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人物介绍、
1、吴邪
天真,被大家牵着鼻子走,专业技能不行,但具有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头脑灵活,属于业余盗墓并持有大学学历人士。后来终于觉醒了一些,但仍然云苫雾罩,难得自愿加入了第5卷《蛇沼鬼城》的探险活动中。
2、张起灵
小哥、闷油瓶,神秘的盗墓人,如同段誉食莽牯朱蛤而百毒不侵一般的拥有超强驱虫血液(被吴邪和王胖子称为老闷宝血),还能易容至无人发觉。有着神秘的过去,尤其是长生不老勾起吴邪的兴趣。为人非常沉默,冷静,可靠。职业级的突然失踪人员。
3、王胖子
姓王,粗中有细,职业盗墓人,在北京潘家园贩卖古董,自称摸金校尉。一开始第1卷被裘德考以职业盗墓贼雇佣,与吴邪等人不打不相识,从第2卷开始成为他们的盗墓搭档。为人不坏,对墓中各种陪葬品很感兴趣,比较搞笑,热爱枪支。
4、吴三省
吴邪的三叔,三爷,为人很神秘,某些地方利用了侄子吴邪,偶尔骗骗大家,但本性应该不坏,与陈文锦当年是恋人关系,所以导致了一帮考古工作者的奇遇。但实际上,他是解连环,早在跟陈文锦下海考古的时候,就与吴三省掉包。
5、吴老狗
吴邪的爷爷,长沙狗王,老九门之一,尊称“狗五爷”,被霍老太太蔑称为“吴老狗”,祖传的盗墓手艺人。在50年前的血尸墓中失去了亲人,并带出了战国帛书。
6、吴一穷
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中人物,老九门狗五爷的长子,是个地质工程师。有两个弟弟吴二白、吴三省。生性看似软弱、处事不清,和倒斗的事完全不沾边,但很得吴二白和吴三省的敬重。三兄弟中只有他娶妻生子,吴一穷夫妻一直平静生活着,妻子是杭州当地的官家千金,他们唯一的儿子吴邪深得两位叔叔宠爱。
7、潘子
潘子很聪明的很忠心,也有心机,从帮换脸皮后的吴邪应付三叔盘口可以看的出来,身材瘦小精悍。参加过对越反击战,三叔的左膀右臂和超级粉丝,打理着三叔很多道上的业务。
8、霍秀秀
个子很小,很瘦,发育的虽不是很丰满,但身材姣好,腰肢柔软。她皮肤很好,非常白,脸色和五官非常精致和清纯,气质如玉,但是又隐约感觉一股媚意,很是舒服。两只眼睛水汪汪的媚得惊人。老九门的后人,霍玲的侄女。吴邪评价她“狐狸一样”、“古灵精怪”。
扩展资料
《盗墓笔记》是一本最初连载在起点中文网上的小说,后由中国友谊、时代文艺、上海文化于2007年-2011年陆续出版发行,作者南派三叔。《盗墓笔记捌:大结局(上、下)》于2011年12月19日上市,至此《盗墓笔记》系列完结,共出版实体书九本。
《盗墓笔记》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经典之作,获得百万读者狂热追捧。南派三叔也凭此作名满天下,跻身中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行列。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1982年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中国作家,编剧,南派投资董事长。2007年1月,《盗墓笔记》系列第一本出版,2011年12月,《盗墓笔记捌》出版,《盗墓笔记》系列九本完结,九部总销量超过1200万册。
参考资料:
盗墓笔记完整情节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七星鲁王宫、云顶天宫、蛇沼鬼城、谜海归巢、阴山古楼、邛笼石影。
完整剧情介绍:
1、七星鲁王宫
50年前由长沙土夫子(盗墓贼)出土的战国帛书,记载了一个奇特战国古墓的位置,50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他的笔记中发现这个秘密,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前去寻宝。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古墓竟然有着这么多诡异的事情: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发现了这神秘的墓主人,并找到真正的棺椁。故事悬念重重,情节跌荡。
2、云顶天宫
十年前,顺子的父亲带领一批神秘人进入茫茫的大雪山,闯入凶险莫名的地宫墓室,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但他们非但不能带着这些财宝离开,反而被困此地,几乎全部死于非命。
云顶天宫是一代奇人汪藏海为万奴王修建的陵墓。上次出现在海底墓穴中的土夫子几乎齐聚云顶天宫,两地之间有着奇怪的联系。三叔总是在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时机出现。
三叔的出现就意味着谜团的最后答案,但这些谜团意然又要追溯到五十年前,而真相远远不止这些。一切的现象表明,更加恐怖、惊悚的场景已经到来。
3、蛇沼鬼城
从云顶天宫顺利脱出之后,吴邪和苏醒后的三叔进行了一次长谈。吴邪了解到在二十年前海底古墓里发生的三叔没有透露的隐情。关于解连环的神秘死亡以及背后牵涉到战国帛书和老长沙的恩怨,也理出了端倪。
就在吴邪认为事情接近真相的时候,两盘来自张起灵的录像带,又让事情重新进入了重重迷雾之中……寻着录像带中支离破碎的线索,吴邪只身一人来到了陌生的青海……
顺着前人留下的线索,吴邪发现了考古队最后的去向。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吴邪混入了阿宁前往柴达木盐沼的探险队……
4、谜海归巢
深入西王母的蛇沼鬼城之后,吴邪一行经过三天三夜极其紧张的搜索,终于在隐藏于密林中的神庙附近找到了进入西王母宫的入口。在入口的泥潭处,他发现三叔的队伍几乎全部离奇死去,但他并没找到三叔的尸体。
他们继续涉险,进入西王母城庞大的地下体系,终于遇到文锦,得悉西沙的秘密,三叔鲜为人知的真正过去也浮出水面。事情并没有完结,路途的终极点就在前方,西王母古城承载一个诡异的文明。浮雕上的巨蛇是否真的存在过。
5、阴山古楼
在十万大山的腹地,在广西巴乃,为了帮助闷油瓶找回记忆,吴邪与胖子再入险境,搜集西沙事件残存的蛛丝马迹。死而复生的考古队队员,充满奇怪气味的铁块,离奇暴毙的当事人……
经由盘马老爹的口述,一切更加扑朔迷离。而噩梦只是刚刚开始,他们几入魔湖,发现了位于水下数百米的瑶族古寨,发现了隐藏其中的汉式大院,更发现了比古墓更令人胆寒的所在!惊竦的事件远不止此:铁人葬、雷王像、石中影、活人祭……
6、邛笼石影
回到北京,我们和老九门后人的约见正撞上拍卖会,由于误“点天灯”,我们不得不携拍卖的玉玺逃走。然而,随后交换到的消息,却令双方都大吃一惊!神秘失踪的考古队,闷油瓶非同寻常的身份,连续多年收到的录像带……
所有的秘密,最后竟都指向同一处!为了得到这一切的答案,无邪和闷油瓶兵分两路,前往四川和广西。样式雷上的张家古楼究竟承载过往。
嗜血的毛发、移动的铁衣、诡异的浮雕……谜题终结之前的最后一步,一切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道石壁后!
大结局
吴邪戴上了三叔的面具,冒充三叔的身份整顿了三叔的产业,那些手下的马仔无不归顺。吴邪带着潘子和小花等人终于到了巴乃的大山中,企图进入张家古楼寻找三叔、胖子和闷油瓶等人。
而在巴乃的村寨中,吴邪他们见到了一个肩膀都融化塌掉的人,并且最终发现,这个人就是二十年前考古队的队员,并由他揭示了张家古楼大山中的秘密,时隔十年,吴邪终于完成了对汪家人的反击,按照约定去接小哥回来。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介绍
1、吴邪
天真,被大家牵着鼻子走,专业技能不行,但具有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头脑灵活,属于业余盗墓并持有大学学历人士。后来终于觉醒了一些,但仍然云苫雾罩,难得自愿加入了第5卷《蛇沼鬼城》的探险活动中。
2、张起灵
小哥、闷油瓶,神秘的盗墓人,如同段誉食莽牯朱蛤而百毒不侵一般的拥有超强驱虫血液(被吴邪和王胖子称为老闷宝血),还能易容至无人发觉。有着神秘的过去,尤其是长生不老勾起吴邪的兴趣。为人非常沉默,冷静,可靠。职业级的突然失踪人员。
3、王胖子
姓王,粗中有细,职业盗墓人,在北京潘家园贩卖古董,自称摸金校尉。一开始第1卷被裘德考以职业盗墓贼雇佣,与吴邪等人不打不相识,从第2卷开始成为他们的盗墓搭档。为人不坏,对墓中各种陪葬品很感兴趣,比较搞笑,热爱枪支。
-盗墓笔记
《盗墓笔记》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tX8aWwr9cXE2o3DLuGFig
pwd=v4bl 提取码:v4bl盗墓笔记完整情节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七星鲁王宫、云顶天宫、蛇沼鬼城、谜海归巢、阴山古楼、邛笼石影。
完整剧情介绍:
1、七星鲁王宫
50年前由长沙土夫子(盗墓贼)出土的战国帛书,记载了一个奇特战国古墓的位置,50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他的笔记中发现这个秘密,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前去寻宝。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古墓竟然有着这么多诡异的事情: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发现了这神秘的墓主人,并找到真正的棺椁。故事悬念重重,情节跌荡。
2、云顶天宫
十年前,顺子的父亲带领一批神秘人进入茫茫的大雪山,闯入凶险莫名的地宫墓室,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但他们非但不能带着这些财宝离开,反而被困此地,几乎全部死于非命。
云顶天宫是一代奇人汪藏海为万奴王修建的陵墓。上次出现在海底墓穴中的土夫子几乎齐聚云顶天宫,两地之间有着奇怪的联系。三叔总是在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时机出现。
三叔的出现就意味着谜团的最后答案,但这些谜团意然又要追溯到五十年前,而真相远远不止这些。一切的现象表明,更加恐怖、惊悚的场景已经到来。
3、蛇沼鬼城
从云顶天宫顺利脱出之后,吴邪和苏醒后的三叔进行了一次长谈。吴邪了解到在二十年前海底古墓里发生的三叔没有透露的隐情。关于解连环的神秘死亡以及背后牵涉到战国帛书和老长沙的恩怨,也理出了端倪。
就在吴邪认为事情接近真相的时候,两盘来自张起灵的录像带,又让事情重新进入了重重迷雾之中……寻着录像带中支离破碎的线索,吴邪只身一人来到了陌生的青海……
顺着前人留下的线索,吴邪发现了考古队最后的去向。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吴邪混入了阿宁前往柴达木盐沼的探险队……
4、谜海归巢
深入西王母的蛇沼鬼城之后,吴邪一行经过三天三夜极其紧张的搜索,终于在隐藏于密林中的神庙附近找到了进入西王母宫的入口。在入口的泥潭处,他发现三叔的队伍几乎全部离奇死去,但他并没找到三叔的尸体。
他们继续涉险,进入西王母城庞大的地下体系,终于遇到文锦,得悉西沙的秘密,三叔鲜为人知的真正过去也浮出水面。事情并没有完结,路途的终极点就在前方,西王母古城承载一个诡异的文明。浮雕上的巨蛇是否真的存在过。
5、阴山古楼
在十万大山的腹地,在广西巴乃,为了帮助闷油瓶找回记忆,吴邪与胖子再入险境,搜集西沙事件残存的蛛丝马迹。死而复生的考古队队员,充满奇怪气味的铁块,离奇暴毙的当事人……
经由盘马老爹的口述,一切更加扑朔迷离。而噩梦只是刚刚开始,他们几入魔湖,发现了位于水下数百米的瑶族古寨,发现了隐藏其中的汉式大院,更发现了比古墓更令人胆寒的所在!惊竦的事件远不止此:铁人葬、雷王像、石中影、活人祭……
6、邛笼石影
回到北京,我们和老九门后人的约见正撞上拍卖会,由于误“点天灯”,我们不得不携拍卖的玉玺逃走。然而,随后交换到的消息,却令双方都大吃一惊!神秘失踪的考古队,闷油瓶非同寻常的身份,连续多年收到的录像带……
所有的秘密,最后竟都指向同一处!为了得到这一切的答案,无邪和闷油瓶兵分两路,前往四川和广西。样式雷上的张家古楼究竟承载过往。
嗜血的毛发、移动的铁衣、诡异的浮雕……谜题终结之前的最后一步,一切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道石壁后!
大结局
吴邪戴上了三叔的面具,冒充三叔的身份整顿了三叔的产业,那些手下的马仔无不归顺。吴邪带着潘子和小花等人终于到了巴乃的大山中,企图进入张家古楼寻找三叔、胖子和闷油瓶等人。
而在巴乃的村寨中,吴邪他们见到了一个肩膀都融化塌掉的人,并且最终发现,这个人就是二十年前考古队的队员,并由他揭示了张家古楼大山中的秘密,时隔十年,吴邪终于完成了对汪家人的反击,按照约定去接小哥回来。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介绍
1、吴邪
天真,被大家牵着鼻子走,专业技能不行,但具有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头脑灵活,属于业余盗墓并持有大学学历人士。后来终于觉醒了一些,但仍然云苫雾罩,难得自愿加入了第5卷《蛇沼鬼城》的探险活动中。
2、张起灵
小哥、闷油瓶,神秘的盗墓人,如同段誉食莽牯朱蛤而百毒不侵一般的拥有超强驱虫血液(被吴邪和王胖子称为老闷宝血),还能易容至无人发觉。有着神秘的过去,尤其是长生不老勾起吴邪的兴趣。为人非常沉默,冷静,可靠。职业级的突然失踪人员。
3、王胖子
姓王,粗中有细,职业盗墓人,在北京潘家园贩卖古董,自称摸金校尉。一开始第1卷被裘德考以职业盗墓贼雇佣,与吴邪等人不打不相识,从第2卷开始成为他们的盗墓搭档。为人不坏,对墓中各种陪葬品很感兴趣,比较搞笑,热爱枪支。
-盗墓笔记
潘家园旧货市场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08:30-下午18:00
周六、周日 早上04:30-下午18:00
坐店商户每日开放,周一至周五开放大棚一、二区,周六、周日市场全面开放。周六周日凌晨4点到天亮,也称夜市或晓市。
扩展资料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三环路的东南角,是全国最大的古玩艺术品、工艺品、旧货交易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等。
潘家园旧货市场每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西地摊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来自全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
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市场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
拍卖会 一年成交146亿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6年,共有105家公司拍卖了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比去年增加21家;举行拍卖专场689个,比去年增加68个;总成交额约为146亿元人民币。而在2003年,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总成交额还只有25亿元人民币。
在业内,中贸圣佳、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拍卖公司是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第一集团,其经营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瓷器、玉器、铜器、杂项;油画、雕塑、近现代艺术;邮票、钱币;古籍善本、碑帖拓片等。由此不难看出,对于收藏投资,人们不但热情高涨,而且兴趣广泛。
同样是在2006年,收藏市场上频频拍出令人咋舌的高价: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铜佛像以1166亿港币成交,创造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为内地拍卖中国瓷器的最高纪录;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币创造了中国清代瓷器的拍卖纪录,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奴隶与狮》以5388万港元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新纪录;在北京华辰秋拍会上,《地球的红飘带》以1540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连环画拍卖纪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05年底,中国在世名家的作品一平尺的平均价在5000~6000元人民币,到2006年5月上涨至12000元,此后不到一个月,这价格就跳到了15000元。“过去是好几年才涨一次,后来变成几个月涨一次,如今却是一个月涨一次。”
古玩商 摊位转手挣百万
在北京古玩城的一个展厅,一位老板正在打电话:“你要的那块石头,44万元,带款来吧。”如今,在古玩城逛的人多了,舍得花钱的主儿更多了。一位经营者透露,这里的摊位转让费已经达到了100万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捡漏儿”的人群也日益庞大。有人调侃,今天的北京城有两个地方最热闹,一个是天安门广场,人们都在扬头看升国旗;另一个就是潘家园旧货市场,人们都在低头寻国宝。在这里,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堂五供、民族服饰、文革遗物等应有尽有。在回忆录《亲历历史》中,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还曾提到当年随丈夫克林顿访华时,点名要逛潘家园的往事。
收藏投资缘何高烧不退
“金融证券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是15%,房地产业是21%,而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回报率却在30%以上。”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荆治中一语道破天机,高回报率让艺术品收藏成为最赚钱的行当,这也成为全民收藏风潮兴起的根本原因。
“这几年,股票的风险出来了,房地产受调控影响,大家意识到在古玩这个行业,只要东西是真的,品相还好,再具备一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仅能保值,增值的空间也很大。”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长雷从云说。据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分析,好的藏品基本上是一年升值30%至50%,这刺激了手中有闲钱的人们把眼光投向这个领域。
2004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上,明末清初画家陈老莲的一件《花鸟册页》让众买家争夺的热情高涨。《花鸟册页》以500万元起拍,经过51轮激烈较量,最终以2860万元成交。而在5年前,这件拍品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的成交价仅为209万元。更早一些的1996年,浙江小小集团在翰海拍卖会上以94万元购入明代沈士充的《仿宋元十四家笔意图卷》。3年之后,小小集团又在翰海以338万元抛出。
“修订后的《文物法》规定,凡是通过祖传、朋友赠送、商店购买、拍卖会拍得四种途径取得的文物均可自由买卖,这也是文物市场空前兴旺的原因之一。”荆治中说。
除了回报率高、增值空间大以外,推动收藏市场火爆的原因还有一些投机分子故意炒作,先大量收购某个时期的古玩,使其价格一路飙升,然后再慢慢“放水”。此外,一些企业也在借收藏途径避税。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公司老板以企业名义买下艺术品,将所有开销都摊入企业经营成本,这样一来,企业就不需要缴税。而这些艺术品作为经营设施,年年折旧,最终合法转归个人。
艺术品市场的虚火
随着鉴宝类节目的热播,“收藏热”在神州大地的温度越升越高。但伴随其中的也有很多陷阱,例如充斥市场的赝品、拍卖台后的黑幕以及人为的炒作等。其实自古以来,收藏就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即使是行家、专家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可以说,现在的收藏业呈现出的是一派虚火景象,虽然有些收藏品的市场价格还没有达到其真实价值,但也有很多被名不副实地标上了天价,其价格远远超出了真实价值。
鉴宝类节目扰乱市场
一向有着“专家依赖症”的人们最近有些发懵,因为他们发现,权威媒体上出现的专家也可能有“伪”。国内鉴宝类节目红红火火,但不久前,张蔚星等文物专家却忍不住出来“放炮”:当前有所谓的“评委”在一些节目中以假为真,严重扰乱了收藏市场。
在专家们看来,鉴宝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将赝品当作真迹估价上百万元。张蔚星表示,在鉴宝类节目中,这类情况非常普遍。以某电视台的节目为例,在2006年的一期节目中,评委为一套齐白石通景屏估价上百万元,但事实上,这套通景屏是赝品,其笔法、款识与齐白石真迹相差甚远。在书画行内,达到七成像的仿品被称为高仿,在市场上往往能够以假乱真。而电视中出现的这套通景屏只有四成像,却被当做真迹公布出来。除了鉴定“失误”外,节目评委还会借助媒体对私人藏品进行大肆吹捧。
按照张蔚星的说法,这些评委是“伪专家”。在这一事实没有被揭发之前,这些评委频频在权威媒体中出现,穿着得体、言语自信,戴眼镜后按估价键的神态也甚是庄严。
不能否认,赝品和“伪专家”的粉墨登场使得鉴宝类节目异化为娱乐节目。收藏的学问很深,要了解的事情也实在太多,此时,专家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到底谁是专家?老百姓不清楚,他们只能相信媒体的说法——媒体说某人是专家,那么,在老百姓的眼中,这个人说出的话就具有权威性。
只是,频繁出现的鉴定“失误”与“伪专家”却让许多人上当受骗、吃尽苦头,而相关媒体也是颜面扫地、公信渐失。
艺术品拍卖的黑幕
火爆的收藏市场带动了艺术品拍卖,只是很少有人能了解到拍卖市场背后的暗箱操作。据资深拍卖师李先生介绍,拍卖中最常见的莫过于作价。这里的作价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为藏品定价,使其能在市场正常地流通,而是有着另外一层含义和作用。“作价”者要做的是找到一件卖相好、能担得起高价的藏品,然后将其买进或定下,在与拍卖公司协商佣金和操作方案之后,再到拍场上将这件藏品的价格炒高,最后将其抵押给银行。
“为达成交易,有些拍卖公司会迁就买卖双方的暗箱操作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虚增成交价。首先,三方(委托方、买受方、拍卖公司)约定好‘真实’的成交价和佣金,然后进入表演阶段。如果标的不是买下来,而仅仅是用定金定下的藏品,则无须支付全部货款,说得通俗些,这就等于是在空手套白狼。所谓的拍卖价钱都是演给别人看的,大家不会按这个价钱进行结算。”李先生说。
对于现在很多拍卖市场价格虚高的现象,李先生也进行了解释:“这有可能是拍卖公司为创纪录而做的戏。拍卖是一个黑洞行业,谁的最终成交价高,好东西和大买家就会向谁集中。有了好东西和大买家,自然又可以拍出更高的价钱,继续吸引更多、更好的东西和更多、更大的买家,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也有卖家等钱用,为了能确保成交,不得不接受买家或拍卖公司的要求,做出‘表演价’。还有一种情况,卖家为了不使自身形象受损,或者为了获取其他利益(比如配合股市的坐庄动作等),要求买家或拍卖公司配合炒高最终成交价。”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看到一些并不出色的藏品会被热炒到非正常高度的原因所在。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某些天价拍卖的内幕,一旦贸然介入其中,有可能会蒙受巨大损失。
赝品充斥古玩市场
在火爆的收藏市场背后潜藏着混乱,大量赝品充斥其间,导致能从中挣到钱的收藏者并不算多。“如今,在北京,95%以上的字画都是赝品,文物造假风越来越盛。”一位在潘家园古玩市场卖字画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据他介绍,不少拍卖行都成为赝品集散地。王先生直言,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中,很多店销售的几乎都是现代仿品,“一般都是卖给不懂货的外地人,就算他们发现有假找上门来,店主也不认账。要是碰上认识的行里人来淘货,店主拿给他们看的就是另外的物件了。”谈及收藏市场的火爆情况,王先生却摇了摇头:“很多购买者根本就不是想收藏,看上一幅画后,他们直接就问这画前年的行情、去年的价格、有没有升值的潜力。这些人不懂字画和古玩,怎么可能不受骗呢?”
老李在潘家园专门经销赝品,他坦言自己以前就干过古玩造假的事,后来收手不干了。老李一般都是从兜售赝品的小贩手里进货,而这些小贩则直接从造假者手里进货,“有的是北京本地人造的,有的是从外地来的,像有些古钱币就是从天津的小窑里上的货。一般北京人造的都比较精细,外地的相对粗糙些。”
据老李介绍,赝品大多可以卖上很高的价钱,一般是成本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现在北京从事文物造假的至少在百人以上,这个数字还是保守的,而其中也有不少高手,他们通常都有专门造假的窝点,而且水平很高,在胎质、色彩、纹饰等各方面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就算行家也很难辨别真伪。我就曾经到一个制作点买过高仿品。一间小破屋,一个小炉子,就能做出逼真的高仿品,你不服不行!我一下子就买了3万多元的货,转手就卖了20多万。”
收藏行业的“潜规则”
水分专家
有的专家故意把真文物说成是假的,然后再托另外一个人花极少的钱把这个东西买下;有的专家把假文物说成是真的,从而收取所谓的鉴定费用。目前我国各类收藏品鉴定机构有数百家,其中不少机构的专家见了藏品就一律说是真的,还开具毫无用处的鉴定证书,每份证书收取上千元的费用。
委托方既卖又买
有时,拍卖场上的买受人与委托人虽然以各不相同的面目出现,其实是同一批人。他们策划于密室,表演于拍场,其主要目的不外乎为拍品“定价”或者希望“钓”到更大的买家。近年来,某些未成名的年轻艺术家发现了一条成名的捷径,那就是通过拍卖公司所举办的拍卖会进行市场炒作。他们到拍卖场上自卖、自买一番,或邀请朋友在拍卖会上哄抬自己作品的价格,以期在今后的销售之中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回报。
“黑槌”大行其道
拍卖场上还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位买家出了价钱之后,又有其他新的买家出价。但是,此时的拍卖师却对其他新的买家熟视无睹,仍然一槌定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拍卖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监管机制不健全,拍卖师的“黑槌”大行其道;拍卖师与买家串通一气,坑害卖家,坑害其他买家,坑害拍卖公司。
“画虫儿”的表演
现在有一些专门出入于拍卖公司的“倒爷儿”,亦称“画虫儿”。他们的频繁交易、频繁买卖使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节奏和规律受到干扰。而且这些“画虫儿”们的品位不高,这也会对艺术品投资造成制约。
“画虫儿”们在拍场上的表演,可能会给投资者们带来损失,这样也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在以下的拍卖进程之中,对投资者造成更多、更大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画虫儿”也是有迹可循的,他们常常对半真半假的标的感兴趣,投资者们如果发现某些人专买或多买此类标的,就要小心了;“画虫儿”很少竞拍名家重品或拍卖公司的重头标的、高价位标的,甚至在刚刚开始竞价,价位尚处于很低的水平时,也少有举牌应价;“画虫儿”们多是三五成群的一伙,在拍场上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画虫儿”常常应价很“到位”,竞价技巧十分娴熟,但所出之价一看就知是“虫儿”价。
收藏热背后尚缺平和心态
“中国古代数千年文明所遗留的文化与艺术能够保存至今,历代公私收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民间收藏家也是功不可没的。”
收藏之道,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对前代器物的收藏。但《左传》所称的“文物以记之,声明以发之”,指的是历史遗留的礼乐典章制度,与我们今天所称的“文物”涵义是不同的。隋唐时期对文物的理解更为广泛,骆宾王“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杜牧的“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不仅指的是文献和文物,同时也包括了历史遗迹。
其实,对于文物和文献的保护与收集,自汉代以来就已形成,历代皇宫中都收藏有珍贵的图书典籍和文物艺术品。西汉武帝设置秘阁,收藏图书;东汉明帝好尚丹青,别开画室。汉唐以来历代王朝都收藏和聚敛了大量的文物,甚至后蜀孟氏、南唐李氏小朝廷的收藏也是十分丰富。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王朝更替,都会有大量文物毁于兵燹水火,幸存部分或为新政权接收,或散失于民间。唐代的《贞观公私画史》和《历代名画记》就记载了唐大中(847)以前皇宫收藏文物几次聚散的情况。
宋徽宗时宫中收藏的书画和古器物达6000余件,分别藏于宣和殿和崇政殿,并编撰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记录宫中所藏书画。当时士大夫也重收藏,尤其是金石之学极盛,欧阳修、赵明诚等都是金石收藏家。元明时期收藏领域不断拓宽,除了传统的青铜、陶瓷、法帖、书画之外,古玉器、漆器和竹木牙角杂项都有许多研究专著问世。清代到了乾隆之时,内府收藏之富,远远超过了前代,而民间收藏之风遍及朝野,尤其是藏书和版本之学,为后世的古籍研究、整理与校勘起到重大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文明所遗留的文化与艺术能够保存至今,历代公私收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民间收藏家也是功不可没的。正如清代学者洪亮吉所说:“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是为收藏家。”
“我们的文物拍卖业和媒体也将文物的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当作一种收藏追求,从而引导人们一种畸形的收藏心态。”
收藏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艺术修养,无论收藏者选择的哪一个门类,都需要触类旁通的文化底蕴,不能想象一个收藏家是没有文化的人。收藏家也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执著,对收藏倾注极大的精力与情感,先爱之而后藏之,视收藏为生命的一部分,以保护和研究为己任,而绝对不是一个囤积者与典守者。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收藏大家,远的不说,自元明以来就有米芾、范钦、项元汴、孙承泽、梁清标、安岐、卞永誉、黄丕烈、陈介祺等人,近现代有罗振玉、傅增湘、周叔 、张伯驹诸君。这些人不仅是收藏家,更是鉴赏家和研究者,他们一生虽然收藏甚富,但从未以财产视之。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所藏文物有精湛的研究,或有诸多著作传世,这样的人才算得是真正的收藏家。
我们今天一讲到收藏,聚焦点都放在经济价值上,事实上我们的文物拍卖业和媒体也将文物的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当作一种收藏追求,从而引导人们一种畸形的收藏心态。文物有三种价值和三种作用,这是世界所公认的,这就是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它的三个作用也就是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的作用。文物的经济价值是它进入收藏和流通领域后所形成的,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左右,它的经济价值也绝对不是恒定的,一方面,政治、经济、社会状况都会对文物的经济价值起到重要作用,俗话说“盛世文物,乱世黄金”,大抵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文物的经济价值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认同的影响,以十年动乱为例,文物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失去了收藏和流通的空间,其经济价值也就无从说起了。
“文物和艺术品的投资者并非是收藏家,他们中大多数人对文物和艺术并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鉴赏水平,而是文物‘在途’的运作者,或者说是击鼓传花。”
民间收藏自古以来都是收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在之后出台的《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才首次将我国民间收藏纳入了全社会文物保护事业之中,从而确立了民间收藏的合法地位。这也使民间收藏热持续升温,一方面提高了全民的收藏意识,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在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许多电视节目和关于文物拍卖的报道中,过于片面地渲染文物的经济价值攀升,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将社会的关注点引向对文物经济价值的追逐,这就需要我们对当前收藏热进行冷静客观的审视了。也正是这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所谓的“收藏热”之中,更多的成分倒是对文物和艺术品的“投资热”。因此从当前市场来看,我们的“收藏热”还并不很成熟,收藏品的流通渠道也不够规范,尤其是收藏热背后的心态,也还缺少平和之气,整个收藏环境的完善也就尚待时日了。
文物和艺术品的投资者并非是收藏家,他们中大多数人对文物和艺术并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鉴赏水平,而是文物“在途”的运作者,或者说是击鼓传花,更有以此洗钱或实施贿赂者。有人曾慨叹当前我国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我以为虽稍失偏颇,但确是言之中的。与欧美相比较,我们尚无那种坐拥稀世之珍而又视之为生命,并且真正懂得其艺术价值的大收藏家。但并非以收藏为投资,先爱之而后藏之的人还是很不少的,他们或许不能称之为“家”,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收藏者于此道中得到的快乐与陶冶都并不逊于大收藏家。
歌德说过“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这种幸福和快乐是因为他所拥有与占有的财富吗?不完全是。主要的幸福与快乐当是来自于收藏的过程中,蕴含于玩摩和研究之内,这也是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应有的心态。
“收藏需要一片土壤和一种氛围,这片土壤就是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而这种氛围则是文化,一种积淀而成的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没有浮躁心态和铜臭气的文化。”
我们常说“文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这种财富却是不能以金钱计算的。文物作为收藏品,它们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永远不会变的,它们所给与人们的物质与精神享受更是无法以金钱衡量的。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更迭,历来速于西方社会,一件收藏品伴随收藏者的一生已属不易,焉能子子孙孙永远为一家一姓保存下去。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前朝书画之上钤有“子孙永保之”或“子子孙孙永保之”的印章,其实当我们展卷拜观时早已不知流经多少藏家之手。每于斯时,总会慨然良久,不免有兴亡之叹。然而我们在这件文物面前唯其艺术魅力倾倒之时,也会对历代收藏者肃然起敬。
明末清初的项元汴和梁清标都是大收藏家,项氏的天籁阁和梁氏的秋碧堂就是他们的收藏之所。而不过百年,劳碌一生所 集聚敛的文物终遭散佚,后来大多进了乾隆内府,但经他们审定鉴赏的文物却部分得以保存,虽天籁阁圮,秋碧堂空,但他们在文物收藏方面的历史贡献却是永存的。张伯驹先生是现代大收藏家,鉴赏腹笥甚宽,经眼文物无数,他不惜卖掉房产和许多珍贵收藏去买陆机《平复帖》和展子虔《游春图》,为的是“愿此物永存吾土”,最后将最为珍贵的22件文物捐献国家。这种胸怀与其说是修养,毋宁说是文化。
收藏需要一片土壤和一种氛围,这片土壤就是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而这种氛围则是文化,一种积淀而成的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没有浮躁心态和铜臭气的文化。赵珩
后记
买的人不懂,懂的人没钱,这是隐藏在全民玩收藏背后的尴尬。经济利益改变收藏生态,现在的收藏更像是一场财富游戏。
说起来很悲哀。
如今,相较宋代五大官窑瓷器,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官窑瓷器被捧到天价。究其原因,中国收藏家的队伍中增加了很多企业家,这些人的鉴赏水平有限,在色彩、绘画、款题等方面达到高峰的清三代瓷正好符合了他们“看着漂亮就行”的水准。于是,在拍卖会上,为了获得拍品,这些所谓的收藏爱好者们不理性地举牌出价,投机心理让拍卖场沦为高级地摊。事实上,宋代五大官窑瓷已有千年历史,而清三代瓷距今不过三四百年。“家有黄金千两,不如钧瓷一片。”这话说的正是代表中国古代工艺最高水平的宋代官窑瓷。
民间资金的介入可以改变市场的走向,却无法掩盖买家鉴赏能力的先天不足。也许,那些财大气粗的投资者根本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一件件藏品不过是一个个惊人数字的化身,它们的作用在于让钱生钱。艺术价值?在经济利益面前,它一文不值。
只有在真正的收藏家那里,一件文物的经济价值才能退居其次,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古往今来,收藏大家的幸福和快乐都是建立在收藏过程中的——他们的收藏没有铜臭味,他们甚至乐于去做守护传世珍宝的穷人。应该庆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单纯的人,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才能以实物的形式延续、传承。没有了他们,收藏无异于买卖,除了利润,再无存在的意义。
买的人不懂,懂的人没钱,这样的收藏现状危险了。
本文2023-08-05 17:10: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