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葬礼时不需要礼仪需要悲哀 原文是什么?出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参加葬礼时不需要礼仪需要悲哀  原文是什么?出处?,第1张

没有说不需要礼仪,礼本身就代表了对人的尊重,但是光强调礼没有感情便失去丧礼的本意。关于出处,可能是: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檀弓上第三》)

另外《论语·八佾》有一段鲁人林放就“礼之本”问教于孔子,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有人觉得这种思想来自《周易·履卦》的初九:素履往,无咎。

       这仅是一个传奇故事,大家用不着用力考证。那点可怜的情节素材,来自于《喻世明言》之《木棉庵郑虎臣报冤》。

 故事发生在南宋宁宗皇帝嘉定年间。主人公姓胡,名字无可考。本是杭州钱塘江畔的一名农村**。书中写她的容颜:面如满月,发若乌云。薄施脂粉,尽有容颜。不学妖娆,自然丰韵。鲜眸玉腕,生成福相端严;裙布钗荆,任是村妆希罕。

 当时浙江台州有一个小官,姓贾名涉,此人非常擅长相人望气之术。因去首都临安公干,路遇主人公。贾涉见她长相端庄美丽,办事勤快利落。特别从面相看,分明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就有意去撩拨她。她本人也不满意自己的窝囊丈夫,两人一拍即合。经与她丈夫商量,贾涉花了四十两银子,买她做了侧室。

 两人在临安生活了半年,胡氏很快有了身孕。贾涉放官九江,就把胡氏带上同行,并把自己的正妻唐氏也接来同住。但唐氏是个厉害角色,见老公找小老婆,又怀了孩子,就日夜在家淘气,经常毒打胡氏,一心想弄掉她肚子里的孩子。贾涉怕大老婆,又心疼小老婆,更心疼孩子。就与自己同事陈县宰串通,玩了个“暗渡陈仓”的把戏,把胡氏以婢女的身份,接到陈县宰家养着。这样,胡氏终于生下了后来那个“经天纬地”的儿子。

 后来,陈县宰外调,贾涉只有接胡氏母子回家。大老婆唐氏方知上当,坚决不让胡氏进门。贾涉也害怕接回家来,唐氏早晚会弄死她们母子。正在无可奈何之际,他的哥哥贾濡正好前来,贾涉就把孩子交给哥哥抚养。至于胡氏嘛,也顾不得什么大富大贵、什么山盟海誓啦,交由陈县宰带走,自行处理好了。

 我们的主人公,遭丈夫遗弃,孩子也让人领走。可以想象她内心的悲伤和凄凉。跟着陈县宰,免不得一路上哭哭啼啼。陈县宰也不禁厌烦起来,心想,这又不是我老婆?连她自己的男人都不要了,我犯得着继续当这个冤大头,替死鬼?走到扬州,就找了个石匠,把胡氏下嫁了。

       唉,什么富贵,什么相术,什么爱情,都是他妈的浮云。我们的女主人公,就象一件商品一样被卖来倒去,哪里有自己的一点自主和尊严?她,也只能认命了。守着那石匠丈夫,粗茶淡饭,一辈子可能也就这么对付着过了。

 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主人公五十多岁了。忽然有一天,有人“咚咚咚”敲她家的房门。她仗着胆子开了门,吓得差点没背过气去:门外,呼啦拉、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全是他妈的厅局级以上干部。凤冠霞帔、车马依仗,就摆在一边,正等着她呢。

 原来,她那个可怜的儿子,现在发达了。正在朝中大红大紫。不管你们这些后人如何评价人家的人品,自己的亲娘,总不能不顾吧。据说,童贯曾经讲过类似的一句名言:好狗尚且护三邻,况我童贯乎?

 最不识趣的是她的石匠丈夫。他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享福。这人真有意思,人家大官儿子要的是亲娘,人家不是缺爹呀。你倒算是哪根葱呀。大官儿子一狠心,送他三百两银子外出做生意,到了月黑风高的长江上,三杯黄汤灌醉了— —直接撅到长江里去了。然后告诉他老妈,说石匠后爹病死了。主人公狠狠地哭了几回,也就作罢了。

 于是,我们的主人公,在受尽命运摆布之后,终于开始了后半段的精彩人生。她受着儿子的悉心奉养,将近四十年。她被大宋朝廷加封为两国夫人(官有多大?把杨贵妃两个姐姐的职务简单相加就知道啦),享受着连当时的皇太后都不如的威仪,和锦衣玉食的生活。大宋朝大大小小的公仆、达官贵戚,几乎全都是她老人家的孝子贤孙。

 咸淳十年三月某日,胡氏老太君八十余岁,寿死。关于她的葬礼,书中描述说:衣衾棺椁,穷极华侈,斋醮追荐,自不必说。过了七七四十九日,扶柩到台州,与贾涉合葬。举襄之日,朝廷以卤簿送之。自皇太后以下,凡贵戚朝臣,一路摆设祭馔,争高竞胜。有累高至数丈者,装祭之次,至颠死数人。百官俱戴孝,追送百里之外,天子为之罢朝。那时天降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送丧者都冒雨踏水而行,水没及腰膝,泥淖满面,无一人敢退后者。葬毕,又饭僧三万口,以资冥福。

 她,度过了艰难的青年时光。她,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更难得的是,就在她刚死不久,她的儿子就倒台了,连着她的几个孙子,一起被人锤杀于漳州木棉庵,血染佛家净地,场面惨不忍睹。再后来,蒙古铁蹄南下,临安陷落,社稷陆沉,大江南北,血流漂橹。

 所有这些灾难,都与她擦肩而过了。大宋朝的灭亡,好象是为她老人家她量身定制似的。

 其实,这一切,又与她何干呢?她的青春,她的出嫁,她的遭凌辱,她的被遗弃,她在扬州的悲酸生活,乃至后来锦绣华堂,那件事又是由她能做得了主的?

 好了,故事终于讲完了,揭开谜底吧:

 她的儿子,名叫:贾似道。

        旌幡如雪出临安,椎心嚎哭惊九天,

 贵戚斩衰申孝意,至尊憔悴歇盛筵。

 京城台州六百里,车马毂击走逶迤,

 饭僧三万何足道,公卿淋漓卧泥水。

 无限风光谁得似,瑶台王母今朝是。

  座中神主竟何人?钱塘江畔旧钗裙。

 青春采莲思往事,横塘明溪映朝云。

 常恨春华凡尘误,皓齿乌丝忍回顾,

 明珠暗投夜叹惜,泪染庭前青青树。

  何处青鸟报喜来,仙人援我出蒿莱,

 乌云散尽樊笼去,香车名驹赴明台。

 夜阑春阁妾意浓,郎君为我拂帘栊,

 明月桃花长相伴,羞笑蓬山路几重。

 西窗泠泠听春雨,含情明眸深几许,

 燕尔旖旎苦道深,且听天河牛女语。

       古来良缘天作弄,东风冥冥惊客梦,

 彩蝶孤飞切切悲,郎君锦榻谁与共?

 生若浮萍落维扬,油盐濡沫催断肠,

 运命浮沉等闲事,韶华轻逝叹玄黄。

 何人杂沓叩柴门,冠盖如云拜埃尘,

 劫波几经芳心乱,怎教妾生不失魂?

  安知一夕荣两国,满朝巾帼失颜色,

 九重新诏达圣心,峨冠望履拜不得。

 萧鼓喧天掠明波,锦茵明烛照山阿。

 凤胆驼羹厌不足,鹦鹉云雀贡几何?

 鸡人击柝清雾破,侍儿阶下献新荷。

 管弦曹曹夜复昼,瑶姬拱酒南山寿,

 明珠白壁弃尘土,四海儿孙甘人后?

  梦回钱塘二月花,蚕娘碧柳理桑麻,

 青春几悲葬流水,霞帔金冠映赤霞。

 可堪回首扬州陌,茹苦涸鱼悲过客,

 故人浮舟去不归,月落秋枫大江白。

  寿夭生死自有期,帝王七十古来稀。

 浩浩山陵吹白草,巍巍楼台鸟空啼。

 地下神主君可见,木棉庵里碧血溅,

 玉食锦绣成灰土,碧瓦朱甍栖秋雁。

 黄泉神主君可闻,漠北寒风啸重门,

 西湖明波浸赤血,生灵亿兆几余存?

  人道富贵天注定,乌丝白雪听明镜,

 李斯临刑叹黄犬,季伦楼前悲运命。

 人道生死信有缘,茂陵楼台白草连,

 陆机哀吟华亭曲,张翰高歌秋风前。

 史尘长拂叹寂廖,际遇人生等秋毫,

 浮沉几回伤往事,尽付滚滚钱江潮!

出生、衰老和死亡是自然规律。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一个人死后,会举行葬礼。葬礼是纪念死者的仪式。在古代,《仪礼》记录了许多关于葬礼的规定。最早的葬礼仪式写于西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就有记载。丧葬仪式在古代非常复杂,甚至丧服也分为五种服装,俗称五服。事实上,在很多有名的葬礼仪式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棺材不能掉在地上。嘉庆皇帝死后,8000人被用来搬运棺材,以防止棺材掉到地上。香妃死后,乾隆皇帝派了66666人送葬。当棺材被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中只剩下六个人,因为棺材在路上不能落在地上,而路途遥远,所以送葬的人要么死亡,要么逃跑。

在古代,鬼神的说法相当流行。他们认为“慈棺落地为不舍,凶棺落地为不甘”。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棺材,即使是现在,棺材也不会在葬礼上掉在地上。即使累了,他们也只会用椅子来固定棺材,以防它掉到地上。

所以,棺材不能掉在地上,真的是封建迷信吗?事实并非如此,关于棺材掉在地上,这个说法最早来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因病在五丈原死去,为了防止司马懿的追击,诸葛亮让他的木雕坐在椅子上,假装活着。司马懿不敢追击。蜀军进入斜谷后,讣告才公布了。这也是著名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刘婵听说后,就让人把诸葛亮的棺材往南方抬,直到什么时候绳子断了,就把它埋在那里。然而,由于那是一根不容易折断的铁绳,几个抬棺人敷衍了事。回去告诉刘禅,诸葛亮已经下葬了。刘禅听说后立马猜出他们在撒谎,让人把他们都杀了。因此,棺材会掉在地上的说法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

事实上,棺材不可以掉到地上,它也可以用基础科学来解释。人的力量与士气相关。“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刚开始,一个人有力气抬棺材。如果一个人停下来,他的力气就会慢慢减少。这样就没办法把棺材抬到埋葬的地方。而一鼓作气就可以把棺材抬到下葬的地方。

查阅了一些书籍,发现古埃及人的葬礼仪式和中国古代的葬礼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送葬队伍,专门的哭丧队,供奉食物,和中国一样的侍死如视生。 在新王国时期的墓室壁画里有很多关于葬礼仪式的描述。如法老死后,经过70天,尸体被制成木乃伊,然后放至在一个船型棺床上,棺床放在一个撬上,由牛来拖动。于是葬礼仪式开始。庞大的送葬队伍主要由奴仆,祭司,和亲属组成,他们带着白布头带,穿白拖鞋,算是古埃及的披麻戴孝。当然,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是专业的哭丧队伍,由女人组成,她们得到报酬,要非常夸张地,顿足捶胸歇,以头抢地,斯底里地痛哭,极尽哀思之情,古时的中国也有干这种营生的,清代时北京城里地安门外好像就有。古埃及男人们的表达方式就含蓄很多,他们会在那段时间里剃发,剃须,但好像清朝的规矩是不许剃发来着。 法老的送葬队伍由高官带领一直送到尼罗河边,木乃伊由尼罗河东岸乘驳船(称为冥王俄西里斯之舟)驶向西岸。埃及人视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生,而尼罗河西岸是日落的方向,代表死后世界。 在尼罗河西岸,法老的陵墓已经事先一切完工,等待着法老的木乃伊。在埋葬前,要进行一项重要的仪式:开口仪式( The opening of the mouth ceremony)。开口仪式为木乃伊送上符咒,净化,涂圣油,保证死者在死后的世界里能恢复一切生前的能力,并获得重生。 最后,木乃伊被放入棺椁之中,连同放内脏的canopic jar和各种家具,珍宝,一同放入墓室,由石匠将墓门封死。最后大家会在墓室外面的天棚里吃一顿,喝啤酒,这到和中国的习俗差不多,呵呵。 说了那么多,真觉得古埃及和中国古时的丧葬习俗有些像,只是埃及人似乎更正规话,程式话,而且诸神在整个人的死后世界里依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