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有没称赞佛教的,佛教中有没称赞道教的,关于修炼?
略论道佛二教的相互融摄
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但两者在中国哲学、宗教发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衰经历。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此时发生,二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蕴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此种情形,历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两教之间的相互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究。然而,在互不相让的另一面,是相互融摄,这是二者得以并存,进而繁荣共昌的主要原因,亦是道佛二教关系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一、道教摄取了佛教的名相术语
道教在建构自己的辨思哲学时,大量地吸收了佛教的方法和范畴,然而这些范畴却是根据道教自身的需要进行改造的。隋唐的道教学者一方面发挥道教的兼容特性,深入纳佛;另一面他们的道教主体意识也很强,他们要因循其本,再博采他说。他们的主旨是,借佛教的名相术语阐扬老庄的思想,进而使老庄思想根据宗教发展的实际需要得以提升,达到安身立命的目的。
(一)佛性说。道教有“道性说”,佛教有“佛性说”。把宇宙本体作为某种抽象的本质来看,并非佛教的独创,早期道家把道确定为万物的最高规定性,已经具备了这种抽象力。然而,“道法自然”,道“出于自然”,当“自然而然”被理解为道的最基本特性并与人性论联系起来时,“道性”便应运而生,道性即指人性之“自然”。这在东汉时产生的《老子想尔注》中就明确地表述出来了:
“道性不为恶事,故能神,无所不作,道人当法之。”(“道常无为而不为”注) “道性於俗间都无所欲,王者亦当法之。”(“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注)“不为恶事”,“与俗间都无所欲”,就是要顺其自然而然道性,“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下常正”(“无欲以静,天地自正”注)。道教发明了“道部”,却没有很好的发挥,被六朝时期蓬勃兴起的佛性说取而代之。佛教自竺道生倡“一阐提人皆有佛性”说以来,加上《大乘涅盘经》被翻译过来,佛性说逐渐成为佛学主流思想。其谓“佛性”,乃指“真如法性”,即抽象的宇宙本体。作为一种本体论学说,它是将印度诸法实相说结合魏晋玄学本体论而产生的。作为一种修道论,它关心终极的抽象宇宙本性与有生灭的具体的人物有何关系,真谛翻译的《佛性论》说: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六朝到隋唐,道教大讲道性说,确实接受了佛性说影响。但道教并不在本体论意义上,而是在修养论方面接受了佛性说。魏晋六朝,道教奉行外丹学说,其中虽有修炼身心的内容,其主要目的只在于以清静不动之心神迎受永恒不朽的道,并没有明确地认定客观的道与主观的精神有着某种直接同一性,而佛性说却完成了这方面的论证。道教本来讲道体论,但为了说明道体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也提倡道性说。《常清静经》强调“真常得性”,《升玄经》主张“思维分别,得其真性”,《云笈七签·仙籍理论要语》主张“道性常一不异”。孟安排《道教义枢·道性义》更明白地表明了道性说与佛性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一切含说,乃到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究竟诸法正性,不有不无,不因不果,不色不心,无得无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然真空即是道性。”
这不仅说是一切物类都具道性,也明确提出,人如能反躬自修,了却本性,就能通道成仙。王玄览《玄珠录》既讲“道体”,又讲“道性”
“诸法若起者,无一物而不起,无一物而不忘。忘自众生忘,道体何曾忘?道之真实性,非起亦非忘。”
道体是道之本然体,道性是道体潜在于人与物中的具体属性,故人能修性,就能体道。不过,道教的道性说不仅仅吸收了佛性说,也吸收了儒家的心性说。儒家讲尽心知性知天,基本立意是主张从一念之初的本心达知本性。庄子主张“致道者忘心”(《让王》),“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就是以冥化自然作为体道知道的途径。而这在时间上先于佛教天台大师湛然提出的“无情有性”说。同时,道教主张以常清静心识性体道,即是把常清静心作为常清静之道作同一体来看待的。在早期道家看来,常清静、自然而然乃是道的最根本特性;在道教看来,人心能常清静,自能识道性。道教在讲求道性说时,也讲求道体说,还讲心与身的一致,不象佛教天台那样舍身求性。
(二)因待、境智与本迹的论辨术。道教在发展自己的思辨哲学时,从佛教中借用了许多术语,如“智境”,王玄览说“道在境智中间,是道在有知无智中间。”(《玄珠录》)成玄英说:“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道德真经开题义》)
“圣人空慧明白妙达玄理,智无不照,境无不通。”(顾欢《道德真经注疏》“能无知乎”疏)又如“本迹”,唐玄宗说:
“摄迹归本,谓之深妙,若住斯妙,其迹复存,与彼异名先进无差别,故寄又玄以遣玄,欲令不滞于玄,本迹两忘,是名无住,无住则了出矣。”(《御制道德地经》“玄之又玄”注)再如“观照”、“定慧”,孟安排说;
“二观者,一者气观,二者神观。既举神气二名,具贯身心两义,身有色象,宜受气名以明定;心无难测,宜受神名以明空慧。故《本际经》云:气观神观,即是定慧。”(《道教义枢·二观义》)
唐代的道家、道教不仅借用佛教范畴,也运用道家、道教固有的术语展开论辨,如张志和关于“同乎时”、“异乎时”的论辨说:
“今有之忽无非昔无之未有,今无之忽有非昔有之未无者,异乎时也。若夫无彼无有连既往之无有而不殊无此有无,合将来有无而不异者,同乎时也。异乎时者代以为必然会有不然之者也,同乎时者代以为不然会有必然之者也。”(《玄真子外篇》)又如杜光庭关于同异关系的论辨:
“道德不同不异而同,而异不异而异,用辩成差不同而同,体论惟一。……知不异而异无所可异,不同而同无所可同,无所可同无所不同,无所可异无所不异也。”(《释疏题名道德义》)
诸如此类的论辩颇绕口舌,在格调上不仅类似庄子、公孙龙的辩术,也足可与佛教的论辩相匹敌。唐代的许多道家奇书,如《化书》、《无能子》、《谗书》等,都具此特点。道教还发展了一些自己的新术语,如因待、互陈、体用双举,等等。
(三)双遣方法的动用。非有非无,不落两边的双遣方法是龙树《中论》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意谓执著于有是滞于有,遣有归无是滞于无,既非有,又非无,才是中道。运用在主客关系中,就是既遣他执,又遣我执,两边不落。这种方法在六朝、隋唐的佛教中有着广泛影响。道教在根据《老子》“玄之又玄”阐扬重玄哲学思想时。借用了这种方法。成玄英、李荣把佛学的非有非无称为“玄”,把非非有、非非无称为“重玄”。《天隐子》在阐发《庄子》“坐忘”观点时,也借用了双遣方法,外遣物境内遣心智,两边不落,心泯合于道,所谓“彼我两忘,了无所照”。
隋唐道家、道教学者在建树自己的形上学时,借用了佛教的术语与方法,发展了自己的术语,不仅有了辨思的外观,的确也有了辨思的高水准。但从严格意义主讲,道教虽然有了辨思的哲学,却仍然没有动用印度佛教的因明逻辑方式,尤其是没有采纳佛教的立破辨术,道家、道教原先的非逻辑特性并无根本改变,而且随着内丹学说的兴起发展,隋唐形成的辨思哲学没有沿着辨思的方向继续发展,而是服务并融铸在内丹学说中,进一步朝着“契思”与神秘主义方面发展了,其结果仍然是寓辨于不辨之中,这是道教在与佛教徒的论辩中总是“辩”不过佛教徒的一个基本原因。
三、佛教摄取了道教的思维方式
佛教在魏晋时期,曾以格义的方式大量地袭取了道家的概念、范畴,带有显明的玄学思想色彩。东晋以后,随着佛经大量被翻译过来,佛教则努力摆脱玄学的影响,尽可能地少用道家典籍的范畴、概念,同时攻斥道教袭取了佛学的范畴术语。到隋唐,佛教宗派林立,不仅气象博大,也显得根柢深厚。从表象上看,佛教于道家、道教无所取焉,其实不然。除唯识宗属于原本的印度佛教之外,其它几派皆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生成的,它们用以标其思想宗奉的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混合再生品,这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必然。仅仅从范畴徵引上难以看得出佛教从道教那里袭取了什么,但从思想内涵及其思维方式来看,则可清楚地了解佛教从道教那里袭取了什么东西。对此。梁启超曾说:“惟有一义宜珍重声明者,则佛教输入非久,已寝成中国的佛教,若天台、华严、禅宗等,纯为中国的而非印度所有,若三论、法相、律、密诸宗,虽传自印度,然亦各糁以中国的特色,此种消化的建设的运动,前后经教百年而始成熟。”(《饮冰室专集之五十八·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
(一)“出世”中的“在世”。原本的印度佛教乃是一种高蹈出世精神的宗教,把“不得参预世事,结好贵人”的佛陀遗训作为代代相因的传统,因之,出世就是要断绝一切俗缘,不得对现世有纤毫的回眸,不认六亲,不敬王侯。然而,当佛教传入中国并要立根中土时,它就不能不作出让步,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中已有调和中土与西土、方内与方外矛盾的意愿。在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的反复冲撞中,佛教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而在宗教教义上公开认同的,便是在中土产生的经典《大乘起信论》。《起信论》的最基本思想是:“一心二门论”,“一心”即“众生心”,“二门”即“真如门”,“生灭门”。《起信论·立义分》说: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二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坷衍义。”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两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此“众生心”即不是单指佛性,真如,也非单指个体之心,生灭现象,而是佛性与人心、本体与现象(用)、圣与凡、净与染、绝待与相待、出世与在世等的和合。在这种和合精神原则下,佛教徒既可追寻超越的、形而上的终极境界,也可“随顺”对世间表示出普遍的关怀。《大乘起信论》自隋初流布开来,对隋唐诸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台、华严、禅宗等立宗分派多从中禀承一端,如天台的“性具”论,华严的“理事圆融”论、“功德本具”与“随缘不变”论,禅宗“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的体用论,都普遍地带有和合世俗的特点。
佛学与儒学,一个是极端的出世学问,一个是极端的入世的学问,《起信论》在调和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时,显然撷取了儒学叩共两端而竭焉的中庸观点,但作为一种出世宗教学说与入世的官方正统学说,相距甚远。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不同,一来两者都是出世的宗教,二来两者又都在国主面前争宠,在民间争夺地盘,因而既要互相攻斥,又要互相效仿。道教虽然也常为出世与入世问题困扰,却先天地带有世俗的特点,老庄“无为”与“离世异俗”的学说根本不曾放弃“无不为”,不曾放弃此岸世界,道教的早期经典《想尔注》、《河上公章句》及《太平经》都蕴含了“道不遗人”的精神内质。《起信论》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的产物,自然极方便合理地从道家、道教那里袭取了这种精神内质,而且,在相互争高低的过程中,也竞相表现出现世的关注情怀。
(二)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华严宗宗奉《华严经》,然而经杜顺、智俨、法藏等阐扬出来的华严思想与本经也有大的异趣,华严诸师在发挥理事无碍观点时,接受了法相从印度译过来的《庄严经论》、《佛地经论》的影响,〔①〕又接受了《大乘起信论》的影响,还接受了庄子思想影响,是中印佛学在新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隋唐诸宗派中,除法相宗之外,就是华严宗最讲究辨术,它是把印度的方法拿来论辩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如体用,理事等。理事圆融的观点依据物无自性,依他缘生的观点,所谓:“依他中虽复因缘似有显现,然此似有,必无自性,以诸缘生,皆无自性故。”(《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从物无自性中,引出事事无碍,理事无碍,从而一多相即,远近相即,大小相即,如法藏所说:
“且如见高广之时,是自心观作大,非别有大;今见圆尘小之时,亦是自心观作小,非别有小。”(《华严经义海百门》)
这与庄子《齐物论》小大之辩如出一辙。《庄子》从相对主义观点出发,认定一切事物的一切性质只有相对性、暂时性,皆属观察、认知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固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大小”(《秋水》)。也就说万物自身没有确定的规定性。华严宗接受了《庄子》思想是毫无疑问的。
(三)整体性原则与“悟”的思维方式。禅宗的兴起,乃是一次佛教的革新,意味着佛教完全中国化的完成。从菩提达摩“藉教悟宗”,至慧能“不立文字”,神会“呵佛骂祖”,再到“德山棒”、“临济喝”,贯穿着一个基本的思想路线,即从印度佛教的繁琐逻辑证论与主客二元对立中解脱出来,以简捷明了的悟通方式实现主客体的绝对同一,如铃木大拙所说的那样:“禅宗与依靠逻辑与分析的哲学体系全然不同,甚至可说它是建立在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基础上逻辑哲学的立物。”〔②〕禅宗之所以诽毁逻辑,是因为:在禅宗看来,逻辑的方式不仅使主客二元对立,而且也将真理肢解了。真理(佛性)是统一的整体,需用一种非逻辑的超常的、整体的悟通形式才能认知。所以禅宗突出“识心见性”,认定主体之心与客体之性本来同一,能识得整体之心即能见得整体之性,所谓:“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坛经》)而要做到这一点,靠逻辑的理性的方式是永远也达不到的,此岸与彼岸虽都只存于心性,却要靠一个“悟”,而悟则顿悟顿见,即整体性的一次性把握。所谓“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同上),即是说,真如法性是一个整体,只能整体地体认,人有利钝差别,须行渐修,但渐修并不是把整体的真理分次认知,而是经过渐修,提高,开导其智识,令其开悟,一次完成。“棒喝”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道教一向持天地人的“三一”模式,主张天人一体,道气一贯,道教修炼的目的在于泯合主客,感通道体。在老子、庄子那里,最高和本体——道乃是不可分的整体,无论老子讲“道者同于道”,进是庄子强调“正容以悟”,都是要求以整体的心态把握完整的道体。这与禅宗有着显明的一致性。为了达到悟的境界,庄子主张“吾丧我”,禅宗要求“无念无相无住”,这也有着相承关系。此外,禅宗为了表明佛性与人心的直接同一性并非外在力量使其然,也借用道家的“自然”观念,如神会说:“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一切万法皆因佛性故,所以一切万法皆属自然。”(《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可以这么说,禅宗借助于类似道家的整体性原则,以简捷明了的悟通方式实现了主客体的绝对同一。
然而,即使禅宗吸取了道家思维方式,也仍不失其佛教本色,这从以下三点可以明白看出:第一、禅宗和整体性悟通方式包含着印度佛学精于辨思的特点,它通过辨而达到不辨。庄子哲学虽寓辨于不辨,但庄子是要放弃辨术的。第二、禅宗在泯合主客时,强调以心合性,身是“臭皮囊”,不能与心同于佛。庄子主张坐忘、丧我,则是要以身心合一的方式契合道体。第三,禅宗的“悟”是本心与佛性的一种直接同一,道教的“悟”虽也是道体本心的同一,却包含着“感通”的特点。至认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作为“纯粹之中国佛教”〔③〕,其中自也不难找出与道家、道教的思想联系。
隋唐五代北宋是道教的兴盛时期。 隋文帝实行佛道并重的政策,使用道教名词“开皇”作为开国年号,重用道士,兴建宫观。隋文帝相信符箓科谶,道士张宾、焦子顺等人向其密告符命,为杨坚称帝争取舆论。隋炀帝杨广沿袭了这一政策,敬重王远知、孔道茂等道士,还幻想长生不老,迷恋金丹仙药。
随着国家统一,上清茅山宗北传,与楼观道相互结合;隋朝道教在神仙信仰上,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在道教法术上,以符箓为主,也炼制金丹,苏元朗撰写《旨道篇》,从《参同契》中发掘阐释内丹学说。
隋朝是道教发展的转折时期,隋朝统治者利用道教为其服务,为唐朝统治者崇道树立了榜样;苏玄朗首倡内丹术,是唐朝内丹学迅速发展的发端;隋朝道教以茅山宗为主并融会南北道派,为唐朝道教以茅山宗为主流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隋末许多道士投靠李渊父子麾下,编造李氏为王的谶语神话,如楼观派道士岐晖和茅山宗领袖王远知。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制定了尊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他尊老子为其祖先,宣称自己是“神仙之苗裔”,表明“道大佛小”,颁布《先老后释诏》规定“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唐太宗李世民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再次下诏规定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李世民采用道家清静无为、垂拱而治的治国政策,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晚年李世民也热衷于长生方术,大量服食丹药。
唐高宗李治继续奉行崇道政策: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首开给老子册封尊号之先河;尊《老子》为上经,令王公官僚学习,规定为科举考试内容;提高道士地位,在各地兴建道观。武则天依靠佛教徒为“武周革命”大造舆论,故而削弱道教。唐中宗、唐睿宗恢复崇道政策。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道教也在其推动下达到全盛,社会上的崇道之风发展到极致。唐玄宗的崇道政策有:神话祖先“玄元皇帝”,掀起崇拜热潮;提高道士的地位,使之享受皇家特权;规定道举制度,以“四子真经”开科取士;规定《道德经》为诸经之首,并亲自作注颁布天下;积极搜集整理道经,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大力倡导斋醮,制作道教音乐,制定道教节日。
盛唐高道辈出,他们从哲学、丹道、斋醮各方面大大推进了道教建设。
以“重玄”思想注解《道德经》的重玄学在唐朝得到大发展,代表人物是成玄英、李荣和王玄览。成玄英的“重玄之道”包罗了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诸多内容,融合道家老庄哲学和佛教中观哲学、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李荣的重玄学充满了中道精神,认为“道”是体用一源、体用兼备的。王玄览在“道体论”的指导下,阐述了“道物”、“有无”、“心性”等问题,提出了“修变求不变”的修仙理论。
司马承祯著有《坐忘论》、《天隐子》,提出了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修道层次和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五个修仙渐门,他的“安心坐忘”、“主静去欲”的修炼方法成为宋元内丹学的先驱。此外,孟安排、张万福、李筌、吴筠等人也对道教教义、修炼、斋醮各方面做出了贡献。
道教学者为科学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宾的开皇历、傅仁均的戊寅元历和李淳风的麒麟历,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对医药学和养生学有着巨大的贡献;张果老提出的九转丹成法促进了炼丹术和化学的发展。
此时的道教派别以茅山宗和楼观派最兴盛,备受李唐皇室推崇,天师道也开始活动于社会,各道派在理论教义和斋醮仪式上呈现出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极盛走向衰落,也使道教遭受破坏,但中晚唐的统治者继续沿用“尊祖”、“崇本”的崇道政策。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信奉祈禳之术,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僖宗信仰神仙方药。其中,唐武宗是中晚唐的皇帝中崇道最突出的:他采取措施,崇奉圣祖老子;亲受符箓,宠信道士;筑造宫观,炼丹服药;此外他还在会昌(841—846)年间下诏废除佛教,解决寺院经济膨胀对财政的威胁。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兵祸连连,道教更是遭受劫难,但不少帝王仍因袭唐朝崇道之风,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晋高祖石敬瑭、后周世宗柴荣、闽王王璘、前蜀王建父子等。其中后周世宗柴荣崇道最为突出,他对自己取得帝位进行神化,对高道陈抟加以礼待;同时,由于佛教的种种弊端尤其是财政问题,他采取措施大规模毁坏佛寺佛像,限制佛教发展。
中晚唐和五代十国时期,一些著名道教学者致力于道教神话、理论、道术、斋醮的研究和建设,为维护道教信仰做了不懈的努力。
杜光庭对道教建设作出很大贡献:将以往各种老子的神话传说系统化,使老子形象道、神、人三位一体;对历代研究《道德经》的情况作了总结;从神仙实有、仙道多途和历代崇道方面宣传道教;编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阐述道教仙界;对斋醮科仪进行修订,使道教斋醮科仪变得成熟。
中晚唐时期外丹术、黄白术达到巅峰,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炼丹术经过阿拉伯西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
唐朝的内丹术逐渐兴起并呈现繁荣景象,促成外丹术向内丹术过渡的代表人物是崔希范、彭晓、钟离权和吕洞宾。崔希范的《入药镜》提出只有修炼精气神才能忘形养神而归长生久视之道;彭晓提出“金液还丹是白日冲天之道”,将《参同契》上的概念重新用内丹学来定义;钟离权和吕洞宾的内丹思想体现在《钟吕传道集》中,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内丹学说。
著名的道士还有谭峭、罗隐和闾丘方远。 北宋统治者继承了唐朝崇奉道教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是这一政策的奠基者。在夺取后周政权时,赵匡胤利用华山高道陈抟等人为他争取群众,称帝之后他还登门向道士刘若拙、苏澄隐请教“治世养生之术”。赵光义崇尚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对黄白术、养生术十分感兴趣,不断修建宫观并给予经济优待。
宋真宗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澶渊之盟刺激他重视本土宗教,宋真宗用了大量精力来扶植道教:宣扬天神降临、天书下降,尊神明赵玄朗为“圣祖”,并封禅泰山;大量兴建宫观,设置宫观提举;制订节日、敬神乐章,编纂《天宫宝藏》、《云笈七笺》;迷恋神仙方药、外丹黄白、养生之术。此后,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继承了宋真宗的崇道政策。
宋徽宗赵佶掀起了北宋第二个崇道高潮,实施了一系列崇道措施:宣扬“天神下降”的神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道观,在各地兴建神霄宫;热衷于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如封玉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封关公为“义勇武安王”,封妈祖为“南海女神”;模仿朝廷管理品秩,设立道阶、道职,并大兴符箓道法,与张继先、林灵素、王文卿等道士交好;提倡学习道经,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列《内经》、《老子》、《庄子》等为修习经典;重编道教历史,编修《政和万寿道藏》。此外,徽宗也实行尊道贬佛的政策。
北宋时期,道教符箓道法特别兴盛,最有影响力的是茅山、龙虎山、阁皂山“三山符箓”,其中茅山宗实力最强,组织严密,高道众多,与统治者关系密切;龙虎宗张天师与统治者的联系逐渐加强,为正一道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新的道派也相继出现,一是以林灵素为代表的神霄派,二是以饶洞天为代表的天心派,南昌的许真君信仰也在兴起。
在唐朝发展到极盛的外丹术逐渐衰落,内丹学经过陈抟、张伯端的发扬而流行,并成为道教修炼术的主流和道教理论阐发的核心。
陈抟的思想主要有易学、老学、内丹三部分,将黄老道家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家禅理融为一体,他的易学著作有《河图》、《洛书》、《无极图》、,内丹著作有《指玄篇》、《入室还丹诗》。陈抟的丹法要点是,通过修炼精气神,进而实现小周天和大周天,依次进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而“复归无极”,炼成金丹大道。他的易学思想被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吸收,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兴起。
张伯端的《悟真篇》取义于《道德经》、《参同契》,以诗词形式总结了北宋以前的炼丹术,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道佛双融”、“性命双修”之说,而又以“先命后性”为其特点,并对陈抟《无极图》的思想进一步发挥,阐明了火候进退、性命之学、炼气化神等内丹秘诀,促进了内丹学的蓬勃发展,是道教修炼术上一部承先启后的重要经典。
此外,张无梦、陈景元、贾善翔对道论、科仪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道教·全真道及其宗教思想
金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各种思想文化大交融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宗教教派众多、相互渗透交流十分频繁的时期之一。作为中国土生地长的道教,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外来各种文化思想及教派的冲击,加上复杂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于是也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浪潮之中,这种动荡与变革的直接后果便是在中国道教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新的道派,最后形成了中国道教两个主要教派:正一道与全真道并存的局面。
北宋王朝一开始就面对着来自北方的民族的侵扰,北宋灭亡后,北方是金国的领土,在金国女真族贵族统治下,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太一教、真大道和全真道三个新的道教教派因此而兴起。太一教由卫州(今河南省汲县)人肖抱珍创建于金天眷初年(1138),该教尊“太一”为最高天神,取“元气浑沦,太极未判,至理纯一”之意,主要传行《太一三元法箓》,属道教符箓派,以济世、怯灾、互助为宗旨。《重修太一广福万寿观碑》载:“初,真人(肖抱珍)既得道,即以仙圣所授秘箓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临,天眷初,其法大行。”一度信徒达到数万之众,广传于中原一带,声势浩大。金、元两代统治者曾多次授其掌教以“真人”称号,加以笼络,元亡后,该教失传。真大道,原名“大道教”,为乐陵 (今河北省沧州境内)人刘德仁于金熙宗皇统(1141—1149)年间所创,一开始就受到金代统治者的支持与重视,刘德仁被授于“东岳真人”称号,命居燕京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址),据元田璞《重修隆阳观碑》载,刘德仁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金皇统二年(1142),他宣称“有老人须眉皓白,乘青犊车至,授玄妙道诀而别,不知所之”。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宗旨,《崇玄广化真人岳公碑》云:“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要,不妄求于人,不苟侈于己”。刘德仁本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极严,他“避俗出家,绝去嗜欲,屏弃酒肉,勤力耕作,自给衣食,耐艰难辛苦,朴俭慈闵,志在刊物,戒行严洁”(吴澄:《天宝宫碑》),因此深受民众拥载,远近贫疾者,莫不前往求治,一时名声大噪,信徒曾广布“西出关陇至于蜀,东望齐鲁至海滨,南及江淮之表”(《崇玄广化真人岳公碑》)。信徒须恪守戒法九条,它们是:“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宁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贫贱,力耕而食,量入而用;五曰毋事情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上不殆,学者宜世守之。”(《宋濂文集·书刘真人事》)在宗教修习上,主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虚心实腹,守气养神”(元杜成宽《改建先天宫记》)。元以后,真大道逐渐衰微,共传了十二代。
比太一教、真大道兴起稍迟的全真道,并没有停留在济世、安贫、禁欲等朴素教义的阶段,它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宗教理论与实践,因而在中国道教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后世全真道的多部道书记载,全真道起源于东华帝君 (少阳),是由钟离权 (正阳)、吕洞宾 (纯阳)、刘海蟾、王喆(重阳)、马珏(丹阳)等人传承下来的。虽然全真道的一些理论,同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的内丹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真正创立全真道的是金末元初道士王喆。
王喆,又称王重阳,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陕西咸阳人。原名中孚,字允卿,曾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自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早年他曾习武,应武举不第,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自称于甘河镇酒肆中遇到仙人吕洞宾饮以神水,授以真诀,弃家入终南山修炼。金大定七年(1167)东行至宁海州 (今山东省牟平县),收马珏、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七人为徒,于山东沿海一带宣讲自己的主张,一时信徒云集,并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五地建立起“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五个教团,创立了他的全真道教团。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死于开封。
王重阳悟道时间较晚,真正传教不到三年,但他对全真道的教义、修持方法以及宗教组织形式,都进行了大胆的创造。
王重阳的著述有《重阳全真集》十二卷、《重阳教化集》三卷、《重阳分梨十化集》二卷、《重阳金关玉锁诀》、《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重阳立教十五论》等。大都是采用诗歌体裁来阐明宗义的,有数千首之多。
全真派道教区别于原来道教的主要之点,在于它公开主张佛、道、儒三教是一家,所谓“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据《全真教祖碑》称,其教主要宗旨为:“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故名其教为之 “全真”。
王重阳所称佛、道、儒三家为一家,不仅仅停留在教义溯源上,他的全真道从思想、修炼、到某些组织形式,都广泛地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内容,这是佛道儒三种意识形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相互斗争、相互影响,在道教内的一种反映。王重阳宣称:“三教者不离其道也,喻曰: 似一根树生三枝也”(《示学道人》诗)“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识心见性全真觉,知录通铅结善芽”(《答战公问先释后道》诗),“儒门释户道相同,三教从来一祖风;悟彻便令知出入,晓明应许觉宽弘”(《孙公问三教》诗),“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义理显时何有异,妙玄通后更无加”(《修行》诗)。因此,他“凡接人初机,必先使读《孝经》、《道德经》,又教以孝谨纯一。及其立说,多引六经为证据。其在文登、宁海、莱州,常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立一相,不拘一教也” (《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同时“劝人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 ( 《全真教祖碑》)。
王重阳将儒、佛两家中有益于道教的教规教义,吸收到全真道中,确立了自己严格的立教原则,他著《重阳立教十五论》,分十五题全面规定了全真道的教旨与教制,一直为全真道徒学道之指南。这十五条分别为:
①住庵,认为凡全真道徒均应出家投庵,身依心安,气神和畅;
②云游,即应云游访道,参究性命;
③学书,认为道书读诵当穷其本意,不贵记多念广。
④合药,认为道徒应精研药物,活人性命,他说:“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
⑤盖道,认为学道之人居处以茅庵草舍为足,不可求大殿高堂。说:“雕梁峻宇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这一条在王重阳死后,随着全真道为元代帝王所推奉,因而发展和兴盛后,很快被其弟子置于脑后,盖起了宏大的全真道宫观。
⑥合道伴,指出道伴须详择明心、有慧、有志之人,相与修学。
⑦打坐,要求打坐者,“须要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打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
⑧降心,即须令心常湛然不动,冥冥杳杳,无内无孔,无丝毫念想,乱心一生,当速剪除。
⑨炼性,要求紧肃理性于宽慢之中以炼性。
⑩匹配五行,做到匹配五气令聚于中宫。使三无攒于顶上,神气混合而结于大丹。
(11)混性命,即修炼性命。
(12)圣道,指出只有苦志多年,积功累行,方能入圣道。
(13)超三界,认为“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 ,不着空见即超无 ”。
(14)养身之法,认为养身之法在于得道多养。
(15)离凡世,认为身暂寄于尘世,而心超出三界,有如莲之根在淤泥而花在虚空,就是得道。说“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乃大愚不达道理也”。
全真道与佛教禅宗一样,宣称“不立文字”,重在修炼的实践。它在承袭内丹学派思想的同时,又吸收了佛教禅学的观点,认为修炼成道的根本在于人心具有不变的 “真性”,“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王重阳《金关玉琐诀》),“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刘处玄《至真语录》),提倡识心见性的修炼方法,以达到“清净”境界。说: “道家留丹经子书,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清净”,又说:“屏绝万缘,表里清净,久久精专神凝气冲,三年不漏下丹结,六年不漏中丹结,九年不漏上丹结,是名三丹圆备,九转功成”(《丹阳真人语录》)。所谓表里清净,即指“内清净者,心不起杂念;外清净者,诸尘不染着” ( 《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
在宗教组织形式方面,全真道也仿效佛教,建立了全真道一套完整的教团生活制度,如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不得婚嫁,不茹荤腥,过十分严格、俭朴的集体生活等。王重阳在创教之初,即在山东建立起“三教全莲会”、“三教平等会”等最初的教团组织。王重阳死后,全真道在社会逐渐立足并产生较大影响,其教团组织进一步演变,居住的茅庵许多变成了皇帝敕建的宫观,随即在宗教组织方面也形成了庞大的全真丛林制度。一些著名的宫观,建筑格局与规模均仿效王公贵族的宫殿楼阁,殿宇宏伟,金碧辉煌,层次严谨,气势雄浑。内部组织也仿效佛教,分十方丛林与子孙庙,十方丛林由方丈、监院领导,下有执事各司其职,如“三都”、“五主”、“十八头”等,分管殿堂、库房、厨房、宗教生活、对外接待等工作。规定有严格的宗教生活与清规戒律,如有冒犯,则要据情处罚。
继承王重阳担任全真道掌教的是马珏。马珏是王重阳到山东传教时第一个收留的弟子,号丹阳子,撰有《渐悟集》、《洞玄金玉集》、《神光灿》等,门人录其言,编有《丹阳真人语录》、《丹阳真人直言》等,主要内容在劝人抛弃人间的荣华富贵,除去酒色财气,戒绝荤腥,宣扬清净无为,才能修炼成功大丹,得道成仙。说“小童问道道无言,清净能持自妙玄;凭此家风常保守,自然有分做神仙”,他的“不用人间造孽钱”句,常被后人作为劝世名言引用。为全真道遇山派创始人。继马珏任掌教的是谭处端,号长生子,撰有《水云集》三卷,内收诗、词、歌、颂、语录共数百篇,内容主要是:“警悟世人,包藏妙用,敷扬真风,引人归善”。受佛教禅宗思想影响较深,曾说“凡人轮回生死不停,只为有心。得山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若一念不生,则脱生死”。为全真道南无派创始人。王重阳的另外几个弟子为郝大通、王处一、刘处玄、孙不二和邱处机。郝大通,号广宁子,撰有《三教入易论》、《示教直言》、《心经解》、《救苦经解》、《周易参同契简要释义》等,后合编为《太古集》四卷行于世。他自称“精研于《周易》”,著述大都以易明道。卷一是《周易参同契简要释义并序》;卷二为象数图,以乾象、坤象图为首,以至于十二律吕图;卷三仍为象数图,以乾坤生六子图始,三才象三坛图终;卷四为三十首七言《金丹诗》。为全真道华山派创始人。王处一,号玉阳子,撰有《云光集》四卷行于世,以诗词为体裁,内容较杂,主要宣扬全真教义,劝人看破尘世,归向清净无为。为全真道嵛山派创始人。刘处玄,号长生子,著有《仙乐集》、《至真语录》等,并有《道德经》、《阴符经》、《黄庭经》注释行于世。主要是宣三教合一、清净无为的全真教义,如说“禅道明释藏,禅定真无相,禅慧口难言,禅天无缺朗”,“无事不贪求,无争不辨休,无言只念道,无喜亦无忧”。受禅宗影响较深,认为“念道觉真安,命清胜炼丹”。不以长生不死为贵。为全真道随山派创始人。孙不二,是马珏之妻,也是最早皈依王重阳的弟子,撰有《孙不二元君法语》,收入《道藏辑要》胃集,内容有《坤道功夫次第》十四首五言诗和《女功内丹》七首七言诗,系以诗的形式叙述女子修炼内丹功法的书,被称为女子炼丹的主要著作。孙不二为全真道清静派的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子,为王重阳的弟子中对开创全真道最有贡献的人。王重阳死后,他先在宝鸡磻溪穴居苦修六年,后至陇州龙门山苦行七年。然后继刘处玄后为全真道掌教,南宋、金先后礼聘不应。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携十八高徒西行雪山,谒见蒙古成吉思汗,向成吉思汗献策,劝其敬天爱民,戒杀孝亲、清静离欲,深得成吉思汗赏识,被称为 “邱神仙”,掌管天下出家人,并免其信徒赋役,自由传教、建庙、收徒,因此全真道势力大振。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他东归到达燕京 (今北京),住大天长观(现白云观址)建“长春”等八个会社。后敕改天长观为“长春宫”,并授金虎牌护持教门,一时间数万人入道,开创全真道龙门派。邱处机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呜道集》、《磻溪集》等,另有门人录其言编成的《长春祖师语录》行世。其中《大丹直指》共二卷,为金元全真北派重要内丹著述,主要承袭了唐施肩吾的内丹之说,认为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父母未生之前,九窍未通,混沌纯一,是为先天性命;既生之后,性潜于顶,命藏于脐。因后天与先天不相亲,金木间隔,迷忘了本来面目,逐时耗散,致使病夭。修真者应先使肾水中所藏元阳真气与心中所生正阳之精,上下相交,升降相结,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下丹田,用神火烹炼,使气自周流于一身,气满神壮,结成大丹。说做到这样“非特长生益寿,若功行兼修,可跻圣位”。邱处机死后,埋于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北京白云观因之被称为全真龙门第一祖庭。其弟子李志常编《长春真人西游记》,详细记叙了邱长春西行见成吉思汗的情景及他东归中原的活动及逝世下葬情况。因其中记载了西行道路、山川风光、民风习俗等许多真实情况,被认为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在北方全真道兴起之时,在南方南宋统治地区盛行的钟离权、吕洞宾传承下来的金丹学本来就同全真道有同源异流之缘。传至白玉蟾时,也开始创立了教团组织,但影响不大。白玉蟾自称得张伯端一系内丹和神霄雷法之传,蓬头赤足,云游东南。他著有《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另有彭耜编的《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留元长等记其言编的《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等,认为内丹法分炼形、炼气、炼神三关,主张以凝神聚气入手炼神修性,初关炼形之要在于忘形养气,中关炼气之要在于忘气养神,上关炼神之要在于忘神养虚。强调“内炼成丹,外用成法”,“静则金丹,动则霹雳,道法之妙全在元神元气”。白玉蟾将丹法传给了王金蟾,王金蟾又传给了李道纯。李道纯号莹蟾子,为元初江苏仪征长生观道士,道书称他对儒、道、佛三教之学颇有心得,撰有《中和集》、《莹蟾子语录》、《全真集玄秘要》、《三天易髓》、《道德会元》、《清静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真经注》等大量著述,他认为佛、道、儒三教性命之学均可概括为“中和”二字,因此,应以“中和”为旨,对内丹之学自成一家。南宋亡后,北方全真道传至南方,势力强大,李道纯也自称其宗为全真道,于是被称为“南全真道”,由此,南方的内丹派也并入全真道。张伯端及其一系的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内丹派炼丹家,被尊为全真道的 “南五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天师道(正一道)在解释“道”的含义上,也开始受到佛学禅宗与儒家理学的影响,由原来认为外在于人的“道”,逐渐变为理解成存在于人的内心的“道”。这一点,在北宋末年元代初年颇有造诣的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著述中体现了出来,他说:心“何物哉杳兮冥兮,恍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强名曰道,强名曰神,强名曰心”(《虚靖真君语录·心说》)。到元末明初,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也说:“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于心也。盖心统性情而理具于心,气囿于形。皆天命流行而赋焉。曰虚灵,曰太极,曰中,曰一,皆心之本然也。是曰心为太极也,物物皆具是性焉”(《岘泉集·冲道》)。在这里,“道”、“太极”、“一”都成了 “心”。
从以上对宋金元道教思想发展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道教总的趋势是沿着佛、道、儒三教合流的轨迹行进的。
《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汇编,道教经典的精华。 《道藏》之名始见于唐代,我国现存最早的《道藏》是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刊成的《正统道藏》。《道藏》内容十分庞杂,除与道教有关的经、论、戒律、符决、法术、威仪与斋醮等内容外,还涉及中国古代的医学、化学、生物、体育、天文、地理等等,《道藏》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重要历史人物: 张陵 (34年~156年) 一名“张道陵”,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顺帝时于鹤鸣山修道。永和六年(141年)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须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后道教徒尊其为天师。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葛洪 (281年~341年) 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道士和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是道教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抱朴子》是葛洪思想的代表作,是研究中国古代炼丹史的重要著作。葛洪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使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对后世道教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陶弘景 (456年~536年)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是南朝齐梁时道士和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他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理论,并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主张释、儒、道三教合流。陶弘景还是书法家,工草隶,行书尤妙。另对历算、地理、医药等也有研究。曾整理《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对本草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吕洞宾 (798年~?) 唐道士,号纯阳子,京川人(一说河中府永乐县人)。传说唐咸通三年(862年)64岁进士及第。又传说他“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后被奉为全真道五祖之一,通称“吕祖”。自北宋以后,民间传说故事相继出现。元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叙八仙云:“吕纯阳爱打简子渔鼓。”八仙过海图等多据此以绘其像。 陈抟 (?~989年) 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人,内丹派第四代传人。他不但精于修炼,而且将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理融为一体,建立起一整套修炼理论,并首次将此原理绘成《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以阐述道教修炼方法。陈抟的思想对宋代的一批理学大师如周敦颐、邵雍有一定影响,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因此,他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张伯端(984年~1082年) 字平叔,浙江省天台县东临村人,道教内丹派南宗创始人,他所著《悟真篇》与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为“丹经王”。他主张三教合一,被清雍正皇室敕为“大悲圆通禅仙紫阳真人”。 王重阳 (1112年~1170年) 原名中孚,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今属陕西)人,道教内丹派北宗创始人。他因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故皈依道教。1159年,自称在甘河镇(今陕西户县)遇先人吕洞宾的化身,得修炼真决,遂通仙术,在各地传道,树起全真旗号。
功法:
黄庭内景经 (传说为鸿钧道祖所创 道教修炼功法的始祖的总纲 圣人的成道法门)
一气三清斩尸法门 (斩尸成圣的最基本法决)
三垣真经 (先天存在的道典 没有具体修炼法门 参悟完全后连圣人也会得益 分为太微玄枢感应真经、紫薇洞玄妙化真经、利市天玄大乘真经三册)
玉清仙诀 上清仙诀 太清仙诀 ( 三清为门下弟子所创的成道功法)
无上魔典 (先天道典 为魔祖罗睺 所得记载了以魔成道的法门)
浑天宝鉴 (女娲所创成道功法)
勾陈天书
青帝长生诀
素女经 (轩辕黄帝所创 御女三千可以飞升成仙)
遁法
无行剑遁/先天五遁/金遁/地遁/水遁/玄女遁/五鬼隐行遁/天高晦明遁/天魔遁法/小修罗遁法/七星光遁/太乙遁/七禽五遁/七禽遁法/五方五行天魔铜行遁法/霹雳震光遁法/三七遁法/先天五行无量遁法/飞雷遁法/赤尸遁法/飞龙遁法[地遁]/四九遁法/佛家心光遁法/
潜行之法
太阴潜行之法/六戊潜行之法/潜行挪移大法/隐身法/木石潜踪(隐身法)/芥子藏身法/不坏金光护身法/金刚护身之法/
混元终气套/颠倒迷仙五云掌/降魔金刚掌/石火电光/
天眼通/内视之法//避火诀//透视法/辟谷法/吹云法/避毒真言/天刑咒/归魂咒/玄门度气之法//太昊真诀/
九天都篆阴魔大法//十二都天神熬//诸天欲魔五*脂魔法[酸、疼、痛、痒、甜、软、舒、适]/十二花煞神罡/九子母阴魔销魂大法/玄阴神煞/
神行法
千里户庭囊中缩影之法/诸天挪移大法/千里腾光法/移山缩地法/地行术/催光穿云法/
开山法
六丁开山法/金刚移山法//开山彻地法/玄天移行大法/移山换岳之法/大力千斤神法/
逃命法
天魔解体大法[自残肢体/傀儡]/诸天神魔化血飞身大法/天魔裂形大法/血光护神之法/
采补、魅法
素女偷元/化金刚荡魂邪法/因意入窍魔法/天{女+后}迷神大法/七圣迷神法/天魔摄魂舞/大销魂法/
佛法
枯禅/天龙禅/金刚禅/西方天龙幡唱/
天魔阴火[葫芦内一幡装]/
九幽转轮大藏法术/两界十方金刚大藏真言/
化身之法
身外化身之法/三元一体坎离化身之法/
收剑法
收剑口诀/捉光掠影之法/涵光掠影之法/分光捉影之法/
侦察法
水晶照影之法/缩天透影之法/血光返照太阴神镜/窥天测地之法/冷焰搜之法/裂地搜神之法/都天罗刹赤血搜行之法/大搜摄法/晶球视影/天眼透视之法/天视、地听之法/
收魄之法
诛魂收魄之法/小藏炼魂却敌大法/毒刑锁骨穿心小修罗法/阴魔聚兽化骨销行大法[采生魂而炼]/化血分魂之法/元阴摄神妖法//五鬼摄魂之法/借物镇魂法/金刀戮魂法/太阴吸魂之法/小诸天四九归元招魂之法/
算命
七禽神术[算命]/先天神术[测算]/小衍神数[测算]/先天大衍神术/
刑讯逼供法
佛门降魔锁骨缩身之法/玄门先天一气大擒拿法/阴魔大擒拿法/金刚大力手法
炼宝法
己寅九冲小乘多宝法术/
困人法
颠倒五行大混沌法/缩河行地之法/倒转乾坤大法/颠倒乾坤五行移转大法/换影移行之法/先天奇门禁法/禁光闭影之法//长地之法/九天都篆颠倒乾坤大法/
无相仙法/大五行莲花化劫之法/小旃檀妙法/熊经鸟伸图/
五雷天心正法/太青五行禁制之法/反七刹之法/脱骨代身之法/佛门小传轮三相化生妙法/
血身大法
佛门—— 佛门主要修炼功法是 阿摩罗识九识术修九识 (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阿陀那识,(8)阿赖耶识,(9)阿摩罗识
修功德
吸收信仰之力修炼:掌中佛国 掌中有一世界 其中有万千生灵日日祈祷祭拜 收取大量信仰之力
药师王佛 施医布药 地藏王佛度化万千厉鬼 都是可以同时得到大量功德和香火(信仰之力)
修三身 过去身 现在身 未来身
发下大宏远 直接从未来借取力量
还有邪佛 大欢喜禅等等
其实本质都是以这些力量淬炼身体与灵魂
还有其他修炼功法的命名
八卦——乾为天,坤为地,巽为风,震为雷、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是为八卦
十天干——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可以自由组合 乾坤诀 乾天决 乾天坤地剑气决 庚辛剑诀 庚金剑诀 先天乙木功 后天乙木决 壬水幻雷大法 大泽剑气 ………………………再结合其他东西 可以想出N个名称
还有其他什么 三元分光剑诀 炽天神诀 八荒诛魔经 他化大自在有无形剑诀=========
神通:五色神光 孔宣大神的技能
指地成钢 克制所有土系神通法术
先天一气大擒拿
先天烛阳神照大法
庚灵返照 相当于荆棘光环
袖里乾坤
投山射石
舌灿莲花 佛门神通 上古佛门大能只凭一句 道友与我西方有缘 折服万千高手
口伐千军 儒道神通 凭借胸中浩然正气施展一句话压服千军万马
焚江煮海
五行洞元神宵真雷 这个不用说 号称道门法术最高成就 分解形成物质与能量的最基本粒子 形成类似核弹的效果 使用者修为越高 威力越可怕
法宝武器 封神法宝 可以参考
金葫芦——女娲:金色的葫芦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
招妖幡——女娲: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余,光分五彩,瑞映千条
山河社稷图——女娲
缚妖索——女娲
太极图——老子。
风火蒲团——老子
乾坤图——老子
三宝玉如意——老子:白玉如意,投掷攻击,打人天灵盖,使人失去法术。
宝盒——元始天尊
琉璃瓶——元始天尊:琉璃制成的透明小瓶子,可承载三光神水。
盘古幡——元始天尊:布幡,可破“太极阵”。
太极符印——元始天尊:符印,抵御法术攻击。
诛仙剑——通天教主:被施法的古剑,布置诛仙阵。
戮仙剑——通天教主:被施法的古剑,布置诛仙阵。
陷仙剑——通天教主:被施法的古剑,布置诛仙阵。
绝仙剑——通天教主:被施法的古剑,布置诛仙阵。
诛仙阵图——通天教主:记载布置诛仙阵的图谱。
六魂幡——通天教主:此幡有六尾,尾上书人姓名;早晚用符印,俟拜完之日,将此幡摇动,立即取人的性命。
巨阙剑——云中子:老枯松树枝削成,三日成灰妖气离。
通天神火柱——云中子:共八根,高有三丈余长,圆有丈余,按八卦方位。每一根柱内,现出四十九条火龙。
紫金钵盂——云中子:盛食物的器具,在空中封住敌人退路。
照妖鉴——云中子:铜镜,照出妖物的原形。
八卦仙衣(八卦紫绶衣)——广成子:印有八卦图案的道袍,隐身。
番天印——广成子:仙印,底面刻有“番天”二字,投掷攻击,百发百中,专打人头顶。
扫霞衣——广成子:含有仙气的纱衣,拨云见日。
阴阳镜——赤精子:此镜半边白半边红,白的一晃是死路,红的一晃是生门。
紫绶仙衣——赤精子:紫色丝带,可缠绕肩上,刀枪不入。
九龙神火罩——太乙真人: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条火龙盘绕。放出三昧真火。
长虹索——普贤真人:捆绑敌人。
定风珠——度厄真人:圆珠,停风。
七宝玲珑塔——燃灯道人:将人吸入,用火焚烧;或投掷打人顶门。
乾坤尺——燃灯道人:长条状尺,不知是何材料制成,指挥攻击。
六根清净竹——准提道人:仙竹,捆绑敌人。
清净琉璃瓶——慈航道人:将人畜吸入瓶中,身皮肉化成脓。
仙丹——道德真君:双目重生。(救杨任)
混元幡——道德真君:伞状,空间转移,并可隐身。
神砂——道德真君:有仙气的沙土,借物代形。
葫芦——道德真君:盛放神砂。
五火七禽扇(五火神焰扇)——道德真君:此扇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五火合成;此宝扇有凤凰翅,有青鸾翅,有大鹤翅,有孔雀翅,有白鹤翅,有鸿鹄翅,有枭鸟翅,七禽翎,正面有符印,有诀。反面有诗。放出火焰。
护脏符印——姜尚:一般的道士符印,将符烧灰入水,服於腹中,护其五脏。
玉虚杏黄旗——姜尚:杏**的三角小旗,抵挡法宝攻击。
困仙绳——惧留孙:自动捆绑敌人。
玄都离地焰光旗——玄都大法师:按五行奇珍绘制,克制番天印。
青莲宝色旗——接引道人:白气悬空,金光万道,现一粒舍利子。克制番天印。
素色云界旗(聚仙旗)——西王母:氤氲遍地,一派异香笼罩上面,克制番天印。
柴胡草——神农:植物,可治传染之疾。
乾坤圈——哪吒:金色镯子,会变化,可大可小。投掷攻击,力量巨大,百发百中。
混天绫——哪吒:红绫,七尺长,能自动捆绑敌人。
风火轮——哪吒:双轮暗藏风火之势,可踏在脚下作为交通工具。上天入地,速度极快。
金砖——哪吒:纯金打造,砖形,投掷攻击敌人。
火枣——哪吒:枣子,变成三头八臂。
阴阳剑——哪吒:不同属性的两把宝剑。(76回中,76、哪吒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一手执金砖,还空三手;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
花篮——黄天化:吸收暗器。
莫邪宝剑——黄天化:光华闪出,人头即落。
钻心钉——黄天化:长有七寸五分,放出华光,火焰夺目。
遁龙桩(七宝金莲)——金咤:黄澄澄的金柱子,上面镶有三个金圈。自动将敌人捆在金柱上,用金圈扣牢,无法逃脱。
吴钩——木吒:此剑乃是干将莫邪之流,分有雌雄。
降魔杵——韦护:蕴涵灵力的金属短棒,一头大,一头小。拿在手中,轻如灰草,打在人身上,重似泰山。
乾坤弓、震天箭(三枝)——李靖:从轩辕黄帝大破蚩尤留传至今,并无人拿得起来。骷髅山白骨洞碧云童子被这一枝箭正中咽喉,翻身倒地而死。
红葫芦——崇黑虎:红色的葫芦,放出铁嘴神鹰助阵。
八卦云光帕(八卦龙须帕)——石矶娘娘:一方白帕,上面有坎离震兑之宝,包罗万象之珍。召唤黄巾力士。
金眼神鹰——黄飞虎:二目如灯,爪似钢钩,专降妖精。
火龙标——陈桐:暗器飞镖,出手生烟,百发百中。
戮魂幡——余化:旗状,生擒敌人。
化血神刀——余化:如一道电光,中了刀痕,顷刻即死。
红珠——风林:有碗口大小,打人落马。
开天珠——王魔,杨森:圆珠,投掷攻击。
混元宝珠——高友乾:圆珠,投掷攻击。
劈地珠——李兴霸:圆珠,投掷攻击。
发石——龙须虎:手掌中发出石头,发石攻击。
五光石——邓婵玉:发出奇异的五色光芒的石头。百发百中,打人头脸。
青云剑——魔礼青: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风乃黑风,风内万千戈矛,若乃逢着此风,四肢成为齑粉。若论火,空中金蛇搅绞,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烧人,并无遮挡。
白玉金刚镯——魔礼青:金刚镯是玉的,投掷攻击。
混元伞——魔礼红:伞皆明珠穿成,有祖母绿,祖母碧,夜明珠,辟尘珠,辟火珠,辟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装载乾坤”四字。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吸收宝物、兵器。
琵琶——魔礼海: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
花狐貂——魔礼寿:形如白鼠,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胁生飞翅,食尽世人。
黑砂——姚天君(姚宾):黑色沙土,配合落魂阵进行散射攻击。
落魂——姚天君(姚宾):设一香案,台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写敌人姓名;草人头上点三盏灯,足下点七盏灯,
本文2023-08-05 15:33: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