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各族人民还有以什么为图腾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1、旗帜、族徽
中国的龙旗,据考证,夏族的旗帜就是龙旗,一至沿用到清代。古突厥人、古回鹘人都是以狼为图腾的,史书上多次记载他们打着有狼图案的旗帜。"西夏狼主"50年代,哈萨克族部落有的还打着狼旗。东欧许多国家都以鹰为标志,这是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罗马的古徽是母狼,后改为独首鹰,东罗马帝国成立后,又改为双首鹰。德国、美国、意大利为独首鹰,俄国(原始图腾为熊)、南斯拉夫为双首鹰。表示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波斯的国徽为猫,比利时、西班牙、瑞士以狮为徽志。这些动物标志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原于原始的图腾信仰。
2、服饰
瑶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丝线或五色布装饰,以象征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后襟至膝下以象征狗尾。畲族的狗头帽。(据传说,盘瓠为人身狗首形象。畲族传说,其祖先为犬,名盘瓠其毛五彩。高辛帝时,犬戎犯边,国家危机。高辛帝出榜招贤,谓有能斩番王首来献者,妻以三公主。龙犬揭榜,前往敌国,乘番王不备,咬下番王首级,衔奔会国,献于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将公主嫁他,正在为难之际龙犬乎作人语:"你将我放入金钟之内,七天七夜,就可以变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一看身已变成人形,尚留一头未变。于是盘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头冠,他们就结婚了。)
3、纹身
台湾土著多以蛇为图腾,有关于百步蛇为祖先化身的传说和不 准捕食蛇的禁忌。其纹身以百步蛇身上的三角形纹为主,演变成各种曲线纹。广东蛋户自称龙种,绣面纹身,以像蛟龙之子,入水可免遭蛟龙之害。土蕃奉猕猴,其人将脸部纹为红褐色,以模仿猴的肤色,好让猴祖认识自己。
4、图腾舞蹈
即模仿、装扮成图腾动物的活动形象而舞。塔吉克族人舞蹈作鹰飞行状。朝鲜族的鹤舞。龙舞、狮舞。
图腾崇拜与禁忌
图腾崇拜首先要敬重图腾,禁杀、禁捕,甚至禁止触摸、注视,不准提图腾的名字。图腾死了要说睡着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苏宜兴人古为蛇图腾,因此对家蛇绝对不能打杀,认为在床上、米囤上发现家蛇为吉祥,在檐梁发现为凶,应立即回避。有时还要点燃香烛用食品来供奉。瑶族"男头女肩"皆贵,不能负重。尼泊尔崇拜牛,以之为国兽,禁杀、禁捕,禁止穿用牛皮制品。因国兽泛滥,不得不定时将其"礼送"出国。其次要定时祭祀图腾。清·刘锡诚《岭表纪蛮》:"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食,必扣槽蹲地而食,以为尽礼"。
图腾牺牲与图腾圣餐
一般来说对图腾要敬重,禁止伤害,但有时却有极其相反的情况。有的部落猎取图腾兽吃,甚至以图腾为牺牲。之所以猎吃图腾兽,是因为图腾太完美了,吃了它,它的智慧、它的力量、它的勇气就会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但吃图腾兽与吃别的东西不同,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请求祖先不要怪罪自己。如鄂温克人猎得熊,只能说它睡着了,吃肉前要一起发出乌鸦般的叫声,说明是乌鸦吃了肉,不能怪罪鄂温克人。且不能吃心脑肺食道等部位,因为这些都是灵魂的居所,吃后,对遗骸要进行风葬,用树条捆好,然后放在木架上,与葬人基本相同。以图腾作为牺牲来祭祖,是以图腾兽为沟通人与祖先神灵的一种媒介。原始人相信,自己的灵魂与图腾的灵魂是平等的,只是躯壳不同,死,只是灵魂脱离躯换了一个家,而在阴间 的家里,自己族类与图腾族类的灵魂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杀图腾,是以图腾的灵魂为信使,捎信给祖先灵魂,让其在冥冥中保佑自己。让图腾灵魂转达自己的愿望。如印第安乌龟族人杀龟祭祖。壮族的"蚂拐节"即青蛙节,壮族以青蛙为图腾。分三个阶段:找蚂拐、孝蚂拐、葬蚂拐。正月初一,全体出动找蚂拐,先捉到者,放七声地炮,敬告天地,被尊为蚂拐郎,成为节日首领,迎回蚂拐,密封于宝棺之中,再端入花楼,在震天动地的铜鼓声和鞭炮声中送往蚂拐亭。从初一到月底,是给蚂拐守孝,晚上还要为蚂拐守灵。守灵满25夜后,葬蛙,杀鸡宰鸭,蒸五色饭,早饭后送到坟场安葬,还要打开上一年的宝棺,视蚂拐颜色以卜吉凶。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以图腾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
所谓图腾文化,就是由图腾关念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也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图腾当做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英语统称之为totemism。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图腾文化的核心是图腾观念,图腾关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滋生了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等,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
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即以图腾形象作为群体的标志和象征。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识别和区分的作用。图腾标志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关。
中国彩陶艺术中的图腾文化
彩陶的具像图案中,我们特别注意到"人面鱼纹",人面鱼纹是以异物同构的方式,将人面图案和鱼图案合为一体的其含义很可能是以人面为图腾的部族和以鱼为图腾的部族合并
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并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为龙
图腾
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萨满祭司职业的一种施法必需品,分为大地图腾,火焰图腾,水之图腾和风之图腾。通过各种图腾,萨满可以释放不同的减益或增益法术如“地缚图腾”(需要大地图腾才能够施放)能够减慢一定区域内敌方目标的移动速度、“法力之泉图腾”(需要水之图腾才能够施放)能够加速一定区域内己方队员的法力回复速度等。
漫话图腾
王凯符
“图腾”是个外来词,是英语totem的音译,原为南美洲印第安人语,在中国古籍中是不可能找到这个词的。原始社会中,人们以某种自然物的图形作为本民族的保护神和氏族标志,这自然物的图形,就成了这个民族的图腾。
中国古籍中虽然没有图腾这个词,但图腾及图腾崇拜在古籍中却在大量记载,内容十分丰富。中国的文化古籍和许多古老的民间传说,为研究图腾文化提供了最完整、最丰富的资料,因此可以说,研究图腾及图腾文化,最肥沃的土壤在中国。《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之物。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中说:“凤是玄鸟,是殷民族的图腾”;“龙是夏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崇拜物,别的不说,单就麟、凤、龟、龙这“四灵”而言,在中国古籍和民间传说中就不知有多少,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图腾和图腾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腾作为民族的崇拜物和民族标志,常常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龙为例,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涉及龙的内容,几乎随处可见。《周易》作为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在很多方面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意识。《周易》中的乾卦,是开篇第一卦,其卦文均以龙为象征:“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龙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物,是图腾,这可以从《周易》的这些话中得到印证。就因为如此,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皇帝是龙的化身,因此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秦始皇被称做“祖龙”,中国各族人民成了“龙的传人”。由于龙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编出了许多有关龙的故事,形成了许多与龙有关的民俗。在汉语词汇中,与龙有关的词也多到不可胜数,在近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中,单是以龙字为词头的词语就有数十个之多。
图腾崇拜与图腾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开展图腾与图腾文化的研究就成了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通过图腾研究,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的风俗、民族的共同心理,对认识一个民族的民族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图腾作为狭义的理解,专指远古时代的民族崇拜物或民族标志。但图腾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或文化形象,不仅古代有,现今社会也依然存在。现在世界各民族与国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图腾,他们是历史的继承,同时也有发展。如果把图腾的内涵加以延伸,现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国旗、国徽上的图案,世界上的很多活动,如运动会、博览会等等,均使用吉祥物,其实这都与古代的图腾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此说可以成立,那么研究图腾崇拜和图腾文化,就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不是图腾,但也和我国人民的图腾意识有着密切关系
龙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总观龙图腾说的争论,觉得起码有这样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个问题是,图腾说来自西方学者,中国远古氏族部落是否也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样,有过一个图腾崇拜时期?分析古籍中的有关记载,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按学界的普遍观点,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新石器时代便趋于衰落,步入阶级社会,就只剩下一些残余在延续。按考古学提供的实物资料,龙的起源当是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后的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图腾崇拜已走向衰落了,龙却起源了。将方兴未艾的龙归划于一个趋于衰落的崇拜现象,有悖于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
另一个问题是,图腾概念有其原有的为学界所基本公认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的图腾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或可称为“狭义图腾”。增其内涵、扩其外延之后的图腾,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了,或可称之为“广义图腾”。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实物,而龙不符合这个条件,它们是自然界里没有的神物,因此,要说龙为图腾的话,就只能将龙划归到广义图腾的框框里。问题是,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时不时地会发生冲突。比如,按狭义图腾的要求,图腾物是不得被侮辱被杀害的,而身为广义图腾物的龙却屡屡被惩罚被斩杀枣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如果要在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之间选择的话,我倒更倾向于狭义图腾,因为我觉得图腾就是图腾,应该尊重原初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太广义了,也就没有图腾了。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测试部分复习题
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实施。(C)
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标准汉字
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A 义务 B 权利 C责任
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
A 便利 B 条件 C培训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的组织和个人。(B)
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 特殊贡献
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C)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
9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10 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B)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
1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2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A 法律和规定 B 方针和政策 C 规范和标准
1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批准。(B)
A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4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基本服务用字。(A)
A 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 常用汉字
15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A)
A 普通话 B 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A 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 规范汉字
17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B)
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C)
A繁体字 B异体字 C 繁体字、异体字
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0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
A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B)
A 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言。(C)
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 由有关部门处理
25国务院 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B)
A 新闻出版 B 语言文字工作 C 广播电视
26 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监督和管理。(C)
A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由 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A)
A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 司法部门 C 教育部门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B)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A)
A 八 B 七 C 六
30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
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31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B)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32学校应继续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加大行政力度,争取在新世纪最初3-5年内,使普通话基本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和 的校园语言。(C)
A 城镇学校 B城镇中小学 C 城镇学校及幼儿园
33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A)
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34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 。(C)
A 手书字 B 美术字 C 错别字
35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
A 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 书法艺术中
36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
A繁体字 B异体字 C 大写形式
3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B)
A 由简趋繁 B 由繁趋简 C 表音化
38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C)
A 日本、越南 B 日本、朝鲜 C 日本、韩国
3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C)
A 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0国家于1988年颁布 ,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A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B 《汉语拼音正词法》 C 《汉语拼音应用规则》(A)
41初等教育 进行汉语拼音教学。(B)
A 可以 B 应当 C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
42 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 语。(C)
A 英、俄、法、德、日 B 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 C 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
43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 的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C)
A易读、易认、易懂 B易写、易读、易懂 C易写、易认、易懂
44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 种。(A)
A 40 B 45 C 50
45目前世界上共142部宪法中有 部宪法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B)
A 75 B 79 C 83
46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C)
Aheilonɡ jiɑnɡ shenɡ B Heilonɡjiɑnɡ shenɡ C Heilonɡjiɑnɡ Shenɡ
47.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拼写正确的是 。(B)
A JINRIXINWEN B JINRI XINWEN C JIN RI XIN WEN
48“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拼写正确为 。(C)
Alǐ qīnɡ zhào shì sònɡ dài zhù mínɡ de cí rén
B lǐ Qīnɡzhào shì sònɡdài zhùmínɡ de círén
C Lǐ Qīnɡzhào shì Sònɡdài zhùmínɡ de círén
49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 时期。(A)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50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B)
A普通话 B 国语 C 华语
51.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 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B)
A 计划发展 B 语言文字 C 文化教育
52.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C)
A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 有关部门
53.全国性文字改革组织———“文字改革协会”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指导下于1949年10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当选为常务理事会主席兼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主任。(B)
A胡乔木 B 吴玉章 C 马叙伦
54新中国第一个主管文字改革工作的国家研究机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于1952年2月5日在北京成立。 任主任委员。(C)
A 吴玉章 B 胡乔木 C 马叙伦
55.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导,于1953年10月1日在党中央成立了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主任为 。(A)
A胡乔木 B 吴玉章 C 范文澜
56为了加强文字改革工作的领导,1954年10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前身),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1月20日国务院任命 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A) A 吴玉章 B 胡愈之 C胡乔木
57《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A)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58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
A 二级甲等 B 二级乙等 C三级甲等
59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B)
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60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
A 一级甲等 B 一级乙等 C 二级甲等
61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 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C)
A 1946年1月1日 B1950年1月1日 C 1954年1月1日
62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说话中说官话(当时的通用语言),这位皇帝是 。(B)
A 康熙皇帝 B 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6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C)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为语法规范。(A)
A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C 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
65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B)
A语音 B 词汇 C 语法
6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
A 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 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 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67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 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B)
A 2215 B 2235 C 2255
68 起,全国报刊实行了横排横写。(A)
A 1956年1月1日 B1958年2月11日 C1986年10月10日
69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第四辅助集外,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还有 。(A)
A《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B《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18
C《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70《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 批准的。(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7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 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C)
A 人名和中文文献 B 地名和中文文献 C 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72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通过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有关中国的词语的国际标准。(C)
A 1977年9月 B 1979年1月 C 1982年8月
73汉字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四定”,即 。(C)
A 定量、定义、定音和定序 B 定量、定形、定音和定部件
C 定量、定形、定音和定序
74 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了2235个简化字,平均每字 画,比被简化的繁体字平均每字减少53画,给人们的认读,书写和中文信息处理带来了不少方便。(B)
A 93 B 103 C 113
75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使用者要 。(C)
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
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
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76对来源于印度数码的“Ο”有多种意见,正确的答案是 。(A)
A它具有汉字的功能,却又不同于一般的汉字,是个准汉字。
B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字,它不是汉字。
C《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字典》都收录了“Ο”,它是汉字。
77第一个用罗马字母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方案,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汉语拼音方案,是 拟订的。(B)
A 法国传教士金尼阁 B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
C 英国驻中国使馆官员威妥玛
78国家于1997年发布了《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C)
A 海里、英两、升 B 盎司、公升、哩 C 加仑、英寸、千瓦
79 是汉字最早的形态。(C)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籀文
80 是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汉字标准字体。(C)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刻本书的鉴定依据 关于印本和写本书的用纸,前人没有系统的调查研究资料可供参考,很多纸不知其名称,而文献中提到的纸又难以与实物相联系,鉴定时所能根据的仅是纸质的精细厚薄,颜色的黄、白或灰以及帘纹宽狭而已。宋代有的浙刻本用白麻纸,纸质较匀净,有韧性;四川刻本也用白麻纸,有些纸质较粗,甚至有透空小孔。南宋初期福建印书所用竹纸,质地细润,纸色较白,但以后多用**竹纸,因而从宋、元到明代,黄纸成为福建印本的特征。明代以棉纸为贵,棉纸有厚薄之不同,纸质细润,白棉纸印书成为明代特色。明末出现了开化纸,纸质细白匀净,清代以开化纸印书最名贵,连史纸、竹纸应用亦多。宋以后,还有用公文纸(公牍纸)和其他册子、信札等旧纸的背面印书的,这些公文纸如载有年月也可借以推断印本的大致时代。总之,书籍的用纸是识别版本的一项依据,但要多作比较,因为有的书刻印于宋代,后世仍可用其书版再印,而区别初印本和后印本,只能从纸张来判别了。
用office 的Document Imaging OCR文本识别功能,能从扫描文件中识别文字转换成文本或word格式文件;
从开始-程序-office-打开软件
先打开扫描的Tag图像文件格式的文件,点 工具-‘使用OCR识别文本’识别出来,然后另存为文本文件。
qn36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神奇的汉字故事
有一本书是《汉字的起源》 你可以看看
汉字发明说认为,汉字的造字之法为:1发现发明法;2组合发明法(形声、指事、会意);3仿生发明法(象形);4特殊用途发明法(假借、转注);5夸张发明法。这5种发明法就是一部完整的汉字发明史。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颁布者。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
第一,谁是创造文字的古代人物
如果有的话,应该说黄帝时代最早的造字是仓颉
这是一句老话。
根据传说,仓颉成为了黄帝手下的一名官员。当时的官员都没有表现出威风,跟普通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指派他管理圈里的动物数量和屯里的食量。仓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全心全意地做事,很快就熟悉了他管理的动物和食物,而且他心里有丰富的知识,他很少出错。但是慢慢的,动物和食物的储存量在逐渐的增加和变化,我一个人的脑袋已经记不住了。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更不用说纸笔了。我该怎么办?仓颉很困惑。
仓颉试了一天一夜。首先,他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用各种颜色的绳子代表各种动物和食物,带绳子的结代表每个数字。但是时间久了就不行了。这种增加的数量使得在绳子上打结变得容易,但是当数量减少时,解开绳子上的结就很麻烦了。仓颉想在绳子上绕圈,在圈里挂各种各样的贝壳,而不是他负责的东西。增加一个壳,减少一个壳。这个方法很管用,用了好几年了。
当黄帝看到仓颉如此能干时,他被告知要管理越来越多的事情。每年祭祀的次数,狩猎的分布,部落人口的增减都被称为仓颉。仓颉又犯了一个错误,仅仅增加绳索和悬挂炮弹已经不够了。怎样才能不出错?
这一天,当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争论该走哪条路。一个老人坚持向东走,说有羚羊;一个老人想往北走,说可以追上前面不远处的鹿群;一个老人坚持要往西走,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错过机会了。当仓颉问时,原来他们都是通过观察地下野兽的脚印来辨认的。仓颉心里突然欢喜起来: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只野兽,为什么我不能用一个符号来代表我所管理的东西呢?他高兴地跑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代表事物。果然,我把事情管理的很清楚。
黄帝知道后,称赞它,并命令仓颉教各部落这种方法。渐渐的,这些符号的用法也普及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塑造人物,黄帝非常看重他。每个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的头脑有点发热,他的眼睛慢慢向上移动,一直移到头顶。没有人看不起他,他的话也是无心的。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没有让朝臣变坏的余地。仓颉如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黄帝召集身边年纪最大的老人商议。老人长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说明他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老人犹豫了一会儿,独自去了仓颉。
仓颉教所有部落的人阅读,老人静静地坐在最后,像其他人一样认真地听。仓颉讲完后,其他人都散了,但老人没有离开,坐在同一个地方。仓颉有点好奇,问他为什么不离开。
老人说:“仓颉,你说的话是众所周知的,但我总是盲目的,有些话还是很困惑。你会再教我吗?”
仓颉看着这么大的一个老人,非常尊敬他。他很高兴,催促他快点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驴’、‘骡’这几个字都是四条腿吧?奶牛也有四条腿。你创造的‘牛’字为什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
当仓颉听到这些时,他有点慌了:当他最初创造“鱼”这个词时,他把它写成“牛”,当他创造“牛”这个词时,他把它写成“鱼”。我自责自己的粗心,把教学搞得天翻地覆。
老人接着说:“你创造的‘重’字,意思是千里之外,你要把‘楚’字念得很远,但是你教人念‘重’字。另一方面,两座山的“出”字本该是分量的“重”字,你却教它是镇的“出”字。这些话我实在难以琢磨,只好问你了。”
此时此刻,仓颉感到羞愧,他知道自己因为骄傲而犯了一个大错。这些话被传授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全世界。它们是无法改变的。他连忙跪下痛哭以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真诚地说:“仓颉,你创造了人物,让我们老一辈的经历得以记录和传承。你做了一件大事,人们会世世代代记住你。你不能自大!”
从那以后,仓颉每次创造一个词,他总是反复推敲这个词的意思,他仍然可以征求人们的意见。他一点也不敢大意。大家都说好,然后决定,然后逐渐蔓延到每个部落。
第二,创造汉字的人是谁
汉字的创造者是仓颉。
仓颉,原名侯刚、桀,又是仓颉的启蒙老师和黄氏老师。据《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留下的汉字创造史家。看到鸟兽的脚印受到启发,进行了不同的收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汉字创作的圣人”。
根据《河图·玉版》和《禅通记》的记载,仓颉曾称帝,取名臧棣,是古代的一个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时,曾拜罗叔于罗叔水中。
仓颉也是道教中的汉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两瞳四眼的仓颉,生而有德,观察星宿运动趋势和鸟兽足迹,开创了按其形象写作的先河,摆脱了当时纠结的历史,奠定了文明的基础,因此被誉为“文祖的仓颉”。
3谁创造了汉字
仓颉,原名侯刚,号桀,谥皇。白水县吴恙村人,110岁,轩辕黄帝左史。中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中国官制和姓氏的开拓者之一。传说他仰望天空,俯视万物,开创了鸟迹之书,震惊世界,被称为人类的始祖。黄帝觉得自己成就很大,就赐姓“苍”,意思是你是最后一个人,下一个人就是下一个人。由于仓颉在塑造人物时的德性情怀,玉皇大帝也给了世人一场粟雨,以慰圣行。仓颉死后,当地人在墓中修建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命名为“石关村”。
仓颉一直被视为“文字之祖”,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英雄。
你知道外国人猜不到的神秘方形汉字是谁做的吗?白水县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仓颉,白水人世世代代尊称仓颉为“苍生”。但是现在,仓颉和他的传奇并不广为人知。
白水民间有许多关于仓颉造字的动人传说。在古代,在无知开始之前,人们使用拴绳的方法来记录历史记录。当时,仓颉也姓侯,是黄帝的官员。由于记录历史事实的绳结形状奇特,很难确定年代和深度。有一次,错误地从这些绳结记载的史书中向黄帝提供史实,导致黄帝在与炎帝的边界谈判中失败。事件发生后,仓颉辞去了他的职位,周游世界,访问和记录历史记录。三年后,他回到家乡白水吴恙村,一个人住在一条深沟里,“看魁星的曲风,观察鸟兽蹄爪的痕迹”,整理各种材料,创作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汉字。
鲁迅曾经对仓颉塑造人物的历史事实作过精辟的论述,即人物不是一个人塑造的,而是大众智慧的结晶。然而,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字创作者,最终结束了“打结笔记”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后世素有“文字鼻祖”之称,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实为当之无愧。
《史记》、《读书》、《荀子》、《吕氏春秋》等都记载了的著述和文字。所有这些都表明仓颉是一个真实的人。至少在文字的整理、创造和推广上,他们取得了很大的开拓性成就。所以,他不愧是“万代文人”和中华文明的象征。
一、仓颉寺概述
仓颉寺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庙楼”,形成了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记载的寺庙历史已经有1800多年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根据民间传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
仓颉寺历代碑多。虽然其中许多在战争中丢失了,但仍有18个通道保存并展示在大厅前。年代从东汉开始,经过魏、吴、胡、十六国,唐、宋、元、明、清到民国。早期的有东汉五年的仓颉寺碑、五胡十六国的光武将军碑、唐代的碑、宋代的碑等。近代有于右任先生、陶志岳将军、朱庆兰将军题写的匾额对联。
仓颉寺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寺庙现状
仓颉寺占地17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寺庙南北长140多米,东西宽48米。庙的东侧是石关乡到孙家山的公路,西侧是一条宽10米、深2米左右的沟壑。
如今的仓颉寺,城墙高,格局完整。仓颉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东西影剧院、前堂、报堂、中堂、卧堂、钟鼓楼、东西厢房。建于元代的寝殿,以蒿木为主要檩条,长16米,厚55厘米,直径均匀笔直,世界罕见。寺庙里的仓颉雕像,最初是用粘土轮胎和粉末制成的,有“雕塑史上的杰作”的美誉,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摧毁了。1991年,人们聚集资金进行重建。紧靠后堂的是仓颉墓和陵园。仓颉墓,圆锥形,四周是六角形的砖墙。环顾墓顶,不远处的黄帝陵让人肃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墓园墙北端民国时期修建的一排窑洞有十多个洞。寺内现存建筑多为元明清时期,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
仓颉寺的三门,是寺内唯一的叠置建筑,下层有四个洞窟,外面有三扇敞开的门;上层为门楼,南北两侧用雕花木檐屏通风采光。三门附近建有两个剧院,这是中国众多寺庙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寺院古树参天,郁郁葱葱,欣欣向荣。仓颉寺有古柏48棵,都有几千年的树龄。仓颉寺古柏是中国三大古柏群之一。这里的古柏在年代上比山东曲阜孔庙、黄帝陵的古柏寿命长,居全国古柏三大群之首。48朱库珀有美丽的名字和动人的传说。以仓颉最古老的手栽柏树“魁星殿苑”为首,从寺门口的“京泽柏”,到西北角围墙外的“无柏”,再到鹊柏、白宝槐、青龙柏、白虎柏、猴头柏、射神柏、冯明柏、孔雀傲、二龙山戏珠、甘芝梅、莲花灯等。
4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单词的人是谁?
汉字有三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一批文字材料——商代甲骨文算起。
由于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我们可以推断汉字一定发生在3000年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从甲骨文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隶书来看,以下是另一个阶段。前者属于古代汉字范畴,后者属于现代汉字范畴。
一般来说,从隶书到今天,现代汉字的使用形式没有太大变化。从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字。
从汉字的结构来看,汉字是由表意和表音的偏旁部首以及非表意也非表音的标记组成的书写系统。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一位名叫苍介的圣人。《汉书·淮南子》记载,仓颉作文时,是“雨小米,鬼夜啼”。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也就是说,写作的时候,粮食从天上掉下来,下雨了,晚上鬼神痛哭。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让诸神哭泣”的壮举。
这个传说是由主管黄帝历史的仓颉创造的,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所有文明的元素中,文字的出现是最重要的标志。
所以中国古代发明文字的时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传说黄帝的历史学家仓颉发明了汉字。
虽然史实不能细究,但反映出汉字历史悠久。中国古籍中有记载,如打结笔记、扎木写字等。,常用于早期笔记。可惜这些物质不能长期保存,所以当时的笔记不详。
但在安阳小屯发现甲骨文15万字,甲骨文和牛贾骨保存完好,总字数达3500字。就甲骨文的结构而言,除了象形文字之外,先进的造字方法,如形声字、会意、借用等,也得到广泛应用。
可见3000多年前的商代文字已经达到了相当完整的水平,所以在此之前一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祖先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画了符号。
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陶器上描绘的符号有几十个,有些和甲骨文上看到的文字相似,所以有人认为是早期文字。至于龙山文化早期陶罐上发现的竹书,肯定是有文字记载的,充分说明汉字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
汉字的出现不仅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和整理汉字并为汉字的形成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5除了仓颉,古代还有哪些人物收集并创造了汉字
1根据嬴政造字的传说,秦始皇的“秦”字不是这样写的,而是写成“辽”。
嬴政先后消灭了齐、楚、燕、韩、赵、魏,统一了中国。他很开心。他认为没有人比他自己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他怎么能让两个国王平分权力呢?嬴政认为老是两个国王并排坐在一张木椅上。
于是,他决定重新确立国家的称号,动用了很多脑筋,用一个更有意义的称号来代替国家。他问大臣:“自世界诞生以来,谁的贡献最大?”我以为大臣们会说:“你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然后讨论什么标题更有意义。大臣们并没有按照他的思路回答,而是异口同声地说:“自古以来,谁的功劳都记载在《春秋》里”,但嬴政听了,笑着说:“我是千古帝王,所以我要把‘春秋’二字对半,代之以‘秦’二字。嬴政自称秦始皇。
一个新词“秦”取代了原来的“古”。2隋文帝创造了隋文帝这个词。在篡夺北周皇位之前,被隋国公封侯。所以他在建立新王朝的时候,准备以隋为国号,按惯例。他觉得隋末尾有“隋”字,意思是逃避,倒霉,不稳定。
本文2023-08-05 17:52: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