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湖南的名胜古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介绍湖南的名胜古迹,第1张

  湖南这片山明水秀的土地对中国的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名胜古迹有很多,现在,随我来看看湖南的一些名胜古迹吧!

  湖南的名胜古迹: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国家 历史 文化 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0。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 自然 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凤凰的风景是历史的。从远古盘瓠到凤凰厅、到辰沅永靖兵备道、到民国、到今天,走在古巷中,冥冥中想起的是众多凤凰名人的身影。

 凤凰的风景自然还是世界的。因为沈从文,许多人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把凤凰作为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一种对 美学 的真谛、对文学的归依、对艺术的认同、对历史的评判问题的直接应答。或者到准提庵看看黄永玉精心创作、才情洋溢的二十幅巨型 壁画 ,面对四壁的旷世佳作,细嚼那些智慧与 幽默 共生的题跋,道德感染扑面而来。这里展露了凤凰人对传统的继承、对文化的吞吐、对世界的思考、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民族的风景,更是世界的风景。

 或者,历史、文化、民族、世界的话题太过沉重,许多的行旅只为凤凰那份奇异秀丽的自然景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同样是一种可贵的认同。

湖南的名胜古迹: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最近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0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这里遍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峰异石,突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武陵源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将人们征服。武陵源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发现的山水名胜。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在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据航测所知有山峰三千多座,垂直四百米以上的石峰有一千余个。这里的峰石与别处不同,直立而密集,那些突兀入眼的岩壁、峰石、如帛、如笋,似屏似柔,一扇扇、一根根,连绵万顷,给人以层峦叠嶂的磅颉气势与恢宏大观。天子山、张家界有八十多处观景台,在那里可以静观细赏。峰石名称很多大如“神堂湾”、“西海长卷”,小如“天女献花”、“屈子行呤”、“罗汉峰”,同样使人产生无拘无束的畅想。

湖南的名胜古迹:天心阁

 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标志,位于长沙市的天心公园内,是一座古香古色立于古城墙上的楼阁,天心阁古时就驰名三湘大地,亦是古城的一个标志。

 天心公园位于长沙市的天心区,公园南端有一段长达220米的明代城墙,高13米宽6米,看上去高大而坚固,建筑材料底部是长条麻石,上部是大青砖,而此段城墙之最高、最阔处,便是矗立着天心阁。

 天心阁由主副三阁以及长廊组成。其中主阁高175米,居中,基台由花岗石长成,其上楼阁有三层,三重檐歇山顶,檐角翘起,琉璃瓦覆顶。天心阁顶檐之下,南悬“天心阁”三字匾,北悬“楚天一览”四字匾。此阁始建的时间今已无法考证,但至少不会晚于明末,有明代城墙已作了它的“基座”。

 天心阁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高阁用游廊连接,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它的结构用挑梁,不用斗拱,三层阁用四十六根红漆圆柱支撑,廊柱结合,栗瓦粉墙,灰白色石基敦厚稳实,六十二头石狮各具姿态,三十二只龙首托起翼角,翘首蓝天,三十二只风马铜铃迎风鸣响,巨型吻龙各领-。石壁图案,更是古人所崇拜的图滕,狩猎和战车战马,看上去,仿佛仍然是旌旗猎猎,战马萧萧。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

湖南的名胜古迹:乾州古城

 “凤凰的兵、乾州的城”——这是在湘西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乾州城是苗疆首府,是大气的,是宏伟的,是苗疆文化的融汇与传承之地。相比之下,凤凰只是一个驻兵的小镇。是小气的,精致的。

 俗语云:游湘西,奔乾城。早在4200年前,乾州城就成为了千里苗疆的首府。明清时期,为了镇压苗人起兵,朝廷大将必定镇守乾州。如贝子福康安(亦为《还珠格格》中福尔康之原型)、和珅之弟和琳、清末名将罗荣光、陕甘总督杨岳斌等,均先后驻兵乾州。

 沧海桑田,历经风雨,古城依然气派依旧,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石板古街、十里河道、荷塘月色等,古迹繁多,独具特色,令游人流连忘返。

湖南的名胜古迹:茶陵云阳山

 云阳山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山。在这里可览七十二峰,可观十大灵岩,可拜岳圣始祖,可沐道佛祥光。

 云阳山是神农故封。据《汉学堂丝书》和《皇甫记》等古籍所载,云阳山是因黄帝之子少昊云阳氏始封于此而得名,又是第八代神农炎帝的封地。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云阳山兴农事,种五谷,尝百草,采茶茗,至今在云阳山留下了祈丰台、洗药池、晒药坪、碾药槽、炼丹灶、神农殿等灵迹。1986年,在云阳山南麓发现的独岭坳大溪文化遗址0土的6000多年前的碳化稻粒,有力佐证了炎帝神农在云阳山教人“刀耕火种”的历史。

 云阳山是道佛圣地。早在南北朝时期,云阳山就有宗教活动。梁天监二年(503),佛教的传教者在云阳山东麓兴建了崇福寺;梁大同年间(535~545),一位叫饶道亨的人拜紫微真人为师,在云阳山兴建云阳仙道观。从此,来云阳山修道、悟禅、建宫观寺庵的道徒、僧侣络绎不绝。唐初,云阳山曾封为南岳,素有“古南岳”之称。1500多年来,云阳山一直被道、佛两教视为“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洞天福地,至今在云阳山东门入口处存有全国唯一以赤松子命名的道观赤松仙;在云阳山北门入口处建有佛教的紫云寺;在紫微峰东麓的古南岳宫(云阳仙)和白云寺,时为佛寺、时为道观,甚至佛、道共处一室。优越的 地理 环境和兴盛的道、佛文化,使得云阳山常年祥云绕绕,钟声悠悠,香火绵绵。

1 湖南的名胜古迹岳麓山介绍

2 湖南长沙名胜古迹有哪些

3 湖南免费旅游景点大全

4 湖南周末旅游好去处

5 湖南有哪些名胜古迹和特产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长沙·长沙说沙古城稽古

长沙是我国二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湘中偏北,湘江下游河谷两岸,自古舟楫便利,形势险要。古人云:长沙为湖南的襟要,“指顾伸缩,皆足有为。南出可拊韶州之项背,东顾则章贡(泛指江西)肘腋可抉,西下则黔巫(指贵州)之咽喉可塞,争南服者,不得长沙,无以成席卷之势”。故长沙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历来为中南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楚得其地而能称雄于江汉之间,秦白起先据长沙而得取川黔。长沙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属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带,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终年披绿,物产丰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长沙,楚之粟也。”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长沙即成为楚国的粮仓。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先民们的辛勤开拓,使长沙自古就成为湖南腹地古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仍是湖南省的省会。

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何以与“沙”结缘的呢《通典·州郡》载,“长沙”一名取意于天子祷于山东万里沙祠的典制。《太平寰宇记》云:“东方朔记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川至东莱,地可万里,故曰长沙。”也有古籍谓此名乃是应兆于天上轸宿旁“长沙”小星的祥瑞,故长沙又称“星沙”……可当地人却说,长沙长沙,就因为从前这里有一条比现在水陆洲长得多的沙洲。

谷郎沙洲除孽龙

相传那时湘江中游一带,上起湘潭,下抵湘阴,百余里都是沙洲。洲上沙丘连绵,寸草不生,时而还洪水漫卷,一片汪洋。原来它是一条孽龙的化身,洪水即是它口中所啧吐。一日薄暮,洪水又泛滥成灾。一个叫谷郎的牧羊人因家园被毁,便在山上歇宿。正欲解酒葫芦呷酒御寒,一身材魁梧、容貌丑陋的汉子向他索酒,接过葫芦,一饮而尽。那汉子酒醉失言,露其雷神身分。机智的谷郎趁他酣睡之机,披起他的神衣飞至长洲中央,用他的神锤神錾,将孽龙断成数段。鲜血浸透沙土,茫茫沙滩化成许多小洲,这便是以后的马洲、鹅洲、牛头洲、水陆洲、傅家洲等。这些洲后来有沉有浮,有断有续,到明清之际逐渐自南而北合为牛头洲、橘子洲、傅家洲。不久,牛头洲又与橘子洲首尾衔接,即为现代之橘子洲。由于龙血的滋润,沙洲成为肥美沃土家园。谷郎则成了山神,湘江岸边的谷山是他的化身,附近团山、尖山是他降龙所用的锤、錾。

长沙沙水水无沙

长沙说沙,还得说到白沙井。白沙井在城南回龙山下有井四口,每口各边长度不及半米,却四季不竭不溢,随舀随涨。因其水自沙石中渗出,故名“沙水”。然而,此水正如昔日井旁龙王庙中“常德德山有德,长沙沙水无沙”一联所云,出于沙而无沙。不仅无沙,而且极其清冽美味,《长沙府志》说它“汲之,桶底浮于桶面”;《湘城访古录》云:“其泉清香甘美,夏凉而冬温。煮为茗,芳洁不变。为酒不酢不滓。浆者不腐。为药剂不变其气味。霍乱吐泻,一饮良已。”用白沙井水酿出的酒自古有名。晋代文学家谢惠连赋中即有“饮湘吴之醇酹”之吟。杜甫《发潭州》诗亦有“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之唱。今之名酒“白沙液”,采用白沙井水,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取我国“八大名酒”的工艺特色,使其香既有泸州大曲的浓香,又有茅台的酱香。唯其如此,白沙井曾被誉为“长沙第一泉”、“天下第一泉”,也有将其与济南趵突泉、杭州虎跑泉、贵州漏趵泉并称为天下四大名泉的。文人墨客们更将其雅称为“星泉溥润”、“玉醴流甘”。

既是“沙水”何以无沙呢这自然是由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决定的。然而,民间则说白沙井之“沙”与自然界的沙并无关系,而是因其上应星宿。潇湘属翼轸二星,长沙一域所上应者为轸星侧之小星长沙星,而具体对应点则正是白沙井。民间也有说白沙井之“沙”和白沙姑娘有关:早先此处既没有山也没有井,当地百姓吃水用水全靠一口水塘。但它不久即为一黑龙所糟踏。一天,一丹顶白鹤因误饮塘水而中毒,幸得当地老农相救。白鹤病愈飞走几天后,一位名叫白沙的姑娘来这里开起了面铺。黑龙闻讯化身一黑汉子前来调戏,白沙姑娘以面条招待。黑汉子吞咽之间,姑娘轻拂掸尘,面条顿时变成一串铁链,牵住黑龙肚肠。姑娘将筷子插地变作拴龙铁柱,随即又招来一座小山压住黑龙,并令其喷吐清水。就在乡亲们惊诧之际,白沙姑娘寂然无影,镇龙的小山下却出现了这口水井。为纪念白沙姑娘,人们便将其唤做“白沙井”。

万年沧桑一瞬间

长沙及其所在的古潭州历史久远。考古工作者在湘乡岱子坪、浏阳城郊等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遗址发掘出的大量实物资料表明,早在一万年以前,这一带就有了原始人群的足迹。距今五千年左右,这里更成为先民们繁衍生息的广阔天地。相传作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即安息于此地。

神农之后,唐尧列三苗部落首领为诸侯,长沙,即如《禹贡》所载,属“古三苗国”。后虞舜南巡过此,为韶山秀色所迷,欣然奏起至美韶乐,引来凤凰来仪,致使韶山美名留传至今。禹定九州,此地属荆州之域。

商、周时期,长沙已为物产丰茂之地。《逸周书·王会篇》所列各地贡物中已有“长沙鳖”之名目。物从地名,这是“长沙”始见于古文献之中。至春秋战国,长沙更成为楚之重镇和粮仓。从数十年来这一带两千余座楚墓中发掘出土的天平、毛笔、书画、竹简、玉石、兵器、漆器、青铜器皿、竹木制品等珍贵文物来看,当时长沙的经济、文化、军事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且已逐渐形成城邑的雏型。

秦统一中国以后,划天下为三十六郡,长沙及其周围九县被设为长沙郡。治所定名湘县,即后来的长沙县。此为长沙正式列入地方行政系统之始。汉朝建立,高祖以番阳令吴芮平秦有功,封为长沙王,改湘县为临湘县,并始筑城垣,于是长沙始为一诸侯国之都城。有史可查的长沙古城,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长沙汉代遗迹有定王台、马王堆、贾谊故宅等。汉末三国鼎立,长沙战事频仍,今犹有捞刀河,关公渡等遗迹。

三国归晋,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马乂为长沙王,后乂因参加“八王之乱”而被杀。此后朝廷不再封王。东晋时,名臣陶侃曾为长沙郡公,政绩卓著。至宋齐梁陈四朝,各封其皇子或皇兄为长沙王。长沙或国或州或郡,治所均设在临湘县(今长沙)。隋开皇九年(589)撤湘州,取古“昭潭无底”(湘水最深处,湘潭昭山脚下)之意,更名为潭州。隋炀帝“罢州置郡”,复称长沙郡,并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唐初,长沙郡复为潭州。开元时,全国划为十五道,潭州属江南西道。道设节度使,总揽所属州县军政大权,潭州有钦化军节度使,后称武安军节度使。

北宋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长沙归属于中央统一的政令之下。改唐的道为路,至道三年(997)长沙属荆湖南路,为潭州长沙郡,仍治长沙县。由于社会在对外屈辱中初呈安定,地方讲学之风渐起。开宝九年(976),岳麓山创建岳麓书院,到南宋经朱熹、张栻主持,成为名山学府,追美洙泗,冠绝一时。不久,国势日衰,民族危亡之中,不少志士在长沙奏响了一曲动地悲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辛弃疾和李芾。今留有营盘街、熊湘阁等遗迹。

元代行政建制又变,并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和广南西路为湖广行中书省,改潭州为潭州路,后又改天临路,治所长沙。至明,长沙属湖广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改天临路为潭州府,五年更名长沙府,府治长沙县,领十一县一州。守御指挥邱广改建长沙城府,将前朝土城全部改为石基砖墙,合城九门,每门皆设城楼,门外各有月城,城外筑有隍池。与此同时,皇子皇孙先后被封为长沙藩王。王府之大,几占全城十之六七。现市内一些街道名称仍标示出当年王府的亭馆楼阁之所在。明末,张献忠攻破长沙,尽逐藩王。后李自成兵败,清兵席卷南下。1649年,清军至湘潭,明守将弃城鼠逃。明督师大学士、定兴侯何腾蛟与李自成余部合作抗清,被捕身死。壶山有其衣冠冢。

清初,长沙府依旧。康熙三年(1664)始分置湖南布政使司,称湖南省,省治、府治、两个县治,均置长沙。顺治十一年(1654),洪承畴以明藩王府砖石加修城垣,并增开四门。咸丰二年(1852),巡抚骆秉章为防太平军,又大加修筑。同年,太平军进逼长沙,在城垣及水陆洲等处与清军鏖战。西王萧朝贵饮弹阵亡于天心阁。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光绪二十九年(1903),据《中日通商行船续约》第十款,开放长沙为通商口岸。在外侮日亟之时,梁启超、谭嗣同等志士仁人,以长沙为中心,积极倡导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时,长沙为最先响应武昌起义的英雄城市。

是因为这个古籍记载的东西颠覆了如今考古界或者说整个史学界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这36万册古籍全是秦简,记载的是秦朝的历史。专家们是在湖南的一个小镇中发现的这些古籍,这个湖南小镇叫做里耶,所以这个里耶小镇又被称为秦朝秦简的故乡。

发现这些古籍的经历也蛮好玩的,当时有一群专家来到里耶考古,在这里发现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紧接着,他们又发现了一口古井。这口古井的历史就没有那么长了,但是也有着上千年的岁月。在这个古老的井中,专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的古籍,有36万册之巨,而且在附近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

经过鉴定,发现这些东西是秦朝的,古籍就是秦简。但是当专家解读了秦简上的东西后却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秦简记载的似乎不同于人们所了解的历史,从出土的秦简和兵器来看,这里曾经是秦楚大战的战场之一。而楚怀王是一名宠信奸臣的昏庸皇帝,所以楚国的战斗力其实比不上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即使如此,秦楚之战也是整整打了一年才结束。

这一批秦简解开了很多历史的谜题,给我国研究秦朝历史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记载着在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是怎样生存、发展并进行文化交流的。还有就是,在秦楚战争结束后,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等等一系列重大史实。因为这些秦简记载的东西,让专家们发现了秦朝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专家们都觉得相当不可思议,这也侧面反映出,读史书也要辩证地读。

在我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每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我国最早实行的是“九州”制和“十二州”制。《汉书·地理志》说,在原始社会的黄帝时代已经开始“画野分州”,每一万平方里为一州;尧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大禹治水后又分天下为九州。在《尚书·禹贡》中详细记载着九州的名称,它们是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其他古籍所记载的九州名称与《禹贡》稍有出入。十二州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有列出州名。因此,“九州”一说要比“十二州”的影响大,后来九州也就成了中国的别称。

和九州、十二州同时并行的还有“畿服”之制。这是以一个国家的都城为中心,每向外方圆五百里逐次划分成甸、侯、绥、要、荒五服,也有划分成九服的。但以上只是后代学者在追忆历史时表达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并非是真正实行了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 战国晚期,邹衍提出“大九洲”地理学说,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因此,后来泛指中国境内时,又有神州大地的说法。像这样的九个小州合起来成为一个大洲,共有九个大洲,洲与洲之间都有海水环绕,再往外是大地的边际,中国不过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这同样只是一种大胆的想像而已。

秦始皇统一天下,我国开始有了较为正规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秦代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若干县,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地方各项事务。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郡由朝廷直接管辖,国分封给有功劳的大臣,每国各领数郡土地,郡、国数目比秦代有很大的增加。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已达103个,郡和王国之下有县、邑、道、侯国。县、邑有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 。

汉代在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同时还采用了州制。封国势力过于强大,往往会形成割据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经过一系列对内削藩,对外开拓疆土的基础上,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十三州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各置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事务。从东汉至南北朝,不断沿用州制。虽然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州的划分、数目与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格局未变,均以州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构机,下辖郡、县等。到隋炀帝时,废除州制,恢复推行郡、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至此,中国历史在八百多年后又回到秦初的统治方式。 唐、宋、辽、金几代朝廷改用道、府、路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每道各辖几十个州。中唐又析置十五道,井与节度使制度逐渐融合。 在道制之外,又有府制。分别设在国内要地和边境地区。北 宋开始,改用路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分全国为二十三路,下辖府与州。两宋和辽、金时期,路的设置、分合及所辖的府、州常有变动。

至元代,我国行省制度确立起来。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把胜利成果巩固下来,除设置中央一级的中书省外,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和云南行省。每个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元代后,“行省”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明代虽然改行省为布政司,但在口语中仍如此称呼。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省规模和政区划分。

惟楚有材,意指楚地出人才。常用于湖南湖北地区。以湖南省长沙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闻名于世。

同义词有"惟楚有才","唯楚有才"。

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论语》也是成书于春秋。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以湖北为政治中心的,楚国最强盛的400年国都在湖北荆州,所以湖北又称荆楚。

湖南作为楚国故地,历来自称楚地。古长沙国为楚国文化的继承,以湖南为政治中心也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楚。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为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岳麓书院楹联

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