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词坛有“四大天王”,除柳永外,另三位又是谁呢?
宋代是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代,如果说唐代的书法重“形”,那么宋代书法则重“意”。与唐代类似,宋代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其中最知名成就最高的当属“宋四家”。这四人分别为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蔡襄端庄沉着。
图
苏轼应该是这四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了,尽管人们对他的了解更多的来源于他是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但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不亚于其在文学上的成就的。他所作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了,这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内心寂寞、郁郁不得志的心情。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自己的心情变化起伏融入到字体线条的变化起伏之中。除此之外,他的书法作品还有《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图
说完苏轼,让我们来讲讲黄庭坚。他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在行书方面,他最擅长的书体为行书和草书。黄庭坚擅于学习前人的优点,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他的老师苏轼。在黄庭坚书论中,多次评论苏东坡的书法,且多为推崇备至者。苏东坡不仅是黄庭坚文学上的老师和提携者,而且也是其学习书法的榜样。而草书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同时代的周越。黄庭坚的草书大开大合,收放自如,进入挥洒之境。而其用笔,相形之下更显从容娴雅,虽纵横跌宕,亦能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开创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代表作为《诸上座帖》。
图
第三位便是人称“米颠”的米芾,这是因其个性怪异、举止癫狂而得的绰号。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在"宋四家"中首屈一指。在书法所用的功最多,成就也最大。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的《蜀素帖》是他的代表作,是写在名贵织物蜀素上的作品,内容为米芾自作的八首诗。《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蔡襄的书法在当时极受推崇,其中苏轼、欧阳修可以说是最忠实的粉丝。尤其是欧阳修,他对蔡襄书法的赞扬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等。
佛教把整个宇宙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欲望的所有芸芸众生、包括人类都生活于这有情欲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层天,称之为“六欲天”。在有四万二千由旬(一由旬即是军队行军一天的路程,为古印度计算距离的数量单位)高的须弥山半山腰,就是六欲天的第一层天,名为“四天王天”的犍陀罗山,四大天王就居住在这里。这犍陀罗山有四个山峰,分别由四大天王把守着,他们在这里承担着维护佛教道场安宁的责任。东为持国天王、南为增长天王、西为广目天王、北为多闻天王。四天王和他们的军队、部属、近侍、随从、信众们一起住在有七重宝城栏盾、七重罗网、七重诸宝铃,还有无数众鸟相和而鸣的宫殿中,执行着护国利生、劝善惩恶的使命,把众生的善恶情况记录在案并及时的汇报和反馈到各个方面。{四天王经}上说:“每月六斋日,四天王下四州,伺察众生之善恶而报于帝释”。
为什么把古印度佛教中四大天王的形象塑成了中国古代的武将形象呢?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相圆融的结果。
这四大天王塑像的原形,他们的出身并不是很高贵,而是属于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物。四大天王原形的由来,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就是我们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在周武王率兵起义,反对暴虐的无道君主——商纣王的正义战争中,这魔家四兄弟曾经率兵于佳梦关一线阻挡周武王东进的军队。经过数番争斗,结果是被周武王的军队尽数歼灭,魔里海、魔里青、魔里寿、魔里红这四兄弟也亡命于周军之手。战争结束后,这四个助桀为虐的“魔头”,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时,就被任命为“四大天王”。高大勇猛、气势威严的天王塑像,就是根据他们的形象而来。
左边第一尊,谓“东方持国天王”:因能护持国土、维护道场安宁而得名,专门守护东胜神州。身着白色、穿甲胄、持琵琶,表明他是用音乐来感化和劝导从生断恶从善。乐司调。
左边第二尊,谓“南方增长天王”:因能使他人增长善根而得名,专门守护南瞻部州。身着青色、突甲胄、持宝剑,表明他是用武力来惩恶护善。剑司风。
右边第二尊,谓“西方广目天王”:因能用净眼观察裟婆世界而得名,专门守护西牛贺州。身着红色、穿甲胄,早期塑像多为手持一种名叫“绢索”、专门用来捕捉敌人的网,现在的基本上都塑成手持的是龙。但是不管怎么塑都是表明他惩恶护善的办法不是靠杀,而是把敌人捉起来后强迫他改邪归正。净眼、网、和龙,都司顺。
右边第二尊,谓“北方多闻天王”:因福德闻名四面八方而得名,专门守护北俱泸州。身着绿色、穿七宝庄严甲胄、配长刀、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表明他是一边引导众生向善,一边用武力来降魔伏怪。伞司雨。
这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兵器,其作用和意义合并起来为“风调雨顺”。这表示着佛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情怀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慈悲心愿。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由于四大天王的法力武功都非常高强,所以未来佛在给他们颁发兵器也是法器的时候就留了一手。给他们颁发的是无弦琴、无鞘剑、无须龙、无骨伞。以便他们既能够维护佛教道场的安宁和保卫未来佛,又能被未来佛所控制。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有两义:一、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二、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乾闼婆、紧那罗、富单那、毗舍阇等为持国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有两义: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赡部洲,以鸠盘茶、薜荔多等为增长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手缠一条龙或是蛇,有两义:一、表世间多变之意,二、是龙神的首领。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以龙王等为广目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有两义: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染污;二、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以夜叉与罗刹为多闻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
许仲琳
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现将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七中引用林樾亭的话说:从前有个读书人,在他大女儿出嫁时用尽了家财,二女儿因此很埋怨,这位读书人安慰她别耽心,后来就根据《尚书 武成篇》中"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之类的话语,敷衍成了《封神传》一书给二女儿作陪嫁二女婿将书稿出版销售后,竟获得了很多财富但梁章钜在他的《浪迹续谈 卷六 封神传》中说法又有差,他仍沿用林樾亭的话,说《封神传》是明代一位饱学儒生所作,意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足而三两种说法,一说作者为利,一说作者为名,大致可以肯定作者是一位比较有才华的读书人有人认为《封神演义》系王世贞所作,说王世贞写了《金瓶梅》,被朝廷得知后,命令他将书稿献给皇上看王世贞担心不妥,通宵达旦写了部《封神演义》,代替《金瓶梅》上呈王世贞因疲劳过度,连头发也变白了这些传闻因无可靠证据,不足为信现知最早的《封神演义》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阊舒载阳刊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书中卷二题作"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封神演义》的作者即为许仲琳但这是孤证,而且许氏生平事迹均无知晓,到底他是不是作者,还很难断言《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封神传》系元时道士陆长庚所作,未知的否"本世纪30年代,张政烺考订"元时"系"明时"之误根据咸丰年间的《重修兴化县志》卷八"人物志"的记载,陆西星,字长庚,江苏兴化人,聪明过人,颇具才华他博览群书,文章娴熟,又工于书画,能领悟性命天道之类深奥的道理,
与著名文人宗臣等都以才名冠绝当时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获取好成绩,于是抛弃儒服,头顶黄冠作方外游客,几次碰到高人异士,学了不少仙真秘诀,后来撰写了数十种有关仙释的书籍,并为《庄子》作注,名《南华副墨》不少学者认为,陆西星擅长文章,又精通释道,以他的经历修养,应该是《封神演义》最合适的作者但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说,《封神演义》的作者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明舒载阳刊本《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仲琳为南直隶应天府人,始末不详。余皆不题撰人。《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元时道士陆长庚撰”,张政�良谓“元时”乃“明时”之误,长庚乃陆西星字。西星,江苏兴化人。诸生,所著有《南华经副墨》、《方壶外史》等,《明广陵诗》卷二十二选有西星诗二十四首。
明金阊舒载阳刊本。首李云翔为霖甫序,图五十叶。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字。藏日本内阁文库清复明本,别题《封神传》,图二十叶,半叶十五行,行三十二字。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蔚文堂复明刊本,别题《商周列国全传》,“钟伯敬先生评”。半叶十五行,行三十二字。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上二本均载长洲周之标君建序。文中“玄”、“胤”皆不讳。“四雪草堂订正本”题“钟敬伯先生原本”、“四雪草堂订正”。图五十叶,正文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四字。板心下题“四雪草堂”,首康熙乙亥(三十四年)褚人获序。藏北京图书馆康熙三十四年序善成堂藏板本,有图三十二叶,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四字。藏辽宁图书馆乾隆四十七年茂选楼刊本。藏南京图书馆
四大天王——佛经称,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现代佛教界也有人认为指四个星球),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即我们所居世界)、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天王住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其任务是各护一方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他原为印度乐神,表明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缠龙或蛇(他原为“天龙八部”中群龙的领袖,“龙”为梵文“蛇”的汉译),或持绳索(用索捉不信佛的人,使其皈依佛教),有的另一手持宝珠(取龙戏珠之意);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他原为印度财神),有时左手握神鼠(传说称,唐天宝元年安西城被著兵围困,北方天王在城北门楼上显现,大放光明,同时有数百神兵击鼓,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蕃兵大惧,望风而逃)。明清以来,受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将四大天王的兵器作了汉语“双关”式的改造:南方增长天王掌青光宝剑,职风(与“锋”谐音);西方广目天王掌碧玉琵琶,职调;北方多闻天王掌混元珠伞,职雨;东方持国天王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龙蛇可捋顺)。至此,四大天王汉化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的佛教天王。
参考资料:
封神演义
历史名著《封神演义》,是一部科学幻想神话故事,成书于明代,作者许仲琳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几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并以其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还有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
商朝最后一任君王,是与夏末代王桀齐名的暴君。名辛,为帝乙的儿子,纣是谥号,辛是名字,故又称帝辛,史称为纣王。他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武艺高超,力大无穷,曾徒手和猛兽格斗。曾多次攻伐东夷,俘获了大量奴隶,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徒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
纣王以荒*残暴著称。他喜好饮酒,贪于女色。宠爱妲己,为了讨得其的喜欢,纣大兴土木,扩建沙丘的宫殿苑囿,将野兽飞鸟散放其中,多次举行大规模的宴会,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极尽铺张奢靡之能事。他又巧取豪夺,高赋重税,残酷地压榨人民,以满足庞大的开支。他还大施*威发明一种"炮烙"的刑具,用铜铸成空心柱子,柱子中烧红炭火。将不满他暴行的臣民脱光衣服,绑在铜柱上活活烤死。他将人砍头剁脚,视为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剖开妇人腹部取胎儿取乐,残忍到了极点。
纣王的种种暴虐,最终导致他陷于众叛亲离、民怨沸腾的孤立境地,商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这时候在西方,一个新兴的国家西周正在崛起。姬昌继位后,他表面上服从商的统治,暗中积蓄力量,进行灭商的准备工作。他修德行义,礼贤下士,吸引一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奔,增强实力。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承他的事业。时机成熟后,姬发在姜尚的辅佐下,率领大军讨伐。这时,纣王废黜了忠臣微子、箕子,杀了叔父比干,正和妲己在鹿台饮酒作乐,听到消息,匆忙把70万奴隶编成军队,开上前线迎战。
两军在牧野相遇,周军人人奋勇冲杀,商军毫无斗志,纷纷倒戈,迎接武王姬发。纣王逃入朝歌城中,自知已无力回天,无路可走了,在摘星楼自焚而死,商朝宣告灭亡,其时约公元前11世纪。商的灭亡,有着政治衰微、社会动荡、经济凋疲等多种原因,但纣王的例行逆施,造成众叛亲离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加速了这600年江山的彻底崩溃。
书摘:
话说多宝道人在阵内作歌,燃灯曰:“众道友!你们听听作的歌声,岂是善良之辈,我等且各自回芦篷,等掌教师尊来,自有处治。”话犹未了,方欲回身;只见阵内多宝道人,仗剑一跃而出,大呼曰:“广成子不要走,我来也!”广成子大怒曰:“多宝道人!如今又是,你碧游宫,倚你人多,再三欺我;你掌教师尊,吩附过你等,全不遵依,又摆此诛仙阵。我等犯了杀戒,竟休等俱入劫数之内,故摆此孽阵耳。正所谓:『阎罗注定三更死,怎肯留人到五更?』”广成子仗剑来取多宝道人,多宝道人手中剑赴面交还。怎见得?
仙风阵阵滚尘沙,四剑忙迎影乱斜;一个是玉虚宫内真人辈,一个是截教门中根行差。一个是养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二教只因逢杀运,诛仙阵上乱如麻。
话说广成子祭起番天印,多宝道人躲不及,一印正中后心,扑的打了一跌,多宝道人逃回阵中去了。燃灯曰:“且各自回去,再作商量。”众仙俱上芦篷坐下;只听得半空中仙乐齐鸣,异常香齐只见如虹;众仙下篷来迎掌教师尊。只见元始天尊坐九龙沉香辇,馥馥香烟,氤氲偏地。正是:
提炉对对烟生雾,羽扇分开白鹤朝。
话说拈灯道人焚香引道,接上芦篷。元始坐下;诸弟子拜毕,元始曰:“今日诛仙阵上,才分别得彼此。”元始正坐,弟子侍立两边。至正子时,元始顶上现出庆云,垂珠璎珞,金花万朵,络绎不断,远近照耀;多宝道人正在阵中打点,看见庆云升起,知是元始降临。自思此阵,必须我师尊来至,方可有为。不然,如何抵得过他?次日,果见碧游宫通天教主来了,半空中仙音响亮,异香袭袭;随侍有大小众仙,来的是截教门中师尊。怎见他的好处?有诗为证:
“鸿钧主化见天开,地丑人寅上法台;炼就金身无量劫,碧游宫内有多才。”
话说多宝道人见半空中仙乐响亮,如是他师尊来至,忙出阵拜迎,进了阵,士了八卦台坐下。众门人侍立台下,有上四代弟子,乃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武当圣母、龟灵圣母,又有金光仙、乌云仙、毗卢仙、灵牙仙、首仙、金箍仙、长耳定光仙,相从在此。通天教主乃是掌截教之鼻祖,修成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也是万劫不坏之身。至子时,五气冲空,燃灯已知截教师尊来至。次日天明,燃灯启曰:“老师今日可会『诛仙阵』麽?”元始曰:“此地岂我久居之所?”吩咐弟子排班。赤精子对广成子,太乙真人对灵宝大法师,清虚道德真君对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对普贤真人,云中子对慈航道人,玉鼎真人对道行天尊,黄龙真人对陆压,燃灯同子牙在后,金、木二吒执提炉,韦护与雷震子并列,李靖在后,哪吒先行;只见“诛仙阵”内金钟响处,一对旗开;只见奎牛上坐的是通天教主,左右立诸代门人。通天教主见元始天尊打稽首曰:“道兄请了!”元始曰:“贤弟为何设此恶阵?这是何说?当时在你碧游宫,共议封神榜,当面弭封,立有二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堕轮回之劫,此乃天地之生化也。纣王无道,气数当终;周室仁明,应运当兴;难道不知,反来阻住姜向,有背上天垂象。且当日封神榜内,应有三百六十五度,分有八部列宿群星,当有这三山五岳之人在数。贤弟为何出乎反乎,自取失信之愆?况此恶阵立名便是可恶!只『诛仙』二字可是你我道家所为的事?且此剑立有『诛戳陷绝』之名,亦非是你我道家所用之物。这是何说,你作此祸端?”通天教主曰:“道兄不必问我,只问广成子便知我的本心。”元始问广成子曰:“这事如何说?”广成子把三谒碧游宫的事,说了一遍。通天教主曰:“你曾骂我的教下:『不论是非?不分好歹,纵羽毛禽兽,亦不择而教,一体同观。』想吾师一教传三友,吾与羽毛禽兽相并,道兄难道与我不是一本相传?”元始曰:“贤弟!你也莫怪广成子,其实你门下胡为乱做,不知顺逆,一味特强,人言兽行。况贤弟也不择是何根行,一意收留,致有彼此搬弄是非,令生灵涂炭,休心忍乎?”通天教主曰:“据道兄所说,只是你的门人有理,连骂我也是应该的,不念一门手足罢了!我已摆设此阵,道兄就破吾此阵,便见高下。”元始天尊曰:“你要我破此阵,这也不难,待我自来见你此阵。”通天教主兜回奎牛,进了戮仙阵,众门人随着进去,且看元始进来破此阵。正是:
截阐道德皆正果,方知两教不虚传。
本文2023-08-05 14:40: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