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管理
总共630万册。
图书馆现设四个分馆:文理分馆、工学分馆、信息科学分馆和医学分馆。
文理分馆主要收藏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管理、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类文献;
工学分馆主要收藏水利、电工、动力、土木建筑、电子、机械、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等类文献;
信息科学分馆主要收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科学、大地测量、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制图、印刷技术、光学电子仪器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类文献;
医学分馆主要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管理学、口腔医学等类文献。全校各院系还设有20多个图书资料室,与图书馆共同组成学校的文献服务体系。 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备,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听音收视、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课题查新、读者教育、馆际互借、文献复制、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现拥有服务器、各种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近2000台(套),建成了高带宽的馆内局域网和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可通过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互联网(INTERNET)向网上用户提供文献服务。读者可通过计算机检索本馆的文献收藏信息、文献数据库及网上资源。
武汉大学图书馆设 有八个国家级的文献中心,分别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华中地区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华中区域中心、教育部引进文科图书中心书库、教育部生命科学外国教材中心、加拿大政府出版物收藏中心、欧共体与世界银行资料中心、 联合国资料保存馆和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为全国高校及社会用户提供服务。
百年名校,人文荟萃;珞珈山下,卷帙飘香。武汉大学图书馆以其搜罗宏富的藏书和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成为 莘莘学子 博览群书、涉猎各科知识、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场所,传播 知识的圣 殿,孕育人才的第二课堂。 现代信息服务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将 以忠诚的敬业精神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引导大家度过在武汉大学的求学时光。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全馆业务、行政工作;接待各类来访;对外交流与宣传;公文收发、处理、登记及归档管理;馆刊的组稿、编辑、制作、发行;业务统计及信息收集;会议会务筹备;馆舍管理与维护;设备采购与管理,办公用品供应;安全卫生管理;财务管理
二、采编部
中外文书刊、数据库、电子文献的采访、订购;中外文书刊、数据库、电子文献的分编、加工;新书分配;书目数据质量控制,以及书目数据库管理,并向 CALIS全国联合目录数据库上交本馆书刊编目数据和馆藏信息;书目回溯建库工作 ;CALIS华中地区中心的文献资源建设和协调工作 ;国际国内文献交换与赠送
三、系统部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管理;各类计算机硬件的采购与维护工作;CALIS 地区中心技术支持与技术培训;图书馆网络建设与规划;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办公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ILAS系统代理服务与技术支持。
四、声像部
声像资料采访、收集、加工、整理;网络声像资料收集和加工;声像资料阅览、复制服务;图书馆视听综合教育网站的研究开发工作;视听设备管理、维护工作;协助新生入学教育、馆内活动,提供设备保障服务
五、信息服务中心
《文检课》的教学及新生入学教育 ;科技查新与课题检索;特色库和导航库的建设;编、译二三次文献及专业期刊编辑;电子阅览室管理,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引进数据库 测试及推广应用;读者和职工培训;CALIS华中地区电子资源建设与集团采购;国内外相关单位文献传递
六、典藏部
负责全校文献资源布局规划和藏书异动;负责全馆藏书复审剔除 ;负责全馆新书入藏、馆藏统计、财产注销;负责学院资料室自购图书的报帐与统计;三线书库管理工作;组织全校图书的调拨 和捐赠;典藏目录和典藏数据库的组织管理
七、各分馆流通部门
负责办理各类读者借书证、阅览证等;办理读者证件挂失、补证,停借和离校手续;组织管理图书及新书的验收、入库工作;流通借阅服务 ;处理读者违章处罚、丢失赔偿;组织实施藏书异动和复审剔除;
组织新书展览和宣传导读工作;承担馆际互借等工作
八、各分馆阅览部门
阅览室的日常接待服务及组织管理;新书刊的验收、入库工作;阅览室文献资源开发、书目宣传、检索服务;期刊下架整理、送出装订工作;藏书(刊)的异动和复审剔除;参考咨询及导读工作;业务工作资料的统计、归档
九、文理分馆特藏部
阅览室的日常接待服务及组织管理;新书的验收、分配工作;馆舍及古籍保护(阅览室、书库“五防”工作 );古籍开发、数字化建设;参考咨询,导读及书目宣传工作;古籍的修补复;业务工作资料的统计、归档;古籍补充、调整工作;教育部引进文科图书中心书库面向中南地区高校文科专业提供阅览咨询服务;
业务工作资料的统计,归档;电子文献,网上资源的检索服务;文科课题的定题服务等。
十、教育部生命科学外国教材中心
面向全国高校生命科学专业服务;中心阅览室日常接待服务及藏书组织管理;参考咨询及导读工作;馆藏文献开发、书目宣传;外国生命科学教材推荐引进、评介;全国其他外国教材中心联系交流;
业务工作资料的统计,归档
十一、学院资料室
资料室的日常接待服务及组织管理;本院专业文献的采集、分编、加工、管理;资料室文献资源开发、书目宣传、检索服务工作;为本院教学科研提供课题检索、定题跟踪服务;参考咨询及导读工作;
藏书异动和复审剔除;业务工作资料的统计、归档
浙江大学图书馆现由一个总馆和五个分馆组成。总馆设在玉泉校区图书馆大楼内,分馆分别为科技分馆(玉泉校区)、文理分馆(西溪校区)、农业分馆(华家池校区)、医学分馆(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紫金港校区)。各分馆的馆藏和服务有着不同的学科与专业特色。在玉泉校区分馆设立了由香港实业家倪铁城先生捐资兴建的浙江大学“倪铁城人文图书馆” 以及为答谢美籍华裔科学家袁绍文博士对浙江大学捐赠而专门设立的“袁氏工程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总馆由办公室、采访中心、编目中心、系统中心和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发展中心组成。办公室主要处理图书馆日常行政事务,包括人事、财务、文书、信息、接待以及后勤等方面;采访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以及教学、科研的需要,负责各类文献资源的采购、收集和交换;编目中心主要是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整序、揭示和组织,把无序的文献加工整理成可供检索的、具有科学体系的文献集合体;系统中心主要负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各校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HORIZON)、各类服务器及内部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的正常开放,负责图书馆门户网站及其他业务软件的自主开发和维护;数字图书馆研发中心以CADAL项目建设成果为基础,统一管理全省、全国和国际性数字图书馆项目实施,跟踪研究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动态,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和研发平台。此外,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9)亦隶属于总馆,在科技、农业、医学等分馆设立服务窗口。总之,图书馆总馆主要侧重于技术服务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分馆则侧重于读者服务工作。 收藏的文献以理工类为主,兼收经管文,特别是在机械、仪表、电力、电子、化学化工、光学等学科方面有较强的实力。馆内收藏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缩微资料、光盘等多种类型的文献约132万册。
科技分馆拥有近10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等设备,图书馆管理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服务功能正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与文理分馆、农业分馆、医学分馆及基础分馆的资源共享,以及各分馆之间的文献通借通还。同时还为校内外读者提供网络数据库检索、科技查新、原文传递等服务。 浙江大学图书馆文理分馆(原杭州大学图书馆)位于西溪校区,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藏书楼。现有馆舍面积15240平方米,图书、报刊库17个,阅览室10个,专业研究室5个,阅览座位800多个,是西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和近百年的发展积累,文理(西溪)分馆已形成文理兼收,文史哲文献和基础学科文献收藏较为丰富的藏书特色。藏书已达146万册。其中线装书12万册,外文图书近20万册,中外文合订本报刊238万余册。2000年建立“敦煌文献资料中心”(与敦煌研究所合建)、社科大型文献阅览中心。此外,还收藏了一部分学术价值较高的缩微胶片、电子出版物。
文理分馆在实践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同时,也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图书馆基本实行计算机化管理,可同时为馆内和校园网读者提供馆藏机读目录、光盘数据库和国际联机网络数据库检索等服务。 浙江大学图书馆农业分馆(原浙江农业大学图书馆)位于美丽的华家池畔,前身是始建于1925年的安生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1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1100席,是华家池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经过八十余年的发展,农业(华家池)分馆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农业与生物文献收藏与服务机构之一,尤其在农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等学科文献的收藏上具有较大优势。分馆现有馆藏文献597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39万册,中外文合订本报刊20万余册。同时,农业分馆是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和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委员)馆,并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文献专藏馆之一。
随着Horizon管理系统的启用和一大批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使用,农业分馆的服务功能正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与科技分馆、文理分馆、医学分馆及基础馆的资源共享。 浙江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原浙江医科大学图书馆)位于紫金港校区,前身为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图书室,成立于1912年6月1日,是我国自办的最早的医药院校图书室之一,1960年4月改名为浙江医科大学图书馆,1999年新的浙江大学成立后,成为浙江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2006年8月从湖滨校区搬迁至紫金港校区新馆,并于10月8日对全校师生试开放。新馆建筑面积11494平方米(含报告厅622平方米及配套快餐厅417平方米)。医学分馆设有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中文期刊、外文期刊、参考工具书、电子资源等7个阅览室,小研究室24间,教师研究室5间和讨论室1间。另有密集书库和夹层书库各一个。全馆共有阅览、检索座位590个,沙发座位92个。读者用计算机102台,工作人员用机近20台;自助借还书仪1台;并在3个期刊阅览室配置自助复印机。
医学分馆的藏书以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为主,除了湖滨校区图书馆原有的专业馆藏以外,已将原藏于玉泉、西溪两个校区图书馆的医学、药学和生物学文献经统一分编后集中收藏,共有藏书52余万册。其中期刊3700余种,128万册;图书178万种,396万册;线装书5千余册,其中善本图书有82种637册。
浙江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是浙江省卫生系统课题申报查新和鉴定检索的主要服务单位,医药学查新咨询也是医学分馆的服务特色之一。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迅速增长的趋势,分馆于2005年6月进行医学、病理学学科门户网站的建设,网上组织整理的各类资源日趋丰富。 浙江大学基础分馆于2002年初开始建设,2003年10月27日开放,成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基础分馆建筑面积23100平方米,阅览座位1600个。以收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参考书为主要特色。现收藏图书382万册,订阅期刊约1800种,报纸110种。设有中外文图书、报刊、电子阅览、视听等7个大型阅览室及1个密集书库。配合新生教育的“新生推荐书”陈列于基础分馆二楼书库。收集、展示、保存本校教职工及校友著作的“浙大文库”也设在基础分馆。基础分馆在一、二层设立了文化长廊,经常举办各种主题展览,还设置了“爱心岛”,为“图书漂流”的公益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浙江大学基础分馆根据先进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进行设计,整个大楼以大平面、大格局、大开放、网络化、智能化及绿色环保为主基调,处处体现了方便读者的人文关怀。在功能划分上首先突出了大厅的综合信息输出反馈功能,读者可以通过先进的触摸屏系统、IPAC书目检索系统、电子公告系统以及咨询台,获得有关书目、大楼导航、怎样利用图书馆、检索方法等多种知识型和消息型信息。同时一改传统的书库、阅览室分开的模式,将藏书和阅览合而为一,读者在同一阅览室内可轻松实现借书、阅览、自修、检索、咨询等多种需求。基础分馆着意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化设备去营造学生自主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研究的氛围,培育温馨的人文气息,同学们可以带着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用品自由出入。 “浙大文库”已经成为收集、保存本校教职工及校友著作的重要基地和展示窗口,其前身为始建于1996年的杭大文库,1998年四校合并后正式成立浙大文库。通过个人捐赠、学校相关部处转赠、购买、馆藏调拨、复印等方式,浙大文库至今共收集到教师和校友的著作及浙大出版的期刊约9000种,成为收藏最为丰富的高校文库之一。在正常的情况下,浙大文库藏书的年增长量约为500种。文库还编印了《高校文库工作通讯》(内部刊),对全国的文库工作情况进行报导和研究。
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古籍特藏也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文理分馆,收藏了线装书12万余册,其中善本书1350余种,1.9万余册。在文理分馆、医学分馆、农业分馆都专门设立了古籍阅览室,为读者提供古籍的阅览和咨询服务。
此外,图书馆还有敦煌学、地方志、标准、袁氏工程图书馆等特色收藏。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不少图书馆都把地方文献作为本馆的特色馆藏,不断加强其建设、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规范,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加强其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
我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利用工作,早在80年代初,就由原历史资料部下设的地方文献组承担。并设有地方文献专藏库。搬入新馆后,于1997年正式成立了地方文献部,部门内设地方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专藏库、地方文献报刊库、少数民族阅览室、资料库、古籍阅览室、古籍库。地方文献部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之人,中级职称6人、另外2人是新分配来的大学本科生。几年来,地方文献部在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
我馆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采用呈缴、征集、采购、走访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呈缴本方式为主,其它方式为辅。对于一些非正规出版物,由于其不正规的发行渠道,造成征集困难。征集人员一旦获取信息,能够及时上门征求。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资料,如今年6月在我省召开的“民营企业参与西北经济结构调整项目洽谈会”,我馆征集人员走访了这次会议,及时获取了会议上散发的资料。经过近二十年的搜集积累,我馆地方文献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独立的、多种载体构成的藏书体系。
2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
我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管理在迁入新馆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各种类型的文献存在着交叉现象,有的应属于报纸类的小报被归入期刊中,而有些属于期刊类的文献则被归入图书资料中。又如期刊按规定应接字顺排架,但实际上却只是把解放前期刊与解放后期刊分开排列,从而形成两个头。地方报纸则无统一排架,分散陈列等等,这些混乱现象显然不利于管理和利用。针对这些问题,迁入新馆后,特设了地方文献专藏库、地方文献报刊库,工作人员根据地方文献形式上的特征对原有的文献重新进行规范整理。使各类文献径渭分明,排列有序。对新征集到的文献亦严格按收藏规定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为藏书组织、读者服务、开发利用乃至数据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目前,我馆已收藏青海地方文献资料1万册(件),在我省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馆为省内新地方志的编撰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博得学者的广泛好评。如经考证大量古籍和史料,为省新闻出版局编纂《青海出版志》提供了一篇3000多字的《清代民国间青海早期图书雕印出版情况》的考证资料。为西宁市经委编辑《西宁国土资源》提供查阅资料百余份,摘录资料50余篇。其它如《海南藏族自治州志》、《海晏县志》、《共和县志》等地方史志以及《金融志》、《邮电志》等行业史志也都是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后所创造出来的学术成果。还有一些读者长期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后,著书立说,如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秉理编辑出版的《格萨尔集成》第1—5卷,青海师范大学年轻副教授赵宗福同志编辑出版的《历史咏青诗选》、《历代咏藏诗选》、《花儿通论》等书;我馆地方文献开发以二次文献为基础,在1988年编辑出版了《馆藏青海文献目录》,为读者更好地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创造了条件。我馆与地方志编委会联合建设以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地情资料库”的工作正在进行,建成后将使地方文献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尽管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一定的成绩。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但与地方文献工作本身的要求和兄弟省工作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资源基础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基础较为薄弱,各种文献资料只有1万种(册),并且
存在藏书结构比例失调,文献载体类型单一等问题,如我馆地方文献中社会科学方而的资料比较丰富,几乎占了70,而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学科等方面。有关本地区的调查统计、情况介绍、科研成果或具有本地区特点的研究论著则相对收集较少:近几年,随着高科技和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载体形式的文献不断涌现,如音像型、机读型的地方文献,而我馆这类文献的藏量很少。从1987年全省文献资源调查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我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基本没有达到完整级、研究级,收藏水平低,近几年,尽管总量有所增加,但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2)地方文献上作的形式单一
这几年,我馆虽对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有所认识,但是地方文献工作还是停滞在传统的工作套路中。文献征集的主要渠道是依靠政策的扶持,靠其它方式征集到的文献不仅数最少。而且质量不高。读者服务工作也只限于传统的“二传手”式的书刊借阅形式。地方文献工作状况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工作的要
(3)开发利用不足
首先是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底数还没有完全摸清。有些珍贵文献很有可能还沉睡在书架上或书库的某个角落。如《青海民族志》(手稿)是前省内许多民族史志专家潜心研究的成果,其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但到2000年7月才偶然发现。还有如“资料”等也是刚刚整理就绪。其次是系统开发和专题研究不足,索引、目录载体单一,索取、查阅不便;没能把文献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研究成果优势,研究课题不明,研究成效甚微。而馆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在充分利用我馆地方文献后,却屡有著述。
二、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
1、多渠道、多方式、多载体的征集,是增加地方文献资源总量的途径。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同时更需要图书馆本身制订出一整套科学管理的办法和措施。我馆只有征集工作人员1人,面对新形势下艰巨而繁重的征集任务,显得势单力薄,所以应依据本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细则,明确征集范围、任务及征集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工作程序。制订出征集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重点征集对象和一般征集对象、具体实施步骤以及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才能确保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科学性。由于地方出版物出版发行的复杂情况,以及不贯彻呈缴本制度等多种原因,给征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地方文献的搜集不能仅仅依靠呈缴本方式。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门征求、交换、复制等多种方式补充藏书。在载体形式上要不拘一格,使非纸质载体的文献比例增加,不断丰富内容。
2、转变观念,走建设特色馆藏的路子
决定着一个图书馆馆藏能否有别于他馆,不仅仅是藏书布局和藏书总量,地方文献建设的好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建设特色馆藏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求生存、图发展的最佳对策,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文献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3、专题式的研究和开发是提高地方文献使用效益的根本
三、对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设想
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地方文就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通过不断改进和更新,使地方文献建设得到新的提高和完善。为此,笔者对本馆地方文献工作提出几点设想:
1、尽快建立省级地方文献收藏中心
2、加快省级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尽快进行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使地方文献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馆藏地方文献。应积极争取院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地方文献入库,使建成的数据库成为涵盖全省地方文献的自动化检索系统,这不仅丰富了
数据库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向协助单位出售软件的方式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武耕,李玲地方文献工作五十年之探讨图书馆论坛,1999,(1):49一54
[2]黄俊贵,地方文献上作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54一59
〔出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增刊
上海图书馆藏有已编古籍130余万册(其中善本约18万册)、碑帖16万件(其中善本2千余件)、明清近代尺牍11万8千通。馆藏的大量增加,充分说明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上图对搜集保藏传统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在可能的条件下,上图尽力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尤其是1996年新馆落成,极大改善了古籍庋藏条件,如善本书库已做到恒温恒湿,后来又为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藏品制作了楠木盒加以珍藏。1996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图专门成立了抢救历史文献工作组,开始对大量累年积聚成堆的未编文献进行抢救整理。这是历年来上图对古籍所开展的最大规模整理保护工作,前后已持续近十年,至今仍未终止,业已取得显著成果。如建成总共800平方米的家谱、碑帖专库;对大批破损家谱及部分碑帖予以修复;编纂出版了反映1万1千余种10余万册馆藏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初步摸清馆藏碑帖家底,其数据库也在制作之中。这不仅使大宗尘封数十年的历史文献得到有效保护,并使之为读者所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上图仍有约50万册古籍、2万余件碑帖尚未整理编目,大批虫蛀、残损古籍有待精心修复。囿于目前人力、物力等条件限制,古籍整理保护工作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1990年~1993年完成了市文化局科研计划项目“自动古籍图书超高频杀虫机”研制,并获得了1993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1997年又完成了科研项目“用拟除虫菊酯对馆藏图书、资料防蛀方法的研究”,并获得了1997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文2023-08-05 16:59: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