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的苗文的社会功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苗文的苗文的社会功能,第1张

苗文创制后,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功能,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苗文推行后,用苗文向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了苗族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使群众更多地懂得了法律法规,用国家法律来保护自已、保护社会。

另一方面,苗文推行后,使群众体验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气氛,提高了苗族群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安定。贵州省各级政府主要行文以汉文为主,自治州及各县较为重视牌匾的苗文、汉文并用。

80年代初台江县通过人大决议的形式使全县都挂上了苗、汉两种文字的牌匾,在一定形式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司法方面,苗文也在起着很大作用。剑河县苗族姑娘姜通云15岁就被作为还娘头嫁到舅舅家当媳妇,她通过进苗文班学习逐步懂得了国家的宪法、法律,用苗文给法院写了要求离婚的诉状。法院依法审理,使她解除了这桩不合法的婚姻。这些都是苗文推行后出现的新鲜事物。 苗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各个方面。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仅靠口传心记,年长月久有些不免失真或失传。苗文创立并推行后,这些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迅速传播。许多专家、干部和群众用苗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资料和古籍资料,并已有一部分编印成册出版,如《张秀眉歌》、《苗族酒歌》、《情歌》、《开亲歌》、《嘎百福歌》、《苗族古歌》等苗文书籍。黄平、施秉、凯里、麻江等县(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也分别出版了《理词》、《豆纽》、《十路酒歌》、《十二路苗族大歌》、《神词》、《施秉民族文学集》、《苗族理词》等苗文书籍,大大丰富了苗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这对于继承和传播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有关专家研究苗族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苗文的创制,对优秀的科学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药卫生方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用苗文收集苗族药物资料近1,000种之多,丰富了苗族医药学的宝库。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一些学会民族文字的苗族群众,通过举行民歌比赛,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举办多种形式的苗族语文学用比赛等活动,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可以用苗族文字来写对联、写书信、记事、挖掘整理民间文学、古籍资料等等。 苗文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实行双语文教学能加快汉语文及其他各学科的教学进度以及农村扫盲两个方面。民族语文进入学校开展双语文教学,大大促进了学校学生三率的提高,在以母语苗语为主要交际工具的苗族地区,儿童在入学前大都不通汉语,甚至很少听到别人说汉语,一入学就要学习汉语汉文,由于没有语言基础,很难消化吸收,学生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提高很慢,从而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的提高。开展汉语文教学后,通过对比教学,学生利用苗族文字给汉字注音释意,帮助理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水平和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雷山县第二中学苗族学生占90%左右,他们借助苗文促进英语教学,成绩显著。1985年,该校文远荣老师借助苗文促进英语教学的班,参加全县英语统考,人均考试分数居全县第一名,及格率居全县平行班级第三名。1986年,该校文明美老师借助苗文促进英语教学的班,学期考试有21名苗族学生英语考分达80分至100分。其中得100分的三名学生全是苗族。

另一方面功能是,利用民族文字扫盲效果显著。贵州农村文化落后,苗族地区农村文化更是落后。党和政府也历来重视民族地区农村的扫盲教育工作,但由于语言障碍,单纯用汉语文扫盲效果不大,即便脱了盲,也往往因为语言文字使用的社会环境所限而不能巩固,复盲速度快。利用民族文字进行扫盲,因为苗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易写、易记、易认,群众学得快、记得住、效果好。人们借助于本民族文字,加快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进而用汉语拼音字母给汉文方块字注音,又加快学习汉文方块字的速度。松桃苗族自治县用汉、苗两种文字进行双语文教学,进度快,效果卓著,七年扫盲149,000人,文盲率下降到9%,荣获国际阅读协会《国际扫盲荣誉奖》,成为我们国家第五个获得这项荣誉奖的先进县。 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没有文化、看不懂汉文科普读物,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较缓慢。在推广民族文字的地区,群众通过学习民族文字科普读物,掌握了诸如杂交水稻的栽种技术、牲畜家禽的饲养技术、果树的科学栽培等实用技术后,普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黔东南、黔南等地州、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在扶贫工作中,组织人力用苗文翻译编写了《养鸡》、《养兔》、《农药》等科普读物提供给农民,通过科技知识的传播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1988年,三穗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在该县寨头乡发展柑桔生产时,也用苗文翻译柑桔栽培与管理技术资料送到苗族群众手中。还办了一期柑桔技术培训班,让群众对照苗文书本学习到栽培和管理技术。当年,该乡就建立柑桔基地124亩,超计划的24%,栽种的柑桔11,680株。成活率达98%。现仅此一项每年产值达20万元以上。 (l)报纸刊物:1985年1月,贵州省第一家《苗文侗文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版发行,第二年《贵州民族报》也在贵阳创刊。在这期间,许多县也创办了自已的报纸和刊物,如台江县的《台江苗文报》、黄平县的《飞云崖》、麻江县的《贵人峰》、丹寨的《龙泉山》、雷山县的《雷公山》、施秉县的《舞阳河畔》、《苗族文化》等。黄平旧州、谷陇等乡、镇的苗文爱好者也自发创办了《舞阳河》、《清水江畔》等苗文油印刊物。另外,贵州民院民语系、黔东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也办有自已的苗文刊物,贵州省文联的《南风》也有苗文专栏。这些报刊的创办发行,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对群众掌握科技文化知识、继承苗族优秀文化都起到积极作用。

(2)广播、**、电视:1986年4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出版厅、贵州省人民广播电台决定在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文艺广播节目中,开辟《民族文工队》专栏文艺节目,每周播一次,每次30分钟。1987年8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民族之音》苗语广播节目,每周一次,每次15分钟。这一时期,许多县也开展了苗语广播。而且有一定规模。如黄平县广播站1987年创办的《苗语广播新闻》,利用赶场天和星期天的早、中、晚时间播出有关农村的政策和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本地新闻。1990年改为《民族之声》后,利用调频广播播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从开始到1994年底,该县苗语广播已播出480小时,播出稿件9,000余篇。**方面:80年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公司涂磁录音站配备了苗语配音演员,积极译制苗语影片,从1981年7月到1991年8月的10年时间里,译制的故事片有158部,科教片有41部。这些媒体以苗文形式出现,深受广大苗族同胞的欢迎,对于苗族地区的社会教育效果非常好,群众可以从中了解国家大事,获取经济信息,欣赏民族艺术等。

关于苗族的族源,曾有“九黎说”、“三苗说”、“南蛮说”、“贵州土著说”和“南来说”、“北来说”、“西来说”等观点,我们认为,马来人种之“南来说”、高加索人种之“北来说”以及雅利安人种之“西来说”都不太可能,即使是游移迁徙时有混杂,也只是“流”,而不是“源”,“南蛮说”和“贵州土著说”同样是“流”而不是“源”。苗族的族源当可追寻到“九黎”和“三苗”中的人们同体或部分先民。

远古时期,首先活跃在我国华北大平原的人类集团,是东西两大部落联盟集团,即东部的“九黎集团”和西部的“炎黄集团”。根据古代文献所记载的传说,九黎集团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炎黄集团在陕西一带。后来,炎帝族人陕西中部沿渭水流域经黄河向东发展,碰到九黎族,战败而返;黄帝族从陕西北部的黄河上游经太行山向东到达河北的怀来县一带,同样为九黎族所阻,炎黄两族联合起来,才把九黎族打败,占据了中原地区。九黎部落或被融合,或移徙南下,形成中国大地上原始人类的氏族部落联盟的第二个层次,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又一个历史大演出。

郭沫若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里说:“民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适应,历史地形成的,这里谈的羌人、夷人、戎人、狄人、苗人、蛮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中的各个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第121页)这个结论是对的。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羌、夷、戎、苗、蛮人的前身为何?尔后又怎样发展的?“三苗”为“苗”之源,“三苗”以前呢?今之苗是否与古之苗有关呢?有的史书认定,苗族源于“南蛮集团”而非“九黎集团”;有的史书甚至认为,古无苗,炎黄之争或炎黄与九黎之争乃汉族内部之争耳,概与他族无涉。有的同志认为,蚩尤系个人之名,不是族名,不能当作苗族之源。……我按苗族秘史或“心史”所传,认为今之苗与古之九黎有关,也与蚩尤有关。

九黎之君是蚩尤,蚩尤是苗族的始祖之一。苗族民间就是这样传的,也有相当的文献资料佐证。

《国语·楚语下》说:“及少皞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九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韦昭注:“三苗,九黎之后”。“九黎,黎氏九人”。这是把九黎作氏族部落的人类群体记载的事实。《国语·周语》也说:“黎苗之王,……上不象天,下不仪地,中不和民,为不顺时,不共神祗而蔑弃五则。是人夷其宗庙,炎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下夷为民。”解云:“黎,九黎;苗,三苗也。少皞氏衰,九黎乱德,颛顼灭之;高辛氏衰,三苗又乱,尧诛之。”这也是把九黎作氏族部落的人类群体记载的事实。那么,九黎在什么地方活动?《辞源》说,九黎是“古代南方部落名”。徐旭生考证认为,九黎的属地“不能属于南方”。“只能属于东夷集团”。

徐旭生在其所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里,九黎的地域作过详细考察,结论是:“九黎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蚩尤为其酋长,所以他败死以后就葬在他那属地的东境。”(第52页)徐注说道:“九黎古多简称黎,或简称[](左边的‘阝’旁为后来所加,以指明它是一个地名),黎的地名起源颇古,但可分为两组:一、在今山西的黎城、潞城、长治、壶关各县境内。《尚书》西伯(周文王)所戡(胜或取的意思)的黎,春秋时为赤狄潞所灭,为晋所复立的黎,均在这一带。[1]二,在东方的有汉魏郡属的黎阳(今河南浚县境),东郡属的黎县(今山东郓城县西境)。《汉书·地理志》黎县下颜注引孟康说以为‘黎侯国,今黎阳’,臣瓒说‘黎阳在魏郡,非魏县’全祖望指明黎侯国在上党郡的壶关县,不在这两县境内,说得很对”,“我们觉得自郓城到浚县虽属跨越两省,可是相去并不太远。九黎氏历受压迫,避居山中,也是颇近情理的事。”(第52页)还有,“《盐铁论·结和篇》说:‘黄帝战涿鹿,杀两[]、蚩尤而为帝’,这是说涿鹿之战,黄帝的敌人,蚩尤之外还有两[]。”“两[]就是两皞,指太皞与少皞两氏族。涿鹿之战,三氏族与蚩尤在同一战线上作战,是证属于同一集团。”(第53页)据此,徐氏认定蚩尤属于东夷集团而非苗蛮集团。这个见解是很有意义的。只是说九黎与三苗无关,则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问题的关键在蚩尤身上。

《史记·五帝本记》说:“蚩最为暴,莫能伐”。又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太平御览》卷十五引《黄帝元女战法》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与蚩尤的激烈战争,诸多史籍描述甚详,开始是蚩尤族部占上风,因为蚩尤所部的武器好。《太白阳经》载:“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为之。”《龙鱼河图》说蚩尤的部下都“铜头铁额”。《述异记》卷上说“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一轩辕斗。以角[]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又见北宋《乐书》)蚩尤的兵器和战斗力及其影响,从这些记述中可见其端。但后来,炎黄结成联盟,终于还是把武器好的蚩尤给打败了。“蚩尤殁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主万邦皆为弭服。”(《龙鱼河图》)可见,蚩尤之被尊为战神,决非偶然。

蚩尤怎么会是苗族的祖先之一呢?

首先,史籍如是说。

“蚩尤摄政,有兄弟八十一人”。(《龙鱼河图》)

“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读,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杂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复商。故生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国语·楚语》)

“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伐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至高帝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时又窜之。”(《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

“王曰,若古有训蚩尤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尚书·吕刑》)马融注云:“蚩尤,少昊之末,九黎之君。”孔安国亦曰:“九黎之君,号蚩尤。”

既然是“三苗复九黎之德”,就说明三苗是九黎之遗民;既然蚩尤是九黎之君,就说明蚩尤曾是苗民之首领,或者是“九个”部落联盟的盟长。至于以蚩尤作“族名”犹如以黄帝作“族名”那样,无非是就其“代表性”而言之而已。

其次,苗族如是说。

贵州省黔东南流传有一首苗族史诗《榜香尤》,说香尤公是乡规民约(习惯法)的创始者,听到榜香尤的名字,人们都肃然起敬。《榜香尤》是黔东南苗族十二首大歌中的一首,流传深广。榜香尤制定的“习惯法”可否与蚩尤“作五虐之刑曰法”联系起来考察呢?

湖南湘西和贵州黔东北的苗族所祭的祖先名曰“培尤”,即尤公(在《苗经》和《姓氏歌》里则称先祖为“绞黎够尤”)。传说培尤勇敢善战,纪律严明。祭时,请舅家三男一女陪祭,打猪为牺牲。祭猪的三腿给舅家,一腿给巫师,余肉全部烹食。祭仪复杂而神秘,要作竹子编成山洞状,糊以纸,巫师坐“洞”旁敲竹筒,摇玲当,不能击鼓。祭者不准着汉装,不准讲汉语,不准把猪骨头或鬃毛遗弃地上,必须深埋深藏。据说,当年祖先培尤是战败而退入山洞林箐的,击鼓易被敌人察觉。其他“不准”也是避免被敌人发现。

四川南部和贵州北部和西部的苗族地区有蚩尤庙,并有苗族“祀之”,又:《太平御鉴》《皇览·冢墓记》上说:“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尺。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名为蚩尤旗。”[2]黔东南苗族在每年的阴历十月过年祭祖,可否同“民常十月祀”蚩尤联系起来研究呢!

苗族各个地方的语言有些差别,但都把自己的祖先称为尤公,竭诚敬祭,这决不是偶然的可有可无的作为,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黔东南称老祖宗叫榜香尤,湘西称培尤和“绞黎够尤”(九黎蚩尤),而川、黔、滇“西部方言”则直接称蚩尤,这位格蚩尤老是个能征惯战、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复次,民俗如是说。

湘西苗族巫师在“驱鬼”时,头反戴三角铁架(铁三脚),身倒披蓑衣,左手拿簸箕,肩挂布条,右手持师刀,口中念念有词:“啊哩!有堂归堂,有殿归殿,无堂无殿,四方分散!”湖南城步苗族在“驱魔”时,有一扮“枫神”者也是头反戴三角架(铁三角),身倒披蓑衣,脚穿钉鞋,手持木棒。《龙鱼河图》说过:“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从“铜头铁额”到“头戴铁三脚”,难道没有某种关系吗?

最有意思的是:黔中各地有一支苗族妇女的头饰状如牛角,谓“弯梳苗”,黔东南苗族姑娘以戴银角为美;……是不是与蚩尤的“头有角”、“铜头铁额”有关系呢?大家知道,人类是由母系社会而父系社会慢慢向前发展的,在妇女身上最能看到古风的遗迹和祭祖的印记。

《苗族史诗》里有“枫木篇”,对于枫木,苗族人民是顶礼膜拜的,认为枫树生蝴蝶,蝴蝶妈妈生十二个蛋,从蛋中生出各种动物和人类始祖“央”,[3]枫树也与蚩尤有关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载:“大荒之中,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成弃其桎梏,是谓枫木。”《云籍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也说:“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之林。”看来,枫木是蚩尤族的图腾之一,战败后被对手用族微作枷锁以示耻辱,极为可能。黔东南苗族对枫木的崇拜,这在国内恐怕是比较特殊的现象。

《国语·楚语》说:“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家为巫史”,“民匮于祀”。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篇里也说:“按湘楚之俗尚鬼,自古为然。”苗族之属于巫文化系统,从九黎、蚩尤一脉相承。

罗绕典在《黔南职方纪略》中说,苗族的“跳月”是古代蚩尤部落的遗风。据云南的马关、武定等地苗族的民间传说:远古时候,蚩尤率领所部抵抗黄帝族的东进,失败后退入深山密林,为召集散处四方的苗族群众,就在山上立一长村树干,系上红腰带,令男女青年绕“花杆”吹笙跳舞,部众闻讯赶来,重振旗鼓,继续与黄帝战斗,后来沿袭成了传统的节日,即“跳月”或“踩花山”。(详见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编印的《民间故事》第1集)

各地苗族还有一个相同的风俗:老人死后,要把灵魂送回祖先的发源地一“东方”去。[4]因路途遥远,要送银子给亡灵在途中买水喝。亡灵要跋山涉水,乘木筏竹排队渡过大江大湖,直到黄河入海口的东海之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得与祖先会合。有的要由巫师唱《焚巾曲》“引路”。

从以上史籍、传说和民俗资料,我们似乎可以断定:苗族最早活动的地区是东部,是黄河下游的人们集团,与九黎和蚩尤的关系比较直接。

所论浅薄,错漏难免,请专家指教。

[1] 《左传》宣公十五年。

[2]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览》东郡作东平郡。按寿张自东汉即属东平。寿张在山东西部黄河北岸。县置1964年撤销,并入山东省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

[3] “央”,有书作姜央或构央的,均为人名,“构”是“公”之意。

[4] 《苗族古歌》(跋山涉水)纪苗族祖先“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点有什么好玩的和好吃的 详细_0_3

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点可以走苗寨、读博物馆、登观景台、欣赏大型苗族风情演出、观看西江的夜景。可以吃到酸汤鱼、苗王鱼、苗家泡汤、牯藏肉、苗家腊肉香肠等,还有一些小吃,比如糍粑、米豆腐、凉拌粉、苗家特色烧烤等。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吊脚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反映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千户灯夜景:

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就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现那牛头的形状。为使游客更好地观赏西江千户苗寨夜景,景区在路边修建了观景台,还开通了观光车。

苗寨歌舞: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场的当地苗族青年男女表演的苗族歌舞节目,苗族歌舞苗族人自己表演的歌舞节目有当地的色彩,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都和美丽的爱情故事能使你更加了解苗族人民!

交通:

1、凯里客车站乘坐往西江镇的中巴,车费20-25元,45分钟左右可到达,交通顺畅,中班车次不多。或者在凯里花20元打的士直达西江。

2、凯里客车站坐雷山车,半小时一趟,一个小时路程,125元/人,然后在雷山车站换乘到西江的中巴,10元/人,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四十,每小时一班。雷山到西江包车,面的70元。

住宿:

农家乐备有很好的吃住条件,基本满足客人的要求。

苗族风景名胜哪些?

有以下的风景:

剑河新县

剑河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境内。被誉为“苗乡圣水”的氡硫温泉距剑河县城25公里,位于320国道旁。在这里,氡硫温泉、百里原始森林、苍茫云海、雄奇的十里长滩,构成了剑河风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剑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左右。适宜四季旅游,被誉为黔东南“生态旅游与民族旅游的一颗明珠,公园省中的园中园,是黔东南正在崛起的旅游胜地”,是黔东南三板溪库区(仰阿莎湖)旅游开发的主体部分。其山水秀丽,景色迷人,资源丰富,是旅游观光的佳境。

万盛石林

万盛石林景区位于重庆万盛区石林镇,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距万盛城区20公里,属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

万盛石林是在距今465—6亿年期间,在海洋环境中沉积下来的,比云南路南石林早2亿年左右,是我国目前考证最为古老的石林,被喻为“石林之祖”。万盛石林古属夜郎国辖地,这里世代生活着一支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灿烂多姿的苗族风情赋予了石林浓郁的民族风俗旅游特色,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踩山会”,是在万盛石林举行的苗族重要节日。万盛石林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曾连续两届荣获“重庆十佳景区”的称号。

猛洞河风景名胜区

猛洞河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与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毗邻,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列为湖南四条黄金旅游线路(长沙——张家界——猛洞河名人名山风情旅游线)之一,有湖南西部旅游明珠之誉。

猛洞河风景区不仅风光迷人,而且还是一个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金丝狲猴、林麝、猴面鹰等190多种珍禽异兽出没山涧峡谷之中:水杉、银杏、琪桐等500多种珍贵林木树种繁衍茂密。一年四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

猛洞河流域是土家族同胞聚居的地区,有着独特的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家人的社巴节、调年节、六月六等节日别有情趣;另外,土家族人的摆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哭嫁歌等歌舞乐趣,更是撩人情怀。

猛洞河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年一均气温在摄氏十六度左右。春如丝,夏如海,秋如玉,无论什么时候来这里旅游,均可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王村

王村是一座具有土家民族特色和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镇中五里青石板长街依坡伸展,吊脚楼顺坡而建。民族风情浓郁奇特,土家人经常手捧精心挑织的西兰卡普,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来迎接远方的客人。此外,这里还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和名扬中外的**《芙蓉镇》拍摄场地。

贵州黔东南有哪些旅游景点?

隆里古城

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64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县旅游景点天生桥23公里。隆里地带为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这座瑰丽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

朗德上寨

朗德上寨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处,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这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村寨背山面水,古木参天,游人光临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接待方式十分特别,他们身着节日盛装,唱起动人的敬酒歌,向客人敬献醇香的拦路酒,以“阻拦”客人进寨的特殊方式迎接客人,拦路少则三道。

“鼓楼之乡”--侗寨肇兴

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

镇远古城

“歪门斜道”古巷子:镇远的巷子,有北京胡同的幽静而无循规蹈矩的刻板;有江南巷子的水乡秀色,却又没有平坦无坡的布局;有重庆“山巷子”的风格,但又无城市喧闹的气氛。概括来讲,爬坡上坎、拐弯抹角,这是依山就势的必然结果;巷中有巷、巷中有井、巷下有沟。

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坐落在海拔550米的山坳上,有300余户。因地处偏远,保留了古老的生活习俗。其装束有秦汉遗风,岜沙男子在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家纺织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大裤管青布裤。长年身佩腰刀,肓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女性则穿着蜡染衣裙,佩戴银饰。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

郎德上寨座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丹江河畔,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27公里,距雷山县城17公里。公元1855-1872年,清咸丰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败后,因这里是义军将领杨大六的大本营,清军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至今全寨有118户,500多人,全部是苗族同胞,以陈、吴二姓为主。

从江增冲鼓楼

从江增冲鼓楼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城西北82公里的增冲乡增冲寨,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侗家鼓楼,由于交通不太方便,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鼓楼为杉木结构,呈宝塔形,双葫芦顶,共十三层,八角攒尖顶,高25米,其中木构架高达1765米。 

雷公山

雷公山---苗岭之颠,海拔21788米。苗岭山脉横贯黔西、黔中、黔南、及黔东南,连绵近千公里,因此,雷公山冠贵州名山,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视为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雷公山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在已知的1390种植被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惜植物的有20种,即秃、红豆杉、马尾松等。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素有“苗都”之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全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西江苗寨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是了解和研究苗族干栏民居文化的最好去处。

榕江古榕群

古榕树群地处车江沿河堤岸上,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古榕最密集的地段为车江乡荫塘寨到章鲁寨约一公里的河岸,有五十株左右,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古榕群。古榕属桑科榕属,别名细叶榕树,为极具观赏价值的常绿乔木。

树高二十余米,胸围三米以上,根系相连,枝叶相吻,如同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傲然撑展在河堤上。

黎平侗乡

神奇侗乡,令人心驰神往。黎平是中国最典型的侗乡。黎平侗乡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全县辖25个乡镇,面积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少数民族占7087%,其中侗族35万人,是国家对外开放县,历史、地理上形成侗族中心地区,被誉为“天下侗乡第一县”。

剑河风景名胜区

剑河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境内。被誉为“苗乡圣水”的氡硫温泉距剑河县城25公里,位于320国道旁。在这里,氡硫温泉、百里原始森林、苍茫云海、雄奇的十里长滩等构成了剑河风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剑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林业资源丰富。

贵州省旅游必去景点

1黄果树瀑布

位于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瀑布众多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第一瀑”。

2范静山

范静位于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历史佛教名山,自然风光奇特,名胜古迹众多。

3云台山

云台山景区位于施滨北部,以自然原始生态、天文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观等人文自然奇观为特色。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自然世界遗产预选地之一。

4红枫湖风景区

胡风湖位于贵阳西郊,是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的第一站,是集湖泊、山脉、熔岩地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5织金古建筑

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织金古城,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有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门、佛塔、古道、民居、作坊等。古城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欣赏价值。

6南江大峡谷

位于开阳县境内,是一处喀斯特峡谷风光壮丽、瀑布种类繁多的风景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7龙宫景区

景区位于安顺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以水溶洞为主,集干瀑、峡谷、悬崖、山峰、河流、宗教为一体,是人间宜人的仙境。

贵州镇远有什么景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古镇情怀,小桥流水,烟笼人家。在贵州也有这样一个古镇,它叫镇远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同时也是贵州热门的旅游胜地,那么,来贵州镇远古镇旅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下面介绍7个来镇远古镇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

第一个景点,青龙洞古建筑群,该建筑群位于古镇的中和山一侧,由祝圣桥、青龙洞、万寿宫、紫阳书院、香炉岩和中禅院6部分建筑组成,其规模宏大,构造精巧,是镇远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

游览青龙洞古建筑群,你会看到儒家书院、道家道观与佛教寺院融汇一起,在这里和谐共处的景象,这在其他众多古建筑群中可不多见。

另外你会发现,青龙洞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和巧妙,有别于一般的少数民族建筑,这是因为它是江南建筑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古建筑群,是这里独有的建筑风格。

第二个旅游景点是天后宫,天后是海神“妈祖娘娘”,妈祖是宋代福建莆田人林愿的第六个女儿,水性极好,经常渡海救人,后因在海上救人遇难,传说,遇难后仍在海上显应,救人于危难之中,故而被称为“海神”,最受沿海地区民众尊敬。那么,被沿海群众视为保护神的妈祖,为何会出现在远离大海的镇远呢?查询资料得知,镇远的天后宫建于清朝时期,又称福建会馆,是当时福建籍人在此修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供奉了妈祖,后得名天后宫。

第三个旅游景点是傅家大院,傅家大院又叫“良弼名家”,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当时辅佐君王的良臣官宅,由傅家传人居住至今,是镇远唯一一座,由自己祖辈代代相传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的古宅。

第四个旅游景点是周达文故居,周达文是早期革命活动家,其居住的地方曾是中共镇远地下支部所在地。周达文故居建于光绪年间,由其祖父周炳元修建,在民国是外交官周瑛的私人宅邸,而周瑛就是周达文的的父亲。现在这栋古宅,成了镇远的红色旅游景点。

第五个旅游景点是和平村,和平村的外侧被砖墙围了起来,里面的建筑群最早是晚清时期镇远的总兵署衙门,到了民国初期,被改成了贵州的第二模范监狱,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成了国民政府第二日俘收容所。现在,和平村也是镇远的红色旅游景点。

第五个旅游景点是古耳洞瀑布景区,古耳洞瀑布景区位于镇远县羊场镇三寨村的一处峡谷里,在穿过峡谷数公里的栈道后,便看见一条瀑布从数十米的山顶倾泻下来,瀑布在底部向两边分散,好似婚纱一般,因此,有人称古耳洞瀑布为“婚纱瀑布”。来古耳洞瀑布游览除了观赏风景以外,还可以在这里的高过河里漂流喔!

第六个旅游景点是舞阳河风景区,舞阳河是长江支流沅江的支流,全长258公里,发源于贵州黄平县的舞阳湖,流经黄平县和施秉县后,便流入镇远县,并从镇远古城中穿过。舞阳河风景区,在镇远段非常漂亮,其中“孔雀开屏”的石柱,最令人印象深刻。来镇远旅游,可别错过乘船游览舞阳河哟!

第7个旅游景点是镇远石屏山,石屏山紧邻镇远古镇和舞阳河,与舞阳河的垂直落差有200多米,是整个镇远古镇的最佳观景点,在这里可以看到镇远古城的全景。从山顶看下去,沿舞阳河密密麻麻的建筑尤为震撼,蜿蜒狭长的古巷尽收眼底。来镇远旅游一定要到石屏山顶去看一看,喜欢拍摄城市全景的朋友更是不能错过。

来镇远旅游,想要深度的游览镇远古镇,这7个最值得去的旅游景点,一个都不能错过喔!除了这些旅游景区之外,镇远还有很多漂亮好玩的地方。来镇远旅游,你看到的不止有古镇,还有周边壮丽的自然风景和这里浓厚的文化。好了,关于镇远古镇最值得去的7个地方,就分享到这里啦!

贵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名

贵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名如下:

1、黄果树瀑布,亚洲第一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葛树”瀑布,贵州民间自古以来就流传有黄果树瀑布的神话故事,黄果树瀑布的名称就来自这个神话故事中结“黄果”的树。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

2、梵净山,天空之城,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为77514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梵净山是中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距今约14亿年,繁衍着野生动植物7100多种,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

3、西江千户苗寨,中国苗都,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距雷山县城36千米,距黔东南州州府33千米,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连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4、铜仁大峡谷,只此青绿,铜仁大峡谷旅游景区位于铜仁凤凰机场附近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南部大兴镇区域,距铜仁市25公里,距湖南凤凰古城35公里。机场附近的大兴高速公路闸道口距铜仁大峡谷景区约7公里,乘坐铜仁凤凰机场的飞机可以从高空一览铜仁大峡谷秀丽景色。景区内河道呈南北走向,景区开发区域大兴镇马槽河电站出水口起至平湖游结束约10公里。

5、镇远古镇,东方威尼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据记载,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6、羊皮洞瀑布,惊险绝美,因形状像羊皮的羊皮洞瀑布位于贵州省清镇市暗流乡木刻村高炉组,是暗流乡暗流河的出口。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一处还未被开发,保留着原生态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小众景点。目前由于羊皮洞还没有开发,有一段路需要徒步40分钟左右方可到达,山路狭窄路面泥泞,大家前往一定要做好安全准备,尽量轻量化出行,注意安全。

7、加榜梯田,大地的镜子,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最好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苗族是“稻饭鱼羹”的民族。

8、马岭河峡谷,地球最美伤痕,马岭河峡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首府兴义市东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华第一漂”。马岭河峡谷集雄、奇、险、秀为一体,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

9、万峰林,天下奇观,万峰林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南端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口,北接乌蒙山主峰。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长200多千米,宽30-50千米,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峰、龙、坑、缝、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广泛。

10、小七孔风景区,人间绿宝石,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孟柳风情小镇旁,在荔波县城南部30余千米的群峰之中,距大七孔景区5千米,景区全长7千米。小七孔风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小七孔风景区”因此得名。

苗族服饰象征意义有:

[苗族历史] 解读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其现行的每件款式和饰物几乎都隐藏有极为古老的文化内涵。一定的服饰符号系统与相应的史诗、神话、传说、习俗解释所构成的全面阐释系统,起着沿袭传统,追根忆祖、记述往事、储存文化信息的巨大作用。在少数民族服饰的百花园中,苗族服饰最能系统地体现祖源与战争迁徙这类历史意识。苗族服饰的相当部分,都可说是历史意识的符号载体,而祖源与战争迁徙,亦可说是苗族服饰千年不辍的母题。

黔东北松桃和湘西苗族的“骏马飞渡”、“江诃波涛”图案;黔西北威宁、赫章和滇东北彝良苗族“天地”、“山川”、”田园”、“江河”、“城池”图案;川南苗族的“黄河”、“长江”、“城池”图案;贵阳市郊高坡苗族“蚩尤印”图案;黔东南凯里、黄平、施秉、台江一带苗族的“媪仿”

(黄河)、“媪育” (长江)、“盖霞” (军旗)图案等,就是其历史传统在服饰上绽开的奇葩。它们是苗族妇女盛装诸图案的母本,含有“妈妈花”的意思。即主体图案“母花”。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家妇女劳动智慧的结晶:还表现出苗族人民对历史祖先故土、战争、迁徙的回忆与缅怀之情.凝聚着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强烈感情色彩的诸多原型。它是一种社会历史意义沉淀,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

“骏马飞渡”

图案是凤凰、古丈、松桃一带苗族的花边、花带最流行的图案。其特点是色调古朴,素雅大方。造型是:首先出现一条洪水滔滔的大河。苗语叫做“埋迈埋清”,即“浑水河”

之意。苗族妇女是根据花边带底色来说的。花边图案是由无数个像“马”的花纹组成的,相互连成一串横贯河水中间,表示万马飞渡黄河,驰骋中原。苗语谓之“大迈档务”

或“大迈长务”.意为“骏马飞渡大河”。“大迈”即“飞马”的形象,有“迈单”一直足马、“迈勾”一变足马之分,

比较抽象。只有从名称上才能联想到它们相似于直立的马鬃和或弯或直的马足,其造型与汉字的“马”的原始型态接近.构图虽然简单但富有腾空起飞之猛势,它包含勇猛顽强的意义。

的两边是由无数个形似三角形的或像花塔式的山叠着山相间排列,苗语称之“高本高介”

和“毕高”。意为“金山银山”

(苗族古歌中则有洋洋千言的一篇描述“运金运银”的活动场面).表示崇山峻岭.五颜六色。编织这些图案(山塔)时.均采用红、绿、蓝、黄、橙、紫各种颜色丝线挑绣而成.给人以一种悬崖深谷意境的感觉。

“骏马飞渡”

图案的两边用一条像铁轨式的图案镶嵌着顺水流方向延伸,苗语叫“乃勾阿登”,汉意就是“大路上的脚印” (此图案在中部方言黔东南苗族妇女服饰刺绣中使用频率颇高。当地苗语谓之“绞欧”,即“江河的意思”;海南岛苗族蜡染中此“江河”

图案也相当普遍)。

位于花带上的“江河波涛”图案的花纹更加明显,呈现两条白色横带,带中由一些细小的星点组成,花纹隐约可见。苗族说是表示黄河、长江同向奔流,苗家妇女管它叫“欧多民务”。北岸是些较小的土山坡,妇女称之“秀高刃”。两条大河的南面,是一朵朵既像花又像树,又像人乘船等形状组成立形花簇象征划渡式的图案,妇女们说它代表“洞庭湖”。这些图案脚下再次出现水波浪式花纹。苗语谓之“昂务乃本”,汉意就是“经过大水大浪的妈妈花”。南岸有一条小路和一排松树.象征苗族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林青茂密的西南山区。

“江河波涛”

母题在“兰娟衣”

中也有生动展现。据说,黔东北苗族妇女穿的“兰娟衣”(一种没有衣领的女装)的来历,是一位叫“兰娟”的苗族女首领,带领苗族同胞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就想了一个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手袖子上用黄线缝上一根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袖子上绣下一根蓝线;渡洞庭湖时.她在胸前绣下一个湖泊状图案;每翻一重山,她总是在彩线上缝下一点小标记。越往南,渡的河翻的山越多.她缝下的记号就从领口一直密密麻麻地缝到裤脚口。最后到了武陵山区定居后,兰娟就按照所记符号,重新用各种不同的彩线.精心绣制出一套特别精巧漂亮的女花衣,作为女儿的嫁装。从此,姑娘们争相仿效.传袭至今。

与此相类似的内容同样表现在黔中关岭、安顺诸县市苗族裙子中。苗族妇女为了铭记那不平凡的迁徙和故土,她们把过河翻山的五大难关——黄河(浑永河)、雾罩山、风雨关、长江(清水河)、毒虫冲——制成了大小不同的5条平行线绣在长裙上,不许随意改变。

四川珙县苗族裙子上彩线也有类似的寓意。老人解释说,最上面的蓝色宽条代表黄河,齿轮形表示黄河的缺口,下面的一条较宽的直条代表长江流域,尖齿形表示高山地区.最下面的菱形图案和两侧的花,代表着大西南。其深刻意蕴是:川南苗族曾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战争迫使苗族西迁,他们在长江中游地区,过着鱼米之乡的生活.后又因战争频繁使他们再次西迁,最后定居西南山区.他们怀念故土.把迁徙的路线绘制在蜡染裙上。

明清文献称为“大花苗”、“小花苗”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以乌蒙山为中心的黔西北威宁、赫章和滇东北彝良,

黔西南普安一带。这里地处高寒山区,为适应环境,他们的衣服多用羊毛和麻编织而成。其男女衣服式样相同,皆以大块对称几何纹为装饰而别具一格。从背后观赏.恰若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据古歌的叙唱.它是古代苗族领兵打仗的首领格炎尤老、格蚩爷老的战袍,苗语称之“撮鲁”,汉意为“花衣,独具特色。

“天地”、“山川”、“田园”图案是该花衣的必备花纹。其花纹为对称的几何图纹。每方图案四周饰红黑两色毛线织成的锯齿纹、波浪纹、螺丝纹,

中留较大面积白地.其间又饰以菱形纹.菱形纹内织斜方格纹。肩部为一较宽的菱形纹区,菱形纹区内有流云。每方图案的上方代表“天”,下方代表“地”,左右为“山川”,中间为“田园”。据古史传说,这每一方图案就是一面旗帜的标志。整个衣服花纹图案山环水绕,田连阡陌.宛如一幅美丽富绕的田园山水画。

图案在其背牌上。背牌为背部装饰件,苗语叫“劳搓”,横长方形,工艺以刺绣为主,兼用蜡染、挑花、编织.纹饰有菱形纹、锯齿纹、凸字纹、雷纹等。这些纹样有机地形象地构成了一座古代城池平面图。正规式样为三道绣纹,与古歌“格蚩尤老(蚩尤)练兵场上花三道”

的说法正相符。图案中有城墙有街道,有角楼有守兵。传说这是祖先蚩尤修建的“武城”和“犁城”。古歌对此叙唱道:

格蚩尤老、格炎尤老来筑城,城池转了九道弯才围周,城内九条街相连;城墙用石头垒.城门用石条砌.城门像一只狮子,门楼上设有蚩尤老的位置,武城、犁城里外亮晶晶。格炎尤老、格蚩尤老.把城里城外的好形象,绣制成一张张好背牌.让老人看了个个想,让小孩子看了人人念。

整个图案配色用料比衣裙复杂,背牌下方一般饰以四组垂蕤,蕤端贯串珠、铜珠,长达脚跟。古史传说这垂蕤系由旗须演变而来。

类似这种“城池”

的母题内容图案,在镇宁县空洞河一带苗族的方形披肩中也有反映。披肩上的花纹图案部分分为3屋。里层有6个水生动物;中层有三路规划图案;外层两边各有2组竖条,每组9小条,在两组竖条中间各有3根黄、蓝、绿不同颜色的竖条。据当地苗族干部杨文金先生的调查,披肩上的图案是记录武汉的形状。里层的6个小动物是描绘长江里的鱼类;中层的3根规划图案是记录当时武汉城市的形状;外屋3根不同颜色的竖条是记录迁徙过的黄河、长江和嘉陵江;每组9根小竖条是记录民族的生息繁衍之地。传说过去苗族祖先迁过黄河后,曾在彭蠡洞庭之间的武汉一带生息,后因战争才被迫迁徙离开。为了不忘故土,人们就把江淮湖泊地区肥沃的耕地、城市,以及江河里的鱼虾,绣制到花披肩上,世代相传至今。

水城南开“小花苗”

的坎肩图案,方形象征城市和田土,红色表示田中游鱼,花纹表示田螺、星辰和树林,长长的两条红、黄条纹表示迁徙时过的河流。传说古代,黄河流域战乱.有苗家兄弟要南迁,哥哥已先走,弟弟留恋故土,便将家乡的田园风光描绘在自己的衣服上。

与此表征着城池的背牌略有不同,贵阳市高坡苗族妇女的背牌,据说是象征苗王蚩尤的大印。在古代迁徙途中,

战争频繁,队伍容易混乱,为了避免错杀自己人。苗王就在人们背上盖上苗王大印以作标记,便于识别。背牌的制作,是用白、红、绿、黄、橙、蓝、紫的多色丝线挑刺而成,黑布底,四方形几何图案。前后两块背牌,用布或绸缎连结,胸前一块略小。背上的背牌由三块不同图案拼成,中间一块为背牌心,四方形,中央是三角形,八角星。也有“井”字形的,还有两个四方形呈交叉角的,俨若一方印鉴。它是女性服装中不可或缺的饰物。

基于同样的意识,

黔中安顺、关岭一带苗族妇女围腰“川”

字形彩图的左右两竖,传说是为了纪念迁徙到“雾罩山”时左右两队分支左右而失踪的同胞。至于前述的“花苗”

女性盛行圆椎髻和平髻,亦缘起于战争文化的铸造。前者传说是妇女在迁徙时装藏粮种.以免被敌人发现;后者传说是妇女在迁徙时将钱币卷在其中,

以防敌人抢窃。

图案位于百折裙上。威宁一带苗族,其裙边及腰有一约2厘米宽的蜡染几何纹,二者之间为大面积白底,蜡染内边各加一小块0.5厘米宽的布系,红黑各半。白底有上下两组回环绳辩纹和4组红黑两色布系的平行线段,3组为两段,2、4组为三段。每段长约18厘米。中部三段红黄相间,叠压井行的布条从上而下依次代表黄河(“上朗”)、平原(“布点

)、长江(“下朗”)。白底象征洁净的天空。一腰裙子,简直就是一张优美动人的故园地理图。有歌唱道:

我们离开了浑水.我们告别了家乡;天天在奔跑,日日在游荡,哪里才能生存啊哪里是落脚的地方让我们摘下路边的野花,插在姑娘的头上;让我们割下树浆,染在阿嫂的衣上;让我们把涉过的江河。画在阿妈的裙上,不要忘记这里有过我们的胎盘,时刻记住祖先用汗水浇过的地方。

叙唱这种裙子的古歌还描述道:“我们姑娘聪明有智慧/我们织出漂亮的裙子/像平坦的泽国水乡/像望不到边的田埂/道路宽敞四通八达/我们裙子上的条条花纹/就是我们原来的田园/那阡陌纵横的田地/那流水清清好插秧的地方”

黔中镇宁县革利地区操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的不同苗族友系,则分别把饰有“江河”图案的裙子称为Daib

naod、Deib tod at

laik baib、Delb

xangb tod laik,意为“迁徙裙”、“三条母江裙”、“七条江裙”。迁徙裙为老年妇女所穿,它的裙面有81根横线,分为9组,每组9小条。流传当地民间的《蚩尤传说》讲道:古时候有个叫赤炎(蚩尤)的祖先居住在黄河岸边的赤料坝上,他生有9个儿子7个女儿。他的9个儿子每人又生有9个儿子,组成了81个兄弟氏族,曾建立过9帅72将的军事管理制度。当地苗家自称就是81兄弟中的第一个的后裔,由于长时间远距离的迁徙,这支苗族妇女就在裙面上绣制81根横线,以示不忘是九黎81兄弟的裔嗣。而所谓“三条母江裙”就是这种裙面绣染有三大条线,据当地《苗族大歌》的开路词所唱,

系为记录其祖先迁徙经过的黄河、长江和嘉陵江。至于“七条江裙”,民间说是为纪念苗族迁徙途中跋涉过的七条仅次于黄河、长江的河流。

无独有偶,这种“江河”

图案在中部方言黔东南的凯里、黄平、台江、施秉等市、县的苗族妇女中亦有流传。她们满身花饰的花衣花裙,都是靠自家辛勤种麻植棉、纺纱织布、染色、缝纫,精心绣制而成。每件花衣的披肩和褶裙沿的图案中,都绣有两道彩色镶边的横道花纹,象征着黄河与长江,苗语分别叫做“媪仿”和“媪育”。两遭花纹中间绣有山林、田园、牛羊、村庄和人们劳动生活的情景。至于衣袖上的卐(“盖霞”)图案,据说是古代打仗用的一种旗号,那时战斗中因急于渡江,旗号被水浸透而模糊不清,后来,为了便于迁徙,就绣到士兵的袖口上作为记号,以防走散,于是代代相传。

在云南文山州、红河洲的“青苗”、“花苗”中,传说裙子折褶也是表示怀念祖先故土;上半部的几何条纹象征着他们过去逃难,怎么过黄河长江的;那密而窄的横条纹代表长江,宽而稀且中间有红黄的横线代表黄河,这里是苗族的发源地;褶叠代表着洞庭湖的水和田,衣服上的武术动作图案象征古代的战斗。

这些服饰图案与苗族的历史特别是其故土景色、战争迁徙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造型系列,从发生、发展到成熟,式微都是作为一种共同观念的实用美术,在其中蕴涵了苗族关于自己族源、生息、繁衍以及战争、迁徙的文化涵义。笃信他们的祖先发祥之地原在中原地区,那里有城池、田园(现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仍有蚩尤城,蚩尢泉、蚩尤寨)、江河、湖泊,古时因战争失利,被迫南迁,来到西南山区。为了怀念故乡和祖宗,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苗家祖籍,便在服装上绣织这样一些图案、花纹,以便低头思往事,回首望故乡。诚如古歌所唱:

我们走一步望一步,望着江普这宽广的地方,平整整的土地一丘连一丘,多可惜的地方呀.一定要留下个纪念。照田地的样子做条裙子穿,把江普的瓦房绣在衣囊上,我可爱的家乡江普呀,绣上花衣裙永远叫子孙怀。

三大方言苗族的迁徙史歌亦明白地佐证了这点。

古籍记载和民族学材料表明:苗族的祖先属于我国北方的九黎部落,由81个氏族组成。他们以蚩尤为君长居住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神州土著民族,有“中国本部之主人,有史以前,曾占优势地位”(王桐龄语)的评说。由于宗教,刑法,兵器三大发明,势力强大,威震天下,在中原打败过炎帝,“代炎帝为政”。后来发生黄帝与蚩尤之战,蚩尤兵败,战死翼州。从此,九黎部落.群龙无首,被当作“四凶”放逐蛮荒.分崩离析。其中大部分忍气吞声,向黄河以南撤退。到江淮河湖地区.建立起了三苗国。至于照应黔东南苗族《跋山涉水》歌的叙唱:“从前五支奶/居住在东方/从前六支祖/居住在东方/接近水边边/山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则显然说的是徙居在洞庭湖,鄱阳湖一带的情景。《战国策·

魏策》记吴起的话称:“昔日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这里土地肥沃,是个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苗族先民们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乐业,逢勃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继又发生了禹征三苗的长期战争.三苗又被迫西迁至武陵五溪地区。大约在汉唐时期形成今天苗族分布的基本格局。正如《续文献通考》所说:“苗,三苗之裔,自长沙,沅、辰以西,尽夜郎(按:古夜郎包括今贵州全省,云南昆明以东,川南,桂北和湘西以西)之境有之,与民混杂,通日南蛮。”

湘西苗族《迁徙歌》(又名《休巴休玛》)说。苗族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苗语:务稀毫沙)流域。后来因为多次受外族欺侮,受战争和生活所迫而进行迁徙。歌里叙述第一次迁徙是“沿驴迹而下/沿马迹而下”;“沿河而下/驾钢船铁船/行为缓慢/别人划木船/行走快速/好地方别人占了”;他们又“沿黄河而上/沿路而走/一路人马/男女相跟/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占楚占菩(苗语地名,指长江流域,楚国某地)地方。在此获得休养生息不久,敌人又来骚扰,他们与顽敌进行一场殊死搏斗后,剩下的男男女女又集合在一起,被迫离开了占楚占菩,再度迁徙;沿着大河小河,顺着大山小山,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往上走,从“雾滚雾嚷”、“务流务泡”、“洞务洞党”、“洞焦洞湾”上来.走到一处开发一方。经过长期断断续续的迁徙,历尽起落和兴衰,历尽欺侮和战争的灾难。

西部方言苗族《迁徙史诗·涿鹿之战》叙述逐鹿中原,则以高昂的激情描绘出铁血风尘式的古战场气氛:苗家每一次举旗南迁,都是在经历一次大的战争失败后进行的。而每一次战争,他们都出动成千上万的骑兵.步兵多到数不清——“他们带领的马队好几万/他们带领的步兵无法计算;每一次战争,他们都是据城而守,战败以后就弃城南迁,到了个新地方,就又修筑城池,建造高楼大厦——“在老立修了一座座城池/在老立盖了一幢幢瓦屋”;以后,敌人又来侵犯,他们又出动成千上万的骑兵和数不清的步兵——“千万匹战马/千万个战士/一齐向敌阵冲杀/人人快马加鞭/个个大显神威”;战败了,他们又弃城南迁,重建家园 。

黔东南苗族《跋山涉水》歌述及迁徙的原因是“耕地耕种完/ 剩些空地方/宽处象马圈/陡处象屋檐。”

人口膨胀,生活困难。没有透露出战争痕迹,以本文立论,多少有点遗憾。但一首叫《焚中曲》的指路歌,却透露出了因战争而迁徙的信息,也有“涿鹿之战”的影子;战场是在:“浑水黄水”(黄河)河边,苗族的头领叫炎公”,敌人每次从黄河上游来犯,都被炎公率领的勇士打败了,但后来敌人联合了另一部族人马,并带有长长的弓箭,射死了苗族首族炎公,苗军军心慌乱,终于打了败仗。最后叙述被敌人占去田园和村庄及被驱赶四处逃散,一派血雨腥风的惨状。燕宝先生认为,这“就是涿鹿之战”。流行至今的鼓社节,其中必须举行的几道表演仪式“倒竹、攻城、检阅城池”,似当为古代战争的一种遗承或操练演习。

在这场弱肉强食,火拼斯杀,相互掳掠,人土兼并的持续数千年的战争中,苗族是实实在在地失败了。他们一次次被逐出故土,弃井抛乡,四处漂泊。正是这种深重的历史悲剧,造成了苗族群体不可名状的心灵上的巨创和精神上的负荷。追远慎终的情感上心理上的压抑,加之继之而来的生存上的威胁,必然会喷涌、渲泄于某种精神载体,而艺术似乎成为最好的对象一这当然包括服饰之类实用工艺美术。由于苗族远古以来的群体苦难凝聚于集体意识当中,使得苗族史诗中塑造的众多英雄崇拜偶象,大多具有“战败英雄”这一象征意义。如蚩尤,亚鲁(杨鲁)、祖德龙(诺德中)、格波绿、直至近代吴八月,张秀眉、石柳邓、杨大六等。战败反而成英雄,即是苗族集体潜意识在艺术上的自觉表现。这种集体潜意识的汪洋大海,造就了苗族服饰图案的何种象征意义呢服饰图案不是神话,史诗这种口头文学,也不是舞蹈这种动态艺术.作为一种凝固文化符号,集体潜意识同样发挥作用,只是显现方式,将与上述有别。我以为这种作用体现在苗族服饰图案上,就如同日人鸟居龙藏在《苗族调查报告》中论及苗族性格时曾概括的那样,总体乃是一种浑厚、沉郁、悲壮的格调,其象征意义与文学上的“战败英雄论”有相通之处。认识到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理解苗族为何要费工费时地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绣织在服装上(如贵州省文化厅1988年在施秉县平寨征集到的一件女装,作者把清代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张秀眉领导的“咸同起义”精心绣制在衣服上,人物多达近百个,场面浑宏阔大,堪称中国近史上规模巨大,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画卷。至于剑河、台江一带苗寨中常常见到饰有跃马扬刀人物的银衣片,记录的同样是那场起义中张秀眉率领义军攻地克城的历史事实)。

一般地说,神话,史话长于叙事,舞蹈亦可叙述;而作为美术范畴的服饰图案长于表情拙于记述,并且恰恰难于叙事的服饰图案,苗族居然成功地用它生动地记叙了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这是服饰图案在没有自己通用文字的苗族中,替代文字语言功用,发挥出图画文字文化价值的显著例证;又由于它艺术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