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古代汉语里面的主语、谓语、宾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如何分辨古代汉语里面的主语、谓语、宾语??,第1张

http://wwwrbeducom/detailphpid=1974

从这里下文言文语法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

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

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

(1)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2)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3)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

①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④ 兵数 破于齐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4) 谓语前置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1、歌谣神话

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3、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4、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5、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扩展资料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

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正如许多动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从外表上难以分辨种类一样,文学的坯胎和萌芽也还没有独立成形。

一百余年前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数以万计刻有成形汉字的龟甲兽骨片为研究殷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凿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辞文学特征相当明显。

甲骨卜辞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到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最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漫谈《论语》中的成语

提要:《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散文著作。《论语》基本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中有许多内容都被后人大量而频繁使用,逐渐发展成使用广泛的成语。这是《论语》留给我们宝贵财产的重要部分。根据有关统计,《论语》一书共留给今天384条成语,对后代汉语语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特点为数量大,结构形式全,语法功能多,含义稳定。在先秦古籍中颇为少见。本文对《论语》成语的源流、用途、意义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 汉语 成语 《论语》

《论语》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论语》的成语对后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数量之大、结构形式之全、语法功能之多,在先秦古籍中实为少见。研究《论语》成语,对我们把握《论语》一书的语言特色、理解其深邃的内涵、加深对《论语》在汉语史上的地位的认识,都将是有益的。《论语》全书共二十篇,15957字①,形成成语384条②。本文拟就源流、用途、意义变化诸方面对《论语》成语作一些分析。

一《论语》成语的源流。

《论语》成语的源流。也可以说是以什么形式出自《论语》的。《论语》成语三百多条,究其源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并非最早源于《论语》,而是《论语》引用了其他典籍的内容。这主要是指从《诗经》等先期或同期经典援引的一些内容。严格来说这一部分并不能作为出自《论语》,但,如果不是《论语》,它们也不会被广泛使用。

(1)直接援引原《诗经》的成语 “暴虎冯河”,最早见于《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不如其它。”《论语·述而》引:“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个成语最早都见于《诗·小雅·小旻》,《论语·泰伯》引:“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各得其所 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论语·子罕》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论语》首创的成语。

《论语》首创的成语,指后世沿用《论语》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结构而形成的成语。

(1)不亦乐乎 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 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 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类成语,几乎每篇都有。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犯而不校(《泰伯》)、空空如也(《子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这类成语占《论语》成语的很大部分,是《论语》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出自《论语》的成语。出自《论语》的成语,指来源于《论语》,但又经后人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成语。据考察分析,后人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形成这类成语。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如:众星拱辰 出自《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古作“共”)安老怀少 出自《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将原句中的虚字和不影响意义的实字删减而成的成语。如:节用爱人 出自《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举直错枉 出自《为政》:“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在原句词语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字而构成成语。如:异端邪说 出自《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在“异端”后加“邪说”。中庸之道 出自《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庸”后加“之道”。

(4)将原型成语(即首创成语)中的字更换形成另一成语。如:随心所欲 出自《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将“从”换作“随”。有始有终 出自《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将“卒”换作“终”。

(5)将原文中否定意义的词句改为肯定意义构成成语。如:见义勇为 出自《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改“无勇”为“勇”,“不为”为“为”。周急继乏 出自《雍也》:“若不周急不继富”。改“不继富”为“继乏”。

二《论语》中的成语,按用途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这一类成语现在使用的还很多,大多数人也比较熟悉。在《论语》中出现的比较多。例如:

(1)《公冶长》第十五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成语“不耻下问”出自此章。其原义是:不以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后来人们用以表示虚心好学。

(2)《述而》第二十二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成语“三人之行,必有我师”的出处。讲的是:即使在很少的几个人中,也有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后人用“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来表示应努力向别人学习好的东西。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学习的成语还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朝闻夕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发愤忘食;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后生可畏;日知其所无;笃志好学;登堂入室(升堂入室);告往知来(告诉他已学过的知识,就能体会出未学过的知识);不知肉味(形容特别专心);每事问;敏而好古(勤奋地研究古代文化典籍);等等。

2 修养。例如:

(1)《述而》第十六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成语“曲肱而枕(曲肱而卧)”、“乐在其中”、“富贵浮云”都出自此章,讲的是修养到了淡泊人生的境界。

(2)《学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成语“三省吾身”就出自曾参之口。这是孔子门徒提出的比较典型的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

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修养方面的成语还有: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庸之道;见义勇为;见贤思齐;志士仁人;当仁不让;杀身成仁;求生害仁;乐而不*;乐以忘忧;犯而不校;以德报怨;文质彬彬;君子固穷;箪食瓢饮;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知松柏;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敏事慎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

3 待人接物。例如:

(1)《颜渊》第十六章———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语“成人之美”就出自于此章。这一章讲的是君子要成全他人的好事,不助长他人的错误。

(2)《卫灵公》第二十四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出自这里,说的是推己及人之意。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接物的成语还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文会友;不念旧恶;三思而行;敬而远之;待价而沽;过犹不及;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可无不可;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始有终;能近取譬;和而不同;听其言而观其行;善为我辞(好好帮我说说,替我辞掉)。

4.政事。例如:

(1)《子路》第六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出处,讲的是居上位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2)《宪问》第二十六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成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出自这一章。说的是:居上位者考虑事情、处理问题,不要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

(3)《子路》第三章———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成语“名正言顺”、“无所措手足”都出自此章。

除上述之外还有:和为贵;文武之道;敬事而信(严肃认真地办理国事而又守信用);使民以时;割鸡焉用牛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为而治;欲速不达;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一言兴邦;各得其所;上智下愚;是可忍,孰不可忍;犯上作乱;兴灭继绝(使灭亡的事物重新兴起);危言危行;直道而行(办事无偏私);中道而废;等等。

5.状物。例如:

(1)《公冶长》第二十五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成语“巧言令色”出自此章,描绘的是某些人花言巧语、伪装和颜悦色以及低三下四的状态。

(2)《公冶长》第十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段话,后世形成两个成语:朽木不雕,朽木粪土(也说朽木难雕、朽木粪墙)。这是孔子对白天睡懒觉、上课打瞌睡的学生的批评。

(3)《阳货》第二十二章———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于已。”成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出自此处,它描绘的是整天不用心思、无所事事、懒得无聊的精神状态。

在《论语》中,描绘人或事物的各种状态的成语比较多,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从心所欲;言不及义;言过其行;怨天尤人;望而生畏;不自量力;不敢问津/无人问津;求全责备;迁怒于人;色厉内荏;道听途说;察言观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喟然而叹;侃侃而谈;乐山乐水(今比喻各有所好);血气方刚;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一日之长;必不得已;欲罢不能;鸣鼓攻之;不得其死;死而后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患得患失;好行小惠(爱卖弄小聪明);没齿无怨(终生无怨言);一以贯之;岁不我与(岁月不待人);而今而后;等等。

三《论语》中成语的意义变化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绝大多数都保留了《论语》中的原义,但也有少量的成语意思发生了变化。

1.今义与原义不大一样的。例如:

(1)《季氏》第一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的“既来之,则安之”的原义是:已经自动来归服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而现在,这句成语的意思变成了: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

(2)《雍也》第十八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原意是:只有质朴的思想感情,而不懂礼仪,就显得粗野;礼仪虽很周到,但缺乏质朴的思想感情,就显得虚伪。只有把礼节仪式和思想感情恰当配合,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的“文质彬彬”,就是指文(礼节仪式)、质(思想感情)配合恰当。而现在,“文质彬彬”只表示文雅、有礼貌的意思。

2.今义与原义相反的。例如:

(1)《学而》第一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指的是同学、校友,而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这句话串起来讲,意思就是:有同学、校友从远方来(和你一起研究切磋),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孔子用反问句式,说明“有朋自远方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如今,“不亦乐乎”的意思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例如:“这两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两口子吵得不亦乐乎。”这些话是平时常听人说的。而这两个“不亦乐乎”都是指过分、超出了限度,已经没有一点快乐感了。

(2)《雍也》第九章———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季孙氏派人请闵子骞担任费县的县长。闵子骞谢绝了,他对来人说:“好好帮我说说,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来找我,我就跑到汶水那边的齐国去了。”现在,成语“善为我辞”的意思恰恰与原义相反:多数情况下不是指替我辞官,而是好好帮我说说,替我谋个职位;或者请人帮着善为说合,办成一件什么事情。

3.今义与原义无关的。例如:

(1)《卫灵公》第十七章———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今天,“言不及义”指的是“说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和原义差不多。

(2)《述而》第十四章———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很长时间吃肉也不知道肉的滋味,说:“想不到(古人)创作的音乐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成语“不知肉味”,原义是指对某件事特别专注而忽略了别的事。而后世往往用它来说明生活贫困:“好长时间吃不到肉了,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姑且这样说),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体制,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我很希望同学们读一读《论语》。同时,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课文《孔孟》,读点儿《论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怎样让《论语》变的亲切而不陌生,引起阅读兴趣?不妨从《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入手。当你发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语言原来是在《论语》中,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下面就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1)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

《尔雅》是辞书之祖。《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

扩展资料:

《尔雅》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训诂汇编,其体例和训诂方法,对中国的训诂学和词书编纂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的古汉语词典和方言词典,体现的还是它的编纂宗旨,即用今言解释古语,用通行语释方言。这一编纂宗旨,体现了人们对词书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需要。

《尔雅》解释的有单词、复词,也有四字的成语和古籍中难懂的句子。成语和语句大多出自《诗经》。我国词典把成语单列为词条,也始自《尔雅》。总之,《尔雅》多种多样的训诂方法,大多被后世的训诂着作和字书、辞书所继承和发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