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里可以在线或下载地方志
从1991年起,《中国地方志集成》就以省为单位分辑,择优选择资料性强、内容最丰富的志书逐年推出,至今已经连续不间断地出版了25个省的《府县志辑》和一个《乡镇志专辑》上海书店出版的《北京府县志辑》7册17种,《天津府县志辑》6册8种,
《河北府县志辑》73册162种。其中包括江苏古籍出版社(后改名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江西府具志辑》87册99种,
图中右下角中有全部的这批地方志电子书,还有很多世界各图书馆藏的珍版古籍地方志
《乡镇志专辑》32册254种,《上海府县志辑》10册22种,
《山西府县志辑》70册173种,《黑龙江府县志辑》10册32种,
《吉林府县志辑》10册49种,《西藏府县志辑》1册19种,
《江苏府县志辑》68册109种,《浙江府县志辑》68册123种,
《安徽府县志辑》63册88种,《福建府县志辑》40册79种,
《湖南府县志辑》86册110种,《湖北府县志辑》67册113种,
《广东府县志辑》51册109种,《山东府县志辑》95册180种,
《辽宁府县志辑》23册55种,《陕西府县志辑》57册173种,
《甘肃府县志辑》49册104种,《宁夏府县志辑》9册13种,
《青海府县志辑》5册16种;《海南府县志辑》7册18种;
巴蜀书社出版的《贵州府县志辑》50册126种。
全国地方志各省份地方志目录:
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
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
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山东府县志辑(95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4,pdf格式
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
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
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
乡镇志专辑(全32册)
乡镇志辑, 史念海、谭其骧等编,中国书店1992年,pdf格式
云南府县志辑(全83册)
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
湖南府县志辑(86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pdf格式14G
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
目录树bat
福建府县志辑(全40册)
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
辽宁府县志辑(全23)
台湾府县志辑(5册全),上海书店,1999,pdf格式426M
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pdf格式,14G
江苏省府县志辑(68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
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
海南府县志辑
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 民国以前湖北方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pdf格式,115G
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
陕西编(57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7,pdf格式
黑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1、同里古镇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
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中国魅力名镇前10佳”。
《同里志》记载,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同里镇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桥多。
1、名人多。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3人。同里镇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诗人叶茵、明代画家王宠、清朝军机大臣桂芬、书画家陆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烟桥、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王绍鏊、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家。
2、明清建筑多。镇志记载,自1271-1911年,镇上先后建成宅院38处,寺、观、宇47座。
3、水、桥多。镇上有各朝代的古桥四十多座,有南宋诗人叶茵建造的思本桥,元代的高观桥等。
镇中最有名的园林是退思园,面积十亩八分,小巧玲珑。以居住与园林相结合的江南居住建筑为特点。如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等。
2、静思园
为2003年由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花费十年时间建造的私家园林,国家4A级旅游景点,号称“江南最大的私家园林”。
虽是新园,但园中不乏百年古物。
汇聚了明代太湖西山的“楠木厅”,道光元年广东人的“揭普丰会馆”,上海老城厢清代的“弘雅堂”、“拜石轩”,苏州城区明末清初的“福寿厅”、“静远堂”、“绣楼”等精美建筑,多由园主陈金根花费心血,精心保护移建过来的。
镇园之宝“庆云峰”曾获得基尼斯灵璧石之最,这块巨石高大嶙峋,通体孔窍密布。
餐饮/住宿/购物购物:同里状元蹄、同里闵饼、黎里油墩、盛泽松糕、冬节团子、震泽黑豆腐干、盛泽盘笼糕、熏豆等都是吴江有名的糕点。盛泽镇有中国最大的丝绸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
交通
苏州汽车南站→静思园:每15分钟一班车程:30分钟,票价:65元;
苏州汽车北站→静思园:每20分钟一班车程:40分钟,票价:7元;
静思园→吴江市区:每8分钟一班,5路、10路公交车,票价:1元;
静思园→同里古镇:每8分钟一班,5路公交车,票价:1元。
自驾车路线:1从上海往318国道至黎星往松厍公路抵同里向前三公里。
2经沪宁高速公路,在苏州东出口往南行同里方向。
3经沪杭高速公路,在嘉兴出口往平望方向,经205省道至松陵往东3公里。
3、吴江博物馆
坐落于吴江市区江陵南路的吴江博物馆兴建于1998年10月,竣工于2000年6月,同年7月1日对外开放。这是一座气势雄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占地面积1216平方米,建筑面积3653平方米,它是吴江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馆内收藏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书画、钱币等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展示了吴江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吴江地处江苏最南端,西濒太湖。在吴越交汇之间,素有吴头越尾之称,吴文化与越文化兼而得及之,是不可多得的地域资源。吴江又有悠长的历史,6000余年的文明展示,足可引以为豪。吴江博物馆的建成将成为所展示吴江的重要窗口,将为吴江的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吴江博物馆现已开放6个展厅,即历史文化陈列厅、古代杰出人物展厅、近现代杰出人物展厅、书画藏品展厅、吴根生钱币陈列厅和友谊厅(友好交往礼品展厅),以及筹建中的视听科普展厅和多个临时展。
“吴江历史文化陈列厅”的陈列,以先秦文化为陈列主线,配以六朝至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反映了吴江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传承,以及吴江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从桃源广福村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发现的20多处墓葬葬式及出土陶器、动植物遗骸可证明,远在六、七千年之前,吴江的先民们尚处于母系社会阶段,但已过着定居生活。被誉为“江南第一村”的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村落遗址,距今已5300年左右,从遗址中可以发现,当时的人们依河而居,隔河相望,一派水乡特色,遗址中发现的碳化稻谷、家猪遗骸,充分说明吴江稻作文化和家畜饲养的悠久历史,展示了一幅先民们以农业为主,渔猎为副的生产、生活图景。有力地证明了太湖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梅堰袁家埭遗址的黑陶蚕纹壶,以及在吴江普遍出土的纺轮、骨锥、骨针等,又表明吴江的栽桑、养蚕、纺织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多年之前。此外,展厅中陈列的磨制精细的石器,精致剔透的玉器,质朴凝重的青铜器,以及造型各异的陶瓷器和工艺品等等,无不在向人们讲述着吴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吴江博物馆书画藏品十分丰富,计有一万余件,“书画藏品展”从中遴选了近百幅精品佳作。其中既有“明四家”中沈周、唐寅、文征明,清初“四王”之一的王原祁,以及清末吴昌硕、任薰等大家之作,超绝脱俗,叹为观止;又有吴江籍历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其清末海上画派代表人物王礼和吴门画派代表人物陆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昭示了吴江书画艺术的源远流长和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此外,还有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社员和近现代政界文坛人物的书法作品,如陈其美、陈去病、李根源、于右任、胡适、梁启超等等,构成了该展厅的一大特色。广大观众置身于这艺术殿堂之中,体味着吴江良好的历史人文环境,感受着书画艺术特有的神韵和魅力,岂非美哉!
“吴根生钱币陈列”以中国钱币史为序,展出了一千余枚钱币。吴根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他收藏的钱币上溯春秋战国刀、布、环、贝,下至近现代各种钱钞一万余种,其中珍稀品150余种。他集藏的历代各种版别的铁五铢达200余种,内有40余种极品,被称为“江南铁五铢王”。吴根生先生已决定将其钱币藏品全部捐赠给吴江博物馆。钱币厅的陈列,将使广大观众对中国货币的发展史,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国历代经济、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
吴江素以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著称。“吴江古代杰出人物展”、“吴江近现代杰出人物展”,共展示了82位吴江古今精英的生平事迹。政界从明代以廉节公正著称的父子尚书吴洪、吴山,反阉名贤周宗建、抗清民族英雄吴昜、爱国将领张曜,到近代著名外交家施肇基、我国早期妇女运动的先驱张应春、杰出的爱国民主人事费巩、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科学界从明代造园家计成、清初天文学家王锡阐,到我国蚕丝教育奠基人郑辟疆、当今中科院院士黄文熙、冯新德、刘建康、沈善炯、陈开甲、杨嘉墀、汪集旸;艺术文学界从西晋文学家张翰、明代著名戏曲家“吴-”领袖沈璟、明文学家“午梦堂”主叶绍袁及其叶氏一门、清初边塞诗人吴兆骞,到近代国学家大师金松岑、辛亥革命风云人物、南社创始人陈去病、柳亚子,可谓名人辈出,群星璀璨。这些鲈乡骄子用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描绘了振兴中华的壮美画卷,也为吴江的文明谱写了绚丽篇章。今天,在观瞻学习他们的动人事迹时,必将激励人们勇于拼搏、开拓奋进,迎接更加辉煌的新世纪。
吴江博物馆四楼的“友谊厅”,陈列了外国友好城市和友人赠送的礼品,这些礼品既反映了吴江对外开放的成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些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与这些城市的互往,充分说明我们吴江正迅速地走向世界,正渐为世界所瞩目。
吴江博物馆是新成立的具有综合性展示功能的现代化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接待海内外观众10万余人次,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吴江博物馆当以“知我吴江、爱我吴江”为主题,使博物馆成为介绍吴江、展示吴江的窗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全力以赴地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及我市的更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还望各界人事参观后不吝垂教、指正!
4、先蚕祠
时代:清
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五龙路口
在古代,蚕神有着重要的地位,汉族劳动人民为了向蚕神表示敬仰,并表达蚕农对来年丰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蚕农们对蚕神进行祭祀,并衍生出许多风俗。
先蚕祠是汉族古典庙堂式建筑,正面门楼飞檐斗拱,气势轩昂。旁侧是八字形清水砖壁,朴素雅洁,再前过栅门是小广场,原是香客集散处。三座拱门正中竖匾为祠名,两侧上方分别书写“织云”和“绣锦”是为当年盛泽丝绸业繁荣的写照。
过门楼不远就是戏楼,戏楼两侧与厢楼相通,戏台朝北,下面的石板广场延至正殿前,场地开阔,可容万人。
正殿雄伟高敞,供奉中中华民族人方始祖轩辕、神农和嫘祖三座塑像,各位都知道轩辕就是黄帝,神农是我国的农业祖先,又称炎帝,通常所说的炎黄子孙就是他们两人的后代了。至于那位远古女子嫘祖是黄帝的妻子,是她教会百姓养蚕缫丝,可以说她是我国丝绸行业的祖师爷了。这在殿上“先蚕遗泽”、“衣被苍生”的匾额上表述得最清楚不过了。以往养蚕之前或养蚕期间,乡民到祠里去拜一拜,祈求神灵保佑,取得蚕茧丰收,实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以往先蚕祠里香火鼎盛。
先蚕祠为国家AA级景点,2013年5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重修,于当年向社会开放。先蚕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盛泽丝业商人公建,已经有170余年历史。我国向有祭祀祖先和行业祖师的优良传统,先蚕祠就是祭祀蚕丝行业祖师的公祠,它还是盛泽丝业公所和农会的办事处所。
5、吴江文庙
吴江文庙,亦名吴江孔庙。全国最早建造的孔庙在山东曲阜,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翌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立庙。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孔子创立的儒学,敕令在京城和各州县建造孔庙。据说全国孔庙最多时达3000余座,随着岁月流逝,沧海变桑田,至今各地孔庙尚约有300座。偌大一个中国,仅存这么些孔庙,而吴江作为一个县级市拥有其一,不可不谓之幸甚。
吴江孔庙坐落在吴江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至淳祐年间(1241—1252)先后建大成殿、崇圣祠、通号舍、琴书楼、登龙桥等,宋代末悉毁于兵燹。元至元元年(1335年)至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正殿,塑圣贤像,建棂星门、仪门、戟门等建筑。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镌刻卧碑,建观德亭,筑泮池、石桥等,以后陆续建文昌阁等,扩建名宦、乡贤祠。清咸丰十年(1860年)年,孔庙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大成殿,十二年(1873年)重建崇圣祠,为现存格局。
现今,步至吴江孔庙前,只见一座四柱三间的棂星门矗立在大成殿前,穿门而入,一条石板甬道向前延伸着,甬道东侧是一个花园,园中池水涟涟,花木扶疏,假山嶙峋,一座飞檐翘角的六角亭翼然东南角山石之巅,池内金鱼在游弋嬉水,跃起阵阵波漪,甬道西侧为一草坪,坪上绿树与山石参差错落,相映成趣。甬道尽处即是大成殿。该殿为庑殿式,重檐,面阔五间计24 7米,进深三间计13 3米,外檐斗拱重翘,门前中三间排列着落地长窗,边上两间为半窗,殿上方高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竖匾,“大成殿”三个大字系由著名书法家徐穆如先生书写。据志载,大成殿正中祀至圣先师孔子,殿东、西两旁祀“四配”。所谓“四配”,系指孔子的学生、“复圣”颜渊,孔子的孙子、“述圣”子思,孔子的学生、“崇圣”曾子和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亚圣”孟子。另外,大成殿内还祀闵子损、冉子雍等“十二哲”及诸先贤。
出大成殿,又是一个大草坪,鹅卵石甬道交错其间,石桌石凳掩映在绿树丛中。沿着甬道走过草坪,便是崇圣祠。该祠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计26米,进深三间计11米,门前中三间排列着落地长窗,边上两间为墙,墙上开着圆形花漏窗,祠上方竖匾“崇圣祠”三字也为徐穆如先生所书。崇圣祠与大成殿前后相望,蔚为壮观。据志载,崇圣祠祀孔子先五代以及“四配”、“宋六子”之父。
大成殿、崇圣祠的左侧为吴江政协于2001年10月建造的“历代名人咏吴江”碑廊,廊中立有张翰、白居易、杜牧、陆龟蒙、陈尧佐、苏舜钦、王安石……陈去病、柳亚子等历代名人吟咏吴江的42块诗碑。右侧则是吴江市政府于2002年7月建造的“孔子论语集句碑廊”,立有《论语》选句等43块碑石。
大成殿的西边为吴江县学遗址。遗址中为一碧水池,池中金鱼历历可数,池四周山石嶙峋错落,圆形半岛上一株树皮斑驳的金针松伸展着虬枝,池南侧有一座由武康石砌置的断桥显露于清波之上,为宋代遗物,系当年吴江县学内泮池石桥遗存,池北侧水中有三个巨大的青石柱础,为明崇祯二年(1629年)重建吴江县学明伦堂的遗迹。遗址北边建有一座名为“坐仰先贤”的碑亭,亭中立着一块明万历元年(1573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徐师曾所记,梁林、何绥等当时吴江政要同立的“重修吴江县庙学记”石碑。此碑虽已有碎缝,但上面的文字可辨:“今天下,无无学之郡县,亦无无庙之学。慨自宋兴迄于庆历,而天下学宫犹不能备,独我吴江之学肇于大中祥符(1008—1016),盖前此三十余年,可谓幸矣……”由此可知,吴江的县学要比宋庆历年间(1041—1048)全国各郡县都有庙学时要早30多年,于此,也可证明吴江实乃文化教育的先驱之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垂虹路172号
乘车线路:吴江区内乘94、109、113、202路空调等路公交在吴江中学站下车可达。
6、吴江报恩寺
报恩禅寺坐落于柳字圩,位于屯村社区及西侧,据寺内碑文(碑1959年被毁)和清顺治《屯村志》记载: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唐大中二年(848年)一名为顾文通的王裔为报恩舍宅再建,占地120亩。整个禅寺由山门、石佛大殿和观音殿三部分组成,是江南五大古刹名寺(即金山寺、天宁寺、白鹊寺、灵隐寺、报恩寺)之一。
寺院“庙田”唐至明前期有三千余亩,或和尚自种,或租给当地农民耕种。寺西建有小屋和打谷场,有条小河,称“和尚浜”,建有歇船的船坊。东边有座古桥,名为报恩桥。寺设有东西两庵,西庵称“洗心堂”,坐落在镇西义危圩,因圩有石塔一座,故称石塔圩;东庵称“济渡堂”,坐落在夫字圩(镇东南),故称和尚角(现砖瓦厂址)。
相传五代十国遭兵燹(909~960年)。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僧玄重建,敕赐净戒坛,寺基95亩。
明永乐(1403~1424年)初,运粮官军停泊东关,0寺田中油菜籽,被寺僧逮住,运粮官军即以叛僧截皇粮为由奏请朝廷,抄毁寺宇,塔尽废,并将三千余亩常住田没入官府,僧被逮至京,后辨明释放。
宣德年间,僧良上疏奏请重建,占地50亩,以后正统(1436~1449年)、天顺间(1457~1464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先后增修,万历十九年(1591)、二十九年(1601年)两次又加整修,崇祯年间(1628~1643年)置常住田百余亩。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僧浮石增建两廊,乾隆八年(1743年)僧宗开重建观音殿,光绪五年(1879年)尚存。
民国初期,僧守殿基,重建了五大间砖木结构殿堂,称为观音殿,按原样塑佛像供奉,后日军侵入,破坏严重。解放初,报恩寺残存文物仅有:一座观音殿,四尊石雕大佛(如来、文殊、弥勒、普贤),一尊木雕观音菩萨大佛,三尊泥塑大佛(观音、善财、龙女)。大殿的石梁石柱、青石雕刻的佛石还完好无损,两块青石碑依然竖立在大殿前面。大殿柱的石梁石柱倒塌在地,观音殿的殿基一米多高的青石石驳岸还完整,三口铁铸大香炉和一口金属大钟尚保存完好。石驳岸边有8棵黄榉,寺内有银杏、黄榉、桂花、黄杨、玉兰等。上述文物在20世纪50年代都曾登记上报。
1954年洪水爆发,低田圩围告急,石驳岸、大殿石雕佛台都被拆去护岸,甚至连“天济”古桥也拆去修圩,同年寺内的菩萨被砸,并以火焚之。至1958年两座石碑、两只石狮子、四尊石雕大佛被砸,并运去烧石灰;一只大钟、三只铁香炉被砸碎,运去“大炼钢铁”,牌楼拆去当柴烧。1970年,石佛大殿的石梁石柱(见方50~60厘米、长8~10米)被拆去作乡村石桥之用。
相传,乾隆帝下江南至苏州时,向知府提出要去报恩寺进香拜佛。乾隆帝只知报恩禅寺坐落在有个带“吴”字的县境内,但不知在吴县还是吴江境内。知府听了暗暗叫苦。乾隆帝去进香,要公开身份,还要接驾开道。报恩禅寺在屯村,路途遥远,修大道显然时间上不允许,舟船也一时难觅。冥思苦想,就向乾隆帝说,报恩寺离府不远。随即知府连夜吩咐下去,把吴县境内的北塔报恩禅寺修饰一新,并挂上报恩禅寺牌匾。次日乾隆帝遂到北塔寺进香。后乾隆帝拨款重修“报恩禅寺”(北塔报恩寺)。所以,至“文革”前,苏州北寺塔前的石碑楼坊上一直挂着“报恩禅寺”的匾额。
7、盛泽济东会馆
济东会馆坐落在斜桥街上,1986年7月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原规模较大,后因年久,其建筑或坍圮,或改建。现存建筑为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有门厅、茶厅、议事厅三进,坐北朝南,占地32926平方米,三进均面阔三间,硬山顶,现辟为盛泽图书室。大门临街依河,当年装卸货物、迎宾送客十分方便。墙门前立有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蹲若一只栩栩如生的石狮,墙门中间石库门框内开着两扇黑漆大门,门两侧是清水砖柱,门上方砖刻“济东会馆”四个大字在飞檐翘角的映衬下透射着古朴的气息。墙门内方砖铺地,里侧排列着镂花落地长窗。过门厅,是一个狭长的天井,石板地上摆放着几盆翠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第二进为茶厅,系会客之处。两根黑漆大柱立在厅前侧,里外两侧均排列着镂花落地长窗,梁枋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现该厅为阅览室,人们正安坐其内,默默无声地读着书报。过前厅,是一个宽敞的天井,天井偏南建有戏台,现台基尚存,天井前侧东西各开有一门,均有门额,东为“瀛洲”,西为“阆苑”。这两门额颇富涛情画意,“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云道:“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阆苑”,是传说中的神仙居处,常用指宫苑,如苏东坡有诗句云:“阆苑千葩映玉霞,人间只有此花新。”从这两个门额中,可以想像出当年这里如神境、似仙处的景象。天井两侧建有走廊,与茶厅后面的走廊相环通。
明代末期,盛泽丝绸业已相当发达,“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入清,“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成萃焉”,至乾隆年间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随着丝绸业的发展,全国各地来盛泽做生意的商人日益增多,从清顺治年间起便有了会馆。至乾隆、嘉庆年间,各地商人则纷纷筹款建造会馆。一时间,盛泽会馆林立。当时,《盛湖竹枝词》中就有一首形容了这一景象:“栋宇沉沉会馆多,承平商货万千罗……”
据当地方志记载,清末至民国年间,盛泽尚有八所会馆,有康熙四十九年(1710)建的山西会馆,乾隆年间(1736—1795)建的华阳会馆、宁绍会馆,嘉庆十四年(1809)建的徽宁会馆,有附设在关帝庙和西庙内的金陵会馆与绍兴会馆,另外两所,均为山东商人所建,一所是兖州府济宁州人集建的济宁会馆(亦名任城会馆),另一所便是济南府人于嘉庆年问建的济东会馆。尔后,『ll西会馆在抗战时为日寇所焚毁,济宁、金陵两会馆在“文革”中被作为“四旧”拆毁,宁绍、绍兴会馆被改建他用,徽宁会馆(仅门厅)迁至目澜洲公园,华阳会馆现也已不存,相比之下,济东会馆的命运为最好,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舜新南路斜桥街上
乘车线路:江苏或吴江乘开往盛泽镇或嘉兴的班车,到盛泽后换乘出租或小巴至斜桥街;乘163路公交在目澜路口站下车可达。
8、苏州太湖牛仔风情度假村
度假村坐落于太湖第一岛——西山岛。周围积聚着林屋洞、石公山、缥缈峰、明月湾古村等著名景点。
度假村建筑按照美国西部小镇风格建造,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粗犷、豪放的原生态风格。度假村的企业使命是“与你一起开创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一期项目陆地面积达300多亩,水域面积有200多亩,提供绿色餐饮、住宿、户外游乐、会务、培训等服务,为华东地区少见的综合性大型度假村,是企业团体康乐活动、商务旅游、庆典、会议、年终晚会、拓展培训、游乐、白领自驾游、情侣度假、亲子游、及学生夏令营、冬令营、春游、秋游的理想活动场所。
相关信息
骑马:(圈内骑乘、野外田园风光骑乘、环太湖骑乘)(大马小马一并俱全)骑骆驼乘观光马车动物喂养与观赏:马、骆驼、鸵鸟、山羊等。
水上活动: 水上自行车、双人小蜜蜂、双人小天鹅、水上独木舟、水上飞碟、四人小蜜蜂、四人小天鹅、四人小龙舟,摩托艇、快艇,水上飞拓展设施。
高空:高空铁索桥(1)、滑道(1)、断桥(1)、抓杠(2)、天梯(2)
陆地:网墙(1)、背摔(2)、求生墙(1)、梅花桩(1)、迷宫、定向
水面:水上扎筏,4人小龙舟,游泳等。
游泳戏水:天然泉水,三大游泳池,华东最大露天游泳池,达5000平方米。
射箭:男士弓、女士弓、少年弓,弹弓迷你小摩托,卡丁车,沙滩车,协力车热气球:(天上飘)。
露营:印地安帐篷、蒙古包。
烧烤:提供食物,自带食物随意选择。
康乐活动:卡拉OK、手动足球、滑板球、台球、象棋、围棋、麻将、飞镖、投篮机。
运动类活动: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网球。
有机蔬菜:无化肥,无农药,健康养生。
会议:大会议室(可容纳150人)、小会议室(可容纳30人)。
餐饮:健康养生餐、茶水、点心、水果。
住宿:标间、印第安帐篷、蒙古包、团体房、露营。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苏州太湖西山岛金庭镇消夏湾
乘车线路:苏州市内乘开往太湖西山的班车,到西山金庭镇后在换乘695路在庙东站下车可达。
自驾线路:
沪宁高速——苏州绕城高速东(往周庄甪直方向)——西山出口——右拐沿孙武路、胥香路、环太湖大道(沿双黄线行驶)——过三座太湖大桥——西山岛——沿双黄线直行约8分钟三岔路口右拐沿双黄线继续行驶15分钟至佳怡假日酒店右拐(请注意沿路牛仔路牌)
沪宁高速——苏州绕城高速西(往西山方向)——西山出口——右拐沿孙武路、胥香路、环太湖大道(沿双黄线行驶)——过三座太湖大桥——西山岛——沿双黄线直行约8分钟三岔路口右拐沿双黄线继续行驶15分钟至佳怡假日酒店右拐(请注意沿路牛仔路牌)
苏嘉杭高速——尹山枢纽(往西山方向)——西山出口——右拐沿孙武路、胥香路、环太湖大道(沿双黄线行驶)——过三座太湖大桥——西山岛——沿双黄线直行约8分钟三岔路口右拐沿双黄线继续行驶15分钟至佳怡假日酒店右拐(请注意沿路牛仔路牌)
在林林总总的船菜中,我尤钟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戏称之为太湖“三美”。确实,凡此湖中三珍,常常能激起我深厚的审美感受。有人说,美感肇始于味觉,信然。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就说过,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史上看,味觉的感受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最明显地表现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诸如直觉性、超功利性、个人爱好的差异性等等。依我的审美经验看,与友人或家人在太湖船家品味“三白”,常常能进入审美的双重境界。
一为“直观感相”的视觉审美之境。
名为太湖“三白”,就因三者外表皆为晶莹剔透的雪白之色而获此美称。吴地有关地方志早有记载:银鱼细长如玉簪,形圆而透明,“长不过三寸,色明莹如银”;白鱼体型扁长,通体细鳞,“四时皆有,唯五月中梅雨多则大上,色莹白如银”;白虾洁白透明,晶莹如玉,故又称“水晶虾”,“熟时色乃洁白”。太湖“三白”,不论生时熟时,看来皆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如银如玉,如雪如霜,天然之色,始终如一。有诗赞曰:“玉清腴洁如霜”,“玉”,即为体形较大而色白如玉的银鱼;又曰:“泼剌纤鲜时里白”,据说白鱼于入梅后十五日盛出,“衔尾而来”,故称“时里白”;还曰:“太湖白虾甲天下”,最是养蚕季节所出“蚕白虾”,更是虾中珍品。有美学家说:“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从视觉审美的角度看,“三白”皆给人以洁净无瑕的直觉印象和真朴无染的“直观感相”,烹制之后,端上桌来,一眼看上去便呈现出一种清腴本色之美。
二为“以恬淡为味”的味觉审美之境。
吴人爱食银鱼历史悠久,传说春秋时吴王也有此好,而西施却不识此珍,有诗曰:“西施不识吴王,却道银鱼是面条。”原来银鱼“细如丝,软如绵”,吴中人也有称为“条鱼”、“面条鱼”或“残鱼”的。西施赏其鲜美而据形名之,也不能说错。银鱼肉质细嫩肥腴,宜清炒,也可炒蛋、炒雪里蕻,以求清淡中略显厚味;还可用蛋清调和烧芙蓉银鱼汤,乍看似“浪里白条”,细啜则清鲜爽口;口重者,也可加鸡汤、火腿煨之,名为三鲜银鱼汤,纯味稍减仍不失其真。
微鳞细骨的白鱼鲜嫩肥美,肉味纯正,宜清蒸而保其真味。一盘清蒸白鱼有雅名曰“太湖玉白鱼”,葱段如翠,姜丝金黄,银光晶莹从中透出,蒸气浮浮,见之生津,“触箸纷解,鲜美冠时”。也有人把活鲜白鱼以刀刮肉剁烂,加以调料拌搅作团,放沸水煮熟,并以冷水养之,临食氽鸡汤紫菜煮滚即起,做成鱼圆汤,鱼圆入口而化,清汤则清爽有余味。冬日白鱼还可敷以轻盐微腌,并加酒糟两日而成糟白鱼,清蒸而食,虽为腌品却有鲜洁气,别有风味。白鱼古来就传盛名,据《吴郡志》称,隋代即入贡洛阳,声震中原。有诗云:“风味分明湖海别,黄鱼哪及白鱼肥”;“特产犹夸‘时里白’,渔郎争网石湖中。”
清代李渔说:虾为荤食之必需,犹甘草之于药也。然而虾族品种繁多,唯太湖白虾尤为壳薄肉嫩,细腻甘美,品味独佳。白虾宜轻盐水煮,水沸起镬,真至味也。还有一种醉白虾,以酒呛时,旋即下调料加盖略闷片刻。其时,白虾醉态十足,有不胜酒力鲜蹦活跳者,有一时贪饮烂醉如泥者,形形色色,妙趣横生。食之,柔滑鲜腴,确为食中极品。
一般说来,“一白”一本色,“一白”一本味。考究真味自得,以防外设。但在苏帮菜的创新菜谱中,也有合“三白”为兼味,制成各色佳肴或点心,倒也别具一格。甚至“三白”之外,再加多种原料精心加工而成,如一只“翡翠玲珑白玉羹”,除太湖“三白”之外,又适当调以莼菜、塘鳢鱼、激浪鱼、荠菜、鸡中翅等,八味调和,仍然不失正宗治味之道,清淡中而有醇厚味。
“三白”之味,皆为淡中之味。中国美食,审美境界各有不同:厚而有味,浓而有味,是一种境界;薄而有味,淡而有味,是另一种境界。《老子》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恬淡之境也可以理解为人品与食品相统一的和谐之美。品尝“三白”,犹若读陶渊明和王维的田园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不假盐醯,至味自存,真可谓“清腴有穆如清风之味”。
中国历史名人有哪些
尧、舜、禹、姜子牙、周文王、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左丘明、荆轲、管仲、晏婴、信陵君、廉颇、蔺相如、晋文公重耳、齐桓公、范雎、屈原、子产、秦始皇、刘邦、项羽、韩信、贾谊、晁错、刘彻、司马迁、曹操、司马光、李广、霍去病、卫青、马援、刘秀、刘备、班固、、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李世民、薛丁山、杨家将(一家)、岳飞、秦桧、赵匡胤、李时珍、成吉思汗、文天祥、李白、李密、李清照、杨贵妃、诸葛亮、关羽、周瑜、陶渊明、王羲之、刘禹锡、范仲淹、郑板桥、海瑞、朱元璋、郑成功、崇祯、史可法、韩非、李斯、赵高、秦始皇嬴政、陈胜、吴广、孟尝君、毛遂、张良、萧何、樊哙、英布、曹植、诸葛亮、黄道婆、杜甫、李渊、郭子仪、安禄山、西施、王昭君、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纳兰容若、 袁崇焕、雍正、康熙、乾隆、多尔衮、慈禧、林则徐、黄兴、袁世凯、孙中山、陈独秀、谭嗣同、胡适、鲁迅、毛泽东、蒋介石、张学良、周恩来、共和国十大元帅
唐寅(1470—1523),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数中国历代画家中,唐寅知名度最高,他的名字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三笑”、在民间广为流传,
唐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叉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所推崇。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俊逸秀挺,颇见功夫。此外,他还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见的。唐寅,为“吴门画派”中的杰出代表,绘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合称“明四家”。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切磋诗文,蜚声吴中,世称“吴中四才子。”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画上人物、车、驴用笔细劲,如纸上游丝。近景的坡上有三四株杂树交柯攒影。中景左侧山岩前一高士骑驴缓行,后面一童仆拉着车负琴紧随。刚出岩口,右面两个推车人,匆匆赶路。山路曲折,溪水波动,颇见旅途之辛苦。整幅画不着色,山势平缓。而其中一株树用胡椒点点叶,与沈、文画树叶法神似。
唐寅学南宋院画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是《雪山行旅》图轴。虽画的是雪景,不宜用很多皴笔,但山石结体仍能看出那南宋院画立方块的造型。高山峻岭中的草堂有两翁正围炉驱寒,还有一高土骑着马由童仆支伞挡雪,行走于琼山玉树之间。画的前景主要是枯树三株,枝干是“直”、“斜”、“直”的折法,向上明面微露白色,而暗面特别浓黑,以示雪意。此外《溪山渔隐图》、《灌木丛筱图》也是这种风格,特别是《溪山渔隐图》是一幅长卷,分十个部分,是唐寅作品中难得的佳作。
以南宋院画风格为主的还有《清溪松荫图》、《看泉听风图》、《抱琴归去图》。这些作品用的皴法基本上是小斧劈,皴笔绵密厚重,有的表现了南宋院画的某一方面特色。《清溪松荫图》是典型的小斧劈作品,这是唐寅学周臣时期的精心之作。画面上的远山迎面如巨碑,山头为密密,逐渐疏淡。山腰用云勾烘托山之高峻。这幅画上画一高士呋坐在松荫下昂首观景沉思的样子。高士身上的线条端庄、静穆,势态清高。而其中一松树穿插在岩壁之间,古藤缠绕山峦,有随风微扬之势,用笔老练。
《看泉听风图》主体部分是二高士并坐,正观赏着由岩 洞中流泻的瀑布。瀑布虽不大,然奔流急泻,数处飞流腾跃。唐寅把水势画得极其生动,这是宋院画家们绘画的特点之一。而这幅画的山势突兀,用墨勾皴,明暗清晰,这也是南宋院画特色。树后山岩的皴笔轻而淡,逐渐消失在云间。远山则起走明显,略见山峰,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马远和夏珪作画的一贯作风。《抱琴归去图》也有这些显著特色。
沈万三,名富;字件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人。
元朝中叶,沈方三的父亲沈由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徒至周东(土宅),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周年镇志》卷二),"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明·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漳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关于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大致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三种。
一、垦殖说。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但真正完善地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在"明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自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文中重点提出,沈方三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沈万三依靠垦殖发富,乃至成为豪富,号称江南第一。
二、分财说。有人认为,"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又有人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一即沈万三秀也,(杨循吉《苏谈》)。总之,沈万三是得到了吴江汾湖陆氏的资财,才成为江南巨富的。
三、通番说。据《吴江县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这说明沈万三是由于把商品运往海外贸易,才一跃而成为巨富的。
事实上,沈万三之所以成为江南巨富,以上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是密切关联的。如果说沈万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说明他有了立业的根本。沈万三得到了汾湖陆氏巨资,更由于“治财”有方显示了他出色的"经济管理"的才能才有了致富的本钱和关键。他有了这样的巨资后,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市面他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开始了他大胆地"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就是从贸易中赚下的一部分钱,购置田产,另一部分钱作经商的资本。所以说,沈万三是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而一跃成为巨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实为沈万三父子之功。"
沈万三富得连朱元漳都眼红;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击后,又很快衰落了。
第一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后。据《周庄镇志》记载,"《明史。马后传》洪武时,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稿军,帝忍日: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日,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戌云南。"
除沈方三充军云南之外,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万三除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外。还以龙角贡献,并献有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土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庑、酒楼等。这次打击不仅使沈家失去了沈万三这个当家人;而且富气也减去了大半,可谓人财两空。不仅如此,沈万三当时被捕时,周庄镇上株连甚多,有尽诛周庄居者之说。幸亏镇人徐民望不避斧钺,台御状至京城:才救下周庄全镇老小。
第二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户役故,缧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周庄镇志卷三。冢墓)。这次沈万三子沈旺的两个儿子沈至、沈庄(伯熙)又为田赋坐了牢,伯熙当年就死在牢中,后移葬于周庄杏村。这样,从根本上动摇了沈家的基业。
第三次汀击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奏学文与蓝玉通谋,诏捕严讯,诛连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洋武三十一年二月学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周庄镇志》卷六·杂记),这次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杀头,没收田地,可谓是满门抄斩了。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急剧地衰落了。"沈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沉重的打击,只能家破人亡。
就这样,号称江南第一豪富的周庄沈万三,由兴盛走向了衰落,但他毕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人物,他在周庄的遗迹,也使中外旅游者及专家学者深感兴趣。
山东省历史上名人辈出,不胜枚举。
春秋时期有:齐国大夫晏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他的学生曾子;兵家孙武;
战国时期有:名医扁鹊;哲学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鲁班;围棋名手弈秋;军事家孙膑;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孟子;思想家_梁赤;
汉代有:医学家淳于意,其女儿使废肉刑的缇萦;水利家_宽;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伏生;文学家东方朔;经学家匡衡;文学家韦玄成;农学家汜胜之;文学家孔融;经学家郑玄;哲学家仲长统;文学家王粲;文学家刘桢;天文学家刘洪;;
三国时期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经学家、训诂学家、郑玄孙炎;
晋代有:数学家张邱建;文学家羊祜;玄学家王弼;文学家左思;书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有: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诗人颜延之;文学家鲍照;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文学家温子升;文学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名医徐叔向;医学家王叔和;史学有崔鸿;农学家贾思勰;
隋朝有:画家展子虔;
唐朝有:天文历算学家崔善为;诗人储光羲;文学家段成式;
宋朝有:学者胡旦;文学家王禹_;学者、文学家石介;医学家钱乙;文学家晁补之;医学家成无己;女词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金代有:历算学家张行简;水利家王居卿;围棋名手刘仲甫;古代建桥工程专家王辟之;画家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画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处机;金末史学家孔元措;金代史学家、书法家party怀英;词人、学者周密;
元代有:著名诗人和散曲家杜仁杰;史学家、文学家王恽;水利家贾鲁;文字学家杨桓;散曲作家、文学家张养浩;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高文秀;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王祯;戏曲作家康进之;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四书五经注释者董养性;
明朝有:机械家王诏;民间水利家白英;文学家谢榛;戏曲家李开先;散曲家冯惟敏;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攀龙;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书画家邢侗;学者焦_;文学家、诗人于慎行;散曲作家刘效祖;名医毕荩臣;
清朝有:文学家、药学家王象晋;戏曲作家、文学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薛凤祚;历史学家傅以渐;经济学家张尔岐;诗人宋琬;史学家马马肃;文学家田雯;诗人曹贞吉;史学家张昭潜;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戏曲作家孔尚任;书法、绘画家潘伍云;诗人赵执信;书画篆刻艺术家高凤翰;医学家黄元御;书法家刘墉;地方志学家李文藻;学者孔继汾;儒医孔继_;学者孔继涵;经济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民间名中医綦沣;文字学家王_友;著名金石学家、校勘学家和书法家许瀚;文学鉴藏家、古钱币学家李佐贤;金石学家陈介祺;医学家蔡玉珂;教育学家武训;著名金石文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艺术家孙中新;藏书家杨以增;著名学者和古籍编纂家马国瀚;金石学家吴式芬;针灸名医杨作质;兵器制造专家丁守存;名医臧应詹;史学家、书法家吴浔源。
不辍,已有2500年的历史。据1985年《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我国现存旧地方志8264种、1232万卷,占全部古籍总数的10%。《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今重要图书总汇,存“经、史、子、集”178万卷,其中地方志著作是史部著作的441倍。
1、周
方志很早就受到了重视。《周礼·诵训》上记载:“掌道方志,以诏观事”。当时,“诵训”这一官员的职责就是为王述说方志所记述的四方之事,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便于治国。
2、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 县志书随着郡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3、两汉
朝廷命令地方官府,把记述郡国地方的山川、物产、贡赋、风俗等情况的“郡国地志”,随同“计书”报送太史府。刘秀做了皇帝后,为表彰他的家乡南阳,诏令撰作家乡风俗志书。由于帝王、朝廷的倡导,“郡国之书,由是而作”。此后,郡县编纂志书的风气大兴。东汉的郡县地志,随同郡国的“计书”上报朝廷,大多保存在兰台。作为兰台令史的班固,才有可能利用这些郡县志书资料,写成了著名的《地理志》。可见两汉时期,曾经编纂和保存了大量的郡县地志。据古籍记载,如《寿春记》、《巴郡图经》等等,都是著名的志书,并为后人所征引。
秦汉以后,地方志逐步发展和充实,发展为舆地图、图经、图志、图记、地记和郡国之书。
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正史;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是第一部全国性的区域志;东汉光武帝刘秀诏令撰修的《南阳风俗传》,是我国官修地方志书的开端。
4、魏、晋和南北朝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编史修志之风盛行。地方豪门势力为了炫耀一方,不仅修家谱,还修地方志,于是支持官府,或是私下纂修地方志;地方官也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统治一隅之地,也乐于修志。编修了大量的地方志书。
当时大多叫做“地记”,著名的有《娄地记》、《冀州记》和《会稽记》等。晋人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是目前保存下来较早的一部私人编修的地方志书。该书内容翔实,已有一定的“义法”。后人编修云南、四川等地的志书,往往“据以为典则”。
5、隋
大业年间,隋炀帝“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从此以后,历代统治者都竞相仿效,由朝廷或官府出面来编纂地方总志。渐渐地修志也就成了历代官府的主要职责之一了。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朝曾经编修了《诸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五十卷,《区域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其余记注甚众”。可见隋朝曾经编修了相当数量的地方志书。
6、唐
朝廷规定:各州郡的图经,每三年编修一次,并报送尚书省。以后改为五年编报一次。如果州县有所变动,山河有所改移,则不在五年之限。唐王朝先后还编纂了《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全国性的志书。《括地志》一书曾“博采方志”。《元和郡县图志》是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编纂的,在各道之下,均记述了郡县的基本情况。这从侧面可以说明唐代州县志书的编纂,是比较广泛的,如果没有郡县志书作为基础,全国性的志书是难以编成的。
7、宋
朝廷重视图经的编纂,规定每三年编修一次。各名郡大县都编修了图经,有些郡县数次编修。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朝廷命知制诰卢多逊等“重修天下图经”。大中祥符年间,李宗谔撰修《祥符州县图经》,计一千五百五十六卷。该书是以各路州县所报送的图经为基础编成的,成为北宋州县图经的总汇。宋徽宗大观年间,朝廷置“九域志局”,专门从事志书的编篡工作,这是史书记载较早的专门修志机构。
宋朝三令五申编纂图经,大大促进了地方志书的发展。“州县皆修图志”。当时编修地方志书相当普遍。宋代流传下来的府、州、县地方志书,远远超过了它的前代。其中著名的有《三山志》、《新安志》、《剡录》等等。南宋时期修纂的乾道《临安志》,记载了宫阙官署、沿革、星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学校、物产等等,书后还附有亭、台、观、阁、轩等。
传说当时朱熹到江西某地上任,当地属官搜肠刮肚,准备垂询,并备礼载酒,远远跪接。谁知朱熹撩开轿门,开口就问:“志书带来没有”众人末料到这一着,面面相觑,悔之莫及。从此这一带便形成习俗,凡地方官上任或离职,先交接地方志书。
8、元
地方志的编修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朝廷在地区方志的基础上,编纂了全国性的《大元一统志》,记载全国范围的内容。还诏令各省、府、州、县编纂了一定数量的志书,比较有名的有《镇江志》、《四明志》等等。著名的农学家王桢在任旌德县尹时,纂修了《旌德县志》,并用木活字印刷。
宋元时期,志书的体裁也由历史、地理的记载向更高更广的水平发展起来,地方志体裁和形式日臻完备。
9、明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方志发展的兴盛时期。
明代是我国地方志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明廷十分重视编纂地方志书。由朝廷颁布修志凡例,体例全国统一。全国修有《一统志》,省有总志,有通志,都是官修。省以下有府、州、县志,有官修也有私修。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志向远大的平民皇帝,称帝立足不久,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便命儒士编修一统志。后又命各地将城池、山川、关津、水陆道路等编报朝廷。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朝廷下令:天下郡县卫所皆修志书。此后,各郡县有志,“实始于此”。明万历年间,已有人盛夸“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乾隆《满城县志》序)。当时,有些府县志书,编修多次。关于专志的编纂,也相当普遍。现存明代志书约有上千种,其中以县志为最多。
东港区地域内有历史记载的第一部县志《日照县志》,就是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知县杜一岸主持编修而成。
10、清
清代是我国古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
清代是我国封建时代地方志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修志的规模是空前的,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三次重修《一统志》,清政府还一再诏令全国各州县修志,雍正时更规定各省府州县志要六十年修订一次。因此,我国历史上清代编纂的地方志最多。
清王朝在全国巩固了统治地位后,地方官府就积极倡导修志了。顺治年间,河南巡抚发动修志,当时的十二州九十五个县,基本上都编修了志书。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玄烨下令编修一统志,并命各省及府、州、县编纂志书。雍正、嘉庆年间,清王朝又先后下令编修一统志和省通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州县志书的发展。光绪年间,学部下令编修乡土志。不少州县的乡土志内容编纂得比较简明。在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还编修了相当数量的乡镇志,如《南翔镇志》、《乌青镇志》、《杏花村志》等等。清代方志鼎盛的原因,主要是清朝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同时,时势造英雄,一批著名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脱颖而出,如戴震、钱大昕、章学诚、李慈铭等。据初步统计,现存的清代志书,约6000种,占现存旧志总数的75%左右。著名的志书有《灵寿县志》、《遵义府志》、《六安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等等。
清代官修的州县地方志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很丰富。其中关于地理、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科学技术、农民起义、典章制度及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记载,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这两部地方志非常的大,内容也十分丰富,基本上包括了全国所有的地方志,找寻全部资源不易,不过我还是收集到了全部资源,
全国最全方志丛书大合集《中国方志丛书》一千七百二十九册约58G
集成了国内最全最广泛的各省县志、乡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一千四百一十二册约180G
这两部巨大的地方志我是在 古籍阁 中下载到的全部资源,现在还可去下载到
《中国地方志集成》各省份目录:
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
乡镇志专辑(全32册)
乡镇志辑, 史念海、谭其骧等编,中国书店1992年,pdf格式
云南府县志辑(全83册)
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
台湾府县志辑(5册全),上海书店,1999,pdf格式426M
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pdf格式,14G
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
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
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山东府县志辑(95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4,pdf格式
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
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
提取文件夹名bat
江苏省府县志辑(68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
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
海南府县志辑
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 民国以前湖北方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pdf格式,115G
湖南府县志辑(86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pdf格式14G
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
目录树bat
福建府县志辑(全40册)
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
辽宁府县志辑(全23)
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
陕西编(57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7,pdf格式
黑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中国方志丛书》省份目录:
01江苏
02安徽省
03浙江
04江西省(缺1种)
05湖南省(全)
06湖北省(全)
07四川省-全
08山东省(全)
09山西省(全)
10河南省(全)
11河北省(缺2种)
12陕西省(全)
13甘肃省(全)
14广东省(缺2种)
15广西省(缺1种)
16福建省(缺3种)
17云南省(缺3种)
18贵州省(全)
D西部地方(全)
E塞北地方(全)
F东北地方(全)
中国方志丛书(补残缺24种),
部分省份目录:
─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1 嘉庆庐州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1)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3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2)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4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3)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5 嘉庆合肥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6 康熙含山县志 道光巢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7 光绪直隶和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8 嘉庆无为州志地 民国无为县小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9 光绪庐江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0 康熙安庆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1 民国怀宁县志 民国怀宁县志补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2 康熙桐城县志 道光续修桐城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3 光绪霍山县志 乾隆望江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4 民国宿松县志(1)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5 民国宿松县志(2)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6 民国太湖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7 民国潜山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8 同治六安州志 (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9 同治六安州志 (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0 同治霍邱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1 光绪寿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2 嘉庆重修舒城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3 道光阜阳县志 民国阜阳县志续编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4 乾隆颖州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5 光绪亳州志 民国毫县志略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6 光绪重修凤台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7 同治颖上县志 颖上县志校补 民国临泉县志略 民国太和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8 光绪宿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9 乾隆砀山县志 嘉庆萧县志 同治续萧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0 乾隆灵璧县志略 乾隆泗州志 光绪泗虹合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1 嘉庆怀远县志 光绪重修五河悬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2 光绪凤阳府志(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3 光绪凤阳府志(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4 嘉庆备修天长县志稿 光绪滁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5 民国全椒县志 道光来安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6 道光定远县志 光绪和凤阳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7 乾隆太平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8 民国芜湖县志 雍正建平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9 民国当涂县志 (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0 民国当涂县志 (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1 道光繁昌县志 乾隆铜陵县志_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2 光绪广德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3 嘉庆宁国府志 (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4 嘉庆宁国府志 (二)
│ 中国地方志
本文2023-08-05 17:39: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