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邪是哪五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五邪是哪五邪,第1张

五邪是“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

五邪,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

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指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解读:

中医古籍中,用五邪代指的出处很多,但目前提及五邪,主要指《灵枢·五邪》中所指的五邪,即邪在五脏,并详细记述了五邪症状及针刺治疗五邪的方法,具体如下:

1、邪气在肺,会发生皮肤疼痛、恶寒发热、肺气上逆而气喘、出汗、咳嗽牵引肩背疼痛。治疗可取胸部外侧的云门、中府等穴,以及背部第3椎骨旁的肺俞穴与心俞穴.先用手快速按压这些部位,在病人感觉舒畅的地方进针。同时针刺足阳明胃经的缺盆穴,使肺中的邪气向外散越。

2、邪气在肝,会发生两胁肋部疼痛,脾胃虚寒,瘀血停留体内,行走时常常牵及关节疼痛,时有脚部肿胀。治疗可取行间穴以引胁肋间的邪气下行,补足三里穴以温补脾胃,针刺有瘀血的络脉以散瘀血,针刺耳后青络上的瘈脉穴以治疗行走时牵及关节的疼痛。

3、邪气在脾胃,会发生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中焦热盛可见消谷善饥;如果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焦寒盛可见肠鸣、腹痛;如果阴阳均有余,或均不足,则中焦寒热夹杂。上述病症,均可针刺足三里穴治疗。

4、邪气在肾,会发生骨骼疼痛的阴痹病。所谓阴痹病,是指疼痛部位较深,在体表按压对疼痛无影响,病人腹部胀满,腰部疼痛,大便不通畅,肩部、背部、颈部、项部疼痛,常常眼花。治疗可针刺涌泉、昆仑二穴,在有瘀血的络脉处刺出其瘀血。

5、邪气在心,会发生心痛,容易悲伤,经常眼花.容易跌倒。当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针刺本经的腧穴进行治疗。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作用。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使病变中各个矛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纲的基本精神。

一、表里

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一般来说,皮毛、肌肤和浅表的经属表;脏腑、血脉、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

(一)表证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一般为六*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后,邪留肌表,出现正气(卫气)拒邪的一系列症状,多为外感病初起阶段。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病情轻的特点。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

主证: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证候,常兼见四肢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状。表证通常是邪气比较轻浅的表现。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分,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有强弱不同,表证又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

1表寒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明显,无汗,流清涕,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病机:寒邪束于肌表或腠理,人体正气起而抗之,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气侵犯体表经络,致卫气营血运行不畅,故头身肢体酸痛。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

2表热证

主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舌质稍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病机:风热之邪侵袭肌表,故发热重,恶寒轻。热邪犯卫,腠理失司,则汗外泄。热伤津而口渴。热邪在表,故脉浮数。

3表虚证

主证: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病机: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

4表实证主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

病机: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

辨别表寒证与表热证,是以恶寒发热的轻重和舌象、脉象为依据。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表寒证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舌苔薄白而不润,脉浮数。

此外,风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热,由表寒证变成表热证;外邪侵入肌表后容易入里化热,表寒证(或表热证)可以转化为里热证。

辨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结合病人体质,以有汗无汗为依据。表实证为表证而无汗,年轻体壮者多见;表虚证为表证而有汗,年老体弱或久病者多见。

(二)里证

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证候。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肺病的咳嗽、气喘,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腰痛、尿闭等。里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应当详细分析病因,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外感病中的里证还需结合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而内伤杂病中,则以脏腑辨证为主。里证要注意辨别里寒、里热、里虚、里实。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一般来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舌边尖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里证。

(三)半表半里证

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的既不同于表证,又不同于里证的证候,称为半表半里证。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目眩。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弦。

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热往来。邪犯半表半里,胆经受病,故胸胁胀满,口苦。胆热而肝胃不和,故心烦,目眩,欲呕,不思饮食。

(四)表里同病(表里夹杂)表里同病是指表证和里证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初病既见表证又见里证;二是发病时仅有表证,以后由于病邪入里而见里证,但表证未解,也称为表里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原有内伤,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等,也属表里同病。治疗原则为表里双解。

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来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

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别寒热是治疗时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一)寒证

寒证是感阴寒之邪(如寒邪、湿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表寒证已以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寒证。

主证: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病机:阳虚阴盛,病邪寒化,故畏寒肢冷;脾胃寒冷,故腹痛喜暖,阳气不振而脉沉迟。

(二)热证

热证是感受阳热之邪(如风邪、热邪、火邪等)或阳盛阴虚、脏腑阳气亢盛和阴液亏损、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热证和里热证。表热证已在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热证。

主证:发热,不恶寒,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咳痰黄稠,腹痛喜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机:阳热偏盛,故发热喜凉,热伤津液而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热盛故见脉数。

(三)实热与虚热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

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

实热证:发病急,病程短。高热,怕热,大汗出,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烦渴引饮,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脉洪数。热邪炽盛多由热邪壅滞引起。

虚热证:发病缓慢,病程长。低热,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但饮不多。痰少,痰黏或痰带血丝。大便量少,小便黄、量少。两颧绯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阴液亏耗,阴虚阳胜,这类证候多因阴虚而阳气相对亢盛导致的。

(四)寒热真假

在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危重阶段,可以发现一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临床上把本质是热证而表现为寒象的叫“真热假寒”,本质是寒证而表现为热象的叫“真寒假热”。这种情况往往表示疾病比较严重。如果不能抓住本质,就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误诊、误治。

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覆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又有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干,脉虽沉细,但数而有力。为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本质是热证,故称“真热假寒”。治疗上应清泻里热,疏达阳气。

一般来说,寒、热的表象属标,是一种假象;内、里的寒、热属本,是它的本质。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或体征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尤其是寒热、口渴不渴、面色、四肢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几方面更为重要。即畏寒喜热为寒,发热、怕热喜冷为热;口淡不渴为寒,口渴喜饮为热;面色红为热;手足厥冷多为寒,四肢烦热多为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有热;舌淡苔白为寒,舌红苔黄为热等等。从寒证与热证的比较可以看出: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盛,常有阴液亏耗的表现。

三、虚实

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若从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虚证虽是正气不足,而邪气也不盛;实证虽是邪气过盛,但正气尚未衰,表正邪相争剧烈的证候。辨别虚实,是治疗采用扶正(补虚)或攻邪(泻实)的依据,所谓“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一)虚证

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临床上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由于脏腑的不足造成各脏腑的虚证(如肺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气虚、肾阳虚等)。下面说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证候及治则。脏腑的虚证在脏腑辨证中讨论。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鉴别:

气虚: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气短,乏力,动则气急等症明显,脉虚无力。

阳虚: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

血虚:消瘦,头晕,目眩,失眠,心悸,脉细。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阴虚:低热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绛,质瘦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从上可以看出:气虚和阳虚,属阳气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气虚是虚而无“寒象”,阳虚是虚而有“寒象”——怕冷,形寒肢冷,脉迟等。血虚和阴虚属阴液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消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血虚是虚而无“热象”,阴虚是阴液亏损不能约束阳气而导致阳亢,故为虚而有“热象”——低热或潮热,口干,咽燥等。

(二)实证

实证的形成,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

临床表现由于病邪的性质及其侵犯的脏腑不同而呈现不同,其特点是邪气盛,正气衰,正邪相争处于激烈阶段。常见症状为高热,面红,烦躁,谵妄,声高气粗,腹胀满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肿块、水肿、食滞、虫积,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辨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从发病时间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旧病、久病或病程长的多属虚证;从病因上,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从体质上,年轻体壮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者多属虚证;从临床症状与体征上,参考鉴别如下。

虚证与实证鉴别:

虚证:面色白、苍白、萎黄无华,神疲乏力,声低懒言,隐痛喜按,舌淡苔白或少苔,脉虚无力。

实证:面红烦躁,谵语,声高气粗,剧痛拒按,舌红,苔黄厚腻,脉实有力。

四、阴阳

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八纲的总纲,即将表里、寒热、虚实再加以总的概括。

《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指出了证候虽然复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而诊病之要也必须首先辨明其属阴属阳,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般,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等已述于表里、寒热、虚实六纲之中。但临床上,阴证多指里证的虚寒证,阳证多指里证的实热证。

(一)阴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阴偏盛的证候。一般而言,阴证必见寒象,以身畏寒,不发热,肢冷,精神萎靡,脉沉无力或迟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机能低下,机体反应衰减而形成,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呈现一派虚寒的表现。

(二)阳证

阳证是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证候。一般而言,阳证必见热象,以身发热,恶热,肢暖,烦躁口渴,脉数有力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机能亢进而形成,多见于体壮者、新病、初病,呈现一派实热的表现。阴证与阳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参考如下:

阴证: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白而润滑。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饮食减少,喜温热,口不渴,口淡无味,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少。疼痛喜按,身寒足冷,脉沉,细、涩、迟、弱、无力。

阳证:面色潮红或通红,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舌苔厚,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语声高亢,烦而多言,甚则狂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口苦,喜凉,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疼痛拒按,身热足暖,脉浮,洪、滑、数、实而有力。

(三)亡阴与亡阳

亡阴与亡阳,是疾病过程中的两种危险证候,多在高热、大汗不止、剧烈吐泻、失血过多而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常见于休克病人。亡阴亡阳虽属虚证范围,但因病情特殊,且病势危笃,又区别于一般虚证。

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黏,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饮,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等阴竭而阳极的证候;亡阳之汗,大汗淋漓,汗凉不黏,兼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阳脱而阴盛的证候。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液耗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气衰竭则阴液无以化生而枯竭,所以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难于截然割裂,其间可迅速转化,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亡阴亡阳的鉴别如下:

亡阴:汗热,味咸而黏。尚温畏热。面色潮红,全身灼热,烦躁,昏迷,气促,渴喜冷饮,舌红绛而干,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或虚大。

亡阳:汗冷,味淡不黏。厥冷畏寒。面色淡,全身发凉,淡漠,昏迷,气微,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滑润,脉微细欲绝或浮而空。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八纲辨证的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的区分并不是单纯的、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错综复杂、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归纳起来,八纲之间存在着“相兼”、“夹杂”、“转化”的关系。

(一)相兼关系

“相兼”即指两个纲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如外感热病初期,见有表证,还须进一步辨其兼寒或兼热,故可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久病多虚证,当进一步辨其属虚寒证或虚热证。相兼证的出现,不能平均看待,而是有主次和从属关系,如表寒、表热证都是以表证为主,寒或热从属于表证,治疗当以解表为主,分别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虚寒、虚热证都是以虚证为主,寒或热也从属于虚证,治疗时当以补虚为主,分别用补阳或滋阴的方法。至于表里相兼时,以何证为主,须看具体病情而定。

(二)夹杂关系

“夹杂”即指病人同时出现性质互相对立的两纲症状,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表里夹杂病(习惯上叫表里同病)。另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假象,如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所以,在辨证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以免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三)转化关系

“转化”即指某一纲的症状向其对立的一方转化。表里之间、寒热之间、虚实之间、阴阳之间既是相互对立的,又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外感风寒见恶寒发热、头痛等表寒证,若因病情发展或治疗不当,则病邪可由表入里,病变性质可由寒转热,最后由表寒证转化为里热证;实证可因误治、失治等原因,致病程迁延,虽邪气渐去,而正气亦伤,逐渐转化为虚证,虚证可由于正气不足,不能布化,以致产生痰饮或水湿、气滞或血瘀等实邪,而出现种种实证。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辨证时必须随时审察病机的转变,及时诊断治疗,避免疾病向恶化方向发展,促进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八纲辨证运用时,首先辨别表里,确定病变的部位;然后辨别寒热、虚实,分清病变性质,了解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最后可以用阴阳加以总的概括。

总之,八纲辨证是对疾病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归纳、分析而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要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结合起来才能使诊断趋于完善,但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各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一定条件而转化。表证传里为病热加重,里证出表为病势向愈;热证变寒证、实证变虚证多为正不胜邪,寒证变热证、虚证变实证多为正气逐渐恢复。

八纲虽有各自不同的见证,但很少是单纯的、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兼”、“夹杂”的复杂关系,有时还会出现“假象”,因此,在辨证过程中,要认真地调查研究,连贯起来进行思索,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及时掌握疾病的转化,这样才能有中肯的分析、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恰当的治疗。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当治以「和」法。

●对于复杂病症,难以直接根据条文提纲判断是否属于半表半里证的,可以采取排除法。即排除了病位在表、在里,那么就可以判断出是半表半里之证,再进一步结合寒热、虚实的情况,判断是偏于阳证的少阳病还是偏于阴证的厥阴病,然后再进一步辨方证。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始自于宋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伤寒论》中对「半表半里」的相关论述见于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张仲景在创造性地提出半表半里病位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半表半里的治法,即不可汗、不可下,只能「和」之。

在《伤寒论》中半表半里证的篇幅较表证、里证为少,但由于半表半里为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故临床半表半里证反而多见,并且证候复杂。笔者临床常用排除法来判断是否为半表半里证。

对半表半里证治的理解

正邪相争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已被大家熟知。在《伤寒论》中,也大量采用了正邪相争学说。机体发病与否,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结果。如邪气与正气相争于表,则表现为表证。「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是太阳病,治以麻黄汤、桂枝汤类辛温解表剂;「无热恶寒,发于阴也」是少阴病,治以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等强壮解表剂。

对于正邪相争于表,正不能胜邪的,则邪气入里。如《伤寒论》第97条所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也说明疾病的相传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伤寒论》成书前,《伤寒论》之前以表、里分病位,即认为病不在表,即在里。故治疗时,常汗之不愈则下之,《伤寒论》一书中就批判了这样的陋习。事实上,在表、里之外,还有一个病位在半表半里的情况。

六经辨证由八纲辨证发展而来,表、里、半表半里为病位,寒热、虚实为病性,阴阳为主纲,在半表半里的病位上,存在着阴、阳不同的证。将六经与八纲一一相应,则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为厥阴病。

以三阳病为例,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太阳病治以解表,阳明病治以清泻里热,少阳病治以和解半表半里。从症状而言,阳明为胃家实,或为发热、汗出、口渴、脉大的里热实证的白虎汤证,或为热结里实便秘的承气汤证等,而少阳病的提纲为「口苦,咽干,目眩」,属于清窍热之证,虽然有热,但尚未达到阳明热的程度,治以小柴胡汤。方中既有清热的黄芩,也有解表的柴胡、生姜,也有补益中气,防止邪气进一步传里的人参、甘草、大枣、生姜等。说明少阳病是介于太阳病、阳明病过渡阶段的,也说明若少阳病不解,则邪气可以进一步传入阳明病。

对于少阳半表半里,历代提出诸如「少阳枢机」,甚至还有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合病)治从少阳的观点等,都表明了半表半里病位承上启下的重要性。

正因为病邪传入半表半里的原因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正不胜邪,故在半表半里的治疗,就需要顾护正气,防止邪气进一步深入,故少阳病的方剂小柴胡汤中,有人参、大枣、甘草、生姜。厥阴病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有桂枝、干姜、甘草,乌梅丸中有干姜、当归、人参等。但又因为半表半里之邪无出路,故常常郁久可见化热之证。故治疗时还需清半表半里之热,调和之。

如何诊断半表半里证

如果见到典型的半表半里证,符合少阳病、厥阴病提纲条文的,可以直接判断。如见到「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之症,则可以直接判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从而可以给予小柴胡汤治疗。对于复杂病症,难以直接根据条文提纲判断的,可以采取排除法。

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结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所以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证、里证为证单纯,故不似表证、里证那样可以提出简明的概括性提纲。如少阳病的提纲症「口苦、咽干、目眩」亦只是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个提纲是不能完全概括的。同样,对于厥阴病而言,厥阴病的提纲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同样是不能完全概括的。因此,临床有时候并不能够根据条文提纲来判断是否属于半表半里证。这时可以采取排除法,即排除了病位在表、在里,就可以判断出是半表半里之证,再进一步结合寒热、虚实的情况,可以判断出是偏于阳证的少阳病还是偏于阴证的厥阴病,然后再进一步辨方证。

《伤寒论》中,六经排列顺序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在三阳病中,少阳排到最后,在三阴病中,厥阴病排到最后,都是由于表里易判的缘故,对于排除了表、里的证,自然归属于半表半里证,因此半表半里证排到表证、里证的后面。

病案举例

患者张某,2010年1月15日就诊。自觉心悸、气短,易紧张,长出气后可缓解,乏力疲惫,眠差,夜间易醒,醒后难眠,夜间咽中如有炙脔,腿根发紧,下肢窜痛至足跟,口乾,心烦,不易汗出,经量少,四逆,便不调,偶有便鲜血。脉细,舌淡、暗、大,苔薄。

按:该案症状较多,一时之间难以确定该用何方治疗。但采用经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的原则,则问题应手而解。因患者并无明显的发热、恶寒等表证,也无明显大便秘结、大便溏泄的里证,故可以排除表证、里证,故考虑该案属于半表半里证。然后再结合口干、心烦、四逆、月经量少,为血虚郁热,证偏于阴性。故至此可以确定为半表半里的阴证,即厥阴病。由此可见,此处的四逆、月经量少为半表半里虚寒,同时郁久化热,兼夹水饮上冲,可见心烦、心悸、气短、眠差等,故治当以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养血利饮,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天花粉12克,生龙牡各15克,川芎6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苍术10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7剂,水煎服。

1周后复诊,心悸、气短、紧张、眠差等症状大减,遂据证调理处方,2周后诸症近愈。

中医因加而发名词解释

因加而发是研究发病的学说,是连接病因与疾病的桥梁,可以从发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方面。“因加而发”的发病观源于《黄帝内经》,体现出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

因加而发”见于《灵枢·贼风》:“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后世医家多以此为数种致病因素相叠加致使发病的方式。如《灵素节注类编》认为这里是真气“先有所伤之邪,与外风相袭,则加重而病发”;

《黄帝内经太素》与《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亦强调此为多因所加而致病发。后世温病学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细化发展,形成了“伏气温病”理论。

现代学者则普遍认为这里描述的是故邪与新邪相感而发病,亦有将这一经文解读为因热汗出、腠理开泄时容易感受风邪,虽暂未遇到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但有这样的内因存在,而后加诸外因,疾病就此产生。而不管是伏气温病理论,抑或是新故邪相感致病,均是多种因素相加使得人体发病。

“因加而发”实则反应的是,人体反复或多次受到致病因素的侵扰后无法维持正常状态致使疾病产生的发病方式。

除“因加而发”外,《内经》不同篇章因立足角度与层次不同,有“正邪相争观”“内因外因观”“两虚”“三虚”致病等等多种发病观。其中,“正邪交争观”与“内因外因观”均是侧重病因分析疾病产生。

前者更着眼于致病因素作用机体,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相争导致发病。而立足人体时,正邪相争的过程即是人体之气自和的过程,产生疾病的结果则是人体正气偏颇的表现。

因此,《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将失偏的正气调平,疾病即可痊愈,防止已偏的正气再度被伤,是疾病调护的原则。

立足正气、关注不同因素叠加致病的“因加而发”发病观更能体现《内经》中的整体观念,对于疾病的认知、治疗与预防更具有概括性与普适性。

楼上的朋友说的很好。

肝主疏泄,意指疏通气机、疏泄情志、疏泄胆汁……

所谓肝与胆相表里,就是这样。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又因为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经络相络属,肝脉下络于胆,胆脉上络于肝,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肝属里,胆为表。所以就说肝与胆相表里……

这就导致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临床均有胁痛,黄疸、口苦、呕吐、眩晕等。采用肝胆同治,以清利肝胆之法,既治了肝又治了胆……

大致就是这样啦……呵呵呵呵呵

正邪相争的发病机理:

人体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国家安全对外依靠强大军队,防御敌人入侵;对内靠公安局、法院,防止坏人破坏。

人体中也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在"协同作战",主要防御病菌、病毒入侵。这支庞大的"军队"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等,与数量高达100万亿个的各种微生物(其中主要是"益生菌",也称"有益菌")。

益生菌分布在我们的口腔、鼻腔、皮肤、胃肠等器官,总重约1271克。而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自身的体细胞约有10万亿个,才是它的十分之一。是这些微生物,与我们的肌体形成微观的生态(简称"微生态"),才使人体具备了那些神奇的自动功能。它们在人诞生一两小时之后双歧杆菌就开始在人体内繁殖,与人体细胞共生,并伴随人的一生,从而保卫人体健康。它们与人体细胞交换物质、能量,甚至互相传递遗传信息,从而与人体形成了共生互益的微生态平衡。有益菌对人体的益处,主要功能有防止病菌病毒进入、分解毒素、调节细胞平衡、消除临床应激、制造营养、增强免疫、刺激生长以及形成生物拮抗等生理作用。而中医所说的"正气",主要是指这些有益微生物。只不过,当时没有显微镜,看不见这些有益菌,只好将有益菌称为"正气"、将有害菌称为"邪气"。不仅人体的健康安全要依赖这些有益菌与人体共生共存,而且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各种氨基酸、核酸、乳酸以及数千余种"酶"也要依靠这些有益菌来分泌合成。而不是今天的化工厂,人体内产生的毒素也靠这些有益菌来分解。显微镜的问世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医学把它定义为人体第十三大生理系统。这是大自然母亲赐予人类的,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由此可见,人体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一个与有益菌相依为命的"共生体"。有益菌群就是保护人体细胞的国防军。这个拥有100万亿个有益菌组成的,对有害菌极具杀伤力的庞大部队,能在人体内所有的黏膜上形成菌膜屏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让病菌病毒占位,使其不能定植,不能繁殖,五脏六腑从根本上避免了发炎、糜烂、穿孔、黏膜脱落等各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而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是第二道防线,即内部防线。主要防止内部的安全问题,它与"国防军"相互配合、调节机体平衡、共同保卫身体健康安全。

如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治"未病"的途径不止一条,但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积极补充有益菌,以恢复人体的微生态平衡,恢复人体自身的第十三大生理系统功能。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一切事物之成毁,关键在于自身的强健与否,正如孟子所说"人必自诲,而后人诲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毁,而后人伐之。"只有让我们建设起强大的"人体国防军"才能不畏惧任何来犯之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