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与文物鉴定修复专业有关的本科专业有哪些学校? 本人专升本急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河北省与文物鉴定修复专业有关的本科专业有哪些学校? 本人专升本急用!,第1张

这个专业好像是设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吧,你可以查看一下此专业的学校。另外,吉林艺术学院的本科有这个修复专业!据了解,目前京城招收该专业的成人高校仅此一家。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说,古籍修复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补匠”,而是集历史、生物、物理、文博等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我国目前现存各类古籍约3000万册,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化学、生物性损坏,三分之一以上的古籍需要修复。国内能进行基本修复的工作人员仅有百人。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古玩字画行等单位也需要大量鉴定与修复人才。

  国图分校副校长曹宁介绍,该校今年开设的文物鉴定与修复(古籍鉴定与修复方向)专业,学制2年,学习形式为业余、脱产2种,学习层次为高起专。只要考生是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者都可报考。学校对下岗职工、残疾人员及其子女,还将减免一定学费,并为成绩优秀学员推荐工作。

  据了解,该专业开设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鉴定、文物保护技术、书画鉴赏等课程。专业利用中国古籍保护中心的修复设备,让学生拥有体验国内一流的文物鉴定与修复实习基地的同时,依托国家图书馆的善本特藏,让学生有机会鉴赏珍贵的古籍文物。授课教师以国家图书馆古籍鉴定与修复专家为主,对一些国内外领先的修复技术,还将聘请相关专家为学生授课。

满意答案 热心问友 2009-08-05首都联合职工大学国图分校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第一个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大专班。该专业方向开设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版本与鉴定、古籍修复、书画鉴赏等课程。依托国家图书馆的善本特藏,让学生有机会鉴赏珍贵的古籍文物,并利用全国一流的古籍修复实验室设备,为学生提供文物鉴定与修复实习基地。授课教师以国家图书古籍鉴定与修复专家为主,有的还参加过故宫名画修复工作。学员完成两年学习后,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 首都师范天津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浙江职业艺术学院江苏 金陵科技学院保定师专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记得采纳我哦~~ 追问: 这些是不是美术生专门考的,我要的是专收美术生的学校专业 回答: 专收美术生的学校专业: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职业艺术学院,保定师专中央美院人文学院 美术学专业以下为专业方向: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行政、艺术经纪)美术文物鉴定与修复 美术考古学文化遗产学 南京艺术学院的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设在尚美学院,属于美术学范畴,报考的学生需要一定的古代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除了参加南艺的专业加试外,还要参加全国高考,在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江苏省划定的分数线后,学校将按照考生的专业加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立的文物保护本科专业。该专业教育的特点是文、理科交叉与理、工科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既掌握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能在文物考古、博物馆、文物管理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别的大部分本科院校只是涉及到文物鉴定并没有专门设立班级,别的纯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都是专科类院校向山东的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等,河北的保定师范里面也有这个专业的是专科 补充: 北京联大历史旅游专业招生 历史学(文物鉴定与经营)专业为四年制本科山东大学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该专业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重点培养学生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专业还设置考古(文物)摄影、绘图、测量、文物修复和保护等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考古发掘、博物馆工作、文物保护和鉴定等知识,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素质。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可推荐或考取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等文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也可以从事考古科研单位、博物馆系统、史学教育等工作,还可以从事海关的相应工作。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目前已经竣工,是安徽省博物馆的第二个场馆,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日常闲暇时,可以去博物馆观光,学到很多知识。我们来看看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地址。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

安徽博物院现运营一院二馆。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展览大楼是一座苏联风格的建筑。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设展览包括“安徽革命历史展”、“安徽古生物展”、“安徽好人馆”。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建筑风格体现了五面相连、四江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对外开放,常设展览包括安徽文明史展、徽州古建筑展、安徽文房四宝展、江淮珍品展、欧浩年艺术馆等。每年,两个博物馆还引进和举办一些展示国内外代表性历史文化特色的高质量产品的临时展览,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安徽博物院现有文物22万余件,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陶瓷、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绘画、徽派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现代文物和潘艺术作品等。在旧字画装裱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碑刻拓片保护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在保护漆器、保护修复油画、预防性保护文物等方面有一定实力。

行政区博新高端高档省级博物馆,北临天鹅湖、万达,周边有合肥大剧院、合肥奥体中心、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新地中心等文体设施。全家人可以一起旅游一个周末,吃喝玩乐。

开发时间

观光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周一17:00闭馆(16:00停止入场)

电话:0551-63736655

特别说明:4点以后不能进馆。新博物馆5点关门!

博物馆地址

景区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怀宁路268号

交通指南

公共交通:乘坐129路、166路、13路、606路公交车在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下车,然后步行至新亭;也可乘坐20路、128路、162路在“翡翠路”下车,步行前往。

自驾路线:金寨路高架-习友路-笔架山路(新安徽广播电台西侧)。

常熟博物馆位于常熟虞山东南麓、北门大街,为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常熟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宣教陈列部、考古征集部、保管部和保卫部五个部门。现拥有文物藏品11万多件,分书画、瓷器、陶器、玉石、金属、杂件、织绣、印章、石刻、碑帖、古籍文物等类。既有反映常熟历史文化、人物活动的珍贵实物资料,又有不同时代、不同门类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珍品。

基本以书画、陶瓷、玉器三大类为主,无论藏品数量及等级均在全国同级县市中名列前茅。其中书画有155件被载入《中国古代书画目录》 ,良渚文化玉器、六朝青瓷以及明代官窑瓷器已接连入选国家举办的第二、三届“中国文物精华展”,并被编为目录。国内已出版的《美术全集》 、 《良渚玉器》 、《四王画集》 、《吴昌硕书画集》、 《中国天文文物图录》 、 《佛教初传南方之路文物图录》 、《六朝艺术》等文物图集都收录有该馆藏品。荟萃馆藏书画印章精品的《常熟博物馆藏画集》、《常熟博物馆藏法书集》、 《常熟博物馆藏印》等专辑已相继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该馆还十分注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宣传教育。自1991年成立筹建处来,其主办的学术季刊《常熟文博》已坚持出刊七年,侧重于地方历史的弘扬和文物知识的普及,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全馆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较大比例,大多数在保管、宣传、鉴定、考古、修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识和技能,已累计在全国与省级报刊上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

国家文物局课题项目、由中国文物研究所与常熟博物馆共同编辑的《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常熟》卷于2006年底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常熟博物馆和常熟碑刻博物馆收藏的各时期墓志323件套,对研究常熟的历史沿革、地域建制等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佐证。

2016年,北京市汉龙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汉龙文献保护中心,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献收藏单位提供专业的数字化、仿真复制、数模整合、异质备份、文献修复、文献脱酸、虫霉防治、清洁除尘、馆藏环境有害气体治理、声像档案数字化与修复等文献保护服务。汉龙文献保护中心曾多次承接国家级、省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古籍、档案、经书、字画等纸质文献的抢救保护项目,受到了众多用户及社会媒体的统一关注和好评。

甘肃简牍博物馆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12年12月12日批准新设的省文物局下属的县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0名,主要承担甘肃出土简牍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等职责。原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的职责并入甘肃简牍博物馆。

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MarcAurelStein1862—1943)第二、第三次中亚考察,先后在敦煌至酒泉、张掖、额济纳旗一线汉塞烽燧掘获汉简3000余枚,被誉为上世纪出土文献的四大发现之一。1930年至1931年,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两汉居延地区发现汉简11000余枚,是当时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的重大收获。1949年后,又先后发现武威《仪礼》简、医药简、王杖简460多枚,居延新简(甲渠候官)8400多枚,肩水金关汉简12000余枚,敦煌马圈湾汉简1200多枚,甘谷汉简20多枚,天水放马滩秦简460多枚,悬泉汉简23000多枚,水泉子汉简600多枚,黄家湾晋简30多枚。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吐蕃文、西夏文的木牍。甘肃是汉简大省,不仅出土数量多,而且在近世以来发现最早,研究历史最长,是研究历史、文化、丝绸之路、中外关系、西北边疆的中外学者奋力耕耘的重要领域。

甘肃简牍整理研究的专门机构始自1986年。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设后,“汉简整研室”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个内设机构。曾先后在此工作过的同志有:初世宾、薛英群、吴_骧、何双全、马建华、张俊民、张德芳、柴生芳、王元林等。

从2005年开始,甘肃简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利用问题受到省内外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连年提出提案和建议,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加强甘肃简牍保护利用的力度,充分发挥甘肃简牍作为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应有效益。2007年,省编委批准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加挂“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的牌子,增加事业编制8人,专门承担甘肃出土简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利用等职责,并在用地用房以及经费问题上加以支持。

“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成立后,甘肃简牍的保护整理研究等各方面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是开始进行全面保护,对长期浸泡在水里的放马滩秦简进行了脱水、脱色、整形、灭菌、加固、封装等工作,对河西出土的汉简已经或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保护;整理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初步文字释读已全部完成。延滞四十年之久的《肩水金关汉简》陆续出版,现已出版壹、贰、叁三册,使之进入了学术研究领域。2014至2015年,全书五册将全部出齐。《悬泉汉简》的整理释读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从明年开始陆续出版,力争在几年之内出版完毕。甘肃简牍研究中心还多次组织简牍学专家赴居延、敦煌等汉简出土地实地考察,召开了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居延遗址和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专门的论文集《居延敦煌汉简出土遗址实地考察论文集》、《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陆续同西北师大合编《简牍学研究》,并发表论文近百篇。

随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的提出,在“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甘肃简牍博物馆”,使简牍这一特色文化资源在全省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已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识。目前,“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建设已被列入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项目,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正在积极开展选址、立项、建馆和制定保护、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力争在三年之内建成一座规划科学、设计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专业博物馆,为甘肃文化建设增添一座标志性建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