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为何又被称为岐黄之术?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有关岐伯与岐黄的研究发现,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由此说明中医药学与其母体文化的密切关系。
黄岐之术就是医学(中医),但一般我们称岐黄之术。
古人没有“中医”这么一说,称医学为岐黄之术。黄指的是黄帝,岐指的是黄帝的一个大臣。相传他们常常谈医论道,后来他们他们的对话被写进“黄帝内经”,也就形成的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因为他们对我国医学的影响,“岐黄之术”在古代就从某种角度代表了医学。
中医,也就是我国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术,而中医的起源就要追溯到黄帝时期,大家都知道黄帝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创造了很多的东西,比如文字、衣服、算数、乐器、武器等,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便是医术,传闻黄帝经常与他的一位臣子在一起讨论医学方面的知识,这位臣子就是我国上古医学家岐伯,颇负名望。他不仅是黄帝的臣子,更多的是黄帝的老师。
论医术方面,岐伯的资历肯定远远超过了黄帝,《通鉴外记》里记载:“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
这说明黄帝也虚心请教,才有了《黄帝内经》这本医学著作,中医也就渐渐有了雏形。岐黄之术也是根据岐伯和黄帝而命名的,因为岐伯在医药学方面比黄帝资历老,所以“岐”放在“黄”前头,这也说明了远古时期的人们都是非常善良的,没有功利之争,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样的文化从中华民族的根源就已经深深烙印着了。
而那个时候的伟人,远远不止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岐伯是著名的医学家不错,而他同时也懂天象,对世间万物都秉持着探索的心态,还有对于那时候非常重要的乐理,岐伯也非常喜爱。学医只不过是岐伯见众生苦难,所以后来去学的。可见岐伯高超的能力和善良的本性。也正是这样的人,才值得同样优秀的黄帝去尊敬、去讨教。而现在还有古代人们修建的岐伯庙,可见岐伯对古代人们的影响深重。
“岐黄之术”中的“岐黄”实际上是两个人的简称,其中“黄”就是黄帝,“歧”则指的是岐伯。岐伯和黄帝是同一时代的人,其人以医学精湛著称,曾经负责黄帝部族的医疗和卫生工作,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医学家。
《帝王世纪》中曾经写到,黄帝命令岐伯尝草记效,然后登记造册,负责治疗族人病患。后世的《黄帝内经》等书,都是以岐伯的记录为基础写作的。后世为了表达对岐伯和黄帝的敬意,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岐伯的名字排在黄帝之前,充分说明了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贡献之大。
岐伯在医学上的贡献主要记载于《黄帝内经》,据说当时还有与之对应的《黄帝外经》,却不幸失传了。《黄帝内经》实际上不是岐伯的著作,但也不是黄帝的著作,而是经过多位医家之手。直到秦汉时期,《黄帝内经》才最终成型。对于《黄帝内经》贡献最大、最早的人,无疑就是岐伯。
但是由于世人对皇权的崇拜,岐伯这个贡献最大的人却被渐渐遗忘了,还好,一个“岐黄之术”的中医别称,让我们知道岐伯这位医药界的先驱。
《黄帝内经》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医学理论。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即《素问》和《灵枢》,其中《素问》是对医理的阐述,《灵枢》则主要阐述如何利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的内容非常繁杂,后世很多医药学者都整理出过新的作品。
明朝张景岳所著《类经》一书比较系统,他按照不同的病理将全书分为十二类,分别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
此外,《黄帝内经》的内容不仅涉及医学,还包括哲学、天文、地理等,全面阐述了人体构造及其运行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地说明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因此,后世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也不仅仅限于医药学者,这也让《黄帝内经》获得了“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美誉。而每一个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的人,都不应忘记对这部著作贡献最大的岐伯。
“医学中的高深技术我不懂,修养自己的身体却无需过于纠结和追问过程。”。这句话是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一句古文,对于医学中的一些高深术语和技术,自己不必强求完全理解,因为超出了个人领域的专业知识。
你这个问题就问的不对头嘛!应该是“岐黄之术”。因为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内容基本是岐伯和黄帝二人一问一答形式写成的,而中医又源自此书,故称中医为“岐黄之术”。你说的黄芪是一种中药而已。
本文2023-08-05 15:38: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