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发展史,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中医发展史是研究中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医发展史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是中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与社会科学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中医学通史、断代史、专科史、疾病史、学术发展史、学术思想史、各家学说、学术流派和中国哲学史、文化史、科学技术史、经济史等基础理论、相关学科及中医临床各个学科。
中医发展史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探讨中医学的起源,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社会背景、人文因素、科学技术与文化、医政、中医教育、流行病、国外医药等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中医各科的特点及突出成就,主要中医学说及学术流派形成的源流、内涵、发展与完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阐明中医学的发展轨迹,中医学的实践和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着重于研究中医学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外部因素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学习中医发展史对于认识现实,预见未来,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明确中医学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发展史在吸取《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通史》《中国医药简史》《中医近代史》《中国针灸史》《针灸推拿史》《药学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中外医学交流史》《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中医药文化学》《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临床医学流派》等教材及专著优点的基础上,减少交叉重复,突出以史为鉴,着重于研究探讨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发展较快的动力,停滞不前的原因;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哲学、地域环境及外国医学等);主要中医学说形成的源流、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至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6个时期。
远古至春秋时期为原始的中医药起源和经验积累阶段,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极其肤浅。战国至秦汉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相继问世,尤其是《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基础。
晋唐时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诸多方书保存并记载了大量的方剂与药物,为金元时期的医学创新奠定了基础。
宋金元时期,战争连绵,尤其是宋金对峙,饥饿惊恐劳役,疫病流行;滥用《局方》,用药多偏温燥,墨守《伤寒论》成规,操古方治疗今病,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加之统治者对人们的思想束缚相对较少,文仕通医,文人从医,使中医学队伍扩大,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为基础理论的创新,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争创新说,提条件。因此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争创新说,提出“六气皆能化火”,“脏腑辨证说”,“归经学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病由邪生,攻邪已病”,“阴证论”,“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出现了“新学肇兴”的大好局面,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诸多流派纷呈,故有“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说。
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医学依靠“金元医学”之惯性继续向前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渐臻成熟,临床各科诊治水平明显提高,温补之法盛行,经典著作考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温病学说的形成及《本草纲目》的问世,则反映了中医学的新成就。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晚清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以及西医传入,使中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前半叶,社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不但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还受到歧视和限制,因此中医学在学术革新和抗争运动相互交织的极其困难条件下缓慢地发展,“改良医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学变迁的总基调。编纂刊行中医学丛书、全书、工具书及医案医话,对保存、传播、普及中医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间中医教育的迅速发展,许多中医药学术团体的成立,大量中医药报刊的出版等,为后半叶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部分医家从事沟通中西医之间的工作,形成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
20世纪后半叶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的发展,积极建立中医药和针灸研究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在全国兴办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大规模校勘整理出版中医古籍,出版中医药报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医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并且逐步走向世界。
中医的健康观简单地提炼为: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是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系统,人体这个动态平衡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了,出现了失衡就是病态,这就是中医的疾病观。
从中医的生命观和疾病观,我们可以推出:即时你身上有一亿个细菌,只要你的机体平衡系统没打破,你还是健康的。
当西医发现细菌和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细菌都是采取赶尽杀绝的态度。知道后来发现用大量的抗生素,导致病人体内菌群失调出现更加顽固的疾病,才提出保持人体内微生态平衡的概念,但是在临床上,并没有具体的措施,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还是以赶尽杀绝细菌这样的思路在治病。
在第二环讲课将对中医疾病观做更加详细的介绍。中医发病学说的先进之处,在于它认识到了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病因作用到机体以后,病因会损伤机体,同时机体必然也会对此做出反应以对抗损伤,这两者都会对机体的动态平衡系统产生影响,都可能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有时候前者已经不用考虑,后者才是机体失衡的重要原因。
从中医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可以推出,中医的病因观为:凡是能影响机体平衡的因素,都可以成为中医学所说的病因。体内的、身外的,自然界的,人为的,只要具备影响机体平衡能力的都是潜在的病因。中医把所有的病因统称为邪气。
气候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失常了就可以称为病因,称为“六*”(也还是:风、寒、暑、湿、燥、火)。比如,到了夏天,天气热是正常的,把这种天气叫做“暑”,但是如果天气太炎热了,也就是“暑”太过了,“暑”就成了一种病因,是六*之一,在这种天气下,人就会容易中暑。
情绪是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一旦失常也会成为病因。
吃饭本来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的必要手段,但是“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就是吃撑了会伤肠胃的意思。
所以说,中医的病因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只要能影响到人体平衡的因素都可以成为病因,并非只有可见的实体,比如细菌、病毒这些才是病因。
西医学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很多致病微生物,这些细菌或者病毒如果在体内滋生,就会导致疾病,这是西医学提出的最重要的概念。
这一点让很多中医在西医面前丧失了自信,因为中医理论中并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概念。当初非典肆虐的时候,很多反中医的人说:“中医连导致该病的病原体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就说能治,这不是骗子吗?”
理解了中医的病因观,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中医治病只看人体平衡情况,根据病人身体失衡情况来治疗,根本不需要知道是什么细菌或者病毒。”也就是前面讲的话了:假如你的身上有一亿个细菌,但是你的身体的动态平衡系统没有失衡,就没有疾病。
中医没有细菌病毒的概念,并不是中医不承认细菌病毒的存在。虽然后世的中医从业者有很多人不知道细菌病毒的存在,但是中医理论的创立者绝对是知道细菌病毒的存在的。因为中医的气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形质,现代科学到目前为止都不能检测到,细菌病毒尽管很小,但是已经有形质了。中医的创立者能够感知到气的存在,那么对已经形成了形质的细菌和病毒肯定能感知得到的。
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佛教经典上得到佐证。佛经上说:佛观一滴水,十万八千虫。印度的先哲和中国的先哲在对世界的认识上达到了同样的高度,佛经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没有一点障碍,所以可以认为,创立中医学的先哲对此也有认知。
中医病因观的第二个特点是:中医学对病因性质的描述不是根据病因本身的特性,而是根据病因作用机体以后,机体状态失衡的情况。
中医对病邪性质的描述实际上是机体失衡的情况,和病邪本身的关系并不大。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因素,只要它们导致的机体失衡是相同的,就属于同一种病邪。
即使同一种病毒,同一时间,感染了不同的人,如果出现不同的失衡情况,在中医看来,病邪的性质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种病毒,感染了同一个人,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出现不同的失衡情况,在中医看来,病邪性质也是不同的。
比如,伤寒感冒有一个阶段叫“入里化热”,如果病邪的性质是它本身固有的,一个寒邪,怎么可能入里又变成了热邪呢?只能是机体的状态随着疾病的发展发生了改变。
中医这种始终立足在人体自身来认识问题的方式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后面会具体分析。
在第二环的讲课中,将会详细地讲述了中医的病因学说,分析了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机体平衡,导致疾病。学习中医的病因学说,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各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伤。
《黄帝内经》上说:“大要以平为期,此其治之之道也。”“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治病被称为“调理”,就是从这里来的。
中医治病就是调理机体平衡。根据机体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调整,使平衡重新回复,就是中医的治疗观,称之为辨证论治。
大家注意这个“证”字!证,是指机体在特定时空的状态。中医治病的立足点不是病上,而是证上。辨证论治就是辨别人体状态偏离平衡的情况进行治疗,使之恢复到平衡状态。
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其实和中医的病因一样,只要能影响机体平衡,都可以成为中医的治疗手段。能成为病因的,就可以成为治疗手段。同样,能成为治疗手段的,如果用得不好,就是病因。所以,中医的治疗手段很多,可以说是数不清。现在最常见的是中药和针灸。
中医的这种治疗观和西医的治疗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西医是无法解释的。比如,治疗伤寒阳明病,腹内有燥屎,病人出现高热、神志不清等比较危重的情况。中医治疗是用大承气汤泻下燥屎,病人就热退神清。中医认为这种泻下作用正是药物的治疗作用。但是,按照西医的观点,认为病人泻下是药物刺激胃肠导致的副作用。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情况,中医称“下焦蓄血”,中医治疗用桃仁承气汤或者抵挡汤,都是活血化瘀,病人服药后,有的会腹痛很厉害,然后从大小便中泻下黑血。如果按照西医的观点,病人都可以告你医疗事故。但是瘀血下来以后,病人能立即感觉到轻松,病情向愈。
中医如何治疗疾病,以及如何认识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将在第二环讲课中详细讲解。
在中医的生命观里,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形、器、气、神。也就是说,中医不只是认为生命就是形体结构加精神活动。气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目前不被西医承认的概念。中西医所有的矛盾其实就集中体现在这里。如果西医能认识到气的存在,中西医就完全可以重合。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我们能见到的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从无中生来的,叫无中生有,从无到有,中间有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就是气。气可以成象,但是还没有成形。气成象以后,物质按照气成的象聚到一起而成形,成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之所以长成这个样子,是由气来决定的。
人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头、手臂、腿、躯干都是近似圆形的,细胞排列为什么不是沿着直线无限地延伸下去呢?恰恰能在该转弯的时候就转了一个弯?这都是由气来决定的,中医经典中叫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天为气,在地成形”。
所以,中医从来不认为身体上长了一个东西,比如说肿瘤,就是无缘无故长出来的。如果是无缘无故长出来的,那么割了它,这个病肯定就好了。但是如果不是无缘无故长出来的呢?割了它,长出肿瘤的原因还在,接着又长出新的。西医说这是复发,其实,西医根本就没去治疗那个产生肿瘤的原因,再长出来是必然的。
只有理解了气这个概念,中医才能入门。
现在的中医教材,因为受物质主义影响,对气的概念讲得不是很深入。而中医古籍中,由于后世的中医从业者把只要肉眼看不到的,但是又真实存在的东西都命名为气,比如空气等等,导致气的概念内涵很混乱。气的最本质的含义就是有无之间的这个过渡,气决定着有形世界。
中医的健康观,其实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的概念。健康的人体是动态平衡系统处在平衡的状态,亚健康或者疾病都是失衡。中医的一切治疗手段都是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所以,一切能影响到机体平衡的因素都可以称为中医认为的病因,也都可以成为中医的治疗工具。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是根据这个因素作用人体以后,机体出现什么样的失衡来定义的。比如说,如果给机体造成了发冷、血管收缩、肢体僵硬等情况,都属于寒邪;而给机体造成了发热、血管扩张、出汗、肢体膨胀等情况的,都属于热邪。无论它是物理因素还是化学因素,或者生物因素。
中医的治疗观就是辨证论治。中医治病首先要判断病人机体失衡的情况,这个过程叫“辨证”,再根据病人的机体失衡情况想办法把平衡纠正过来,这个过程叫“论治”。“证”是指处在某一个时间空间点的人的机体状态。
--本文编辑自《什么是中医》
以史为鉴,试论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宗儒释道三教,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其方法论具有多维特质,注重整体和强调平衡;其思维方式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以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为具体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医学观和方法论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中和”思维为核心,辨证思维居主导地位,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思维观。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在辨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与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疾病进行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辩证观,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它不仅仅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一组症状群,而且还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因此证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和病理特征,使论治能够针对病原有的放矢。为临床立法、处方遣药提供可靠依据。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通过疾病外在表现认清病变本质,分析并寻求疾病病变的关键或症结所在。辨证的过程,就是辨证与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而辨证尤重于辨病,因为证是反映疾病的本质和属性,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如果疾病的治疗缺乏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准确认定,那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将无从谈起。当然,若仅以证候的差异去认识疾病,而不考虑疾病的整个过程或全貌,是难以界定和判断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因为“病”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应,“病”对“证”有制约作用,“证”的内容和转化规律均是以“病”为前提条件的。如同为肾阳虚证,泄泻肾阳虚证的主症是五更泄泻,泻后则安,可不出现水肿;水肿肾阳虚证的主症是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泄泻可不出现。由此可见,证候的主症依所属病种不同各有侧重,治疗也随病种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前者佐以固涩止泻;后者兼以化气行水。这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诊治思路,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的诊治水平。
本文2023-08-05 14:25: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