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典藏的意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古籍典藏的意义,第1张

古籍典藏的意义:古籍记录了先人们的足迹、人类地位历史,是人类进步的见证。古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非常大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古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成果的核心载体。

古籍典藏的意义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当得到很好保护典藏,对了解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古籍指的是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古籍的分类法采用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部分。

古籍的结构:书衣、书签、书叶、封面、护叶、书芯、书脑、书背、书头、书根、书角。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扩展资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东西方医学的汇聚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当代科学技术正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显著趋势。通过多学科交叉,应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来认识生命奥秘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中医药的国际化是东西方医学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不断深入,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对生命和疾病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认识的突破,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

-中医

学习医古文的根源在过去两千年的历史当中。这其间有数不清的名医为这个理论添砖加,有无数医案与这些理论相互辉映。近代中医除了在药物药理研究有所创新外,其他的关于理论方面可以说是原地踏步,没有大的建树。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民科看不起师承,师承看不起学院这一鄙视链的来由。某种角度来说,这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这并不表明这是对的,我本身也不赞成这个观点)

如果不懂文言文,这个巨大的资料库就相当于锁了起来,没办法引用,没办法参考,只能靠别人的发掘、整理、引用、注释,而无法自己亲自去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这对于有志学习中医,并以中医为终身事业的中医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

以我自己来说,治儿科,死守钱乙和薛立斋;妇科,当仁不让傅青主;内科,张熟地张景岳;温病,吴又可、吴鞠通、叶天士等大家非读不可,伤寒就不说了,一千多年大家不计其数。更不说像中医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本草等,中间注释无数,但要真正吃透这些经典的核心精神,还真地靠自己追根溯源,去读一读原文才能感受得到。

更加不用的说的,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术,其核心的方法论跟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息息相关。没有了文言文这个有力的工具,就根本没办法直接理解传统哲学的文字工具,就没办法打开传统哲学的大门。没有文言文,对于更进一步理解、掌握和精通中医核心精神就没有方法,没有工具。这些内容,不管现代文的注释和讲解再怎么清晰,都是别人吃进肚子再吐出来的东西,已经带有非常鲜明的注者思想,对于想理解并掌握传统哲学的人来说,无异多了一层染色的玻璃,隔了一层迷雾,离古贤的精神就更远了。

唐祖宣,第二届国医大师,从医60余年,对诊治周围血管病的研究造诣颇深,曾研制治疗血栓病药物。

中医药是祖先基于对人体疾病的认识,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总结出的一套防病治病的经验,有其独特的体系。中医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这种整体调节的治疗方式,如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益气活血,滋补肝肾等,对治疗病因复杂,多脏腑病患的慢性病具有明显优势。中医和中药不能分家,在这其中,治疗以中药为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疗法,包括按摩、拔火罐、针灸等等。

中医包括各家学说,师傅也不止一个。革命时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现在的体制很好,有专门的医学院校负责培养中医药人才。除了院校教育,中医药的传承还包括师承教育,两种方式都有其重要性。

中医药人才培养要遵循一个重要规律——师承。中医药师承教育目前仅限于专项层面,接受教育的人员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广,今后应逐步将师承教育经历纳入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审条件。

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工作,可以通过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与保护利用,制定完善中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规范,建立和完善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中医理论体系,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研发的能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医理论的广泛应用;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方法 探索 ,深刻理解中医理论构建模式和方法学特点,广泛吸纳和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与技术, 探索 建立适合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方法,逐步形成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方法学体系和评价体系。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赵琳

  中医——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

  焦振廉

  顾名思义,中医是中国的医学,或者说是中国汉民族的医学。中医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与融合了其他兄弟民族乃至外国的医疗经验和方法,但其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这是没有争议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表现为极其多样的形态,却往往有着基本一致的内核。文化的形态可以随着年移代革而有所不同,但精神的内核则往往历久而恒新。中医在中国的土地上迁演数千年之久,药物从数百种增加到数千种乃至上万种,方剂从数百首增加到数万首乃至数十万首,文献从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增加到洋洋万种之多,理论的更新、方法的丰富、技术的创新、疗效的提高,自不必言说,但其内在精神则一直是稳定的,并且总是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方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在它的千年之旅中是变而不变的,变的是形态与数量,不变的是精神。因此,中医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

  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常有的事,但民族精神却一直被秉持着,绵延着。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秩序、关注人事、注重整体、主张和谐,是中国人一贯的情结。中医历经千年而其内在精神始终不曾有大移易,原因也在于此。中医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天行有常”,并不因尧或桀的作为而变易,而“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当顺应自然,而后可以“长有天命”。先秦这样的生命观,引导了中国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与违背自然规律有关,与精神情志失调有关,于是强调外慎风寒,内调情志;中医认为内在的病变一定会表现为外在的征象,于是主张“司外揣内 ”;中医认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祛除“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邪气,扶助“冲气以为和”的正气,于是有了扶正与驱邪的治则治法。所有这些,既是医学家专门提出的概念,也是一般人普遍理解的思想。实际上,中医的理念一直便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记忆的反映。中医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以及据此而发明的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蕴涵着中国人一直持守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从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到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中医经过历代先贤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厚重博大的学术体系,但其在形成之初便已深深烙下的精神记忆却是亘古不变的,是世代秉持的,中医的血脉中始终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风采且无可替代的精神。这是中医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的原因之一。

  从文化形态看,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中国传统文化是悠久的,灿烂的。从文明的曙光在东方大地上升起至今,中国传统的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化学,以及诗歌、辞赋、绘画、雕塑、音乐等,与中医一起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从哲学角度看,中医在其理论构建之初,便借助了传统的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这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技术角度看,中药的种植不能不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地理知识,中药的制剂常常需要借助炼丹术———传统化学的成果,中医的运气学说自然离不开天文、历法乃至数学的支持,这也可以从历代典籍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学术的表达方式看,中医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众多形式。现存中医古籍的文体有散文式的,也有诗歌式和辞赋式的。《三家医案合刻》中载录了清代薛生白的一则医案:“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火复识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岂容再损?秋风乍荐已伤,难免重伤。证具如前,药惟补北;非敢说梦,聊以解嘲。”这是典型的辞赋体。唐高宗时敕命修订本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新修本草》,这部书原本是有彩绘药图的,所谓“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可以想见其逼真与精美。这是中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联。宋代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自然不能离开雕塑的技术。至于可供吟唱的汤头歌赋等,又与音乐关联了起来。中医的语言表达,至今仍带有古代汉语的特征,文辞古雅,行文简练,讲究声律与修辞,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所以,从文化形态角度看,中医吸收与承载了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传统失落”的今天,这种吸收与承载更显珍贵。这是中医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的原因之二。

  中医虽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其他形式具有基本一致的精神内核,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借助了其他的文化形式,但其本身却始终是独立的,而且是强大的和系统的。从医学角度看,中医具有唯一的价值,是一种不能被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替代的医药学术,是一种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这种唯一的价值决定了它不仅曾经在历史上呈现过精彩,也一定会在人类未来的天空中放射出光辉。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和诊疗理念与方法,一定会对未来的医学模式产生影响。再者,中国传统思想的的重要内容,如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等,在中医的园地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些在现代人眼中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思想,由于中医的运用而更加丰富、全面、深刻而系统。中医强调天人关系,提倡顺应自然,调和七情,葆精毓神,主张扶正祛邪,养生全德,深刻地影响了并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乃至价值取向,即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渗透力和说服力。第三,中医的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学、制剂学等专门学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独立而具有特色的内容。所以,中医充实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与光大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是中医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的原因之三。

  可以这样认为,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印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充实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际内容。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土生的,独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国家复制或嫁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

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它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达尔文曾将这部医药学宝典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的突出特点:一是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二是图文并茂,《本草纲目》附有一千多幅药图,形象地表现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既便于人们学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

科学价值: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为李时珍本人所收集,增加了临床效果较好的新药材374种,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首创按照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首类为纲,次之为目,再次为药名、产地、形色、气味、性能等。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不仅对中国,在海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1736年,将《本草纲目》先后翻刻9次,许多学者以此为蓝本,写出了本草著作30多种,对启迪日本近代药物学、植物学、化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朝鲜:《本草纲目》被翻译为朝鲜文后,朝医康命吉引用《本草纲目》的成方,撰写医著《济众新编》。

法国:18世纪,《本草纲目》传入欧洲,巴黎皇家文库和柏林普鲁士国立图书馆藏有金陵首刊版本。

英国:1920年,英国人木尔斯在朝鲜教学,回国后将《本草纲目》8至37卷、39至52卷全部译成英文,于1949年我国解放前在北京发表。

苏联:《本草纲目》被译成俄文版后,布里施乃德引用此巨著,写成了《中国植物学》。1953年,苏联在莫斯科大学建成后,在礼堂墙壁上镶嵌李时珍大理石画像,并把他列为世界科学名人。

印度:1985年1月,在印度举行了国际药理学术会议。印度国家医药学研究机构举办了一个医药展览,入口处是大幅李时珍画像,还有许多中医药展品和各种版本的《本草纲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