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王余光指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
书籍载体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文本的变迁带来阅读的转型,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阅读的热情与是否具备读书的习惯,与一个民族的特性相关。
我曾在一些文章中讨论过这一话题。书籍载体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甲骨到简策,从简策到纸本,从手抄到雕版,从雕版到机器印刷,从纸本到电子本。文本的变迁带来阅读的转型,这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近一千年来,我们面临过几次重要的阅读转型。
十一世纪以前,抄书是一种职业,如班超就是抄书人。汉代置有专门的“写书之官”,后来历代都有抄书的活动。不少私人藏书、官府藏书、寺庙藏书、书院藏书,都有专人进行抄书。即便在印刷术发明后,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知名抄本传世,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明代官府藏书中,有书近百万卷,刻本只占三分之一,抄本则占了三分之二(参见《明史·艺文志总序》),可见抄本并没有因印刷术的发明而消亡。不仅中国如此,在西方,不少图书馆、修道院、学校都有专职的抄书人,八世纪的法国就要求抄写员应注意勿令本身的浮薄习气散布在所抄的字里行间,也不得轻率抄写,以免在匆忙之中产生错误。当时,抄写书籍被认为胜于栽植葡萄,因为后者仅能满足口腹,而前者则是为灵魂效劳,十分神圣。直到十六世纪后,抄写员才在西方逐渐失业。作为一种职业,抄书人消失了。作为一项活动,抄书之事并非遥远,我本人就有过抄书的经历。
在古代,抄书不仅是为了复制图书,它还是一种读书的重要方法。北宋时期,正是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时期,苏轼(1037-1101)适逢其时,理应欢欣,但他对雕版印刷物对阅读的冲击却迷惑不解。他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一文中说: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苏轼前辈学人以抄读为主,到苏轼的时候,印刷术普及,图书多而易得,后学却不读书了,让这位大文豪慨叹不已。
此后的八百年,中国的读书人在没有大变化的书籍世界中度过。他们幸福的读书生活,令人向往。即便身处乱世,亦在书中寻得快乐。试举李清照一例。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早年生活优裕,至中年,逢靖康之变,明诚逝世,清照流离。虽如此,夫妇二人曾有过的藏书读书生活,载在史册中,感动后世的读书人。李清照在为赵明诚《金石录》所作的《后序》中,描写他们藏书读书的情景: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词人李清照用她那独特清婉的笔,再现了夫妻读书生活的快乐。其乐也,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中国读书人的读书生活,到了十九世纪末悄悄发生了变化。这不仅是因为印刷术的变革,而且还在于西学的引进与新式教育的普及。
随着机械印刷术的普遍应用,图书出版更加快捷,报纸杂志等一些大众读物也不断增多,这对传统阅读带来了很大冲击。而西学引进与新式教育的开展,阅读的内容也变得比以往更为丰富多样。从阅读的形式上看,过去强调高声朗诵、熟读成诵,而此时大多数人只是默读、泛泛浏览。然而还不到百年,技术革命与书籍载体的变化,让我们目不暇接。今天从电视荧屏到电脑荧屏,再到手机荧屏,我们生活在一个荧屏的时代。我们对着荧屏说话、游戏、工作、购物或聊天,我们还对着荧屏读书!
这次转型的影响差不多涉及到每一位读书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在教学中,与学生们就读书或阅读的转型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1995年,我与研究生们曾就古籍翻译与阅读、双休日读书、荧屏时代的读书等问题,以笔谈的形式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以期人们对阅读的关注。当时网络还不普及,我们所说的荧屏主要指电视、卡拉OK等。其实,读书是否重要,阅读是否有情趣等话题,自古以来就有分歧。我们在《荧屏时代谈读书》的笔谈中,当时一位研究生就说,我们何苦为读书唱挽歌?她说:
中国自古就有“不为功名不读书”的说法。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在为学业或需要而苦读。至于说到读书的情趣,也是那些有了生活保障并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少数人的事,与普通百姓似乎无缘。一些人拿起书本不是打瞌睡,就是为读不懂或文字晦涩而苦恼,何乐之有?而影视则不同,它形象直观、声情并茂,使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休息和放松,生动的内容和丰富的色彩,真正给人以乐趣和美的感受。更不用说它知识新、传递信息快、让人们开阔眼界了。既然时代已为我们提供较读书更令人陶醉、令人着迷的新事物,我们又何苦为那渐被冷落的读书唱挽歌呢?时代的变迁,科学的发达,影视传媒必将以其极大的优越性和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征服整个人类。到那个时候,人们大概再也不会谈论“电视杀手”的问题了。
这是一种真实的感受,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面对的很多人的感受。而谈论读书,是不是读书人自说自话罢了?
阅读的热情与是否具备读书的习惯,与一个民族的特性相关。网络的普及,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固有的阅读习惯。从读书的热情到读书人口率的下降,从读纸本到读网络,以及读什么、大众阅读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近十年来,我曾就经典阅读与选择、推荐书目、信息时代与阅读、阅读文化、社会阅读等问题发表文章,表达对经典阅读或读书的重视。其实,是读书还是读网,这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什么内容。阅读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崇尚读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社会、家庭是否提供了必备的读书条件。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
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在东莞召开成立会,我在会上作了《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报告。陈述读书对民族素质的提高、完善独立人格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学者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以崇尚读书,并得到了不少读书人的赞同。2007年,朱永新在《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中,对阅读之意义概括为四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他多次向政协、人大建言,设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等。
2009年,我写了一篇文章《设立国家读书节:建书香社会育智慧国民》,赞成他的提议与观点。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要有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阅读节或读书日?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图书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且极具民族特色。中国图书从载体、用墨、印装到文字,均系自身发明,形成了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图书文化,并对世界的图书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设立自己的读书日,可更好地展示民族特色。
其次,重视经典的阅读。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古训、尊先法的民族,对前人圣贤的大道理看得特别重。在这样一个民族社会的背景下,结晶着前辈思想的图书,就不仅具有一种狭义的学术意义,同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因而,经典的出版、阅读与传播特别受到重视,经书与正史为历代所刊刻。设立自己的读书日,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第三,对文本的尊重。不仅经典,书也是读书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法想象,对于读书人来说,没有书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虽然,我们曾有过这样的年代。在读书人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所构建的私人阅读空间,如书房的内外环境、买书、藏书、借书、抄书、读书,某些读书人的如痴如疯,正是中国阅读史中最具特色和感人的篇章。设立自己的读书日,可更好地彰显民族个性。
第四,中国阅读传统强调读书为学的首要意义是修身宏道,以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强调读书须求广博,为学须求通达;强调读书为学须“思”、“习”、“行”相结合,正如《中庸》中所概括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勤学苦读,在中国阅读史上,勤学苦读的感人事例层出不穷,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等等,这些故事曾激励过数千年来读书人发愤读书,积极进取,其影响至今犹存。但同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也是中国阅读传统和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自己的读书日,可更好地继承优良的阅读传统,形成健康的读书氛围。
公历9月28日,我们习惯上把这一天定为孔子诞辰日(日期的确立学界尚有争议),有人建议把这一天定为中国国家阅读节或读书日(也有人建议把这一天定为“圣诞节”或教师节)。目前,国内一些图书馆,如苏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每年以9月28日为标志,开展读书活动。虽然目前在法律层面上,这一天并不是什么节日,但在实践上,苏州、东莞把这一天看成自己的读书日。
节日,从自然的属性来看,这一天与另一天相比较,并非更有意义。从文化的角度看,它关乎人的生活、生命、宗教与信仰。中国设立阅读节或读书日,正是为了确立人们对书籍的尊重、对知识的热爱,对读书的崇尚。
如果说中国家庭阅读有一种传统的话,那就是耕读传家与诗书继世。今天在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重建家庭藏书。
但中国还有不少地区,图书馆建设还不够快,因而倡导家庭藏书与读书就更为重要。
如果说中国家庭阅读有一种传统的话,那就是耕读传家与诗书继世。“耕”是这个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社会的物质的需要。而“读”则是伦理道德确立和传递的最有效的方式。自汉以下的古代中国,“耕读传家”的理念,即是家庭价值观的核心。今天,我们在一些老宅子里,还能常常看到“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对联,以窥见当年这些书香门弟与读书世家的辉煌。
“耕读传家”的传统随着传统家庭的解体,逐步在现代社会消失。随着现代各种媒体,如电视、网络、手机等的不断普及,其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有限的闲暇时间,全国国民的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我国家庭藏书与读书人的比例在21世纪将继续呈下滑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推广读书、鼓励读书,希望重建家庭藏书,让书籍走入每个家庭,为儿童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让“耕读传家”的传统在新时代能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并得以延续,是重要而有意义的。
今天在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重建家庭藏书。据调查,家庭阅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营造一种爱读书、经常与幼儿交谈的家庭学习气氛,便成为家庭文化环境建设中极为有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主张应将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家庭藏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让家庭成员有一些必备的读物,有些人家里根本无书可看。在目前图书馆还不是十分普及的前提下,我们提倡家庭阅读,就不仅是继承传统,还具有实际的意义。让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书看,家庭藏书在目前能够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家庭藏书可以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展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读书习惯的话,他一生都受用无穷。
朱玉麒
朱玉麒,男,1965年4月生,江苏宜兴人。曾任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西域研究中心主任,《西域文史》主编,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作品有《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喜雨”别解》等
中文名:朱玉麒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宜兴
出生日期:1965年4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
性别:男
人物经历
学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任职
1985年8月至2010年8月,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教师。
1988、1992、2000、2002年依次晋升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2010年9月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博士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吐鲁番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龟兹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
《西域文史》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吐鲁番学研究》编委
著作论文
著作
《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荣新江、朱玉麒辑注,中华书局,2002年4月。
《西域水道记(外二种)》,徐松著,朱玉麒整理,中华书局,2005年7月。
《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薛天纬、朱玉麒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
《西域文史》第一~四辑,朱玉麒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2009年
论文
《“喜雨”别解》,《文教资料》1992年第2期
《道藏所见唐刺史考》,《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登科记考补遗、订正》,《文献》1994年第3期
《唐代道教人物三考》,《中国道教》1995年第2期
《西方新史学观照中的史记范型》,《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
《元代党项羌作家余阙生平及创作初探》,《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道藏所见李白资料汇辑考辨》,《文教资料》1997年第1、2期
《李白贞义女碑考辨》,《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
《张说诗文重出误收考》,《文教资料》2000年第3期
《小说前史时期的叙事因素:以桃花源记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论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唐两京城坊考增补质疑》,《书品》2000年第6期
《脱靴的高力士:一个文学配角的形成史》,《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宋蜀刻本张说之文集流传考》,《文献》2002年第2期
《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李白题材的小说作品叙论》,《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
《张燕公集的阁本与殿本》,《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唐代长安建筑园林及其文学表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隋唐文学人物与长安坊里空间》,《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西域水道记:稿本、刻本、校补本》,《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年
《西域水道记稿本研究》,《文献》2004年第1期
《徐松及其西域著作研究述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汉唐西域纪功碑考述》,《文史》2005年第4辑
《唐宋都城小说的地理空间变迁》,《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松遣戍伊犁时期的生活考述》,《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
《唐代诗人的南贬与屈贾偶像的树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窥园图记题跋》,《文献》2006年第2期
《春山秋恨有谁知》,《读书》2006年第5期
《清代西域地理文献中的吐鲁番:以西域水道记为中心》,《吐鲁番学新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新疆识略成书考论》,《西域文史》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新出吐鲁番文献中的古诗习字残片研究》,《文物》2007年第2期(与李肖合作)
《新出吐鲁番文书论语古注与孝经义写本研究》,《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第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行程日记作者及相关人事考》,《文献》2008年第4期
《长安都市空间与唐人小说的场景还原》,《光明日报》2009年4月21日第12版
《徐松手札辑笺》,《文献》2009年第3期(与魏春艳合作)
《吐鲁番文书中的汉文文学资料叙录》,《吐鲁番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徐松与道光朝京师学坛的西北史地研究》,《西域文史》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
《西域水道记版刻年代再考》,《西域研究》2010年第3期
《西北史地学背景下的徐松与邓廷桢、林则徐交谊》,《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学研究:以徐松与西域水道记为中心》,《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
《伊犁将军松筠研究二题》,《张广达先生八十华诞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10年9月。
《思想与思想史的资源:魏源致徐松三札考论》,《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
《张说诗集明代版本传承考》,《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343—365页。
《徐松诗文辑佚》,《汉学研究学刊》创刊号,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2010年10月。
《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主要荣誉
2005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西域水道记》整理)
2006年度“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工会)
2006年度“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9年度“自治区优秀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
获得成就
12001年1月至今从事的国际国内项目
2004年,独立承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项目“西域文献叙录”,2007年结项。
2006年,独立承担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徐松与清代西北历史地理学”,2008年结项。
2009年,承担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缪荃孙全集》整理”(与张廷银共同主持)
2009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新疆通史》基础工程子项目“英国内地会在新疆传教士胡进洁和马慕杰传记”翻译与研究
22001年1月以来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
“古代中外关系史:新史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北京大学,2002年11月),宣读论文《西域水道记:稿本、刻本、校补本》
“第六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03年11月),宣读论文《张说研究述评》
“第二届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吐鲁番,吐鲁番学研究院,2005年8月),宣读论文《清代西域地理文献中的吐鲁番》
“西安碑林国际学术研讨会”(西安,西安碑林博物馆,2007年10月),宣读论文《乾隆平定准噶尔立碑全国考》
“出土文献与巴蜀文献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9届年会”(重庆,西南大学,2008年10月),宣读论文《吐鲁番文献的新收获》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8年10月),宣读论文《张说诗集明代版本传承考》
“2009年中国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吉隆坡,马来亚大学,2009年8月),宣读论文《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
“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的研究视角与论题国际学术会议”(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2009年9月),宣读论文《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研究》
“中国古文献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2009年11月),宣读论文《思想与思想史的资源:魏源致徐松三札考论》
“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6月,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宣读论文《王树楠与敦煌文献的收藏和研究》
“汉唐文明下的龟兹文化学术研讨会”(2010年8月,库车:龟兹研究院、龟兹研究会),宣读论文《清代文献对龟兹汉唐文物的记载与研究》
2010年10月17—18日,应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南开大学文学院邀请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日本宫内厅藏《张说之文集》研究”
2010年11月13—14日,参加“国际汉学与汉籍流传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编辑委员会”(北京,北京大学),宣读论文“汉学家古斯塔夫·哈隆与剑桥大学的汉籍收藏”。
3国外进修与讲学
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系访问学者
1.《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983年再版(1982年获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秦国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985年再版。
3.《中国古代史》(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简犊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台湾谷风出版社1987年版。
5.《秦汉社会文明》(合著),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台湾谷风出版社1990年版,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再版。
6.《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8.《法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9.《秦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10.《秦汉简史》(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吕不韦传》,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新编秦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13.《秦汉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14.《长江文化史》(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学术论文及其他学术文章
1.《批判〈中国田赋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3期。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究竟何时形成》,《学术月刊》1963年第3期。
3.《怎样看待农民战争的“伪降”》,《人民日报》1964年8月19日。
4.《略论社文秀之死》,《历史教学》1964年。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漆的发现和利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第1期。
6.《秦人早期历史探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7.《试论商勒变法成功的原因》,《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8.《井田和爰田》,《人文杂志》1979年第1期。
9.《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法律制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10.《秦国封建社会各阶级分析——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1.《“隶臣妾”辨》,《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
12.《日本僧人灵仙对中国佛典翻译的贡献》,《史学月刊》1980年第2期。
13.(秦国华阳夫人考),(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14.《悼念陈直教授》,《考古》1980年第5期。
15.《秦公钟、铸铭文释读中的一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6期。
16.《论秦穆公》(合作),《考占与文物》1980年第6期。
17.《古代法制杂谈》,《随笔》1980年第11期。
18.《秦起源于东方和西迁情况初探》,《求索》1981年第4期。
19.《萧将军瓦和前将军萧望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20.《秦国奴隶制社会形态的特点》,《中国古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秦汉史论丛)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秦代法律制度初探》,《法律史论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2.《汉甘泉宫瓦当文字考释》,《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23.《秦汉史研究综述》,《中国历史学年鉴1981》,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4.《论汉代“奴婢”不是奴隶》,《学术月刊》1982年第3期。
25.(周公东征与嬴姓西迁),《文史知识》1982年第11期。
26.《支那称谓问题》,《人文杂志》1982年第3期。
27.《论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的地位》,《人文杂志》1982年第5期。
28.《春秋时期秦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专刊,1982年。
29.《青川秦墓木牍内容探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
30.《陈直传》,《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1.《秦代官爵制度变化的奥秘》,《光明日报》1983年5月25日;《〈史学〉论文选》(光明日报专刊丛书,光明日报社1984年版)。
32.《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史论文选》(第一分册),北京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
33.《汉代法律管窥》,《中国古代史论丛》1983年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
34.《怎样看待农民战争中的“伪降”》(合作),《关于李秀成评价问题参考资料》,辽宁省社会科学学会、辽宁省历史学会。
35.《秦代中央官制简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36.《秦汉时代的丞相和御史(居延汉简解读笔记)》,《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37.《“隶臣妾”并非奴隶》,《历史论丛》,齐鲁书社1983年版。
38.《秦汉时代的市政》,《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5期。
39.《1983年秦汉史研究概况》,《光明日报》1984年3月21日。
40.《秦汉史研究综述》,《中国历史学年鉴1984》,人民出版社版社1984年版。
41.《中国历史的魁力》,《中国历史教学参考》1984年第2期。
42.《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产生的两条途径》,《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1985年获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3.《秦佣发式和阴阳五行》,《文博》1984年第3期。
44.《怎样学习秦汉史》,《怎样学习中国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5.《怎样理解文明这个概念》,《人文杂志》1984年第3期。
46.《秦汉文明发展的特点》,《学习月刊》1984年第10期。
47.《研究古代史亦应重视信息》,《光明日报》1984年10月10日。
48.《理财家桑弘羊》,《天水师专学报》1984年第6期。
49.《秦涌之谜》,《文博》1985年第1期。
50.《张汤评传》,《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51.《秦尚水德无可置疑》,《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52.《三辨“隶臣妾”:兼谈历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
53.《刘向》,《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4.《范晔》,《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5.《日本学者对中国简牍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2期。
56.《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研究生能力培养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7.《写在竹片木板上的历史资料——介绍我国秦汉简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6年第1期。
58.《历史的经验与现行的政策——兼论〈论秦的兴亡及其知识分子政策〉》,《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第1期。
59.《秦涌主题何处觅:〈秦涌之谜〉之二》,《文博》1986年第2期。
60.《〈三国演义〉中丰富生动的情节都是虚构的吗?》,《文史知识》1986年第4期。
61.《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合作),《文博》1986年第5期。
62.《中国出士简研究近况》,《史滴》第7号(日本早稻田大学1986年)。
63.《西安古代军阵研究》,China Daily Jan.26,1987。
64.《〈居延汉简研究〉评价》,《光明日报》1987年3月4日。
65.《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66.《汉唐寺院经济研究的精华:介绍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寺院经济研究〉》,《光明日报》1987年7月22日。
67.《评〈五十年来汉唐寺院经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8.《以君主意志为法权的秦法》,《学术月刊》1987年第2期。
69.《如何学好秦汉史》,《中外历史》1987年第3期。
70.《如何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光明日报》1987年7月14日。
71.《陈直(居延汉简研究)评介:兼谈历史研究的方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72.《中国秦汉史研究近况と展望》,[日本]《古代文化》1988年第2期。
73.《秦人的开拓精神和秦国的开放改革》,《陕西日报》1988年5月11 日。
74.《秦人观与中国的统一》,《人文杂志》1988年第2期。
75.《曲径通幽处,高楼望路时:评价当前简牍〈日书〉研究状况》,《文博》1988年第3期。
76.《秦陵墓上石刻探微》(合作),《宝鸡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秦始皇陵兵马涌博物馆论文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7.《秦赵同源新证》,《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
78.《国家与社会的统———与唐德刚教授隔洋对话》,(社会科学评论)1988年第4期。
79.《涌魂惊窘宇,歌舞颂强秦——评舞剧〈秦涌魂〉》,《西安戏剧》1988年第1期。
80.《汉长安城的未央宫》,《旅游博览》1988年第2期。
81.《〈中国版刻综录〉简介》,《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第197期(1988年 9月)。
82.《秦涌的价值》,《秦陵秦诵研究动态》1989年第1期。
83.《秦佣效应和秦文化的整合》,《文博》1989年第4期。
84.《西汉时代生产关系的特点》,《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2期。
85.《秦王朝统一后的社会各阶级》,《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
86.《中国人学者によるの[日书]研究の现状》,《史滴》第11号(日本早稻田大学1990年)。
87.《西汉戊己校尉考》,《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88.《咸阳古道音尘绝: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介绍》,《中国历史教学参考》1991年互、2期。
89.《中国古代官吏的休假制度与婚姻家庭: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说起》,(学术月刊)1991年第2期。
90.《秦汉政策生活中的神秘主义》,《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91.《“考察之功”与“独断之学’》,《光明日报》1992年2月26日。
92.《秦简〈日书〉校补》,《文博》1992年第1期。
93.《评何兹全教授〈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94.《朱雀楼札记》,《秦文化论丛》第2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5.《〈尉缭子〉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研究》,《秦文化论丛》第2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6.《台湾秦汉史学者研究概况》,《秦陵秦佣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97.《〈睡〉简与〈放〉简〈日书〉比较研究》,《文博》1993年第5期。
98.《从放马滩〈日书〉(甲种)再论秦文化的特点》,《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99.《我的两部〈秦汉史〉》,《深圳特区报》1994年7月9日。
100.《将我的思想和情感灌注到秦汉史研究中》,《史学家自述》,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101.《求长生而致短命——秦始皇死因考》(合作),《秦文化论丛》第3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2.《秦始皇的恚恨》,《人文杂志》1994年第3期。
103.《秦始皇会稽刻石辨析》,《学术月刊》1994年第7期。
104.《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历史过程》,《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
105.《会稽*风考》,《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06.《一孔之见,借以续貂》,《秦文化论丛》第4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7.《西汉史研究的又一硕果:〈汉人秘史〉(〈西汉兴亡史〉)序》,《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108.《千年难解始皇谜:评〈秦始皇帝评传〉》,(文博)1996年第5期。
109.《汉乐府〈焦仲卿妻〉的爱情悲剧及中国古代官吏的休假制度),《中国上古秦汉学会通讯》第3期,台北,1997年6月
1937年
《辨纪晓岚手书简明目录》①,1937年4月23日《大公报·史地周刊》第133期1938年
《谈军机处》①,《史学年报》1938年 《祭父文》,1938年手稿
1939年
《清三通之研究》,《史学年报》1939年,后改名《清三通纂修考》①
《读张孟劬先生史微记》⑤,《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128期
《遁堪文录序》,《史学年报》1939年
《张孟劬的先生遁堪书题》⑤,《史学年报》1939年
《清史稿纂修之经过》⑤,《史学年报》1939年,后被收入朱师辙之《清史述闻》
《清律纂修奏疏序》⑤,《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120期
1940年
《与人书五首》,1940年单行本
1945年
《三国志裴注考证》⑤,《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5卷
1948年
The Authorship of You-an-ku(游仙窟著者考)⑤,Harv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哈佛亚洲学志)No.1-2.June 1948.
《清世宗夺嫡考实》①,《燕京学报》第48期
1950年
《胤禛西征纪实》①,《燕京学报》第49期
1951年
《北京访书记》,《庆祝周叔弢先生六旬论文集》,后改名《北京厂寺访书记》②
1956年
《明代女真人之分布》②,《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5期,后被收入《清史论文选集》第1期
《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性质》①,《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6期,后被收入《清史论文选集》第1期
1957年
《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1957年9月1961年
《五石先生墓碑文》,刻石
1963年
《清史杂考》,中华书局再版,1963年9月
1977年
《清史稿》(点校者之一),中华书局,1977年12月
1979年
《满族简史》(通纂之一),中华书局,1979年8月
《朝鲜李朝实录中之女真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12月
《清代旗地性质初探》②,《文史》第6期
《战国秦汉辽东辽西两郡县考》(与陈连开合撰),《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
1980年
《雍正西南改土归流始末》②,《文史》第10辑
《沈阳锡伯族家庙碑文浅释》,《清史论丛》第2期,后改名《沈阳太平寺锡伯碑文浅释》②
《对清前期历史必须作综合比较研究》,《清史研究集》第1期
1981年
《关于满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②,《社会科学战线》第5期
《藤花会逸事》,《学林漫录》第2期
《洪煨莲先生传略》(与翁独健合著),《文献》第10期
《洪业论学集序》(与翁独健合撰),中华书局,1981年3月
1982年
《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②,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
《清国史馆与清史列传》②,《社会科学辑刊》第3辑
《对编修清史的一点意见》,《清史研究通讯》第2期
《清政府对台湾郑氏关系之始末》②,《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后收入《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
《什么是清初四大疑案》,《文史知识》第1期
1983年
《邓文如传略》(与邓同合著),《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4期
《自传》,《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5期
《清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清史研究通讯》第2期
《满族之今昔》,《文史知识》第3期
《洪煨莲先生与引得编纂处》,《学林漫录》第8期1984年
《试论理藩院与蒙古》②,《清史研究集》第3期
The Qing History Bureau and Colletions of Qing Biographies Ch’ing-shih-wen-ti(清史问题) Vol5,No2Decemberl984.
1985年
《邓之诚传》(与邓嗣禹、周一良合著),《中国史学家评传》第3册
《洪煨莲传》(与翁独健、刘子健合著),《中国史学家评传》第3册
《陈梦雷与李光地绝交书》②,《中华文史论丛》第5期
《论袁崇焕与皇太极》②,《社会科学战线》1期,后收入《袁崇焕研究论文集》
Erkl arung der Sibe-Steinchrift im Tempel des Hochsten Friedens zu Shen-yan Trans by Prof,Givanni Stary(Geschichte der Sibe-Mandschuren,pp54-72)Harraasowitz,wiesbaden
《从满族的命名谈起》,《满族研究》创刊号
1986年
《清实录与清史研究》③,《书品》第4期
《满族简史》(通纂之一),中华书局再版,5月
《清史稿》(点校者之一),中华书局再版,8月
《书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后》②,《史学集刊》第1期
《悼独健同志》,《民族研究通讯》
1987年
《满文老档中计丁授田商榷》③,《民族史论丛》第1期
《释马法》②,《中国民族史研究》创刊号
《释汗依阿玛》②,《满族研究》第2期
《清圣祖遗诏考辨》②,《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后收入《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清实录与清史研究》③,《文史知识》第3期
《清代官制简述》③,《文史知识》1987-88年,第1-3期。后收入《中国古代官制讲座》
《东北考察记》③,《历史地理》第5期
A Bref Summary of Manchu stud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亚洲史杂志)27,l:68-77
《清鉴易知录》(校订),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清史列传》(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1月
《雍乾两朝镶红旗档序》,辽宁人民出版社,2月
《清鉴易知录校刊叙言》,北京古籍出版社,8月
《盛京皇宫序》,紫禁城出版社,8月
《初学清史必读书目》,《文史哲》第3期
《谈学》,《开拓》创刊号
《陈二厂先生杂忆》,《陈宦研究资料专集》1988年
《康雍乾三朝满汉京旗房地契约四种》③,《北方民族》创刊号,后收入《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试析康熙之农本思想》③,《四平民族研究》第1期,收入《满族研究文集》
《蒙古世系谱作者及其他》③,《蒙古史研究》第3期
《满族史研究集》(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月
《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9月
《简明满汉辞典序》⑤,河北教育出版社,3月
《骈字类编索引前言》,中国书店出版社,12月
1989年
《柳如是与钱谦益降清问题》③,《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论文集》
《我和清史列传》③,《书品》第2期
《陈寅恪先生杂忆》,《纪念陈寅恪先生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和珅秘传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月
《世界民族风俗及其传统文化序》,民族出版社,7月
1990年
《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
《天聪谕奏校注》③,《历史档案》第3期
《年羹尧西征问题》③,《青海社会科学》第3期
《内务府世家考》③,《郑天挺纪念文集》3期
《满族先世的发祥地问题》③,《历史地理》第9期
《关于红楼梦的时代历史背景》③,《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
《清代八旗中的满汉民族成分问题》③,《民族研究》3-4期,收入《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满族大辞典序》⑤,6月
《喜读郑天挺主编的清史》,《光明日报》5月23日第3版《史学》
《满族发展史初编序》,天津古籍出版社,5月
《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序》,中国地图出版社,6月
《中国宫廷知识辞典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1月
《全面开展乾嘉历史的研究》,《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1991年
《清代各部署则例经眼录》③,《邓之诚学术纪念论文集》
《满族贝子称王考》③,《中央民族学院建校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Notes on Han i Ama TranSby ProfNicola di Cosmo,Aetas Manjurica,Tornus2,OttoHarrassowitz, Wiesbaden The Question of the Place where the Manchu Ancestors Originated Central Asiatic Journnal Vol35,No3-4
《评介韦庆远、刘守治等编的清代的旗地》,《清史研究》第3期
1992年
《清代民族宗教政策》③,《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清会典的官制史资料价值》③,《书品》第2期
《清帝东巡评介》,《中国史研究》第3期
《读史与爱国主义教育》,《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谈中国边疆学与民族史的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
《成都燕大杂忆》,《成都燕京大学复校五十周年纪念集》
《神田信夫教授古稀华诞寿辞》,手稿
《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序》,天津古籍出版社,8月
《清太祖大妃纳喇氏》(中英文),《中国妇女传记辞典》(清代卷)香港浸礼学院
《清太宗孝庄文皇后济吉特氏》(中英文),同上
《清史续考》,台湾华世出版社
《魏源与圣武记》③,《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胤祯与抚远大将军王奏档》,《历史研究》第2期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跋》④,台湾《淡江史学》第5期
《清朝前期的党争问题》④,台湾《历史月刊》第70期
《跋前清诰封广东省花市营都司章敏赫之母李氏为太恭人墓碑文》,日本《满族史研究通讯》12月号
《有关民族史研究答记者问》,《治学与成才之道》,北京民族出版社,5月
《孔飞力教授新著〈叫魂者〉的评介》④,《清史研究》第4期
《明清史事论集刊序》,南京出版社,11月
《多尔表评传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
《满汉大辞典序》,辽宁民族出版社,12月
《自述》,《北大人》创刊号
1994年
《中国民族史》(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月
《胤禛与抚远大将军王奏档》,《满学研究》第2期
《康熙与理学》④,《历史研究》第3期
《五石斋日记选钞》④,《学术集林》卷二
《东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丛考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月
《清代六部成语词典序》,天津人民出版社,2月
《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序》,知识出版社,11月
《清代满洲土地制度研究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2月
《东北旗地研究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2月
1995年
《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问题》④,《燕京学报》新一期
《歪乃小考》⑤,《满学朝鲜学论集》7月号
《左景伊新著〈左宗棠传〉书后》④,《中国文化》第11期
《清一条鞭法序》,北京大学出版社,7月
《清代三姓B梆统衙门满汉文档案译编序》⑤,辽宁古籍出版社,7月
《清代内务府刻书目录题解序》,北京紫禁城出版社,9月
《无极甄氏族谱简编序》,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9月
《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1月
1996年
《清朝满族社会的变迁及其史料》④,《中国文化》第13期
《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人物评》,《西北史地季刊》第2期
《满族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贡献》④,《炎黄文化研究与中华民族》
《释阿其那与塞思黑》④,《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论文集》
《谈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分期问题》,《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七十周年专辑》第1期
《洪承畴的历史功过问题》④,《洪承畴研究》
《承前启后新义不穷——何炳棣著〈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读后》,《中国史研究》第3期
《乔治忠著清朝官方史学研究评介》⑤,《燕京学报》新二期
《我为什么专攻清史和满族史》④,《文史知识》第12期
《清宫斗争内幕序和前言》(合著),《满族研究》第2期
《洪业传序》(与侯仁之合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月
《说读书认字》,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报》第1期
《清宫斗争内幕序》,辽宁古籍出版社,6月
《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序》,北京燕山出版社,9月
《追忆麻园岭二三事》,《雅礼中学九十周年纪念册》10月
1997年
《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再版,9月
《满文档案与清史研究》④,《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学术论文集》
《洪业先生小传》,《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洪业》
《杨联升先生小传》,同上
《记半通主人藏半部史通》④,《燕京学报》新三期
《陈宝琛与末代皇帝》④,《陈宝琛与中国近代社会》陈宝琛教育基金筹委会刊行
《清代皇帝一家人丛书序》,辽宁大学出版社,7月
《四库禁毁书丛刊》(主编)(出版至第2期30册),北京出版社,11月
1998年
《明代漠南蒙古研究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月
《清史研究与民族古籍》,巴蜀出版社,3月
《清代内务府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月
《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研究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8月
《再释阿其那与塞恩黑与满族传统文化》,《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8月
《我和清史满族史研究》④,《文史知识》l月
1999年
《王钟翰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l月《三释阿其那与塞思黑》④,《历史档案》,4月
《陈梦雷与古今图书集成及助编者》④,《燕京学报》新八期,5月
《康熙敕谕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档》④,《国学研究》,10月
《施琅的历史功过问题》④,载《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7月
《王钟翰学术论著自选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5月
《四库禁毁与清代思想文化普及运动》⑤,收入《四库禁毁书研究》,北京出版社,11月
《左景伊教授新著左宗棠传读后》④,北京华夏出版社,8月
《孟森先生与邓、洪二师》④,《文史知识》,12 月
2000年
《中国民族大观序》,《中国民族大观序》编委,3月
《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序》,《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序》编委,3月
《中国民族史研究五十年》④,《明清论丛》,5月
《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④,《国学研究》,8月
《孟森与〈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前言④,《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2月
2001年
《清史余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月
《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研究序》,民族出版社,4月
《乾隆八旗旗务总抄规例校注》⑤,《燕京学报》,新十期
2002年
《清代翰林院制度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月
《满文档案与清史研究》,吉林社会科学院,3月
《清心集》,新世界出版社,8月
《大清王朝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0月
《清史稿说略》⑤,载《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燕山出版社11 月
2003年
《清史补考》,辽宁大学出版社,7月
《王钟翰清史论集》,中华书局8月
《王钟翰清史论集叙言》⑤,《燕京学报》
各篇末注之数字:①为收入《清史杂考》,②为收入《清史新考》,③为收入《清史续考》,④为收入《清史余考》,⑤为收入《清史补考》者。
一、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 南京师范大学 教务处电话如下:学籍管理科为025-85891716、教务管理科为025-85891697、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科为025-85891533、教学质量管理科为025-85891847等
二、南京师范大学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 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 东南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国立 南京大学 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 南京大学 、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 南京师范大学 。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 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179633平方米,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93207619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120人,专任教师1939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598人,副高级职称70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名,教育部青年1名,国家“”人才3名,国家“”青年人才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人选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3人,中科院“”人选2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7379人,其中师范生4034人。在校研究生共11245人(其中学术型6502人,专业型4743人;博士研究生1323人,硕士研究生9922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6565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446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7194万册,电子数据库145个。校园内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类)54个,共涵盖78个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南京师范大学 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1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3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各1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被列为江苏省内本科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基地、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第一单位),11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优秀成果”,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我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南京师范大学 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省研究基地1个、江苏高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7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大学科技园、文创园、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纸质书不可替代,电子书渐成潮流
光明网
07-22 · 光明网官方账号
张鹏禹(媒体人)
如今,电子书阅读早已司空见惯,在不少城市早晚高峰的地铁上,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电子书的受欢迎程度。一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9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793%,较上年提高了31%。
电子书阅读给人们阅读方式、认知模式与思维习惯带来了改变,疫情期间,电子书阅读的快速增长,也再次引发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电子书与纸质书各有什么优势?二者能否长期共存?
旅途中随时随地坐下来读会儿电子书。张圣泽摄/光明
电子阅读:从方兴未艾到渐成潮流
《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数据显示,当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888亿元,增长率为135%,总体用户规模达47亿,反映出读者对数字阅读的认可度与欢迎度日益提升。
电子书阅读的流行,首先得益于阅读终端的普及。掌阅、当当云阅读、京东读书
本文2023-08-05 16:36: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