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艺学的参考书目?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考汉语言文艺学的研究生需要看哪些书?或者相关资料?
解析:
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目总汇
语言学理论基础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大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大
胡明扬、贺阳、沈阳,《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部分),语文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大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
符淮清,《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
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人大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
高名凯,《语言论》,商务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
《辞海·语言学分册》,上海辞书
现代汉语
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
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教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中国社科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教
汉语方言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上教
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
古代汉语与汉语史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
王力,《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中华
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高教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北大
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教
耿振生,《音韵通讲》,河北教育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科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大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
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大
吴文祺、张世禄,《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上教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
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
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
文字学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
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上海古籍
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中华
文献学主要参考书目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大
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图书馆
严佑之,《古籍版本学概论》,华东师范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大
姚伯岳,《版本学》,北大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
潘树广,《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陕西人民
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中华
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大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
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北大
朱天俊、陈宏天,《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
朱天俊,《中文工具书参考资料》,北京师大
哲学要籍解题无参考书目,可以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和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文学大类主要参考书目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教
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北大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
钱穆与甲骨文及考古学 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
甲骨学史二题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
章太炎与汉语修辞学 天津师大学报 2002年第5期
所谓日知录袭钱氏说正误 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商颂笺议 古文献研究第1辑
唐宋词语词注释商兑(与樊维纲师合作) 文学遗产增刊第17辑
先秦至明代古籍校勘学述略 福建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清代校勘学述略 浙江学刊 2000年第5期
段玉裁评传(与郭在贻师合作)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二十世纪的义理与考据之争 文汇报2003年1月22日
我们怎样倡导学术规范 文汇报2003年11月2日,收入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思考 文汇报2001年7月3日
部荐教学用书不该如此疏失 文汇报2004年1月11日
发现论语:新见还是搞笑 文汇报2003年6月15日
姜亮夫先生传略 汉语史学报第3辑
评洪诚训诂学 江苏古籍版图书书评序跋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现代学术史上的宝贵资料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学人风范——读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 文景2004年第1期
周祖谟先生尔雅校笺重刊序言 尔雅校笺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重刊序言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举要重刊序言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清人笔记条辨重刊序言 清人笔记条辨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顾颉刚先生当代中国史学重刊序言 当代中国史学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萧公权先生中国政治思想史重刊序言 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中国政治思想史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合刊序言 治史三书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关于郭斌龢 万象2003年第5期
续关于郭斌龢 万象2003年第9期
关于“言有易,言无难”的出处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8月26日
古书疑义举例袭经解入门说的始作俑者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2日
鉴真的“面西化”正义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9日
关于三重证据法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30日
考据学的生命力 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6月7日
清代扬州学记读后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5月6日
读刘文典全集 文汇读书周报2001年7月7日
读欧化东渐史 文汇读书周报2001年8月11日
读金陵生小言 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2月11日
原典精读教学记事 大学2004年创刊号
《问学集》(上下,中华书局,1966年)一书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收录了他自1934年至1962年间撰写的各种论文共44篇。对古音、等韵、《切韵》及以前的训诂书等都提出了不少创见,陈述了他对汉语发展史、汉语研究史及历史方言研究等诸多方面的独特观点,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可贵的研究线索。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是其研究汉语音韵的又一部重要著作。该书旨在探讨自周秦音至《切韵》800年间韵部演变的过程。《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4年)一书是他几十年搜集、整理和考释唐五代韵书的成果,其中集印了唐五代写本和刻本韵书共30种,是总集唐五代韵书的一部大书。这对于研究古代文字的形体、音义,考察古人释字的方法等都很有价值。《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一书则列出了《广韵》206韵的各纽反切,用汉语拼音字母注出今音,成为普及汉语音韵学知识、帮助读者掌握运用《广韵》研读音韵或文学作品的工具。在古籍整理与校勘方面,他著有《广韵校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方言校笺》(科学出版社,1956年)、《洛阳伽蓝记校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释名校笺》(载《文史》第四十七辑)等。在文字改革运动和汉语规范化方面,他积极提倡普及语文知识,撰写了不少论著阐述自己的观点。《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一书在汉语词汇通俗读物中影响比较大。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在为祖国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方面做出了贡献。 总述
周祖谟194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汉语史以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1949年后开始从事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研究,并进一步贯穿古今,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同时注意语文教育的一些问题,在古典文献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音韵、训诂贡献
周祖谟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方面用力最勤,取得的成就也最大。所著《问学集》和《语言文史论集》,包括语言、文学、历史方面的论文90余篇,集中了他关于古汉语声韵部类和《切韵》性质及其音系基础等方面的创见,论述了周秦至陈隋800年间韵部的演变过程,并考订和评述了语言、文学、历史方面的许多著作,创获独多。
《问学集》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所收论文、札记等对古音、等韵、《切韵》以及前代训诂书均提出不少创见,是其学术代表作。书中对于上古音作了广泛的探讨,涉及声、韵、调各方面;对于汉魏以下的声韵也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等韵方面,根据梵文《悉昙章》一类材料及现代语音学理论对“阴调”、“阳调”、“五音”、“转”等传统术语给予新的解释;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评述了中国古代众多语言学著作的是非得失,辑录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
周祖谟治学注重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并从观点和方法上衡量其得失,进一步利用多方面的材料钩深致远。主张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认为要研究古代音韵,必须研究现代方言,除方言之外,还要重视历史文化和历代古典文学作品的研究。
周祖谟在高校教学50余年,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同时介绍研究的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的辛勤教诲下,不少学生已经成为语言学界著名学者、教授。
古籍整理成果
周祖谟精通版本目录学,对古籍涉猎很广,加之音韵训诂的专长,注意广搜版本,比较优劣,在古籍整理和校勘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古籍整理与校勘方面,他著有《广韵校本》、《方言校笺》、《洛阳伽蓝记校释》、《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释名校笺》等。
周祖谟《方言校笺》
《方言校笺》一书,为《方言》的研究做了总结。周著以宋代李孟传刻本为底本,参证清代戴震、卢文弨、刘台拱、王念孙、钱绎等各家研究成果,精心比勘,重新刊定,成为后出转精的定本。吴晓铃先生又为《方言校笺》编了《通检》,附于书后,查阅方便。 《方言校笺》参照宋以前古书33种加以申辨,对原书的讹文脱字都依例作了订正。
《广韵校本》引证了前人未见的中古字书《原本玉篇》、《慧琳音义》、《篆隶万象名义》、《字镜》等材料,在校勘上,注意抉发原书讹误条例,辩正俗写或体,考案音义,成为海内外研究《方言》的重要依据。 主要著作
《问学集》(上下,中华书局,1966年)此书是他的代表作。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
《广韵校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
《广韵校本方言校笺》(科学出版社,1956年)
《洛阳伽蓝记校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
《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
《方言校笺》《释名校笺》
《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4年)
《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
《汉语音韵论文集》
《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
《周祖谟语言学论文集》
主要论文
《陶刻孙本〈说文解字〉正误》
《研究汉代诗文韵读之方法》
《五代刻本〈切韵〉之韵目》
《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雅言、文言、古文等问题》
《关于唐本〈说文〉的真伪问题》
《读王念孙〈广雅疏证〉简论》
1914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
幼年受父教,读儒家基本典籍。
七岁入北京高等师范附设小学,跳级毕业。
11岁入北京师范学校,后转入成志中学。
193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男部。1932年毕业,同时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因后者学费较高,最后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从罗常培学音韵学,毕业论文《篆隶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任助理员,得以向赵元任问学。和董同和同寝。
1937年回北平省亲,因抗战爆发,滞留家中。
1938年起在辅仁大学国文系任教。
1938年《广韵校本》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周祖谟手稿
1939年被聘为辅仁大学国文教员,后被聘为国文系讲师、副教授,讲授过语音学、等韵学、高本汉中国音韵学、比较训诂学、甲骨文研究等课程。
1947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文科研究所秘书、图书馆专门委员、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0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主讲现代汉语、汉语史、音韵学、说文解字研究、语言文学要籍解题等课程。
195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和《语言研究》编辑委员。
1955年受高教部委托起草《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1957年代理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
1958年《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与罗常培合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1966年中华书局出版其著作《问学集》(上下)一书是他的代表作。
197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被国务院聘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
1981年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和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学。
1982年至1984年任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教研室主任兼研究室主任。
1984年古典文献研究室改为研究所,任所长。
1984年出版的《唐五代韵书集存》是作者30余年来搜集、整理、考订的总结性成果,总集唐五代韵书并考释其源流的一部大书,为研究汉语单韵、词汇、训诂提供了重要资料。
1984年赴日本讲学,并参加二十九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
1985年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
1995年1月14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
学术生涯
周祖谟三十年代就读北大中文系,师从沈兼士、罗常培,二年级即发表论文《说文解字之传本》,其时北大遂有“前有丁声树,后有周祖谟”之说。毕业后考入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南京),有意追随赵元任、李方桂,以加强语言学及方言调查的训练;但未及一年,因母病北返侍奉,旋以抗战爆发,南北阻隔,只得滞留北平。因此他在研究方法上,遂错失亲近审音派的机缘,而终为考古派的代表。
周祖谟治学,始终以音韵学为重心,而兼及文字、训诂、文献方面;其中尤用力于古语言学文献的校理,为最显著的特色。其论文根柢扎实,多有创获,曾汇编为《汉语音韵论文集》,以后增补为《问学集》两册,台湾、日本皆有翻印,为当代引用率最高的汉语史著作之一。专著《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与罗常培合作)、《魏晋南北朝韵部之演变》,对诗文用韵材料进行通盘清理,藉此重构上古音与中古音之间的历史缺环;《广韵校本(附校勘记)》、《尔雅校笺》、《方言校笺》、《释名校笺》皆为古汉语文献的最佳整理本;《唐五代韵书集成》集敦煌韵书之大观,比勘异同,考订源流,为中古音研究的基础性文献。此外尚有《洛阳伽蓝记校释》,亦远迈前贤,为古籍注释的高峰。
追溯上古音,须以中古音为初阶;构拟中古音,必以《切韵》为枢纽;而《切韵》的音系性质问题,又为语言学史上一大讼案,至今未有定论。周祖谟于此,六十年代有《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一文,在中外影响甚巨;张琨虽不尽认同其说,亦承认此文为“最札实详瞻”之作,以为可与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并列,为有关中古语音及《切韵》性质问题的两大经典。
1932年,周祖谟同时报考清华英语系及北大中文系。当时清华的国文试题包括对对子,题为“孙行者”,周祖谟对以“胡适之”,颇为出题的陈寅恪所赏。周祖谟为清华、北大同时录取,以学费原因而选择北大。据说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闻之,多次传言约请周祖谟一见,而周祖谟始终回避。以后周祖谟向旁人解释:胡先生道德文章为一代所宗,但与自己所学并非同一系统,骤然晋谒,有攀附之嫌,云云。然周祖谟以“胡博士”对“孙猴子”,已先有揶揄意味;又不愿低首拜谒,或于胡适不无轻蔑之心欤
沦陷时期,周祖谟承陈垣聘任到辅仁大学讲授国文,得以勉强维持生计。当时他与辅仁同事余逊、柴德赓、启功三人关系密切,并时常到陈(垣)校长处请益,启功回忆:“不知是谁,偶尔在陈校长的书里发现一张夹着的纸条,上面写着我们四个人的名字,于是就出现了校长身边有‘四翰林’的说法,又戏称我们为‘南书房四行走’。这说明四个人名声还不坏,才给予这样的美称,要不然为什么不叫‘四人帮’呢”
《方言校笺》一书,为《方言》的研究做了总结。周著以宋代李孟传刻本为底本,参证清代戴震、卢文弨、刘台拱、王念孙、钱绎等各家研究成果,精心比勘,重新刊定,成为后出转精的定本。吴晓铃先生又为《方言校笺》编了《通检》,附于书后,查阅方便。
历代仿《方言》体例撰述的著作很多,如清代杭世骏的《续方言》。此书专门收集唐宋以前古籍中散见的方言,作为《方言》的续补。程陈盛又作《续方言补正》,徐乃昌再作《续方言又补》,都是这类著作。此外,近代章太炎先生著《新方言》汇释方言俗语八百多条,兼附辨析与考证,探求方言的语源,在方言的研究上另辟蹊径。
作者简介 :
周祖谟(19141119-1995114)字燕孙,北京市人,祖籍浙江杭州。著名语言学家。 幼年受父教,读儒家基本典籍。七岁入北京高等师范附设小学,跳级毕业。11岁入北京师范学校,后转入成志中学,193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男部,1932年毕业,同时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因后者学费较高,最后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任助理员,得以向赵元任问学。1937年回北平省亲,因抗战爆发,滞留家中。1939年被聘为辅仁大学国文教员,后被聘为国文系讲师、副教授,讲授过语音学、等韵学、高本汉中国音韵学、比较训诂学、甲骨文研究等课程。1947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文科研究所秘书、图书馆专门委员、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委员。1950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主讲现代汉语、汉语史、音韵学、说文解字研究、语言文学要籍解题等课程。195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和《语言研究》编辑委员。1955年受高教部委托起草《现代汉语教学大纲》。1957年代理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197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被国务院聘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1982年至1984年任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教研室主任兼研究室主任,1984年古典文献研究室改为研究所,任所长。1985年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会副主任,《汉语大辞典》学术顾问等职。1981年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和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学。1984年赴日本讲学,并参加二十九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1995年1月14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 周祖谟194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汉语史以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1949年后开始从事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研究,并进一步贯穿古今,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同时注意语文教育的一些问题,在古典文献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周祖谟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方面用力最勤,取得的成就也最大。其《问学集》所收论文、札记等对古音、等韵、《切韵》以及前代训诂书均提出不少创见,是其学术代表作。书中对于上古音作了广泛的探讨,涉及声、韵、调各方面;对于汉魏以下的声韵也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等韵方面,根据梵文《悉昙章》一类材料及现代语音学理论对“阴调”、“阳调”、“五音”、“转”等传统术语给予新的解释;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评述了中国古代众多语言学著作的是非得失,辑录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是其另一部重要学术著作,详细论述了自周秦音到《切韵》八百年间韵部演变的过程。 周祖谟精通版本目录学,对古籍涉猎很广,加之音韵训诂的专长,注意广搜版本,比较优劣,在古籍整理和校勘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著《广韵校本》引证了前人未见的中古字书《原本玉篇》、《慧琳音义》、《篆隶万象名义》、《字镜》等材料,在校勘上,注意抉发原书讹误条例,辩正俗写或体,考案音义,成为海内外研究《方言》的重要依据。《方言校笺》参照宋以前古书33种加以申辨,对原书的讹文脱字都依例作了订正。此外《释名校笺》、《洛阳伽兰记校释》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祖谟治学注重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并从观点和方法上衡量其得失,进一步利用多方面的材料钩深致远。主张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认为要研究古代音韵,必须研究现代方言,除方言之外,还要重视历史文化和历代古典文学作品的研究。 周祖谟在高校教学50余年,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同时介绍研究的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的辛勤教诲下,不少学生已经成为语言学界著名学者、教授。 主要著作:《问学集》、《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广韵校本》、《方言校笺》、《释名校笺》、《洛阳伽兰记校释》、《唐五代韵书集存》、《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汉语音韵论文集》、《汉语词汇讲话》等,有《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语言学论文集》等。主要论文:《陶刻孙本〈说文解字〉正误》,《研究汉代诗文韵读之方法》,《五代刻本〈切韵〉之韵目》,《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雅言、文言、古文等问题》,《关于唐本〈说文〉的真伪问题》,《读王念孙〈广雅疏证〉简论》等。
本文2023-08-05 15:40: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