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红楼梦第五回不同版本有不同名字
甲戌本(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抄本)
己卯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抄本)
庚辰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抄本)
列藏本(苏联列宁格勒抄本《石头记》,抄本)
戚张本(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戚正本(有正书局石刊戚蓼生序本)
戚宁本(泽存书库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王府本(清王府旧藏本,蒙古王府本,抄本)
杨藏本(杨继振旧藏本,红楼梦稿本,抄本)
舒序本(舒元炜序本,抄本)
郑藏本(郑振铎藏本,抄本)
梦觉本(梦觉主人序本,甲辰本,抄本)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活字本)
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萃文书屋活字本)
东观阁刊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善因楼刊本(批评新奇,绣像红楼梦,善因楼梓)
宝文堂刊本(同治壬戌重镌,宝文堂藏板)
抱青阁刊本(嘉庆己未年镌,绣像红楼梦,抱青阁梓)
本衙藏板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本衙藏板)
藤花榭刊本(嘉庆庚辰镌,绣像红楼梦,藤花榭藏板)
宝兴堂刊本(嘉庆丙寅新刻全部绣像红楼梦,宝兴堂藏板)
凝萃草堂刊本(道光辛卯孟冬,绣像红楼梦,凝萃草堂监印)
三让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三让堂藏板)
五云楼刊本(咸丰己未新镌绣像红楼梦,五云楼藏板,光华堂发兑)
耘香阁刊本(绣像红楼梦,藤花榭原板,耘香阁重梓)
聚和堂刊本(绣像红楼梦,济南聚和堂藏板)
同文堂刊本(曹雪芹原本,右文堂发兑,同文堂藏板)
纬文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纬文堂藏板)
翰选楼刊本(绣像红楼梦,翰选楼藏板)
文元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文元堂藏板)
忠信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忠信堂藏板)
经纶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纶堂藏板)
务本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务本堂藏板)
经元升记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元升记梓)
登秀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登秀堂藏板)
连元阁刊本(曹雪芹原本,新增批点绣像红楼梦,佛山连元阁藏板)
三元堂刊本(东观阁梓行,三元堂藏板,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
双清仙馆评本(洞庭王希廉雪香评)
妙复轩评本(张新之评)
聚珍堂评本(王希廉评)
翰苑楼评本(王希廉评)
芸居楼评本(王希廉评)
卧云山馆评本(张新之评)
同文书局评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大观琐录评本(增评绘图大观琐录,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像全图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诵芬阁评本(古越诵芬阁藏板,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图本(王希廉、姚燮评)
上海书局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绣像全图增批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桐荫轩石印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求不负斋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广百宋斋铅印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阜记书局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民国部份
增评加批图说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1914年上海石印本
增评加注全图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1925年上海石印本
文明书局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1927年上海文明书局铅印本
江东书局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铸记书局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万有文库评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许啸天句读本(1923年上海群学社铅印本)
汪原放句读本(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大达图书本(1929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本)
广益书局本(193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新文化书社本(1929年上海新文化书社铅印本)
通俗小说库本(1937年上海中央书店铅印本)
亚东初排本(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亚东重排本(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中华索隐本(1916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
世界书局本(1934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
开明书店洁本(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铅印本)
传世一十二种脂砚斋评石头记钞本之版本概况
诗曰
自执金矛又执戈 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 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 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 情不情兮奈我何
乾隆中(一七五四年顷),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十数年而盛行,然皆写
本。时传抄面世,即为脂砚斋之评本。惜乎书犹未就,雪芹曹先生为泪尽而逝。诸本
止八十回矣。藏书家抄录传阅,纸贵京都,几三十年。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
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比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乃有程伟元、高鹗之百
二十回刊印聚珍版问世,改题红楼梦,字句亦时有不同,不明何人续撰。程本既出,
风靡天下,势力影响,莫与之京。钞本遽日渐湮埋,不为世人所晓。其后伪本垄断,
几至一百二十年,千亿坊间本俱其化身,遂成定本。一时海内哄传,士人争读,谓之
历代小说中之无上上品,曰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直至清季民元(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方有沪上狄平子石印戚本行显于世。脂本始
得重见天日,此举于红学界中不啻石破天惊。迨民国十年(一九二一),胡适先生为亚
东图书馆之新式英文标点排印本(世称亚东初排本即是)作序,题红楼梦考证,为新红
学滥觞,令学界震动。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俞平伯先生红楼梦辩改定,顾颉刚先
生序之曰,胡俞二著标识着「旧红学的打倒,新红学的建立」云云,始有新旧红学二
者之分辨。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甲戌本出,归胡适。庚辰本随之继现。新红学遂
凭借此等新材料,借助新方法,破中见立,颇有建树,成就较之旧红学不可以道里计。
红楼梦之版本研究亦由是肇始。
自此以降,七十年来,世间幸存之脂砚斋评石头记古旧钞本相继重现人间,迄今凡
一十二种,实如凤毛麟角,弥足珍贵。脂本留存未经旁人改动之曹雪芹原文面貌,可
供校雠,更兼有脂砚斋(或曰雪芹乃其亲侄)等人评批三千余条,散见诸本,间或透露
作者身世,或指示写作意图,或论及八十回后佚稿及作者修改删却的情节,其文艺批
评自身亦独具只眼,颇是精到,历来为方家所重。是为天下红迷不可不读,不可不知。
然各钞本版本不一,互有出入;历经二百余载,蠹祸难免,实无完璧。
公子闽人,性耽红楼。今受业西郊燕园,得傍规模居国内第三的北大图书馆,古籍
庋藏只让北图,与上图比肩。馆藏脂系中最为重要的庚辰本,并有名藏书家冯隅卿先
生所遗之九部古版红楼梦,内有大陆仅存的三部程甲本之一,九部程乙本之一,以及
最早的雕版刻本东观阁本一部。时值大四,公子功课骤弛,更喜都门连降大雪。夫天
下至乐,莫若雪夜拥被读红。公子心血来潮,入库翻书,搜罗脂本点滴资料,并细加
梳理,述其大要,开列于下,盖「以公同好」 耳。
注:文首之题红楼梦七律止见于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评。
目 次
脂评石头记八种:
壹 甲戌本;贰 己卯本;三 庚辰本;肆 列藏本;
伍 戚 本;陆 戚宁本;柒 蒙府本;捌 靖 本;
脂评红楼梦四种:
玖 甲辰本;拾 梦稿本;壹拾壹 己酉本;壹拾贰 郑藏本。
说 明
脂砚斋评本石头记系统的传世写本依据底本年代,所存原文与脂评情况及后人窜改
多寡,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较为正规,为最早期的脂本。多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保存着最近于曹
雪芹原文的正文文字和大量较可信的脂评。研究价值最高。如上之壹至三,可包括梦
稿本前八十回中的六十余回未改前的原文。对列藏本的版本价值有较大争议,但公认
不如前三种。
第二类:经加工过。批语全无署名。多题为石头记。出现了许多早期脂本所无的批
语,不能确认是否脂评。价值稍逊。如上之伍至捌,且此四种为同一祖本,属戚本系
统(或称立松轩本系统) 。
第三类:经增删窜改。大都以红楼梦为题。以脂本为根据,大量删改原文或删弃脂
评。如上之玖,壹拾壹,壹拾贰,以及梦稿本前八十回中的六十余回改后的面貌。
甲戌本第一
又称脂残本,脂铨本。
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见于各册首回首页首行。
因第一回第八页楔子正文中 「出则既名,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句上,比他本多出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
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
存十六回。即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第四回回末缺下半叶,
第十三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十二行,行十八字。
一、此本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理由是每页版心下部都有脂砚斋的署名,有
些地方虚以待补,如若干回的回前诗,仅有「诗曰」空悬。林黛玉眉目描写尚未成文,
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很少修改,有部份批语系从另本移录。
一、此本第一回有畸笏叟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抄录
时间在乾隆二十三年丁亥(一七六七)之后。
一、第一回第一页第一行顶格题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 「凡例」二字,
第三行起凡例五则,末题诗一首。陈毓罴认为这一段是脂批,正文当从 「列位看官」
起。其中第一至四则及题诗,共四百一十四字,为此本独有。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
回也,作者自云。。。」,后来本子仅存此段作为引言,与正文混同,遂成了正文开
始。凡例之末诗前横书「诗曰」二字,脂系钞本题诗多这种格式,下七律一首:「浮
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
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脍炙人口
一、第一回第四页下第一行 「丰神迥异」 句下至第五页上末行 「大展幻术,将」
句之间,较他本多出一段文字,恰好两页,四百余字。
一、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无署名及日期。其中朱墨抄录
双行批是此本一大特色。有九回无批。此本独出的批语都在第六、第八回。
一、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如第一回「满
纸荒唐言」 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
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一七六三)论者的首要依据。
一、值得注意的是,此本不避康熙帝的 「玄」 字讳。
一、书中有刘铨福几条跋,又有其友濮文暹、濮文昶兄弟跋。胡适、俞平伯、周汝
昌在其上亦有批跋。
一、纸黄脆,已经一次装裱。第十三回首页缺去小半角,衬纸与原书接缝处,钤有
「刘铨福子重印」章。
甲戌本原为清朝大兴刘位坦得之于京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内有刘铨福在同
治二年(一八六三)、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所作的跋,极有见地。另有刘铨福的友人绵州
孙桐生批语三十余条,署「左绵痴道人」。之后流传不详,一九二七年夏此本出现于
上海,为刚刚归国的胡适先生重价购得,是为首次发现的传抄残本。胡适根据上述第
一回中文字称此本为甲戌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楼梦各钞本之先河,并且认为甲戌
本「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所以适之先生视此本为平生秘本,向不
轻易示人。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胡适南下,临行匆忙,一生藏书俱皆抛下(由北大
图书馆收得),只随身带走了这一十六回的甲戌本和他另藏的一部程乙本。一九六二年
胡适去世后,将此本寄藏于美国Cornell大学图书馆。
一九六一年五月,胡适始决定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央印制厂影印行世,止五
百部。为朱墨两色套版印刷,附胡适的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缘起及跋。次
年六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朱墨套印出版,两种:甲。线装一函两册,保留胡适的序
和跋;乙。依原大四册,去尽胡适手迹,附有俞平伯先生的后记及红楼梦年表,大陆
发行。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据六二年版重印,删去后记,线装四册;一
九七五年五月出平装一册。一九八五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据台湾商务版。
己卯本第二
又称脂怡本,脂馆本。
题石头记,见于封面。每回卷端题有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 字样。
第二册总目书名下注云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第三册总目书名下复注云 「己卯
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
存四十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其中第一册总目缺,
第一回开始缺三页半,十回末缺一页半,七十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页。十回一册,共
四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五或三十字不等。
一、此本第三十四回末题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为脂本石头记第一个出现
「红楼梦」标名的本子。如果不是后世藏书家所加,则说明曹雪芹生前一度使用过
「红楼梦」 为书名。
一、第十七、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六十
七回原缺,此与庚辰本同。此本中六十四及六十七两回系据另一种钞本抄配,文字与
程高本系统相同,见第六十七回末注云「石头记第六十七回终。按乾隆年间钞本武裕
庵补抄」。
一、此本无复杂的眉批侧批,面貌乾净。批语绝大多数在正文内双行书写,计七百
一十七条,除多一条单字批外,与庚辰本全同。只有十二处写在正文右侧。这些侧批
为别本所无,见于第六回和第十回。
一、此本正文始自 「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陶洙抄补了前三页半。正
文避国讳 「玄」 和「[礻真ZHEN音]」,避两代怡亲王胤祥和弘晓的名讳 「祥」 和
「晓」。据此判定为清代怡亲王弘晓府中的原钞本。
一、此本第十一回之前,无批语,为白文本。
一、此本中夹有六张笺条,补此书批注不足。第一张为第一回正文 「昌明隆盛之
邦」 批注「伏长安大都」 ;第二张为第四回 「护官符小注」;第三张为第五回题诗
一首;第四张为第六回题诗一首;第五张为第二回前指示将总批低两格抄;第六张为
第十九回一条批注,连所属正文,另纸记在回前。
一、此本曾由陶洙于丁亥年(一九四七)、己丑年(一九四九)据甲戌本和庚辰本份别用
朱蓝二笔校过,有校记二则。
一、此本讹夺字很少。公认与庚辰本渊源极深,文字有多于庚辰本的地方,语意较
庚辰本确切。尤其以前五回文字差异较大。底本可能早于庚辰本,为庚辰本同祖之本。
一、所用乾隆竹纸,薄而稍粗,有罗纹,土**,颜色深暗。周边褐色,多磨损。
夹条比书纸黄暗。朱笔校补文字新旧之分明显,红者时深,紫者时浅。夹条批语朱色
颇鲜。
己卯本当为清怡亲王弘晓府中原钞本。怡府是有清一代名闻海内的藏书大家,世代
相传百余年。宋元精刻,叠床盈架,且多完帙孤品。弘晓之父怡亲王胤祥为康熙第十
三子,曹家与之关系非浅,故所据底本可能就出自曹家。此本约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
代初为名藏书家董康所得,董在抗战中当了汉奸,抗战胜利后瘐死狱中。此本归其友
陶洙所有。后来陶洙将书让与北京图书馆。
已卯本残卷
一九五九年冬出现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得。现藏于此馆。
存三个整回又两个半回。即第五十五后半回、五十六回、五十七回、五十八回以及
五十九回前半回。共余五十二页,装订为一册,行款格式同己卯本,且和己卯本一样,
避「祥」字和 「晓」 字讳。据此判定此当为已卯本的失散部份。然此本一体墨色,并
无朱批。
该残卷仅有夹批三十条,与庚辰本这部份内容的批语类型和条数一致,其中十一条
小有出入。
一九八零年五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线装五册,计四十一又两个半回,
首有冯其庸序及凡例。
庚辰本第三
又称脂京本。
题石头记,见于封面。各册卷首标明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每回卷端题有 「脂
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
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云 「庚辰秋月定本」 或 「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
庚辰年,是乾隆廿五年(一七六零)。
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底本原缺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两回。十回一册,共八
册,每半叶十行,行三十字。
一、此本底本年代相当早,应该是曹雪芹生前最后的一个本子。保存曹雪芹原文及
脂砚斋批语最多,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在于此本。面貌最为完整,文字比较
可信。
一、此本第十七与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
六十七回原缺,此同己卯本。另,此本无第八十回回目。回目双行并列,唯此本与郑
藏本如此,诸本皆是单行直书。
一、此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谜后缺文,并记曰 「此后破失,俟再补。」 另页写明
「暂记宝钗制谜云:朝罢谁携两袖香。。。」「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
畸笏叟」等文字。后人续补了宝玉及宝钗两首谜诗,就将此谜错改属了黛玉。第七十
五回缺中秋诗,回前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
芹。」 第十九回 「小书房名」下空五字,「想那里自然」 下空大半行。这些残缺可
用以鉴定他本后人补缀之处。
一、第六十八回脱去约六百余字,估计失去一页。
一、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及回前回后批多种。批语之多为各本之最,总计
两千余条,包括了己卯本双行夹批的全部(除一条单字批外)。其中有一批非常重要的
批语,如第二十回朱笔眉批「茜雪至 『狱神庙』 方呈正文。袭人正文目曰:『花袭人
有始有终。』 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 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
叹叹! 丁亥夏 畸笏叟」。
一、此本第十一回之前,除偶将回前总评与正文抄在一处外,都无批语,为白文本。
朱笔批语全集中在第十二回到第二十八回。
一、此本抄手不止一人,水平参差不齐。最后一册质量尤差,讹文脱字,触目皆是。
在后世流传中,曾经读者旁改过,多属于臆改。后人加批的,有署鉴堂、绮园、玉蓝
坡。
一、纸色黄,周边褐色。批语朱色与燕大图书馆章色几同。已经 「金镶玉」 法精心装裱。
庚辰本原出北城旗人家中,徐星署一九三三年初于北京东城隆福寺地摊以八银币购
得,格外珍视。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经郑振铎先生介绍,燕京大学图书馆折价黄金
二两购自徐氏后人之手,与原藏之明弘治岳氏奇妙全像西厢记(此书最古刻本)及百回
钞本绿野仙踪(刻本皆八十回)并称燕大馆藏「三宝」 。一九五二年北大燕大合流之后,
始入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一九五五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朱墨两色套版影印出版,是首次影印行世的早期
脂本,所缺二回据己卯本补入。十月出精装二册,十二月出线装八册。一九七四年人
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换用蒙府本文字补入。二月,出尺寸依原大的线装本八册;十月,
出大三十二开本四册。
列藏本第四
又称脂亚本。
题石头记,见于各回回前所题,无书前题页。
因藏于原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故名列藏本。
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中缺第五、第六回。第五十回未完止于黛玉谜,缺半
页。第七十五回末至「要知端的」 下脱半页。共三十五册。每半叶八行,行十六、二
十、二十四字不等。
一、此本另有一些回(第十回的回首,第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二回末)则题作红楼
梦,可见当时此名既已通用。
一、第十七与十八回共用一个回目,但两回文字已经分开,中有 「再听下回分
解」一句。第二十二回缺文,止于惜春谜。第七十九回和八十回未分开,只有一个回目。
一、此本有六十四及六十七两回。其中六十四回回目之后,正文之前有一首五言题
诗,为别本所无,回末有一联对句,是早期钞本的形像;又推究题诗的内容,此回应
是曹雪芹手笔。六十七回近甲辰、戚本一系。
一、此本共计批语三百余条。有眉批一百一十一条,侧批八十三条,与其他脂本完
全不同。疑多为后人所批。在前四回集中了五分之三。另有双行夹批八十八条,几乎
全部与庚辰本相同,其中第十九回占了四十二条。
一、此本另有一种特殊批语是接着正文写的,字体也相同,在起讫处加方括号,并
于开头右侧空行小字写有「注」字。出现于第十六、六十三、七十五回。当是过录时
误将批语抄作正文,后校对时发现,加以标明。
一、为竹纸抄写,纸薄而稍粗。浅**。有包角。经后人重新修补装订,残留装订
线洞眼,且有装错顺序处,反折清高宗御制诗第四、五集作为页间衬纸。
列藏本为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由随第十一届俄国传教使团来华的大学生Pavel
Kurliandtsev传入俄京,书首有其墨水签名及两个笔画拙劣的汉字 「洪」字,当是他的
中文姓氏。原存外交部图书馆,一九六二年苏联汉学家B。L。Riftin(汉名李福清)于
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收藏中重新发现此本,一九六四年撰文介绍,始为
人所知。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图书馆。
一九八六年四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会同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
格勒分所编定,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精装六册。次年一月出线装本,二函二十册。
首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序,次李福清、孟列夫二人文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
记的发现及其意义。
戚本第五
又称有正本,上石本,戚序本,脂戚本。
题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见于封面。中缝则题曰 「石头记」 。
因卷首有戚蓼生所作石头记序,故世称戚本。此本为石印本,由上海有正书局印行
过三次。 「大字本」清末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石印前四十回,民国元年壬子(一九
一二)石印后四十回。民国九年(一九二零)用「大字本」 剪贴缩印了一种 「小字本」
,于是有大小字本之分。 「小字本」又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再版。存八十回,全。
「大字本」 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缩印
「小字本」 为十二册,每半叶十五行,行三十字。
一、此本抄写工整,石印精美,清楚有条,是脂本系统中面貌颇为精良的流传本。
抄手虽楷书整齐,但语文水平不高,文中时时可见错讹字。
一、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十九、八十两回回目,二十二回末等缺文都已补齐,十
七、十八两回已分开。凡此种种,以下诸本大同小异。此本除第七十八回 「芙蓉诔」
后缺回末收尾一小段外,无残短。如正文文字比之程高本所改,大都同于脂本原文;
比之其他脂本,又有个别细碎异文。第十七与十八回分回之处不同于今本。
一、此本有句下夹批、回前回后批的形式。回前回后批俱已补齐。批语较多,几乎
都在前四十回。不少为独有,有一定的价值,如第四回前的「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
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一诗,但已不好判断是否脂批。
一、此本眉批前四十回为狄葆贤所加, 「小字本」后四十回中也有眉批,为狄葆
贤徵求他人所加。价值不高。
一、此本底本付印前经整理,有改动失真之处,描改过个别字迹。批语有不少移位
,如将原文眉批和侧批俱改成双行夹批或回前回后批,并都删去原署的年月名号。
戚本为乾隆年间德清戚蓼生收藏并序。桐城张开模藏有过录本,光绪年间为俞明
震所得。上海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平子)据以摄影付诸石印。鲁迅先生一九二零年创
撰中国小说史略时第一个予以重视。在第二十四篇论述红楼梦专章清之人情小说中,
所引红楼梦原文全用戚本。这是当时他能见到的唯一的脂本。戚本是最早传印的八十
回脂本,突破了延续一百二十年的程高本垄断的局面,首次将一个真的(或接近于真的
)曹雪芹原文的红楼梦行显于世,意义非同寻常。
原本黄绫装面,存上海时报社。曾传闻已于一九二一年毁于火。一九七五年冬,上
海古籍书店整理旧库,意外发现迷失多年的底本前四十回半部。白色连史纸抄写,有
蛀蚀。版框界格系木版水印,版心书名手写。乌丝栏,版框高十八点八厘米,宽十一
点六厘米。序文和目录是浅色丝栏,微黄略带青,近于隐格。字体为乾嘉时期流行的
馆阁体,有朱色圈句,色陈暗略紫。无书名页。据鉴定,约在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抄
成。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称戚沪本。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据 「戚大字本」影印出版,线装二十册;一
九七五年六月出平装八册。一九八零年五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全五册。
戚宁本第六
又称南图本,脂宁本。
题石头记,见每页中缝。
今藏于南京图书馆,卷首有戚蓼生之石头记序,故称戚宁本。
存八十回,全。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
行款格式与戚本全同。但无格栏。
一、此本抄写字迹,有的较工整,有的很幼稚。文字几乎与戚本全同,凡有正付印
改过的地方,此本保存原貌。
一、据高一涵分析,此本约在咸同年间抄成。
一、今存书上有标签 「泽存书库藏书 子部 小说家类 平话之属 清曹雪芹撰 石头记
八十回 二十册 抄本」。
一、钞本所用毛太纸,黄软。几一色,不暗。蛀痕有无及大小不一。
书籍稿酬暂行规1990年6月15日,国家版权局
第一条 为了保障著译者的正当权益,繁荣创作和学术研究,鼓励著译者和提高出版物的水平,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著译一经出版或发表,应根据作品质量的高低,著译的难易,付给适当的稿酬。初版的书按照字数付给著译者基本稿酬,并且按照印数付给著译者印数稿酬;再版时不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数稿酬。
第三条 基本稿酬标准:
(1)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确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著作,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艺理论的专著,必须从优付酬者,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40元。
(2)翻译稿:每千字8至24元。特别难译而质量优秀的译稿,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35元。
由外文译成中文,对原著作者不付稿酬;对翻译者,按上述标准付酬。
由中文译成外文,对翻译者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稿酬标准付酬。对原著作者按该著作翻译稿酬的20%至40%付酬。
由少数民族文字译成汉文,对原著作者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稿酬标准定级支付60%的稿酬。
对少数民族文字翻译者所付的稿酬,按本款规定的外文译成中文的标准,另加25%至30%付酬。
由汉文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对原著作者不付稿酬。
(3)古籍稿:古籍整理,古籍的今译、笺证、注释、集解,每千字9至18元。对特别繁难,质量又高的,可适当提高,但每千字不得超过30元。
古籍资料的辑录、汇编,每千字5至12元(不付印数稿酬)。
各种古籍索引,每千字5至10元(不付印数稿酬)。
断句、校正错讹,每千字4至8元(不付印数稿酬)。
标点加一般校勘,每千字5至10元;难度大的标点加繁重校勘,可适当提高,但每千字不超过15元(均不付印数稿酬)。
(4)词书稿:词书条目,照本条第(1)款标准,按版面折合的字数计算,另外增加15%至25%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百科全书词条编撰,每千字24至30元,另增加20%至30%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5)根据他人著作改编和缩写的书稿,按本条第(1)款标准的40%至60%向改编者付酬。并按改编费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按改编费的10%至20%向原出版者付酬。
(6)译文的校订费,每千字4至10元,不付印数稿酬。由译者请他人代为校订者,费用由译者自付;出版社请他人校订者,校订费由出版社支付。
(7)索引和图书资料辑录,每千字3至7元,不付印数稿酬。
(8)约请社外人员编选的书籍付编选费,按每万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数稿酬。
约请社外人员编辑加工的书稿,付编辑加工费,按每万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数稿酬。
(9)约请社外人员审查书稿,付审稿费。一般书籍的审稿费按每万字10至20元付酬;对于繁难的专著,可适当提高,但每万字不超过40元;不付印数稿酬。
第四条 印数稿酬
(一)一般书籍的印数稿酬,按基本稿酬总额的百分比支付:
(1)印数在一万册以内的,以一万册计算付基本稿酬的8%;
(2)印数超过一万册的,其超过部分以千册为计算单位(不足一千册的,按千册计算),每千册付基本稿酬的0.8%。
(二)对确有重要学术理论研究价值而印数较少的专著,印数在一万册以内的,以一万册计算,付基本稿酬的30%;印数超过一万册的,按本条第(一)款之(2)的规定支付。
(三)本条(一)、(二)两款规定的印数稿酬,每次重印均应累计过去的印数。不论初版还是重印,出版社均应在版本记录页上如实注明印数。
(四)学习用书、临时教材或由于其他客观原因而大量印行的著译,在第一次出版后两年内,印数在10万册以下者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标准付酬;超过10万册以上,视不同情况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30%至50%付酬。
第五条 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著译,辑成个人专集出版,付给著译者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编选不同著译者的报刊文章合集出版,对著译者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出版社约请多人分章撰写,内容相互有连贯性的专著,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出版社约请多人撰写,单篇独立(没有连贯性)的合集,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期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已发表过的作品,按第三条第(1)款标准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并按第三条第(1)款的10%至15%向首次发表该作品的报刊付酬。
第六条 出版社已接受出版的著译,属于非作者原因未能出书者,出版社应按该书稿基本稿酬的30%至50%付给作者著译费(书稿归作者所有)。出版社主动约稿,但因稿件质量不合格未能出书者,出版社视具体情况,酌付少量的约稿费。
第七条 解放前出版过的著译重印或校订重印,支付部分或全部基本稿酬(对已故作者著译的付酬办法见第八条)。解放后出版(或再版)的已付过基本稿酬的著译,再版以及辑成个人专集(包括全集、选集、文集等)或和他人著作合集出版,不再支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数稿酬。著译修订再版,视修订程度支付修订费。修订费按增补部分的实际情况付酬;修订后,质量有显著提高,可重新支付原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但其印数稿酬,仍应累计原来的印数。
第八条 对已故作者稿酬的继承问题,按以下规定办理:
(1)著译者死亡在30年以内者,出版其未曾发表过的遗作,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再版只付印数稿酬,不付基本稿酬。
(2)著译者死亡超过30年者,重印其作品不再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出版其首次发表的遗作,仍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
第九条 一部书稿分别出版不同字体的版本,或以几种装帧形式出版,或改变书名重印,或由一家出版社转移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或编进另一书时,除对首次出版的版本付一次基本稿酬外,对另外的版本不付基本稿酬,但应累计印数,付印数稿酬。
出版社将一种书籍分地印造,或经地方出版社租型造货,其印数均应一并累计。印数稿酬由供型的出版社付给。
第十条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为计算单位,不足千字的作千字算。诗词每10行作千字算(曲艺等韵文体行数计算从诗词)。旧体诗词稿酬可酌量提高。乐曲、歌词、画稿、地图等付酬办法,另定。
支付稿酬的字数按实有正文字数计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的行数计算。一般文字的末尾排不足1行的和占行的题目按1行计算。标点排在行外的,字数加1/10计算。
出版社编辑部增加的例言、说明、注解、目录、索引或其他附件,书上排印的中缝、书眉、页码和翻译书籍中就原书复制的图表以及附录转载的文件资料,均不计稿酬;但翻译书籍的附录、图表内夹有译文的,译文部分计酬。
第十一条 封面和图表的设计,以及中外文对照表的编纂等,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付酬标准另行拟定。
第十二条 出版者同著译者应签订约稿合同或出版合同,是否预付稿酬,由合同约定,但书籍出版后,应在一个月内付清全部稿酬,每次重印应在出版后一个月内结付印数稿酬。
第十三条 书籍出版后,出版社应送给著译者样书,一般性的书籍可送10至20本,情况特殊的可以酌增酌减。对著译者购书应予以优待,在100本以内者,可以按批发折扣售给。情况特殊者,在售书数量上可酌增酌减。
第十四条 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的著译,按本规定以人民币支付稿酬。外国人(包括中国血统的外籍人)的著译(国外未曾出版过),在我国首次出版者(不含翻译或重印),稿酬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出版社可根据本规定,视具体情况制定本社的稿酬实行办法,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送有关出版行政机关和国家版权局备案。各级出版行政机关和出版社的有关领导部门要加强对稿酬的管理,监督执行。出版社不得任意提高或压低稿酬标准,如有违反者,版权行政机关要予以纠正。各出版社应实行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三级审查确定稿酬的制度。
第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的付酬标准,报纸、期刊可参照执行,但不付印数稿酬。
第十七条 本暂行规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实行,计酬界限以版本记录页上的出版日期为准。初版的书籍以本暂行规定的稿酬标准支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再版书的印数稿酬,根据本暂行规定的基本稿酬数额,按第四条的规定付酬。
第十八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于国家版权局。
定
地方志编纂稿酬支付标准
一、基本稿酬:
(一)原创作品:每千字按50~100元支付,以正式出版字数计发。
(二)演绎作品:
(1)资料汇编:凡按照地方志编纂要求,对所征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打印成册,每千字按10~20元支付。
(2)翻译:每千字按30~80元支付。
二、审稿费:各级志书编纂领导小组、编纂(审)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志书进行评审,每万字按50~100元支付。
三、总纂费:在志书正式出版前,由“一支笔”进行统稿,达到出版要求,每万字按30~60元支付。
四、校对费:每万字按8~15元支付,分三校次计算。
五、费:普通照片每张60元,历史性照片每张80~100元,带有文物性质照片面议。
美术出版物稿酬标准
类 别 标 准
年 画 每幅200-400元
条屏年画 按年画标准一幅
半至两幅计酬
中堂年画 按年画标准一幅
至一幅半计酬
门 画 每对按年画标准
一幅计酬
斗方、福字 每幅10-50元
年历绘画 每幅50-200元
月历绘画 每幅30-100元
年历卡 每幅15-40元
领袖像 每幅200-400元
宣传画、挂图 每幅150-300元
单幅画 每幅50-200元
小画片(16
开以下) 每幅10-30元
中高级画册(包
括成套画辑 每幅15-50元
普及画册 每幅10-30元
艺术插图 每幅10-30元
技术插图、图表 每幅1-15元
图案、题头、尾花 每幅2-10元
美术字 每幅2-10元
封面画 每幅15-40元
连环画(黑白) 每幅6-12元
少数优秀的14元
连环画(彩色) 每幅8-22元,
少数优秀的28元
连环画描绘、临摹 每幅2-8元
连环画着色 每幅0.6-1.40元
连环画脚本:
创 作 每条1-2.4,少数
优秀的3.2元,低幼
创作每条2-4元
改 编 每条0.6元-1.2,
少数优秀的1.6元,低
幼改编每条1-2元
韵 文 每条按标准加20%
翻 译 每条0.4-0.8,
少数难译的1.2元
译 编 每条0.8-1.5
少数优秀的2元
装帧调计
包封、封面 每幅15-60元
环衬、扉页 每页8-15元
画页版面设计 每面0.3-1元,
复杂的多幅图版面
2-3元
文字书版式
设计(序言、
正文后记) 每部10-15元
摄影年画、
宣传画 每幅50-150元
四条屏
摄影年画 按摄影年画标准一幅
半至两幅计酬(独幅
艺术摄影组成条屏每
幅15-25元)
摄影年历 每幅50-120元
摄影月历 每幅40-80元
摄影年历片 每幅10-25元
摄影画片(
包括封面、 插图) 每幅10-40元
摄影中高级画册 每幅高10-40元
10元-30元
摄影普及画册 每幅7-20元
摄影连环画 每幅1.5-3元,
少数优秀的5元
翻拍费(彩色) 每幅1-3元
翻拍费(黑白) 每幅0.3-1.5元
书法(对联、横
眉、条幅、横幅) 每条10-40元
书名题字 每条5-20元
印 章 每方5-15元
美术著作 每千字6-15元,确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专
著 16-20元
美术翻译 每千字4-11元,特别难译,
质量优秀的
译稿 12-14元
校对费 每千字0.2-0.3元
抄写费 每千字0.4-0.5元
审稿费文字 每万字2-5元,难度较大者6-8元
画册 每部20-100元
画册编辑费、编选费 每万字10-20元
文字图 每幅0.5-3元
画册编辑加工费 每万字10-15元
文字图 每幅0.3-2元
独幅编辑费 每种3-50元
连环画册
编辑费 每条幅0.5元-2元
资料费、
照片 每幅0.5-5元,
或酌情致酬
个人收藏费
原作 每幅宋元以上
20-100元
明清10-50元
近、现代5-20元
有特殊价值者另议。
印数稿酬
表(一)
累 计 印 数 著 作 翻 译
(每万册) (每万册)
1至20000册 5% 4%
20001至50000册 4% 3%
50001至150000册 3% 2%
150001至250000册 2% 1%
250001至500000册 1% 0.8%
500001至1000000册 0.8% 0.5%
1000001册以上 0.5% 0.4%
表(二)
累 计 印 数 著作(每万册)
1-10000册 20%
10001至20000册 10%
20001册以上按表(一)支付。
参考资料:
书籍的修复基於其特性,在修复过程中,处理准则和一般印刷文件有若干共同点,因为它们的主体都是纸张。不过如果书籍本身是一件艺术品,例如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是一件稀奇罕见之珍品、印刷品质精美特殊、具历史意义价值之文件,美妙的插画艺术、或是装订之特殊技巧等等因素,因而使得书籍变得分外珍贵。书籍修复和一般纸张修复最大的不同点,在於书籍的功能是要被使用,使用如有损坏,让它再恢复成为一本书的样子。书籍不是一件素描作品或是一幅画,可以远远的欣赏。书籍是要在手中触摸,让读者享受翻阅展读的乐趣。修复师面对书籍修复的工作时,虽然也是属於纸张修复,但仍需区分清楚其伤害之异质处。书籍的问题是,受损的书页修复处理时移动性较低,意即,每张纸都被缝在一起,进行修复处理时,操作起来困难度自然较高。不过处理装订修复时,我们同时又面临其他的问题,即装订书籍的材质处理:例如皮革、麻布、纸板、木板、羊皮纸等等。修复师必须娴熟这些材质始能做好修复工作。针对装订修复,修复师应该具备现代装订技术(艺术)的知识,以便更确切做好书籍修复工作,否则最好请教装订这方面的专家,然後两人协力完成。
为了详加探讨书籍修复和装订修复,首先我们先讨论书籍内容,文字或图案部分,之後再来探讨封面或外观等问题。可分为几个部分:一、先探勘书籍状况;二、一般常用的书籍修复处理;三、装订的特殊处理。
先探勘书籍状况:这个步骤是必要且十分重要。修复师需从艺术认知与角度著手,以便正确处理。首先将修复书籍的情况整理归纳,列出修复的顺序、方法,试图多方瞭解使作品损坏的原因,判断可能是生物侵害,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等因素。
一般常用的书籍修复处理方法,常见的毁损与处理:
常见的毁损有动物或昆虫侵蚀,例如老鼠、蟑螂、白蚁或其他蛀虫。通常毁损区域都是排列式,且区域颇大;还有书脊的地方,因有浆糊黏贴,蛀虫也嗜食此区域。另外,纸板或木板封面也是蛀虫喜侵蚀之区域。处理的方法,首先先用密闭塑胶袋放一片甲醛剂,让它挥发杀虫;然後处理掉已杀死的蛀虫、卵或幼虫。需注意是否仍有蛀虫残活,以便做第二次杀虫处理。另外也可使用peritrina的蒸气作用。这个处理方法得十分谨慎,因为是直接对著书籍,稍不慎会留下油渍。杀虫工作需在工作室地点外进行,不可以在已杀虫过的清洁地带进行。确定书籍已完全杀虫後始可和其他书籍摆在一起。
生物的侵蚀方面,通常也是以书脊和封面地带居多,尤其纸张潮溼更易引起侵蚀。毁损的情形泰半是纸张褪色和脆化。另外黴菌、细菌也会在书籍上留下深色的黑污或泛**泽。处理方法可依上述方式,用甲醛挥发杀菌。虽然混合乙烯氧化物的杀菌效果更佳,但是此法有剧毒,危险性高,需用昂贵的机器做特殊处理。最好的清洁方式是一页一页处理,但必须与未受侵蚀的书籍完全隔离,因为孢子的蔓延速度相当快。修复师处理受感染的书籍时,最好戴手套,戴头罩遮掩头发,并戴面具,以保护呼吸器官。过敏或有呼吸疾病的人不可以做这类工作。
表面的脏污:这类脏污在第一叠纸(纸沓)和最下叠纸最常见。如果这些区域已经散落或松弛,可以将其拆开,做清洗和酸碱中和处理,但不宜做漂白处理,因为和原来书籍的色泽差异过於明显。至於缝合工作并不复杂,这部分拆除的处理效果是相当良好的。如果无法做上述的处理,那 只能做机器或是乾燥清洁处理。拿一块木板或塑胶板放在擦拭的纸张後面,轻施压力。这个方法效果也不错,举凡油污、蜡或是使用的污痕都可以清洁。较棘手的是区域性的酸化的斑点的处理,处理的结果通常不尽人意,如果可以拆开处理,就应拆开处理。因为长期使用造成的脏污通常都渗透纸张底层,尤以角落为最。首先先用机器清洁,然後将吸墨纸弄溼沾在纸张背面,再用棉花球或纱布沾甲基植物纤维,甲基植物纤维必须像凝胶那样浓稠,依续再用棉花球沾温水,接著用滤纸擦拭酸化的斑点。也可以用纤维纸和甲基植物纤维处理,让脏污透过毛细现象流洩,如此也可避免脏污在纸上蠕动扩散。这个方法要每天重复进行,因为利用潮溼和流洩的方式容易使纸张变形。纸张变形便会产生皱摺。
蜡产生的涂,首先先用手术刀尖去除,然後再用溶剂及热画刀辅助。不过纸张正反两面皆需放滤纸,那 蜡的残馀便会留在滤纸上,效果不错,就是过程比较慢。
油污方面,如果是新近生成,那 用甲苯或二甲苯做区域的处理效果也十分良好,甚至也可以用三氯化苯,但是三氯化苯常会将纸张漂白,处理时最好放吸墨纸,Remay尼龙或是滤纸。但是油污如果已经氧化,便会出现暗棕色的脏污,尤其是氧化特别厉害的地方,纸张完全黯淡污黑,甚至龟裂,纸张底基物破损的情况。这种情形可能要考虑拆书,一页一页处理,使用氢氧化钙让纸张的黑褐色泽变淡。龟裂或破损的地方用Klucel予以嫁接或固定。这些处理可以淡化油污的色泽,但不可以漂白,否则会使脏污处更脆弱,进而产生酸化的斑点。
如果潮溼是新近时候造成,例如水灾或是类似情况,首先先用吸墨纸一页一页隔开,视情况需要不时更换吸墨纸,温度维持在18 C或更低,相对溼度小於50%。不可使用暖气,因为会助长微生物繁衍,冷气通风则可行。如有生物侵蚀,依前述用挥发方式进行杀菌。
如果潮溼造成的脏污为时已久,那 纸张会变形,也会产生酸化的斑点。书如果可以拆开清洁则不成问题。如果无法拆开,那 得先用吸水纸做局部处理,再用喷漆枪将酸化的斑点弄溼,利用甲基植物纤维强力吸污。这项处理效果只是局部,但是如果是拆开处理後另外产生的毁损才更棘手。
纸张表面的棕色脏污:这些脏污是以斑纹的情形出现在纸张表面,一般称为狐步纹(foxing),这些泰半是纸张制造过程中附著纸张上的负荷或其他材料。有些可以做酸碱中和处理即可。但一般大致都需要使用漂白剂。先局部处理,最後再全部泡洗。这种处理方式,在画的处理上没问题,但是书籍的处理则必须拆开书页。书常常厚达两、三百页是相当麻烦的。不过修复师也可以做点状漂白即可,较不明显的斑点就用喷漆枪使之淡化模糊。
烧焦的文件或金属颜料沾染在纸张: 烧焦和金属颜料沾染的问题虽不同,但处理方式是类似的。金属颜料沾染是ferrogalicas的酸化问题,这是较严重的情形得立即处理。确定的是某些部分(就是书写的文字)已破坏无法修补。同样的情形,如果是遭祝融之祸的书籍,边缘皆已烧焦,无法挽回,如果用新的底基物嫁接,常常因烧焦的纸张张力不足无法成功嫁接。修复则根据伤害的程度来处理,其实书籍烧焦的地方若是边缘或角落都还比较好处理。先清洁,去除烧焦的部分,经过去酸处理和纸张固定的程序後,效果都尚差强人意,如果再用机器处理过更佳。可是如果是手稿,伤害的地方便是文字本身,烧焦部分的处理就不可能,因为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何种文字笔法。能使用的办法就是清洗,去酸,水位不要太高,还要加保护措施,可以用Remay尼龙,或是机器修补。最後的方式便是用聚乙烯做薄板,利用滚筒或压纸卷轴来压延,虽不是最理想,但针对一部几近毁灭的作品,起码尚能参考或做成微缩影片。
破损或松散:任何一本书都有可能发生破损或松散的情形,但有一些书的特性提供我们若干准则。
破损一定是纸的两面皆受损,该从那一面做嫁接或缝合处理呢使用最细致透明的纤维纸和Klucel或甲基植物纤维(视墨的溶解度而定),以不伤及纸张的肌理为考量,从文字较少的那面,尽量让纤维纸贴在文字上,纤维纸因是透明,文字自然也看得到。但是切记绝不可用厚纸嫁接。拆开重新装订时,务必衡量纸张的厚度,一张纸摺叠後是两页的厚度,再加上处理过程可能增加的厚度─拆开、清洗、去酸都会增加厚度─这些额外增加的厚度都要经过压力机依正常布骤慢慢使每叠摺纸厚度减低始能装订。
叠纸(纸沓)的放置:处理破损、页数不齐全或是遗失的书籍时,通常我们会使用纸张修复桌,在透明玻璃桌上画出叠纸中最大页的边缘和中心,如果一叠纸只有四页或多一点,那 最外面这张纸边缘约多出2mm。这样便可推知其馀叠纸中页数大小尺寸的比例,再予以坚固的缝缀,让书的切面整齐,因为这个处理过程中我们并不使用切割机(会破坏书的完整性)。古书装订中,边缘、书脊槽都比较大,可以看到衬页。
书籍酸化: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举凡纸张都会碰到的问题。但在书籍中可能是本身的问题,纸会变成棕色,发出浓烈的气味,甚至龟裂破损。一个解决的办法是酸碱中和,但仍需视书籍情况而定。最好仍是拆开装订处,因为严重的话,除了去酸处理,还要固定散落的地方或进行嫁接。折衷的办法也可使用氢氧化钡加甲醇,但得小心处理装订的区域。关於纸张酸碱中和的各种不同方法已在水彩修复中谈过,以下我们针对书籍装订修复来探讨。
装订的特殊处理
资料卡: 一般资料的记载,诸如送来修复之时间,所属人,成本花费…等等。不过这类资料卡和所有印刷类的处理类同,不若艺术作品的建档那 重要。
书籍照相存档:书籍摄影好比在照整个身体,不像平面的画作一样。资料的记载如光的强度、焦聚、辅助光…等因素都需载入,每张照片的参数必须相同(光圈、速度、底片…等)。
书籍历史资料的汇整:书籍装订技术与风格,该时代的装订方式、装饰手法、技巧使用(皮脊精装抑或全部皮革精装)、缝缀的方式、缀线的材质…等等,将这些资料和原书最原始的资料放在一起。封面也要注意,看是缝缀或是与书分开,木板抑或纸板材质,是否经过缝合或镶铁保护,是否有金属包角等,还有书的衬页等,在修复中均需一并处理。另外,向图书馆员询问书籍的藏书章与图书目录标签。常常拆开书籍以後,我们会发现封面的纸板是从其他印坏的书的废纸做成的,而这有可能是遗失的书籍或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书籍,这点也必须载入档案资料。
材料的选择:这点非专门针对装订的修复,而是指如何选择适当正确的材料来做正确的书籍修复。修复师需瞭解现代装订技术的材料应用,必须使用无酸的中性材料,以免伤及书籍,修复方法务必力求可还原的处理方式,必须尊重作品的整体与完整,绝不可因修补或嫁接而凸显某部分。纸张的使用也必须是中性的,如内侧加固的纱布条、衬页或嫁接等。最好使用不会染色的材质,否则一旦沾溼,染色地方便会产生酸化的斑点。
木板封面经常会因生物侵蚀而毁损,如果尚可保留,便做杀菌处理、固定、毁损地方加装木板硬封面。如果已无法修补,我们可使用同材质重新做过,通常是橡木。不过并不太容易找到与原木一样乾燥又稳定性强的材质。其他取代材料可用压克力,不过压克力比木板贵且重,会平添书的重量(如果是面积不大的书籍尚可考虑使用)。另外,也可使用一般船只使用的木制胶合板,重量较轻,耐度强且不易变形。封面外切口变成圆秃处,需用木板在角落做硬封面。所有新使用的木板两面均需黏一层无酸的纸板以防皱摺或损坏。
皮制品一般都用羊皮或小牛皮,但必须是自然皮革,不可经过加工染色。鞣制过的皮革最好是植物性,既好处理也易染色,但也要必避免矿物洗染,因其极易损伤皮革。最好找寻手工精巧的鞣制工,几番试验才知何种品质最佳。硝过的熟羊皮并不理想,也不易保存。
明矾鞣制的猪皮可以用来装订古书。然装订用的皮制品,就染色的品质和特性而言,法国皮革是最好的。法国羊皮纸也是一样,装订或修复都是最好的品质之选,只是花费昂贵。一般市面上找得到的各式羊皮纸泰半都很硬且易破损,又有石灰漂白。品质较差的羊皮纸,可以用水加50%的乙醇浸溼让它较有弹性,也可洗掉一些白色的色泽。另外加强固著的纱布、缀线等其他材料也要力求好品质,且与原书材质相仿的亚麻布或大麻布。衬页的白色如果与原书籍显得太突兀,可用茶或咖啡泡洗,然後用Klucel加乙醇固定。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使用造纸厂的染色最标准,这也是机器修复使用的染料。
装订用的传统黏胶有兔胶、骨胶。但是这类黏胶在修复时不能使用,因为极易凝固而失去黏性,它的泛**泽还会弄脏书籍。另外传统使用的黏胶便是浆糊(面粉加水,或是马铃薯粉或玉米粉加水)。可以购自市面上现成的,但加几滴酚(使用前先测试,因为太强的杀菌作用也会产生酸化的斑点)。这个方法在修复上并不十分正确,但因容易遭生物侵蚀,也只得使用了。修复中使用的黏胶,凡是具可还原的性质,泰半固著力都不强,没能承受机器加强修复的力道。加强方法可用甲基植物纤维或塑胶材质,耐力高且容易乾, 但无法还原。补救办法可将甲基植物纤维溶於水,加10%的聚乙烯胶。
毁损的辨识:为避免严重的错误发生,处理前最好检验一下书籍,视其先前是否已经过修复,因何毁损。如果这些修复均非原书的情况,便可将其拆除。最好先将书籍体检,观察文字与图案部分,数页数,看是否缺页,是否有地图等相关资料遗失。缝缀处的保存情况,是否散落或松弛等因素均应考量。另外,封面、书脊、镶铁保护也需勘察,是否可以找到相同的材料,书角是否破损或已脆化,覆盖层(装饰)的保存与损坏程度等。这部分各种相关的探勘我们也利用照相机摄影来辅助,绘草图,做注解,标示经过修复处理的页数和每一叠纸的情况。
书籍拆卸情况与不同时代的修复情形:书籍因为毁损或年代久远,在修复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已经是破旧松弛的状态了。
首先先做清洁工作,清洁灰尘、杀虫及去涂等步骤。使用工具为细刷子,一般修复用橡皮擦,香皂,蜡,以及一块略溼的抹布清洗。拆下或清洗的黏著物保留起来并做记录。
书脊和封面的清洁需乾燥处理,因此部位相当脆弱,书脊槽通常是毁损最厉害的地方,我们使用刮皮刀或手术刀掀开皮革,切勿伤及细绳和线头。内侧固著的羊皮纸或纸张则记载它们的厚度与材质。
同样的方式清洁封面,从书脊槽或是封面的角落或边缘清洁起。
要将黏著物拆下,如果黏胶已经很老旧,便使用浆糊来处理,但是不可以滥用,否则会黏到书籍。
如果有局部产生龟裂或生物侵蚀,可以用薄纱或纤维纸加高浓度的甲基植物纤维或浆糊,在装订时予以贴上。
如果书脊或封面是布料,布的颜色最好可溶於水,以便处理酸化的斑点。其馀布面部分的处理可以用Klucel加乙醇固定。那 嫁接或装置新的书脊或封面时都会比较好处理。
封面如果是纸张,便微微弄溼掀起,用纸张修复的方法处理。
揭下衬页的处理方法: 如果可以不必过度费力拆下的话,先拆下封底的衬页;不然便用浓稠的甲基植物纤维或吸墨纸沾水来拆除。处理这部分要用的工具有手术刀和热画刀。黏在衬页上已久的黏胶稍後只需泡洗便可去除。处理也是从边缘和书脊著手,边缘和书脊是经常使用而毁损最多的部分。这个阶段的处理步骤也要注意拆下(并恢复)藏书签和标签,图章和印泥,都要固定保护好,以免做水处理时破坏到。
封面内摺边缘的拆揭:封面不管是皮制、布料或纸张,通常都是先处理衬页,以便可以处理内切面(contracanto),有些用金色的圆片装饰,不过通常保存状况都不佳,不过都应保留封面的东西,以便重新装订时再订上去。
拆线:这部分是视需要才处理。我们先用笔标好页数,修复完後再涂掉。(页数要仔细数,不可过度依赖书本本身的页次,书的页次数有时可能错误,也有可能有些注解或没有编号)。我们要知道包括衬页在内的总页数。拆线可以从线头或是缝缀处直接拆起(必要的话做笔记),慢慢拆开一叠一叠的纸沓,在拆卸资料卡上标上页码和状况,看是散落或是黏贴的状况,是否有装订边要缝在书上。这张记录卡十分重要,要重新装订时都要依靠它。工具则需用到手术刀或尖铁钻,处理要十分细心,黏胶量多又旧,尤其第一叠和最後一叠纸的黏胶最多,也是最容易毁损的地方。书脊的黏胶如果太硬的话,可以用甲基植物纤维或浆糊来辅助清除。
编页次:借助拆书时记载的资料卡,将每叠纸沓摺叠起来,最少摆个一天不动它,让书脊结实些,减低厚度。
重新缝缀:书的缝缀的方式和材料使用都依照记录卡上的记载来做。缝缀要坚固,但不可伤及纸沓的背脊,要依序对齐,头尾切边力求整齐。(修复的书不可以用切纸机来切原始的切边)。利用原来的钻孔重新缝缀(避免穿新的绳孔)。缝缀的工具是缝纫机,做坚固又正确的缝缀。有相当的认识和练习後再做较好。缝缀不坚固的话,最好拆掉重新处理。
细绳,不管是大麻、皮革或羊皮纸材料,应与原封面的钻孔尽量吻合。
缝缀的修补:如果书籍毁损变成两半,但缝线仍在的话,便做一些补充的缀线和断裂的连接起来。如果要加强其耐度,可黏细绳在缝缀的地方。
封面的修补:木板的封面,因是装订的原始材料,应尽量保存完整,前面提过易受蛀虫侵蚀,杀虫之外,尚应固定。木板修复接合应按木工的工具,隼头,鸠胶(鸠尾接合),另外需瞭解木材的特性,以免紧绷,有些复杂的情况最好就教木匠。
如果封面是纸板,而且未拆解,可用黏胶和纸固
本文2023-08-05 17:30: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