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胃脘 5 经穴别名·胃脘 51 中脘穴的别名·胃脘 511 中脘穴的别名 512 出处 513 穴名解 514 特异性 515 所属部位 516 中脘穴的定位 517 中脘穴的取法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 5181 层次解剖 5182 穴区神经、血管 519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证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51112 灸法 5112 中脘穴的配伍 5113 文献摘要 5114 中脘穴研究进展 51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51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 51143 对血液的影响 51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51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51146 治疗胆绞痛 51147 解除幽门痉挛 51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51149 治疗糖尿病 52 上脘穴的别名·胃脘 521 上脘穴的别名 522 出处 523 穴名解 524 特异性 525 所属部位 526 上脘穴的定位 527 上脘穴的取法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 5281 层次解剖 5282 穴区神经、血管 52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证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 52112 灸法 5212 上脘穴的配伍 5213 文献摘要 5214 上脘穴研究进展 5214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脘 胃脘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èi wǎn
2 英文参考gastric cavity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iddle region of the upper abdomen
gastric cavit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ōngwǎn CV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胃脘: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胃脘胃脘为人体部位名,指胃腔[1]。上口贲门部为上脘,中部为中脘,下口幽门部为下脘[1]。见《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5 经穴别名·胃脘 51 中脘穴的别名·胃脘胃脘为经穴别名,即中脘穴[1]。《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1]。
穴位 中脘 汉语拼音 Zhongwan 罗马拼音 Chungwan 美国英译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国 KG12 英国 Cv12 美国 Co12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2][3]。出《脉经》。《脉经》名中管[4]。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2]。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511 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
胃募(《千金翼方》)
512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513 穴名解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8]
514 特异性中脘是胃的募穴[2][7][4][5]。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2][4]。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5]。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5]。
515 所属部位上腹[9]
516 中脘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7]。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4]。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517 中脘穴的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10]。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1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1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4]。
519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2]。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5]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8]。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证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等[2]。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11]。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黄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10]。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4]。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
直刺05~1寸[2][10],局部酸胀沉重[10],胃部有收缩感[10]。
直刺1~15寸[4][11]。
注意:孕妇慎用[2]。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10]。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10]。
51112 灸法可灸[2][10][11]。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4]。
药物天灸[10]。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10]。
5112 中脘穴的配伍中脘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中脘穴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2]。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2]。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10]。
中脘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10]。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10]。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2]。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10]。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黄疸[10]。
51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反胃吐食一般医。
5114 中脘穴研究进展 51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 时,可促进胃蠕动;强 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10]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2]。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 促进胃运动,强 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8]
51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针刺中脘可增加安静时通气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气量[10]。
51143 对血液的影响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10]。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10]。
51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 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10]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2]。
51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8]。
51146 治疗胆绞痛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51147 解除幽门痉挛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51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51149 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8]。
52 上脘穴的别名·胃脘胃脘为经穴别名,《针灸聚英》作上脘穴之别名[12]。
穴位 上脘 汉语拼音 Shangwan 罗马拼音 Shangwan 美国英译名 Upper Epigastrium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3 富耶氏 VC13 德国 KG13 英国 Cv13 美国 Co13
上脘为经穴名(Shàngwǎn CV13,RN13)[13][3]。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上管;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胃脘(《针灸资生经》)、上纪(《针灸大全》)。属任脉[13]。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521 上脘穴的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
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
胃脘(《针灸资生经》)
上纪(《针灸大全》)。
522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针灸甲乙经》: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
523 穴名解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
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8]
524 特异性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25 所属部位上腹[9]
526 上脘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7]。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上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14]。
上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527 上脘穴的取法在脐上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仰卧位,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于中脘穴直上1寸取穴[15]。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上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2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3]。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2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14]。
52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调理脾胃,疏肝宁神作用[13]。
上脘穴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8]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证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及黄疸等[13]。
上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癫痫[11]。
上脘穴主治胃脘痛,呃逆,呕吐,吞酸,食不化,纳呆,腹胀,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癫痫,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15]。
上脘穴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癫痫,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食管痉挛等[14]。
治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直刺05~1寸[15][13],局部有酸胀感[15],可扩散至上腹部[15]。
直刺1~15寸[14][3]。
注意:
若肝、脾大,其边缘在本穴处或以下者,禁刺[15]。
其边缘不在本穴处者,禁斜刺[15]。
本穴不能用提插法或粗针,以免造成胃肠穿孔或化脓性腹膜炎[15]。
针后慎勿饱食[15]。
孕妇慎用[13]。
52112 灸法可灸[13][15][3]。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4]。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5212 上脘穴的配伍上脘穴配巨阙、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呃逆[13]。
上脘穴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治急性胃炎[13]。
上脘配中脘,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主治胃脘疼痛,饮食不化。
上脘配丰隆,有理气止痛,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心痛呕吐,伤寒吐蛔。
上脘配神门,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发狂奔走,失眠烦躁。
上脘配神门,治发狂奔走[15]。
上脘配不容、大陵,治呕血[15]。
上脘配丰隆,治心痛、呕吐[15]。
上脘配足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治鼓胀[15]。
上脘配三焦俞,治胃胀食不化[15]。
52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眩痛,身热,汗不出,上脘主之。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上脘主之。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五脏膜满胀,心腹胸胁支满胀,则生百病,上脘主之。心下有膈,呕血,上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中热烦,奔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
《针灸大成》: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疗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反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疸,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普济》:针入八分,先补后泻,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
5214 上脘穴研究进展 5214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针刺上脘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使症状减轻,促进溃疡愈合,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影响[15]。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上脘、中脘、内关等穴,在X线下观察,可解除膈肌痉挛,加速食管蠕动[8]。
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主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1 心与小肠: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而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有关,如我们经常说“用心想一想”,就是讲的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心主汗,开窍于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小肠位于腹腔,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排除其糟帕。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小便异常,如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如果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出现小
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中烦热、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
2 肝与胆:
肝具有调节某些精神情志活动、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协助脾胃消化食物。肝开窍于目,肝脏有病常会引起各种眼病。
胆附于肝,胆所贮藏的胆汁是由肝分泌夹的,“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
肝胆互为表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胆汁的贮存和排泄功能正常,胆汗排泄通畅,肝才能发挥其疏泄之性。肝胆发病时互相影响,所以在治疗时肝胆同治。
3脾与胃: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水分,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此外脾还有调节水蔽、统血、主肌肉四肢的功能。胃主要是消化食物。脾与胃都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脏腑,二者经脉互相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任务。胃主降,水谷得以下行,便于消化,脾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到全身。
4肺与大肠:
肺上连气管喉咙,开窍于鼻。肺是呼吸器官,主要功能是主一身之气,肺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肺气不足,则可出现呼吸减弱,身倦无力,气短自汗等全身虚弱症状。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保持小便通利。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排泄槽帕。
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肺气肃降则大便传导如常,粪便排出通畅。若大肠积滞不通,反过来也影响肺气的肃降。
5肾与膀胱:
肾主要功能藏精,一是指禀于父母之精,称为先天之精,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一是指来源于脾胃的水谷之精,称为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命门之火,命门之火不足,常导致全身阳气虚弱,发生各种疾病。肾主水、主骨、生髓,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气充足,尿液可以及时分泌于膀胱并排出体外,若肾气虚而不能固镊,就会出现小便频繁,遗尿或失禁,肾虚气化不及,则出现尿闭或小便不畅。
肾左右各一,与膀胱构成表里。
6 三焦.
三焦也是人体六腑之一。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而是指人体部位的划分,即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眺等。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气化作用与水谷的运行通路。这些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肺脏宣发卫气。
内脏真实位置
内脏真实位置,人体好似一台机器设备的,方案设计不同寻常的,由各式各样系统组成的,这类系统由人体的内部内脏器官运行的。下面来去看看内脏真实位置及相关资料。
内脏真实位置1身体内脏主要在腹腔内,首先消化系统由上而下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它们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的功能。内脏由上而下左半边为气管、肝脏、胆囊、大肠、盲肠、阑尾;右边从上而下为喉、肺、心脏、膈、脾、胃、小肠、膀胱。内脏的共同功能为储藏精气,精气是充养脏腑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内脏共同活动,来保持人体正常运动。
五脏六腑是指位于人体胸腔、腹腔之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内脏器官。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
位置
五脏六腑位于人体胸腔、腹腔,其中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具体位置如下:
五脏
心:位于胸腔之内,膈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
肺:位于胸腔,居横隔之上,分为左肺、右肺。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所以称肺为“华盖”。
脾: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
肝:位于膈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六腑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
小肠:位于腹中,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经阑门与大肠相连。
大肠:位于腹中,包括结肠和直肠,其上口于阑门处链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
膀胱:位于小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连尿道,开口于前阴。
三焦:有两个概念,一是指三焦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中;二是指三焦作为部位划分,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其中上焦一般是指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和头面部;中焦是指膈以下至肚脐的上腹部,包括脾与胃;下焦一般是指肚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等脏腑以及下肢。
内脏真实位置2一、身体五脏六腑器官分布图
中医药学把人体内在的关键内脏器官分成脏和腑两类。脏,包含心、肝、脾、肺、肾五个人体-器官(五脏),关键指胸腹部中内部组织丰富的一些人体-器官,他们的相互作用是储藏元精。
元精就是指能充养五脏六腑、保持生命活动不能缺乏的营养元素。腑,包含胆、胃、肠子、结肠、膀光、三焦六个人体-器官(六腑),大多数就是指胸腹部内一些空心有腔的人体-器官,他们具备消化吸收食材,消化吸收营养成分、代谢去其糟粕的作用。
二、五脏六腑的作用
1、心脏
心能操纵血脉,因此它和肝一样,与气血两虚及血滞都是有连带关系。心操纵神气十足,因此心生病时,就非常容易记忆减退、失眠,导致精神上的阻碍。
2、肝脏
肝病会出现气血两虚、血滞的状况,一样的,气血两虚、血滞也会造成肝病的发病。有一个强壮的肝,就不易患病症。相反,倘若肝衰微,就非常容易得病,身体衰弱、易重感冒、扁桃体发炎、淋巴腺肿胀等,全是肝功能异常所造成。
3、肝脏
脾将食材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并转化成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传至全身人体内脏。由于肝脏出现异常,通常会使消化吸收工作能力衰落,导致营养不良,使人体削瘦。脾的功能衰落,便会导致气血两虚的状况和非常容易流血的情况。
4、肺部
气体经肺的光合作用进到人体内,提供需要的co2。肺脏出现异常有喘气、咳嗽等发声器官的病症。肺若染患病症,则肺脏部会水肿,皮肤会逐渐变枯。
5、肾脏功能
肾有贮藏元精的作用,因此有些人称肾是人活力的测量器,脆化状况的出现便是肾虚的表明。身体全部的水份都会肾的操纵下。水肿、停滞不前、尿崩症、小便频次经常等,全是由肾虚所造成的。
6、胆
胃、肠等人体-器官什么时候开展消化吸收工作中,什么时候终止,这种都由胆来决策。最显著的事例便是睡眠质量,使全部的人体-器官进到歇息情况,需要非常的“信心”,因此胆虚的人总会失眠。
7、胃
胃能将食材消化吸收成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恶心干呕全是胃炎的症状。
8、结肠
结肠在摄入食材的营养物质时,便将他们分成水、气、血三种,随后键入各需要的人体-器官。消化不良、下痢、便秘全是结肠层面的病症。
9、肠子
肠子承担人体内脏消化吸收后的沉渣、随后排出来身体之外。便秘、下痢是肠子层面的病症。肠子炎症会使肛门红肿,乃至导致痔疮,造成肛门出血。
10、膀光
膀光将身体的水份集中化在一起,随后送至各需要的位置,再将不必要的水排出来身体之外。膀胱炎的病症是水肿、小便频次经常。
11、三焦
三焦能推动气、血及体液的循环系统,使人体内脏充分运用他们的作用。因而三焦生病,会连同影响人体内脏的身心健康。
内脏真实位置3人体内脏主要包括五脏六腑,五脏包括肺、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六腑包括胆囊、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不同的内脏有不同的位置,同时具有不同的功能。
五脏中的肺位于胸部,五脏六腑之上,是五脏六腑中最高的,所以被称为华盖,肺一左一右,在隔膜上,气道向上连接,喉咙是肺部的入口。心脏位于胸腔内,隔膜上方,外面由心包保护。
五脏的肝脏分为左右两叶,位于腹部,膈下,右下侧略向左,即右下侧右肾前略向左。脾脏位于中角,位于膈下左侧。根据中医古籍,脾脏的形状像一把镰刀。肾脏位于腰椎两侧,一左一右,但两个位置不平行,一般为右下和左上。
六腑中的胆囊位于肝脏下方,与肝脏紧密相连。胃位于膈下,上部连接食道,下部连接小肠。小肠位于腹部,顶部连接胃,底部连接大肠。大肠位于腹部,顶部连接小肠,底部连接肛门。膀胱位于下腹部,上部与肾脏相连,下部与尿道相连。三焦是分布于胸腹部的一个大脏器,是五脏六腑中最大的一个。
问题一:胃在身体哪个位置 身体左侧
问题二:胃在身体哪个部位? 正常情况下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问题三:胃在人体哪个部位图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
胃位于上腹部,界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大约是你用手 骨胸腹中间胸骨最下面一点点到左肋的位置
问题四:胃长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问题五:胃位于人体哪个位子 人的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分位于腹腔上部。
贲门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则在第一腰椎右侧附近。胃的前壁,右侧与肝左叶靠近,左侧与膈相邻,并为左肋弓所遮掩。剑突下未被肋弓遮掩的部分可直接接触腹前壁,故常作为胃的触诊部位。胃的后壁邻近左肾、左肾上腺、胰、脾等器官。胃底部靠近膈的左穹和脾。
胃的位置常因体型、 、胃内容物的充盈情况等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矮胖型者胃的位置较高,瘦长型者位置较低。仰卧时胃的位置上移,直立时,除贲门位置基本固定外,胃大弯可下达髂棘平面甚至更低。
问题六:胃在身体哪个部位图 在小腹部左上方
问题七:胃在身体哪个位置图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心脏下饥就是,古代人把胃病称为心下痞证,所以在临床许多人在胃痛的时候分不清楚是心脏的问题还是胃的问题就在于此。
有联系,胃心综合征不知道听说过没有。 胃心综合征(Gastrocardiac Syndrome)也称Roemheld综合征,是指由于胃部疾病反射性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多见于青年,男女发病相似。 由于胃部疾病的存在,反射性引起心前区不适或隐痛,少数类似心绞痛,呈针刺样或压榨样疼痛,历时时间可长可短,短者几秒钟长者数小时不等,但疼痛多 无明显诱因,应用扩冠药物无效,而应用解痉止酸药物可获缓解。可伴有胸闷气短症状。心血管症状随胃部疾病的治愈而消失。 本病的治疗主要为胃部原发病的治疗。戒烟酒。为缓解疼痛可应用解痉止酸药物,如小苏打,胆碱能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 心脏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检查常正常,少数出现ST-T改变、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偶可误诊为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在慢性胃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血管 系统症状,当排除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后可做出本病的诊断。有时病史中胃部症状不明显,而单纯以心血管症状为表现者,易造成误诊。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若用心血管疾病不好解释时,应进行有关的胃肠道检查,如X线,胃镜等以确定诊断。
本文2023-08-05 16:50: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