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知道《日本博物馆法》内容的么?
博物馆是收集、保管、展览有关历史、艺术、民俗、自然科学等方面资料,并以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实物教育的中心,是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教养,陶冶其情操的设施。
日本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一样,是具有较悠久历史的专门设施。
但具备近代化功能的专门博物馆,则是在1951年《博物馆法》制定后才产生的。
《博物馆法>规定:除了将历史、民俗、科学、乡土等原先就被称作博物馆的纳入其中之外,还将天文馆、美术馆、宝物馆、动植物园、水族馆等也包含在博物馆之中。在展示这些博物馆的积极的教育职能的同时,还对设置作为专业职员的学艺员、对公立博物馆的国库补助等作了规定。作为社会教育,机关的博物馆是指由地方公共团体设置的公立博物馆和由民法第三十四条的法人、宗教法人及政令规定的其他法人(日本红十字会及日本厂‘播协会)设置的私立博物馆。《博物馆法》所说的博物馆,是指经过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对照博物馆的目的,审查认为其符合博物馆条件,予以注册的“注册博物馆”。
博物馆是以“收集、保管(含培育)、展示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有关的资料,在考虑到教育性的情况下,向一般公众开放,为提高国民修养、调查研究等实施必要的事业,同时对所收集、保存的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目的”的社会教育设施。为达到该目的,博物馆设馆长、学艺员、学艺员助理及其他职员。馆长掌管馆务,监督所属职员。学艺员为主管有关收集、保管、展出博物馆资料,调查研究及其与之相关的工作的专门职员。学艺员助理协助学艺员的工作。另外,在日本的公立博物馆里一般设置博物馆协议会。协议会的委员由博物馆所在地的地方公共团体的教育委员会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关人员以及具有学识的有经验者中任命。设置博物馆协议会的目的在于使博物馆的运营能够反映地区居民的意见,更能适应地区的实际情况。
为了实现博物馆的目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根据《博物馆法》第3条规定,日本博物馆主要开展如下事业:
(1)大量收集、保管和展出实物、标本、模写、模型、文献、图表、照片、**、录音等博物馆资料;
(2)设置分馆或在该博物馆以外的地方展出博物馆资料;
(3)对一般公众,在利用博物馆资料方面给予必要的说明、建议、指导等,以及设置研究室、实验室、工作室、图书室等供利用者使用;
(4)进行有关博物馆资料的专业性、技术性的调查研究;
(5)进行有关博物馆资料及展示等技术性研究;
(6)编辑和颁发有关博物馆资料的指南书、解说书、目录、图录、年报、调查研究的报告书等;
(7)主办有关博物馆资料的讲演会、讲习会、**放映会、研究会等,以及对举办上述各会进行资助;
(8)对该博物馆所在地或周围地区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文化遗产进行编辑解说或编制目录等以便一般公众利用该文化遗产之便利;
(9)与其他博物馆以及和博物馆具有同一目的的国家设施等紧密联系,密切协作,交换出版物和信息,相互出借博物馆资料;
(10)与学校、图书馆、研究所、公民馆等教育、学术或文化各有关设施协作,对其活动进行援助。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通过博物馆资料来进行的,即在把收集来的资料作为博物馆资料的过程中,使潜在的资料价值明显化,把研究和教育两个要素一体化。如果说公民馆是以“人”,图书馆是以“书”为媒介的教育、文化设施的话、那么博物馆则是以“物”为媒体的教育文化设施。
据统计,至1993年10月1日止,日本已建有博物馆861个,其中公立博物馆423个(占总数的49.1%),私立博物馆410个(47.6%),国立博物馆28个(3.3%)。从种类上来看,美术馆281个(占总数的32.6%),为最多,其次是历史博物馆274个(31.8%),综合博物馆109个(12.7%),科学博物馆89个(10.3%),水族馆37个,动物园31个,植物园22个,野外博物馆9个,动植物园9个。
这些博物馆在1992年——年内,实施事业最多的是水族馆和动物园。博物馆一年共举办**放映会14469个,参加人数1645864人;讲演会3225个,参加人数307966人;研究会2959次,参加人数236113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终身教育学习热情的高涨,博物馆除继续实施上述事业内容外,还将强化与其他社会教育设施的协作,以自己的特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其他社会教育设施
在日本,除了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这三个社会教育的主要设施外,还有诸多以特定对象而设置的社会教育设施。其中有以少年为对象的少年自然之家、儿童文化中心等少年教育设施,以青年为对象的青年之家等青年教育设施,以妇女为对象的妇女会馆等妇女教育设施等。
少年自然之家——以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为对象,把他们引入大自然中,通过探求自然、野外活动来培养其认识自然和丰富的情操,同时通过集团住宿生活来体验学习纪律、协作、友爱、服务等社会价值,以通过在家庭、学校通常不能获得的经验来谋求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至1993年10月1日止,全日本共有少年自然之家294所,其中国立少年自然之家14所,其余均为地方公共团体设置的公立少年自然之家。
儿童文化中心——对少年陶冶情操、普及科学知识、提供优良文化遗产和生活指导等,力图促进其健康的自发活动,以促进少年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设施。至1993年10月1日止,全日本共有儿童文化中心72所。
青年之家——以义务教育结束后到大约25岁这一年龄层的青年为对象,使他们通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和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中难以体验到的生活来锻炼身心的设施。至1993年10月1日止,全日本共有青年之家410所,其中非住宿型青年之家1.62所,住宿型青年之家248所。
妇女会馆——在为妇女教育有关人员及一般妇女开展研修、交流和提供信息等事业的同时,作为妇女教育有关团体开展妇女教育活动的据点,以开发妇女舶素质和能力,提高妇女知识和技术水平为主要目的而设置的社会教育设施。至1993年l0月1日止,包括妇女会馆、妇女中心等名称的妇女教育设施共有22l所。
没区别,因为“博物馆”和“博物院”是同一个英文词汇“museum”翻译过来的,只是有的作者翻译“museum”这个英文叫“博物馆”,有的作者叫这个英文叫“博物院”,这俩词意思表达完全一致,随时可以互换。
要理解这两个词语,博物馆的起源肯定要了解。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起源说白了就是大家收藏珍品,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时叫“mouseion”,意思就是供奉女神缪斯的处所。
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的宫殿里建立的一个mouseion,存放的是亚里士多德学院里的一些珍品,不过它属于一所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学院的联合体。
到了罗马共和时代,皇室、贵族私人收藏珍品开始兴盛,有人还建造了陈列室供人观赏。
中世纪时期,欧洲一些大教堂有了专门的珍品室,主要用来保管和陈列珍奇物品及遗物。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很多希腊著作手抄本,还有古罗马雕塑,以及对殖民地奇珍异宝的掠夺,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博物馆的产生,那些收藏品就是现在博物馆的基础和核心。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大量欧洲艺术珍品变成了国家的,于是政府下令在卢浮宫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正式向外开放。随之,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家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也相继开放。从而,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
时间到了19世纪,博物馆在欧美国家已经很普遍了,集收集、保存、展示、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等功能为一体的机构。
“二战”之后,全世界博物馆的数量极速增加,新类型不断产生,博物馆成了各国教育和文化服务的重要部分,也成了旅游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场所之一。
当时众多博物馆主要分三类:艺术、历史以及科学博物馆。其中艺术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美学价值,例如绘画、雕塑等,还有民俗、原始和现代艺术。历史博物馆,从历史角度展示藏品。科学博物馆主要是自然科学、实用科学、技术博物馆等。
最后mouseion一词,演变为英文“museum”,意思就是上述各种场所的总称。
那这个词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19世纪后期,正值洋务运动、维新运动,那些去过西方的中国人提倡引进“Museum”。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Museum”的中文名叫什么呢?
怎么叫都不犯法,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古玩库、万种园、积宝院、集奇馆、博古院、陈列所等。
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叫法,比如清末思想家王韬在《漫游随录》中以“博物院”形容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以“博物馆”来日本博物馆。
1905年,实业家张謇自己出钱创建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从此开启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新纪元。
到了民国时期,是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30年代中期,全国博物馆的数量近八十座。而当时“Museum”的中文名字五花八门。
但叫“博物馆”和“博物院”的还是少数,它们不相上下。当时讨论叫法的时候只是着重功能性,并没有在意“馆”和“院”的差别。
1930年,国民政府《古物保存法》中使用了“国内各博物院”的说法,“博物院”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通称;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创建,选择用“博物馆”来称呼“museum”。
1949年之后,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成立,在随后的几次座谈会中,基本确立了博物馆的性质、作用和意义,这个时候采用“博物馆”这个通称。
1982年《文物保护法》颁布,就是使用的“博物馆”这个称呼,最终“博物馆”成为书面认可的通称。
其实博物馆和博物院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的,功能也都是一样的,比如文物、标本的收藏与保管,还有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等功能。而且,咱们国家对博物馆机构的管理区分,只存在性质、分类和分级等方面的区别,没有区分什么博物馆和博物院的说法。
至于一些民间的说法,比如博物院听着比博物馆规模大、等级高,院长比馆长地位高,都是一种误解,并不是业界权威说法。
总的来说,你可以把“博物院”看作是“博物馆”的一个别称。有人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的,这类博物院只是沿用民国时期的称呼罢了。而一些“博物馆”改名为“博物院”,很多都是老馆新建或多馆合并,为了显示新面貌而已。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国家典籍博物馆门票:观众免费参观,20人以上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
》》
预约电话:010-88544747
国家典籍博物馆介绍: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国家级博物馆,是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新拓展。国家典籍博物馆是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华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典籍文化的展示中心、典籍文化的研究中心、世界典籍文化的交流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未来可实现博物馆、图书馆服务的全面聚合,建设成为重要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播基地。
《王阳明全集》传入日本后,推动日本的明治维新,而且还影响整整的几代日本人。包括现在的稻盛和夫等等企业家。日本人最为崇拜的5个中国人,王阳明还排在第三位!
第五名:郑成功
被日本人誉为“国姓爷”,奉为“民族英雄”,很少人知道郑成功的母亲是个日本人(田川贞子)。在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给郑成功起了一个日文名字“和藤内”。这出戏连续3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观众多达20多万人次。
日本长崎县平户市,每年(郑成功诞辰),还会举行祭典活动,郑成功俨然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第四名:朱舜水
朱舜水垫定了日本的儒学的基础,清兵入关后,他和郑成功一起反清复明,可惜失败。
朱舜水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日本德川光国亲执弟子礼,竭诚尽敬。德川光国认为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直接称名称字,要他取一名号以称呼。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
朱舜水“实理实学”的思想,对日本的水户学及其明治维新运动都有深刻影响。有人甚至说,朱舜水先生不仅是明治维新思想的先驱,也是日本水户学派的开山鼻祖。
朱舜水至今仍然受到日本人民尊敬,他的遗著珍藏在日本博物馆。逝世的地方(今东京大学内)立有“朱舜水终焉之地”的标碑。
第三名:王阳明
王阳明对日本影响人尽皆知,最有名的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大胜俄国舰队,日本天皇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宴会上,众人一片夸赞,八郎默不作声,默默拿出自己的腰牌,秀给大家看,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日本人仅靠王阳明的一部《心学》,就推翻了500多年的封建幕府统治,成功实现了明治维新,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过度。
第二名:诸葛亮
日本的《周刊文春》做了100个名人的调查,其中诸葛亮排28名,孔子排87名。
日本的三国文化,可以从日本的游戏看出,而他们还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自己搞了一个《三国志》,成为政商人士必科目。诸葛亮已经被日本神化。
日本人对诸葛亮念念不忘的原因,想必也正在“魂”上。林田慎之助教授之所以用“花”来描述诸葛亮的一生,其实充满了正统“士表”的悲剧色彩。
第一名:徐福
徐福是秦朝的方士,卓越的炼丹专家,方士中的战斗机。
传说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还有千余精锐配备强弓劲弩的甲士随行,携带各种作物种子以及其他物资,共计六千余人,东渡到日本。后定居下来。
徐福把秦代的文明带入了日本,大大促进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甚至在日本,有言之为开国者神武天皇,或者自称是徐福的后羿。
每年都会抽出一个月时间,在全国各地转转,每次去一个城市,除了打卡当地著名的景点,还喜欢参观当地的博物馆。
在我看来,博物馆是历史的时间机器,那些经过长期洗礼的灿烂文化最终被收藏在这些博物馆中,让人们可以很好的了解到以前发生的事情。如果想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参观博物馆是最直接的方式。
1青州博物馆今年上半年去过。这是我国100家一级博物馆里,惟一的县级博物馆。目前看到的是84年易地而建的新馆,建筑传统大气,带有那个年代的痕迹,与整个青州的旅游区建筑颇为融洽。
青海博物馆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参观时间:夏季:9:00—17:00,冬季:9:30—16:30,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逢周一正常开馆)。里面的藏品非常丰富,足够游览半天,去青海旅游的朋友建议都去看看。
四合围的两层楼展厅,共八个展厅。专题展与编年展结合。
馆藏中,我最喜欢的是龙兴寺佛像。这批佛像,是青州博物馆在青州龙兴寺发掘出来的,上启北魏下至明初,工艺超绝自成一格,最出色的是北魏,北齐的那部分。和那些在露天的著名石窟不同的是,保存得较好,较少被敲掉佛头什么的。此馆的布展和打光也好,适合拍细部,随便贴两张佛像照。
除了佛像,汉代陶俑展也很不错,主要是香山汉墓出土的收藏。
缺点也是有的安保等级不高,有些一级文物不能展出,只能上复制品,但是复制品又没点明身份,这个很不好。
说明较为欠缺,软件尚需加强。总体来说很值得一去,路过青州的话不要错过。喜欢北朝佛雕的人绝对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2陕西历史博物馆之珍品馆有个“之”是因为我不大欣赏作为整体的陕博,不过地下室一侧的唐墓馆还是很推荐。唐墓馆不能拍照(陕博大部分馆是可以拍的),原因很清楚,壁画对光线敏感,有人拍照会用闪光灯,对壁画造成伤害。(这里罗嗦一句,拍画像,彩绘之类的一定不要开闪光灯)。
这个馆是全国最贵的博物馆,日常票价300,节假日和特定活动会对折到150。
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2、营业时间:09:00-17:30(淡季)/08:30-18:00(旺季),
周一闭馆3、游玩时间:3小时-5小时4、交通攻略:地铁1号线,2号线小寨站下(E口)
其中最出名的,是懿德太子的阙楼图,章怀太子墓的狩猎出行图,客使图,永泰公主的宫女图等。不过这个馆子,只推荐博物馆超级粉丝前去观赏。一来价格贵,二来不少壁画因为年深月久,剥落漫漶,没有画册和复制品看得那么清晰鲜艳。比如阙楼图,我若干年前参观过懿德太子墓,墓道里有此图的复制品,当时很震撼其精美宏大。 玉阙朱栏,远山重叠。唐朝宫室之华美气派跃然墓壁。然而看到真品,却没有达到期望值,画本身很大,画面昏暗,不怎么看得清楚。谈到细节的辨识度大概要趴在上面才能看清楚,但那是不可能的。
3三星堆博物馆两个月前经过成都。此馆太有名,不多介绍了。门票80,不便宜,但值这个价。整个博物馆在一片漂亮的园林中,主要是两个独立的馆子,一个是三星堆的四期文明展,算是个编年展吧,主要陈列玉器和青铜树,另一个是广为人知的青铜器馆。也是我非常欣赏的馆子,建筑虽然有点儿奇崛……但是是专门为三星堆量身定制的,布展与展品融合度很高。说明图例详细,有不少中外文明在同类物件下的比较。作为古蜀国的一大重镇,不可不去。青铜器馆
作为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的“纵目”青铜大面具和青铜大立人像,电视网络上都见多了。这里贴几个不太常见的。三星堆特有的鱼形璋。礼器,可能反应鱼凫崇。
参观须知淡季可直接购票,旺季时需提前在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官网预约参观门票,博物馆游客中心售票窗口只办理游园票(不含展馆参观)和政策性优惠票。如遇到高峰期,展馆限流是不允许二次进入的开馆时间:08:30 停止售票时间:17:00闭馆时间:18:00门票 72元 需随身带身份证,扫身份证出入可以现场购买,也可以网络购买(携程买的到了现场仍需要排队换票)
交通信息成都到三星堆距离不到30公里,交通便利,108国道、成绵高速、成绵乐城际列车、宝成铁路均可达到。高铁:可乘坐成绵乐城际列车,到广汉北站,乘坐1路公交车,在浏阳名苑换乘10路公交车,到三星堆博物馆站。景区直通车:在成都景区直通车武侯祠服务点(每天11:30发车)或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服务点(每天12:30发车)乘坐,一站直达无障碍往返
4荆州博物馆所以荆州出土的楚汉的漆木器都十分完好而且荆州博物馆馆藏的楚汉漆木器占了全国的五分之三。楚人崇凤,所以很多漆木器都带凤鸟造型。值得一提的国宝级文物有虎座鸟架鼓、凤鸟莲花豆、漆凤鸟羽人。
荆州博物馆作为煌煌楚文化的缩影,公元前689年,“楚”,这个后来被定为国号的字眼,起先只是长江沿岸最不起眼的会玩火,董天象的“蛮夷”之邦,直到了不满周王朝的分封后,决定自己开始搞事业,便一路南征,灭掉了随国,迫使随侯投降后,自立为楚文王,迁都于郢,此后411年的建都史为荆州留下了极为可观的地下宝藏。1978年和2000年发掘的天星观楚墓、1982年发掘的马山1号墓都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出土的文物各有侧重,但凤鸟的形象却始终是不变的主题。也许是楚人崇尚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所以在楚人心目中,凤鸟为至高无上的神鸟,其地位堪比中原威力无边的神龙。
在荆州博物馆内藏着一件古老又神秘的文物---战国玉覆面,是一块整玉制成的丧葬面具,是古代贵族丧葬时常用的随葬之物,西周称之“冥目”,汉时称“覆面”,出土时覆于死者面部,五官比例协调,刻划出头发、眉毛、胡须。已发现的先秦玉覆面一般为若干块薄片玉器连缀而成,象这样用一块整玉制成的覆面,目前仅见这一件。
楚文化,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以其特有的风貌,泽被后世。又与中原文化形成互补。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仅丰富了楚文化自身,也为楚文化滋养后世奠定了基础。
火车 站荆州火车站(公交站)乘坐21路、15路至(五医站)下车向西步行(445米)到达荆州博物馆。
市 内乘坐12路、14路、15路、1路、20路、21路、23路、26路、32路、33路、34路、47路、51路至(五医站)下车向西步行(445米)到达荆州博物馆。
乘坐18路、20路、33路、19路到市妇幼保健院(西门)站,往回东步行(200米)到达荆州博物馆。
以上就是国内值得一去的博物馆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玩一玩、看一看,亲身感觉中华文化的文明发展史。
本文2023-08-05 17:47: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