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耻的名言警句及出古书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7收藏

关于耻的名言警句及出古书处,第1张

  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轻诺必寡信。——《老子》

  4.民无信不立 ————孔子

  5.知耻近乎勇。 ——孔子

  6.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5.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6.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7.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8.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1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庄子〉

  20.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2.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4.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25.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2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2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0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31.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3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3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36.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司马迁〈史记〉

  3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8.一诺千金。——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39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40.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4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42.辱,莫大于不知耻。 —— 王通

  4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4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4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持 节

  47.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48.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4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5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5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52.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53.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5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54..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55.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5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5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5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60.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61.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62.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64.我们一切同志对一切问题,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刘少奇

  65.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66.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67.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68.一个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徐特立

  69.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 徐特立

  70.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71.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 罗大经

  72.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73.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74.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75.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瓦•阿扎耶夫

  76.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罗素

  77.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 ————哈代

  7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79.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8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81.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82.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

  83.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高尔基

  84.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85.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86.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87.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88.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89.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90.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91.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92.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93.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纽斯

  94.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95.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

希望能帮到您,求采纳

  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诗:“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有如下详细的考证: 《芦浦笔记》一云:“予读世说,见晋人言多带馨字,只如今人说怎地。” 嘉锡案:宋书前废帝纪:“太后怒曰:‘将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如此宁馨儿。’”建康实录十三引裴子野宋略作“那得生如此儿”,金楼子箴戒篇同。南史宋本纪中则作“那得生宁馨儿”,是“宁馨”之为“如此”,证之六朝、唐人之书而已足,无烦曲解矣。养新录四云:“宁馨之馨,可读仄声。方回听航船歌‘五千斤蜡三千漆,宁馨时年欲夜行’是也。刘禹锡诗‘几人雄猛得宁馨’,二字俱读平声。张谓诗‘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宁读去声,馨读平声。” 嘉锡又案:馨语助词,犹宁馨也。宋以後笔记解宁馨者甚多,皆不能明备;惟郝懿行晋宋书故云:“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宋书前废帝纪:‘太后怒,语侍者:“将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如此宁馨儿!”’今按宁馨,晋、宋方言即为如此之意。沈休文著书不得其解,妄有增加,翻为重复。後世词人喜用宁馨,有平去二音。而方以智通雅以宁馨为呼语词,谓今云能亨,此盖明季方音。证以今时语,或云那杭,或云□杭,皆宁馨二字之音转字变耳。又晋、宋人或言尔馨、如馨,或单言馨,此并语词及语余声也。世说文学篇:桓宣武语人曰:‘顾看两王掾,辄翣如生母狗馨。’忿狷篇:王胡之雪中诣王螭,持其臂,螭拨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此皆单言馨者也。方正篇:刘尹语桓大司马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战斗求胜?’容止篇注:王仲祖每揽镜自照曰:‘王文开那生如馨儿!’此皆以如馨代宁馨。如读若女,即宁之转音也。文学篇刘尹目殷中军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品藻 篇王丞相云:‘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此又以尔馨代宁馨。尔读若你,亦宁之转音矣。”

  宁馨儿的典故出自《晋书》:“王衍,字夷甫,神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就是说,王衍还是个小孩(总角一般指未成年)的时候,曾经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涛等这个小孩走了后,评价道:“是什么样的老太婆,生下这个小孩啊。将来误天下百姓的,说不定就是他。”

  在上有明确的解释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扩展资料:

冬至传说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