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的书籍目录
《本草纲目》原序
进《本草纲目》疏
《本草纲目》凡例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用药式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序例目录第二卷
----------序例下
序例第二卷\序例
----------药名同异
----------相反诸药(凡36种)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病有八要六失六不治
----------《药对》岁物药品
----------《神农本草经》目录
----------中品药120种
----------下品药125种
----------宋本草旧目录
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
----------诸风
----------痉风
----------项强
----------癫痫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
----------噎膈
----------反胃
----------哕
----------呃逆
----------霍乱
----------痢
----------疟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溲数遗尿
----------小便血
----------强中
----------大便燥结
----------脱肛
----------痔漏
----------瘀血
----------积聚症瘕
----------诸虫
----------肠鸣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
----------痛风
----------头痛
----------眩晕
----------眼目
----------面
----------鼻
----------唇
----------口舌
----------咽喉
----------音声
----------须发
----------狐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疡癜风
----------九漏
----------痈、疽
----------外伤诸疮
----------金、镞、竹、木伤
----------跌仆折伤
----------五绝
----------诸虫伤
----------诸兽伤
----------诸毒
----------蛊毒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产难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诸疳
----------痘疮
----------小儿惊痫
水部第五卷
----------水之一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
----------雨水
----------潦水
----------露水
----------甘露
----------甘露蜜
----------明水
----------冬霜
----------腊雪
----------雹
----------夏冰
----------神水
----------半天河
----------屋漏水
水部第五卷
----------水之二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流水
----------井泉水
----------井华水
----------节气水
药物解说
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
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草 21 拼音名 22 金丝草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金丝草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金丝草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金丝草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栽培 39 化学成份 310 性味 311 功能主治 312 金丝草的用法用量 313 各家论述 314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金丝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金丝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金丝草 1 拼音
jīn sī cǎo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草21 拼音名
Jīn Sī Cǎo
22 金丝草的别名黄毛草、笔子草、猫尾草、笔尾草、金丝茅、竹蒿草
23 来源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24 性味
甘、淡,凉。
25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
26 金丝草的用法用量05~1两。
2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金丝草31 出处
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32 拼音名Jīn Sī Cǎo
33 英文名Rough Melic,Herb of Rough Melic
34 金丝草的别名落苏、黄毛草、毛毛草、笔仔草、猫仔草、墙头竹、牛尾草、金丝茅、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猫毛草、牛毛草、竹叶草、马鞍草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
采收和储藏:栽后第1年冬季收1次,以后每年的6月和10月各收获1次,割取地上部分,捆成小把,晒干或鲜用。
36 原形态金丝草,多年生草本,高1030cm。秆直立,纤细。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13mm,先端渐尖,两面和边缘多少被毛;叶鞘壳净,鞘口有毛。穗状花序单生于主秆和分枝的顶端,柔软而微曲,长153cm,穗轴纤细,节间甚短,被睫毛,节的顶端粗大成截头状;小穗成对,一具柄,一无柄,长不及2mm,基盘的毛约与小穗等长或过之;第1颖的先端截头状或 ,被睫毛;第2颖较第1颖稍长,脊粗糙,先端被睫毛,2齿裂,具芒,芒直或缺,金**,长1015mm;不孕小花的外稃存或缺,线形光滑,内稃缺;结实小花的外稃中间有裂隙,裂片被睫毛,具芒,芒与第2颖的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的细小,有的长达1mm;花柱2,柱头帚刷状,长约1mm。花、果期59月。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38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可选择田边、山丘、石缝栽培。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10月至翌年3月,将老株挖起,分成数小丛,每丛有苗56根,按行株距20cm×15cm开窝,每窝栽1丛,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春、夏季施人畜粪水,冬季施土杂肥。
39 化学成份本品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310 性味苦;寒;无毒
311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疔疮痈肿
312 金丝草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313 各家论述《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314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金丝草的方剂 养津饮
的咽喉干燥疼痛等。加减:咽痛、口腔糜烂者,加板蓝根、金丝草;口干不欲饮,舌苔白腻,加佩兰、金丝草。
水沉金丝膏njīnsīgāo《儒门事亲》卷十五:别名:水溶金丝膏组成:沥青1两,白胶1两。主治:一切恶疮。用法
小金丝膏拼音:xiǎojīnsīgāo英文:概述:小金丝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串雅内编》卷二方之
飞黄丹拼音:fēihuángdān处方:带毛雀儿、金丝矾。制法:用带毛雀儿,取去肠、肚,将金丝矾研细,装放
外感平安茶g贮藏:密封。注外感平安茶浸膏处方及制法处方:金丝草1234g连翘1234g香薷1234g土荆芥1
更多用到中药金丝草的方剂用到中药金丝草的中成药 外感平安茶
g贮藏:密封。注外感平安茶浸膏处方及制法处方:金丝草1234g连翘1234g香薷1234g土荆芥1
铁箍散出毒气。《本草纲目》卷十三:方名:铁箍散组成:金丝草灰2两(醋拌,晒干),贝母5两(去心),白芷2
山玫胶囊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3nm。理论板数按金丝桃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
维甜美降糖茶竹10g天花粉10g山药10g银线莲5g葛根8g金丝苦楝10g茯苓8g青果肉600g山楂6g甜叶菊5
益心酮片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对照品、金丝桃苷对照品,分别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
更多用到中药金丝草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金丝草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无根草
录∶此草无根无叶,生在柴草上,缠结而生,名无根金丝草,色有紫有黄。百草镜∶无根金丝草一名大焰草,即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二草部]金丝草无毒金丝草主吐血咳血衄血下血血崩瘴气解诸药毒疗痈疽疔肿恶疮凉血散热(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金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金丝草(《纲目》)集解时珍曰∶金丝草出庆阳山谷,苗状当俟访问。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吐血咳血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咳嗽血有火郁,有虚劳)火郁麦门冬片黄芩桔梗生地黄金丝草茅根贝母姜黄牡丹皮芎白芍药大青香附子茜根丹参知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的集中国16世纪前本草学大成的中医典籍,属《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县,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热爱医学,《本草纲目》一书就是他总结以前本草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学习、时间,历时数十年编成的著作。
行医著作
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从古医书中习得不少知识,但也发现许多医学书籍中存在大量错误和遗漏。从医10年后,他产生了写《本草纲目》的想法。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此后,李时珍先后到过武当山、庐山等名川大山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了800多种图书,拜访了无数民间高手,并把古代典籍上的错误一个个纠正过来,历经30年编写成《本草纲目》。
本文2023-08-05 16:14: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