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药理学及古中医对巴戟天的认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现代药理学及古中医对巴戟天的认识,第1张

巴戟天除了补肾助阳还有哪些功效, 还能治疗哪些疾病,哪些人适合服用,能不能长期泡水喝, 本文将从现代药理学及古中医对巴戟天的认识进行深入分析。

巴戟天为茜草科多年生藤植物,据考证,古代药用植物巴戟天很可能是现今所用巴戟天在分类系统上具亲缘关系相近的种类,是清末发展的“新兴品种”, 古代药用的是归州巴戟天,即四川所习用香巴戟(铁箍散) ,而现在普遍应用的巴戟天今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且以广东产为地道药材。 其药用部位是巴戟天植物的地下块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即可入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巴戟天 可抗骨质疏松、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抑郁、抗疲劳抗氧化、改善心肌缺血、改善生殖 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神农本草经》云:“巴戟天,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神农本草经》是一本什么样的奇书?本书成书于东汉时期之前,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他三大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古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配伍原则,临床验之有效,经久不衰。

所以《神农本草经》对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描述,在众多中医古籍中最具权威性。

所谓“味辛”,辛能散,主散风,散寒。

所谓“微温”,即药性微温,温能散寒。

所谓“阴痿不起”即男子阳委不举。

《本草备要》指出:巴戟天入肾经血分,强阴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气、香港脚、水肿。

所以,巴戟 天运用最多的功效即使是温补肾阳,祛风除湿,对于肾阳虚,寒湿内阻之阳委不举者 尤为适宜。

所谓“大风”,是否指中医说的风中经络、风中脏腑?《药性论》认为“大风”即“头面中风”、“大风血癞”,但是仔细分析可知,头面中风,口眼㖞斜等症,乃风邪乘虚而入,气血痹阻,经络不通,治疗一般以祛风发表药为主,且药性略燥,而巴戟天入肾经血分,温润不燥,益肾和血为主,其祛风解表之力不足,所以,显然此处的 “主大风”并非指“主中风、风中经络”之意。

《诸病源候论》指出:“脑转肉裂,目中系痛,不欲闻人语声,此名大风。”这些症状和现代医学所说的严重高血压所致的头目眩晕胀痛如出一辙,巴戟天入血分,易动风动血,显然,“ 主大风”亦非指“主风中脏腑”之意。

《药性论》中所谓“大风血癞”,即麻风一类疾病,本病乃营卫热腐,其气不清,风寒客于血脉所致,也绝非巴戟天所宜。故巴戟天所谓的“主大风”也不是指“主大风血癞” 之意。

古代大家陈修园指出:“巴戟天禀天春升之木气而入足厥阴肝;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阳明燥金胃。虽气味有木土之分,而其用则统归于温肝之内”。

从陈修园的话中,首先可以明确的是: 巴戟天还能入肝经而温肝散寒。

那这跟“主大风”又有何关联?

《金匮》指出 “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主大风”的只有两味药,一味是防风,一味是巴戟天,防风主除风之害,而巴戟天则主得风之益。 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吸入之气含“风、寒、热、湿、燥、火”天之六气,六气得风气则为正气和风,木得风气可条达,阴痿可起;火得风气可上炎;土得风气而运化,故可补中,益气;金得风气而可萧杀;水得风气而不上泛,而肾水主骨髓,肾主藏志,故可强筋骨、增志;故六气得风而不至于太过变为六*。

而鼻息呼吸不能顷刻去风,风即是气,风气通于肝,和风生人,疾风害人。 而《神农本草经》“主大风”者,即所谓的巴戟天可以通过温肝达肝,肝利用其疏泄之能,将疾风化为和风,生人而不害人,五脏可安,故《神农本草经》又曰:安五脏,补中,益气。

也有医家认为, “主大风”是因为巴戟天可以补肾之元阳而兼散邪,真元得补,则邪无所安,故可愈大风邪气。

治“阴痿不起” ,一方面归功于巴戟天入肾经血分,温阳散寒祛风湿,一方面则归功于巴戟天入肝经而温肝阳,肝主宗筋,宗筋畅达则阴痿可起,另一方面还归功于巴戟天入肝而和风安五脏,五脏平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何来痿病?

对于 命门火衰者,用附子、肉桂有过热助火伤阴之弊,因巴戟天微甘温而不燥,体润多汁,不仅用于男性疾病,对女性疾病也应用甚广 ,现将巴戟天古方应用介绍如下:

《备急千金要方》巴戟酒:

组成:巴戟天、牛膝:

用法:酒浸,去渣温服,勿至醉吐。

主治:虚羸所致的阳道不举,各种虚损性疾病。

延寿丹:

组成:巴戟天、牛膝、五味子、杜仲、人参、茯苓、枸杞。

用法:研末制成蜜丸。

主治:治诸虚百损,大病久病后虚损不复,中年后常服,可以却病延年。

丹溪滋阴大补丸:

组成:巴戟天、山药、远志、熟地、山萸肉、茴香、红枣。

用法:研末制成蜜丸。

功效:补阴和阳,生血益精,润肌肤,强筋骨。

主治:治诸虚百损。

秘真丹:

组成:巴戟天、韭子、龙骨、补骨脂、鹿角胶、干姜、赤石脂等

用法:炼蜜为丸。

主治:治贪色肾虚,遗精梦泄,白*白浊等证。

调肝汤:

组成:巴戟天、 山药、阿胶、当归、白芍、山萸肉、甘草。

主治:行经后少腹疼痛。

分析:本证根本为肾气不足,但治以疏肝为主,而益之以补肾药,肝条达则肾可封藏,精气足而肝气安,逆气自顺,故凡经后诸虚证,可用本方调治。

健固汤:

组成:巴戟天、人参、茯苓、白术、薏苡仁。

主治:月经前水泻数日。

分析:本证根本脾虚,然补益脾气方中,重用巴戟天益肾,肾气足则脾胃健,自能运化其水湿,而水泻可止。

温脐化湿汤:

组成:巴戟天、白术、山药、茯苓、扁豆、白果、莲子。

主治:经水将至,脐下先疼痛,状如刀刺,或寒热交作,所下如黑豆汁。

分析:本证乃下焦寒湿相争,利湿药中加入巴戟天温化其寒,则冲任无邪逆之乱,症状可平。

二仙汤:

组成:巴戟天、仙灵脾、仙茅、黄柏、知母、当归。

主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分析:妇人五十岁上下, 卵巢功能渐行衰退,肾气渐衰,冲任亏损,精血不足,阴阳因此失调。 二仙汤可调失衡之肾阴肾阳。 男子六十岁上下,肾气亦渐衰,若阴阳失衡,脏腑气血不调,出现大汗、自汗,潮热、烦躁,情绪低落,睡眠不安,心悸口干等症状者,用之亦效。

本品虽然微温且性质柔润,且无*羊藿燥散之弊,但 只适用于阳虚有寒湿之证,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不宜服 ,巴戟天味辛微温,若用量即配伍不当,难免会有耗伤阴血之弊,所以,如果身体并无大碍, 并不建议长期泡水饮用 ,应在中医师的辨证下使用,毕竟是药三分毒。

药学知识之中药的基本知识

 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以植物药为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因而古代相沿把“中药学”又称为“本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药的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1四性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是指药物本身各自具有的与治疗作用有关的若干特性。它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高度概括,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探索归纳出来的,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法治则等学说为指导,根据各种药物的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的用药规律。

 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古代称为“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仅是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凉属阴,而凉次与寒;温热属阳,而温次与热。药物的`寒热温凉,不能通过人的主观感觉而感知,而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如石膏、知母能治疗大热、烦渴、脉洪大等实热证,便认为他们是寒性药;附子、干姜能治疗畏寒、肢冷、脉迟等里寒证,便认为他们是热性等。可见,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是药物作用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反应。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养阴等作用,适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则多具有温阳、散寒、救逆等作用,适用于阴证、寒证;此外,还有一种平性,指药性平和,寒热偏性不明显,寒证、热证均可应用。但实际上仍有微温或微凉的区别,故习惯上仍称为四性。

 2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性能、作用的概括。实际上,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和涩味。但是拘于五味入五脏的限制,

 前人一般都将淡附属于甘,涩附属于酸,仍称五味。根据各自作用来看,涩味与酸味相似,而淡味与甘味完全不同。故临床实际药味划分为六种。

 辛:即辣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

 甘:即甜味,“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

 酸:即酸味或兼涩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作用。

 苦:“能泻、能燥”,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降逆等作用。

 咸:“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淡:“能渗、能利”,具有利水渗湿、通利小便的作用。

 药物的性、味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只有将药物的性和味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比较全面的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如麻黄味辛能散,性温能祛寒,故能发散风寒。

 3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肌体上下表里作用的不同趋向而言。他对疾病的病机或证候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病势趋向有特殊的调节作用。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升指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上浮、发散;沉是下沉、渗利。一般来讲,升浮药都能上行向外,促进人体气机上行或达表,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祛风散寒、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则能下行向内,促进人体气机下行或内收,具有清热泻下、潜阳熄风、降逆止呕、利水渗湿、重镇安神、降气平喘、消积导滞等作用。 升降沉浮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应用原则是同病位而逆病势。凡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的,宜升浮而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在里的,宜沉降而不宜升浮;如病势上逆的,宜降而不宜升浮;若病变下陷的,宜升而不宜降。如果倒行逆施,往往导致不良后果。 升降沉浮与性味有真不可分割的关系,寓于药物的性味之中。凡味辛、甘,性温热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作用;凡味苦、酸、咸、性寒凉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作用。

 4归经

 归经是指某些药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所起的选择性作用,也就是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某几经(脏腑)作用明显,而对其它经(脏腑)则作用较小,或无作用。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说明了药效所在。

 由于发病所在的脏腑经络不同,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肋痛抽搐,心经病变每见心悸失眠等。而根据药物对各脏腑经络病变的特殊疗效,即可确定其归经。如桔梗、杏仁治咳喘胸闷,故归肺经;羚羊角、钩藤能熄风止搐,故归肝经;朱砂、茯苓能安神定悸,故归心经等。有的药物适用范围较广泛,则其归经也较多。如党参既能补脾气,又能补肺气,故归脾肺经;山药既能致脾虚泄泻,又能致肺虚咳喘,还能治肾虚遗精,故归肺脾肾经。

 5毒性

 古代人们对药物毒性的认识不尽一致,既将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在所称的毒性,专门用来表示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中药的毒性不容忽视,不可错误地认为中药大都直接来源于天然药材,因而毒性小,安全系数大。自建国后至今出现了大量中药中毒的报道,固然有文献记载大毒、剧毒药物有中毒致死者;小毒、微毒甚至无毒的药物,如服用不当,同样也有中毒病例发生,故临床应用必须加以重视。中药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炮制或制剂不当;配无不妥;药不对症等。

;

药物分别具有一定的性质,并且这些性质在加工后具有不同的变化,这是外部原因通过内部原因发挥作用。而且在这个问题上,祖国传统医学传统认为与药物的性味功能有关,现代科学分析研究属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范畴,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更好地指导和实践,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炮制经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疾病。

这些理论说明了加工的影响,主要是对药物的性味功能,加工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根据药物作用于身体产生的反应,通过对味觉器官的识别,总结出四气五味,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道,这种气味有其自身的作用,从而形成药物的功能,加工对药物的气味有影响,因此,它也对药物的功能产生影响,某些药物的性味功能可因加热而改变。

例如,地黄的味道甜而冷,在蒸制后,寒性就消除了,成为温热补血的中药,一些药物由于与赋形剂的性质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例如,可以用酸醋来收获,用醋蒸五味子可以增强五味子的收敛效果,一些药物缓解因与赋形剂拮抗而产生的偏见或改变性能,例如,蜂蜜味道甜而温和,麻黄可以用蜂蜜缓解麻黄的出汗作用,胆汁有苦味和寒性。

经过天南兴的胆汁系统,它不仅消除了毒性,而且将天南星干燥的味道改变为苦凉,这增加了清热的内在疗效,由于气味,质地和药用部位的差异,药物作用于身体的倾向也有所不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赋形剂的作用,药物改变或增强了原有趋势。

关于中药起作用的不是化学成分那性和味分别怎样起作用的问题,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里。

一、食物的“性”“味”

(一)食物的“性”

“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 1 )凉性或寒性。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证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尿赤等症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浓痰等症象的梨,适用于口干、口疮、口渴等症象的柿霜糖,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的芹菜等,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 2 )温性或热性。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证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鼻流清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喜按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 3 )平性。“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证的人也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如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等。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食性,如大热、热,大温、温、微温,平,凉,微寒、大寒等概念,只是表明食物性能方面的差异程度,而无明显界线。从统计数字分析,三百多种常用食物中,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

一般来说.各种性质的食物除都具有营养保健作用之外,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作用。

(二)食物“味”的特定涵义“味”是指食物中的主要味道。中医把它们称“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中医认为,与食物的“性”一样,由于食物有不同的“味”,便有不同的功效。

( 1 )酸味(包括涩味)有敛汗、止喘、止泻、涩精等作用,如乌梅、山楂、山蓃肉、石榴、柿子等。

( 2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如苦瓜、苦杏仁、橘皮、百合等。

( 3 )甘味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用,如蜂蜜、饴糖、红糖、桂圆肉、米面食物等。

( 4 )辛味(辣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花椒、胡椒等。

( 5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胆、海蟹、海蟹、龟肉等。

此外还有淡味,中医把它归属于甘味范围。有渗利小便、祛除湿气等作用,如西瓜、冬瓜茯芩、玉米芯、金针菜、薏米等。

对食物而言,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概念。这是针对具有特殊嗅味食物的作用而建立的。芳香性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如橘、柑、佛手、香椽、芫荽、香椿、茴香等。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

(三)食物的“升降沉浮”现象

中医认为,食物根据气、味和质地的不同,分别具有“升浮”和“沉降”两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 1 )升浮。一般来说,质地轻薄、气味芳香的食物,具有向上、向外的作用趋向。例如,有发散、宣通、开窍等功效的香菜、薄荷能解表而治疗感冒;菊花、绿茶能清利头目而治疗头痛、目赤等。

( 2 )沉降。质地沉实、气味浓厚的食物具有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向。例如,有清热、平喘、止咳、利尿、敛汗、止泻、补益等功效的西瓜,能清热,治热病烦渴;冬瓜利尿而治小便不通;乌梅收敛而止泻痢;甲鱼滋阴可清退虚热等。

不难看出,升浮的食物属阳性,而沉降的食物相对属于阴性。

众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有寒热之性。同样,药物也有各自性味,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

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的效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此外, 四性之外还仃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阿胶即性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化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如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温热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病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腹巾冷痛等。另外,平性属阴,能健脾开胃、强壮补虚。

如阿胶、枸杞、甘草、芡实、白木耳等药物。寒性:属阴。作用: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症.药材代表: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凉性:属阴。作用:降火气、清热除烦。药材代表:西洋参、薏仁、罗汉果等。温性:属阳。作用:清祛寒、温中补虚。药材代表:红枣、当、川芎、龙眼等。热性:属阳。作用:祛寒、温经止痛。药材代表:肉桂、附子、炮姜等。

最佳答案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二)治则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三)补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四)用药讲“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是金子总在闪光。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方 法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但对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 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则存在不足,尽管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 方法有创新,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不能对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实现实质性突破,难以系统揭示 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

有关中药的现代 研究,大多从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 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 自分开研究的。由于性味与功效的分离,药与证的 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 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益母辛苦,女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去瘀。

紫草苦寒,能通九窍,利水消膨,痘疹最要。

紫葳味酸,调经止痛,崩中带下,症瘕能用。

栋根性寒,能追诸虫,疼痛立止,积热立通。

地肤子寒,去膀胱热,皮肤瘙痒,除热甚捷。

樗根味苦,泻痢带崩,肠风痔漏,燥湿涩精。

泽兰甘苦,痈肿能消,打扑伤损,肢体虚浮。

牙皂味辛,通关利窍,敷肿痛消,吐风痰妙。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喜欢我的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哦,每天为您分享更多好内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