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觉的科研项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张觉的科研项目,第1张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1年度第二批科研和教学建设项目“汉语汉字规范运用研究”;

2003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韩非子〉校疏》(批准编号:0314);

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韩非子》微观研究”(批准号:04BZX031);

2007年度“211工程”项目《北宋社会经济发展与散文创作研究》;

2008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商君书〉校疏》(批准编号:0863);

2010年度上海财经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汉语实用教程》;

2011年度上海财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现代汉语实践能力培养与案例教学》。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韩非子〉考论》(批准号:10YJA720041)。

1鲁迅辑校古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0年)  2清代珍稀藏书文献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2009年)  著作:  1《文房四谱》(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2011年7月  2《杭州丁氏八千卷楼书事新考》(专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3 战争改变历史——1500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政治与历史进程(译著,60万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  4 酒谱(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2010年9月  学术论文:  1 “关于《姚辑本<谢氏后汉书补遗>抄录说明—2005年版《鲁迅全集》误收文一则”,《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3期  2 “牌记考:版本学术语的共时多样性”,《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三集  3 “丁氏八千卷楼藏书转归江南图书馆始末—以《艺风老人日记》所见史料为中心》”,《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一集  4 “同光间八千卷楼丁氏访书事迹考”,《图书馆杂志》,2011年11期  5 “窦苹其人及其《酒谱》创作心境”,《名作欣赏》,2011年第10期中旬刊  6 “晚清藏书家丁丙与寿松堂孙氏交游考”,《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增刊 (1)  7 “学问吟咏之间 —〈文字同盟〉与中日学术交流(1927-1931)”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8 “八千卷楼书目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5期  9 “八千卷楼丁氏与铁琴铜剑楼瞿氏皕宋楼陆氏交游考略”,《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年 第 4 期  10 静嘉堂文库藏《当归草堂书目》考(《文献》2011年1期)  11 学术本位 文化观照——评王晓平新著《日本诗经学史》(《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3期)  12 八千卷楼前期藏书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1期)  13 八千卷楼藏书零星散出之考察 (《温故知新集——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14 杭州八千卷楼丁刻书版考(《藏书》第5期)  15 探索古籍版本学传统研究体式的新路径——评陈先行著《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中国学研究》第10辑)  16 写本形态的八千春楼善本书目——以南京图书馆藏本为中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3期)  17 关于稿本《武林藏书录》(《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增刊)  18 从体例编排看《书林清话》(《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增刊)》。

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扬州甘泉(今扬州)人,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学识淹博,著述宏富,成就卓著,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扬州大学刘建臻教授长期从事经学和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清代学术特别是焦循及其著述有湛深研究,并具有整理点校古籍文献的丰富经验。正是因为著作者的重要地位和整理者的优越条件,早在2007年,整理《焦循全集》的设想就获得专家的高度肯定,并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整理计划,成为清史文献整理的重要项目之一。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终于结成硕果,2016年,《焦循全集》由广陵书社顺利出版。

《焦循全集》多达640万言,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是迄今搜罗汇辑焦循著述最为丰富的合集。焦循学问博大精深,其著述遍及经、史、子、集四部,约计达数十种之多。此前,除少量著述如《孟子正义》等数种得以出版之外,绝大多数都未能得到整理,甚至还有诸多稿本、抄本未能得到发掘利用。整理者付出大量心血精力,广搜博采,抄录影印,尽最大可能网罗焦循所有著述。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毛诗地里释》《注易日记》《里堂书跋》《乘方释例》《里堂札记》《里堂诗集》《里堂道听录》等20余种稀见稿抄本,分别珍藏于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等十余家收藏机构,整理者不辞辛苦,多方搜求,终得如愿以偿。在广泛搜罗、认真辨析的基础上,全书最终收录焦循著述59种,其中甲编为焦循自著52种,乙编为焦循摘抄或选刻之书5种,另附录他人摘编焦循著述2种。除极个别求之不得或寻之未获外,几乎将焦循著述囊括无遗,堪称迄今最为全备的焦循著作合集。

其二,是迄今别白考辨焦循著述最为精审的合集。焦循著述众多,其中不免存在鱼目混珠、真伪杂陈的情形。刘建臻教授系研究焦循及清代学术之专家,此前即出版发表有《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焦循著述新证》和《焦循学术论略》等系列论著。依据多年研究奠定的学识功底,整理者对现存以及见于记载的各种焦循著述详加考证辨析,以删重去复,黜伪存真。以焦循有关《诗经》的著述为例,上海图书馆藏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和《毛诗物名释》稿本2种,南京图书馆藏有《陆玑疏考证》1种。以其名目观之,当为三书。整理者经仔细比勘,发现《毛诗物名释》实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之初稿,而《陆玑疏考证》则系《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第十二卷之内容,遂保留《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1种,而摒弃了原计划收录的《毛诗物名释》和《陆玑疏考证》2种。又如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里堂书品》抄本,卷首目录题“里堂焦氏书品”,下署“廷琥手录”。书名既题焦循之字,抄录者又为焦循之子焦廷琥,学者多将其视之为焦循著述。整理者细加考核,发现焦循本人及其子焦廷琥均未言及此书,且现存焦廷琥手稿笔迹与是书明显不符,进而发现其书内容旨趣与焦循学术思想相去甚远,书中甚至还载有焦循身后之事,遂判定该书实为伪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理者将该书直接剔除,不予收录。诸如此类,整理者对能够查找到的焦循所有著述,均一一厘清其重出者、伪托者、未成者、散佚者,乃至未见、存疑者,最终确定全集的收录内容范围。其考辨及其别择堪为定论,有效地保证了新版《焦循全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三,是整理难度极大的清代学者著作集。焦循学识广博,在经学、史学、文学,乃至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术数等各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当时即有“通儒”之称。再加上其著述稿本、抄本颇多,今人辨识整理,其难度可想而知。整理者迎难而上,网罗专门人才,组织学术队伍,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整理点校工作。

作为清代文献整理的新成果,《焦循全集》的推出,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焦循全集》的整理出版,为学者阅读利用提供了可靠方便的文本,必将大大推进对焦循本人及其清代学术的研究;另一方面,《焦循全集》的整理出版,反映了新一代的扬州学人对扬州先贤尤其是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可谓薪火相传,渊源有自,必将有力地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黄爱平)

西南大学文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风优良,享有盛誉。

其前身为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50年10月,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两个学院的国文系随之合并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重庆大学中文系并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1956年更名为汉语言文学系,2003年7月成立文学院。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伴随着西南大学的诞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揭开了文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西南大学文学院 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和“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几代人薪火传承,文学院已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齐全、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内高校文学院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在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文学院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学院共有教职工99人,其中有专任教师9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50人,获博士学位者30人,有研究生学历者占教师人数的689%。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现有重庆市学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1人、二层次人才2人,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1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担当起新世纪文学院再铸辉煌的历史重任。

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学科发展观,学院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凝炼方向、搭建平台、形成特色、突出创新,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融合、队伍建设与学术环境建设等纳入学科建设大系统。在学科建设方面,原有的两个博士点:美学、汉语言文字学(与文献所共建),现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招收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和**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美术学等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美学四个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学院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截止2007年9月,在校本科生1781人、硕士研究生362人、博士研究生4人,外国留学生3人。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汉语国际教育、影视艺术四个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教师,在教师教育上具有专业优势;汉语言文学(非师)为非师范专业,主要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提供硕士研究生生源,毕业生多考研;戏剧影视文学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电视戏剧工作者及其他新闻出版工作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7个研究机构:吴宓研究中心、重庆市文科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新诗所共建)、美学研究所、西南影视文化教育与研究中心、叙事文学研究所、中国书法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学院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6项,其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1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2项,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重庆市纵横向项目33项,校级项目53项。在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7部、教材44 部、编著21部、古籍整理16部,公开发表论文62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79篇,学科级论文69篇。

2001年以来,学院共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赵伶俐教授主持的《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2门重庆市精品课程(2004年刘明华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和2005年王本朝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字学、美学原理、**学概论)。

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30余项,2005年熊宪光教授(排名第二)的《整体建构多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教材》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学院教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李怡教授《“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何宗美教授《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在教育部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评选中获奖5项,在重庆市第一至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2项,1人获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学三等奖。

学院汇聚了众多学术先贤和大师:吴宓、高亨、赖以庄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秉承他们的文化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已培养了8000余名毕业生,很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全国著名学者(如南开大学文学院曾晓渝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陈保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泉根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龙泉明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导冯宪光教授),有的成为省厅级干部(如原重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中纪委、中组部国有企业巡视组组长滕久明,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原市委常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罗淑芳,重庆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长何事忠,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赵健,四川省广安市市长王建军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如西藏拉萨中学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刘树群,四川省平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杨廷茂,四川西充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杨明,重庆巴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特级教师欧平等),培养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张鲁、《南方周末》驻京记者张者以及钟鸣、范稳、钱滨、高江、王康等著名作家,为重庆和全国的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院先后与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汉语教学关系。学院每年选派3—5人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年接收留学生及访问学者5人左右前来留学和访学。有望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学院与泰国孔敬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办成为泰国示范性孔子学院。学院与泰国三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每年选拔20余名学生到海外实习。随着文学院开放办学的发展,学院的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1、承担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史记》金陵书局本与点校本校勘研究”(13YJA770032)。

2、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的《史记》修订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赵生群教授主持,0802022,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270万字)。

3、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宋人轶事汇编》课题组成员(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主编,233号)、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教古字132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4、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主持,批准号:10&ZH011)中的“(清)俞樾撰《诸子平议》三十五卷”整理与研究。

5、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368、369号)、江苏省“十二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王念孙集》、《王引之集》(约500万字,主要负责人)

6、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俞樾全集》(373号。约700万字,复旦大学汪少华教授主编,王华宝副主编);2013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批准编号:1352,排名第2)

1《古“语”新研——先秦格言、谚语及其当代意义》

200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2CZW006,结题证书号:20040917,等级:良好

2 《国语》韦昭注辨正

2007年度国家社科规划办后期资助项目,07FZW001,结题证书号:20080267

3 《国语汇校集注及相关问题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

11BZW030,结题证书号:20151302,等级:良好

4《〈国语〉韦注整理与研究》,2005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已结题

5《国语汇校集注》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09YJA751060,结项证书号:09YJA751060

6.《国语汇校集注》,2009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编号:0958

7.《国语集注》,浙江省社科规划办常规课题一般项目,09CGWX001YB

8.承担国家重大出版基金工程项目《大藏经·续(汉文部分)》子项目,承担《禅家龟鉴》、《沙门日用》、《锦江禅灯》的点校,已全部结题

古永继

姓名:古永继

性别:男民族:汉

党派:中共党员出生年月:1953-9-1

籍贯:云南出生地:云南建水

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所获学位:史学硕士

现任职务: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专业职称:正高级

研究专长:中国历史西南边疆民族史

工作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所在地区:昆明

中文名:古永继

民族:汉

出生地:云南建水

出生日期:1953-9-1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历史大事典》等

籍贯:云南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西南地方史地方文献整理

科研项目

1、云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乾隆《滇黔志略》点校;

2、国家清史编篆委员会项目:《国家清史篆修工程项目:《典志.南方少数民族篇》;

3、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明清时期外来移民对滇黔地区的开发及民族融合影响研究》

4、云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云南15种特有民族清代史料汇编》;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史开发史系列研究》子课题:《西南边疆地区移民史》;

6、云南省民族研究院项目:《元明清时期外来移民对滇黔民族关系变化的重大影响》。

论文著述

出版学术著作6部(合著),点校古籍2部,主编3部(副主编),并参加了一些辞书、专著如《中国历史大事典》、《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的撰写。先后于《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地方志》、《民族译丛》、《思想战线》、《云南社会科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70余篇。其中数据库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两篇,核心期刊会议多篇。

代表性成果:

图书:

天启《滇志》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滇黔志略》点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地学·水利·航运卷》(合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西南通史》(合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

论文:

《明代外来移民对云南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推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民族和谐——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文集2009-07-27

《明代滇西地区内地移民对中缅关系的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3期;

《哈尼族研究中史误的三点辨正》(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明代西南地区商屯说质疑》(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谢圣纶与〈滇黔志略〉》(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10期;

《“商人杀王莽说”辨析》(《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云南古代的水运发展》(《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获奖成果

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次)

1994年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合著))

1996年云南省教委颁发的“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第一届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天启《滇志》点校)

199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地学·水利·航运卷》(合著))

1998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民族学三等奖”

2003年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河南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西南通史》(合著))

2004年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西南通史》(合著))

2006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民族学三等奖

2008年获“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论文)一等奖(论文《哈尼族研究中史误的三点辨正》,《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2011年10月,获“云南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第十五届优秀教师奖”——杰出奖(一等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