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从什么时代开始横着写字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古人从什么时代开始横着写字的?,第1张

中国文字,不管是手写还是印刷,自古以来都是纵向自上而下书

写或排印的(只有自右向左的楹联横批和匾额等极少数例外)。现在

通行的方式则

是以自左向右的横排方式为主。追溯这一变化的起源时,

有人注意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杂志。

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3期上发表了钱玄同写给陈独秀的一

封公开信,提出:“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

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

知看横行较易于直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

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字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文写

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为了阐述和推行汉字“横行”的主张,钱玄同后来又曾多次在

《新青年》上发表公开信,以引起广泛关注。陈独秀也曾表示赞同,

但不知为什么,始终没有掀起更大的波澜,《新青年》杂志本身也守

着老规矩,版面上汉字依然是一期一期地竖排着。

其实,在钱玄同呼吁推行汉字横行方式的时候,《科学》杂志已

经实干两年多了。该刊在创刊号的“例言”中对此有一项专门的说明:

本杂志印法,旁行上左,并用西文句读点之,以便插写算术及物

理化学诸程式,非故好新奇,读者谅之。

当时最能标新立异的《新青年》,讨论一番没干成。大概是因为

几千年的历史惯性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科学》杂志在实际施行的

时候,还要声明一下“非故好新奇”,而是因为外国人的数学算式、

物理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等,都是自左向右横行的,牵就于此,我们不

得不改为“横行”,希望得到国人谅解。结果呢?由科学刊物带头,

愈来愈多的出版物实行“竖改横”,刊物、专著、课本、报纸……终

有“横行”者居多的局面。

戈公振先生著有《中国报学史》一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叙述我

国报刊历史的著作。该书说到《科学》杂志时,在很少的介绍文字中

却特意提到它是横排的,在全书中涉及于此者,独此一家而已。

中国古籍中基本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最早的断句方法是用空白

表示,汉朝时有了“句读”(这里读为“逗”),用“·”表示,此

法沿续两千余年,无所改进。鸦片战争以后,受西风影响,曾出现过

几个采用标点符号的方案,但并未真正推开。

至《科学》创刊,在实施汉字横排的同时,全面采用了西式标点。

时在新文化运动初涌之时,并与胡适颇有些关系。

《科学》酝酿于1914年6月。胡适在当年7月29日的日记中,给自

己规定了一套标点符号,并与科学社的朋友做过交流。《科学》杂志

上采用西式标点之后,可能受到过一些责难。为对此进行辩护和做进

一步的宣传,胡适于1915年8月写成《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刊载

于《科学》的第2卷第1期上,在编者按中写着:“胡君适有鉴乎文字

符号之不容缓也,因为是文,以投本报。同人既喜其能补本报凡例之

不及,且足以答海内外见难之辞。”

胡适在这篇论文中提出设定标点符号10种,可归纳为下表。

符号名称 横排方式 竖排方式

住号 。 。

豆号 , ,

分号 ; △

冒号 : :

问号 ? ?

诧号 ! !

括号 () ()

引号 “”和‘’ “”和‘’

不尽号 …… ……

线号 —— /

这与现在我们所采用的方案已相差无几了。

不管是汉字横排,还是引用西文标点,都是中国出版史上的创举,

应该为之特书一笔的。

(摘自《科学旧踪》)

古代是没有现代使用的标点符号的。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jù dòu〉符号”: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当前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经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4] ,收了“、”号,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同治7年(1868年)2月,前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1868年至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眼下这本书名为《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虽然张德彝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符号,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2] 行“,。;:?!—()《》”等标点。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1919年,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中国的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郭沫若,便向毛主席提议:改过去竖向的书写方式为横向书写方式,把从右往左改为从左往右。因为人的眼睛,左右转动所看到的角度和区域,要比上下转动所看到的角度和区域都广阔的多。这样横着书写和看书就会减轻眼睛的疲劳程度。

汉字的书写顺序正式变为由左至右,1954年的学生课本正式变为由左至右,由上到下。1955年10月,教育部和文改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建议全国印刷品采用横写印刷。

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各大地方党报开始正式改为横排右行,报面上仅有少部分标题和文章采用竖排。

扩展资料:

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1909年中国已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

东楚网-“红色布告” 一个时代的印记

人民网-第五次:1956年1月1日 由竖排版改为横排版

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报头成长记

竖着写的字的读法是自右向左,自上而下。

古人要竖着读写文字的原因

自从仓颉创造中华文字开始,就一直沿用从右至左竖着自上而下书写和阅读的习惯,直到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出现之后,才开始改为横着从左至右读写的习惯。现在每当我们打开古籍都还是只能从右至左竖着读。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竖着读写文字呢?

首先,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只能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其次,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第三,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为夫;下为臣,为子女,为妻。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不存在书写之前展开的问题,倒是有书写之后(竹简顺序)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左手持简,右手写字,写好后自然由左手放下,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向左排开大概比较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