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笑话,古诗词,不要黄的。新鲜点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3收藏

搞笑的笑话,古诗词,不要黄的。新鲜点的,第1张

  防蚊妙法

  有人被夏日蚊虫所苦,朋友告诉他说:“用麻布两层做成夹被盖,就可防蚊。”那人问为什么,朋友说: “等它来叮时,把上边一层麻布向边上一扯,扯歪蚊子的嘴。伤筋动骨,要一百二十天休养,等它嘴好起来时,天气也凉了。”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不敢空扰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贪酒

  从前观音菩萨告诫吕洞宾说:“当初,你三次醉倒在岳阳楼,这是好酒;私自度何仙姑,这是好色;在鼎州卖墨,这是贪财;飞剑斩黄龙,这是尚气。现在既然成了仙,为何不戒除酒色财气?” 吕洞宾便攻击观音说:“你既然不好酒,为何旁边有净瓶?你既然不好色,养这童男童女干什么?你既然不贪财,为何要全身金妆?你既然不尚气,为何降伏大鹏?” 观音被抢白得无奈,便将茶盏、净瓶朝吕洞宾打来。洞宾笑道: “就你这一瓶两盏,也打不倒我!”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瓶饮也行

  从前,有个人嘴馋贪杯。他在京城经商时,遇到一个过去的熟人。这熟人并无心请他回家吃饭,只在路上说话。贪酒的人见状便说:“我该到贵寓去拜望一下,口渴心烦,或茶或酒,可借一杯止渴。” 熟人说:“我家离得很远,不敢烦劳您光临。”贪酒人说: “谅也不过只有二三十里,不远。” 熟人说:“我家地方狭窄,怕是不方便。” 贪酒人说:“只要能张得开口就行。” 熟人又说:“我家器皿不全,没有杯子。” 贪酒人马上说道: “凭咱们二人的交情,用瓶子饮就行。”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嘲不识羞

  从前一个读书人作诗说:“风吹柳线千条绿,日照桃花万点红。”旁边一个人说:“这诗的意境不好,我给你修改一下才好。”作诗人说:“你若能修,就请自己作一首。”修改的人说: “作者不修(羞),修(羞)者不作。”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三句半

  有位读书人名叫西坡,善作十七字诗。有一年大旱,太守正在带领一些僚属百姓举行仪式求雨,西坡作诗道: 太守祈雨泽,万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听了大怒,让他作诗自嘲。他便把自己和苏东坡相联系,脱口答道: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两人比,差多。 后来,太守将他发配到云阳。临行之前,他舅舅来送行。 他舅舅瞎了一只眼睛。于是西坡又作诗说: 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三行。 到了云阳之后,当地的长官挺喜欢他的诗,就让他试作一首,他又脱口而出: 环佩响丁当,夫人出后堂。 金莲三寸小,横量。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骂狗

  一个小叫花子腿已生疮腐烂,卧在街上休息。一只狗跑来舔他的腿。叫花子骂道: “畜牲这样急,早晚是你的食,忙什么?” ——清•陈皋谟《笑倒》

  抽头钱

  有人好赌,家产输光了,只好上吊。忽然见一个吊死鬼在梁上叫:“快拿头来!”这人说道: “亏你开得了口!我输到这个地步了,还要问我抽头!” ——清•陈皋谟《笑倒》

  打得好

  有个女人与和尚私通,被丈夫察觉了。有一天,丈夫因别的事打了妻子,和尚正好从他门口过,便进来劝解,丈夫便连和尚一起揍了一顿。 和尚挨了打,便向官府告状。官不受理,只在状子上写道: “并州剪子扬州绦,苏州鞋子云南刀。” 和尚不解其意,去问一个秀才。秀才看了告诉他:“这是说‘打得好,打得好’。” ——清•陈皋谟《笑倒》

  乌龟老爹

  有个老头,很讨厌有人在他家屋外墙角处撒尿,便在墙上画了一个乌龟,并写道:“撒尿者此物也。”有个人没看见,又在那里撒尿,恰好被老头撞见。老头指着墙上骂道:“你眼睛不瞎,也不看看!”撒尿的人慌忙答道: “我没看见老爹在这里!” ——清•陈皋谟《笑倒》

  偷来的碗

  一家请客,桌上摆的多是骨头,肉却少见。客人问道: “府上的碗莫非是偷来的?”主人惊问缘故,客人说: “我曾听见邻居家骂:谁偷我的碗拿去盛骨头!” ——清•陈皋谟《笑倒》

  在里面吃

  客人在外面坐,到了吃饭的时间还不走。主人便潜入里屋吃饭。客人在外面大声说: “好一座客厅,可惜许多梁柱都被虫蛀坏了!” 主人听了忙出来问:“在哪里?”客人说: “他在里面吃,外面怎能知道?” ——清•陈皋谟《笑倒》

  杀得向上些

  一个死刑犯临斩首时,对刽子手说:“杀只管随你杀,只是求你杀在脖子略向上些。” 刽子手问什么缘故,死囚答道:“我脖子上正长了一个疖子,若杀在疖子上,岂不更疼?” ——清•石成金《笑得好》

  说官歇后语

  一个官很恼闷,旁边的衙役看见了,向同伴作歇后语说:“这个遢头判儿狗头狗呢!” 他在“判”后隐一“官”字,第二个“狗”后隐一“脑”字,与“恼”谐音,所以暗示了“官恼”二字。没想到官听出来了,大怒,喝道: “你为何不说‘吏部天儿珍珠玛’呢?” ——清•石成金《笑得好》

  忘记端午

  一位教书先生,过端午节时,没收到主人家的节礼,于是问学生:“你父亲为什么不送节礼?”学生回家问父亲。父亲说:“你告诉先生,就说父亲忘了。” 学生照父亲说的回复了先生。先生说:“我出一个对子让你对,若对得不好,定要打你。”接着出对说:“汉有三杰,张良、韩信、尉迟恭。” 学生对不上来,怕打,便哭着回去告诉父亲。父亲说:“你去对先生说,这个对子出错了,尉迟恭是唐朝人,不是汉朝人。”学生回去报告了先生。先生反问道: “你父亲几千年前的事都记得这么清楚,怎么昨天一个端午节就忘记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僧酒难禁

  有个寺里的僧人好喝酒,师父多次斥责惩罚,贪酒的僧人很怨恨,便聚到一起,把脸涂黑,手持木棒,直逼师父座下说: “我们都是济颠的化身,除了贪、嗔、痴三者之外,我们无所忌讳,吃点酒肉有什么妨害?”说着,举棒就打。师父吓得伏地请罪,从此便不禁酒肉。 当地官府听说了此事后,把寺僧们的师父抓来,要责罚他。师父说道: “甘愿受老爷惩罚,也不敢违背活佛的教令!” ——清•黄图珌《看山阁闲笔》

  可笑的答卷

  明代以后,科举考试一般从《四书》中出题目。比如《论语》载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岁时就能在社会上立足。有一次考试就以“三十而立”为题目,一个考生开头说: “圣人两个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敢坐焉。”《论语》上还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是说孔子在家闲居时是很和舒很闲适的样子。有人以这几句为题作文,开头写道: “记圣人之鸟宿,甲出头而天歪头者也。” ——清•方飞鸿《广谈助》

  硬起来

  古时死了人,家属以金纸、银纸做成锭银,焚化给死者,叫做“金银锭”。有个穷小子手提一串金银锭赶路。他一边走一边看着那串纸银锭叹道: “你若能硬起来,对我就有用处了!” 银锭笑道: “我怎么能硬?不如你硬起来凑合我罢!” ——清•方飞鸿《广谈助》

  搭题笑柄

  清代科场上喜欢出些东拼西凑的试题,把经书中毫不相关的两句话凑在一起,目的在于防止考生抄袭现成的文章。其写法着意于文章格式,而对经书原文阐发的古贤人的本意就弃而不顾了。明代就有这样的考法,有一次出题为“杖叩其胚阙党童子”。“杖叩其胫”出自《论语•宪问》,说孔子用拐杖敲打老朋友原壤的小腿。“阙党童子”也出自这一章,但在另外一段中,说阙里有一位童子来给孔子传信。由于这两句话意思不相连,有的考生在过渡一段中写道: “孔子一拐杖打下去,原壤痛不可忍;第二拐杖打下去,原壤仆地而倒;第三拐杖打下去,原壤一命呜呼。三魂渺渺,七魄悠悠,忽然一阵清风,化为阙党童子。”

  又有人写以“王如好色……有托其妻子于其友”一段为题的文章。这题目是《孟子•梁惠王》

  中两段意思不相干的话。前一段原意大概是说:大王如果喜欢美貌女子,那么应把这种喜爱之心推广到百姓身上,使天下适龄男女及时婚嫁,这就成了好事。下面一段是说:如果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人自己要到楚国游玩,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管,回来时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那么对这样的朋友就不该再信任。这两段话意思也不相连,于是有人做这个题目时先写道: “大王喜爱美貌的女子,不和群臣一同享用,却和老百姓一同享用,这是因为群臣各自都有妻子。” 又承接上文写道: “大王的臣子要到楚国游玩,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国王,却把她们托付给朋友,这是因为,他知道国王好色。” ——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

  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庙会,就是在宗庙祭祀的地方进行聚会、祭神、娱乐、购物等等的活动。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

  庙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远古时的人类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不能理解,不能抗拒,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社”,古指土地神。《说文解字》:“社,地主也。社者,土地之王。”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是这样记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周代,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自为立社,称为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自为立社,称为侯社。百姓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称为民社或里社。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进行社祭。祭神时总少不了舞蹈、音乐。《周礼·春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同祗,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这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是有深刻影响的。

  商周时期,庙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汉代以后,庙逐渐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有贡献的英雄人物。这实际上体现了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的嬗变过程。

  庙会的发展演变

  庙会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后来也有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谓之迎神赛会。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同时,道教也逐渐形成。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于是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庙会活动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但是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

  唐宋毕竟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尤其是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释道三教并立,进入全盛时期。庙会活动逐渐由祀神、娱神向娱人发展,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等。佛道二教大量修建寺庙、道观,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从而促进了庙会活动的繁荣。此时,庙、台、祠、宫、观、庵等宗教建筑十分密集,龙王庙、天爷庙、祖师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关爷庙、山神庙、河神庙、禹王庙、圣母庙、二郎神庙等数不胜数。这些为日后庙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庙会亦应运而兴,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

  明清以至于近代是庙会真正定型、完善时期。明代庙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会”(“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如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的“山、陕会馆”。

  现今,庙会又重新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庙会、南京蒋王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皇会、福建妈祖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古代,“日中为市”,进行集市贸易。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北宋时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极有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与其夫赵明诚相偕至庙会。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北平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解放后在有些地区仍被利用,对交流城乡物资,满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

 庙会的源泉在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实际上,从“庙会”两个汉字本身也可以看出这点,“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便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

 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