集民族文化、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博物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是人们学习、研究、欣赏和 旅游 休闲的文化殿堂;也是世界了解西双版纳各民族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的窗口。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自治州博物馆坐落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天马路65号红河州行政中心红河广场西侧,于2003年12月建成,馆址占地面积3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21平方米,有文物藏品8273余件,是红河哈尼族彝族州唯一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2005年10月8日开馆,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走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别具一格的中西结合建筑十分显目,取材于红河少数民族转山和圈舞习俗灵感的锥形体造型上,装饰着丰富多彩的民族图案和纹饰,而风格各异的窗口造型则来自于少数民族对日月水火的崇拜。

漫长的岁月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不朽的文明,在“古老神奇的红河”“绚丽多彩的红河”“富饶美丽的红河”三大专题5090平方米的展厅中,展出有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美伦美奂的陶瓷器、神秘莫测的铜鼓、优美的书画作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和工艺品、民间乐器、宗教祭祀用品以及锡工艺品等一千多件,代表着先人们不朽的 科技 成就和艺术才华,凝聚着祖先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楚雄市南门外,占地近60亩,总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其设计和建筑充分利用坡地高差,依山布局。将彝族民居与现代建筑风格设计融合,既突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又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宏伟气势,是楚雄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馆现开设有序厅(陈列楚雄州地形沙盘)、古生物厅(陈列本州出土的恐龙、禄丰古猿、元谋古猿等古生物化石标本)、 历史 文物厅(陈列元谋人等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陶瓷器等 历史 文物)、彝族厅(陈列彝族生产生活用具、彝族服饰、毕摩文化等实物及彝族风俗等)、楚雄州地方党史厅(陈列云南地下党、红军长征过楚雄等)、书画厅(展出书法、绘画作品或作机动展出)、动物标本厅(陈列楚雄原生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标本)、报告厅(节假日、楚雄州威楚古乐团免费为博物馆观众演奏洞经音乐)等展厅。展出古生物化石、青铜文物和彝族服饰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

步入博物馆

传来 历史 的回响

心随景动

历史 重现眼前

博物馆承载着永恒的记忆

也在今天焕发出新的活力

D1行程:昆明市区 花费:昆明世博园门票100元

在昆明市区,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昆明世博园依旧是外地来昆明后的首选旅游之地。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这里四季长春,昆明被称作“春城”。一年四季,这里的绿色植物开花不断,各种花卉应接不暇。

D2行程:昆明——大理 夜宿火车硬卧费用90元

具体铁路列车时刻表:

1、N982次 昆明——大理 昆明开车时间:22:36 终到大理时间:次日06:10

2、N986次 昆明——大理 昆明开车时间:21:30 终到大理时间:次日05:30

3、N992次 昆明——大理 昆明开车时间:23:17 终到大理时间:次日07:30

4、N996次 昆明——大理 昆明开车时间:09:02 终到大理时间:当日15:40

大理下关古城是原大理国都。主要景点:苍山洱海(门票:30元) 蝴蝶泉(5元) 大理古城 崇圣寺三塔(30元)。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苍山洱海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苍山,又名点苍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

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

点苍山的云变幻多姿,时而淡如青烟,时而浓似泼墨。在夏秋之交,不时出现玉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长亘百里,竟日不消,妩媚动人。

在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还有18条溪水,泻于19峰之间,滋润着山麓坝子里的土地,也点缀了苍山的风光。苍山还是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不仅有几十种杜鹃,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绣球似的马缨花等。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南北长4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

在洱海最南端的团山,有一座洱海公园,是观赏苍山洱海景色的好处所。

蝴蝶泉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

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确也有这样的时候,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数计,色泽绚丽,如霞如锦。

前些年,蝴蝶数目减少,据有关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气候转向干燥,导致蝴蝶迁徙,二是农村大量使用杀虫药物,误伤不少蝴蝶幼虫。不过,最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的逐渐恢复,加之人们有意识地对蝴蝶采取保护措施,每年聚会的蝴蝶已与日俱增。

D3行程:大理——丽江 丽江古城门票:120元。住宿可以选择住在四方街上,费用可以80元标准间。同时,在傍晚十分去大研纳西古乐会听神秘的东巴古乐。费用50元。

丽江古城四方街及丽江木府是丽江著名的旅游景点。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丽江古城”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常民生活空间”成为世界遗产的。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千米,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古城现有居民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千米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纳西话称大研古城为“英古都”,意思是江湾之地。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的金沙江畔,古城东南是数十里良田阔野。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注:砚与研同音)。

丽江古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不吉利。古城融合了纳西、白、藏、汉各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目前,城内保存着大片明清时的民宅,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为三坊一照壁。居民建筑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刻,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城内水渠密布,跨水临渠的建筑十分普遍。(见附图)

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一般认为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见附图)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四方街为古城中心,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开头而建。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万头躜动,热闹非常。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岔出从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往来畅便。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泉水来自玉河,河至镇产双石桥,分东、西、中三股流入古城,随街绕巷,穿墙过屋。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扬”的独特风貌。来到这里,倏然感受到“东方威尼斯”的韵味。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间两层,朝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一般由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是一处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纳西人家,那小桥流水、花香影映的怡静的院落里,据说一百个人里出就出了十四个大学生,可见重教尚文之结果——这是一方集智慧精灵于此的水土。

纳西族许多人,尤其是纳西男子,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著名。(见附图)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

据史料记载,以大宝积宫为代表的丽江壁画,是在明初至溥历时期3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完成的。当时的土知府木旺聘请了以马啸天为首的一批汉族画家,另外还有藏族和白族画家、东巴教第子、道教弟子也参加了壁画的绘制工作。

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的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白沙壁画以其别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白沙地处丽江城北约16公里,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为纳西族最早的政治中心。

明朝时期,丽江木氏土司正值鼎盛之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为显其富有,他大建宫室,建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建筑群。现存的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和大定阁等庙宇均为该时期所建。其中所藏的明代壁画,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宝积宫现存壁画558幅,是丽江壁画收藏最多的地方。大宝积宫和琉璃殿所保存的壁画尤为精华,这两个宫殿于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沙壁画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融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以及东巴教等多种宗教于一身。是独特的艺术珍品。在艺术风格上,反映出汉、藏、纳西等民族传统绘画技法与风格的互相融汇。壁画内容上则展示了藏传佛教和儒、道等生活故事。绘画布局周密,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明显吸取了东巴画粗犷、色彩对经强烈、线条均匀、笔法洗炼等特点。丽江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对飞跑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鸟草虫等自然风光都有描绘,这些画都明显展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以宗教为折光,融入了画师们的美学思想,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见附图)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见附图)

附录一: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转载于“丽江纳西网”)

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是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它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本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A.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

民居建筑一般是高约7.5米的两层木结构楼房,也有少数三层楼房,为穿斗式构架、垒士坏墙、瓦屋顶,设有外廊(即度子)。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为平房、明楼、雨 步厦、骑度楼、蛮楼、闷楼、雨面厦等七大类。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多进套院、多院组合等类型,其中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为典型。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丽江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其它布局形式都是它们的变异、演化、发展和组合。丽江民居的构架处理十分灵活,有悬山和在木构架主要受力部位,设有“勒马挂”、“地脚”、“穿枋”、“千斤”等具有拉结作用的构件,整个构架按百分之一的斜度使柱头往里倾斜、柱根部向外展开,增强了构架的稳定性。在构架的联结节点部位,根据受力的情况,分别使用“两磴榫”、“大头榫”、“平插榫”,井设暗梢等柔性节点,以利于抗震。下重(士垃)上轻(木板)的护墙体坚固实用。丽江民居在体型组合及轮廊造型上纵横交错。轮廊优美;外观的立面多为石砌勒脚,墙面抹灰,墙角镶砖,青瓦铺顶,色调和谐,外观朴素。

B.民居庭院中的局部特色:

丽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其重点是门楼、照壁、外廊、门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门楼的形式有砖拱式、木过梁平拱式及木构架式三种,砖拱式门楼多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滴水牌搂式样。木过梁平拱式门楼则是以木过梁承托、外包簿砖的三滴水牌楼。木构架式门楼多为双坡屋面,檐下用多层花板、花罩装饰。民居照壁一般有三滴水、一字平式两种,内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装饰。房屋的门窗均饰以木雕图案,如乌禽、花卉、琴棋书画、博石器皿等,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此外,对梁枋、往头、栏杆、柱础、勒脚、檐口、屋脊等木作、石作、瓦作部位也加以装饰。如大过梁的梁头雕成兽头,俗称“狮子头”,往础亦雕成圆鼓形、瓶形等。

C.民居庭院设计:

古城民居的庭院采用鹅卵石、五花石等为原料铺装,图案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内容涉及花乌鱼虫、八赴阴阳、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手法古朴,布局严谨。占地大、院落多的宅院,普遍由两坊一照壁、花台、水池等构成。

附录二: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历至此,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就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

束河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被称为清泉之乡。束河民居建筑群的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束河街头有一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从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远近汩汩有声。村庄中心有长33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街,与古城四方街一样可以引水冲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也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

束河曾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束河就开设了由政府公助的义学馆和三所私塾,近、现代又创办了小学、中学,使束河成为著名的人才之乡。过去束河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在宁蒗中甸、德钦,至今还有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1942年,束河皮匠村与国际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

如今,倘佯于龙泉之畔,漫步于束河古街,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作为大研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的束河民居,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吸引着各种肤色的众多游客。

附录三:关于“丽江世界遗产公园”建设项目的信息

据丽江电视台2003年11月28日报道,建设中的“丽江世界遗产公园”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正进入倒计时阶段。

规划中位于雪山中路延伸线以北的“丽江世界遗产公园”,由丽江三朵园林旅游开发公司投资,由昆明华凯园林发展公司设计施工,占地面积500亩,是丽江市近期重大建设项目之一。

“丽江世界遗产公园”是为了配合丽江市旅游“二次创业”和三项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而规划建设的,公园内规划有泸沽湖、长江第一湾、玉龙雪山、老君山、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十多个三江并流主要景区景点的微缩景观和名人雕塑以及东巴记忆文籍展馆等主要设施。建设完工后,游客将可以在公园内直观地了解丽江市及三江并流区域的主要景区景点、民风民俗,起到宣传景区、引导游客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该项目于2003年11月5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04年4月30日竣工。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

附录四: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丽江三东三玉

 三东:

 东巴谷、东巴万神园、东巴王国

 东巴谷:

 东巴谷,位于云南玉龙雪山脚下,距丽江十五公里 ,是一个自然生态大峡谷,为远古造山运动时期撕裂的一个断裂谷。谷长90公里,里面峭壁悬崖鬼斧神工,山洞林立森然如梦,再杂以各种钟乳、枯藤、怪树、奇石、珍禽、鸣鸟、飞瀑,被当地人发现后称之为东巴谷,纳西语叫“裸美落”,汉语是好大一个谷的意思。

 东巴万神园:

 东巴万神园根据纳西先民朴素的人与自然的哲学理念,对人生和世界的精彩想象,严格按照先民天地神灵观念中阴阳相应、有黑就有白、有神就有鬼而列阵布的。东巴万神园是以弘扬和展现纳西族古老神奇的东巴文化,再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人文、自然旅游景点。

 东巴王国:

 东景区以”东巴古籍文献”为基础,将东巴经典和形式多样的东巴艺术铭刻在大自然的石木中,由东巴文化和古代纳西先民村落两大部分组成,细分为“象形文字广场”、“五谷桥”;“门户区·法杖”;“神路图”;

  “纳西文化图腾广场”和“纳西先民古村落”几个小部分

 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包含二个内容;一是东巴象形文字墙,东巴象形文字是丽江三大遗产之一,是世界记忆遗产,被世人称之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象形文字墙长99米,高49米,东巴文单字为1400多个字,分为18个类别,分别为:天文类、地理类、人文类、人体类、鸟类、等等。

 二是被中、外学术界称之为“古代宗教绘画第一长卷”美誉的“神路图”。东巴王国是以继承和弘扬纳西东巴文化的宗旨,形象化地展示了以崇尚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汇集整个纳西族的民族灵魂,是一个精神的王国,文化的王国。

 三玉:玉水寨、玉峰寺、玉柱擎天

 玉水寨:

 位于云南滇西北美丽神奇的丽江县城北部十五公里,地处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龙头脚下,山寨自然纯朴,山水相依,风景秀丽,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风水宝地。玉水寨是丽江玉水寨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旅游景区。2001年6月,它被评为国家首批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它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玉峰寺:

 玉峰寺位于玉龙山的南麓,距离丽江县城13公里。玉峰寺建于清康熙末年,是丽江著名喇嘛寺之一。

 玉柱擎天:

 玉柱擎天风景区是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之一,玉龙雪山主峰南麓,也是人称玉龙山下第一村的地方--巫鲁肯(白沙玉湖村),距离古城十余里。玉柱擎天海拔2800米左右,主要景点有巨石壁字、太子洞、观音岩、 雪松庵、千年古树、上下深潭瀑布、美藉奥地利学者洛克旧居(是他居住和生活27年之久的地方)及高山蚂蝗坝、仙迹崖、杜鹃山、木天王牧场、万花园、岩碰岩、三思水、风光旖、秀甲一方。

 以上仅供参考

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横跨全州,红河州行政中心在蒙自县,全州13个县市,480多万人口。北边与昆明曲靖接壤,南边与越南接壤,东边是文山州,西边是玉溪和思茅市。哈尼族和彝族是主要少数民族,全州少数民族占53%。 243743950

古籍的版本类型 自从图书产生以来,特别是自从版印图籍产生以来,从内容、性质、形式等方面派生出许多版本类型和版本称谓。主要有:稿本、写本、抄本、刻本、活字印本、官刻本、坊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监刻本、经厂本、内府刻本、藩府刻本、殿本、局本、聚珍本、套印本、百衲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初刻本、重刻本、翻刻本、影刻本、重修本、递修本、朱蓝印本、四库底本、毛抄本。 稿本 古书版本著录中运用稿本概念大约有三种情况,一是指手稿本,二是指清稿本,三是指修改稿本。手稿本指的是由作者自己亲笔书写的自己的作品,判断这个极不容易,没有绝对把握,不敢运用手稿本的概念。清稿本指的是誊清的书本。誊清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作者自己誊清,这在实际上应该归入手稿本;另一种是由别人誊清,实际上这已不具备稿本性质。故对清稿本概念的运用要特别慎重,不能以今度古,把现代人关于稿子的概念硬加在古稿本的头上去。修改稿本指的是在誊清的本子上又由作者亲笔加以修改。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自己誊清后自己又作修订,这在实际上又应归于手稿本;一种是别人誊清后作者亲笔加以修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用修改稿本的概念。这三种概念在通常的古书著录中都见有人运用,但在实践上并不十分确切,且容易造成混乱。国家图书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只用“稿本”一个概念,将作者亲笔书写、誊清、修改的情况,通通包容在“稿本”概念里边。而对由别人誊清的书本,则以“写本”或“抄本”称之;别人誊清作者自己亲笔修改的书本,则仍以“写本”或“抄本”称之,紧接着于其后注明某某校改。 写本 写本是相对于稿本、抄本和印本的名称。在古书版本著录中,凡运用写本概念,大约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时代早。唐以前,书籍生产都靠手写传抄,无所谓刻本印本,故统称为写本。人唐以后,刻本书渐行,至宋而盛。然唐宋所处的时代仍是较早,故唐宋时期手写传抄的书籍,仍称为写本。元以后传抄的书籍,便以抄本名之了。二是地位高。无论时代早晚,印本书是否盛行,一书的传抄凡出自名流学者之手,往往也要以写本名之,而不称其为抄本。三是涉及宗教。凡是抄写佛经、道经,抄写者常是为了还愿或做功德,有对宗教的崇信和虔诚包容在里边,故只称其为写经,而绝不称为抄经。至于早期写经生抄写的经卷,虽不是为了自己还愿做功德,而是为了佛门的善男信女们买去还愿,但由于其抄写时代早,也只能以写本名之。至于自己著作,自己抄写流传,那就不论其时代早晚,地位高低,便一律以稿本名之了。 抄本 在古书版本著录中,抄本的称谓经常应用,经常出现。除了写本、稿本之外,凡依据某种底本而再行传写者,均可以抄本名之。 刻本 刻本,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唐代已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及《经典释文》。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兴,旁及辽、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在发展过程中,因时代不同,又有宋、辽、西夏、金、蒙古、元、明、清刻本的不同称谓;因地域不同,又有浙刻本、蜀刻本、闽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细分,又有杭州本、越州本、婺州本、衢州本、潭州本、赣州本、池州本、建阳本、麻沙本、崇化本、平水本、眉山本等不同称谓;因出资和主刻性质不同,又有官刻本、私刻本、家刻本、自刻本、坊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区分,又有内府本、监本、府州军本、仓台本、计台本、殿司郎局本、公使库本、郡斋郡庠本、兴文署本、广成局本、行中书省本、各路儒学本、书院本、司礼监本、经厂本、藩府本、布政司本、廉访司本、殿本、局本等不同称谓;因刻版形态不同,又有大字本、小字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印技术不同,又有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印早晚不同,又有初刻本、复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递修本等不同称谓。总之,什么时代、什么地区、什么单位、什么部门刻的书本,就可题为某某时代、某某地区、某某单位、某某部门刻本。 活字印本 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均称活字印本。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毕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南宋的周必大,蒙古太宗十三年至海迷失后三年(1241-1250)时期的姚枢,清道光十二年(1832)的李瑶、二十四年(1844)的翟金生,都曾依据毕昇泥活字印书的原理,自制泥活字,实践并光大了泥活字印书的创举。元大德年间(1297-1307),农学家王祯又制成了木活字,并印刷《旌德县志》。此后,木活字发展较快,非但有汉文木活字,还有西夏文、回鹘文木活字。进入明、清,木活字书普遍流行,江南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宗谱。还出现了串乡走镇专为人排印家谱的谱匠。明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北京朝廷发行的“邸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清代无论官署、私宅、坊肆,木活字印书更为普遍。规模最大的是乾隆时期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凡134种。金属活字包括铜、锡、铅活字,其中以铜活字印书较多。明朝弘治、正德时期无锡华、安两家的铜活字印书最有名,清雍正年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是规模最大的金属活字印刷工程。著录活字印本,就要根据不同材料的活字,采取不同的著录称谓,如泥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等。 官刻本 官刻本是指清及清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版印书始自唐朝。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两宋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司、局、殿,地方各府、州、县、军官署,各府、州、县学,各地仓台、计台、公使库;元代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行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明代两京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内府各监,各藩府,各布政使司,各府、州、县衙署,各级各地学校;清代武英殿、内府各监、中央各部、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凡由这些单位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均可称为官刻本。但在著录实践中,历来不采用“官刻本”这种称谓,而是将其分解,具体著录。国子监刻的书就称为国子监本,公使库刻的书就称为公使库刻本,经厂刻的书就称为经厂刻本,武英殿刻的书就称为武英殿刻本等。 坊刻本 坊刻本指唐至清历代各地书坊刻印的书本。书商编刻图书并经营书业的书坊,唐代已经出现,至两宋而兴盛。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都开有很多书坊、书斋、书轩、书林、书堂、书肆、书棚、经籍铺、纸马铺等。四川、两湖、江、浙、皖、赣、闽,尤其是福建建阳的崇化、麻沙等,也都有很多书坊。元代四川书坊衰落,山西平阳(今临汾)书坊兴起,福建书坊继续发展。明代南北两京,苏州、扬州、杭州、徽州、常熟、建阳,仍是书坊林立。清代书坊遍布全国各地,但有的已是单纯经销并不编刻图书了。所有历代这些书坊刻印的书,都可以称为坊刻本。但在版本著录的实践上,一般不使用坊刻本这个称谓,而是分解之后具体著录,如唐刻《陀罗尼经咒》,便著录为“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刻本”,《十七史》便著录为“明毛氏汲古阁刻本”等。 私宅刻本 私宅刻本指历代私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本。私宅家塾刻书的性质,与书坊刻书不尽相同。书坊刻书以出售营利为主要目的,私宅、家塾刻书多出于对圣贤、先辈、师友的崇尚,要推广某种思想和学说。明、清私宅刻书,有时也为了传布某些罕见的版本。但在版本著录实践上,一般并不使用私宅刻本这个称谓,而是分解之后具体著录。如宋黄善夫家塾之敬室所刻的《史记》,便著录为“宋黄善夫家塾刻本”;宋蔡梦弼东塾刻印的《史记》,便著录为“宋蔡梦弼东塾刻本”;宋蔡琪家塾之敬室刻印的《汉书集注》,便著录为“宋蔡琪家塾刻本”;南宋廖莹中世彩堂刻印的《韩柳集》,便著录为“宋廖莹中世彩堂刻本”;元代天历间褒贤世家家塾刻印的《范文正公集》,便著录为“元天历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 家刻本 家刻本指历代自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己家人著作的书本。家刻本与私刻本性质不同。家刻本的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出资委托书坊,按自家满意的版式行款刻印;一种是自备木板,召雇刻印良工上门,让他们按自家的意愿设计行款版式刻印。这两种方式雕刻的书版都归自家所有,自家收藏。故古书雕版处与藏版处不全都一致。家刻本多为家族中晚辈实施,故校勘刻印一般都比较好。 自刻本 自刻本指历代由作者自己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撰的书本。从出资的角度看,与家刻本性质近似;从所刻书的作者看,则与家刻本绝然不同。家刻本的作者范围限在本家族中,自刻本的作者仅指作者自己。自刻本始自五代和凝。《旧五代史·和凝传》说他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五代以后,历代都有自刻本行世。自刻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者自己委托书坊或召雇雕印工匠,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版式行款,施刀镌印;一种是不但自己出资,还要自己写样上板,然后委托书坊或召雇工匠刻印。所以自刻本一般都校勘精审,刻印精良,若是作者自己手写上版,就更为珍贵。清代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他自己写样上版雕印的自著《板桥集》,堪称艺术珍品。 监刻本 监刻本亦简称监本,指历代国子监刻印的书本。国子监,亦称国子学,简称“国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刻书始于五代,后唐朝长兴三年(932),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到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九经》全部刻完,前后历时21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国子监祭酒尹拙奏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经典释文》,刻板印行。宋代国子监的刻书规模和刻印范围,都比五代时要大得多。景德二年(1005),距建国仅40余年,经、传、正义皆经过校勘,刻板印行。所集书籍版片10万余块。到北宋末年,正史亦由国子监全部校刻行世。南宋国子监所刻的书并非都是本监所雕,很多是本监校勘后下各地镂版。如《七经正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诸书,都是由杭州镂版进呈。宋代国子监除主刻正经、正史外,还以医方一字差误,其害匪轻,故重要医籍也由国子监分官详校,镂版颁行。如《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补注本草》、《图经本草》等,宋代国子监都曾校刻行世。元代的中央刻书机构是兴文署和广成局,属秘书监,不属国子监,故无监本之称。明代南京、北京都设有国子监,刻书数量甚多。清代纂修校刻书籍多数在武英殿。清代国子监仅刻过极少的书。对于历代国子监所刻的书,均可著录为各时代的国子监刻本。 经厂本 经厂本专指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经厂是司礼监所属的机构,专管经书印版及印成书籍、佛经、道藏、蕃经等。经厂设掌司4员或六七员。经厂规模随着司礼监的权限及规模的扩大而扩大。洪武时内府有刊字匠150名,每二年一班;裱褙匠312名,印刷匠58名,一年一班。嘉靖十年(1531),调整精简过内府匠役,实留12255名,著为定额。其中司礼监占有1583名。而专事书籍刻印者为:笺纸匠62名,裱褙匠293名,摺配匠189名,裁历匠80名,刷印匠134名,笔匠48名,黑墨匠77名,画匠76名,刊字匠315名。总为1274名。据极不完全统计,明代司礼监经厂前后刻印的经、史、子书、祖训、圣训,以及《四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神童诗》等内书堂课本,达168种。经厂本特点是开本大,印纸精,行格疏,字体大,粗黑口,铺陈考究。但由于出自内宦之手,校勘不精,故不为学人所珍重。 内府刻本 内府刻本这个称谓很不科学,很不确切。但历代相沿,版本著录和行文中又常出现这个提法。唐代有内府之役,它是指划归五府三卫和东宫三府三卫管辖的折冲府,下设若干监,分管内廷庶务。所谓内府刻本,并不专指由内务府各监所刻的书本。实际上,历来在运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时,其概念都是指中央各部院衙署和内廷各部门所刻的书本。或者说是指官刻本中,属中央国家机关所刻的那一部分书。所以在使用这个称谓时要特别谨慎,凡能考出具体刻书单位者,均应具体著录,不能轻易使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 藩府刻本 藩府刻本指明代各藩王府所刻印的书本。明代270余年中,皇诸子受封为王的先后共有62人。受封并且建藩者,共50人。其中有的因获罪夺爵,有的无子封除,只有28个王府与明朝相始终。它们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等诸布政行省。 殿本 殿本专指清代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本。武英殿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迤北。据《宸垣识略》记载,武英殿崇阶九级,环绕御河,跨石桥三,前为门三。内殿宇二重,前贮书版。北为浴德堂,即修书处。 局本 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清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后,以曾国藩创立的江南书局为起端,先后有淮南书局、苏州书局、浙江书局、崇文书局、思贤书局、江西书局、存古书局、皇华书局、福州书局、广雅书局、云南书局、山西书局等相继建立。这些官书局是清代以前历朝所没有的。在晚清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些官书局刻印过不少书,还联合协作刻印过一些书,如五局合刻《二十四史》等。有些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像浙江官书局校刻的《二十二子》,金陵书局张文虎校刻的《史记》,就都很有名。在清末的文化事业上,起过一定推动作用。在版本著录上则分别具体称为某书局刻本。 聚珍本 聚珍本亦称聚珍版。指清乾隆时武英殿用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 套印本 套印本指数种颜色套印的书本。中国传统的套印技术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初期阶段是在一块雕好的版片上刷上不同颜色敷印,所以称为敷彩印法。此法起于何时,很难详考。元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江陵(今湖北荆州)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其经文及卷尾无闻和尚注经图中的灵芝等,均用朱色刷印,注文用墨色刷印。表明14世纪中叶,中国已经有了敷彩印刷的作品,而且迄今仍流存于世。 在套色印刷的启发、推动下,将这种技术继续深化,施于版画,恒版印刷技术出现了。“饾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小块木板,犹如饾饤,故称饾版。然后逐色依次套印或叠印,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彩色图画。这样印出的作品颜色的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几与原作无异。在饾版技术兴起的同时,拱花技法也出现了。“拱花”是用凹凸两版嵌合压印,令纸面拱起花纹,使翎毛、山水凸现在纸面上,看去更富立体感,更具真实性。像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所有上述这些套印出来的书,都可称为套印本。且几色套印,就称几色套印本。惟朱墨两色套印,国家图书馆习惯上著录为“套印本”,其他各方面的人习惯上多称为“朱墨套印本”。 百衲本 百衲本,是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义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王隐《晋书》说“董威辇于市,得残缯辄为衣,号曰百衲衣”。蔡绦《铁围山丛谈》说“唐济公者号善琴,乃自聚灵材为之,曰百衲琴”。蔡君谟《画锦堂记》说“每字作一纸,裁截布列,连成碑形,谓之百衲碑”。足见“百衲”具有杂拼之义。故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而成的书本,也就名为“百衲本”了。 书帕本 明代官员上任或奉旨归京,官员朋友之间例以一书一帕相馈赠,当时将这种书就称为“书帕本”。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引证《金台纪闻》评论元、明刻书优劣说:“元时州县皆有学田,所入谓之学租,以供师生饩廪,余则刻书。工程浩大者,则数处合力为之,故雠校刻画颇有精者。明洪武初年,将此项学租皆收归国子学,故县学、书院缺乏余资,刻书已不精审。隆庆、万历间,承嘉靖余风,皆喜刻书。但大率刻而不校,甚或妄加删削,以之馈遗当道官员,附之一帕,故有一书一帕之称,是为书帕本。”可见书帕本是明代例行官样礼品,只注意表面装潢,不注重文字内容。 巾箱本 巾箱本,指古时开本极小可以装在巾箱里的书本。巾箱是古时装头巾的小箧。《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五“王母巾箱”条引《汉武内传》,说帝见王母巾箱中有一卷小书,盛以紫锦之囊。晋葛洪《西京杂记》后序说:“洪家遭火,书籍殆尽,惟有抄本二卷在巾箱中,常以自随,故得犹在。”《南史·齐·衡阳王均》说他“手自细书《五经》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南宋戴埴《鼠璞》说:“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萧均)手写《五经》置巾箱中。”可见无论是手写本书,还是刻印本书,只要是开本较小,于随身携带的巾箱小箧中能够装下,就都可以称为巾箱本。在实践上,与袖珍本概念极难区分。 袖珍本 袖珍本亦指开本较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书本。其取义,盖因其开本极小,可藏于怀袖中携带。清代内府刻书集中在武英殿进行。历年雕印经、史所用版片极多,这当中有不少裁截下来的小块木料或版片。“高宗以校镌经、史,卷帙浩繁,梨枣解材,不令遗弃,仿古人巾箱之式,刻袖珍版书。”后世将当时遵照高宗旨意,于乾隆三十年(1765)用零材短板刻成的小版框小开本的《古香斋十种》,就称为袖珍本。直到今天,对小开本书仍常以袖珍名之。 初刻本 凡第一次镌刻的书均可称为初刻本。 重刻本 重刻本是相对于原刻本而言的。凡确知一书是重刻于某本,方可称为重刻本。然其情况复杂,与初刻本相关,没有确切的把握,不能随便运用重刻本的概念。且重刻与翻刻(覆刻)意义相近,容易混淆。重刻本就是将经过校勘的底本重新雕刻,其行款版式可与原底本同,也可以不同。翻刻虽也是重刻,但翻刻则是依底本原式照翻,非但行款字数一仍其旧,甚至讳字、刻工姓氏也照样翻雕。所以在运用重刻本称谓时,一方面要注意它是重刻某本,一方面还要注意它是否为翻刻。 翻刻本 翻刻本也称覆刻本。 影刻本 影刻本是以某一版本为底本,逐叶覆纸,将原底本的边栏界行、版口鱼尾、行款字数等,毫不改变地照样描摹或双勾下来,然后将描摹好的书叶逐一上版镌雕。这样雕印出来的书,因为版样是影摹下来的,对于那个原底本来说,就称为影刻本。影刻本书多发生在影刻宋元本书上。因为宋元本书传至明末清初,已属罕见。为了保存传本,流布久远,便常常采用这种影刻的办法。由于它能保持原底本的风貌,故历来为藏书家和版本家所珍重。 重修本 重修本也称为修补本或修补版。古书版片由于多用梨、枣等硬木,故可流传使用上百年乃至几百年。其间由于屡经刷印或遭受其他灾害,又很容易造成版片的缺损,所以再要进行刷印时,对其中缺损的版片就得重新加以修补。用这种修补过的旧版片刷印的书,在版本著录中就称为“×朝××年××人刻×朝××年重修本”。经过修补的版片,因为时代、刻工、技术的不同,呈现出来的版框、版心及字体风格等,与未经修补的就不尽相同,甚至墨色也显得不同。所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重修本运用在家乘、地志等书时,要特别注意其另外的含义。中国地志之书浩如烟海。每换一任或几任地方官,就常常重修一次该地的方志,载入风土民情、山川地理、物产资源、名胜古迹、建置沿革、地亩四至、先贤仕宦、历朝贡举等新内容,以便掌握该地情况,实施封建管理。但有时因初修不久,有时因财力不敷,没有必要或没有能力另纂新志时,也常常修补旧志版片,或在旧版片的相应内容下增刻新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分别著录:只是修补旧版重新刷印的,应著录“×朝××年刻××年重修本”;若是在旧版本相应内容下增刻了新的内容,就得著录为“×朝××年刻××年增修本”。在著录志书重修本和增修本时,还要特别注意志书书名前所冠的纂修时代,这是极易发生混乱的地方。就是在版本著录为“重修”或“增修”的两种情况下,其志书书名前所冠的纂修时代,都只能是原来纂修的时代。若是志书书名前已明确冠有“重修”字样,则这里的重修决非重新修补版片之义,而是此志已经重新纂修之义。 递修本 凡一书版片经过两次及两次以上修补而重新刷印出来的书本,均可称为×朝××年刻×朝××年递修本。这种递修重印的古书在现存的中国古籍中为数还不少。有名的如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的《六经正义》,多数到南宋末年和元朝初年,就曾两次递修重印过。又如南宋绍兴年间蜀中眉山地区所刻的《眉山七史》,其版片元代以后递有修补。明洪武年间版片移入南京国子监,一直到正德、嘉靖、万历时,还曾修补重印。到清代顺、康、雍、乾时,这套版片还存贮于江南布政使司衙门库中,嘉庆时才毁于火。明南京国子监刻的《玉海》,其版片自正德、嘉靖以后即屡经递修。万历十六年(1588)赵用贤、康熙三十六年(1697)李振玉、乾隆三年(1738)熊木,都曾修补重印。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递修本。 朱蓝印本 朱蓝印本,是指古代书版雕完,在正式刷印之前常要试印,以检查是否有错字和着墨是否均匀,以便进行修整。这时使用的颜色常用红或蓝色,目的在于醒目,便于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