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燥湿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所谓的燥湿是什么意思,第1张

燥湿:是中医祛湿法之一。主要运用苦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邪。用于脾胃及肠道的湿盛之证。根据疾病寒热性质的不同,燥湿法可分为苦温燥湿与苦寒燥湿两类。

苦温燥湿:是用苦温而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寒湿病邪(或湿邪而不兼有热象)的治法。适用于湿邪或寒湿阻于中焦脾胃的证候。常用苍术、厚朴、陈皮、白豆蔻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平胃散等。

苦寒燥湿(又称清热燥湿):是用苦寒而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热病邪的治法。适用于温热病证。常用黄连、黄芩、龙胆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等。燥湿法常与芳香化湿、健脾化湿等治法配合使用。

扩展资料:

燥湿注意事项:

1、治疗水湿证宜联系有关脏腑,辩证施治。人体中,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调水在肺,水湿病与肾脾肺有密切联系。如肾虚水泛,需配伍温补肾阳的药;脾虚生湿需配伍补气健脾药;肺失宣降,水失输布,则需配伍宣降肺气药。

2、湿邪其性重浊粘腻,易阻碍气机,故在祛湿剂中,往往配伍行气药,即“气行湿自化”之意

3、祛湿药及方,多属辛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易伤耗阴津。对阴虚津亏之证,虽受湿邪,不宜过分利用,以免阴津愈伤,即使必要,亦应配伍使用。病后体虚或孕妇均应慎用,虽需祛湿利水,亦应配伍健脾之品,以兼顾正气。

-燥湿

湿为天地间阴阳蒸腾濡润之气,而其作为邪气却能防碍人的身体健康,使人对它深恶痛绝。俗语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攻克湿邪就应该对其作各面的认识。

首先,湿按照属性分为属于天气的湿如雨雾,属于地气的湿如泥水之浊阴之邪,有属于饮食的湿如酒酪水果,有属内伤脾肾、五脏、气血津液的湿。

第二,湿伤人的途径:雾露、山岚瘴气、风毒等邪气可从口鼻而入,雨、汗、泥水等可以从肌腠、皮肉筋骨而伤(伤湿),水饮浊腻之品从口而入,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产生的湿是从内而生,另有内中湿即内素有寒湿或初患浮肿又重感外湿。

第三,湿邪可以侵袭人体任何部位:感湿于头面四肢可见头痛、头风、面游风等,患于腰脚可见腰痛、脚气等,外伤皮肤见皮痹、皮疹,入于肌表可见发热、恶寒、自汗,滞于经络见痹重、难屈难伸、痉病,入于肌肉可麻木、跗肿、黄疸、按之如泥不起,伤于筋可见痿,滞于经脉为脚气病,流于关节轻者屈膝有声,甚则关节肿痛,入肾腰胯疼痛、身如板夹、胁如沙坠,入脾胃则呕恶、腹胀,入于小肠则颓疝、尿赤秘涩,入膀胱为淋,入于大肠为泄泻、腹痛、后重、脱肛,入于气血为倦怠。

第四,湿邪的变动:湿逆于上为湿气,上蒙清窍,阻滞神机可见头昏蒙痴呆健忘等。郁于中为痰。流于下为水。夹寒为寒湿可见痛痹。夹风为风湿见身烦痛额上微汗。风寒湿合而为痹证。兼温为湿热、湿温。可兼酒麦乳酪停滞不化。湿病治疗失误久延可发展为痰饮、水肿、癃闭及气湿痰淤交阻的肿瘤。

湿本为人体气血津液之正气,但作为邪气对人危害非细。湿性属阴,性阻滞黏腻,所到之处无不沾染受害。历代医家对湿邪有多种见解,总赅而言,湿为邪为正总在气化与不化。现就我感悟比较深的内容作一阐述。

《黄帝内经》中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不运化,水湿不流,或为诸湿肿满,诸颈项强。李东垣对疾病的发生独重脾胃,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不能充则生百病。在《脾胃论》中论述了其重要性:胃为十二经之海,水谷之海,属阳土,主动而不息,辟如阳气在于地下能够生化万物。胃气和平,荣气上升,产生温热。温热正如春夏,能够行阳二十五度,使因精奉于阳。如此胃气和平则万化安。在病理状态下,胃病不能濡养使六腑气绝而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六腑之气先绝,五脏之气无所禀受而后绝。肺主收下,又主五气,现肺气绝则不生五气而独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重强〕。所以胃气病不能行阳气积阳成天去,清阳不能出上窍、实四肢、发腠理反而下流∶“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之地,有形之土下填,阴火反乘脾胃。胃之一腑病,十二经元气皆不足,气少则津液不行气化不行而成湿滞血亏等,所以说胃气病则万化危。对于腹中气不足,大气不运生湿的机理,清代汪昂也详细论述过,旨在于机理明才可能投药无误。

下面来看肺与湿的关系。肺主天气,天气通,地气才能运行。肺经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痹开则膀胱亦开,这应该就是启上闸,开支河的意思吧。吴鞠通说“湿邪之为病,上焦与肺合”—肺主太阴湿土之气,肺病湿则气不得化,但如果气化湿自然随之化解,即使有兼夹的邪气也会随之一起化解。湿邪治肺可以开闭达表,使表气通,透热化湿,不汗而解,肌表的风,太阳的湿也乘势外解。既可以通降上焦气机使利气化湿有能疏泄腠理使湿从汗去,在汗出的同时,内郁的邪热也能随之向外透散,达到汗出湿热自退的目的。 吴又可在邪有九传治法中说感受疫气表里分传,开始的时候邪在膜原是邪气平分,半入于里则见里证,半入于表则见表证。表里都病的是内外壅闭,在表汗不能发,在里为不通。这时不能强发汗,应该先用承气通里,里邪去则里气通,中气才能达表,之前郁在肌肉中的邪都乘势升泄出来〔或者发斑,或者吐,各随其性质而发〕。这属于以泻为补的方法。

以上一则主张补脾胃泻阴火升阳,一则主张通里气宣发中气。正如清代石寿棠在湿热闭表壅肺阻滞三焦之证中所说“不专于升表(发汗),在于通其郁闭,和其阴阳。”对从脾治湿的治疗也有重要意义—调补脾胃泻阴火升阳。例如崔燕玲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咳嗽。认为脾胃失健,水湿内停,日久蕴热,湿热上痹犯肺,肺失清肃。以半夏燥湿化痰,干姜辛热振奋脾胃阳气温阳化湿,芩连苦寒泻热燥湿再加清肺化痰之品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治法和加减可以参考《脾胃论》等著作

上面提到的阳气的升发,还密切联系于胆腑和小肠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甲胆属风温,主生化全身的气血;丙小肠主长养周身的阳气,它们禀气于胃而能浮散升发如胆小肠的温养生长之气不足,留于有形之脉中而为热病中风等等不可胜数

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都以各自和相互协调的气化功能与湿想连结着其中淤血也是湿病形成的重要因素《素问•刺节真邪》说腰脊—人的大关节,胫—人赖以走和跑路,前阴身中之机,阴精之侯,是津液的道路如果饮食不节善怒常发,津液就会内溢下流于前阴,使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是患了荣病有水,不能上也不能向下,应用铍石治疗在《邪客》中说,营气泌其津液注于血脉化为血都是说明营气导致血病张景岳说道:“失血家往往水肿,淤血化水亦水肿,是血病兼水”,“血液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又说明血病能导致水液的运行湿邪可阻滞经络而形成淤血,由血及气而气血不畅气化失司,又加剧水液运行的障碍,如此循环,二者交相影响

此外,对医源性的湿病也不能忽视,如输液不当,过快过多可影响体内的水液电解质平衡;用药过于寒凉滋腻;过用耗气伤阳药;用损害心、肺、脾、肾的药物等都有可能导致湿病的发生发展

随着地球气温的变化,人们工作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人的体质可能向“湿热化”的方向发展,鉴于以上,人们更应该加强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和知识,顺从自然规律,加强身心修养以保持健康 。

二中医湿症

中医之湿症不同于西医,西医之湿症是一点皮肤病,中医的湿症是人体的六大病症之一,即风湿,湿症,寒症,热症,燥症,火症它可以侵入人体的每一个脏腑或每一条经络,亦或每一个细胞,一个脏腑有病还可以想传另一个赃腑,湿症是人体的一个大顽症,因此很难治愈

大家都知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即湿,湿是生命的载体,血是靠湿来承载,火气是靠湿来降温,现代的癌症即肿瘤,实质是水湿不能畅通而停留的病症,尿道是湿的排出通道,泌尿系统疾病亦是湿症,而西医称皮肤病为湿症中医亦同,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攻克湿症是人类为治疗疾病的一大半,实非小事。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为水类,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湿邪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如湿病面垢多眵(眼屎),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水湿之邪重

着粘滞,侵入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故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症状。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症状。

湿性粘滞。粘滞。即粘腻阻滞之意,湿邪犯人,其粘滞性主要表现在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症状,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感受湿热之邪是肾病发病的直接导火索,更为重要的是,在肾

病过程中,感染湿热之邪或湿热之邪缠绵不去,常常是病情反复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

一、湿热证形成的原因

从传统的中医病因学来讲,湿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外乎有外感和内生两个方面。但更

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则可发现无论是外感所致还是内伤所为,其中湿邪的存在是最终酿成湿

热之证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因为就外感之邪来说,不仅湿热相合侵入机体才能形成湿热

之证,而且即使是单纯的湿邪入侵日久化热亦可成湿热之证。内生湿热证的形成也是先有湿

邪,然后或郁久化热,或与外感火热相抟而成湿热之证。可见有湿才能形成湿热,只是形成

的速度有急有缓,没有湿邪存在的前提条件,单纯的热邪终不能酿成湿热,外感、内伤都是

如此。明白了上述医理,我们再来谈肾脏病过程中湿热证之所以普遍存在的原因。

我们知道,肾虚是肾脏病形成的病理基础,而肾虚所造成的继发病理改变首当其冲者

则是水液运化的失常,况且这种水液代谢失常将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持续存在。既然水湿之邪

普遍存在,那么它就极有可能郁而化热、演变成为湿热之证 ,或者与外感火热之邪,内生

热毒相合而为湿热之证,或内外相引,感受湿热疫毒,正如薜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

聚,客邪再至、内伤相引,故病湿热,此先有内伤,再感客邪。”这种先有湿邪为患,然而

外邪入侵所致的湿热证在肾脏病中较为常见。在肾脏病过程中水湿之邪的普遍存在是容易理

解的,但水湿之邪最终演变成湿热之证,毕竟还需要热邪的加盟,在这里我们正想说明,肾

脏病中,热邪的来源,首先是外感热毒,其次为阴亏阳亢之脏腑之火。其实脏腑之火的形成,

固然有其阴阳双方自身的偏胜偏衰,但如果医者用药又偏于辛燥,则对火热的形成无异于火

上浇油。至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在临床长期大剂量运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几乎都会出现面

红体肿、头胀头痛、心悸失眠、心烦热多汗、怕热、咽干而痛、流脓涕、疮疖发作、大便粘

滞、小便短赤、舌尖红、舌苔黄腻、脉濡数等典型的湿热证表现。其原因恐怕是类固醇药物

类似于中药之纯阳之品,其性辛燥而大热,长期运用,可致阴液耗伤,水火共济失调,阳气

亢奋而化为火热之毒,再与遍地存在的水湿之邪相合,湿热证自然就形成了。不但药物之偏

性能促使湿热证的形成,就是饮食之偏也是肾脏中常能见到的湿热生成因素,如辛辣、腥膻、

过咸之品皆可使患者出现咽痛、脘腹胀满甚至会出现尿急、尿痛之证,其理大概与辛燥药药

之害一致。

总而言之,在肾脏病过程中,由于水湿之邪的普遍而持久的存在,湿热证的形成就有

了基础,而湿热证的长期顽固地存在,严重影响了肾脏的康复,因而湿热证是肾脏病过程继

发的重要病理改变。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肾脏病过程中湿热证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

同,部位各异而已,而对这种状况,著名专家刘宝厚教授就曾发出过“湿热不除,蛋白难消”

的感概,有人甚至还认为没有湿热,就没有肾病,可见湿热证在肾病中的重要性。

二、湿热证的临床特点

湿热合邪所形成的湿热证不仅具有湿和热所具有的双重致病特点,同时还具有湿热合

邪的特殊性。从热来说,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甚,火热为患,多表现为亢盛炎上的性质。

火热致病发病急、变化快,临床上往往呈现一派炽热、躁烦的证候。就湿而言,其性潮湿、

粘滞、重浊、重着,故临床症状多以粘腻浊滞为特征;再从湿热相合来看,乃是湿中蕴热,

如油入而,氤氲不散,形成所谓无形之热蒸动有形之湿之势,湿热胶着,粘滞难化。由于“热

遇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因而形成恶性循环。肾脏病湿热证患者病情常反复多变,迁

延日久,缠绵难愈,无不是由湿热致病的临床特征所决定的。

其实,湿热证只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关键还在于人们对湿热证治疗上存在的困

难。湿热征的治疗,其基本原则虽为清热利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很难速见成效。这大

概是因为湿热相合,治湿有碍清热,治热有碍化湿。盖清热多用苦寒,不利湿之温化;祛湿

常用温燥,不利热之清除。因此在治疗湿热的选才用药上,往往是温清两难,互相掣肘;更

何况湿热证尚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之分,其轻重缓急、寒热温凉之度,难以恰

到好处。另外,肾脏病湿热证的产生,是以肾虚为基础的,所以肾脏病中的湿热证并非是单

纯实证表现,而是虚实错杂之证,如果再把扶正固本的因素考虑进去,则治疗用药的难度就

可想而知了。

三、湿热证的实质内涵

从湿热证所表现的头晕脑胀,口干而痛、脘腹胀满、小便淋沥不尽或尿频、尿急、尿

痛,大便粘滞不爽,皮肤疮疖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临床症状体征来看,湿热证确与现代

医学之所谓的感染有密切联系。别的不说,单就从尿路感染来看,如果属下尿路感染而仅表

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者,则中医辨证当属膀胱湿热;若在尿频、尿急、尿痛的同时,也出

现往来寒热、口苦者,则应辨证为肝胆湿热。实验研究亦表明,治疗膀胱湿热证和肝胆湿热

证的八正散和龙胆泻肝汤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特别是八正散能够显著抑制尿道致病性大

肠杆菌P 菌毛的表达,或使P 菌毛表达异常,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在人尿道上皮细胞上粘附的

能力。至于皮肤的疮疡、疖肿,则是非常明显的毛囊感染了。可见湿热证与感染的关系是不

会有人质疑的。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在临床采用西药抗炎治疗也是有效的。但从事肾脏病临

床研究的人们都能体会到,在很多情况下,中医辨证虽属湿热之证,却并未能发现有明显的

感染病灶存在,如口苦咽燥、咽部暗红、舌苔黄腻、脘闷纳呆、小便短赤或余沥不尽等,中

医则常常称其为湿热未尽,而西医可能就属隐性感染或亚感染状态了,此时抗感治疗则弊大

于利,或者是有害无益了。可见湿热之证的实质不单指显现的感染,也包括隐性感染或亚感

染,或感染迁延期,甚至于感染后的病理损伤状态等等。

更进一步去分析湿热的实质内涵,我们还会发现,湿热所表现的还不仅仅是在肾脏病

过程中继发的各种感染征象,更重要的是,湿热证的显现与退却,标志着由感染所诱发的免

疫反应的进行与缓解,由于免疫反应是肾脏病的根源,而一切显现的和隐匿的感染,都将成

为免疫反应的导火索,或者称之为启动因子。换一个角度讲,前面已经反复讲述过因肾脏功

能失调而产生的湿邪是湿热证形成的前题,那么湿邪的实质是什么?有人用组织胺电游子透

入试验和出入液量的变化观察,发现利湿类中药的作用机理除了能促使水湿的排除外,更重

要的是能改变机体对组胺的反应性,已知组胺是变态反应的炎症因子,可见湿邪的存在即昭

示了免疫反应的不断进行,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命名也与湿有关,如湿疹、风湿、类风湿

等。由于变态反应的不断进行(湿邪形成)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愈加低下,因而使机体反复

感染(热邪产生),而感染(热邪)又诱发了变态反应(湿邪形成),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湿

热互结,缠绵不去,则正好说明了这一病理特征。为什么说湿热证是肾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

没有湿热就没有肾脏病,其根源就在于此。由感染所导致的免疫反应的表象就是湿热之证。

由此可见,感染之象显著的湿热之证则属感染对免疫反应的启动阶段和效应时期,而在病理

损伤形成之后,临床多表现为湿热未尽的隐性感染状态。研究表明,清热利湿药能增强抗感

染免疫能力,清除抗原,抑制抗体形成,从而达到抑制变态反应。如龙胆泻肝汤即能增强非

特异性免疫,调节免疫反应,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能力。

四、历代医家对肾脏病湿热证的论述

肾脏病外症表现主要是浮肿和尿的异常,所以历代医家有关类似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水

肿”、“溺血”范畴。《素问·厥气论》谓:“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也有“热

在下焦则尿血”的记载,《诸病源候论》所谓“身体虚肿,喘而上气,小便黄涩,”即是因虚

致水,水湿壅而化热的湿热之证。朱丹溪则明确地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而《医学入门》

在此基础进一步观察到即便是阴水也“夹湿热,中满分消丸……肾虚腰重脚肿湿热者,加味

八味丸、滋肾丸。”同时“阳水多兼食积,或饮毒水,或疮痍所致也。”足以说明湿热之证在

水肿中的普遍存在。再从尿液的改变来看,古代虽然没有尿检,但从尿液的外观改变也可以

辨证其寒热属性,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

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朱丹溪则进一步认识到“浊主湿热”,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所有肾脏病患者包括尿路感染其尿的改变皆是“浑浊”的,这一观点为我们采用清热利湿治

疗尿检异常疾病提供了依据。

再从淋证的发病与湿热的关系来看,其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医学正传》说:淋证“为

病之由,皆由膏粱之味,湿热之物……清浊相混……渐成淋闭之候。”《证治准绳》也有“淋

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凝结而为淋。”《医宗必读》则更明确地指出淋证乃“湿与

热两端而已”。《证治汇补》也认为“皆因湿热浊气,渗入膀胱而为病”等等,可见湿热是淋

浊之病的发病之由和常见病机。历代医家对湿热证的诊治经验是指导我们临床用药的指南。

《医学入门》中提出了“分消”之法,所谓“分消”,即从上中下将湿热之邪消除。《证治汇

补》则将“分消”之法具体运用为清热而利湿并用,清其热,并从小便利其湿。清代薜生白

则对利湿给邪以出路之治法加以发挥。而叶天士则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

了“分消走泄”的治法,采用开上、畅中、导下的具体措施,以针对湿热之证的偏上、偏中、

偏下之别,他提出的“杏、朴、苓之类”之意,即指上、中、下用药有别。另外叶天士在《外

感温热篇》中所谓“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的观点,对肾脏病中湿热证的治

疗更有指导意义,如何能使湿与热分开,不致相合,叶氏采用了“渗湿与热下”的治法,只

要湿与热分开,热势必孤,必能围而歼之,古人的论述寓示着深刻的内涵,我们应该细心体

会,指导实践。

五、湿热证的诊治

1、湿热证的辨证

对肾脏病过程中并发的湿热证,从宏观的症状和体征中认识湿热证的存在是比较容易

的,而更多的情况下则需要细心察觉比较隐匿的湿热征象,甚至要从微观的检查指标中举一

反三地推求湿热证的存在。一般在临床对湿热证的辨证采用宏观症状和微观检查相结合的方

法,具体而言,首先应辨清湿热的部位。上焦湿热者一般表现为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

裹,肢体困重,咽部不适,甚至干痛、咳嗽、咯痰黄稠等等,体查见咽部充血、扁桃腺肿大、

或肺部听诊有干湿性罗音,即外感湿热伤于肌表,壅阻于肺之征象;若皮肤有斑、丘疹、甚

至并发痤疮、疖肿者,因肺外合皮毛,理应属上焦湿热之范畴。若因饮食不节、不洁,感染

湿热疫毒,出现脘腹满闷、恶心呕吐、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秽臭难闻,或仅见口粘、口

苦、食不闻香、舌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属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者皆属中焦湿热之证,

当然如果是胃肠型感冒者,则应属上焦与中焦合而为病。下焦湿热之证的表象,除了尿频、

尿急、尿痛、痛引腰腹、小便余沥、尿带砂石、尿中见血、小便浑浊乳糜、阴中掣痛、睾丸

坠胀而痛、肿大如核、阴部潮湿等症状体征外,尿检有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等改变者,甚

至尿蛋白突然增加者,皆应视为湿热之征象。若上、中、下三焦皆有湿热表现者则称湿热弥

漫三焦。其次,辨清湿与热的孰轻孰重以及其它兼夹之邪。以湿邪为重者,因湿邪重浊、凝

滞,聚而成水,故多表现为浮肿、泄泻等脾土浸渍的病理改变;若以热为主者,则热必化火、

火性炎上,或迫血妄行,或使血腐成脓,而成有形之邪。《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痛

疡疮皆属于火”即是例证,可见凡是以局部疼痛结成肿块如扁桃腺化脓、皮肤疮疡、疖肿者,

不仅以是火热为主,而且已是湿热壅结而成火毒之证了。湿热壅结化毒,是湿热证之极期,

因而危害最大。上述两种情况是湿热证向两极发展的结局,但在此中间,湿热之邪到底以是

五五分成,还是四六比例,则是一个模糊学问题,恰如其分的判断毕竟要靠长期大量的临床

体会。

2、湿热证的立法用药

祛湿清热是湿热证的立法原则。既然湿热证是湿邪裹热胶固难化,那么理想的方法则

是没法将湿和热有效地分离,正象叶天士所说的那样湿“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前面我

们说过,在湿热证的形成中,湿是存在基础,所以叶天士提出了使湿与热分离的方法是分消

走泄,湿邪在上焦要宣,在中焦要化,在下焦要渗,其中“渗湿于热下”是治疗湿热证的重

要法则,适用于祛三焦之湿邪。难怪乎古人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警语。在临床上

若上焦之湿热,则以宣透为主,兼以化湿淡渗。宣透即是宣肺,使湿从皮毛而出。正如叶天

士说:“宜从开泄,宣通气机,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三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

流动之品耳。”在宣透的同时根据热邪之轻重,予以清化,则湿去热退。若皮肤疮疡疖肿者,

因其壅热成毒,应以泻火败毒为主少佐宣透,方药一般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中焦之湿热,

重在化湿,燥湿清热,辛开苦降,调畅枢机。吴鞠通谓“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实质,

就是要平衡中焦的湿盛之偏,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则是常用的燥湿清热之剂。若污秽之

邪偏盛者,常取鲜藿香、鲜佩兰、鲜菖蒲、鲜荷叶、厚朴花等芳香之品辟秽化浊,再佐以淡

渗利湿之味则收获更捷。下焦湿热之证应在利湿的基础上伍以清热,利湿须使用淡渗,不宜

逐水。常用茯苓、猪苓、泽泻等,而对于湿热之证,则竹叶、萆薢、生苡仁、滑石、土茯苓、

茵陈等,利湿而兼清热,实为双管齐下之法。若有阴液不足之证者,则多选知柏地黄汤、猪

苓汤育阴利湿、标本兼顾。因瘀血之证在肾脏病中的普遍存在,故既能利水又兼消瘀之水蛭、

泽兰、益母草、琥珀、穿山龙等也常常选用。

另外,在祛湿清热治法的运用过程中,特别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祛湿清热不可能立

竿见影,须缓缓图效,不可急于求成,坚持祛邪务尽的原则,即使炉烟已熄,唯恐灰中有火,

不宜急施温补;二是把握祛 湿清热与扶正固本的火候,在湿热迁延期,当扶正与祛邪并行,

应该不会引起,不要担心。因为恰当的扶正治疗也能加快邪而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为吃这些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

另外,你还要注意不能喝酒,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而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适宜于饮酒 。

湿*证素是外界湿邪侵袭,或体内水化失常,以致湿浊停聚,阻遏气机与清阳,所表现的身体酸重、舌苔腻之类的证候。

舌象:舌苔腻,或滑腻。寒湿证多为白腻苔,湿热证多为黄腻苔。舌苔对湿*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典型舌象见图。

症状与体征: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浑。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面色晦垢。脉多濡缓。按湿证对应的治法是除湿,除湿要给湿以出路,或除湿,或淡渗,或化湿。最常用的是利水渗湿,即“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当我们的身体湿气过重之后很容易就会出现浑身绵软无力,头晕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如果长期不引起重视还会导致病情变得越来越重。在生活中想要快速去除湿气,我们首先要努力去改变自己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潮湿的生活环境。其次还可以多去吃一些有利于去湿的食物,做一些艾灸和拔罐。

改变自己的不良作息和生活环境

一般情况下,我们身体会出现湿气过重无非就是因为自己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还有生活的环境过于潮湿。不良习惯方面指的是经常性的熬夜晚睡,平时不是躺着就是坐着,缺乏运动,还有特别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和在洗完头,洗完澡之后不及时的把自己身体擦干。生活环境方面是指所住的地区本就潮湿,自己总喜欢长时间待在开了空调的房间里。所以我们想要去除湿气就可以根据上述这些行为去做出相对应的改变。

吃一些可以帮助去除湿气的食物

除了改变生活习惯和环境之外,我们在平时还可以多去吃一些能够帮助我们身体去除湿气的食物,就像是姜,红豆,薏米,还有山药等等,最好是可以煮粥或者是熬汤来喝。我们在坚持吃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症状会得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改善。

做一些艾灸,拔罐

艾灸和拔罐这两个项目对于我们身体去除湿气都是有着很多帮助的。经常做艾灸在去湿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缓解压力,增加我们的睡眠质量。而相对来说拔罐去湿就需要我们去到一些比较专业的地方了,因为专业的拔罐师傅会根据我们自身的湿气表现去拔身体的不同部位,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缓解我们湿气过重的问题。

目录 1 拼音 2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樊开周先生经验方:藿朴胃苓汤 21 藿朴胃苓汤的别名 22 处方 23 功能主治 24 摘录 3 方出《医原》卷下,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加减 36 各家论述 3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藿朴胃苓汤 1 拼音

huò pǔ wèi líng tāng

2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樊开周先生经验方:藿朴胃苓汤

21 藿朴胃苓汤的别名

藿朴夏苓汤

22 处方

杜藿梗3钱,真川朴1钱,杜苍术8分,炒广皮1钱半,炙甘草5分,生晒术1钱半,浙茯苓3钱,猪苓1钱半,建泽泻1钱半,官桂5分。

23 功能主治

辛淡泄湿,芳香化浊。主湿霍乱。上吐下泻,胸痞腹痛,口腻不渴,小便短少,脉多弦滞,或沉而缓,舌苔白滑。又治湿泻,腹中微痛,大便稀溏,小便淡黄,口腻不渴,胸痞肢懈,身重神疲,脉右缓滞,舌苔滑白而腻。

24 摘录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樊开周先生经验方

3 方出《医原》卷下,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31 方名

藿朴胃苓汤

32 组成

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苡仁、通草、茯苓、猪苓、泽泻。

33 功效

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宣化畅中,芳香化湿。

34 主治

湿气内蕴,氤氲浊腻,证见面色混浊如油腻,口气浊腻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腻;膜原邪重则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神多沉困、嗜睡。

35 加减

兼风者,汗出恶风;兼寒者,恶寒无汗,前法酌加苏梗、桔梗、豆豉、葱白、生姜之类;邪在经络,一身掣痛,酌加桂枝、水炒防己、秦艽之类,以开毛窍经络之壅;兼暑者,面赤,口渴,心烦,前法去蔻仁,酌加扁豆花、鲜荷叶清香辟秽,连翘、山栀、滑石轻清微苦淡渗,以解暑湿热之结。

36 各家论述

《中医方剂与治法》:方用香豉、藿香芳化宣透,以疏表湿,使阳不内郁,则身热自解;藿香、白蔻、厚朴芳香化湿;厚朴,半夏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则胸闷肢倦,苔滑口腻等证即愈;再用杏仁开泄肺气于上,使肺气宣降,则水道自调;茯苓、猪苓、泽泻、苡仁淡渗利湿于下,使水道畅通,则湿有去路,共奏开源洁流之功。全方用药照顾到上中下三焦,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与三仁汤结构略同。此方宣肺达表于上,淡渗利湿于下,体现上下分消之法。

37 附注

本方方名,《感证辑要》引作“藿朴夏苓汤”,方中通草,《感证辑要》作“淡豆豉”。又,本方剂量及用法,《湿温时疫治疗法》作:杜藿香一钱半至二钱,真川朴八分至一钱,姜半夏二钱至三钱,光杏仁二钱至三钱,白蔻仁八分(冲),生米仁四钱至六钱,带皮苓三钱至四钱,猪苓一钱半至二钱,建泽泻一钱半至二钱;先用丝通草三钱或五钱煎汤代水,煎上药服。

古籍中的藿朴胃苓汤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消化法

汤三方酌用。分消中焦之积水,宜以茵陈胃苓汤、藿朴胃苓汤二方为主,或加三因控涎丹,或加神芎导水丸,随

《邵兰荪医案》:[卷三]痢

第八集: 从病因方面分析:不论是寒湿症或是湿热症,都可分为内生与外感的两方面。内生湿病中,寒湿病多由脏腑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而湿热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者是湿热二邪同时产生所致。 其感邪途径:在自然界中,地面的湿气在热气的作用下,化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聚合成云。所以,湿热之气的运动途径是由下而上的,湿热之气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湿热之气这种上升的特点,使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从上部开始,由口鼻入侵。是“先伤天气,次及地气,经曰:伤于湿,首如裹。又曰:湿上甚为热是也。”这就是湿热之邪的感邪途径。相反,寒湿之邪的特点是,寒邪与湿邪都是阴邪,两者合邪时,湿邪重浊趋下,所以寒湿之邪多从人体的下部侵犯人体。是 “先伤地气,后及天气。” 从病机方面分析:寒湿病在正气方面是以阳气受遏或阳气不足为主,邪气方面是以阴邪(寒邪)与阴邪(湿邪)共同存在于人体内为主,疾病的性质比较单纯,纯属于阴证、寒证。而湿热病的邪气方面以阴邪(湿邪)与阳邪(热邪)共同存在于人体内为特点,是性质不同的两种邪气互相纠缠,比较复杂,因为热邪的阳属性比湿邪的阴属性突出,所以湿热病的总体病性属阳证、热证。从正气方面分析,湿热病在正气方面可能有阳气和津液两方面的损伤,但由于湿病的本身特点,仍是以阳气受损为主。 在病位方面分析,湿热病的病位会比寒湿病广泛,因为“热蒸则湿动,寒郁则湿凝”,湿受寒邪,活动力低,所以病位集中;湿受热邪,热蒸则湿动,活动力强,因而病位广泛。这使湿热病在治疗上比寒湿病更为复杂与困难。 在临床表现上,寒湿病主要是一般湿病的表现与寒象,容易识别,而湿热病除了有湿病的表现外,还有湿热邪气互相纠缠引起的一些错综复杂的表现。 在治疗方面,寒湿病以温燥为主,由于湿与寒的性质相同,要同时袪除就比较容易,调补阳气也是比较容易。而湿热病以清热去湿为主,清热用的是寒凉的药物,袪湿用的是温燥的药物,两种性质相反的药物要一起应用,在治疗上就比较复杂,而调补正气也是比较难以进行。 第九集: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大自然的所有因素与人息息相关,大自然对人类最大的影响力就是水土与天气,也就是水的变化。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物不论是低等或是高等,都离不开与水相关。 中医对水的认识起码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最早的文献记载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关于湿的性质、来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法则、预防措施已经有比较祥细和完整的记载。之后历代医家继续研究,不断加深对湿的认识及提升治湿的方法,中医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病防病的医疗体系,是人类健康的最有力支柱。 日本民族对水的论述,最早见于日本名医吉益南涯的“气血水”学说,他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清代,他提出:所有的疾病都是气毒、血毒、水毒引起的观点。水毒的定义是:在正常情况下留滞或偏聚在组织和器官中的水份,即非生理的体液。他的观点与中医对湿邪的认识相仿。 中医专家最新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所有疾病的病因都是水的问题,而治疗任何疾病最容易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调节人体内的水,使人体内的水保持最适量和最畅通。当今所有的疾病,不论是常见的伤风感冒,或者是复杂的内脏病,或是西医认为一世都必须服药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被西医誉为绝症的癌症,中医都可以应用治水的方法将疾病治愈(患者曾被西医治疗过将影响疗效)。 大自然空气中存在正常的湿度是湿气,中医不称其为“湿邪”,只有异常高的湿度才被称为“湿邪”。人体内以生理状况存在的水分就是津液,也即是体液。中医并不把津液称为“湿气”,而是把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才称为“内生湿邪”。 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具有水分的总称,广泛地存在于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的组织、细胞之内,和组织、细胞之间,津液对人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滋润和濡养全身的细胞和组织;2化生血液;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例如体温;4运载全身之气,运载营养物质;5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等。 第十集: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和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津液的生成主要来源于饮食,是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和水分而生成的。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肝、肾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完成的。这些脏腑中任何一个出现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内生湿邪’的产生。 脾主运化,是津液代谢的中枢。肺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将津液分别输布到人体的体表、肾、膀胱和全身。肾对津液的输布有主宰的作用,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津液中清的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出体外。肝主疏泄,使三焦气机调畅,气行则津液行,促进全身的津液输布畅顺。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空间。 津液的排泄也是依靠脾、肺、肝、肾、三焦等脏腑的综合工作,通过汗、呼气、尿、大便等途径排出体外,它们也是治疗湿病时祛湿邪的主要途径。 第十一集: 要治湿首先要了解水的特性,大自然中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导致水成为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就是温度!温度很低时水变成固态的冰,冰加热就会融化成为水;温度继续上升就会蒸发,成为水气;如果加温到沸点,水就会沸腾而全部变成水蒸气。流动性的空气会加速水的蒸发,这是中医所说的“风胜湿”。影响水的形态还有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水在大自然中要正常的运动,从液态变成气态或固态,并混合在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或非生物中,使大自然充满生命力。但是,大自然中也有邪气,当不正常的温度、辐射或磁场等“邪气”干扰水分,就会产生灾害,例如暴风、暴雨、水灾、旱灾、地震、海啸、龙卷风、沙尘暴、冰庖等大自然的“疾病”。 存在于人体的水分,也有类似于大自然中水分的变化,吸收进人体的水混合了人体中的营养精华成为人体内的津液,正常的津液在人体中呈不断流动的液态,在体温的影响下,一部分变成气态的津液,流动的津液与气态的津液共同维持细胞组织的生理活动。与大自然不同的是,活人体内有正常的相对稳定温度,所以水在人体中没有固态的冰,但却仍有固态的或类似固态的水混合物,那就是津液与病理产物的混合物。津液与病理产物混合,就是人体中的湿邪,由湿邪与寒邪或热邪再混合而成的汗、痰饮、痰、痰核、硬结、肿瘤、癌等,会使人体产生各种疾病,例如炎症、疼痛、麻痹、麻木、内分泌失调、各种急性慢性病等。 在人体内不正常的水混合物,中医称为湿邪,湿邪有以下致病的特点:1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这是因为湿为有形之邪,阻滞任何部位都影响该处的气血流通,使功能不利。如阻滞于胸腔,会引起呼吸不畅、胸闷;如阻滞于脾胃,会消化不良、脘痞腹胀、大便不爽等。2湿性重浊,表现为沉重、重着的特点。临床上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束,关节重着痹痛,分泌物与排泄物秽浊不清等。3湿性粘滞,表现为粘腻停滞的特点。例如舌苔粘腻、小便涩滞不通、大便粘腻不爽、病情缠绵难愈等。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为水邪,有向下的惯性。湿病易患于人体的下身,例如下肢浮肿、淋浊、泄痢、带下、下肢溃疡、下肢静脉曲张等。 第十二集: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湿病的诊断同样从望诊开始,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部色泽、形体动态、舌象、皮肤、五官九窍等,其中以舌象更为重要。 望舌对湿病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因为舌象是人体全身的缩影,舌形、舌质、舌色与舌苔可以直接反映身体中,物质、水分的储量及分布与能量变化的状况。舌的大小、宽窄、厚薄、长短、高低、软硬、润燥等可以代表人体的气血的盛衰、物质的多少、含水量的高低、内脏的强弱、循环的 阻等。舌质代表细胞内的物质,舌苔代表细胞之间能量运行的状况。舌苔有无、厚薄是空间能量、水气盈亏变化的象征。舌色还可以说明身体内寒热的情况。 诊断湿病,主要观察舌苔、舌色与舌的润燥,正常的舌应该是淡红色又润泽的舌质,而舌苔应是薄白均匀,舌中、舌根苔稍厚。不正常的舌包括:黄腻湿苔表示细胞之间湿浊,属湿热证;黄燥苔表示细胞之间燥热,湿邪已化燥伤阴,属津液受伤之燥热证;白苔多为表证,白腻苔表示细胞之间寒湿,脾胃受寒湿困阻,属寒湿表证;白燥苔表示细胞之间干燥,多属湿邪中阻,津液不能上承,因寒化燥为寒燥表证,因热而化燥为燥热表证;黑湿苔表示细胞之间水多湿重,肾阳虚衰属寒湿证;黑燥苔表示细胞之间浊而热极,是热盛阴伤的热证;无苔表示细胞运动不利,水分、精微物质缺乏。舌大而且软表示人体细胞内水分的含量过大。舌的润燥代表人体细胞之间水分含量的高低,水分含量过低,细胞则无以润化;水分含量过高,将阻碍人体能量的顺利运行。很多传染性疾病,西医常将其病因归结于各种病毒、病菌,中医则认为是人体中的燥或湿所引起的,若疾病出现在胸膈之上,比如脑部疾病伴随高热,多由燥引起的;若疾病出现在膈膜以下,比如肠部疾病伴随高热,多由湿所引起的。人体中或湿或燥,都会在舌上有所体现。湿舌表示水分停滞于细胞外部空间,不能进入细胞内补充胞内物质;燥舌表示细胞外部空间含水量较低,患者往往伴有大便干燥症状。 第十三集: 望形体,元朝朱丹溪说:“肥人湿多,瘦人火多”,凡内湿壅盛者,多形体壅肿、肥胖。形体肥胖壅肿多见于湿邪内生的患者,而外感湿邪的患者,形体特点表现就不明显,因为瘦人同样也可感受外来的湿邪。 湿邪在身体不同的部位,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湿邪注于人体下部,则足胫跗肿,肌肉松软如泥,按之凹陷不起,痿软无力。湿邪壅塞于肌肤则身重肿胀。湿邪阻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肉缺乏营养,导致颈项、肢体强直疼痛、活动不利,“诸痉强直,皆属于湿”。不过,必须留意的是湿病的诸痉项强,与肝风内动的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完全不同,二者切不可混淆,湿邪所致的诸痉项强,主要表现为颈项、手足等关节强直拘急、重着、活动不利、局部麻木,还伴有头重如裹、苔腻等湿阻之象;而肝风内动,则表现为关节拘急、肌肉抽搐、震颤等“动摇”之象,还伴有肝风其它的症状。 在患者的动态方面,行动属阳,行动迅速者阳气充足,行动迟缓者阳气不足,湿为阴邪容易阻碍阳气,所以湿病患者在动态方面常见疲乏懒动、身重难行、肢体活动不利、喜卧等状似阳气不足之象。但是,由于适当活动可以使气血运行加快,使血脉比较畅通,因而湿病患者在适当活动后,多数自觉精神振作一些,而且症状减轻,虽然患者自觉疲乏,但劳作时气力并不明显减少,并且没有动后气促、疲乏的表现。与虚证者所表现的疲乏无力、动则气促是不同的,应该留意区别。 第十四集: 湿邪阻滞经络容易引起关节疼痛、伸展不利之痹证,临床上痹证有风、寒、湿之分,但无不夹湿,可谓是“无湿不成痹”。湿邪较重的痹证其特点是患处重着疼痛、固定不移。湿邪也是引起痿病的主要原因,痿病的表现为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活而无痛,湿邪阻滞于肌肉、经络之中,阻碍气血津液对组织的温养濡润,导致痿病。 湿邪致病者常见面目浮肿或身体肢体浮肿,但是由内湿、外湿和寒湿、湿热所引起的肿势会各有不同。外感湿热邪气主要途径是由口鼻皮毛进入,所以头面先浮肿;湿热为阴中之阳邪,所以肿势也是由头面先起;内湿多因为脾肾功能失调所致,湿从内生,所以肿势多从腹部、下肢先起;寒湿是阴中之阴邪,所以肿势也是由腹部与下肢先起,逐渐波及全身。 如果湿热壅盛于脾经,可见到眼胞红肿湿烂、眼皮下垂、开眼困难、鼻头红肿溃烂。如果肝胆三焦湿热,可见到耳朵周围起疮疹,或湿烂流黄水,耳朵内经常流黄、白色脓液。如果湿热聚于口腔的粘膜之下,则容易引起口腔溃疡。而咽喉漫肿,颜色淡红,觉得阻塞不适者也多是湿痰凝聚所致。 第十五集: 湿热病经常会出现各种皮肤病,例如夏季的“痱子”,在人体的头面、脖颈子、乳房、肩背等多汗部位,出现针头大小或粟粒状的红色丘疹或水庖,是暑湿熏蒸肌肤而成。湿疹也是湿热浸*于皮肤而成的常见的病症,可发作于全身每个部位,出现瘙痒的红栗丘疹,慢性者皮肤增厚经年不愈。由于湿邪重浊其性趋下,容易流注于下肢,引起小腿溃烂流黄水,瘙痒如有虫行。湿热病所致的皮肤病有一些共同的表现,患处多起水庖或肿处弥漫,分泌物多为**、量多,呈粘液状,病程较长。如果下阴部生疮,肿而热痛者为肝经湿热,肿胀不痛者多是水湿下注所致。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播性疾病,例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中医辨证多属于湿热证,按照去湿清热解毒治疗,多有良效。 湿病患者表现在痰涎方面:凡咳痰量多,白滑易咳出者为湿痰;如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受凉咳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痰多易咯,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加重,易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疲乏便溏,舌淡苔白粘腻,脉濡滑者为寒湿阻肺;如属湿热阻肺,则痰量多,并不稠厚,色白或黄腻,咳声重浊,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同样有胸闷脘痞、恶心纳少、腹胀便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滑等症状。涎唾是人体津液的一部分,湿病患者涎唾常有不正常的症状,脾阳不足或寒湿内停者多见涎唾清稀量多,伴有疲乏畏寒、舌淡苔白滑;湿热且偏热者,多见涎唾粘稠量少,常伴有苦口臭口粘、口舌生疮,舌偏红苔黄腻。如果痰湿互结,阻塞津液通道,患者反而会口干,涎唾粘腻量不多,难以吐出。 湿病患者出汗情况也有异常现象,湿热病患者容易有汗出,由于湿邪阻滞经络,在经络不畅的部位如上半身、头部、手心足心等常有汗出。一般外感病往往汗出热退,但是湿热病患者如有发热,虽有汗出,但热势的减退却不多。因为汗出可以排出部分湿邪使气机通畅,所以湿病患者汗出之后常觉得精神比较清爽。还有湿热病患者汗液会比较粘腻、颜色较深,甚至出黄汗。 寒湿病与湿热病中湿重于热的患者,常见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并喜温饮。湿病患者还可见口觉得甘甜、口中粘腻、口苦或口淡、口中酸腐臭味等异常感觉。 第十六集: 由于湿邪困扰脾胃,影响运化功能,所以湿病患者常见纳呆或纳少。多有明显的食欲减退,而且厌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及生泠食物。寒湿病患者常喜吃温热和辛香食物,而湿热病患者则多喜食清淡的食物。 在二便方面:寒湿者大便溏泄,伴有肠鸣腹痛、恶寒;湿热者便溏不爽、气味臭秽,便后有难尽感觉;如湿热下注大肠,则泄泻稀如蛋汤或黄糜,泻势急迫,严重者或有脓血、其味腥臭。大肠湿热者还常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奇臭、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有身热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者,可见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腰膝酸泠。一般脾虚困湿患者,多见大便溏泄、腹胀纳少、腹痛隐隐。 湿病患者小便常以小便不利为特点,如湿热下注膀胱,常见尿频尿急、尿痛短赤,也常见石淋或尿结石。脾肾阳虚者,气化无力、水湿内停、水走肌肤,可见小便清而短少,脸面或下肢浮肿。 湿病患者还有睡眠异常。失眠多见于湿热病患者,夜寐不安、多梦易醒,但在曰间则因为卫气被湿邪所遏,不能外达而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单纯湿证或寒湿患者,则困倦易睡或嗜睡,伴有头目昏沉、精神不振、身重脘闷,如兼脾胃气虚者,还常见饭后神疲困倦易睡,伴有食少纳呆、少气乏力、形体衰弱。 妇女湿病患者可见带下异常,脾虚湿盛者常见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湿热病患者常见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带下浑浊似泔水,味秽臭,阴中瘙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浊。 第十七集: 湿病的治疗──由于湿病最为错综复杂,所以历代医家特别用心于湿病治法的研究。 袪邪与扶正是中医治病基本重要法则,也是治疗湿病的根本原则,因此湿病治法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袪除病邪的治法和调理气机及脏腑功能的治法。 首先是袪除病邪的治法:湿病主要袪除的病邪是湿邪,其次是兼夹的其它病邪,如风邪、寒邪、热邪、暑邪、燥邪等,和清除病理产物如食滞、痰饮、瘀血等。 治疗湿病概括地说:湿轻者宜燥湿;湿重者宜利便;湿在外层肌表宜微汗;湿在内脏宜渗泄;凡风药可以胜湿;泄小便可以引湿;通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袪湿;湿兼有热用苦寒药燥之;湿兼有寒用辛热药除之;湿在上焦宜芳香化湿;湿在中焦宜苦温燥湿;湿在下焦宜淡渗利湿;湿在大肠可用泻药攻下逐湿;脾虚湿困可用风药升阳胜湿。不可过服淡渗药,以防重竭正气。 具体的治法有: 发汗袪湿法──通过适当的解表发汗,袪除人体肌表的湿邪。此法可用于风湿、寒湿、湿热困于肌表的患者,症状如恶寒或有发热、头痛如裹、身重倦怠、口不渴、舌舌薄白滑腻、脉浮缓或濡。所用药物可选防风、藿香、羌活、香薷、苍朮、生姜、前胡、麻黄、桂枝等。其中,藿香解表化湿和中;羌活止痛较好;前胡袪湿兼宣肺止咳;麻黄桂枝仅用于寒湿表证。常用的药方如羌活胜湿汤、麻黄加朮汤、藿朴夏苓汤、麻杏苡甘汤等。使用发汗袪湿法应注意:湿证发汗只可以微微汗出,不可以发汗太过。因为湿性粘着不易速去,只可徐徐微汗而解。发汗太过可能湿去热留,化燥化热伤阴。 芳香化湿法──用气味芳香的化湿药物宣化人体上部湿邪。应用于湿邪困阻上焦,兼及中焦的病证,症状如头重如裹、身体困重疼痛、胸闷脘痞、纳呆、精神困怠、身热不扬、或神识昏蒙、舌苔白腻、脉濡等。主选药物有佩兰、藿香、苏叶、白豆蔻、郁金、石菖蒲等。其中,佩兰解除头重如裹最好,素称“醒头草”;藿香苏叶除了芳香化湿还可解表和中;白豆蔻是解除上中焦湿困的佳品;郁金、石菖蒲除湿又具有芳香开窍功能,适用于湿浊之邪蒙蔽心包证,对于精神困怠、头目昏蒙疗效较好。本类药物都有一定的醒脾功效,对于湿困脾胃引起的纳呆脘闷,小量使用效果较好。常用药方如藿香正气散、菖蒲郁金汤。应注意的有:对于湿热夹痰蒙蔽心窍的患者,忌用藿香、白豆蔻、佩兰这类芳香化湿药,以防芳香药辛窜,会带湿邪上冲加重病情,应该用芳香开窍的郁金、石菖蒲。本类药物温燥小心勿过量使用,以防化热伤阴,处方中注意配清热药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喝薏米红豆粥(注意红豆与红小豆是有区别的)(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自作聪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

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子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赤小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赤小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赤小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