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什么意思,第1张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的意思是中华千百年来,各种国家重器都承载着工匠精神,那些文化典籍都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从镌刻华夏民族内聚内敛、崇尚和平性格的万里长城,到展现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敦煌石窟。

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凝结在遍布神州大地的文物之中。正是这些珍贵的遗产,为我们回首过往、立足当下、开创未来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启示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保护不是让它们藏之深山、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人们日趋丰富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更多文物活起来的同时火起来、潮起来。

之前也许只在教科书上有“一面之缘”的国宝,借助活泼可爱的文物表情包、诙谐幽默的文物说唱和设计精巧的互动小游戏,形象愈加丰满而生动。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的文物和遗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持续绽放。

《典籍里的中国》的读后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例如: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1、古籍需要保护,但利用是对古籍最好的保护。古籍不能只是“束之高阁”与世隔绝,从故宫让更多馆藏走出库房,到古籍数字资源的免费阅览,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技术之变,如今的文物保护技术、数字化技术让传统的保护手段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这种变化更是观念之变,图书馆、博物馆回归公益属性,让更多的免费资源惠及于民,这既符合公众期待,也是文化传承的职责所在。

 2、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知识的宝库。古籍文献中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可供挖掘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如今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典籍中寻根溯源,回到古籍寻找答案。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本题材料中“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强调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强调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宣传和普及活动,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对文化继承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继承的相关知识。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生活中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经常会举办一些写对联的比赛,下面分享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1

1、长沙市楹联家协会“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楹联大赛一等奖

赤帜入青云,挟三千年楚地精神,迎风卷起湘江浪;

苍生挥玉笔,步十九大诗篇韵律,蘸梦皴开岳麓春。

2、西安“经纬丝路杯”创新创业测绘楹联大赛一等奖

天眼透层霄,拉近时空,一河星月披肩上

地球收尺幅,抻开经纬,万里山川缩掌中

3、山东“走进大泰山·品味大津口”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

津口诉沧桑,历三千载草色枯荣,风雨难湮王者道;

泰山担日月,看十八盘云涛起伏,峰峦遥接古乡春。

4、寨岗镇文化广场舞台楹联征集一等奖

舞步响云端,引出千年瑶寨月

歌声飞画里,唤醒一轴客家春

5、三门峡白天鹅杯楹联大赛一等奖

似雪浮来成一景,自有梦之期,春之盼

如云飘至过三门,焉无行者范,舞者风

6、邯郸成安县“文明地税廉洁地税”楹联大赛一等奖

成于一点一滴,渐固政之基,国之本;

安可十全十美,唯求公者念,法者思。

7、四川省遂宁中学2017年春联一等奖

紫燕将好梦衔来,披上斗城,喜千载黉宫,文风时约春风至

金鸡把朝阳唤醒,映红壮志,倾一腔热血,涪水何输泗水长

8、开江第三届荷花节楹联大赛一等奖

不待弦音,风中舞出霓裳曲

何须梦笔,雨后凝成水墨图

9、北京让古籍活起来楹联征集一等奖

把典籍翻开,思接千年,同古人语

将文明托起,智承一脉,助好梦圆

10、邯郸武禹襄故居楹联大赛一等奖

十三式流水行云,荡浩气于乾坤,神功辉映邯郸月

二百年舒枝展叶,拓武门之根脉,大木扶摇太极城

11、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奖征联一等奖(棉花馆)

八月花铺千里雪

一生情寄万家衣

12、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奖征联一等奖(棉纺馆)

难忘百代经纶手

恍听千庐机杼声

13、丙申(2016)年“文明三门峡”全国春联大赛一等奖

任性春风,把大河抹绿

含情梅朵,将国梦映红

14、第四届中青诗联网大学生春联一等奖

沐春桃李绽华夏

带梦鲲鹏击海天

15、丰台纪念全民抗战80周年楹联大赛一等奖

三千里狼烟骤起,问七尺男儿,岂容城上升倭帜;

八十年狮目圆睁,借一轮月色,恍在桥头数弹痕。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2

1、上联:岁月无情风刻意;下联:红尘有爱墨留心。

2、上联:从此葬花成故事;下联:何来谎话变真传。

3、上联:一帘幽梦莺啼乱;下联:满耳笙歌燕奏齐。

4、上联:三弄梅花香绕指;下联:千拂翠柳梦颦眉。

5、上联:雾里看花别笑我;下联:山中论剑勿说人。

6、上联:平湖秋月一轮冷;下联:银浪碧涛万舸欢。

7、上联:难忘今宵难忘你;下联:苦思旧日苦思君。

8、上联:阅卷清风能识字;下联:思情明月也读书。

9、上联:月栖水里问鱼好;下联:雨躲云中笑日痴。

10、上联:唯有读书窗下笔;下联:尤其墨画案中词。

11、上联:春花不晓秋霜冷;下联:夏雨难言日冕轻。

12、上联:清风恋月水生气;下联:小鸟依人风暖心。

13、上联:烟萦碧岭风勤入;下联:雾漫重山日懒起。

14、上联:风霜几度催人老;下联:雪雨千重伴客归。

15、上联:飞花点水因风过;下联:漫草摇姿为露来。

16、上联:暮鸦孤影穿秋色;下联:春燕多情画晚霞。

17、上联:潇湘秋色辞孤雁;下联:瀚海云涛送远帆。

18、上联:月随舟影听渔唱;下联:星助烛光解客思。

19、上联:月破纱窗寻墨客;下联:风游曲径戏娇娃。

20、上联:绕堤新柳三分绿;下联:倚岫静塘一抹红。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3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 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