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不单单是个木匠?2千年后,一本古书揭开另一“身份”,是什么呢?
我国是全球公认的古老的文明古国,现如今我国长期屹立在世界强国舞台上,散发着自己特有的影响力,然而早在数千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左右,我国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我国的手工业发展,其中鲁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所发明的木榫结构以及我们现如今仍在把玩的孔明锁,堪称神作,也正是因为这些,后人大多将鲁班当作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不过在2000年后,因一本古书,竟意外揭开了他的另一重身份。鲁班出生于公元前507年,春秋时期鲁国人,为姬姓公输氏,名班,家中世代从事木匠职业。
在耳濡目染中,鲁班的建筑构造和头脑早已无人能及,他可以说是我国建筑学鼻祖,开创了我国长达一千多年的木建筑时代。在《古史考》等古籍中记载,木工所使用的器具,大半为鲁班所创造,譬如锯子曲尺墨斗等器具。
甚至连兵器和农具他也有所涉猎,我们如今仍在使用的石磨就是他利用原理所设计出来的,曾经鲁班还为战斗发明了一种钩子,可以钩住敌船,然而最终被墨子的和平主张所劝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除了在世时遗留下来的发明创造,却没能流传下来一本系统整理过的书籍,以供后人学习。
不过有专家发现,1465年明弘治年间,一本名为《鲁班经》的古籍流传了下来,里面记载,鲁班其实有女弟子,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百家争鸣文化异常繁荣,但是男女之别,门第之别还是不可逾越的
而鲁班打破了这样的界限,可以说是十分超前了,然而这本书最后却被列入了禁书,不少网友看后直呼,藏的够深的,居然上千年来,都没人发现。相传学习《鲁班书》之前,需要在鳏、寡、孤、独、残中选择一门,即要面对丧妻、丧夫、丧父、丧子或是残疾中其中一项。
也就是说,要学到技能,就要失去人生中另一项比较重要的东西,以此作为交换,因此有人觉得,《鲁班书》太过极端以及歹毒,这才导致被禁。然而尽管如此,《鲁班书》却又的的确确是一本好书。
在里面不禁记载了多项鲁班所创的极为精巧的木工技艺,还包含了大量的风水、巫蛊、八卦等知识,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可见鲁班不仅仅十一一个木匠那么简单,建筑的落成,必然也会懂一些风水。
工艺祖师鲁班简介
巧圣仙师就是鲁班,仙师姓公输,名般,也称公输子、公输盘,春秋时鲁国人,「般」与「 班」同音,故称作『鲁班公』、『大师府』等,春秋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土木建 筑工匠。工艺匠人的祖师鲁班。
据「百子书」记载:「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路东亿村人也」,其事迹详见于墨子止楚 勿攻宋一节:「公输子,削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自以为至巧。」可见其造化巧妙 相传除能造木鸢飞行,还做攻城云梯和九种攻城器械以及其他精巧器物,又造仙人手指吴 会,使吴大旱三年的神奇事迹。一代巧匠流传数千年称道不衰,为后人所崇敬;所以木作工 匠、瓦匠、石匠、漆工、建筑业、家具商都供奉鲁班为祖师,尊称「巧圣先师」或鲁祖;各 朝代皇帝也都曾有封赠名号非常多。清代官家凡有大工程,必祭祀礼拜,祈求灵佑能顺利完 成;在民间称鲁班公,尊奉为工艺始祖。
巧圣先师鲁班
公输班生于鲁定公三年甲戍五月七日午时(因生于鲁国,所以叫估鲁班公),当时群鹤云集
,满室异香,乃是天上宿星来投胎之祥兆,人们均感到非常的奇异,他年幼时,不太爱读书
,却对雕刻艺术方面产生高度的兴趣,直到十五岁,才恍然觉悟,求学于子夏之门端木起,
不久即能融会贯通,自此潜心钻研木器艺术,研究改革技术,发明了很多的妙法工具等传授
门下弟子,在「韩非子」、「淮南子」、「论衡」…等书中都记载了鲁班制造了一种木鸟「
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鲁班,能够利用机械原理制造木鸟,能升空飞
翔三天而不坠,实在是令人惊叹的发明,也是史上征服天空的第一人,除此之外,鲁班还发
明制造了「木马」机关备具,能在路上自动行走,木马一直到汉代才失传…还有锁钥、石磨
,以及中国最早的立体石雕地图「九州图」等等,可见巧圣仙师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艺术
家、科学家,当时它官拜工部之职,享年七十岁,白日飞升。
鲁班根据茅草叶的细齿制成锯条
历史上一些与土木建筑工程有关的书籍,也都附会在鲁班的名下,如在工匠中流传很广的《 鲁班经》就是其中一部。
《鲁班经》的全称是《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书 中不仅有许多房屋营造及木工制作的技巧,也有一些风水、符咒一类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 本木工大木作匠师的职业用书,名为《鲁班营造正式》。但现存只有残本。从这些书名中, 可以知道鲁班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在鲁班书内有记载,在中国最早祭拜鲁班仙师的是在唐代敦煌的建筑工匠上梁时有祭拜鲁班
之举,一直到现代仍被沿用。依据明代午荣等编之『鲁班经匠家镜』(简称鲁班经),明刻
后印本,卷一鲁班仙师源流记鲁班受封享祀云:「明朝永乐间,鼎创北京龙圣殿,役使
万匠,莫不震束。赖师降灵指示,方获洛成,爰建庙祀之,扁曰『鲁班门』,封『待诏辅国
大师北成侯』,春秋二祭,礼用太牢。今之工人凡有祈祷,靡不随扣随应,成悬象着明而万
古仰照者。」建这座鲁班庙,一则为报恩,二为以后「随扣随应」。鲁班受封,礼用太牢(
牛、羊、猪三牲全备或只用牛),可知庙祀非常隆重,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建筑工匠祭祀鲁班
的活动颇具规模。
根据史籍之记载,鲁班曾为楚国制「木鸢」能升空三日而不坠,以窥敌情又制造「云梯」以 攻城。鲁班在楚国造了一种叫木鸢的木制飞行器,鸿书说,木器能载人升空窥探敌情,于功 能上就是现今的侦察机,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鲁班公的巧艺可说是神乎其技了,此亦为后 世飞机之镜卷渊源,可以说是发明飞机的鼻祖。
也有说法鲁班曾学艺于墨子。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 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
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
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
(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
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
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加以改良。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
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鸿书>上说:「公输班制木鸢
以窥宋城」。
根据唐朝一本《酉阳杂俎》记述,鲁班曾远离家乡做活,因为念妻心切,就做了一只木鸢,
只要骑上去敲几下,木鸢就会飞上天,飞回家去会妻子。没多久,妻子就怀孕了。鲁班的爸
爸觉得很奇怪媳妇怎么会怀孕呢,于是鲁班的太太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后来有一次,
鲁班的父亲趁鲁班回家时偷偷地骑上木鸢,照样也敲了几下,木鸢也飞了起来。但哪知一飞
竟然飞到了苏州,当地人见到由天上降下个人来,当他是妖怪,便将鲁班的父亲给活活打死
了。
另一说法,鲁班传里有为寻妹妹才制木鸢,其父急切偷驾木鸢寻女,不懂驾御之术,直飞吴
国迫降遭损毁,吴国以其父迫鲁班重做木鸢,班父不从乃被杀…,鲁班为报父仇乃做一木仙
指向吴国,致使吴国大旱三年…,吴人知鲁班所为,乃赠礼谢过,鲁班宅心仁慈,不以私怨
而害万千无辜人民受苦,乃锯木仙之指,又施法术祈雨,果然立降大雨解旱。
中国宫殿大宅,屋瓦塑成龙头及龙尾的型体,门环的样式与及屋顶的装饰,很多是塑成鲤鱼
型的,据说这些也是鲁班始创。民间神话说鲁班,有一次从海龙王那里借来了一座龙宫的样
本,但为期只有三天,他来不及按照样本建造,于是设计把龙宫钉牢,使海龙王派来取回龙
宫样本的小海龙及鱼兵虾将搬移不动,而且还被晒死,小海龙横卧瓦背,鲤鱼则粘在大门上
。鲁班此后就依此创造出这种装饰的花款。
鲁班锁
说起来鲁班也改革过锁,机关设在锁里面,要用锁匙才可开。相传中国古代盖皇宫、庙宇不 可用铁钉,会破坏风水,而必需用接榫互锁的方式进行。鲁班的木工接榫技术一流。「三星 归位」、「六子连芳」这些连锁式益智玩具,称为「鲁班锁」。
这也是早年木工师傅受徒时 ,让徒弟练习榫头的样本。一直到现在,中式木匠,仍然代代相传。
鲁班又曾为他的母亲造一辆「木人车」,木人车设有机关,只要把机关开动,便能飞快行驶
。据说他的母亲就是乘木人车一去不返,从此失踪的,后来诸葛孔明所发明的「木牛流马」
,也是根据鲁班所造的「木人车」为制造鉴本的。
鲁班并且发明了许多造木工具,钻钩、铎石磨、铲锯子、规角尺、墨斗、鲁班真尺(门公尺
)。鲁班给“斧头”加块铁片,装上木座,制出世界上首把刨子。据说鲁班发明的巨子,是
因为他被茅草割伤了皮肤而触引起他的灵感。他发觉割伤他的茅草旁边有许多小齿,于是他
就依此而发明了巨子。
鲁班发明墨斗以后,每于工作之时,用墨斗来弹线,总是叫母亲执线之一端,共同完成弹线 工作。
这方法也让鲁班觉得非常不便,才在线端加一个钩子,以利一个人就可完成工作,一只钩子 取代母亲的工作。
后人为纪念鲁班的孝行,将创造出来的钩子叫「班母」或「母钩」。
鲁班发明墨斗
鲁班在刨木时,起初也都是叫妥妻子扶住木材,以免木材滑动,后来鲁班觉得妻子要料理家
务,侍俸翁姑,教育子女,难免顾此失彼之憾,故而改变工作方法,每于刨木时在木凳之上
钉个木楔,顶住木料,从此不需妻子扶住木料,此后木匠称此木楔为「班妻」。
鲁班与妻子云氏
鲁班的妻子云氏夫人,也不让丈夫专美,她也是一位有发明创造的女工匠,我们天雨时的恩 物雨伞。就是她所发明的。
鲁班有一次在盖皇宫时把尺寸量错了,圆柱裁减的太短,鲁班非常害怕皇上怪罪下来,会被 砍头,他的妻子-丁兰告诉他不必担心,只要告诉皇上说是因为要预防白蚁的蛀蚀,所以下 面还要造个石柱,结果真得保住了小命,而以后的建筑都是此一风格,而石柱也称为龙珠或 柱珠。
鲁班和丁兰发明了一把尺,上面有两种刻度,因为鲁班是文公,所以称为文公尺,也称为丁
兰尺。
另一种说法:圆柱裁减太短是因为鲁班受人所害。相传文公另有其人,与鲁班同是技艺超群
的木匠,但是,鲁班总是技高一筹,令文公非常嫉妒。有一回为了兴建宫殿,文公虽自命技
艺天下无双,可是看见鲁班巧妙的构思,总是觉得倍感威胁。于是趁人不注意,偷偷的把鲁
班用来丈量长度的皋尺长一尺半,锯掉一小段剩一尺四寸一分,结果鲁班的柱子全都不够长
。却发明了龙珠。
当国王大力赏赐鲁班时,不免好奇的问,为何有如此巧妙的设计灵感。鲁班回答说:「这全
靠文公送的一把泄漏天机的尺,才能丈量出神仙世界的尺度。」。国王听了非常高兴,对文
公赞赏一番。文公这才对鲁班心服口服,自认技不如人。于是这把一尺四寸一分长的尺,又
称文公尺。
「鲁班真尺」俗称「门公尺」或「文公尺」,这是鲁班依「玄机八卦」之学制定的尺法。
文公尺长一尺四寸一分,以生、老、病、死、苦五字为基础,划分为八格,各有凶吉,依序
为「财、病、义、离、官、赲、害、本」八字;使用时财头本尾,尺量时必需避凶取吉,称
为「有字」,即是所谓「高为天父,深阔合地母」就是此意,为匠师所必备的工具。台湾木
作行业奉祀巧圣先师鲁班公,祭拜时在红纸写上「巧圣先师」贴于壁上以供敬礼。凡木匠制
作供桌神案,必需使用「鲁班尺」,而在施工制作时皆要合鲁班公的「规矩」、「起造择日
法」、「仓厨桥梁钟楼各式」、「相宅秘诀」、「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
仙机」、「鲁班寸白簿」、「鲁班全书符咒宝典」…等,是工匠师工作时必遵的工法,影响
后世可谓深矣。
巧圣先师鲁班公不仅是土木建筑的宗师,更是住家的守护神,仙师一生遗留给我们后代有墨
斗、斧刨、锯、鲁班尺(门公尺)、铺首、战船、机车、磨、碾、钻等等,其中对后代人类
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准绳」和「规矩」,准绳就是现代还在使用,不可或缺的墨斗,「
规矩」就是圆规和角尺,仙说过:「不规不圆,不矩不方」,此乃乾坤自然的现象,实乃人
官两象之能也;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住家,家庭内的家具、门窗、桌椅、橱柜、床…等等,
每一样都要符合规矩尺寸;俗话说:「规规矩矩」,无论做人做事都要规矩,为人处世更要
外圆内方,所谓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遵守伦常道德,不可逾越规矩。
仙师深远的影响了每一个人的居家生活,鲁班公让我们每一个人住得这么安全、舒适,又有
这么多的家具…,在我们怀念感恩饮水思源之际,更要记得鲁班公教导我们的做人做事的「
准绳」和「规矩」,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能更安定、更详和、更繁荣。
而鲁班又是如何得道升天的呢?相传元朝时,赵州(今河北赵县)城南有一座石桥,是鲁班建 造,甚为坚固。
鲁班建成此桥后,夸口说:「古今再也没有第二座桥可以相比了。」他的话 被张果老听到了。于是张果老与仙人柴荣骑驴来到桥下,笑着对鲁班说:「这座桥石坚柱壮 ,但如果我过桥,你能保证桥不晃动吗?」
张果老骑着驴,布袋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着 车,上面装着四大名山。说着就上了石桥,只见石桥摇动,好像要倒塌了。鲁班见状,忙跑 到桥下用两手托定石桥,使其坚固如初。据说至今石桥上留有四个驴蹄印和车轮辗过的痕迹 ,桥下还留下了鲁班爷的两个大手印﹗
先师鲁班升天
话说鲁班托定石桥,见张果老却笑嘻嘻的,非常生气,愤而把自己的一只眼睛挖出来丢在地
上,结果被马王公捡起来用,所以马王公有三只眼睛,而以后所有一只眼的行业(例如:建
筑师、摄影师等)的祖师爷均为鲁班。
此故事最早见于元人撰《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元以后广为流传,张神仙也变成了张果老。
当今流传歌舞剧《小放牛》中赵州桥的故事,即由此而来。据史学家考究,赵州桥原名安济
桥,实为隋朝工匠李春建造。此桥至今仍横跨洨河之上。
据「鲁班书」书内记载:鲁班公在四川峨眉山鲁班封神,在丙午年八月初九寅时,为鲁王造 金殿有功,勋封为「鲁班仙师」;而在「中国行业神」之记载,自古以来在大陆各地皆有供 俸鲁班仙师祭祀庆典活动的情形。
要拜鲁班大都是工地,准备的祭品只需饼干糖果等简单的东西,但一定要有脸盆水,而拜的 顺序是先拜山神土地,烧土地公金;再拜四方好兄弟,烧九金银纸,最后才呼请鲁班祖师爷 ,烧鲁班金,共七十二张;再用文公尺量工地,用墨斗把工地界线画出来,表示这里有鲁班 镇守,可保工地平安。如果在荒郊野外不想四方的好兄弟缠身,可在床头放鲁班金、墨斗和 文公尺,有防好兄弟作用。
每年祝贺师傅诞,有一项很特别的传统,就是派〝师傅饭〞,所谓〝师傅饭〞,是在师傅诞 那天,用大铁镬煮白饭,加上粉丝,虾米,眉豆等。相傅吃了师传饭的小孩,不仅能像鲁班 那么聪明,而且快高长大,健康仱俐。从前,大户人家会在贺诞这一天,请艺人回来唱八音 ,或请一台木偶戏演出,视乎经济情形而定,总是隆重其事。
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自古以来,鲁班被尊崇为这一行业的祖师爷。
清·下里巴人《莲花闹》描述木匠云:“不非轻。
民家请你起门屋。
官家请你起官所。
锯子锯出千条路。
刨子刨得一坦平。
斧头就是摇钱树。
墨斗就是聚宝盆。
一天三餐白米饭。
甘酒长酒吃不了。
木匠可学本是真。
”可见木匠的地位。
在过去的几千历史中,由于木匠技艺比较复杂,在诸行业中最难学,而鲁班又身为石匠和泥水匠的祖师爷,所以在民间一直被称为五大匠(木匠、泥水匠、铁匠、石匠、苫匠)之首,大到修车造船、建房造屋,小到农业器具、生活用品,几乎都可以见到木匠穿梭忙碌的身影。
尽管在封建社会工匠身份不高,士农工商,位于第三,但木匠在雇主家中的地位,是其他工匠无法比拟的,在古代无论穷家富户,只要修宅造房,即使再吝啬的主人家,对待木匠也要恭恭敬敬,一般来说,不仅好吃好喝,盛情款待,更不敢随便无故拖欠工钱,这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按照老辈人的说法,人这一辈子,有三种人别得罪,除了接生的和挖坟的,第三种就是盖房子的木匠,他们稍微做点手脚,就会让你家宅不宁,轻则招灾伤财,重则家破人亡,吃尽苦头!因为,大多数老木匠都会一些阴阳风水,作为鲁班的徒子徒孙,不仅传承了祖师爷的手艺,相传也学习了许多符咒。
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已无从考证,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
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专书甚少。
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古代木匠的符咒玄术,可见一斑。
《鲁班经》全称《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又名《鲁班经匠家镜》、《鲁班造福经》。
原书为故宫所藏,最早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到了崇祯时期又有新刻本,署名“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局匠所把总章严集,南京御匠司司承周言校正”。
《鲁班经》属集体汇编,集房屋营建、木工操作、家具制造、日用器物摆放之技术性的知识和木匠施工的吉时凶日、风水咒符、阴阳五行等内容为一体,涵盖广博,是木匠的全程“操作指南”。
全书共分四卷,其中文三卷、图一卷。
简介如下:
卷一的内容,从“人家起造伐木”始到“凉亭水阁式”止,以韵文口诀和诗歌的形式,叙述了堂屋、小门、门楼、厅堂以及王府宫殿、寺观庙宇、祠堂凉亭等各种建筑的建造法,并介绍了木匠从伐木备料、起工破木到动土平基、画样起屋、上梁拆屋以及砌地面等做工时应遵循的法则和注意事项,同时还介绍了鲁班尺、曲尺的规格、图式和使用方法。
卷二从“仓敖式”始至“牌匾式”终,介绍了建造仓廒、殿角、钟楼、桥梁、牛栏、马厩、猪栏、鸡鸭鹅栖等附属建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另外,本卷从“屏风式”开始,便是讲家具和木器制作的内容,分别介绍了“屏、轿、床、桌、椅、凳、镜架、面架、花架、鼓架、箱、柜、烛台、香炉、香几、茶盘、火斗、浴板、招牌、牌匾、推车、手水车、踏水车等家具和木器的制法。
卷三又名“鲁班经相宅秘诀”,介绍了房屋朝向、选位吉凶和相宅的72个例子。
其构成都是一张图附加一首诗的形式,图是画了房屋的形状和位置,诗则是对所画各种房屋形状和位置的解读,图文并茂,读起来非常清晰。
例如本卷的第一张图,是画了一张把门造得很高的房子,看过去就觉得有点别扭,所附诗曰:“门高胜于厅,后代绝人丁。
门高胜于壁,其法多哭泣。
”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得这些知识容易吟诵、便于记忆。
卷四的内容为附录,有“秘诀仙机”、“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和“鲁班秘书”,介绍了一些符箓、咒语和许多镇物图形的应用。
如有“鹤神方位”、“喜神方歌”、“工完禳解咒”、“瓦将军”、“泰山石敢当”等内容,这些内容特别为民间人士所重视。
神秘的“鲁班尺”
鲁班经》中介绍了一种尺子,叫“鲁班真尺”,通称“鲁班尺”,也叫“门光尺”,是古代木匠奉为金科玉律一般的工具,直至今日,仍见于用传统方法修建房屋之时。
这种尺子很神秘,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鲁班经》的深刻和伟大,因此本文也略做一番介绍。
“鲁般(班)真尺”一则在《鲁班经》中的原文是:“按鲁般尺乃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其尺间有八寸,一寸准曲尺一寸八分。
内有财、病、离、义、官、劫、害、本也。
凡人造门,用依尺法也。
假如单扇门,小者开二尺一寸,一白,般尺在‘义’上。
单扇门开二尺八寸在八百,般尺合“吉”上……皆用依法,百无一失,则为良匠也。”
文中所说的“鲁般尺”,一尺等于曲尺的一尺四寸四分,之所以也称“门光尺”,是因为古人认为按此尺丈量并确定门户,可以避凶趋吉、光宗耀祖。
这种尺分为八寸,自成一种衡量单位,以八寸为一尺,每寸都有名字,分别是“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吉)”,每“寸”又另分五格,每格用红字或黑字写上各种星相的名称,是专门用来量定裁度门窗的一种用尺。
古人极为讲究门窗的建造,认为这是房屋风水的一个关键所在,而测量门窗开设的方位长短,则必需用“鲁班尺”来衡量最为合适。
同为明万历年间专讲住宅堪舆的名著《阳宅十书》中记载说:“海内相传门尺数种,屡经验试,惟此尺为真。
长短协度,凶吉无差。
盖昔公输子班,造极木作之圣,研穷造化之微,故创是尺。
后人名为‘鲁班尺’。
非止量门可用,一切床房器物,俱当用此。
”鲁班尺是木匠祖师爷鲁班“造极木作之圣,研穷造化之微”后所创,因此使用鲁班尺安造门窗,历来被木匠们奉为圭臬。
这把鲁班尺,匠心独运,造极精微,其中容纳有“五行、八卦、洛书、九星、紫白”等术数理论,在今日看来,是一把极具神秘色彩的尺子。
除了鲁班尺之外,其他木匠工具在民间也被认为是辟邪镇煞的法器。
“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转轮王,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工匠用物)谜底:墨斗。
”相传,这是宋朝诗人秦少游出给苏东坡猜的一道谜语,也为后人展现了工匠们的昔日风采,以及佐证了传说中木匠工具的辟邪作用。
其中歌诀如下:
墨斗它是鬼金羊,牛金牛把帅印掌。
亢金龙是缠线拐,支扭支扭缠发财。
挂线钩叫娄金狗,你家功名代代有。
轸水蚓是墨斗线,避曲就直出状元。
壁水貐是画齿子,久长富贵你家是。
顶线珠是箕水豹,师傅事主发财了。
参水猿是墨池子,染出墨线定曲直。
角木蛟,是马脚。
开业大吉它先接。
奎木狼,是平进,取平面,倒楞楞。
尺子叫做井木犴,规矩尺寸定长短。
斗木獬,手斧子,任何木头它先试。
翌火蛇,大小锯,截头改板任意取。
凿子它是室火猪,透铆窍,把力出。
尾火虎,是镂子,走弯曲折改不是。
觜火猴,是推刨,他一走过平安了。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变迁,现代电气化工具的兴起,木匠行业逐渐衰落,风光不再,木匠们也不像以前那样子承父业,或师父口授手教,一学数载,传说中的鲁班秘术在民间大多早已失传,许多年轻木工甚至听都没听过,更更别说传承,至于木匠工具是否真的辟邪,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1、木工工具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2、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3、农业机具
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专书甚少。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经》,但早已失传,只有少量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
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部书的的前身,是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当成化、弘治间,1465年~1505年)的《鲁班营造法式》,现已残缺不全。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只限于建筑,如一般房舍、楼阁、钟楼、宝塔、畜厩等,不包括家具、农具等。
编排顺序比较合乎逻辑,先论述定水平垂直的工具,一般房合的地盘样及剖面梁架,然后是特种类型建筑和建筑细部,如驼峰、垂鱼等。
另外,插图较多,与文字部分互为补充,且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手法。天一阁本之后一百多年的万历本,更名《鲁班经匠家镜》。
内容和编排有较大的改动,但缺前面二十一页篇幅。稍晚,根据万历本翻刻的的明末(崇祯)本,首尾完整,可以看到本书全貌。之后的翻刻本,都是从万历本或崇祯本衍出。
鲁班在历史上被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鲁班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强行说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扩展资料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鲁班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此外,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出现了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初,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各类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南北两京(南京、北京)和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和寺观的建成,如两京宫殿、十三陵、天坛、南京大报恩寺、武当山道教宫观等,都是明朝有代表性的建筑群。曲阜孔庙也在明朝中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明朝另外两大工程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城堡体系和万里长城,以及东部沿海的防倭城堡体系。明初,蒙古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力图复辟,不断伺机南侵。明朝迁都北京后,又三面邻近塞外。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中被蒙古瓦刺军俘获,引起京城危急,朝廷惊慌。北方之敌成了明朝的大患,因此,终明之世,对北边防卫极为重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修筑了一条延亘五千余公里的长城,并分九段地区设置重兵防守,统称“九边”。沿着长城一线,还修筑数以百计的城堡和数以千计的墩台和烽堠,组成一个点线结合的完整防御体系。危害于东南沿海的倭寇源于日本海盗,以明初洪武间与明中叶嘉靖间为患最烈。为了消除倭患,明朝政府在南起广西钦州湾北至辽宁金州湾的漫长海岸线上,设置了五十三座卫城和一百零三座所城,其间尤以浙江、福建两省最为密集。这一百五十六座防倭城堡组成了明朝的东方防卫体系,有力地遏止了倭寇的进犯。
明代的地方建筑也空前繁荣,各地的住宅、园林、祠堂、村镇建筑普遍兴盛,其中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诸省最为突出,直到今天,这些地区还留有众多的明代建筑。明代中晚期,各地的造园活动出现一个新高潮。江南富裕地区的村镇多进行了有计划的建设,出现了许多环境优美、设施良好的优秀村镇实例。它们一般都有高质量的道路、桥梁、标榜本村杰出人士的牌坊、作为宗族联系纽带的祠堂、教育子弟用的书院,以及公共使用的风雨桥、路亭、戏台、庙宇等建筑。
明朝在建筑技术上的进步主要有:第一,砖的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各地建筑普遍使用砖墙,府县城墙也普遍用砖贴砌,一改元代以前以土墙为主的状况。此外,还创造了一种用刨子加工成各种线脚作为建筑装修的工艺,称之为“砖细”,通常用作门窗框、墙壁贴面等。与之同时,砖雕也有很大发展。第二,琉璃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琉璃塔、琉璃门、琉璃牌坊、琉璃照壁等都在明朝有所发展,琉璃瓦在各地庙宇上普遍使用,色彩品种增多,中国建筑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特点已达到成熟阶段。第三,木构架技术在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和斗拱装饰化三个方面有所发展。例如宋代常用的用一层层木构架相叠而成楼阁的方法,被贯通上下楼层的柱子构成的整体式框架所代替;柱与柱之间增加了联系构件的穿插枋、随梁枋,改善了殿阁建筑结构;斗拱用料变小而排列越来越丛密,等等。这些都使明代建筑的面貌产生了与宋代建筑的明显差异。 明代在第宅等级制度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一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下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庶民庐舍不逾三间五架,禁用斗栱、彩色。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定制:六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正门一间三架;庶民正厅不得超过三间五架。洪武三十年重申:房屋可以多至一、二十所,但间、架不容增加。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稍作变通,架数可以加多,但间数仍不能改变。
明朝住宅的等级制度主要是限制间数和架数,至于建筑层数,则可因地制宜。明代住宅均能表现明代建筑特点,典雅稳重,做工讲究,装修精美,雕刻和彩画细腻而雅净。苏南、浙东、皖南、山西襄汾都有明代的民居遗物。 明代家具造型优美,尺度合宜,结构严密,雕饰适度。高级者选用紫檀、花梨等贵重材料,其技法迄今仍作典范,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
明代木工用书《鲁班经》记录当时民间匠师的业务必备知识和中国古代民间常用建筑、家具和器物的形制、尺度、用料等。书原名《工师雕琢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或《鲁班经匠家镜》,午荣编,成书于明代,是一本民间匠师的业务用书。全书有图一卷,文三卷。《鲁班经》介绍行帮的规矩、制度以至仪式,建造房舍的工序,选择吉日的方法;说明了鲁班真尺的运用;记录了常用家具、农具的基本尺度和式样;记录了常用建筑的构架形式、名称,一些建筑的成组布局形式和名称等。
《鲁班经》对技术知识的介绍比较笼统,但从书中可知古代民间匠师的业务职责和范围,民间建筑的施工工序,一般建造时间、方位等等。它所介绍的形式、做法,在东南沿海各省的民间建筑中,至今仍可看到某些痕迹;所介绍的家具,很多也可以在这些地方见到。鲁班真尺的运用方法,民间工匠仍在遵循使用。 风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术数,其要旨是对人的住居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追求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得到满足的外部条件。风水涉及住宅、墓葬、寺观、村落、城镇各个方面,其中有关墓葬的部分称为“阴宅”,其他方面则统称“阳宅”。这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渴望把自身和谐统一于自然界而采取的一种自我完善手段,含有朴素的科学成分,也可称之为古典的建筑环境工程学。
风水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千年前西周的“卜宅”。后来又有“相土尝水”选择城址以及相宅、相墓之举。到汉代已形成风水的理论萌芽,唐代发明罗盘,宋代风水已形成江西派与福建派两大派别。
明代是中国风水的鼎盛时期。一时间民间风水实践和风水理论都有很大发展,各种风水书籍纷纷问世,其中有刘基的《堪舆漫兴》、蒋平阶的《水龙经》、《阳宅指南》、高濂的《相宅要说》、张道宗的《地理全书》、周景一的《山详指迷》、目讲僧师的《地理直指原真》等较为重要。
明代风水派别很多,但仍以江西、福建两派为主干。江西派又称形势派,其理论主要阐述山川形势和宅形格式,其特点在于重视宅与自然的关系。福建派又称理法派,其为说多主于星卦,不过从明代风水书籍的内容来考察,不论是标榜江西派或是福建派,实际上都既讲形法又讲理法,只是各有侧重而已。在运用中,两派都以罗盘为基本工具用以确定方位,并根据罗盘上一圈圈数字与天文、地理名称,开出种种风水处方来,所以罗盘也被尊为“罗经”。
在明代,风水对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基址选择,几乎所有的房屋、墓葬都根据风水理论来选定位置,村落选址也往往有风水师参与其间。对村落的选址原则可归纳为:背山面水、山龙昂秀、水龙环抱、明堂宽大、水口收藏等几方面。所谓山龙、水龙就是指山脉与水系的形势,明堂是指村基所在的空间,水口是指村头、村尾水流出入口。根据这些原则,山区村落多选择枕山、环水、面屏的环境;平原地区以水为龙,村落往往采取背水、面街的布局。城镇选址原理与村落相同,只是要求环境容量相应增大。
在明代风水中,“水口”是一个重要题目,多数风水书对此都有论述。但此时水口已专指村镇水流出口处,由于村镇道路入口多设在此处,宗祠、亭阁、桥梁等也集中于此,因而形成为村镇内最重要的关键地段,也是居民的公共活动中心。这种现象在皖南徽州地区最为典型。
风水认为体量高大的建筑物如塔、阁、殿等的设置能弥补地形的缺陷,使城市、村镇所在的气、势都能得到改善而使一方之人化凶为吉。例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江西瑞州知府邝潘认为瑞州人才众多而登科第者少,原因是风水不佳。他亲自踏勘地形后发现原来是府学的格局有问题:府学前面西有府城西城门耸立于旁,东侧却虚无一物,造成左右不平衡;府学后面又受到粮仓的挤压,后地不宽宏。于是下令迁走仓库,在府学东侧建造一座楼阁名为进贤楼。他和同僚们商议后认为府学正南无“具瞻”(对景),不利文运昌盛,而且府学正对南郊的石鼓岭,山形平秃,致使文士“多晦”,不能飞黄腾达,因而决定在岭上建造一座十几层高耸入云的文峰塔。他还听说瑞州有三公(太傅、太师、太保,明代最高官品)与状元之广谶,就下令把市河和锦河开挖联通。这是一个为改善城市风水而大兴土木的典型实例。类似的用文峰塔、文昌阁等建筑来改变城市风水的做法几乎到处都可看到,山西大同在府学前方城墙上建造的一座文峰塔就是其中一例。
住宅是风水关注的重点之一。各派风水对住宅的选址、布局、周围环境等,都有一套指导原则和避凶就吉的方法。他们用罗盘格定住宅方位和属性,进而推导出平面布置,大门方位以至每座房屋的高低、位置。大门在风水中被视为“气”的出纳口,是住宅“上接天气,下收地气”的关键部位,它的位置、方向与住户的凶吉密切相关。山、水是自然中“气”之所自出,是至吉至祥之物,所以大门应面向山峰或远处山口(近处山口又谓之“煞气”,不可相对)。也可迎水而立,但不可冲巷道或与邻居大门相对。这些处理方式在功能上都有一定依据,而风水以凶吉观来进行解释,使之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为了减除“大门冲巷不吉”的心理负担,风水师们常把“泰山石敢当”、“镇山海”的石碑或镜子等物放在大门对面,并赋予这些镇物以神奇的辟邪功能。对于住宅周围的道路则要求从“吉方”来,要曲折有致。总之,各种风水书都对住宅提出种种避凶趋吉的方案,内容十分庞杂,从周围环境到宅内的厕所、水井的处理都与凶吉联系起来。
鲁班书里面写的东西有一些是比较玄的,但是大多数都是经得起科学验证的,有部分还比较实用。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鲁班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说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人物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专书甚少。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经》,但早已失传,只有少量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
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部书的的前身,是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当成化、弘治间,1465年~1505年)的《鲁班营造法式》,现已残缺不全。
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只限于建筑,如一般房舍、楼阁、钟楼、宝塔、畜厩等,不包括家具、农具等。
编排顺序比较合乎逻辑,先论述定水平垂直的工具,一般房合的地盘样及剖面梁架,然后是特种类型建筑和建筑细部,如驼峰、垂鱼等。另外,插图较多,与文字部分互为补充,且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手法。
-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手工业工匠和杰出发明家。相传他在机械、木工工具、土木建筑等方面有多项创造发明,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两千多年以来,他一直被土木工匠们视为“祖师”,受到后人的崇敬。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等。因为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后世称他为鲁班。鲁班生于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为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建立创造了物质基础,铁器的推广和使用,给农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时期风起云涌的奴隶与平民的反抗斗争和起义,给奴隶主贵族以沉重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日趋没落,官府手工业独霸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出现了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不少世代为奴的手工业奴隶因此获得了解放,有了游走各地、到处做工的自由和施展才华的机会。鲁班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获得自由的奴隶工匠。 鲁班出生在鲁国一个世代以工匠为生的家庭。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从小就喜欢上机械制造、手工工艺、土木建筑等古代工匠所从事的活动。小时候他跟随家人参加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在劳动中,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家人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悉心观察他们在各项劳动中高超的操作技巧。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他本人不断地努力,使鲁班逐渐掌握了古代工匠所需要的多方面技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的能工巧匠。
公元前450年以后,鲁班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作兵器。他曾创制了威力较大的攻城器械云梯,并准备以此来进攻宋国,他为此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墨子发生了辩论,俩人展开了一场攻城与守城的演习,鲁班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攻城,都被墨子—一化解。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以造福老百姓,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墨子的这种思想,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木工工具、机械等各种实用技术上,埋头从事各种发明创造,留下了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例如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千百年来就一直流传在民间。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鲁班在长期的木工实践中,需要经常与木头打交道,发现了许多可以进行改进的技术问题。如怎样才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在鲁班之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木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鲁班根据工作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发明了刨子。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头刨平,把不光滑的木料创光滑了,对提高水工技艺很有帮助。其他如钻(打孔的器具)、铲、凿于、墨斗(木工画线用的)和曲尺等,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其中曲尺,后人称之为鲁班尺,是木工用以求直角的,直至今人仍为木工所使用。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它使许多木工工匠从比较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成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木工工匠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变了以前许多工匠全凭手工和经验进行操作的落后局面,使木工技术的很多方面可以凭借比较简单的工具提高工艺水平和质量。 鲁班在木工工具的发明创造上,得到家人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他的母亲和妻子对他的帮助更大。例如,鲁班在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都是由他的母亲拉住墨线的一端,他自已拉住另一端,以便弹墨放线。这样每次放墨斗线都需要他母亲帮忙,很不方便,鲁班也觉得有必要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经过他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试验,鲁班设计了一个小弯钩,拴在木头的一端,这样放线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小弯钩钩住木头的一端,以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只需一个人就行了。从此以后,弹墨线就不用再让母亲帮忙。后来木工就把这个小弯钩称为“班母”,以纪念他的母亲对他的帮助。又如,刨木料时顶住木料的卡口,人们称之为“班妻”。据说这是因为鲁班以前刨木料时候,都是由他妻子扶着木料,后来他发明了卡口,才不用他妻子帮忙了。
史书记载,鲁班还发明了石磨。自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去掉谷物壳皮和破碎豆麦就成为人们必须的一种烦琐劳动。为此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作出了不懈努力。相传在6000年以前人们就开始用石头将谷物压碎或者碾碎,4000多年以前,人们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杵臼”的碾米工具。这种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之为“杵”,它是一个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做的律枪;另一部分称之为“臼”,它是在石头上凿出一个圆坑。操作时将米放在“臼”中,然后用“杵”宋春捣。这种装置比起直接用石头来碾碎谷物已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如比较费时,每次只能春少量谷物;比较费力,它全仗手工春搞,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以代替手工赛捣。鲁班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非常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因此他决心解决这一难题。为此,他经常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观察、思考,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在劳动人民智慧的启发下,经过他的刻苦努力,鲁班终于发明了一种更为简单实用的磨粉工具。他用两块比较坚硬、厚实的圆石谷凿上密布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之转动,就能够把谷麦磨成粉末,这就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石磨。石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巨大进步,它将“杵臼”的上下运动改造成旋转运动,将“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并且可以使用畜力等作为动力,这就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此,将谷物磨成粉就不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劳动,而成为一项比较容易的日常简单操作,对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起到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鲁班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发明家,发明创造了多种简单机械装置。如鲁班曾对古代的锁进行了重大改进。锁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周代就已经出现,其形状象一条鱼,构造比较简单安全性比较差;经过鲁班改进后,其形状、结构均有较大变化,锁的机关设在里面,外表不露痕迹,只有借助配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能够代替人的看守。史书记载,鲁班曾用竹子做成一只木鸟、能够借助风力飞上高空,王天不落地,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还有一种传说,说鲁班曾制成机动的木车马,这辆木车马由“木人”驾驶,装有各种机关,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一直到汉代还在流传。后世不少能工巧匠,如三国时的机械发明家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侍封、清朝的黄履庄等,都受到这个传说的影响,对木车马进行过研究、探讨。史书还记载,鲁班曾制作了一种称之为“机封”的装置,可以用机械的方法进行下葬,具有很高的技巧,人们对此很佩服,但由于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实施。 在兵器方面,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史书记载,鲁班曾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曾用此兵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越船后退就可以钩住它,越船前进又可以进行阻挡,既能攻、又能守,颇具威力。鲁班还曾将梯改造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越过城墙攻占城地,非常有效。 在雕刻和建筑方面,鲁班也有很多发明和贡献。
古书记载,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石刻地图。《列子·新论·知人篇》中记载了鲁班雕刻凤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鲁班刻苦钻研、勇往直前的精神。传说有一次,鲁班雕刻一只凤凰,当他还没有雕成时,就有人看了讥笑道,你刻的凤凰一点都不象,脑袋不象脑袋,身体不象身体。鲁班听了非常生气,但并没有灰心丧气和停止工作,他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他人的讽刺。因此他更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经过他的木懈努力,最后终于将凤凰刻成。他刻出的凤凰栩翎如生、非常逼真,赢得了众人的赞誉,那些曾经讥笑他的人也不得不佩服鲁班的高超技艺和刻苦精神。史书还记载,他曾制作了安装门环的底座,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史书记载,伞就是由她发明的。她看到鲁班和很多工匠成年累月在外给人盖房子,经常是风吹、雨淋、日晒,没有什么东西遮挡,很是辛苦。于是她决心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她开动脑筋,反复试验,终于做成一把伞,让鲁班出门做工的时候带上,这样不论走到那里,也不论是刮风下雨,都不会受到风吹雨淋的袭击了。
直至今天,伞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关于鲁班发明创造的故事和传说很多很多,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不一定全部真实,却表达了人们对鲁班的敬仰和怀念,歌颂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鲁班被人们现为技艺高超的古代工匠的化身,成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本文2023-08-05 16:35: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