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的翻译各有什么特点和区别啊?
在鸠摩罗什所译的佛教典籍中,《摩诃般若经》和《小品般若经》分别是以往大小品《般若经》的重译,其他大部分佛典也贯穿着大乘般若思想,其中最富有理论色彩的是印度大乘空宗即中观学派的基本理论著作《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以及《大智度论》。这些译著继承和发展了大乘般若学说,对“诸法性空”等理论作出新的系统的解释和论证,这在后来的佛教发展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 译经概况
在短短的十数年中,鸠摩罗什共译出经论,据《佑录》为35 部,294 卷,《开元录》列为74 部,384 卷。据近人研究,现存39 部,313 卷。他的著作有《实相论》(已佚)、《答王稚远十数问》(已佚)以及《大乘大义章》、《维摩诘经注》等。据说还作过一些诗。他的译籍偏重于大乘空宗的范围,其社会影响极为深远,他的译著大部分成为中国各个宗派立宗的经典依据。象大、小品《般若经》和《维摩诘经》等,为当时的玄学和般若学所重视,《阿弥陀》、《弥勒》等经,为东晋起始的净土家供奉;《成实论》成为南北朝时期佛教入门手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则是隋唐时期三论宗的理论基础;《法华经》为唐代天台宗所宗;《十住毗婆沙》为华严宗看重;至于《金刚经》几乎家喻户晓,成为唐中期禅宗的主要经典。其它诸如对大小乘禅法和戒律的介绍,也都很有影响。
罗什本人不单纯是佛经翻译家,也是一个佛教理论家。他的翻译,集中在他所尊崇的由龙树、提婆创始的中观派学说上。中观派学说是对大乘般若经类的进一步发挥,也是罗什本人的信仰。用以解释《大品般若经》的《大智度论》,是他在龙树的原著基础上作的译本,汉文一百卷,它是罗什最具有代表性的译著。据僧睿记载,罗什即“常仗兹论(指《智论》)为渊镜,凭高致以明宗”,南方的佛教领袖慧远也极端重视,他说,自己在读《大智度论》的时候,是“一章三复,欣于有遇”,并作《大智论抄》二十卷。罗什的《大乘大义章》,主要是解答慧远关于《大智度论》的若干问题而集成的,从中突出地表明了他的独特的见解。《中论》原是颂体,龙树著,罗什的译本则带有青目的注释。据僧睿说,青目“其人,虽信解深法而辞不雅中,其中乖阙烦重者,法师(指罗什)皆裁而裨之” ,就是说,罗什也是作了增删的。《中论》的语言精炼,逻辑性强,《大智度论》中的哲学思想,基本上被凝结在这里。其它象《诸法无行经》等,是对小乘学说的集中驳斥,为般若中观思想开路;另译有《龙树传》、《提婆传》等,则是介绍他的师承关系。对于大小乘中其它极有影响的经籍,象小乘中的《阿含》诸经,大乘中的《涅盘 》、《华严》等,罗什或因其同属大乘而未予深论,象《十诵律》则由于罗什内怀渐德,不便发挥;也有些译经,如《华严》的《十住经》、《十住毗婆沙》等,多半是应人所请,与他人共译的。
鸠摩罗什的译文,有很高的质量,在佛经翻译史上,代表着一个新的水平。相对于此前的翻译,他的译文流畅,表达清楚,易为中土人士理解,并纠正了旧译的许多谬误。这一点,僧睿的《大品经序》、《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讲得很具体。僧肇就《维摩诘经》的翻译说:
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尽环中,又善方言,时手执胡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 于兹显然。
这说明罗什的态度严肃认真,加上兼通胡、汉语文,精通般若理论,所以能很准确地表达原文经旨。在文风上,则达到了“文”、“质”的统一。这样的评价,已被历来的佛教史学家们所乐道。梁僧佑还认为,罗什“能表发挥翰,克明经奥,大乘微言,于斯炳焕。”
但是,仅就罗什译文的忠实可信来说,问题仍然不少。在参与罗什译场的著名弟子中间,就很有些意见。例如僧睿,他在充分肯定罗什译文之超越于旧译的同时,也还指出:
法师于秦语大格,唯译〔识〕一法;方言殊好,犹隔而未通。苟言不相喻,则情无由比;不比之情,则不可以托悟怀于文表,不喻之言,亦何得委殊途于一致?理固然矣。进欲停笔争是,则校竞终日,卒无所成;退欲简而便之,则负伤手穿凿之讥,以二三唯案译而书,都不备饰 6。
这是说,罗什的汉文并不精通,所以某些译文,虽经反复推敲,连笔受者也还不知所云。他特别指明《思益梵天所问经》中译为“思益”一名的谬误,认为这一名词的翻译,远远不如竺法护在同本异译《持(是“特”之误)心梵天所问经》中译为“特心”的准确 7 。僧肇也有类似的意见,他在《百论序》中说,罗什“常咏斯论(《百论》)以为心要。先虽亲译而方言未融,致令思寻者踌躇于谬文,标位者乖迕于归致。”说罗什的“亲译”是“谬文”,致使解者“乖迕”于原文的宗旨,批评得相当尖锐了。以后由姚嵩出面,
集理味沙门(指佛教义学家),与什考校正本,陶练复疏,务存论旨,使质而不野,简而必诣,宗致划尔无间然矣 8。
所以现行的《百论》,实际上是一个译经集团的产物。
鸠摩罗什对自己的译文,也不甚满意。罗什每为(僧睿)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云:
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 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 9。
这是从文体的形式上讲的。对比竺法护的同本译籍可以看出,罗什译本对于经中“偈颂”即有大量删节,“长行”行文也精简了不少,所以比之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在篇幅上要小一些,保存的原本面貌,也要少一些 10 。象《大智度论》,若按原文译出,“其文将近千有余卷”,而“法师以秦人好简,故裁而略之”,即令存之一百卷11 。
总的说来,罗什的译文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不论长处和短处,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罗什本人的水平上去。一般地说,这是反映了民族风格上的差别,如天竺重文藻,喜咏反复叹,汉文化则好简明,厌繁杂;但更深一层的原因,仍在社会历史方面。
罗什的译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出面组织起来的。从《大品经序》、《小品经序》、《维摩诘经序》、《自在王经序》、《法华经后记》、《成实论记》、《百论序》等,都可以看出,他的翻译,不可能不受到秦王室的影响。译场规模庞大,“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集” 12 ,仅聚于罗什门下讲肆的,号称二千;参与译场的义学沙门,从五百人到一千二百人,其中著名的佛教学者亦有十数人。他们有的供谘询,有的同研讨,有的作笔受,熙熙攘攘,对罗什的翻译,实际上起着制约的作用。按僧睿的说法,听讲者“无不竭其聪而注其心,然领受之用易存,忆识之功难掌” 13 ,所以即使按罗什讲授记录的经文,也很难免掺进笔受者的“忆识”进去。不难设想,罗什的译籍的译文,本质上仍是适应于当时关中地主阶级的社会要求。罗什的影响之所以特别巨大,主要原因也在这里。
罗什的门下,义学名僧辈出,他们大都各有独立见解,并有独立活动能力,与当时南方庐山的慧远僧侣集团遥相呼应,左右了全国的佛教理论界。他的译籍,被称为新译,基本取代了此前的旧译。从此开始,中国佛教内部即酝酿宗派分化。
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344 ~ 413 )、真谛(499—569)、玄奘(602~664)。鸠摩罗什文笔华美,达意而雅致,所译《金刚经》版本流传最广;玄奘法师侧重逐字翻译,尊重原典,《心经》流畅简洁。天竺僧真谛于南朝战乱中翻译不辍,重原义。天竺罗什中文强于大多国人,唐人玄奘梵语讲得比罗什好。
译经方面,鸠摩罗什重意流畅,文采斐然,具有开创性,玄奘重原著,均符合时代要求 。但文化影响上,就对中国佛教传承而言,鸠摩罗什开创,玄奘进一步开拓,但就佛教传承而言,罗什影响力大,离开西域不远千里来中原传教,令人敬佩。
一、译经数量
罗什的译经总数有两个说法依《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而玄奘法师译经总量在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法师要多不少。当然这跟玄奘法师带回来的佛经很多有关,法师带回来约357部经典,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取经者。
二、译经质量
在译经史上,罗什和玄奘的分歧是巨大的,并且是影响深远的。
罗什重意,重文采,即达意而雅致,其所译经文文笔华美,特别针对中国读者使其能读得懂看的明白。这其实是罗什考虑了当时中国的特点而量身定制的翻译方法;然而这种翻译方法实际是对原典进行来再创作,而翻译作品是否达意是否符合原意,取决于翻译者的水准。罗什出错,经文就会出错。事实上罗什会出错吗?就像玄奘法师指出的那样,罗什把观自在菩萨的名号就译错了,当然这是个巨大的话题,这里就不说了。当然大多数情况下罗什的翻译是优秀的。
玄奘法师对罗什法师的翻译方法是不认同的,严重的不认同。当然这和唐朝时佛教初步普及,信众接受能力增强有关。玄奘法师就是因为看过去所翻译的经典无法解决自己的难题才取经去的,所以一旦玄奘取回了经典,一定是会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的。也就是说玄奘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后人若是看经文的时候不会怀疑是经文翻译的不准确而无法解决疑难。所以玄奘提出的翻译原则是逐字翻译,尊重原典。以严复先生说的信雅达的标准来说,玄奘法师首重信的原则。
平心而论,很难说那个翻译的好那个翻译的不好,我觉得两位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最合适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但是呢,从结果说,显然是玄奘法师的翻译原则更普适些。
三、文化贡献
我们能看到佛教和道教有好些名词是共有的,这实际是魏晋时期佛经翻译留下的后遗症。当时佛教初入中土,时人喜欢用道教和其他玄学的概念和名词去套佛经,这个称为格义,殊不知其间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所以罗什完全摒弃了格义这种做法,费尽心思创立了许多佛教专有名词,这样就避免了佛教和中国本土玄学由于共用名词给学者带来的混淆,这一点上罗什简直是了不起。而罗什的中文造诣在译经中的表现,说严重点对整个中国的文学都是有影响的。
玄奘于唯识的贡献就不用说了,创立法相宗,弘扬唯识学派。不过,法相一脉有些过于曲高和寡,不容易被国人接受。这个在印度被大乘佛子尊为大乘天,被小乘佛子尊为解脱天,这个就不多说了。尽说《大唐西域记》一书,在现在根本是被中亚印度学者视为是照亮这个地区历史的明灯。应为这些地域是没有明文正式记录历史的习惯的,无论是谁研究这个地区历史和文化,都绕不开这本《大唐西域记》。
罗什译经:
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尔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间,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所译经典极为广泛,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内容信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老幼皆宜接受,无论是老大妈小沙弥还是达官贵人,其经文几乎家家有一本,从其译本出现,流传至今经历1600多年而不衰,其家喻户晓的流行程度有目共睹,在中国译经和佛教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玄奘:
贞观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口授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
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并请太宗作序。太宗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jù,意为“岂”)能方其朗润”,对玄奘评价极高。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唐高宗李治对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
一序一记,均为唐初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公元653年刻石立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称《雁塔圣教序》。它与后来偃师招提寺王行满书《大唐二帝圣教序》、陕西大荔褚遂良书《同州圣教序》及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的《集王圣教序》一起,并称四大《圣教序》。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经、论,无者先翻,有者在后”。显庆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着陪驾住在洛阳的机会,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请求,“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次日,高宗回信拒绝。显庆三年(658年)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年)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
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他还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全书记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不仅是是研究中亚、南亚地区古代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文献。此书传世版本很多,这三个古本,对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
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论文
摘要: 文化同语言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而翻译是语言活动的重要方式, 文化因素影响较为深刻。各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其是指为民族文化的交流, 而民族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加大了英语翻译难度。本研究重点分析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文翻译常见误区, 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翻译技巧, 仅供参考。
关键词 :中西方; 文化差异; 英语翻译; 技巧;
翻译并不是单纯地转换语言文字, 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不同民族之间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民情等方面差异较大, 所以我们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找到中西文化适当的切入点,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以此来避免翻译误区, 使得翻译出来的语句更贴近原文意思。
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 翻译概述
具体而言,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换言之, 翻译是借助不同的语言文字再现原话者的准确意思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翻译的过程中, 为了翻译准确, 不可随意增减。翻译人员的职责在于转换文字, 但是不得改变其原意。所以, 表达性和准确性是翻译的两种重要要素。表达性则是确保文字容易被世人所理解, 准确性则是翻译的基础必要条件[1]。
(二) 文化概述
目前为止, 文化尚未被准确定义,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著名学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尝试采用唯物主义重要观念, 将文化定义为其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表达形式。我国现代人类学者则提出, 文化是指某一特定人群的活动、感觉、思维与打扮的所有方式。
(三) 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活动包含了翻译。翻译有利于促进译语文化的发展, 同时受到译语文化的影响。在人类交际活动中, 翻译扮演着重要角色, 处于领先地位。翻译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丰富人类文化、构建精神文明国家。从微观层面而言, 翻译又有利于提高我们专业素质、文化修养, 确保职业生涯顺利实现, 使得我们使用和学习外语的能力提高。
二、东西文化差异背景下英文翻译常见误区
(一) 拼写错误
分析我国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翻译得知, 拼写错误屡见不鲜, 只要稍微具有英语能力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发现拼写错误, 这是一种最低级的错误。例如, “厕所”的准确翻译为Toilet, 然而实际生活中, 人们普遍将其翻译为Tolet、Tolleet。
(二) 汉语拼音代替英译
若我们对城市的各个街道予以仔细的观察, 可以发现随处都存在利用汉语拼写来对英语翻译予以替代的状况。比如, 将“长安街”翻译为Chang’an JIE。通常情况下, 在对纯地名予以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汉语拼音来替代, 通用名著需要采取直译或者意译, 以便于外国友人能够极其容易的就弄懂标识语的具体含义。例如, 对于外国友人而言, “长安街”直接翻译中的JIE完全不懂意思, 然而如果翻译成Chang’an Avenue, 这种翻译不仅满足国际地名应用标准, 还有助于外国友人明白其中含义[2]。
(三) 忽视语气
在各个公共场所, “禁止入内”的标识语言随处可见, 对于中国人而言, 对这种语言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深入品味, 这些标识语语气较为强硬, 命名感较为明显。英语中, “禁止”被翻译成Don’t, 但是这一翻译方式语气显得比较生硬。如“禁止喧哗”被翻译为Don’t make noise, 虽然不存在语法翻译错误的情况, 然而语气十分严厉。英语语气、语调比较委婉, 所以Don’t等类似生硬词语一般不会出现在公共场所。如果把“禁止喧哗”翻译为Quiet Please, 符合原意思, 人们比较容易接受。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
(一) 异化法
异化主要指的是将源语文化作为导向的一种翻译方式, 其注重对民族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予以保留, 并且在译文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异域文化的语言风格以及文化特性等, 进而让译语文化的相关读者体会到出境感, 究其根本在于注重对形式的对等。总之, 异化翻译法具有以下特征如下:其一:对翻译目的语和语篇规范并未完全遵守;其二, 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采用不通顺与难以理解的文本;其三, 对原文中的客观材料予以有效保留, 并巧妙运用目的语中常见的古词语;其四, 使得目的语阅读人员拥有一次“精彩、深刻的阅读历程”是该方法的主要目的[1]。
例如, 将汉语当中的“铁饭碗”一词直接翻译为iron rice bowl以及将“纸老虎”翻译为paper tiger。又或者在对“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予以翻译的过程中, 著名翻译家戴乃迭夫妇以及杨宪益先生通过异化法将其翻译为:“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而霍克斯通过归化法将其翻译为:“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对两种翻译方法予以比较可以得出, 异化法主要是对源语文化进行了保留, 这样能够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意象予以传达, 而归化法更容易理解但缺少了中国味道, 各有各的优势。有一家餐馆将Virtue作为名字, “味特优”是它的中文名。Virtue的主要含义为“美德、优点、善举”, 其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在饮食方面具有的传统美德, 并且通过谐音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翻译, 极易让消费者想象到喷香扑鼻的饭菜进而胃口大开, 是洋为中用的经典例子。
(二) 归化法
归化法主要指的是将信息接受作为核心, 译语文化作为导向的一种翻译方式[2]。该方式对译语文化能够有效接受的表达方式予以有效的利用, 让译语读者能够更加容易的去适应与了解译本。通常情况下归化翻译法主要涉及下面几个步骤:其一, 合理的选择能够满足归化翻译的相关文本;其二, 选择一种具有自然流畅特点的目的语文体;其三, 将译文整理成目的语语篇体裁;其四, 将解释性方面的'资料融入其中;其五, 去除原文当中的客观方面的相关材料;其六, 对原文与译文当中的特征和观念予以调协。例如著名汉学家霍克斯, 在对我们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予以翻译的过程中, 考虑到英汉民族对“红”色存在着不同的联想, 进而刻意的去对“红”字予以回避, 将原书名《石头记》翻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 并采取归化的方式将“怡红院”翻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
(三) 音译法
针对一些英语词汇, 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比较恰当的汉语来表达表述其真实含义, 基于此, 采用音译法比较妥当。例如, Ad idas则可直接翻译成阿迪达斯, 按照其发音翻译比较困难。现实生活中, 很多国际品牌翻译均存在这一情况。我国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在英文互译过程中, 常常难以找到一个贴近的英语词汇表达其汉字意思, 基于此, 也可采用音译法。例如, “功夫”可翻译成Kongfu, 并为外国人所认可和推广。另外, Maotai” (茅台) 、“Tofu” (豆腐) 等词汇也是常见的音译法, 广泛流传于西方社会。
综上所述, 翻译同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翻译并不是一味地转换语言层次, 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3]。难点并不是分析句子结构与语法, 而是因两种文化背景所引起的语言负迁移。互译过程实质上是努力克服文化障碍的过程, 然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中蕴含了历史现象、社会现象等一系列社会范畴内容。因文化同语言之间不可分割, 在翻译前必须对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并采用针对性英语翻译技巧, 从而真正克服语言障碍, 更贴切地翻译出原文真实思想与内涵。
相关链接
在线翻译通常是指借助互联网的资源, 利用实用性极强、内容动态更新的经典翻译语料库, 将网络技术和语言精华完美结合, 为网民提供即时响应的在线翻译或者人工翻译服务。英语在线翻译即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英语翻译服务。最常见的在线翻译由一些网站提供, 如Google翻译、百度翻译、有道翻译等等。引进了网上在线翻译工具这一最新高科技技术应用成果, 旨在介绍翻译理论和网上在线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全书共四章, 第一章介绍翻译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介绍英汉翻译基本技巧, 第三章介绍机器翻译, 第四章介绍网上在线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古训, 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编排体系根据大部分学习者急需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翻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的在线翻译方法这些实际需要和现状, 开门见山, 快刀直入, 使学习者迅速掌握在线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可供广大专业翻译人员、计算机翻译爱好者、与翻译活动相关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阅读。
参考文献
[1]彭江涛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刍议[J]中外交流, 2017, (41) :140
[2]方秋东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J]英语广场旬刊, 2017, (4) :50-51
[3]张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浅析[J]知识经济, 2017, (12) :26-27
;中国的翻译史上的五次翻译高潮,分别是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译。
两汉至唐宋的佛教翻译:从两汉至唐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儒、道糅合。伴随着佛经的翻译入传,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算术乃至语言在我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还是以传播宗教为主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指的是: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明代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明末科学翻译是中国少数有识之士企图冲破长期封建保守与夜郎自大的氛围,自觉睁眼看世界之始,严格地说清初的科学翻译活动主要是围绕康熙皇帝的个人兴趣开展的。他利用传教士翻译了少量关于天文装置、历表及地理、数学等书籍。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译著方面的代表人物首先是林纾和严复。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该时期译作的典型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从而使东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拥有了更多的读者。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扩大到了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范畴,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翻译事业的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毛泽东选集》。我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翻译水平大大提高,对翻译的标准也达成了共识。我们把外国的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也把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情况介绍到国外。从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屈指算来17年,实际上真正繁荣的也就是五十年代。
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仍然方兴未艾的这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范围、质量水平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五十年代。我国的翻译队伍已不是那时候的数以千计,而是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数十万人的大军。他们所投身的翻译领域已不是文学艺术的“一花独放”,而是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全面开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首屈一指。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
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ook of Changes"
鬼谷子Guiguzi
三十六计Thirty-Six
兵书战策 Art of war war policy
二十五史Twenty-five Histories
四书五经Classics
菜根谭Cai Gen Tan
“专题概说”彰显各讲专题的渊源、流变、地位和影响,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中华文明史文献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各讲主题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
“经典英译”对原文和经典译文进行了精当的讲解和评析,可使学习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典籍的文体特点,考察其译法得失;
“翻译练习”根据各讲专题精选练习篇章,并通过翻译提示和精要点拨说明翻译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习者通过翻译实践,在习作中融会贯通。
除非你会古英语。
一般来说古文、古诗、成语之类的东西翻成英文,如果水平不是很高的话就只能意译,争取用最简洁的话表达出来。不过翻译这些东西的时候常常觉得英文真是大白话,没一点内涵~呵呵
1 如何把文言文翻译做好
文言文翻译题在高考阅读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做好这类题必须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准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正确把握为保证,因此文言文翻译属于综合性很强的题型。
一、遵守翻译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翻译的具体方法
1 基本原则
衡量文言文译文好坏的标准是“信、达、雅”。“信”就是准确,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原文的内容;“达”就是通顺,要求译句明白顺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有文采,遣词造句讲究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其中,“信”“达”是基本要求。
要做到“信”“达”,同学们应遵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尽量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与原文保持一致;意译,就是译出原文大意,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不拘泥于“字字落实”。做题时,意译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有在直译难以表达原文意蕴时才酌情采用。
例1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译文: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实府库。”
点评:译文完全采用直译的手法,讲究“字字落实”,忠于原文。
例2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点评:译文重视直译,但考虑到句子的通顺,对“夫食为民天”“三日不粒”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2 具体方法
答题时,要灵活运用“留、加、补、换、调、删”等翻译方法,把文言句子里隐含的知识点表现出来,使译文通顺流畅。
例3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季布的名声之所以更加闻名的原因,是曹丘传播的缘故。
点评:同学们可用“留”的方法,保留人名“季布”“曹丘”;用“加”的方法把“名”译成“名气”“名声”,把“闻”译成“闻名”;用“换”的方法把“益”译成“更加”,把“扬”译成“传播”。
二、准确理解关键词语
不能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就很难翻译出文言文句子的意义。命题人设计题目时,所选择的句子中往往含有对理解整句的意义起关键作用的词语,主要是常见但同学们容易忽略的古今异义词以及起重要作用的虚词等。
例4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点评:“奚”“语”“文”是关键词语,也是翻译的得分点,尤其是“语”“文”与现代汉语中的“语文”一词的意义完全两样,只有分辨出它们的不同意义,才能准确翻译整个句子。
其实,许多关键词语的解释都可从课文中找到根据。答题时,同学们要调动平时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方面的知识,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比较、辨析异同,落实词义。
例5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译文:此后学者没有敢明讲秉承天命、放逐诛杀一类事情的。
点评:“受命”“放”是关键词语。联系《出师表》中的“受任于败军之际”一句,可知“受”应译成“承受”;联系《屈原列传》中“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一句,可知“放”为“外放、贬谪”的意思。
例6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译文: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的太傅。
点评:“拜”是关键词语。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一句,可知“拜”是“任命”的意思。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2 文言文翻译题怎么做啊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耿饥钝渴墁韭惰血伐摩“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参考资料:
翻译方法
文言翻译,首先要坚持一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文言文翻译要力求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考生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要注意强化两个意识:①语境意识,即根据语境灵活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整体翻译。②分点意识,每一个知识点往往是05分,句式或修辞表达点1分,切忌笼统应付,应当注意逐一落实。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几点方法:
1、留(原词保留):
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
① 吾本布衣,汝亦黎民。
这里“吾” “汝”直接换为“我””你”; “布衣” "黎民” 换为“百姓”即可。
②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这里“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
3、对(对应翻译):
主要包括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词的意义;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等。例如:
①商君佐之。 这里的“佐”翻译为“辅佐”较好,帮助,辅助也可。
②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这里的“游”翻译为“游玩” 较好。
4、转(转词意译):
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运用比喻、借代(“秋毫”)等修辞用语,形象描绘的词
4 如何做好高中古文阅读语文,是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说你一天突击下你的古文就会突飞猛进如果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得分率,首先要了解文言文会靠的是那些比如:字词的判断(活用,虚词,解释的正误)句子的翻译全文内容的了解基本上就这些分析完目的,然后就要有针对的练习,针对的整理如:之,而,所以等这些常词的多用意思整理归纳出来然后就是多看,多思文言文其实也是一个蒙的过程,你看到的字完全不明白,最好的办法就是猜或者说是以文解文比如拿出一句话让你翻译,你要把握大概,然后特别注意重点词的翻译用理解的方法,猜出句子所说的意思对于全文的了解基本是在最后一题出现他需要你把句子带回原文逐字逐句的理解,设题基本都很巧妙,会偷换概念,会添加些文章中没有的意思这需要的是你的细心还是那局话,语文,是个积累的过程要提高,就要付出代价,多做多看多整理题目多了会找到一种语感还有位仁兄曾曰:“这个东西 主要是 靠积累 多看 看的多了就会有语感的 我们高中的时候 老师上课也不讲课了 一人发一本 《史记》 我那时候就是硬把 《史记》 看完了 看史记好处也很多 因为考试卷子总会出史记上的文章~~~~当然如果水平差的话 先把三国演义看一遍 就行了 不要急于求成 每天看一节 看一篇 就行 我感觉很沾光 反正我语文一般都是第一 作文也是 经常最高分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
5 初三我该怎么做文言文学文言文的最终的一点就是要记其实在文言文中,那些字词都有固定的意思,只要多记,即使自己没有学过的文言文都可以大概的翻译过来学文言文只有一个字就是“记”我是学生,也是在学文言文,这是老师告诉我们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你可以用一用,这种方法真的很好 或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2023-08-05 17:15: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