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借书规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金陵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借书规则,第1张

1、南京图书馆和金陵图书馆哪个多2、金陵图书馆如何办证,年费是多少?3、金陵图书馆阅·荐空间可以带电脑吗4、金陵图书馆的介绍5、金陵图书馆电子浏览可以下载qq吗6、金陵图书馆下马坊分馆地址南京图书馆和金陵图书馆哪个多

南京图书馆。

1、南京图书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简称南图,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是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新城乐山路,毗邻南京奥体中心,是副省级城市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省级公共图书馆、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江苏省文献资源保障中心。金陵图书馆1928年7月改称为南京市立第一图书馆。1930年4月易名为南京特别市立民众图书馆,馆址迁入泮宫。

金陵图书馆如何办证,年费是多少?

金陵图书馆办理读者证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前往图书馆一层大厅西侧的办证处进行办理,没有年费,但是需要一定的押金。

金陵图书馆实行免费办证、凭证借阅制度。凡年满14周岁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护照、驾驶执照、港澳台通行证、户口簿、军人证等原件,在办证处填写读者登记卡,可申请办理读者证。

年龄在3-14周岁的少年儿童,可持家庭户口簿等有效证件,申请办理少儿证。

扩展资料

前往金陵图书馆进行阅读的注意事项有:

1、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每日9:00—20:30(周四9:00—12:00,特殊情况临时改动开放时间将提前公告,请按时进出图书馆。

2、如因个人原因损坏、遗失读者证并需补办新证的,应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在办证处办理,新证生效同时原读者证作废。

3、退证时,本人需携带读者证、押金收据及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办证处办理退证(只退押金手续。若遗失押金收据,除需携带上述凭证外,还须签字留存身份证件复印件。

-金陵图书馆

金陵图书馆阅·荐空间可以带电脑吗

金陵图书馆阅·荐空间可以带电脑。图书馆都不让带电脑,这是几乎所有的图书馆的规定。图书馆是让学生安静的读书的地方,不是让学生上网的地方。带着电脑上图书馆或者是在图书馆里上网。

金陵图书馆的介绍

金陵图书馆是原南京市立图书馆,新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新城乐山路158号滨江公园内,毗邻南京奥体中心,是副省级城市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金陵图书馆始建于1927年(民国十六年6月9日,南京特别市创办市立(第一通俗图书馆,借原平江府布道所为馆址。2005年建立新馆,占地面积386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125平方米,采用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的“琢石成玉”设计方案,于2007年7月交付使用。新馆内设阅览座位1400个,藏书量200万册,并有报告厅、多功能厅、展览厅、视听室、培训、餐厅、茶室、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是一个集学习阅读、信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提供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服务的大型公共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新馆设计体现了古都南京的地域文脉特征及环境特色,内部大面积的开架阅览空间则营造出了人性化的活动空间,是具有鲜明时代风格和人文蕴涵的图书馆,是南京市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设施。

金陵图书馆电子浏览可以下载qq吗

金陵图书馆电子浏览可以下载qq。右击电脑管理下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在右边的窗口中找到WindowsInstall",双击它,在启动类型中改成手动,就可以安装了。

金陵图书馆下马坊分馆地址

中山陵风景区南侧的下马坊附近。金陵图书馆是副省级城市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分馆位于中山陵风景区南侧的下马坊附近,离景区标志性建筑,博爱坊直线距离仅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南京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1927年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1933年国民政府创建国立中央图书馆;1952年国学图书馆和原来的中央图书馆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图书馆。截至2004年,南京图书馆共收藏各种文献800万余册,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新馆坐落于市中心大行宫地区,于1998年立项,2002年动工,2006年落成并部分对外开放,2007年实现全面开放。新馆占地面积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7万平方米,建筑投资4亿元人民币。馆内设有读者座位3000个,信息点4000多个,并配有各类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建设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在功能布局上,新馆主要体现以“用”为主、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以开架为主要服务方式,实现藏、借、阅、咨询、管理的一体化。首层为培训教室、展厅、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六朝遗迹展示区等会展工作区;一层为综合服务区及中文报纸阅览室、少儿书刊借阅室、视障人书刊借阅室;二层为外借区;三层为阅览区;四层为专题阅览区;五层为数字化区、古籍研究区;六、七层为藏书区;八层为行政办公区。

新读者办理新证:

直接看书的阅读证不要钱,直接用身份证办。借书的需要押金,不同的借书证价格不一样。在一楼办理

希望帮助到你

南京图书馆通讯地址和乘车路线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189号 邮编:210018。

乘车路线:29、44、65、95、304、游1、游2到总统府站,下车即到达。1、5、9、25、163、地铁2号线到大行宫站,下车步行2~3分钟即到达。

2、南京图书馆网址

南京图书馆主页:http://wwwjsliborgcn

江苏文化共享工程:http://wwwjsgxgcorgcn/

3、南京图书馆目前能够提供的服务及开放时间

全年365天,天天开放。一层报纸阅览室、五层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21:00,双休日及节假日9:00-17:30。少儿书刊借阅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2:30-17:30,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9:00-17:30。其它服务窗口开放时间为9:00-17:30。具体情况如下:

楼层

服务窗口

服务时间

电话

一层

总咨询台

9:00-17:30

(办证 9:00—17:00)

8435-6000

综合服务区(办证、目录检索)

8435-6105、6156

江苏作家作品馆

暂未开放

8435-6195

中文报纸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9:00-21:00

双休日、法定节假日:9:00-17:30

8435-6154

少儿书刊借阅室

周一至周五:12:30-17:30

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9:00-17:30

8435-6153

视障人借阅室

9:00-17:30

8435-6150

二层

咨询台

9:00-17:30

8435-6205

中外文图书借阅服务区

8435-6160、6161

三层

中文图书阅览服务区

9:00-17:30

8435-6164

中文期刊借阅服务区

8435-6163

四层

读者自修区

9:00-17:30

8435-6169

8435-6170

专题文献服务区(政治、法律,信息技术等专题类书刊,港澳台报刊,德语和国际交换资料,艺术图像书刊资料,江苏省政府公开信息资料)

民国文献暨地方文献阅览区

8435-6244

五层

电子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9:00-21:00

双休日、法定节假日:9:00-17:30

8435-6178

多媒体欣赏室 9:00-17:30 8435-6208

古籍阅览室 8435-6246 七层

典藏文献阅览(中外文过刊、外文图书、1949年以后中文图书)

9:00-17:30

8435-6177

我馆办理读者证的类型有:中外文借阅证、中文借阅证、阅览证和少儿借阅证、少儿阅览证。

证种

收费标准

押金

使用范围说明

权 限

中外文

借阅证

免费

若补办证收取工本费:10元/证。

400元

在二、三层借阅服务区内外借中文书刊共4册、附书光盘5张、多媒体光盘2张,外文书1册;在馆内各服务区阅览文献(少儿和视障人书刊借阅室除外)

中文

借阅证

免费

若补办收取工本费:10元/证。 100元

在二、三层借阅服务区内外借中文书刊共4册、附书光盘5张、多媒体光盘2张;在馆内各服务区阅览文献(少儿和视障人书刊借阅室除外)

阅览证 免费 若补办收取工本费:10元/证。

无 在馆内各服务区阅览文献(少儿和视障人书刊借阅室及二层借阅服务区除外)

少儿 借阅证

免费 若补办收取工本费:10元/证。

50元 在少儿书刊借阅服务区内外借少儿图书和合订本期刊共2册(不得代借)

少儿阅览证 免费 在少儿书刊借阅服务区阅览少儿书报刊

5、办证对象与条件

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可凭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护照)原件,申办南京图书馆读者证(中外文借阅证、中文借阅证、阅览证)。

年龄在6~15周岁的少儿读者,可凭户口簿原件申办南京图书馆少儿证(少儿借阅证、少儿阅览证)。

持外地身份证也可以办理读者证。

6、怎样办理读者证?

有关读者证的办理事宜,可向办证处咨询(025-84356105、84356156)或参见南图主页“服务指南”栏目中的“办证须知”。

7、读者证丢失怎么办?

请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时到综合服务区办理挂失手续。挂失前所造成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8、调离或因公、因私出境的读者需要办理退证手续吗?

 按照规定,近期无法利用图书馆的读者可以保留读者证或退证,但必须到图书馆归还所借书刊,以免产生滞纳金。

9、图书馆内有书目查询终端吗?

 新馆一层综合服务区提供计算机馆藏目录查询。每层各服务区阅览室都专设读者目录电脑查询区域。

10、在家里上可以查南京图书馆的书目吗?

可以。登陆我馆网站:http://wwwjsliborgcn,点击借阅查询导航,点击匿名登陆即可查询。

11、图书、期刊借期是多长时间?

  图书、中文期刊合订本,借期均为30天。

12、开通电子权限后所借电子图书有借期吗?

有。开通电子权限后所借阅的图书为网上借阅,每个证同时可借 7本电子图书,如果想借阅其它电子图书需要归还已经借阅的图书。借期为14天,期满后系统将自动归还。

13、可以使用别人的借阅证借书吗?

  不可以。借阅证是读者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查阅资料的有效证件,只限本人使用。

14、在哪里可以办理还书手续?

  在一层的综合服务区还书处还书。南图东门外设一套自助还书设备,24小时供读者使用。

15、持有过期图书是否影响继续借书?是否影响续借?

  是的。该证将处于锁定状态,且电脑每日自动产生010元/天·册的滞纳金。

16、当日所借书刊能够当日归还吗?

  不可以。当日所借书(刊)不可当天办理归还手续。

17、允许读者在还一本书的同时又马上将其借出吗?

  不可以。所归还的图书必须在24小时之后才可以再借出。

18、图书允许续借几次?

可续借一次,续借期为10天,即总的借期为40天。但必须在借书10天以后、30天以内,办理续借手续。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城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近2600年建城史,与洛阳、西安、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南京文化 丰富多彩,古今交融,它的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追忆南京吧。

  远古至秦汉

35万——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南京的人类生活的遗迹。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为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春秋末年(公元前495年前后),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千里筑越城。《丹阳记》中有“蠡城金陵,居长干古越城中”的记述。人们把这作为南京城垣之始,距今已有2485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后来秦始皇南巡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以金陵地区起,筑建穿越今江苏东南和浙江东北部的驰道。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六朝时期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上位,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孙权在这里建造了巨大的海船,高达5层,4樯4帆。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高丽,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市一带,公元427年迁平壤)。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420年,刘裕代晋上位,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上位,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上位,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上位,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六朝建康都城文化璀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昭明太子的《文选》、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沈约的《宋书》和萧子显的《南齐书》等都在中国文学及史学宝库中光彩夺目。都城金迷纸醉,畸形发展,居民28万户左右,城中僧尼多时达10余万,梁武帝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为寺奴。佛寺穷极宏丽,规模大者,常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其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以建康为首的南朝文化,六朝时期的南京城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六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

 隋唐时期

589年2月,隋灭陈,隋军攻入台城,从景阳楼下的井中活捉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妃嫔。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矛盾之中,但仍不失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时期

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宋朝时期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岳飞在南郊的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江苏省文献资源保障中心。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南京图书馆应该有,有明朝哪些事这本书。

希望能帮到你。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发展历史,并对中国历代著名藏书楼的建立、藏书情况及建筑结构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同时论述了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的继承关系。 关键词:中国古代藏书楼 藏书体制 藏书楼发展史

如果把中国古代的藏书楼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始端,那我国的图书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研究中国藏书楼的发展史,对研究我国的文化史、教育史、图书馆史都有非常大的意义。现谈一下中国藏书楼的发展历史与现代图书馆文化的传承。

从周朝到汉朝是个很重视文献收集和整理的时期,周朝的王室文库到秦汉时期的石室、金匮、石渠阁、天禄阁、兰台、东观等等,都可以称作是国家级的藏书楼。史书有记载的最早的藏书楼是建于西汉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的石渠阁,其位于未央宫殿北(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据《史记》中记载:“高帝元年冬十月,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以充汉代宫廷藏书。石渠阁底下以石砌成渠沟,用以盛水导水,有利于防火与保卫,故而得名。《太平御览》也有相关的记载:“未央宫有石渠阁,萧何所造,其下砻石为渠,若今御沟,因为阁名,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除秦代档案、图书之外,汉成帝时石渠阁也贮藏汉代形成的档案,阁藏档案和图书十分丰富。阁库毁于西汉末,遗址现仍可见。另外还有天禄阁。《太平御览》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天禄阁,藏典籍之所,萧何所造”。《后汉书》也记载:“天禄、兽名。汉有天禄阁,亦因兽以立名”。天禄阁位于未央宫内,汉代多以石雕其形以为饰。成帝、哀帝及王莽时,著名文献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曾在阁中校雠和整理所藏图籍,写成记载皇家藏书的总目录《别录》、《七略》。这项工作的完成是对古代文献做的一次历史性总结,同时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图书分类体系“六分法”,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此外还有麒麟阁。《三辅黄图・阁》中记载:“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其也应是珍藏皇家重要典籍之所。秦始皇时期曾经有过“焚书坑儒”,但“焚书”的另一面必然是“藏书”繁荣。作为私人藏书,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藏书家。由于他有了大量的藏书,才有可能整理删订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后人所熟知的经书。考古发现孔子故居墙壁的隔层中就收藏了大量的书简,孔居的隔层算是相当早的一种保存书籍的建筑,尽管它并没有独立的表现出来。

唐代开元年间设置了正殿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该书院是设于朝省的藏书和修书的机构。这也是“书院”这一名称在历史上的正式出现。

宋朝,藏书楼体制与汉代有极为相似之处。北宋太宗年间,在崇文院设昭文馆、史馆、集贤馆三馆贮藏图籍。端拱年间,将所收两浙的藏书移至其中。后淳化元年(990年)下诏增建秘阁用于藏书,于淳化三年(992年)建成,宋成宗亲自题写匾额“秘阁”。真宗时王宫失火,延烧崇文、秘阁,书多焚毁。其后累经恢复补充,至仁宗时,秘阁藏书已至15785卷。仁宗景佑初命翰林学士王尧臣等校订整理三馆及秘阁藏书,删其伪滥,补其遗缺,摘其重复,刊其讹舛,编为书目,赐书名《崇文总目》。宋钦宗靖康之变,金兵攻陷汴梁(今开封),馆阁藏书散佚大半。还有就是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的天章阁“以在位受天书符祥,曰天章,取为章于天子之义”,而得名曰天章,在庆殿之西,龙图阁之北(今开封)。仁宗继位以后,专藏真宗遗墨。另外还有山东曲阜的奎文阁。奎文阁始名藏书楼,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宋天禧二年。金章宗在明昌二年扩建时改名为“奎文阁”,清乾隆帝重新题匾额。自古有说法,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后人即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故以此名之。其建筑形式为三重飞檐、四层斗(木拱)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上层柱于下层的斗上。此结构合理,坚固异常。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建筑结构独特,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宋朝同时也产生了一批私人藏书家,如白鹿书院的李勃、明起曾、孙�。岳麓书院的文鳌、李洞、李充。应天府书院的时戚同、文之孙,以及石鼓书院的李士真等。据史料记载应天府书院当时藏书就多达15000多卷。

明朝朱元璋很重视官学和文献的收集,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就曾在奉天门东建文渊阁。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又在宫中内阁之东建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12年)选取南京文渊阁书运送北京,初藏于左顺门北廊,宣宗宣德时藏书约有2万余部,近百万卷,英宗正统间移贮文渊阁,大学士杨士奇等编有《文渊阁书目》。后据《山樵暇语》中介绍,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内大火,文渊阁向所藏之书悉为灰烬”。到了嘉靖年间私人藏书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明最著名的藏书家是兵部右侍郎范钦,他于1561―1566年间修建了天一阁(现浙江省宁波市),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藏书楼。其为古典硬山式建筑,楼层为两层,楼上设一大通间,不置墙壁,以书橱作隔,体现“天一生水”之意,楼下并列六间,以应“地六成之”,甚至高低进深尺寸、书橱的数目都是六的倍数。在范钦的晚年,天一阁的藏书已超过7万卷。另外据史料记载当时比较著名的还有东林书院及其藏书楼,它建于无锡城东,后被魏忠贤下令拆除。

清代的中国,最有名的是清政府为《四库全书》的收藏所建的七个藏书楼(阁)。1772年清政府下令编撰《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成后,最初用了六年的时间抄录正本四部,除一部藏北京大内之文渊阁外,另三部分别藏于圆明园之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之文津阁、盛京(今沈阳)故宫之文溯阁,四阁又称「北四阁」。后又抄三部藏于扬州大观堂之文宗阁、镇江金山寺之文汇阁、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称「南三阁」。除强调山水葱郁之气的庇护外,七阁取名亦独具匠心,既表明了乾隆帝推崇儒家经典的宗旨,也借若“渊”、“源”、“津”、“溯”等字,从水而立义,仿效范氏天一阁的“天一生水”而克火,以求阁书永存。当时乾隆皇帝对七阁修建中的防火问题专门下旨:“浙江宁波范懋柱家,……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纯用砖,不畏火烛,自前明相传至今,并无损坏,其法甚精。著谕傅寅等亲往该处,看其房间制造之法若何?是否专用砖石,不用木质,并其书架款式若何?详细询查,烫成准样,开时丈尺,呈览”。在建筑风格上四库阁与天一阁的建筑设计亦有小异之处。文渊阁是七阁设计建造的很有特色的一座,分上下三层,色彩以冷色为主调,梁柱门窗用绿色,木鬲扇栏窗为褐黑色,屋顶琉璃瓦也用绿边黑心,以显示沉静无火气。文澜、文溯等都在天一阁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文澜、文溯的整幢楼从外观上看为两层,实际上,文澜、文溯的设计利用腰檐的位置上增一层,这样设置了阁楼,内为三层;另外文澜阁设计了约4平方米的室内“藻井”,据说是当年皇帝或当地士子来阁看书时,利用书斗做上下垂直交通的井道和上下档层通风之用。沈阳故宫内的文溯阁设计的这个“藻井”却大到约三个开间,人们从主层的门口或大厅内就可以见到二层楼上存放的《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的书橱等,其四周既有围栅,又有回廊,二百多年前,能设计出这么开放的藏书格局实属不易。但遗憾的是由于战乱和社会的动荡,现在七阁之中所藏图书或已亡失,或为各图书馆收藏。清朝时还有许多私人藏书楼。最著名的当属藏书四大家和他们的藏书楼。分别是陆心源的“�宋楼”、瞿镛的“铁琴钢剑楼”、杨昭和的“海源阁”和丁丙的“八千卷楼”。“八千卷楼”原在杭州梅东里,前后有楼两栋,内有书橱160架,以甲乙丙丁标其目,藏有图书八百余种故得名。后人在此楼所藏图书基础上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图书馆。山东境内著名的藏书楼当属海源阁。其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杨氏宅院内,由清代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海源阁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供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前有一长条状小院,东侧有两座长廊式高台读书亭。楼下东首为通往后院的通道,第四进院内为海源阁明清版本藏书处。海源阁藏书浩瀚,至清末藏书已达三千二百三十六种计二十万八千三百卷有余,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后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另外还有山东省图书馆旧址,位于大明湖畔原遐园内的海岳楼、宏雅阁。其毁于日寇的炮火。清末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近代图书馆的出现,藏书楼这种文化形式消亡。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这些文化在历史的磨难中得以绵绵不绝,并发扬光大,这和书籍文献的保存、整理、传承是分不开的。而藏书楼也正是通过对书籍文献的收集、保存、整理,从而对推动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光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秀丽.东昌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

[2]王铭珍.皇家藏书楼--文渊阁.北京档案,2004,(4).

[3]王青.著名皇家藏书楼阁考略.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8).□

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扬州甘泉(今扬州)人,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学识淹博,著述宏富,成就卓著,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扬州大学刘建臻教授长期从事经学和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清代学术特别是焦循及其著述有湛深研究,并具有整理点校古籍文献的丰富经验。正是因为著作者的重要地位和整理者的优越条件,早在2007年,整理《焦循全集》的设想就获得专家的高度肯定,并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整理计划,成为清史文献整理的重要项目之一。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终于结成硕果,2016年,《焦循全集》由广陵书社顺利出版。

《焦循全集》多达640万言,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是迄今搜罗汇辑焦循著述最为丰富的合集。焦循学问博大精深,其著述遍及经、史、子、集四部,约计达数十种之多。此前,除少量著述如《孟子正义》等数种得以出版之外,绝大多数都未能得到整理,甚至还有诸多稿本、抄本未能得到发掘利用。整理者付出大量心血精力,广搜博采,抄录影印,尽最大可能网罗焦循所有著述。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毛诗地里释》《注易日记》《里堂书跋》《乘方释例》《里堂札记》《里堂诗集》《里堂道听录》等20余种稀见稿抄本,分别珍藏于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等十余家收藏机构,整理者不辞辛苦,多方搜求,终得如愿以偿。在广泛搜罗、认真辨析的基础上,全书最终收录焦循著述59种,其中甲编为焦循自著52种,乙编为焦循摘抄或选刻之书5种,另附录他人摘编焦循著述2种。除极个别求之不得或寻之未获外,几乎将焦循著述囊括无遗,堪称迄今最为全备的焦循著作合集。

其二,是迄今别白考辨焦循著述最为精审的合集。焦循著述众多,其中不免存在鱼目混珠、真伪杂陈的情形。刘建臻教授系研究焦循及清代学术之专家,此前即出版发表有《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焦循著述新证》和《焦循学术论略》等系列论著。依据多年研究奠定的学识功底,整理者对现存以及见于记载的各种焦循著述详加考证辨析,以删重去复,黜伪存真。以焦循有关《诗经》的著述为例,上海图书馆藏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和《毛诗物名释》稿本2种,南京图书馆藏有《陆玑疏考证》1种。以其名目观之,当为三书。整理者经仔细比勘,发现《毛诗物名释》实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之初稿,而《陆玑疏考证》则系《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第十二卷之内容,遂保留《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1种,而摒弃了原计划收录的《毛诗物名释》和《陆玑疏考证》2种。又如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里堂书品》抄本,卷首目录题“里堂焦氏书品”,下署“廷琥手录”。书名既题焦循之字,抄录者又为焦循之子焦廷琥,学者多将其视之为焦循著述。整理者细加考核,发现焦循本人及其子焦廷琥均未言及此书,且现存焦廷琥手稿笔迹与是书明显不符,进而发现其书内容旨趣与焦循学术思想相去甚远,书中甚至还载有焦循身后之事,遂判定该书实为伪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理者将该书直接剔除,不予收录。诸如此类,整理者对能够查找到的焦循所有著述,均一一厘清其重出者、伪托者、未成者、散佚者,乃至未见、存疑者,最终确定全集的收录内容范围。其考辨及其别择堪为定论,有效地保证了新版《焦循全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三,是整理难度极大的清代学者著作集。焦循学识广博,在经学、史学、文学,乃至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术数等各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当时即有“通儒”之称。再加上其著述稿本、抄本颇多,今人辨识整理,其难度可想而知。整理者迎难而上,网罗专门人才,组织学术队伍,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整理点校工作。

作为清代文献整理的新成果,《焦循全集》的推出,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焦循全集》的整理出版,为学者阅读利用提供了可靠方便的文本,必将大大推进对焦循本人及其清代学术的研究;另一方面,《焦循全集》的整理出版,反映了新一代的扬州学人对扬州先贤尤其是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可谓薪火相传,渊源有自,必将有力地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黄爱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