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开元通宝价格的吗?还有宋朝各个年代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有知道开元通宝价格的吗?还有宋朝各个年代的,第1张

  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铢钱。唐高祖时正式发行五铢,铸行“开元通宝”,并迅速推行,延绵七百余年的五铢至此结束。高宗乾封元年铸乾封泉宝钱,以一当十,不久即废去。开元通宝的使用,使唐代货币保持了长期的统一与稳定。安史之乱,是经济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唐肃宗乾元元年发行虚价的“乾元重宝”钱,钱制渐趋混乱。中唐发行“两税法”,以铜钱征税,货币供应不足,武宗会昌元年铸了“会昌开元”钱后才缓解了严重的钱荒。唐代中晚期出现了“重宝”“元宝”等钱名,此后中国的方孔圆钱,形成了记年号,称“宝”的钱制。开元通宝的形制不但成了后世小平钱的基本铸式,还被沿袭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古代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都受到了开元钱的影响。唐

  名称书体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孕星 30元 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克长安,次年隋亡,他在关中称帝,国号唐。武德四年废通行1300年的五铢钱,改铸开元通宝。开元为开新朝之元,与开元年号无关。初期径24--25厘米,重38--42克,贞观年间斗米三五文而已。自玄宗后钱文四字稍欠匀称。德宗以后铸制粗陋,终唐近三百年,版别,样式繁多,另有金、银、铁、铅线,由于铸期长传世丰富。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双桃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月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巨星 4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星 1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星 1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三月 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四月 2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左右月 35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同心结 7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金质 80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银质 2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洪” 2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兴” 14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京” 12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宣” 1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平” 2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丹” 3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大“平” 1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小“平” 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永” 13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永” 15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下“福” 6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福” 15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右“福” 10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丹” 85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右“桂” 6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左“广” 8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右“广”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太平蓝大王” 15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蓝”三云 18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梁”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倒“梁” 3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梓”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鄂”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反“京” 40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京”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昌”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益”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洛”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襄” 5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蓝” 4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越”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宣”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潭” 8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润”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兴” 3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兖” 8元

  开元通宝隶书折十唐代 1600元

  开元通宝隶书当十折三型唐铸 无定价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唐铸 1元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

  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

  三,钱币的形态、钱文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 8元 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宋元通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 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 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 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 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元 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 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 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 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 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 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 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 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 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铁质光背 50元

  景德元宝真书折二铁质光背 1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旋读。小平有大、小样版别数种,径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纹。传世以背星月纹为少见。铁钱折三稀有。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 18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月 25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合背 3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 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巨星 200元

  天禧通宝隶书小平缩缘小字 2元 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 200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天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天圣元年(1023)铸,天圣钱文来源于天为二人,乾兴元年(1022)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二人同理国事,即二人圣。分铜、铁两种,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样之分。铁钱有折二钱,径27-28厘米,制作精良。

  天圣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 20000元

  明道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仁宗道元年(1032)铸。钱文明道,明指日、月明者属阳,代表皇帝赵祯,月属阴,代表皇太后刘氏,二者同朝听政,故曰:日月之道明。有铜铁,面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径25-26厘米,重43克,铁钱折二径285厘米,重75克,为它谱所不载,因明道一年改元较其它钱少。

  明道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元

  景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景佑元年(1034)始铸,分铜、铁,钱文有真,篆二体,旋读。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4克,版别较多。铁钱有小平,折二径32厘米,传世以铁钱折二为少见。

  景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宝元二年(1039)始铸,为避钱文重“宝”而造的非年号钱,应与南宋“皇宋元宝”相区别,有铜、铁两种,钱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重4克左右,折二篆书罕见,新发现一枚隶书折二,径28厘米,重64克,据悉日本尚有一枚真书折二,惜末见拓图。小平以九叠篆为珍稀品,铁钱有小平、折二钱。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 14000元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12000元

  康定元宝隶书小平铁钱 500元 仁宗康定元年始铸,径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为铁钱,故传世极少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直读光背 100元 仁宝庆历年间(1041--104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为宋氏重宝之始。庆历二字分直读,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32折十径3--32厘米,重66-7克,当十铜钱初铸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钱用,传世旋读较少,铁母更稀。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旋读光背 3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7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15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250元 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铸,元宝钱文为真,行、篆三体,旋读,通宝钱为真,篆二体,直读,重宝为折二,折三,钱文真书,小平径24厘米,重38克,折二径3厘米,重88克,折三径34厘米,重10克上下。传世元宝,通宝易寻,重宝钱为泉界所珍爱,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贵。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左挑 350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和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通 25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宝 3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 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 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 30000元 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嘉佑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英守治平年间(1064-1067)铸,钱文真、篆二体,有直读,旋读两种,径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偶有背四出传世,实为稀品

  治平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治平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30元 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径25厘米,重4克,未见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以背卫,衡者为少见。重宝年代同元宝,钱文有篆,真二体,为折二对钱;旋读,径3厘米,重8克上下,以直读罕见。通宝年代同元宝,通宝唯有铁钱,分小平,径25厘米,折三,径3--34厘米,钱文真书,旋读,多为光背,以背穿上月为希有,集币时如遇通宝铜钱均为铁母,万勿错过。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30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背“衡” 250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背“衡” 180元

  熙宁元宝篆书折二光背 0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二光背 1元

  熙宁重宝行书折二连飞点 10元

  熙宁重宝篆书折二长冠“宝” 1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 20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神宗元丰元年(107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分篆、隶、行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2厘米,版别可达百种,为宋钱中最多一种,隶书体、背穿上仰、俯月为贵。集隶书体元丰钱时须注意丰字头,另有一种日本曲字头元丰,最易鱼目混珠。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 1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10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4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星 5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月 4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 40000元

  元丰通宝半文钱篆书 50元 元佑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后,励精图治,经济渐有好转,平钱已不足计数(无法找零)而铸的半文钱。形制与平钱相同,只是钱径缩小,径21-22厘米,重14-24克,大部分为2克。尚有绍圣元篆,行对钱,圣宋元宝篆行对钱,元佑通宝篆书钱,元丰通宝行书体等。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铸,钱文有篆,行二体。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径32--34厘米,以折三铁毋稀有。背陕列罕。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8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合背 180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元 微宗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年号,取《易》:“大观在上”之意,分铜铁两种,钱文微宗亲书瘦金体,小平有行书体,径25厘米,折二轻28厘米,折三径31厘米,折五径35厘米,折十径415厘米,以当十大钱最精美亦最多。小平钱因通字部位不同,可分昂通、降通、斜通、大字小通等多种版别,传世以合背,铁母为珍品。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昂通 2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分头“通” 15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斜“通” 1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楷“通”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楷“通” 30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宽“观”精铸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样钱 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合背 7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崇宁大观”合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25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合背 45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铜 14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楷“通” 550元 微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铸,政和年号,取“庶政惟和”之意,通宝有铜、铁二种、钱文人篆、隶、真三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15厘米。重宝为折二铁钱,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真“政”楷“通” 4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文“政” 8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文“政” 85元

  政和通宝篆、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5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55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锐禾 4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 1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25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文“政” 7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 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政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 2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折三铁母 3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五铁母宽缘 8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 400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微宗重和年间(1118)铸,年号重和,系取“和之以和”之意大敌当前不知励精图治,却一再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名符其实的求和。钱文有篆,隶两体,直读光背,径26厘米,重4克。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400元 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铸,钱文宣和乃皇上常处宣和殿名其年号,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厘米,折三径33厘米,小平背陕者钱文为瘦金体。元宝制作。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1000元

  宣和元宝隶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大字 1500

  元宣和元宝隶书小平大字 17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昂“通” 2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宣” 4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500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小平普品 7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短宝开足 1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短宝开足 12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15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字 5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圆贝“宝” 7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圆贝“宝” 6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离“宝”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离“宝” 1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隔轮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隔轮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巨头“宝” 7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巨头“宝” 10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旋读银质 70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背“陕”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陕” 12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无定价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80000元

  宣和通宝楷、隶、篆折二光背 2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二光背 1000元 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铸,钱文系宰相提议,取“日靖四方承兆康民”二句,定年号曰,“清康”。分铜、铁两种,钱文篆、隶二体,通宝小平直读;光背,径23--25厘米,折二径27厘米,折三径3---315厘米。元宝书体与通宝同,旋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厘米。靖康钱均被泉家视为瑰宝。小平更为珍贵。

  靖康元宝隶书折二光背 700元

  靖康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30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光背 100000元

  靖康元宝隶书小平铁母 30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铁母 30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折二光背 8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二光背 6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三光背 50000元

  应运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0元 北宋淳化安五年(994年)李顺起义军所建大蜀国应运元年铸于成都,小平旋转,钱文隶书,径24厘米,背上隐有孕星纹,此钱至为珍贵。

  应运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250000元

晚清末期,皕宋楼是赫赫有名的人文地标。当时,中国有“四大藏书楼”,分别是浙江湖州的皕宋楼、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的海源阁、浙江杭州的八千卷楼。

而皕宋楼藏书的受损,自然让世人叹息痛心,其与敦煌遗书遭劫,并称为中国文化的两大惨重损失,让中华儿女无不扼腕叹息。

皕宋楼,清末陆心源的藏书楼,以丰富藏书、珍贵文献、大气藏书楼建筑受到收藏界尊崇。但不幸的是,藏书楼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被日本人趁火打劫搬空,藏书存于日本三菱集团静嘉堂文库。

同治年间,嗜书如命的陆心源,先后购买了宜稼堂部分藏书,严元照芳椒堂、汪氏芝芸书会、福建陈征芝带经堂、乌程刘桐瞑琴山馆等名家秘本藏书。

光绪八年(1882年),陆心源藏书已达15万卷之多,他将藏书分门别类,保存在毕生经营的皕宋楼及十万卷楼、守先阁内。

陆心源临终留下遗言“训勉诸子,以努力读书勿负国家所给恩惠,且以著作未尽刊刻为念”,并“训嘱诸子保守好藏书,勿令散失”。

而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在苏州任候补道时已家道衰败,缺乏资金与精力来管理藏书以及接待至先阁查阅资料的学子们的费用,但陆树藩为恪守父训,依旧多方寻求藏书的保全之道。

陆树藩从寻求清政府帮助,到退而求其次向地方寻求保全,都没有得到答复。在失望之余,他只得登报声明,如果有藏家能建新楼,他则将私家藏书集中赠予,但依然没有回复。

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陆树藩为偿还债务,卖掉了上海的一些不动产后,尚有余欠,在此他不得不考虑藏书的出路问题了。

日本学者岛田在江南游历时,得知陆氏困境便下决心将书购至日本,他串通日本藏书家岩崎弥之助等,极力怂恿陆树藩将书转售日本,一方面又努力在日本联系买主,终于三菱财团谈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4月,他以118万元从陆树藩手里将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三处藏书全部买走,运归日本,藏于东京骏河台的静嘉堂文库。

当一直致力于购买皕宋楼藏书的张元济带着多方筹措来的10万元赶到湖州时,看到的只是空空的书架和满地的废纸标签。

事后,张元济写到“每一追思,为之心痛”,多年后在致梁启超的信中还说:“昔年皕宋楼藏书将散,弟初入商务,力有未逮,致被流入海外,至今引为憾事”。

国宝回归,自然就成了一大难题……

当皕宋楼藏书卖给日本三菱集团静嘉堂文库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后,愤闷的文人恨道:“异域言归,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土也”。

日本过去的藏书,珍惜随唐钞本,不太看重宋元本;而四部之中,只注意经、子二部,尤其是集部宋元刊本更为缺乏,而至此其所藏中国古代刻本始称完备。

日本得到皕宋楼藏书后,其国内学者们大喜过望 ,奔走相告,岛田翰在《皕宋楼藏书源考》中说满意说过:“予知今日所获,倍蓰于昔日所失也,然则此举,虽曰于国有光可矣”。

近来有关学者就日本收购皕宋楼藏书的性质做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文化掠夺行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有关规定,稀有手稿和古版书籍,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学等)古书、文件和出版物,不论是单本或整套的都属于禁止进出口文化财产之列,各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禁止并防止在这些领土内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

我国政府也颁布了有关法规充分证明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国际关系下,日本岩崎家庭名义上购买皕宋楼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文化掠夺。

看看这些藏书国宝……

我国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及五代流传下来已寥寥,宋代版刻事业颇为发达,刀法精细,字体遒劲,而且校订精审,学术价值非常高;宋本继承宋金遗风,也有不少精刻遗世:明刻校订粗陋,错漏甚多。因此,宋元刻本,尤其是宋刻本,一向被藏家视为珍宝。

光绪八年(1882年),陆心源藏书《皕宋楼藏书志》120卷,藏书15万卷,其中宋刊200余种,元刊400余种。藏书来源十分广泛,有100多家旧藏,几乎涵盖当时江南地区大小藏书家,且多是辗转得到,可见陆心源收藏古籍之不遗余力。

皕宋楼藏书一大特色就是,它拥有一批中国明清方志、丛书和家谱族谱,该书楼藏有中国各类方志、丛书4000余种,家谱族谱860余种,方志几乎包括当时中国所有的重要府县,所以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如今,日本静嘉堂文库仍然是日本收藏汉籍宋元古本最丰富的著名图书馆,而皕宋楼藏书的加入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

1992年,日本出过一本《静嘉堂文库宋元版图录》,剔除当时误判的部分而成,该图录中皕宋楼藏书宋版书占88%左右,元版书占81%左右。

据此推断,静嘉堂文库的灵魂-宋元古本部,就是皕宋楼藏书的精华。我们当时不甚关注的国宝,在他国被视若珍宝后,才知它的可贵,悔之晚矣呀。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古籍定级标准。当然只是古籍,而且只是汉文古籍。当然,如果有甲骨、简册、帛书、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书札、鱼鳞册、契约、文告、少数民族语文图书、以及域外翻刻、抄写的古籍(外文古书、或者是中国古籍的和刻本、高丽本)等等,都有收藏价值。而且近现代的书籍,有很多也具有收藏价值。比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衲本二十四史》。

古籍定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基本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2版本

一书经过抄写或印刷而形成的传本指书籍具有的特征,如书写或印刷的各种形式,内容的增删修改,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卷帙的存佚,以及书中所形成的记录,如印记,批校,题识等

221写本

缮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宋及宋以前缮写,宋代以后著名学者及名家缮写,历代缮写的佛道经卷等均称写本;历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缮写的巨帙原本,如明辑《永乐大典》,清修《四库全书》等,亦称写本

222稿本

指作者亲笔书写的自己著作的底本分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

223抄本

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元及元以后抄写的书本称为抄本

224影抄本

也称影写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按照底本文字的行款格式,版框大小,文字内容,——摹抄,其版面形象与底本惟妙惟肖,故名

225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绘制而成的书本

226刻本

雕版印本的简称指雕刻木板,制成阳文反字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书本

2261初刻本

第一次刻版印制的书本

2262重刻本

依据某一底本而重新刻版印制的书本

2263翻刻本

也称覆刻本按照某一底本翻雕印制的书本

2264影刻本

按照某一底本原样摹刻印制的书本

2265重修本

也称修补本或修补版指用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

2266递修本

用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宋代的雕版,经宋元两代修补后在元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递修本,或经元明两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元明递修本,或经宋元明三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明递修本,亦称三朝递修本

2267朱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朱色,覆纸印成的书本

2268蓝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蓝色,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活字本

活字印本的简称选用单体活字,按照书的内容,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按照活字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泥,木,铜,锡,铅活字等活字印刷是宋仁宗庆历时(公元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用胶泥制字,火烧使坚,摆版印刷这一发明较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版早四百年元代又创制木活字2271泥活字印本

制造泥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2木活字印本

制造木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3聚珍版印本

简称聚珍版指清武英殿用所制木活字摆版印成的丛书本清乾隆皇帝采纳金简建议,在武英殿制造大小木活字,用以选印收入《四库全书》而又为世所急需的稀见之书乾隆皇帝以"活字"名称不雅,诏以"聚珍"名之用此木活字摆印之丛书称为内聚珍;后各省官书局据以翻刻,其所刻印之书称为外聚珍

2274铜活字印本

制造铜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8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成的书本,包括套色印本和套版印本两种早期为一版分色套印,元代以后发展成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2281套色印本

也称敷彩印本指在一块雕版上,根据不同需要,敷以不同颜色而印成的书本

2282套版印本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相同的书版,分别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书本

2283朱墨套印本

以朱色和墨色两种颜色套版印成的书本

2284多色套印本

用三种以上颜色套版印成的书本,包括三色,四色,五色套印本等

2285饾版印本

雕刻多块印版,分别涂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书本为了表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建筑陈设等富有立体感,将一叶图文或一个局部,分别刻成多块小木版,而后分层分色套印因每块雕版小如饾钉,故名

2286拱花印本

雕刻多块凹凸印版,根据内容需要,依次嵌合挤压而成拱起于纸面的各种图形的书本用以凸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及建筑陈设等造型的立体感

2287饾版拱花印本

同时运用饾版,拱花两种技法印制而成的书本

229钤印本

钤盖图章而成的书本

2210磁版印本

选用特制泥土制成泥版,刻成阳文反字,火烧令坚,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1活字泥版印本

选用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一个文字上,制成一个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选用对应的泥质字模,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版,在泥版上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2铜版印本

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13影印本

以某一版本为底本,用照相的方法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31珂罗版印本

又称玻璃版印本用照相的方法,把图文晒印在涂有感光胶层的玻璃版上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4石印本

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5批校题跋本

指书中带有批,校,题,跋的书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而形诸叶面的批语谓之批;依据不同传本和有关资料,与底本文字进行核勘,记载核勘文字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学者或藏书家对某一传本的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写的评论,鉴赏,考订,记事等,统称题跋,也称题识

2216过录本

将其他传本中所载的他人批校文字照样移录过来的书本

2217孤本

指一书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或指一书的某一版本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国内单传者,称为海内孤本;全世界单传者,称为海内外孤本

2218善本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大致包括写印年代较早的,传世较少的,以及精校,精抄,精刻,精印的书本等

2219普本

普通版本的简称,相对善本而言指具有一定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

23三性原则

指认定古籍所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准则制定本标准,遵循三性原则,以古籍所具有的三性价值作为定级依据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一之二者,可据以定级

24不唯时限原则

指确定古籍的级别,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准则凡古籍按历史文物价值(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

25等次上靠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上靠的准则根据一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要指其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诸如题跋,校勘及印记等,宜上靠一个或两个等次

26等次下调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下调的准则侧重考虑一书的书品好坏和完残程度,凡属下乘者,宜下调一个或两个等次

3定级标准

古籍分为善本和普本两部分将具有珍贵价值的善本划分为一,二,三级;将具有一般价值的普本定为四级一,二,三级之下划分等次;四级之下,不分等次具体条款如下:

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篡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11一级古籍甲等

北宋及北宋以前(包括辽,西夏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2一级古籍乙等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南宋,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3一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21二级古籍甲等

明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2二级古籍乙等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3二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木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31三级古籍甲等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2三级古籍乙等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3三级古籍丙等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术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民国初年著名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稿本,初刻本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这个要从其内容是否珍贵、当时发行量是否大、保存是否完整等多个方面衡量古书的价值。40年代的书算不上古书的范畴,目前来说一般价值不会太高,继续保存下去的话就说不好了。

古籍分为善本和普本两部分将具有珍贵价值的善本划分为一,二,三级;将具有一般价值的普本定为四级一,二,三级之下划分等次;四级之下,不分等次具体条款如下:

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篡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11一级古籍甲等

北宋及北宋以前(包括辽,西夏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2一级古籍乙等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南宋,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3一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21二级古籍甲等

明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2二级古籍乙等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3二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木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31三级古籍甲等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2三级古籍乙等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3三级古籍丙等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术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民国初年著名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稿本,初刻本

以清朝古币为例,大概的价格表如下:

清宝津局光绪通宝机制黄铜质中心满穿样币:8800元    

清代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直径435mm:2240元    

清咸丰重宝宝源局当五十试铸母钱:50000元    

清代同治通宝背辛未福寿套子钱:1000元    

清咸丰通宝宝泉局象牙呈祥雕母:60 000元    

清代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古钱:6325元    

清道光通宝背阿克苏小平银质:46 000元    

清代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隐起文:2860元    

根据年代的久远,会有不同的价值,越久远的古币,会越值钱些。最好到相关部门去鉴定和估价,进行正常交易,而非法的倒卖就是犯罪。

扩展资料:

古币保存方法:

一般人可选用一些废弃纸盒,如刀布币可用较长的放人参的纸盒,最好再在下面添一些棉絮、海绵等以减少摩擦。布币则可以选用一些带格子的纸盒。

比较珍贵的纸币,常用圆形塑内料盒存放容。这种塑料圆盒有多种型号,最好选用与所放古钱大小比较相配的型号,对于比较薄小脆嫩的古钱还可放棉絮、纸等物以作衬垫。

特别珍贵的稀世珍品绝品,可采用真空包装,充入氮气等特殊手段以减缓氧化速度。铁钱由于较易氧化腐蚀,最好存放在干燥的纸盒或硬塑盒中,周围尽可能地多放些干燥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