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
茶叶起源于中国,种茶、饮茶、品茶、茶道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影响远播海外。无论是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说明茶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此衍生出的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那么对于如此爱茶的各位,您又真的了解“茶”字是如何而来的吗?
关于“茶”字的来源,大都认为中唐(约公元 8 世纪)以前表示“茶”的字,就是“荼”字。“荼”字最早见于《诗经》,但《诗经》在不少诗篇中所说的“荼”,并不是茶。开始以“荼”字明确地包含有“茶”字意义的,是《尔雅•释木》中的“槚,苦荼”。晋代郭璞的《尔雅注》还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注解:“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公元 2 世纪前期,东汉许慎在所著《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这个“荼”字,据宋代徐铉等在该书的注中说,“此即今之茶字”。我国西南地区的兄弟民族,是早已知道“茶’的(见前引司马相如《凡将篇》和扬雄《方言》),发音为“荈诧”或“蔎”。秦汉以来,茶在由西南地区传播于广大汉民族居住地区时,因其味苦和发音近似“荼”字,“荼”即被用来以表达“茶”这种药物和饮料。
《茶经述评》“荼”字的字音不止一个,其字义也不只一个。“荼”字被用来表达“茶”的含义历时很久,后来才省了一笔,变为“茶”字。这种改变,据说是受了陆羽的《茶经》和卢仝的《茶歌》等的影响(见宋代魏了翁《邛州先茶记》),同意这种说法的有明代的杨慎(见《丹铅杂录》)和清代的顾炎武(见《唐韵正》)。但此说与《茶经》注的说法不符,这个注已清楚地说明了“茶”字的出处是《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唐玄宗撰。(《开元文字音义》已佚,玄宗曾自为此书作序,说这是一部与《说文》《字林》相类似的字书,凡三百二十部)这就可知将“荼”字略去一笔,定为现在的“茶”字,是唐玄宗以御撰的形式定下来的。但在这个新文字刚刚开始使用时,新旧文字必然会通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且安史之乱以后,接着又是频年的藩镇割据的动乱时期,所以顾炎武在《唐韵正》中说:
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名,见大历十四年(779)刻荼字,贞元十四年(798)刻荼药字,皆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841)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855)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因此,当陆羽撰写《茶经》时,能在“荼”字仍为很多人所沿用的情况下,把“荼”字一律改为“茶”字,从而使“茶”字得以广泛地流传开来,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独具卓识的一个创举。以后,随着茶叶生产贸易的发展,音义专用的“茶”字,经过了大约 80 年的时间,终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绿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茶类。
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就可以看作是绿茶加工的开始了,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为我国茶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于个产茶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生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销量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市场上绿茶销量占内销总量的1/3以上。
同时,绿茶又是生产花茶的主要原料。
绿茶的特性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
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
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绿茶种类
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 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茶」字似乎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讲「茶」在唐以前还有很多名字:
「一曰槚,一曰蔎,一曰茗,一曰荈」。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此外,还有“诧”、“茗”,等称谓,均认为是茶之异名同义字。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 蔎,四曰茗,五曰”。总之,在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最多、最普遍的是荼字,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生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在定《茶经》(公元758年左右)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诗经》先后七次提到「荼」: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大雅绵》)
出其圈阅,有女如荼。(《郑风出其东门》)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国风豳风鸱鹗》
其铸斯赵,以薅荼蓼。(《周颂良耜》)
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
但是《诗经》中「荼」是不是「茶」是有争议的,所以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1、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2、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3、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笥”和“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已有饮茶习俗。4、六朝说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1)达摩禅定: 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2)孙皓以茶代酒: 根据《三国志韦曜传》中说,吴国皇帝孙皓率群臣饮酒,规定赴宴的人至少得喝七升,而韦曜酒力不胜,只能喝二升,孙皓便常密赐茶荈以代酒。由此可知三国时代,当时上层社会饮茶风气甚盛,同时已有“以茶代酒”的先例了。(3)王肃茗饮: 唐代以前人们饮茶叫做「茗饮」,就和煮菜而饮汤一样,是用来解渴或用来佐餐的。这种说法可由北魏人杨衔之所着洛阳伽蓝记中的描写窥得。书中记载说当时喜欢「茗饮」的,主要是南朝人,北方人日常则多饮用酪浆,书中尚记载了一则故事:北魏时,南户齐朝的一位官员王肃向北魏称降,刚来时,不习惯北方吃羊肉、酪浆的饮食,便常以鲫鱼羹为饭,渴则饮茗汁,一饮便是一斗,北魏首都洛阳的人均称王肃为“漏厄”,就是永远装不满的容器。几年后,北魏高祖皇帝设宴,宴席上王肃食羊肉,酪浆甚多,高祖便问王肃:“你觉得羊肉比起鲫鱼羹来如何?”王肃回答道:“莒附庸小国,鱼虽不能和羊肉比美,但正是表兰秋菊各有好处。只是茗叶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给酪浆作奴仆了。”这个典故一传开,因此茗汁方有“酪奴”的别名。这段记载说明了,茗饮是南人时尚,上至贵族朝士,下至平民均有好者,甚至是日常生活之必须品,而北人则歧视茗饮。其次当时的饮茶属牛饮,甚至有人饮至一斛二升,这与后来细酌慢品的饮茶大异其趣。
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
1、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_(jiǎ),茗,_(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
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3、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2014初级茶艺理论知识带答案的
1、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_A_。
A《诗经》 B《茶经》 C《神农本草经》 D《史记》
2、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_B_和黑茶六类。
A花茶 B黄茶 C青茶 D春茶
3、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主产于福建、广东和_C_。
A广西 B江西 C台湾 D海南
4、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茶墨俱香”的典故与下列哪位文人有关?_D_
A唐寅 B赵孟頫 C文征明 D苏轼
5、茶叶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饮茶有很好的明目作用,特别是_D_。
A红茶 B花茶 C黑茶 D绿茶
6、饮茶可以延年益寿,解渴提神,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饮茶的益处。_D_
A防蛀牙 B抗原子辐射 C治坏血病 D治疗颈椎病
7、世界上第一部茶百科全书是_D_。
A《诗经》 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 D《茶经》
8、我国五大名泉有中冷泉、趵突泉、惠山泉、虎跑泉和_A_。
A观音泉 B玉泉 C崂山泉 D谷帘泉
9、“字依壶传,壶随字贵“。文人_C_在紫砂壶上开创题刻后,一直流传下来,后来紫砂艺人中出现了专门刻字的分工。
A.郑板桥 B任伯年 C陈鸿寿 D董其昌
10、“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我国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名句?_C_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11、我国历史上“不可一日无茶”的君主是_B_。
A朱元璋 B乾隆帝 C李煜 D康熙帝
12、茶树属于什么植物?_B_
A单子叶植物 B双子叶植物 C既是单子叶又是双子叶植物
13、茶原产自哪里?_B_
A浙江 B云贵川地区 C北京 D内蒙古
14、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利用和种植茶的国家是_D_。
A日本 B韩国 C英国 D中国
15、绿茶的制作步骤有几个?_B_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红茶属于什么茶?_C_
A不发酵茶 B半发酵茶 C完全发酵茶 D微发酵茶
17、下列哪种茶不属于绿茶?_D_
A西湖龙井 B南安石亭绿 C眉茶 D海马宫茶
18、下面哪种茶不属于萎凋茶?_B_
A白茶 B黑茶 C红茶 D乌龙茶
19、斟茶时杯中茶汤应为几分满 _C_
A5、6分满 B6、7分满 C7、8分满 D全满
20、下面哪一个不是杯托类型?_D_
A碗形 B高脚形 C盘形 D圆形
21、《茶经》的作者是_C_。
A张又新 B李时珍 C陆羽 D震钧
22、蔡襄的著作是_A_。
A《茶录》 B《煎茶水记》 C《制茶新谱》 D 《大观茶论》
2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云南重要的产茶区?_A_
A滇北 B滇南 C滇东 D滇西
24、点茶是哪个朝代的饮茶方式?_B_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5、准妈妈不宜喝什么茶?_A_
A绿茶 B黑茶 C黄茶 D红茶
26、下列哪种茶的发酵程度最低? _A_
A白茶 B黑茶 C红茶 D茉莉花茶
27、被尊称为茶圣的是_A_。
A陆羽 B皎然 C苏轼 D卢仝
28、中国古代文人常将茶比作哪一种情操的象征?_A_
A清廉高洁 B虚心好学 C傲然正气 D坚贞不屈
29、《七碗茶诗》的作者是_D_。
A陆游 B苏轼 C白居易 D卢仝
30、西湖龙井产于哪里?_A_
A浙江 B湖南 C福建 D云南
31、碧螺春的外形是_A_。
A卷曲形 B针形 C直条形 D花形
32、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思想是_A_。
A.和 B静 C清 D廉
33、生活中有一些被人们习惯称为“茶”的茶类,应统称为代茶类。下列哪种茶不属于代茶类?_D_
A菊花 B苦丁茶 C苦荞 D茉莉银针
34、茶具按功能可分为主茶具和辅助用品,以下属于主茶具的一组是_D_。
A.茶壶、茶盘 B茶船、茶盘 C茶杯、茶盘 D茶壶、茶蛊
35、“茶”字在以下哪个朝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_B_
A汉代 B唐朝 C元朝 D南北朝
36、陆羽编著的《茶经》诞生于哪个朝代?_A_
A唐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
37、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是_D_。
A杀青、晒干、揉捻 B揉捻、杀青、晒干
C晒干、揉捻、晒青 D杀青、揉捻、晒干
38、以下哪种茶是世界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_C_
A绿茶 B普洱茶 C红茶 D铁观音
39、以下哪种茶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作“药茶”?_D_
A红茶 B黑茶 C绿茶 D白茶
40、以下哪个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_D_
A华南茶区 B江南茶区 C江北茶区 D西南茶区
4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饮茶习惯,其中酥油茶是( B )的饮茶习俗。
A、维族 B、藏族 C、蒙族 D、
42、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茶文化邮票上的古茶树是在( D )
A、四川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云南省
43、“安吉白茶”属于哪一类茶?( B)
A、青茶 B、绿茶 C、红茶 D、白茶
44、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专门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书中认为最宜泡茶的水是( A)
A、泉水 B、井水 C、江水 D、河水
45、 紫砂壶起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 B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46、下列茶叶中,存放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的是:( C )
A、太平猴魁 B、六安瓜片 C、普洱茶
47、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 B)A、日本 B、中国 C、印度
48、清代出现( A )品饮艺术。
A乌龙功夫茶 B白族三道茶 C宁红太子茶 D云南普洱茶
49、茶道精神是( C )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50、雅志、敬客、行道是( A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51、茶树性喜温暖( B )通气,通常气温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生长。
A干燥的环境 B湿润的环境 C避光的环境 D阴冷的环境
52、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 D )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45度到55度之间为佳。
A中性 B酸性 C偏酸性 D微酸性
53、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A )。
A《神农本草》 B《大观茶论》 C《茶经》 D《茶录》
54、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 A )。
A 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B 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C茶叶艺术 D茶叶经销
55、泡茶和饮茶是( C )的主要内容。
A茶道 B 茶仪 C 茶艺 D茶宴
56、红茶道发酵度是( D ),其叶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
A0% B 30% C 50% D100%
57、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含水量过高,高温和( D )。
A无光照射 B 灯光照射 C 漫射光照射 D阳光照射
58、( C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盏 B 玉书煨 C 盖碗 D茶荷
59、( D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 湖南长沙 C 浙江龙泉 D江西景德镇
60、90摄氏度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B )茶叶。
A绿茶 B 红茶 C 沱茶 D白茶
61、在冲泡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品质所需水温不同B 不同茶叶外形所需水温不同
C不同茶叶品种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茶叶品种煮水所需时间不同
62、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 B )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A轻松的音乐 B美好的语言 C热情的握手 D严肃的礼节
63、下列选项中,( D )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遍
C 宾客谈话之时,不要侧耳细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64、冲泡绿茶最好选用( C )进行冲泡。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瓷壶
65、世界三大高香茶是( B )、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
A、西湖龙井 B、祁门红茶 C、安溪铁 D、台湾冻顶乌龙
66、茶叶外形“白毫显露”是( C)的品质特点之一。
A、黄山毛峰 B、西湖龙井 C、碧螺春 D、铁观音
67、( D )是茶叶的一种独特功能。
A、生津止渴 B、健胃消食 C、振奋精神 D、消除电离抗辐射
68、具有“色绿、汤绿、叶绿”三绿特点的是( C)。
A、烘青绿茶 B、炒青绿茶 C、蒸青绿茶 D、晒青绿茶
69( A)的透气性、吸水性、保温性比较好。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白瓷壶
70、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D )。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
71、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 D )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蜜黄
72、茶褐素是红茶的呈味物质,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主要是使( C )。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黄,叶底暗褐
73、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和内质的( D)来看。
A、汤色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滋味
74、在茶的冲泡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所需水温不同 B、不同茶叶产地煮水温度不同
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需时间不同
75、茶叶中含有( C )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200 C、500 D、1000
76、“红茶”的英文是( B )
A Red tea, B Black tea, C Oolong tea, D Yellow tea
77、雨花茶是( C )名优绿茶的代表。
A、片形 B、扁平形 C、针形 D、卷曲形
78、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C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79、武夷岩茶是( A )乌龙茶的代表。
A、闽北 B、闽南 C、台南 D、台北
80、普洱茶主产于( D )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A、海南 B、湖南 C、广西 D、云南
81、“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 D )必备的“四宝”。
A、四川盖碗茶 B、藏族酥油茶 C、客家擂茶 D、潮汕工夫茶
82、( B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A、奶茶 B、擂茶 C、竹筒茶 D、酥油茶
83、 ( C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A、咸奶茶 B、竹筒茶 C、打油茶 D、酥油茶
84、“龙虎斗”是纳西族人治疗( C )的秘方。
A、骨折 B、胃病 C、感冒 D、解暑
85、冲泡杭白菊和枸配绿茶的配料茶,冲泡的水温以( C )为宜。
A、30℃ B、50℃ C、80℃ D、100℃
86、古代文人茶艺的精神是追求“精( D )清和”。
A、真 B、廉 C、美 D、俭
87、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颜色深褐油亮,茶汤色泽( B )。
A、橙色 B、红亮 C、紫红 D、**
88、茶艺演示过程中,茶叶冲泡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 C )、奉茶、收具。
A、高冲水 B、洗杯 C、冲泡 D、淋壶
89、科学地泡好一杯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D )。
A、茶具、茶叶品种、温壶 B、置茶、温壶、冲泡
C、茶具、壶温、浸泡时间 D、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90、茶叶中的涩味物质主要是( C )
A.蛋白质 B粗纤维素 C茶多酚 D氨基酸
91、碧螺春的香气特点是( D )。
A、甜醇带蜜糖香 B、甜醇带板栗香 C、鲜嫩带蜜糖香 D、鲜嫩带花果香
92、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A )、黄金桂、永春佛手、毛蟹等。
A、铁观音 B、大红袍 C、水仙 D、肉桂
93、君山银针属于( C )类。
A、绿茶 B、黑茶 C、黄茶 D、花茶
94、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D )。
A、一苦二回味三甜 B、一甜二苦三回味
C、一甜二回味三苦 D、一苦二甜三回味
95、冲泡调饮红茶的时间一般以( D )分钟为宜。
A、15~20 B、10~15 C、5~10 D、3~5
96、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D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茶谱》 B、陆羽《茶经》 C、陆羽《茶谱》 D、王褒《僮约》
97、80℃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D )茶叶。
A、白茶 B、花茶 C、沱茶 D、名优绿茶
98、100℃水温对冲泡( D )茶叶最适宜
A、龙井茶 B、碧螺春 C、黄山毛峰 D、铁观音
99、法国人饮用的茶叶及采用的品饮方式因人而异,以饮用( A )的人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
A、红茶 B、绿茶 C、)花茶 D、白茶
百度这边不让写太多,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自己去醉沙堤看下。
初级钳工理论知识试题 第十套 急求答案!初级钳工理论知识试题
第十套试题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括号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满分30分。)
1.装配图是表达设计意图和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 )
2.走刀是切削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多次所完成的工艺过程。 ( )
3.铸造是制造机械零件毛坯的一种金属切削加工方法。 ( )
4.车削加工可以车外圆、车端面、切槽和切断等,但不能车螺纹和盘弹簧。 ( )
5.合理选择划线基准,是提高划线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 )
6.快换钻夹头可不停车而换装钻头,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 )
7.对刮削面的精度要求,一般包括形状和位置精度、尺寸精度、接触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 )
8.经过刮削后的工件表面组织比原来疏松,硬度降低。 ( )
9.研磨后的尺寸精度可达001~005 mm。 ( )
10.低碳钢塑性较好,不容易折断,常用来制作小型的研具。 ( )
11.矫正薄板料不是使板料面积延展,而是利用拉伸或压缩的原理将板料拉伸或压缩。 ( )
12.工件弯曲卸荷后,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会发生变化,出现回弹现象。( )
13.低压容器装置的铆接应用强固铆接。 ( )
14.有机粘结剂的特点是能耐高温,但强度较低。 ( )
15.双头螺柱装配时,其中心线必须与机体表面垂直。 ( )
16.松键连接能保证轴与轴上零件有较高的同轴度。 ( )
17.楔键连接时,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键上面与键槽有一定间隙。 ( )
18.带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包角不能小于120°。 ( )
19.两齿轮啮合侧隙与中心距偏差无关。 ( )
20.蜗杆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但工作时发热量大,从而必须有良好的润滑。
( )
21.联轴器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应保证两轴的同轴度。 ( )
22.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可能有一定影响。 ( )
23.台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的通用夹具。 ( )
24.砂轮机托架和砂轮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03mm以内。 ( )
25.选用量块组时,应尽可能采用最少的块数,块数越多,则误差越大。( )
26.塞尺是由薄钢片制成的,所以可测量温度较高的工件。 ( )
27.毡圈、橡胶油封式密封装置结构简单,但摩擦力较大, 适用于运动速度不高时。 ( )
28.机械零件或工具、模具由于某种原因而丧失原定功能的现象称为疲劳失效。( )
29.检验齿轮齿侧间隙的方法有压铅丝检验法和百分表检验法。 ( )
30.机器启动前,进给机构通常都应处于“停止”位置,应仔细检查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可靠。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40分。)
1.在零件图中注写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小数点对齐,小数后位数相同,零偏差( )。
A.必须标出 B.不必标出 C.用文字说明 D.用符号表示
2.经过划线确定的加工尺寸,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 )来保证尺寸精度。
A.测量 B.找正 C.借料 D.调整
3.一般划线精度能达到( )。
A.0025~005mm B.O25~05mm
C.025mm左右 D.O5mm左右
4.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时,加工中应选用主要起( )作用的切削液。
A.润滑 B.冷却 C.冷却和润滑
5.机械加工后留下的刮削余量不宜太大,一般为( )mm。
A.005~04 B.004~005 C.04~05
6.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有些发亮的研点,应( )。
A.刮轻些 B.刮重些 C.轻重适中地刮
7.研具材料应比被研磨的工件( )。
A.软 B.硬 C.软硬一样
8.主要用于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铸铁工件研磨的磨料是( )。
A.碳化物磨料 B.氧化物磨料 C.金刚石磨料
9.冷矫正由于存在冷作硬化现象,因此只适用于( )的材料。
A.刚性好、变形严重 B.塑性好、变形不严重 C.刚性好、变形不严重
10.铆钉直径在8 mm以下的均采用( )。
A.热铆 B.冷铆 C.混合铆
11.粘结结合处的表面应( )。
A.粗糙些 B.细些 C.粗细均匀
12.螺栓连接机械防松装置包括( )防松。
A.止动垫圈 B.弹簧垫圈 C.双螺母锁紧
13.松键连接能保证轴与轴上零件有较高的( )。
A.同轴度 B.垂直度 C.平行度
14.圆锥销的规格是以( )和长度表示。
A.小头直径 B.大头直径 C.中间直径
15.两链轮装配后,中心距小于500 mm时,轴向偏移量应在( )mm以下。
A.1 B.2 C.3
16.圆柱齿轮安装时,接触斑点处于异向偏接触,其原因是两齿轮( )。
A.轴线歪斜 B.轴线不平行 C.中心距太大或太小
1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过盈太大时,其装配方法可采用( )。
A.敲入法 B.压入法 C.温差法
18.装配精度完全依赖于零件加工精度的装配方法是( )。
A.完全互换法 B.选配法 C.调整法
19.砂轮机托架和砂轮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 )mm以内,以防工件扎入造成
事故。
A.5 B.4 C.3
20.游标高度尺的精度一般为( )mm。
A.O1 B.1 C.O02 D.O05
21.尺寸标注必须符合( )标准的规定。
A.企业 B.国家 C.行业 D.部颁
22.M10表示( )为10 mm的粗牙普通螺纹。
A.中径 B.小径 C.大径 D.节径
23.内径千分尺的刻线方向与外径千分尺的刻线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交叉 D.垂直
24.用百分表测量工件时,长指针转一圈,齿杆移动( )mm。
A.2 B.1 C.10 D.01
25.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叫做( )。
A.最大过盈 B.最大间隙 C.最小过盈 D.最小间隙
26.标准平板是检验、划线及刮削中的( )。
A.基本量具 B.一般量具 C.基本工具
27.齿轮在轴上固定,当要求配合过盈量较大时,应采用( )。
A.敲击法装入 B.压力机压入 C.液压套合装配 D.冲压装配
28.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 )。
A.主运动 B.进给运动 C.辅助运动 D.切削运动
29.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切削力( )。
A.越小 B.越大 C.一般不变 D.大小不变
30.布氏硬度的符号用( )表示。
A.HRC B.HV C.HD D.HB
31.铜与锡的合金称为( )铜。
A.紫 B.纯 C.青 D.黄
32.安全电压为( )V以下。
A.220 B.380 C.12 D.36
33.单头呆扳手22中的22是指( )。
A.所拧螺栓的直径 B.所拧螺栓的长度
C.所拧螺栓六方头外圆直径 D.所拧螺栓六方头对边之间的距离
34.材料弯曲后,其长度不变的一层称为( )。
A.中间层 B.中性层 C.中心层 D.内层 E
35.冷作硬化后的材料给进一步的矫正或其他冷加工带来困难,必要时可进行( )处理,使材料恢复到原来的力学性能。
A.淬火 B.回火 C.退火
36.普通手用丝锥的前角一般为( )。
A.5°~8° B.8°~10° C.10°~12° D.9°~1l°
37.板牙两端的锥角部分是( )部分。
A.夹持 B.切削 C.导向 D.尾
38.研磨余量一般在( )mm内比较适宜。
A.05~1 B.3~5 C.0005~003 D.003~005
39.装配是将若干个( ).组合成机器的过程。
A.零件 B.部件 C.组件 D.零件和部件
40.钻头由( )和尾部组成。
A.工作部分 B.切削部分 C.导向部分 D.颈部
三、多选题(下列每题中有多个选项,其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1分,共30分)。
1.装配图是( )的重要工具。
A.仿造 B.维修 C.表达设计意图
D.指导生产 E.进行技术交流
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有( )。
A.假想画法 B.测绘画法 C.简化画法
D.拆卸画法 E.展开画法
3.生产过程包括( )两部分。
A.主要过程 B.辅助过程 C.检验过程
D.装配过程 E.运输过程
4.工件的几何形状是由( )构成的。
A.点 B.线 C面 D.体
5.刮刀按所刮表面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 )三种。
A.平面刮刀 B.粗刮刀 C.曲面刮刀 D.细刮刀 E.精刮刀
6.常用的显示剂有( )两种。
A.氧化铁 B.氧化铅 C.红丹粉 D.蓝粉 E.蓝油
7.齿轮传动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 )。
A.平行轴传动 B.相交轴传动 C.交错轴传动 D.垂直轴传动
8.研具材料主要有( )等。
A.灰铸铁 B.球墨铸铁 C.碳钢 D.低碳钢 E.铜
9.碳化物磨料主要用于研磨( )之类的高硬度工件。
A.硬质合金 B.宝石 C.玛瑙 D.陶瓷 E.硬铬
10.按矫正时产生矫正力的方法,矫正可分为( )等。
A.手工矫正 B.压力矫正 C.火焰矫正
D.机械矫正 E.高频热点矫正
11.铆接的形式可分为( )。
A.单盖板连接 B.双盖板连接 C.搭接 D.对接 E.角接
12.焊接分为( )三大类。
A.手工电弧焊 B.锡焊 C.熔焊 D.压焊 E.钎焊
13.螺纹连接常用的防松装置有( )。
A.弹簧垫圈防松 B.摩擦力防松 C.机械防松
D.冲击防松 E.粘结防松
14.松键连接分为( )三种。
A.普通平键连接 B.花键连接 C.楔键连接
D.半圆键连接 E.导向平键连接
15.销按其结构形式分为( )等。
A.圆柱销 B.定位销 C.圆锥销 D.开口销 E.安全销
16.齿轮轴组件装入箱体前应进行三方面的检查,包括( )。
A.孔和平面的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
B.孔和平面的相互垂直度
C.孔和平面的相互平行度
D.孔和平面的相互位置度
E.孔和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外观质量
17.装配工艺过程包括( )等工作,其工作量在机械制造总工作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A.装配 B.加工 C.调整 D.检测 E.试验
18.机械制造中常用的装配方法为( )。
A.整机装配法 B互换装配法 C.分组装配法
D.调整装配法 E.修配装配法
19.量具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用途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 )三种类型。
A.精密量具 B.万能量具 C.专用量具
D.标准量具 E.检验量具
20.常见的表面失效形式有( )。
A.摩擦失效 B.磨损失效 C.破坏失效
D.疲劳失效 E.腐蚀失效
21.带传动中常用的带有( )。
A.V带 B.三角带 C.梯形带 D.平带
22.钢按用途可分为( )。
A.高速钢 B.结构钢 C.工具钢 D.特殊用途钢
23.在划好的线条上打样冲眼时,必须在线条的( )处。
A.圆弧 B.交叉 C.转折 D.端点
24.錾子可分为( )。
A.扁錾 B.宽錾 C.窄錾 D.油槽錾
25.基本的锉削方法有( )。
A.顺向锉 B.交叉锉 C.推锉 D.逆向锉
26.铆接按使用要求可分为( )。
A.活动铆接 B.固定铆接 C.冷铆 D.热铆
27.属于钳工常用的设备有( )。
A.台式钻床 B.立式钻床 C.台虎钳 D.砂轮机 E.车床
28.孔、轴公差带是由( )确定的。
A.基本偏差 B.尺寸公差 C.尺寸大小 D.精度高低
29.切削用量是指( )的总称。
A.切削深度 B.切削速度 C.进给量 D.切削宽度
30.铰刀按铰孔形状分为( )。
A.圆锥铰刀 B.圆柱铰刀 C.平面铰刀 D.曲面铰刀
艺术化妆师高级理论知识试卷d答案答-化妆师是在专业岗位上从事专业工作后有业绩学历年限,单位就按条件报送参评的,非常的严格的,不是考的。
2015船舶高级焊工理论知识题答案你好可以在百度文库进行搜索。高级焊工理论知识试题
高级焊工理论知识试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高级焊工理论知识试题(一)
(附答案)
名词解释 (A)
1 [工艺基本知识]焊道:每一次熔敷所形成的一条单道焊缝
2 [工艺基本知识]残余氢:焊件中扩散氢充分逸出后仍残存于焊缝金属中的氢。
3 [工艺基本知识]焊接夹具: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效率,防止焊接变形采用的夹具。
洁净间的一些初级理论知识?楼主是什么意思?想问什么。我们是深圳科菱净化公司的。专做洁净室的。有问题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公司咨询
车工中级(数控)理论知识试卷0511答案
车工中级(数控)理论知识试卷0511题在哪里?
车工中级(数控)理论知识试卷0505答案你最好是把题拿来我告诉你做。
重庆中级电工考试,理论知识答案。我有,我昨天才考,发给你嘛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焊工初级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我目前有办法给你的是,第一,加班上群里找同学的抄(当然并不建议你这么做;第二,就是自己好好做,提高自己。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做,对成绩有好处。作业怎么能发到网上来问答案呢,这样对你学习成绩没什么用。多问问老师才对学习成绩能提高,多思考一下,一般的练习题并不难的。
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答案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你可以发过来或许我可以帮到你
经多年的资料收集,文献的考证,我大胆推理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时间,决不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神农,也不是南北朝的达摩,时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里面讲述了茶的奇妙和起源:“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许多人因此判定茶可解百毒,但古代医籍记载的“毒”,多指热毒间应可推演到万年之前,中国人的祖先便已开始使用并栽培茶叶。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就是作为药用进入日常生活的。当时还没有茶这个字,而是如火如荼的荼。我国《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说神农有一天吃了72种有毒的植物,肠子变黑了,后来又吃了另一种叶子,竟然把肠胃里的其他毒都解了。神农就把这个东西叫做查(音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茶)。
神农在尝百草的时候偶然发现一种叶子能帮助消化而且还能解毒,古人吃猎物容易上火,造成消化不良,喝过这个叶子就可以感觉浑身舒服,这就是茶叶的最初发现它的作用和功效。说到茶叶的发现,就要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传说神农氏尝了72种毒草后毒气聚腹,不能自制。躺在一棵树下休息时,忽然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落入口中,清香甜醇,精神为之一振,他咀嚼树上嫩枝叶,毒气顿退。那些叶子就是我们今天的茶叶。
据史料记载,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50年),吴理真在蒙顶山上开始种茶,蒙顶山由此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在“蒙”字的词条中专门注有“〖蒙山茶〗四川名山县蒙山出产的茶叶”。
1、茶叶史
茶叶(a tea leaf)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 “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http://baikebaiducom/view/3217htm
2、《茶经》与陆羽
茶经
我国悠久的茶叶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茶经》的诞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对唐代茶文化的一个归纳,同时又对以后茶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茶经》全书共分3卷10节。上卷3节:"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二之具"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中卷1节:"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下卷6节:"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饮"
"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 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七种工具。"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茶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69079htm
2、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陆羽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时,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以《易经》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九岁时,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住持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结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令芟剪卉莽,还派年长者管束。
眨眼三年,陆羽12岁,觉得寺中日月难渡。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闽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
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徒太常寺大祝,但都未就职。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
不羡黄金垒,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干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晶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令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人贡的。(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牺范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
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晶茶鉴水的神奇传说。唐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述了陆羽这样一件事: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懂,因之赶郡,泊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于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执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低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荣槽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遭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齐至岸,舟荡覆半,惧其渺,揭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历经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新唐书·列传)的(陆羽传)中,也记有此事,但在说到李季卿召见陆羽时,“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衙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露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唐李肇撰{国史补)也说到,陆羽·茶术尤著,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70htm
本文2023-08-05 16:02: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