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各大图书馆营业时间调整通知
苏州各大图书馆营业时间调整通知
吴江图书馆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为切实保障读者的健康安全,吴江区图书馆自12月22日起调整开放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吴江区图书馆开放时间调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读者自修室正常开放;
2吴江区图书馆三楼亲子绘本馆、古籍阅览室、四楼期刊阅览室暂时关闭;
开放时间如有调整,将及时告知,请关注“悦读吴江”微信公众号相关公告,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吴江区图书馆
2022年12月22日
太仓图书馆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为切实保障读者的健康安全,太仓市图书馆自12月22日起调整开放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娄东书房、娄东书柜、24小时自助借还街机正常开放。
开放时间如有调整,将及时告知,请关注太仓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相关通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太仓市图书馆
2022年12月22日
主要收藏了与本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有关的国内出版物,还收藏有英、日、俄等文种的国外出版物,截止2002年底,藏书约达250万册。中文期刊15000多种(包括建国前期刊3200多种,报纸147种,不少为国内孤本),外文期刊约4000种,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出版物3万多种,中文古籍和地方文献近4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占全省现藏古籍的1/4,善本约占全省现藏善本的1/2以上)。入藏本省各种版本地方志也较齐全,尤其闽台文献和谱牒收藏较完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台湾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等方面藏书达到国家级研究学科文献水平。
此外,大量入藏不同载体的出版物,如视听资料、光盘资料、缩微资料,建立了福建省图书馆网站,提供到馆或远程信息的检索服务。现有全文电子资源有:国研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 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文史哲法律社科类)、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全文电子图书。题录数据库有:族谱数据库(馆藏目录)、福建省中文社科工具书联合目录、英文工程索引光盘数据库、外文期刊联合目录、港澳专题书目、香港澳门专题资料索引数据库等。其他还有:台湾专题数据库(全文)、福建地 方土特产品资料数据库和国企改革专题数据库等,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中文报纸
内地当年出版的中文报纸350种左右,报纸合订本43万多册;还有收藏十余种的港澳台报纸;解放前报纸。(阅览请到一楼中文报纸阅览室)
中文期刊
收藏期刊(包含解放前非福建地区出版的期刊、港澳台期刊,以及上万张资料、画报)15万种,其中现刊达4300多种。收藏期刊合订本近20万册。(阅览请到一楼中文现刊阅览室和一楼中文过刊阅览室,期刊外借请到一楼中文过刊阅览室)
中文图书
收藏近170万册的各类中文图书及5万多册中文工具书,其中台湾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等方面藏书达到国家级研究学科文献水平。(阅览请到二楼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三楼中文社科图书阅览室、三楼中文综合及中文工具书阅览室、三楼装饰装潢艺术图书阅览室;外借请到二楼第一外借室、第二外借室、第三外借室)
古籍图书
图书馆古籍特藏在鳌峰、凤池、正谊、致用四书院藏书的基础上,先后汇入福州藏书楼、福州阅书报社、螺州陈家、崇安潘家、福州郭家等诸家藏书;1949年建国后至50年代,又搜集到乌山图书馆、大通楼、斋、冰寄庐等多家藏书;又接受了陈绍宽、傅衣凌、郑效洵等名人藏书,古籍善本和地方文献达近4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占全省现藏古籍的1/4,善本约占全省现藏善本的1/2以上。(阅览请到三楼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姓氏谱牒
现收藏有上千种各种版本的族谱文献,其中有很多的闽台关系族谱、福建与东南亚关系族谱,可为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寻根访祖提供第一手资料。(阅览请到三楼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地方文献
包括福建地方志、闽人著述和地方文史资料。收藏有从省志到各地府志、州志、县志,还有山水志、寺庙志和乡土志等专门志书;收藏的闽人著述既有手稿本、批校本,又有一般的刻本、排印本和手抄本等;还收藏了全省各个地市县的各种文史资料,可从中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阅览请到三楼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外文图书
收藏有英、俄、日文为主的各类外文图书14万多册,包括科技、经济、文学、语言、艺术等学科的专著或读物以及各专业工具书和美国大学目录。(阅览、外借请到四楼外文借阅室)
外文报纸
收藏有历年来包括政治时事、外语学习等进口及国内出版的外文报纸。(阅览请到四楼外文借阅室)
视听资料
收藏有DVD、VCD、CD、录像带、录音磁带等各类视听资料2万余件,有国内外故事片、电视连续剧、风光、旅游、语言教学、军事、科技、体育、卫生、经济、管理青少年教育、教学等各类音像资料。同时还拥有福建文化信息网上的视频资料。(外借、阅览请到二楼视听借阅室,视频点播请到二楼电子阅览室)
电子资源
收藏有近两千种,主要有《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光盘、《四库全书》原文电子图书、《世界军事百科》、中学生各科目学习及题库光盘、会计考试题库及辅导教材、世界科普知识百科、网页制作素材大全、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多媒体英语文学光盘、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多媒体CAI教学课件、各种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阅览请到二楼电子阅览室和一楼中文现刊阅览室)
数字资源
现有全文电 子资源有:国研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文史哲法律社科类)、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全文电子图书。题录数据库有:族谱数据库(馆藏目录)、福建省中文社科工具书联合目录、外文期刊联合目录、港澳专题书目、香港澳门专题资料索引数据库等。其他还有:台湾专题数据库(全文)、福建地方土特产品资料数据库和国企改革专题数据库等。(查阅、检索请到二楼Internet阅览厅,或到二楼自动化部通过开户方式进行远程信息检索。)
缩微资料
现拥有一整套的《四库全书》及《敦煌遗书》、还有古籍善本390多种、地方志160多种、族谱168种以及1949年前福建省最主要的报纸90种、期刊290种、49年前东南亚地区的部分报纸、1949年后《福建日报》、《福州晚报》、《厦门日报》等缩微胶片。(阅览、复制和拷贝请到一楼左侧的缩微阅览室)
外部资料
现拥有台湾文献、港澳版中文图书三万余册、报纸、期刊约100种(其中报纸3种、期刊97种),并设有东南亚、新加坡文献专架,可提供查询和阅览服务。(阅览、查询请到四楼台湾文献研究室)
福建省图书馆web网站概况
来图书馆大力加强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于1997年7月开通福建省图书馆网站。主要栏目有馆藏书目查询、个人借阅状况查询、电子资源检索、图书馆概况、图书馆公告、图书馆学会、新书推荐等。此外还链接中文报刊精选、福建文化信息网、中外主要图书馆和本省市县图书馆、福建出版信息等,方便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福建省图书馆正加快本馆特色文献的数字化,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努力提高质量和水平,为读者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宦栋槐
木鬼,原名宦栋槐,安徽芜湖人,自号九阳精舍槐下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皖西学院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安徽省_年美术家协会顾问。
作为徽派水墨的当代****,曾在安徽、北京、欧洲等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深受业内人士好评,作品被国内外多家使馆、博物馆、艺术机构及海内外人士收藏。
中文名:宦栋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芜湖
出生日期:195712
职业:书法家
主要成就:徽派水墨的当代****
代表作品:《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传呼》《中国画名家·木鬼画集》
个人简介
宦栋槐,1957年12月生于芜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皖西学院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安徽省_年美术家协会顾问。1997年在新华出版社主编《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传呼》画集。2002中国画报社出版《木鬼现代水墨》画集、2007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木鬼画集》。1993年《清音》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并选为该展览的广告宣传画,《纠缠系列》收录于《今日中国美术》、《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师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中国美术选集》、《收藏交流》、《中国画家》等大型画集并刊发《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画》、《艺术界》、《美术世界》等专业期刊2005年4月应邀赴欧洲八国艺术访问并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贝里尼博物馆举办画展;2009年10月应德国孔子学院邀请率团赴德艺术访问并在汉诺威举办画展;2011年10月组织策划壮乡行平果美全国十大知名画家赴广西采风活动;
大事记
个人履历
1《宦栋槐山水画展》1990年2月在合肥安徽画廊展出,由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画廊、原六安师专共同主办。
2《95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北京首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全国各大美院、艺术机构和世界各地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大联展,是中国文化部举办的国家级美术盛典。
3《木鬼水墨探新展》1994年在北京香港云峰画院展出,由北京画院、香港云峰画苑中国书画精品北京展示中心等联合主办,此展被列为国内艺术学术动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都各大报刊均作了报道
4《木鬼纠缠系列展》2002年中国科技大学现代艺术中心。
5长期从事艺术教学、研究和创作,曾在新华出版社主编出版《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传呼》画集;中国画报社出版《木鬼现代水墨》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木鬼画集》、《当代中国画名家书系木鬼卷》;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木鬼个人文集《有多少北漂可以重来》。
2011年12月参加大爱中华善行天下为全国贫困地区小学捐建1001所爱心图书室大型公益活动;
2012年2月应国家图书馆之邀进行《艺术与生活》人文讲座;
2013年7月参加精微入玄《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
2013年10月应邀参加第一届中韩文化艺术节和中韩水墨艺术交流展。《艺术品投资频道》、《行走中国》人物栏目和安徽电视台先后拍摄《走近木鬼》、《宦栋槐和他的画》、《一个画家的遭遇》和《安徽人》等电视艺术片,专题介绍木鬼的艺术经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_望》、《中华英才》、《北京晚报》、《美术》、《美术报》、《艺术镜报》、《中国当代绘画经典系列》、《中国一线艺术家》、《中国水墨》、《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艺术报道》、《中国收藏书画》、《中国元素》、《新艺刊》、《收藏关注》《徽商》、《南京晨报》、《文物鉴定与鉴赏》
主编画集
主编《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传呼》画集在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画集邀请了全国各大美院的教授、画院专家等33位著名艺术家参加,并由德国国家电视一台著名编导、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国内外著名批评家为画集撰写前言八千余字予以高度评价,是1997年中国美术界大事记之一,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
从艺荣誉
收录作品
《清音》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览作品集》(作品被选为该展览的广告宣传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寻觅》二幅入选《95中国水墨》画集新华出版社
《脊梁》入选《中国艺术收藏年鉴》四川美术出版社
《眼帘》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京华出版社
《嫁》入选《95中国艺术博览会》画集江苏美术出版社
《过客》入选《中国美术家》画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秋壑》二幅入选《收藏交流》画集台湾艺术潮流杂志社出版
《幕韵》入选《香港中国艺术大展》(香港政府注册)
《对饮图》入选《翰墨丹心——中华书画公益笔会优秀作品集》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嫁》入选《万紫千红——香港回归纪念画册》新华出版社
《对饮图》入选《名家逸品》广州大方斋画廊编
《纠缠》入选《今日中国美术》(该书由北京大学艺术系、中央美院美术史系、首都师范大学等联合编纂,是中国当代美术断代史的重要研究文献,每位艺术家由专家学者撰文评论)人民美术出版社
《抽象水墨》入选《中国近五十年书画名家大型拍卖会画集》山东美术出版社
《山水》入选《中国名家书画集》河南吴道子纪念馆编
《山魂》入选《中国美术选集》山东当代艺术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舌上泾渭壶中乾坤》入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集》中华国际出版社
《纠缠》入选《中国画家》第三届学术年展中国国际美术出版公司
《花鸟》入选《当代中、日、韩水墨画联展作品集》《美术界》杂志社出版
《花鸟》入选《中国画名家作品集》中华国际出版社
《花鸟》入选《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家精典》中华国际出版社
《纠缠》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工人出版社
《山水》入选《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集》《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集》
河南美术出版社
《纠缠》入选《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师作品展》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静物》入选《当代中国画花鸟卷》河南美术出版社
《纠缠》入选《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画家进京邀请展》画集
《纠缠》入选《安徽省高校美术作品邀请展》工业大学出版社
《今日水墨》入选《第六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
国内专业期刊杂志专版介绍
《清音》发表《美术》月刊93年10期(国内外发行)
《圣泉》三幅发表《中国画》季刊94年4期(国内外发行)
《纠缠系列》10幅四个版面发表《艺术界》双月刊1998年10月11日
(国内外发行)
《纠缠系列》发表《艺术状态》杂志以14个版面介绍2001年第1期
(国内外发行)
《游鱼图》发表《_望》新闻周刊1998年第37期(国内外发行)
《泉》发表《诗刊》封三彩版并被配诗月刊94年(国内外发行)
《纠缠》二幅发表《中华散文》月刊封三、封四彩版1999年第3期
(国内外发行)
《村姑》发表《安徽美术家》专辑封面1997年第4期(省内发行)
《醒》二幅发表《安徽画报》季刊1988年(省内发行)
《嫁》发表《安徽美术家》特刊1996年(省内发行)
《今日频道》二幅发表《太阳》杂志1999年11月(省内发行)
《纠缠系列》发表《文化时空》6个彩版22幅图文介绍(全国发行)
《山水》等发表《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1、2封面,2004年3、4、5、6封底介绍
《挣脱桎梏》《诗歌月刊》封底(国内外发行)
《纠缠》《新闻世界》封三整版(国内外发行)
电视专题片
《宦栋槐和他的画》1987年安徽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在文化生活栏目中播出(是宣传我省高校教师有成就的画家首位)(13分钟)
《政协委员风采录》2000年六安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并播出(是全市政协委员10位代表之一)
《一个画家的遭遇》2000年9月安徽卫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介绍作品《对饮图》被省内某酒厂某广告公司作广告宣传画侵权一案胜诉,是我省美术作品侵权案首例,《新安晚报》时事纵横专版报道。
《安徽人》栏目摄制组2002年6月拍摄专题片,介绍我的近作《纠缠系列》(15分钟)
捐赠作品
《黄山秋韵》捐赠中国远南运动会中国代表团,由邓朴方先生颁发证书。人民日报要闻版报道,是中国第一位向残疾人捐赠的画家;
《清音》捐赠中国“希望工程”,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颁发证书;
《对饮》捐赠中华股市文经典诵读工程,由中国青基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主办。
发表作品
《有感于美术高考文科分数线》1989年10月12日在中国美术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讨论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刍议》1986年在《美术向导》国家级杂志发表
《漂在北京》、《我画纠缠》、《学历、职称及其他》在新安晚报发表,其中《漂在北京》随笔在《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连载。
有关报刊杂志撰文评介(按年月日期顺序)
宦栋槐和他的画《安徽广播电视报》1989年3月9日安徽省电视台专题片预告
新人新作——宦栋槐作品介绍《安徽青年报》1989年8月15日记者辉明
新枝伸向明天《十步芳草》——纪实文学集1990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唯真与伪为大敌——记青年画家宦栋槐《皖西日报》1994年7月9日记者徐航翁朝辉
宦栋槐个人画展在京举办《中国青年报》1994年7月14日北京云峰画苑翻译戴滨薄女士
青年画家宦栋槐画展将办《北京晚报》1994年7月18日记者吕隽
宦栋槐其人其画《1994年北京个人画展图录》北京自由撰稿人戈梦
宦栋槐向“远南”捐画《人民日报》1994年8月2日中国体育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主编、著名摄影家郭延民撰文
生命激情的涌动——宦栋槐绘画简评《中国画》1994年65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域外栏目主持人、教授王端廷。
个人作品
请欣赏: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不少图书馆都把地方文献作为本馆的特色馆藏,不断加强其建设、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规范,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加强其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
我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利用工作,早在80年代初,就由原历史资料部下设的地方文献组承担。并设有地方文献专藏库。搬入新馆后,于1997年正式成立了地方文献部,部门内设地方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专藏库、地方文献报刊库、少数民族阅览室、资料库、古籍阅览室、古籍库。地方文献部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之人,中级职称6人、另外2人是新分配来的大学本科生。几年来,地方文献部在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
我馆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采用呈缴、征集、采购、走访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呈缴本方式为主,其它方式为辅。对于一些非正规出版物,由于其不正规的发行渠道,造成征集困难。征集人员一旦获取信息,能够及时上门征求。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资料,如今年6月在我省召开的“民营企业参与西北经济结构调整项目洽谈会”,我馆征集人员走访了这次会议,及时获取了会议上散发的资料。经过近二十年的搜集积累,我馆地方文献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独立的、多种载体构成的藏书体系。
2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
我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管理在迁入新馆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各种类型的文献存在着交叉现象,有的应属于报纸类的小报被归入期刊中,而有些属于期刊类的文献则被归入图书资料中。又如期刊按规定应接字顺排架,但实际上却只是把解放前期刊与解放后期刊分开排列,从而形成两个头。地方报纸则无统一排架,分散陈列等等,这些混乱现象显然不利于管理和利用。针对这些问题,迁入新馆后,特设了地方文献专藏库、地方文献报刊库,工作人员根据地方文献形式上的特征对原有的文献重新进行规范整理。使各类文献径渭分明,排列有序。对新征集到的文献亦严格按收藏规定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为藏书组织、读者服务、开发利用乃至数据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目前,我馆已收藏青海地方文献资料1万册(件),在我省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馆为省内新地方志的编撰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博得学者的广泛好评。如经考证大量古籍和史料,为省新闻出版局编纂《青海出版志》提供了一篇3000多字的《清代民国间青海早期图书雕印出版情况》的考证资料。为西宁市经委编辑《西宁国土资源》提供查阅资料百余份,摘录资料50余篇。其它如《海南藏族自治州志》、《海晏县志》、《共和县志》等地方史志以及《金融志》、《邮电志》等行业史志也都是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后所创造出来的学术成果。还有一些读者长期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后,著书立说,如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秉理编辑出版的《格萨尔集成》第1—5卷,青海师范大学年轻副教授赵宗福同志编辑出版的《历史咏青诗选》、《历代咏藏诗选》、《花儿通论》等书;我馆地方文献开发以二次文献为基础,在1988年编辑出版了《馆藏青海文献目录》,为读者更好地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创造了条件。我馆与地方志编委会联合建设以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地情资料库”的工作正在进行,建成后将使地方文献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尽管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一定的成绩。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但与地方文献工作本身的要求和兄弟省工作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资源基础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基础较为薄弱,各种文献资料只有1万种(册),并且
存在藏书结构比例失调,文献载体类型单一等问题,如我馆地方文献中社会科学方而的资料比较丰富,几乎占了70,而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学科等方面。有关本地区的调查统计、情况介绍、科研成果或具有本地区特点的研究论著则相对收集较少:近几年,随着高科技和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载体形式的文献不断涌现,如音像型、机读型的地方文献,而我馆这类文献的藏量很少。从1987年全省文献资源调查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我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基本没有达到完整级、研究级,收藏水平低,近几年,尽管总量有所增加,但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2)地方文献上作的形式单一
这几年,我馆虽对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有所认识,但是地方文献工作还是停滞在传统的工作套路中。文献征集的主要渠道是依靠政策的扶持,靠其它方式征集到的文献不仅数最少。而且质量不高。读者服务工作也只限于传统的“二传手”式的书刊借阅形式。地方文献工作状况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工作的要
(3)开发利用不足
首先是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底数还没有完全摸清。有些珍贵文献很有可能还沉睡在书架上或书库的某个角落。如《青海民族志》(手稿)是前省内许多民族史志专家潜心研究的成果,其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但到2000年7月才偶然发现。还有如“资料”等也是刚刚整理就绪。其次是系统开发和专题研究不足,索引、目录载体单一,索取、查阅不便;没能把文献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研究成果优势,研究课题不明,研究成效甚微。而馆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在充分利用我馆地方文献后,却屡有著述。
二、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
1、多渠道、多方式、多载体的征集,是增加地方文献资源总量的途径。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同时更需要图书馆本身制订出一整套科学管理的办法和措施。我馆只有征集工作人员1人,面对新形势下艰巨而繁重的征集任务,显得势单力薄,所以应依据本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细则,明确征集范围、任务及征集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工作程序。制订出征集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重点征集对象和一般征集对象、具体实施步骤以及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才能确保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科学性。由于地方出版物出版发行的复杂情况,以及不贯彻呈缴本制度等多种原因,给征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地方文献的搜集不能仅仅依靠呈缴本方式。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门征求、交换、复制等多种方式补充藏书。在载体形式上要不拘一格,使非纸质载体的文献比例增加,不断丰富内容。
2、转变观念,走建设特色馆藏的路子
决定着一个图书馆馆藏能否有别于他馆,不仅仅是藏书布局和藏书总量,地方文献建设的好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建设特色馆藏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求生存、图发展的最佳对策,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文献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3、专题式的研究和开发是提高地方文献使用效益的根本
三、对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设想
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地方文就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通过不断改进和更新,使地方文献建设得到新的提高和完善。为此,笔者对本馆地方文献工作提出几点设想:
1、尽快建立省级地方文献收藏中心
2、加快省级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尽快进行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使地方文献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馆藏地方文献。应积极争取院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地方文献入库,使建成的数据库成为涵盖全省地方文献的自动化检索系统,这不仅丰富了
数据库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向协助单位出售软件的方式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武耕,李玲地方文献工作五十年之探讨图书馆论坛,1999,(1):49一54
[2]黄俊贵,地方文献上作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54一59
〔出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增刊
本文2023-08-05 17:42: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