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的内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龙图腾的内容简介,第1张

阜新龙文化研究会 胡晓奇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是由8000年来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所决定的,早已被大多数民众所接受。但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确提出质疑,认为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按照图腾的概念,做为图腾的动物应该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动物,而龙是虚构的,虚构的动物不能作为图腾;图腾与氏族有血缘亲属关系,龙是虚构的,与人没有血缘亲属关系;做为图腾的动物,应该受到人的崇拜,而在中华民族有屠龙、斩龙、吃龙肉的传说;笼统的“图腾说”根本无法回答“龙的起源”问题等等。说龙不是中华民族图腾的人,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龙的起源,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图腾。

要想回答龙到底是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首先要正确解答龙的起源问题;其次要搞清楚什么是图腾;第三要回答龙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三个问题的确是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许多专家学者花费了毕生精力都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至今这三个问题仍然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合理的研究成果,简要回答这三个问题。

一、 龙的起源

1、查海石龙探起源。至从阜新查海发现了8000年的石龙,为解开龙的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物证,这条石龙长约20米,宽约2米,像一条巨大的蟒蛇的身躯,但却没有头、没有足,是中华龙最原始的形态。著名学者闻一多在考证龙的起源时,他说:龙起源于大蛇,大蛇就是龙。许多专家在考证龙的起源时都认定龙与蛇的关系非常密切,龙身就是蛇身,这一点是大家都能承认的。如果说龙起源于蛇,那么自然界中蟒蛇有如此大的身躯吗?

2、探甲骨文对龙的解释。甲骨文, 象形字、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甲骨文对龙字做了最形象的解释,“龙”字有形有声,既形象又高度概括。甲骨文中用兽和蛇来形容龙,其一,它是一种令人恐怖、令人敬畏的供天驱使的一种神秘力量,天是古人心目中最高神灵;其二,它的声音是隆隆之声;其三,它的形象是闪电,身躯像蟒蛇,头部隐藏在云团之中;其四,她的工具是云团;其五,它的功能是接受天的旨意播洒雨水。许多人根据甲骨文对龙的这种解释,便认为古人把蛇或者某些动物神秘化了,是对龙的神话。

试问动物界哪些动物有如此大的神通?目前学术界有关龙的起源有种种说法。例如:蟒蛇说、鳄鱼说、蜥蜴、恐龙、娃娃鱼、河马、猪、马、牛、犬、松树、雷神、闪电、云神、虹、春天景象、以蛇为原型的综合图腾说、等等,都是牵强的、没有说服力的、不能自圆其说。所有的动物都不具备龙的功能,蟒蛇再大也飞不上天,更唤不来风雨;鳄鱼、娃娃鱼、蜥蜴同样飞不上天,唤不来风雨,也没有摧毁房屋、树木的本事,古人干嘛要敬畏崇拜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本事的动物呀?

3、从《说文解字》中探龙。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简要明了地介绍了龙的特征。

龙的身躯像蟒蛇,有时看到龙的颜色是幽暗色的,有时是明亮的;能细小也能巨大,能短也能长,长(chang)得上连天下连地;龙在春天出现登上天空,秋天潜藏起来看不见了。

自然界中有这种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动物吗?回答是明确的,自然界根本就没有这种动物。那么凭什么根据许慎对龙的描述,就认定龙是水中动物呢?鳞虫之长,就是动物吗?秋分而潜渊,就是水中动物吗?许多研究人员都是根据这个解释,说龙鳞虫之长,就是有鳞的动物,不是蟒蛇、就是鳄鱼;潜渊一定是水中动物,这显然是误解。但自然界中的确存在许慎说的龙的这种自然现象。

4、探《周易乾卦》龙的六种自然现象。最早论及龙的生态特征的文字当属《周易》。《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周易八卦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理论体系,政治家、统治者、军事家用其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民众百姓则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八卦实际运用上水平的高低,差异在于各人对它涵义理解之深浅。大凡精通者,当为贤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几千年以来,八卦图在排列组合严密逻辑性就象数学公理一样不可以更改。人们对于八卦图的解释和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说明文字。从古至今八卦图的成因始终是一个谜团,没有人能够拿出有科学依据的事实来解析八卦图完整的起源。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七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八种自然现象相互交和组成六十四卦。《周易·乾卦》以龙所在的环境和形态来表示凶吉利害:乾卦中的潜龙在渊、或见龙在田、或跃于渊、或飞龙在天、或群龙无首、或亢龙有悔。乾卦中的这六种卦象,都已申明是自然之象。

伏羲观察天上的“龙”也是为了定季节和年首。《周易》乾卦的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用九“群龙无首”,分别说明“龙”在地平线以下、刚升出地平线、在地平线上、在天空高处、过了极高处开始降低、已经降落到地平线以下。这“六龙”指的是在不同季节、时令的变化,黄昏时所看到的天象。如果以一年十二个月来对应龙的六种形态,十一月十二月,潜龙勿用 ;正月二月 ,见龙在田; 三月四月,终日乾乾; 五月六月, 或跃在渊; 七月八月,飞龙在天; 九月十月,亢龙有悔。

《周易》用观天文、查地理自然现象解释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财富。这里我们不去论述乾卦关于做人的道理,而重点强调的是卦象。我们说,既然六十四卦都是自然之象,乾卦中龙的六种形态也是自然之象,那么我们在探讨龙的起源时,就应该从自然现象去思考。古人当时看见的龙应该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不是古人虚构出来的。六十四卦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象,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在探讨龙的起源时为什么偏要说龙的形态是虚构的呢?我们通过对乾卦的分析,可以推论乾卦中龙的形态也一定是真实的自然现象。

我们从“群龙无首,吉”的卦词做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群龙无首?我们的祖先当初看见龙的时候,只看见龙的身躯,却看不见龙的首级,龙的头部始终隐藏在云层里,一条龙没有首级也就罢了,所有的龙都没有首级,才有了群龙无首级的概念。我们要问古人为什么不创造群狼无首?群虎无首、群熊无首的词汇?偏偏创造了群龙无首这个词汇?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人们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我们就从古人伏羲说起吧,伏羲时代在夏季的天空中经常看见一种神秘的恐怖的自然现象,一条像巨大的蟒蛇凌空飞舞,发出隆隆的声音,它的头部始终隐藏在云层里,人们从来就没有看见过这条巨蟒的首级,才有了群龙无首级的概念。因此,取“群龙无首级”的最后一个字“级”的谐音“吉”,寓意“群龙无首”的卦象是“吉利”的。群龙无首吉就这样产生了。

既然龙没有首级,身躯像巨大的蟒蛇,它出现时上连天下接地,发出隆隆的声音,伴随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这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呢?

5、我们从中华始祖伏羲开始进一步探索龙的本质。伏羲是人首蛇身;文献说伏羲用龙记事,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龙来命名,伏羲自己号曰龙师;伏羲“正姓氏,制嫁娶”,中国的姓氏是从伏羲起源,他让别人以饲养的动物、种植的植物为姓,或以居所、官职为姓,而伏羲自己以风为姓。伏羲为什么把自己的头像画在蛇型图身上?为什么以龙来定官名?伏羲为什么给自己确定的姓氏为风?“龙—蛇—风”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风的繁体字是“风”, 风的外框代表天的意思,天底下有一条虫就有了风字。《说文解字》解释“风”为“风动虫生”,这里的虫就是龙,因为龙字在《说文解字》里,被称为鳞虫之长,是说龙的形态像蛇,因为蛇也称作长虫,所以龙与蛇的联系非常密切。风动了才能产生虫(龙),说明风与龙关系也非常密切。通过上述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龙、蛇、风”三者之间的联系是:龙是根据隆隆的声音而得名,龙的形象是蛇,天下有一条大蛇在飞舞必然产生风,因此,龙的实质是风。我们的祖先伏羲将这种发出隆隆声音、在天地之间飞舞、能兴风降雨的大蛇称之为龙的自然现象,其实就是龙卷风。由于古人把雷、电、风、雨、云、虹都认为是天神在操控,那么对龙卷风这种自然现象也当做神物,古人最初画龙的时候,龙的形象仅仅像一条蟒蛇,为了区别龙与蛇,避免龙蛇混杂,古人把地上爬的蛇叫做“小龙” ;把这条能连接天地的、并能带来降雨在天上飞的大蛇叫做“龙”,才有了飞龙在天、群龙无首这样的词汇。

查海石龙没有头部、没有足,与《易经》乾卦群龙无首描述的现象吻合,证实远古时代的龙的确没有首级。

查遍古籍,汉代以前的文献资料没有龙卷风的记载,这难道是古人的疏漏吗?不,古人没有疏漏。甲骨文和周易关于龙的描述与龙卷风的特征完全吻合,古人记载的龙就是龙卷风。只是过去没有人往这方面研究。忽视了龙与自然现象的联系。阜新查海石龙的出土,验证了8000年以前的龙没有首级,也没有爪,足以证实是龙卷风的形态。

《说文解字》中对“龙”字“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解释,足以说明最初的、原始形态龙不是人们虚构的,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唯有自然现象龙卷风符合龙字的解释。鳞虫之长就是像蟒蛇一样有长长的身躯,龙卷风的形态像蟒蛇一样有长长的身躯;能幽能明,龙卷风有黑龙卷、白龙卷之分,在阴暗的天空出现龙卷风时,常常伴随闪电,因此能幽能明;龙卷风在远处出现,人们观察到的龙当然就细,近处观察龙就会感觉粗;同理能短能长,上连天,下连地;龙卷风发生在春、夏,夏季多于春季,龙卷风能将江河湖海中的水吸入空中,带来降雨;秋分季节后,产生龙卷风客观条件消失了,人们自然就见不到龙卷风了,以为龙潜入水中,这其实是人们的误解。

我们发现甲骨文对龙字的解释与龙卷风是多么吻合呀。一点儿都没有夸张,一点儿都没有神话,只是把龙卷风这种自然现象误以为是一种恐怖的神秘力量,是古人心中最高神灵。

确切地说,上古时代的人,早就发现了龙卷风这种自然现象,并记录了龙卷风,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还不能准确地描述龙卷风这种自然现象,误以为龙卷风是一种上天派来调节降雨的神物;它发出隆隆的声音;它的身躯像蛇;它上连天、下连地,在空中飞舞;它的出现带来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它的威力巨大,能将房屋摧毁,能将大树连根拔起,能将人畜卷入空中,龙卷风带来的灾难令人非常恐惧;龙卷风过后,空中出现彩虹、呈现祥和景象,龙卷风带来的降雨解除了华夏地区的干旱现象,内陆干旱地区的先民也期盼龙能多多带来降雨,期盼风调雨顺。

有人会反驳说,龙卷风能驾车、被人骑么?《山海经》记载皇帝派应龙打败蚩尤,大禹治水,乘龙巡游四方,黄帝乘龙升天……

汉朝学者王充说:世称黄帝骑龙升天,此言盖虚。世俗称颂黄帝能骑龙升天,这话大概是假的。

《山海经》是一部上古时代的神话小说,前面提到的都是神话小说里的故事,这部小说大量篇幅记载的是华夏大地物产资源丰富,小说中对龙的特征也多处作了描写,龙能飞上天、能降雨、能幽、能明、发出隆隆的声音、做假龙求雨等是对龙卷风客观真实的描述,没有夸张;而皇帝派应龙打败蚩尤、大禹驾龙巡游治水、皇帝乘龙升天则是虚构的神话故事。传说蚩尤铁臂铜头是很厉害的,也许蚩尤进犯皇帝的领地时遇到了龙卷风而大败,便产生了皇帝利用龙战胜蚩尤的传说。古人通过《山海经》这部神话小说表明了华夏民族对龙的敬畏,更主要反映了华夏人民利用龙、驾驭龙、掌控龙为人类服务的美好愿望。

6、关于龙是水中生物的缪传。传说龙能喂养,龙肉能吃,龙能骑,龙是水中生物,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季,龙出现在绛地郊外,魏献子问蔡墨说:“我听说,虫类没有比龙再聪明的了,因为它不能被人活捉。认为它聪明,是这样吗?”蔡墨说:“实在是人不聪明,不是龙聪明,古代养龙,所以国内有豢龙氏、御龙氏。”献子说:“这两家,我也听说过,但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是说的什么呢?”蔡墨回答说:“过去有飂国的国君叔安,有一个后代叫董父,实在很喜欢龙,能够了解龙的嗜好要求来喂养它们,龙去他那里的很多,于是就驯服饲养龙,用来伺候帝舜。帝舜赐他姓叫董,氏叫豢龙,封他在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后代。所以帝舜氏世世代代有养龙的。到了夏代国君孔甲,顺服天帝,天帝赐给他驾车的龙,黄河、汉水的各两条,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能饲养,而又没有找到豢龙氏。有陶唐氏已经衰落,后来又有刘累,向豢龙氏学习驯龙,以此事奉孔甲,能够饲养这几条龙。孔甲嘉奖他,赐氏叫御龙,用他代替豕韦的后代。其中一条雌的死了,刘累偷偷地剁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吃了,后来又让刘累再找来吃。刘累害怕而迁移到鲁县,范氏就是他的后代。”献子说:“现在为什么没有了?”蔡墨回答说:“事物都有管理它的官吏,官吏修治他的管理方法,早晚都考虑这些事。一旦失职,就要丢掉性命。丢了官就不能吃公家的俸禄。官员世代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生物才会来到。如果消灭丢弃它们,生物就自己潜伏,抑郁不能成长。因此有职掌五行的官员,这叫做五官,一代一代继承姓氏,封爵是上公,祭祀是贵神。在土地神、五谷神和五行之神的祭祀中,对他们尊敬崇奉。木官之长叫做句芒,火官之长叫祝融,金官之长叫蓐收,水官之长叫玄冥,土官之长叫后土。龙,是属于水生的生物,水官废弃了,所以龙不能被人活捉。

从魏献子与蔡墨的对话中我们分析,龙出现在绛地郊外,魏献子与蔡墨并没有见到过龙,他们是听说龙出现在绛地郊外这件事以后才开始议论龙的。因为“龙”不能被人活捉,这的确是一句实话。因为龙的实质是风,谁能捉得住龙卷风啊!

对话引出蔡墨一段关于龙的论述,“听说古代人帝舜氏世世代代有养龙的,有豢龙氏、御龙氏。”说明魏献子与蔡墨以及左传的作者都没有见过龙,只是听说古代有龙。“到了夏代国君孔甲,顺服天帝,天帝赐给他驾车的龙,”表明帝舜的龙是用来驾车的。能驾车的龙不可能是蛇或者鳄鱼,更不会是娃娃鱼。只能是马,古时八尺以上的马为龙,所以这种给舜帝驾车的龙应该是八尺以上的马。也称龙马。如果龙是驾车的马,马死了,肉当然可以吃。左传的作者把驾车的龙马说成是属于水生的生物,就没有道理了。从古至今,谁见过水里的生物能驾车?有哪个文献记载了水里的动物能驾车?有哪一件出土文物证实了水中的生物能驾车的?在现实的自然界里根本就没有能驾车的水中生物。因此,大禹治水乘龙巡游各地,驾驭的龙车,同样是马车。

“管理水的官员被废弃了,龙就从此不能被活捉,”这话就更没有道理了。龙能不能被活捉与管理水的官员有什么相干呀?但却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人们从来没有捉住过真的龙。为什么捉不住真的龙呢?人能捉住龙卷风吗?不能!如果龙真的是水中的生物,那么,不论龙有多么聪明、多么狡猾,都逃脱不了人类的捕捉。晋国的国君魏献子以及后来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活着的真龙,这才是真话。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关于龙的议论只能是传说、传闻。左丘明都认为豢龙、御龙、吃龙肉是听说、是传说,我们怎么能把听说和传说做为考证的依据呢?我的结论是:不能因为龙能带来降雨,龙能吸水,就说龙是水中生物。以《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观点论证龙是水中的动物是站不住的。

7、关于龙的起源结论。古人的错误在于把龙卷风这种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当做神灵,误认为是龙卷风是上天掌管云雨的神秘动物。后人的错误在于思路狭窄,老是围绕动物来研究探讨龙的起源,因此一误再误。我们为什么偏要往动物身上联系呢?到目前为止,关于龙的史料记载非常丰富,但是在古籍中却找不到龙卷风的史料,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才有龙卷风的记载。到底是史料不丰富,还是我们的思路出现了问题?回答是:我们的思路出现了问题。传说龙能喂养,龙肉能吃,龙能骑,后人就根据这个传说以讹传讹,误认为龙是水中的动物,就推断龙起源于鳄鱼、娃娃鱼、河马等动物,使龙文化研究走入误区。经过转换思路,再重新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我们就会发现龙与龙卷风的特征非常接近,龙的所有神秘特征都源于龙卷风,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龙起源于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气象,但又能带来降雨,解除北方的干旱。因此,居住在东北、华北、西北的华夏民族的祖先恐惧龙又期盼龙。每当干旱的时节,人们祈求龙早点来临,带来降雨,逐渐形成了祭祀文化……(详见《解密查海石龙》)

二、 什么是图腾

图腾是一个部落民族的标识,图腾是部落民族的旗帜,图腾象征民族的一种精神。还有说图腾代表部落的血缘关系,图腾是部落的保护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缺乏科学依据,没有说服力。比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与中华民族有血缘关系吗?老虎,熊,狼,老鹰,曾经是一些民族的图腾,这些民族与这些动物有血缘关系吗?显然没有血缘关系,也不是这些民族的保护神。

图腾它是一个民族或部落的标识,是与其他民族或部落区别的标识。上古时代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掠夺土地掠夺牲畜,掠夺人口,为了生存,为了扩大本民族的势力范围,炎帝和皇帝是兄弟,分别在两个部落,为了各自的利益也发生战争。有战争就需要发动民众,组织民众,原始社会没有我们现在的服装标识,例如开运动会各国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服装,古人知道要有一个标识。

用什么做标识呢?用本部落最崇尚的动物图案做标识。不同的民族所居住的区域不同,遇到的动物不同,各民族崇尚的动物也就不同,因此,标识也不同。有用熊,老虎,狼,老鹰做标识的(这里不再展开叙述)。由于古人把龙卷风误当作神秘动物“龙”,认为“龙”比任何一种动物都凶猛、更有力量,企图借助龙的威力战胜对手,壮大本部落的势力,因此,北方的许多部落都把龙卷风“龙”作为部落的标识。由于龙卷风作为原始形态的龙,仅仅是像蟒蛇一样的身躯,因此我们看到原始龙的标识就是一条蛇身,这是一条立着的大蛇,一条能飞的蛇。我们知道原始时代伏羲女娲文字记载是人首龙身,为什么看见的图案却是人首蛇身?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人首蛇身就是人首龙身。龙卷风做为龙的身躯,它的图像就像是一条大蛇。伏羲之所以姓风,是因为伏羲认定龙(龙卷风)的实质是风,作为龙卷风的龙威力最大,伏羲要达到他的统治目的,他要把威力最大的姓氏留给自己,让别人以动物、植物为姓;伏羲号曰龙师,是彰显他的军队像龙一样威力无比,所向无敌;伏羲以龙记官,是要他的官员像龙一样迅猛,提高效率;伏羲之所以是人首蛇身,那是我们的误解,其实是人首龙身。伏羲把自己的头像画在龙的首级部位,是用此图案做部落的标识,达到他统帅全军、战胜对手实现统治者的目的,我们后人称之为龙头老大,也许是由此而来。因此,伏羲的人首龙身标识是统治者的象征。

图腾是旗帜,标识的表现形式是旗帜,把标识图案绘制到兽皮上,平时悬挂在部落广场中央,让标识图案腾空飘扬,战争发生时,标识图被骑士插在马背上,马在奔腾跑动,标识图随着马的奔腾在马背上飞腾舞动,十几面几十面甚至上百面标识图奔腾飞舞,我们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的威武壮观的场面啊。标识图就是旗帜,是军旗、战旗,起到指挥、统帅、号令、壮军威的作用。就像现代战争交战双方都有自己的旗帜,其实古代人早就懂得旗帜的作用,只不过年代久远,这些旗帜无法保存下来,我们无法亲眼目睹这些旗帜,甚至连文字记录都难以找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仅仅是墓葬、石刻及3000年以来的文字记载。例如:先秦古籍中所载的龙纹器物最多的是龙旗,仅《诗经》中就有“龙旗十乘,大是承”(《商颂;玄鸟》)、“龙旗阴阳,和铃中央”(《周颂;载见》)、“龙旗承祀,六辔耳耳”(《鲁颂;宫》)等诗句。这些龙旗均用于享祀仪礼,不仅商王武丁、诸侯王鲁僖公祭祀用龙旗,诸侯来朝助祭周武王时也用龙旗。伏羲、女娲时代的图腾标识就是人首龙身。

因此,图腾是标识、是旗帜,并不是什么祖先、亲属血缘关系等。那种认为图腾动物与民族有血缘关系、是某个民族的祖先的论点是荒谬的。

三、为什么中华始祖要用龙做图腾?做旗帜?龙图腾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古人认为龙的威力最大,龙上连天下连地,龙能扫除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能将人畜卷入空中,能将巨树连根拔起,能将房屋摧毁,龙的速度迅猛异常,龙是一种恐怖的力量,任何动物和人类在龙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龙腾虎跃:是一种多么恐怖场面,龙若飞腾起来将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将它面前的一切摧毁,虎跃像饿虎扑食一样凶猛恐怖;龙吟虎啸:一种多么恐怖的声音,听到龙的呻吟就像听到老虎的呼啸一样;生龙活虎:活生生的龙和老虎在你面前,你不害怕吗?有了龙的精神、龙的力量就会无坚不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华夏民族的祖先就是靠龙的精神,战胜了一个个对手,不断拓疆扩土,将一个个部落吞并融合,龙的精神决不仅有包容和谐,更是一种不知疲倦的生生不息的斗争精神,豺、狼、虎、豹、熊、鹰等一切猛兽都在龙的面前发抖,龙是最凶猛的神物。龙不仅凶猛、力大无比,而且龙还能带来降雨,解除北方地区的干旱。每当大旱之年,百姓为了盼望早日降雨,期盼风调雨顺,将最好的食物做供品摆放在祭坛上,祈求“龙”王降雨。那种万民下跪、诚恐诚惶祈求龙王现身的场面现代人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华夏祖先选择了龙做图腾,伏羲把自己的头像放在龙卷风“龙”的首级部位,用人首龙身做图腾标识,龙头老大象征统治者的权力。

历代统治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由于原始龙的形象非常简单,龙卷风仅有一条像蛇一样的身躯,统治者认为不太美观,就让画家画龙。经过若干朝代不断创新、加工、美化、塑造,画蛇添足、画龙点睛,龙的形象逐渐完美,才有了我们今天看见的龙。因此,龙图腾还具有创新发展的精神。

“龙”具有着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变幻莫测、气象万干。上可腾云驾雾,下可循地入海,它无坚不摧,不可战胜。它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无可估量的创造力的象征么?

经过8000年的历程,华夏子孙做为龙的传人,对龙文化的不断丰富,不断传承发展,对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龙图腾作为华夏民族的标识、旗帜也许过时,但“龙”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继续发扬,我们要扫除在中华民族崛起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龙的精神永远传承。

1、狼图腾

狼是突厥系民族图腾,阿尔泰民族的另一支东胡也敬畏狼。汉史载,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车认为他们是一个美丽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后代。而乌孙的祖先则传说是弃婴和母狼阿史那的后代。乌孙、高车,一为匈奴养子,一为匈奴之后,加之传为匈奴别部的突厥,皆有狼祖神话,

以此推之,匈奴亦当有狼祖神话,只是消失于久远的历史年代之中而已。突厥第一汗国的王族姓氏阿史那就是来自于突厥传说中的母狼阿史那。阿史那这个词在古突厥语中是指苍色的狼眼。传统意义狼图腾代表的是天----'腾格里',草原人在死后会把尸体运到特定的地方,供狼吃掉。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死后才能到腾格里享福,才能回到腾格里的怀抱,在文化大革命以前,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就是用这种方式下葬的,这是他们对腾格里·对天的崇拜。这种传统在内蒙和蒙古已很少见了。

2、鸟图腾

在原始时代,鸟形图像的出现比较普遍,不仅存在于黄河流域的史前人类中,而且在长江流域的原始遗存中也有普遍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双鸟朝阳象牙雕刻、鸟形象牙雕刻、圆雕木鸟,甚至在进餐用的骨匕上也刻有双头连体的鸟纹图像。

可见,鸟图腾崇拜在原始人的图腾崇拜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古籍中也能找到一些氏族的鸟类名号,如少昊部落就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等等。在中国南方的古代民族中,越人的图腾标志主要是鸟。居住在山东、江苏一带的东方各种夷人,据古籍记载,他们最初也是以崇拜鸟为主。

从民族志的材料中来看,中国大多数近现代少数民族,都还或多或少地残留有鸟图腾崇拜的文化痕迹。怒族、苗族、满族、朝鲜等都有鸟图腾,并有关于鸟是自己祖先的神话。此外,黎族、珞巴族、赫哲族也都有鸟图腾。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在门上挂一只鹰,认为这样能起到避邪的作用。

3、蛇图腾

上古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称这个时期的福建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盛行原始巫术。

《说文解字》在解释“闽”字时说:“闽,东南越,蛇种。”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

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带疍民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

4、葫芦图腾

由葫芦神话衍生的传说亦多种多样,最出名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据传盘古出世时,将身一伸,天即高,地便坠下,天地相连处,盘古则左手持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用凿击,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浊初开。

盘古与葫芦图腾的关系:彝语专家刘尧汉在《论中国葫芦文化》中指出,盘古就是葫芦,盘古的盘,即是葫芦;古-意为开端,所谓盘古,即“从葫芦开端”。

5、龙图腾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

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对龙的崇拜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绵延了数千年的特殊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非凡的能力,他有鳞有角,有牙有爪,能钻土入水,能蛰伏冬眠;他有自然力,能兴云布雨,又能电闪雷鸣。龙就是广义的图腾,有着图腾的实物体现。

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绝对优于其他民族—不屈、顽强、团结,龙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也就是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意。

中国历代君王,皇袍上都以龙为帝王标志。说明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龙就是一种权利、力量、智慧的综合体,龙的广义解释,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所以中国人始终爱龙、望龙、信龙。无论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图腾 (文化标志)

图腾”源自印第安语具有“亲属”、“亲族”等内涵。这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共有的文化现象。“图腾是某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象征物它或是亲属的象征或是祖先、保护神的象征或是作为相互区分的象征。”1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所谓图腾传播就是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阐释图腾本身所传播的意义、观念与功能为通过图腾意象了解人类社会早期的真实状况提供借鉴。本文试图把图腾作为一个载体一种传播古老信息的媒介通过图腾媒介传播的信息管窥早期人类的生存状况、思维观念、婚姻状况以及古人对于天地自然动植物和自身生命朴素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一、图腾对于自身起源的意象传播 传播是人类自身发展与社会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图腾是原始先民对于自身来源及其归属的意象表达。图腾的出现与传播是推动早期人类向氏族化、部落化与民族化进步的重要条件是逐渐由蒙昧向文明迈进的催化剂。图腾作为一种文化媒介承载着华夏古老文化起源的最初源头向我们传递人类蛮荒时期的文明信息。通过这些图腾意象我们仍可清晰地看到祖先在远古时代的某些镜像。最早的图腾是动物其次是植物和无生物它们传播的信息异常丰富。 一动物图腾人兽对话的特殊语言 我国古代和近代一些民族中的图腾大多为氏族图腾。黄帝部落有熊、罴、貔、貅、貙、虎六个图腾。2少皞氏部落有凤鸟、玄鸟、伯赵、青鸟、丹鸟、祝鸟、鴡鸠、鸤鸠、爽鸠、鹘鸠等图腾。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图腾主要有匈奴的黑狼、斑马西羌人的牦牛、白马、参狼等图腾。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依赖性极强。由于他们尚不能把自身和自然界清楚地划分出来所以常以类比的方法将自身与某些动物联系起来特别是看到某动物有某种特长时就会很自然地看到彼此间的同一性。各民族有关图腾的史实也传播出那个时代人类历史的真实情景。下面分别以熊、龙、凤、虎图腾的传播为例进行阐释。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生于轩辕之丘号有熊氏、姓公孙有熊部落首领。战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即帝位居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我国北方的考古学发现不断表明熊作为崇拜偶像出现在5 500年前牛河梁女神庙中而且与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祖先黄帝有直接关联。至今鄂伦春族仍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鄂温克人称公熊为“和克”祖父母熊为“恶我”祖母。3可以说熊图腾是我国原始社会最早的图腾之一。 在原始文化的传播中龙是在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中较为普遍的图腾。作为一种神异动物龙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传播着各族先民对自然、人事及自身的强烈愿望与超现实想象是我120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国古代人民根据美好愿望创造出来的图腾符号。《说文解字》“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明龙是具有多种神性的神秘动物神传播出古人对种种神奇自然现象因无法解释而赋予的丰富情感。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龙凤》中说“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为历史上殷夏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4 随着历史的演进龙图腾逐渐融入更多的人类想象与期望增加了更多的神性与人性进而由生物转向了人君成为人间至高无上的君主化身。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龙图腾至少传播了如下信息 首先龙图腾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加进虚拟性与神性认为龙是掌管雨水的动物神能兴云降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有神人面蛇身而赤……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独龙。” 其次龙图腾在传播过程中由动物向人君演化充满霸气与神异是天子或君主的象征符号。君临天下赐福作威。于是龙子、龙孙、龙颜、龙君等相继出现成为皇室帝苑的专用词。 龙图腾从古自今传播了几千年其形象与内涵几经丰富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符号与象征也是海内外华人凝聚力的体现。 凤是古代汉族崇拜的神鸟亦非实有动物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进其他动物的优点与特长进而成为原始神话虚绘出来的善神形象。凤据传是由鸟变化的图腾神《山海经·南次三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说文》“凤神鸟也……见则天下大安宁。” 凤是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安宁。《淮南子·览冥训》认为“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溢草木不摇。”而由于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播中渐成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龙凤呈祥。更由于龙象征阳刚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与龙相对之后渐成为纯阴的代表。这也是图腾内涵在传播中的演化。 凤图腾在传播过程中集粹了众多鸟禽的特征与优点融汇了人类的美好愿望与合理想象融入了国人对自然、人事、理想的种种观念与憧憬。作为自然力的形象化、符号化和审美化凤图腾融自然之美人事之美天人和一等要素而自成一体是先民和谐自然观的体现传播的是人的生命感悟、心灵体验、理想追求、精神期待和审美意愿。 虎图腾源自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阶段是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制度相伴而生的盛行于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时中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曾率包括以虎为图腾的众多部落盟军在阪泉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实力强大的虎图腾部落在当时是阪泉大捷中的主力部队。 在虎图腾传播的过程中先民往往根据虎的威猛形象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威、虎步等词语形容将士的骠悍勇武。《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后亦用虎将作为勇将的通称。从周朝开始军队中设有虎贲主要作为皇室的卫队军官中也有虎贲中郎将、虎牙将军等职据说“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擒纣于牧野。”可见虎贲为武王灭纣立下了汗马功劳。虎图腾传播的文化意象往往带有威风凛凛、勇武顽强、坚韧挺拔、不屈不挠、忠贞诚挚等特征在中华民族的演进史上一直是尚武进取的精神象征。 二植物图腾农耕文明的传播符号 中国上古时期的植物图腾大约在旧石器中期它与动物图腾一起萌发。植物被当作保护本第2期 刘光磊中国古代图腾传播的内容、观念与功能 121 族或本民族的神秘力量而受到崇拜。尊祖敬祖意识在上古社会极为浓厚人们对血亲祖先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取得神灵的护佑维持现存秩序纪念祖先的功绩加强共同血缘观念明确人们之间的辈份关系是人们对植物图腾的崇拜和敬祖祭祀的主要目的。”5植物图腾作为“氏族的神只能是氏族本身它透过作为图腾的植物得到人格化的表现。”6被古人神化和崇拜的植物首推“桑”树这与古代“丝”的应用与发展有关。早在《诗经·氓》中就有“抱布贸丝”的诗句传播出的信息表明“丝”作为裁制服装的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种桑养蚕抽丝裁衣与先民的日常生活与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其次是谷类植物。稷是中国先民较早培植成功的谷物。陆宗达在《说文解字通论》中认为稷为五谷之长稷神又叫田正。邵晋涵《尔雅正义》称:“今北方呼稷为谷子其米为小米是犹古人以稷为粟也。”早在上古稷与黍在一起连用在后来的传播中“稷”成为祭祀百谷之首。《礼记·祭法》:“是故厉山民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夏之衰也周弃断之故祀以为稷。”由于“稷”为五谷之长所以祭农也就成了祭稷后来演化为祭祀社稷。 黍稷图腾所传播出的信息表明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以黍稷为主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与成熟黍稷与中国先民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三无生物图腾人与自然对话的新话语 中国古代的第三类图腾为无生物图腾。这种图腾往往是把某类自然物或天体作为与祖先有密切关系的事物而进行崇拜。在羌人中流传着白石图腾说白石在紧要关头保护了羌人而视为保护神进而确认它与羌族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东夷族是中华民族古老部族之一东夷人中最早的部落是传说中的太皞。太皞同大昊昊天也表示太阳经天而行的意思。……夷人奉太白皋为祖先自认为是太阳的子孙。7古《山海经》等文献中也有古人以太阳为图腾的记载因为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人们依靠它来确定耕种与收获的季节。正因为人类受惠于太阳因此“祭日”便成为古人最主要的图腾习俗。郭沫若认为甲骨文中的“宾日”、“出日”、“入日”就是殷人对太阳礼拜仪式的记载。《礼记》中“祭日于坛”、“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的记载就是明证。 黄帝也曾以雷电为图腾。《史记·五帝本纪》:“母曰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可见雷电曾是黄帝族的图腾。黄帝氏族也曾以云为图腾 《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 故为云师而云名。”周族以月亮为图腾的“姬周为姬实寓有‘女和月母’的神话在其中。公刘‘乃觏于京’以前盖亦尝号称‘月神之国。……姬周以‘月母’为民族大神”。8我国古代许多部族把日、月、星合称“三光”或“天宗”按时进行祭祀礼拜一直延续数千年之久。作为古人图腾崇拜的对象日、月、星等无生命天体流转于中国人的广阔心灵空间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涵凝聚着古代先民的生命感悟和审美感情。作为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无生物图腾与氏族成员所发生的亲缘关系实际上也传播出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中心话语。

十二生肖起源何时如何产生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根据多年来致力于生肖文化探讨和生肖印的创作所积累的相关资料,有人认为:十二生肖来源于图腾文化。王大有先生在《龙凤文化源流》中说:“在中国以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配合的纪年、纪日的传统习惯(图腾遗风)中,称地支中的辰为大龙,巳为小龙。大龙即是仓龙亦即扬子鳄,小龙即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俱为中国远古图腾演化与遗风。”这无疑是真知灼见。本文侧重从远古图腾演化入手,略谈十二生肖的起源与排列。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之一,是产生于原始时代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在动物图腾中,最早的可能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形貌、生理特征和行为与人较接近,较容易被人认为是同类。龙是我国古代各部落、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它不会在很少崇奉或无人崇奉的基础上产生,它只能在许多氏族部落都崇奉的图腾的基础上形成。据史料记载,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很多。《论文》云:“南蛮,蛇神”, “闽、东南越、蛇种”。被称为蛇种者,都是以蛇为图腾的。又《山海经》记有众多“人面蛇身”之神,彝文典籍中有许多神就被绘成“人首蛇身”或“蛇身人面”。书中记述的半兽神占众多半人半兽神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根据氏族学资料,这些半人半兽形象,大多是图腾祖先或图腾神形象。这说明古代有很多氏族部落以蛇或其它哺乳动物为图腾。正因为如此,在蛇图腾基础上演化的龙才会被大多数氏族部落所接受。当然从历代龙的演化过程来看,龙的形象不是一次定型的,而是在吸收了众多动物特征的基础上逐渐成形的,这里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闻一多先生说过:“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鼠的尾、鬣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杨和森先生认为,彝族、纳西族、僳粟族、巴人等最早可追溯到伏羲时代。《墨子疆国篇》说:“秦西有巴戎。”依此杨和森先生说:“鄂西,川东一带古代巴国的巴人为甘南天水地区的西戎(巴戎)。天水东连陕西,南接古代巴国(今川东)。伏羲氏族的后代有一支.‘降处于巴,是生巴人’, 表明他们已从西北延续至今山东,鄂西一带。”《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皥(即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螫,乘螫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路史·后纪·太皥伏羲氏》说:“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螫,是石丁水土,生后炤,后炤生顾相,降(降)处于巴,是生巴人。”巴人以太皥为其祖先,这是伏羲氏族系统向西南迁移的证明。而咸鸟、乘螫、后炤应是迁移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氏族。如果联系到彝族、苗族、瑶族和水族的伏羲神话,那么伏羲氏族在西南的迁移,远超过今四川境内,而至云贵高原。那么透过彝族等氏族的图腾遗风我们亦可以窥到十二生肖形成的珠丝蚂迹。杨和森在其所著《图腾层次论》中说:“彝族尊左习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保留。为哀牢山南涧县虎街山神庙和乌蒙山禄丰县黑井山神庙的正壁中央绘黑虎头,两侧绘以虎为首的十二生肖全身图像,左起从上至下为虎、兔、龙、蛇、马、羊,右起为猴、鸡、狗、鼠、牛。”又说“在彝区广泛流行以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等‘十二兽’纪年、纪月、纪日的历法(如:彝族十月太阳历,即是以十二生肖三轮为一月计算,每个月为36天,一年为10个月,剩下的天数为过年节)。此‘十二兽’最早当是彝族及其先民的图腾对象。从彝文石刻称此为‘母虎日历’,供奉‘母虎日历’的山神庙正壁所绘‘十二兽’神像以虎居左首(彝族以虎为图腾,左为上),并在正中绘有巨形黑色虎头,……以及每隔三年在山神庙举行的‘十二兽’舞等看此‘十二兽’中的虎属于彝族的原生图腾,其余十一兽则是衍生图腾。”具体说来,龙与蛇同源。古人就是以蛇为蓝本,塑造出龙的形象。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已经指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龙与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司马》下)《山海经·图赞》云:“马实龙精,爱出水类”。龙与牛,龙的首角是古人摹拟牛头而塑造出来的。为什么要假借牛的首角呢这不仅是由于牛的训养,使古人“能取近譬”,更重要的是牛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牲畜。李诞在《龙崇拜的起源》中说:“我们现在还常说‘牛鬼蛇神’看来,龙就是二者的结合。”龙与猪,从出土的龙形玉、兽形玉来看,除了龙身与蛇有关外,龙首形象的形成,最先可能同猪这一同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人们最熟悉的动物有关。龙首源于猪首生动地说明,养猪与原始农业相伴随,龙形象是古人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形象。龙与羊,龙的形象中也揉进了羊角的成分。 《白泽图》中说:“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太平广记》卷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云:“蜀庚午岁,金州刺史王宗郎奏洵阳县询水畔有青烟庙,数日,庙上烟云昏晦,昼夜奏乐。忽一日,水波腾跃,有群龙出于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为玉方色,有为牛马驴羊之形”。龙与狗,狗有天狗之名,亦龙之形。《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赤犬”,名日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山海经·西山经》“阳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为榴榴,可以御凶。”历史上还有许多狗化为龙的记载。至于龙与虎,由于龙的出神入化和虎的威武勇猛奠定了二者合作的基础,神性和神职上的互补和对应,在文物出土中,龙虎同时出现的情形并不少见。 十二生肖与图腾演化的形成,除了综合以上动物的特征外,据许多专家考证,还吸收了其它动物与物象的特征。取象众生,以十二生肖作代表,根据图腾学说,探讨古姓和十二生肖的来源。选定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种动物作为每个人都有的一个生肖,除了部落图腾的发展演化的原因和经济生活影响的原因外,当然还有其它的因素。十二生肖中,鼠的体型最小,且又是人们最讨厌的动物。但为什么偏偏排在首位民间传说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十二属相的顺序,是按照十二种动物的足趾奇偶而参差排列的。据说牛是四趾,为偶,从牛至猪,一偶一奇,多错排列。只有鼠特殊,其前足四趾为偶,其后足五趾为奇,它奇偶占全,不便安插,故于首位。但为什么不排在末尾呢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十二生肖的顺序,是古人依据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活动时辰的特点来安排的,这是臆断。 十二生肖牛、鼠被排在首位,与早期人类的生殖崇拜有很大关系。远古时代,劳动工具极为简陋,劳动生产率极低,而狩猎和渔猎生产又需要集体的力量。另外,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抵御外敌侵袭,也需要群体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据有关研究资料,原始社会人口的死亡率高达50%。旧石器时代世界人口百年增长率不超过1.5%,新石器时代世界人口百年增长率不超过4%。与此相伴的是原始人类的平均寿命很低,根据多种估计推测,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平均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可以想见,原始人类只能以增加出生率来求得和扩大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因此,人口问题在原始社会生活中成了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延续的根本大事。这就导至原始人类产生了炽盛的生殖崇拜。从时间上说,生殖崇拜一般先于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生殖崇拜的直接发展,也是一种特殊表现,属于生殖崇拜的第二阶段。鼠可以说是人类最小的哺乳动物,但是其繁殖力却大得惊人,在十二生肖中列第一。1890年,斯坦因在新疆丹丹乌里克的寺院遗址中,发现了几块版画,画正中有一鼠头人身的神,大概即是古代鼠王国的图腾神。可见,把鼠排在十二生肖之首,实在与先民们说明的生殖崇拜观念有关。 龙虎图腾生殖崇拜在古代曾存在。一些传说中的祖先和许多帝王都说其母成神龙或龙的象征物——虹而生,时至今日,仍有一些民族认为妇女必须接触龙的象征物才能具有孕育的能力。彝族老人认为,彝族是龙子龙孙,不与龙交配,人丁不兴旺,六畜不发展。因此,凡是龙的子孙都必须举行这种仪式。哀牢山区的彝族每年都举行一次祭龙大典,其中有人与龙交配的象征仪式。联想到许多古代图腾画像中,身尾常常扭在一起,这明确地向人们表示了生殖崇拜的内涵。 鸡作为生肖的涵义更是明显不过了。鸡在二十生肖中属卵生动物,它的生殖能力在卵生动物中亦属强者,所以也被先民们作为祈求自身繁衍而崇拜的动物。古代彝族以玄鸟为图腾。不少古籍均有简狄吞鸟卵而生始祖契的神话。 至此,我认为十二生肖来源于图腾崇拜。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以龙虎为首的图腾崇拜综合了众多的图腾肖兽的特点,形成博大宏伟的龙虎文化。十二生肖中沉淀着图腾演化遗痕,也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