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师大宝藏丨不看不知道,原来图书馆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
前不久热播的《国家宝藏》里,
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是否让你惊叹不已、啧啧称奇?
古老的文物背后,
蕴含的是一段段或热血沸腾、或凄美哀婉的历史与故事。
在北师大图书馆古籍精品展室——弘文轩里,
同样陈列着一件件珍贵而神奇的宝藏,
等待着你的探索与挖掘。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逾40万册,其中130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宋元古椠,明清精刻,名家稿抄本、批校题跋本等,均弥足珍贵。
弘文轩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展示馆藏古籍精品的重要窗口,图书馆员定期规划主题,精选藏品,向读者展示馆藏古籍的收藏历史及历代古籍精品。
下面,就随教务老师一起,开启古籍探索之旅吧~
△▴
弘文轩
思古·馆藏精品
首先是“镇馆之宝”——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存卷二)。这是馆藏中年代最早的文献,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是典型的八世纪唐写本。总长度超过九米,首尾完整,书法工致,同名的写经在敦煌遗书中并不多见。参照文化部公布的《敦煌遗书定级标准》、《古籍定级标准》,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除了“镇馆之宝”,馆内还按照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发展顺序展示了经卷、文集等,透过暗黄的书页,仿佛能够看到那些默默守护着这些脆弱的纸张与卷册的书生们,因为敬畏与热爱,才得以让一卷卷古籍得以穿越兵火燹灾,渡过重重浩劫,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溯源·师大变迁
在馆藏源流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方红色的印章。这些钤印在书籍上的馆藏章,记录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历史上各时期的更名历程,见证了北京师范大学百年的历史变迁。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首任监督陈问咸的题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藏书印
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概况》(1989年)中提到本校图书馆“聚合旧师大、旧女师大、旧辅大所藏”。其中“旧师大”和“旧辅大”分别指1952年院校调整前的北京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旧女师大”即民国时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这三所学校的馆藏共同构成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基础。
钤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所藏图书”
流传·经典永存
除了古籍,弘文轩还藏有许多影印本的经典书籍,包括《琵琶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等,在书页的翻动间,将经典流传。同时,馆内还展示了木活字、锡活字等珍贵藏品,让每一个参观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惊叹于古代人民的智慧,通过这一件件陈列的实体,穿越浩瀚的时空感受情感的共鸣。
地点:主馆地下一层弘文轩(须乘馆内东侧工作用梯前往)
开放时间:每周四上午8:30-11:30
参观办法:
1仅接待校内10人以上团体预约参观。
2填写《弘文轩展室参观申请表》,并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发送至
hongwenxuan@libbnueducn。
参观须知:
1受场地人数限制,如预约时段人数过多,可能会调整参观时间。
2进入展厅前须存包,食品饮料、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带入展厅。
3请勿触摸展品,请勿大声喧哗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
4展厅内谢绝拍照。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一楼展厅,面积2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展览设施,不定期举办摄影、美术、科普、法制等各种展览。同时与共享空间陈设的无锡院士展、无锡籍将军风采、无锡籍名家展、无锡老照片展等相互辉映。
盲人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盲人图书馆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该盲人图书馆位于图书馆一楼大厅,面积150平方米,收藏了盲人专业实用技术、中外名著、生活知识、教学辅导等类别的盲文图书近700册,非盲文文艺图书260余册,有声读物包括讲座、影视、戏曲、流行音乐、世界名著欣赏等(DVD、CD、磁带)800盘,室内设有书架,阅览桌椅,盲人专用电脑,可视仪等设备,为广大盲人读者提供盲文书刊、有声读物的阅览、复制以及视障人专用电脑上网、盲文打字、助视仪和为残障读者放映馆藏资料影片等服务,不定期开展各类视障读者活动。
办证服务处集中办理全馆各类借阅证、阅览证、电子阅览卡等的申领、取证、验证、挂失、补证、退证手续,实行计算机管理。同时办证服务处还接受读者的一般咨询,辅导读者的计算机书目查询。
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面积近200平方米,接待区、团体活动区、音乐放松室、个案沙盘室和个案咨询室五个功能区。以网上咨询、96111热线、专家答疑、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
无锡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活动室,面积450平方米,分为少儿绿色网络世界、幼儿天地两个区域。提供约10000册图书阅览、多媒体阅读、学龄前儿童智力游戏等特色服。
无锡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借阅室,面积85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报刊近300种;实现开架服务,集“借、阅、藏、咨询、导读”于一体。室内分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两个区域,不仅提供少儿书刊借阅,还开展新书推荐、少儿书评等特色服务,并定期组织少儿读书活动。 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拥有自然科学图书10万余册,涉及数理化学、天文地球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学科,设有阅览座位70多张,提供自然科学类电子光盘的阅览服务,借阅合一,开架服务,实行计算机管理。
报刊阅览室,为读者提供250余种报纸、近1200余种期刊的阅览服务,设有阅览座位150多个,实行计算机管理,基本实现读者服务自动化。
会员自习室,面积300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150多个,实行计算机管理。 文艺图书借阅室提供各类文艺图书13万余册,提供阅览座位50余张,实行开架服务、计算机管理。
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艺术文库)拥有社会科学图书18万余册,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等学科,借阅合一,开架服务,实行计算机管理,设有阅览座位120张,提供电子文献阅览服务。
艺术文库设于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内,集中收藏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影视戏剧、装饰装潢、古玩文物、平面设计等艺术类图书4万余册,并设有上海图书馆精品图书专架,是特色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者俱乐部是该馆为读者提供的一种特色阅览服务项目,常年举办读书沙龙、英语沙龙、吴文化专题沙龙、摄影沙龙、书画沙龙等活动。 参考文献检索室收藏10万余册专业手册、年鉴、中外文字词典、专业词典、百科全书、检索工具、国家标准等及600余种典藏过刊、百余种中外文连续期刊,以组织、开发各种纸质文献、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为载体,为广大读者提供一般咨询、信息查询、课题服务、专题简报、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该室不仅拥有丰富的在线报刊、电子图书等含有巨大信息量的网上资源,拥有在线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标准咨询网等,还有图书馆自行开发的特色数据库,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家庭装潢装饰指南数据库等。工作人员专业的信息导航和定题服务。
友好文库,前身是建于1987年5月的相模原文库。在无锡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之际,相模原文库改称“友好文库”。现藏有日本相模原市、日本本庄市和日本明石市立图书馆交流、赠送的各学科日文原版图书万余册。
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含多媒体培训室,采用现代化的电脑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检索、网上信息查询、计算机多媒体教育培训、计算机操作辅导等服务项目,并为读者提供拷贝、打印、刻录光盘、扫描等特色服务。设有阅览座位60个。 多功能厅面积300平方米,先后开展了党在我心中读书朗诵演讲比赛、少儿暑期夏令营、希望之星授赠仪式、公民道德建设电脑宣传作品创作比赛等活动。
文史阅览室,集图书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提供于一体,是特色阅览室之一。现收藏15万余册新版文史图书及报刊,其中古代文献、文史类工具书较为齐备,《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四部丛刊》、《道藏》、《中华大藏经》等大型丛书全开架阅览。还提供古籍研究室的延伸服务,以及专题咨询、代理查询、代为复制等特色服务。 采编部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按照采购原则,确定收藏范围和收藏重点,通过订购、选购、交换、接收、征集、复制等途径采集文献资料,丰富馆藏。同时组织对文献的整理、标引、编目、加工,建立书目数据库,合理布局藏书。
办公区,为党政办公室、社会工作中心、读者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等部门办公场所。
技术部,以现代化管理的技术为支撑,配备: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磁盘阵列柜、千兆网络系统、因特网专线接入设备等。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阅读服务以及与其它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链接,管理和维护局域网、本馆网站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基础。 荣氏文库为该室的特色文献收藏,由荣德生先生捐赠,含其私人藏书5万余册、及其所创大公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其中包含历朝邑志、乡贤著述、家谱、地方图书报刊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
古籍研究室为读者提供专题咨询、文献阅览、版本鉴定、文献修复、代理查阅、代为复制(复印、装订)等特色服务。本室现收藏总量达4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30万余册,尤以2万余册善本、1万余册方志为特色;近代文献8万余册,包括1949年12月底前出版的平装中文图书6万余册、中文报刊万余册。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史
中国人民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文、史、哲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科技史料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小说资料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法律文献
北京财贸学院古籍整理小组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蒙古学古籍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
河北
河北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元曲、 诗经、 历史古籍
河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古国文献研究室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小说史
辽宁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吉林
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东北文献等、东北亚史、韩国历史文化
延边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江苏
苏州大学文献研究室,研究方向为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文学史料学、古籍整理
徐州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唐宋诗词、《全唐五代诗》、唐代禅文化、地方史志
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史学、语言文字学、文献目录学
扬州师范学院历史文献研究室,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经学文献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无锡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
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安徽
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徽州文献
安徽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安庆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
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室
山东
聊城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明清文学
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山东地方文献
山东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医学文献
江西
南昌大学赣文化及古籍研究所
江西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江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小组
福建
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闽台地方文献、中国经济文献、唐五代文史资料
福建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湘潭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小组
河南
河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唐诗、先秦两汉、宋代文化
安阳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典籍
信阳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词学、佛学等
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研究方向为岭南地方文献
雷州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室
韶关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室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献学
广西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今图书集成索引
广西民族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
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
四川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云南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地方文献研究所
陕西
西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周秦汉文献、陕西地方古籍、西北地理、科技史
青海
青海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青藏地区古文献
新疆
新疆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亚资料
海南
海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海南古代文化典籍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黑龙江地方古籍等、诗经
哈尔滨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浙江
杭州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唐宋史学
宁波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组
湖北
湖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宁夏
宁夏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回族古籍、宁夏地方文献、伊斯兰教汉籍
上海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上海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
上海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
我认为,对真正的内心来说,没有绝对的强大,其实也没有相对的强大。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实际上互相之间是对等的、独立的,所以不很容易一个内心压倒另外一个内心。这里所谓内心,特指不会轻易受外界情况变化影响的意识内容,特别是不受自己的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按照这个标准,一般的年轻人并不具备稳定的内心,其意识运动是一种很容易受外界风吹草动影响而迅速变化的状态。
所以这里的内心强大,也可以界定为不柔弱:能让自己的内心不被别人或外物欺压,同时还能应对好周围的事情。对外在的关系的处理,我不主张去欺压或控制别人,主导他人的能力可以有,但是不能滥用,不能因此而洋洋得意。那些希望或者习惯于主导他人的人,一般是习惯于被另外的一些人主导,被训练过来的,这样人和人之间互相主导,近似虐待,在长期和平的时期,是不可持续的。我觉得比较好的交往关系是互相熏染,互相学习,个体有什么优点,以身作则,示范与人。所以这儿论述的内心强大,不涉及那些深深低卷入社会竞争,每天你高我低地互相竞赛、获得位势优势、心理优势的情况,我主要谈谈基本上没有恐惧和抑郁,能平和立于世的情况。
如果对社会竞争的强大有兴趣,有关经验的文章太多,我认为这不是内心的强大,而是外心的强大。例如社会上通行的煽动人亢奋的佛学大师、算命先生、传销、理财专家、奢侈品销售员的那些信息,不属于这里论述的范围。
从当前中国的年轻一代的大趋势来看,科学思维应该说正在逐步成为大家意识运动的主流。客观、冷静、理性、平和、基于事实、逐步自觉自主,不管是针对技术、设备,还是经济、社会、文化,将在年轻一代,替代上几代人的斗争意识,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社会意识。
当然,我也观察到,仍然有许多年轻人,恐惧和抑郁的意识状态很频繁地出现,这是一种意识脆弱、内心脆弱的表现。一般来说,遇到某些事儿的时候,就会觉得抑郁,或恐惧而暴躁、暴怒。如果能克服解决,人生会更加健康。这也是让内心强大的主要价值:身心更加健康。当然,可能会更有社会竞争力、获得的社会生活会更好一些。
内心脆弱的原因不外乎有2个:
1、外因。过于复杂而强势的社会环境。各类雄心勃勃的人的活动的信息,是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基础环境。这些信息经常很强势而尖锐,就算是成年人也会轻易地被刺痛。
2、内因。年轻人活力充沛,肉体活动能力、恢复能力强。智商发达,但是内心不够强大。一方面,意识需要分散学习和活动的面太大,使得意志力的提高得到影响,另一方面,吃苦的机会少,也使得意识的内力得不到提高。
作为年轻人,基本上不可能改变外因,因为没有掌握社会的主导权。年轻人就算觉得能主导自己的父母,实际上也只是能主导他们的某些家庭行为,而主导不了他们的社会生活。所以,要让内心强大起来,主要的途径就是改变内因。如果慢慢强大起来了,也有兴趣的话,当然也能改变外部环境。但是改变内因的速度更快、效果出来更快。
首先,要客观真实地观察和认识自己。分2部分:肉体和意识。
年轻人很少想到一个问题:自己的全部生命是作为一个单细胞分裂的产物存在的一生,作为一个有机体存在的一生,是作为一个与社会高度互动、只能很艰难地保持相对独立性的生命体的一生。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所有指标都是有限的。有机,意味着许多有限性的灵动组合。其实无机物也是有限的,但是无机就是缺乏灵动性。
对年轻人来说,完整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肉体是很难的,因为年轻人的肉体在迅速变化,所以需要通过间接和直接的方式来组合观察。一种好的方式是通过观察许多不同年龄的人的肉体,来推理自己的肉体的特征、变化趋势。这样,就对自己的肉体的基本能力、潜在问题有个客观的认识,从而可以建立起对自己肉体的管理。对自己的肉体切忌作出武断的判断。
要客观认识自己的疾病。疾病是贯彻人的全部生命周期的基本内容,会主导一个人的衰老和死亡。如果年轻时不能预防好、解决好疾病及隐患,那至少年轻时不要积累和诱发疾病。一个健康生长的人,完全可能一生都不会有大的疾病。同样是自然界的存在,一块石头1亿年都不会有病。《黄帝内经》就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古人总结说,无疾而终,那是大福。绝大部分医生和药品公司,都是希望人们充满疾病、然后他来长期治疗的。只有少数也许你压根儿就见不到的人具备真正高尚的医德。但是你去做医生,一样那么想和干。好的服务都是被逼的或被训练的。年轻时尽量多掌握对疾病的知识和把握能力。
对肉体有基本的认识,这是认识自己的意识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年轻人的意识运动,完全被肉体的高速成长所拉动,在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下拼命进行跟随式学习和体验,而无法自主。一般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意识运动,都被学校老师、家长、工作单位领导安排好了环境和诱导。你认为的自己自由思考,那当然大都是误觉。仅仅是给了你非常非常局部的选择自由。你逆反也是被完全估计在内的。你一逆反,家长老师就会对你采取相应措施的。要真正建立起自主自由的内心,需要你能真实地感受得到周围对你的所有影响、给你的意识中打入的所有信息,然后慢慢提炼出内心,抽身出来,很艰难地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思维运动,才行。这一般都需要到中年时期。
年轻时不能从被主导很快升级为主导,但是可以努力知道许多世界的真相,慢慢建立起对自己的真实认识,从而更合理地使用自己的生命力,到合适的时机还能抓住许多逃离被主导状况的机会。这样,自己的内心就慢慢强大起来了。
其次,是逐步把自己管理起来。
如何对自己的肉体建立起管理,一是逐步体察到自己肉体的边界;二是经常在实践测试中建立起边界内的控制力。因为人的肉体是个有机体,所以任何指标都是有限的,而且指标组合中,你强化训练某些指标,其他指标就会得到损害。逾越边界就会造成损害。但是每个人的肉体都会略有差异,所以要多了解其他人的经验,多做实际对比,才能清晰自己的边界。如果年轻时就建立起对自己的肉体的有机的认识和管理习惯,那会非常受益,你就不用到中老年时期不断地来修正和克服年轻时极端行为的不良后果。
对肉体来说,说很多写很多甚至想很多,都不如动很多。肉体在社会行为中动、肉体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动,这个要比你作为一个个体在说、写、想的肉体要重要得多。就是多动,在动中进步。但是未必是激烈的体育锻炼。我个人的体会是,个体运动和群体运动多对比,然后自己选择组合。千万不要只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那也是一种肉体的运动奴役,长期来说就僵住了。
如何对自己的意识进行良好管理呢?这个是个非常艰深的主题。人类文明的全部内容,就是意识运动以及意识主导肉体劳动,而产生的内容,就是目前地球上的现状积累的设施和文明信息。且不说什么是善美丑恶,就说真正的意识是什么,怎么管理自己的意识。善恶美丑每个人都可能不一样。这儿主要谈谈真假:意识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规律?
真正的意识是慢慢形成的,到成年时例如30岁、35岁、40岁左右,能够成为一个基本成熟、但是很可能功能不是很强大、甚至有许多残缺和扭曲的意识体。年轻人的意识功能许多还没展开来,所以不要着急争强好胜。要多用学习、观察、体验的意识,一心一意努力打磨自己,到时候了,机会自然就是你的,因为别人不可反抗地衰老了。天生就很厉害的,那普通人也理解不了,跟外星人似的,琢磨那个干什么?得琢磨自己能理解、能做到的。
每一个人的意识最开始产生之前,是不存在的。产生的那一瞬间,神经医学考察,大约3个月胎儿开始,神经管基本形成之后到神经系统基本完整的那个时间段,就从零到有了。有的人可能意识功能很快就具备了,有的人需要较长时间慢慢展现。那么这个意识产生后,是什么特性、什么状态呢?自己的意识之后经历了哪些,因而变成现在这样呢?这是个最基本的存在论主题。如果这个搞不清楚,那你怎么客观地认识自己,怎么更科学地改善自己呢?但是一个人肯定体察不到自己小时候形成意识的过程。要理解这个,只能去多观察别的胎儿、婴儿的信息,以此来间接推理自己的意识形成的过程。
意识形成之后,开始接受人类历史和自然运动整体赋予现实世界的内容,不管是承载、传承、还是被人狐假虎威,几乎强行地、你不觉察地对你的意识互动作用下,形成了你的意识内容。
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包括影视、媒体等,目的是让你记住一些信息、甚至进入情景不出来。知识性文字也是有这样的功能的。所以历史上的大家,都是琢磨出如何让许多人不得不来学习和记住的文章,然后许多人都说好、不得不学,这样就代代相传了。许多文章其实也写得很好,但是后代就传不下来,只能进图书馆和古籍研究室。当然,这种传承规律,可能也有偶然性。更进一步,声觉、感觉、触觉。例如使得你被某个异性给你的声觉、视觉和触觉内容,意识运动就这么俘虏了,日思夜想。其实你被对方俘虏了,对方也都是能感觉得到的,但是高明的会装作没感觉。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一些人有先天的这方面的气质,慢慢磨练出这方面的意志力了。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知识信息、社会信息对年轻人意识的入侵和互动,也可以说是一种奴役。如果说是奴役,绝大部分人类其实喜欢这样被奴役,他们会觉得这是很幸福或很自由的。但是也有少数人能觉察到和努力逃离出来,从而建立真正自由的内心。但是这类人太少了。真正自由的内心,就可以去琢磨如何启发更多人来追求和获得自由了。这是中国文明最顶级的内容。基本上深不可测。
管理自己的意识,首先要厘清哪部分意识内容是自己。例如你觉得手里的300块钱或IPHONE是自己的,这是自我意识,但是是很外层的自我意识,因为这是全人类都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互相之间无法谁比谁厉害的财产意识。如果你只拥有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的意识内容,当然不能算内心强大了。因为那些抑郁和恐惧的内心,一点儿也不妨碍他们占有个人财产。
说到财产意识,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和共运史,那就是一个通过破除财产意识来建立起人类更高级意识能力的过程。最后建立起了列宁斯大林体系这样的通过专制制度强行灌输反财产意识的怪胎社会。不过毛泽东聪明地借壳建立起了自己的私货:分层集体领导、深达底层每一棵草的中共,和普通话中文语言对国界内人群的全面贯透。历史真正的赢家,往往赢得很曲折。
以这样的分类来分析人类意识:财产意识之外,还有情感意识、艺术意识、意志、道德意识、科学意识。当然这个分类并不唯一,有心人可以建立对自己的分类。我这儿就是以这个分析模式来说明一下问题。
首先,各类意识可以并行不悖。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受过比较好
长宁区图书馆建于1956年7月13日,原址江苏路367号,1983年6月30日迁于娄山关路755号,2007年3月,长宁区图书馆新馆落成,新馆坐落于天山路356号。 长宁区图书馆是一座集借阅、数字信息、学术交流、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区域文化设施。新馆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拥有藏书3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1000种,设有阅览座席1200个。辟有中外文报刊阅览室、社会科学借阅室、文学借阅室、自然科学借阅室、青少年借阅室、参考资料室、多媒体视听室、电子阅览室、特色馆藏室、书画室等服务窗口,并设有展厅、多功能厅及教室。 长宁区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区文明单位,被文化部评定为"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 一楼—— 综合服务大厅 二楼—— 中外文报刊阅览区 三楼—— 展览大厅 四楼—— 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区 五楼—— 参考资料、青少年图书阅览区 六楼—— 文学、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区 七楼—— 多媒体阅览区、网络中心 八楼—— 古籍、书画图书阅览区、教育培训中心 九楼—— 研究室、会议室、办公区 十楼—— 多功能演讲厅 中外文报刊阅览区:周一(13:00―17:00)周二—周日(9:00—20:30) 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区:周二—周日(9:00—20:00) 文学、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区:周二—周日(9:00—20:00) 青少年阅览室:周二—周五(10:00-18:00)周六、周日(9:00-17:00)(办证须知) 周二~周六 9:00――12:00 12:30——16:00 办证须知(点击进入) 地址:天山路356号 电话:33538868 交通:141、825、855、54及地铁2号线威宁路站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罗振玉家族可称是无以伦比的名门望族,三代祖业相承,大多为文史名家!现据可以查到的公开资料,略述如下。
罗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在政治上十分保守,始终效忠清室。九一八事变后追随溥仪,出任满洲国参议府参议、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受当时人批判为“汉奸”。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题跋精严工稳。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编著有《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是最早在甲骨学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他从1906年起收集甲骨,总数近2万片,是早期收藏最多的藏家。亲自访求,判明甲骨的真实出土地——小屯。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罗振玉是敦煌学的奠基人。是中国境内研究敦煌文书的先导者,他以浓厚的国学功底开研究之先,1914年和王国维开创和倡导简牍研究,共同开辟“国学”新领域的硕果。
罗振玉是典型的鉴藏大家。收藏《大云无想经》和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50余万册。据考证,仅甲骨片前后就收藏“二三万片”,其他如青铜器、古明器、碑拓等的收藏数量也相当可观。
罗振玉为保存内阁大库史料及明文渊阁藏书也作出了贡献。大库是清代内阁库藏档案、书籍的处所,库分东西,东库贮存《实录》、《圣训》、《起居录》等,由本阁满本房掌管。西库书籍多为明文渊阁藏书之孓遗,档案则是清列朝内外臣工的题本、奏本、历科殿试的大卷等。这些都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献,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胞弟罗振常(1875-1942),近代学者、藏书家。字子经,又字子敬,号心井、邈园。浙江上虞人,侨居淮安,为近代著名学者罗振玉的季弟。少艰苦励学,工诗古文辞。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辽东任教数年,回归后,设“蟫隐庐”以藏书,居书肆30年,遇有宋元精刻、名家抄校等均加以收藏,又精于校勘,于版本源流,文字异同、收藏变迁皆详为稽考。编有家藏善本书目为《善本书所见录》,分经、史、子、集4卷,每书下记卷数、版刻、题解、收 等。由其婿周子美新订,刘承干作序。著有《南唐二主同词汇校》、《洹洛访古记》、《征声词》、《暹罗载记》、《养莠篇》、《古凋堂诗文集》、《新唐诗演义》等;刻有《邈园丛刻》。
罗福成
长子罗福成(1885年-1960年),字君美,出生于江苏淮安。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兽医科。是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专家,是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的研究先驱,并做出了贡献。1919年发表了《西夏译莲花经考释》和《西夏国书类编》,均为山东学社刊印。前者考释西夏文莲花经,后者把一些西夏文字单词分类编排,便于检索。1924年全文摹写了《番汉合时掌中珠》,由其自办的天津贻安堂书店石印出版。1932年在《国立北平图书馆刊》第4卷第3辑《西夏文专号》上发表了《韵统举例》、《文海杂类》、《杂字》、《居庸关石刻》、《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等17篇论文,均已收入本辑。旅顺库籍整理处石印出版了罗福成整理手写的《西夏国书字典音同》,这是继《番汉合时掌中珠》之后又一部工具书。由于该书已有研究专著出版(见李范文《同音研究》,1986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辑未录。
罗福苌
三子罗福苌(1895-1921)中国民族古文字学家、西夏学专家。字君楚。1914年,撰著《西夏国书略说》一书,就《掌中珠》所载西夏文字考证出23个部首。1932年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4卷3号(西夏文专号)上发表《俄人黑水访古所得记》、《西夏赎经记》、《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释文》、《妙法莲花经弘传序释文》、《宋史夏国传集注》(部分)等论文5篇。惜英年早逝,年仅26岁。国学大师王国维曾为其作传悼念。
四子罗福葆(1899-1967),字君羽。中国古文字学家、金石家、西夏学专家。1918年与长兄罗福成辑其父罗振玉所藏之印成《小蓬莱阁古印菁华》、1924年辑有《敦煌零拾》等。他是罗家子弟中惟一在伪满 中当过行政官(宫内府秘书处长)的,抗战胜利后移居北京。约在1951年,还将有“罗买王稿”议论的其父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的原稿卖给了陈梦家(陈去世后,此稿归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罗福颐
五子罗福颐 (1905年-1981年),古文字学家。字子期,笔名梓溪、紫溪,七十后自号偻翁。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讲师、文化部副研究员和业务秘书、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杭州西泠印社理事等。他对各种古文字资料都很熟悉,在古玺印研究方面,他搜集、鉴别、研究了大量古玺印。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传世的秦汉魏晋等历代官印大半是古人殉葬之物,而不是生前所佩用的。在古玺印的断代问题上,他主张结合官制沿革,以文字为权衡,以纽制为佐证,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在古籍整理、铜器铭文、拓本的摹写及著录、考释方面,著作也很多。在简牍文字的研究方面,著有《长沙仰天湖与杨家湾古墓出竹简摹本并附录》,这是解放后较早研究战国竹简的著作,其中多有重要发现。他在整理、校核、考释简文内容时,发现了20多种古书,如《齐孙膑兵法》(即《齐孙子》)、《孙子十三篇》《管子》《晏子》《墨子》等残简数百片。还发现了《汉元光元年历谱》,其中全年月份完备,是传世 手书历谱中最完备的一部。另外,他还对西夏文、八思巴字、契丹文、女真文等少数民族古文字做了一些收集和研究,还参与了明清档案的整理,著有一书。共有专著102种,论文114篇。已出版的专著有30多部,论文近80多篇,其余的尚待出版。在以毕生精力从事于古玺印研究之余,还亲自操刀治印,也是中国著名的治印家,久为学人所共仰。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与影响,自幼喜爱治印,十七岁时,曾刊出《待时轩仿古印草》。
罗继祖
罗继祖(1913—2002)l9l3年生于日本京都,浙江上虞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离休教授,中国史专家,古文献学家,书画鉴赏家,书画艺术家。字奉高,改字甘孺,号鲠庵。罗振玉的长孙,罗福成之子。自幼与祖父一起生活,接受严格的庭训,从塾师读古书、习书画。他从未进过学校,也没取得过任何学历,却熟读从《四书》、《五经》到《东华录》等典籍,学贯文史,博涉多通,在历史、考古、文博、图书、书法等领域皆有建树,尤其在文献学和东北史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18岁时即协助祖父罗振玉作《朱笥河年谱》并刊行。26岁时写成的《辽史校勘记》,以辽代墓志碑刻等核校辽史,奠定了学术地位,至今仍为研究辽史的重要参考书。1939年10月任沈阳医科大学预科国文课讲师,1942年赴日本任京都大学文学部讲师,写成《辽史表订补》等,1944年辞职回国。1946年任旅顺市教育局科员,负责整理家中的9万多册藏书,并捐献给国家。1949年任沈阳博物馆研究员,1955年到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任古籍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主任。罗继祖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学术委员,曾为长春市政协委员,兼任文史委副主任。他继承和运用他祖父一套清代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先后写出了《春秋异地同名考》、《朱笥河(朱筠)年谱》、《程易畴(程瑶田)年谱》、《李蜃园(李天植)年谱》、《段懋堂(段玉裁)年谱》、《明宰相世臣传》、《毛文龙传》、《老莲(陈洪绶)遗事》、《辽汉臣世系表》等9种专著。晚年又陆续写成并出版了《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枫窗脞语》、《墐户录》、《两启轩主人自订年谱》、《甘孺丛稿》、《雪堂剩墨》等。又与人合作编写《鸭江行部志注释》、《雪堂学术论著集》、《罗雪堂先生全集补编》、《王国维之死》等著作。
罗承祖,罗振玉承重孙,罗福葆之子。日本学医归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夫人系清皇室爱新觉罗淳亲王之后,道光皇帝五世孙。
罗随祖,字慕鸿,罗振玉之孙,罗福颐1952年2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著名鉴定专家,故宫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主要从事金石考古及博物馆文物方面的研究工作。自小受家庭熏陶,5岁由母、舅授古文,临帖习字,渐长随父学刻印、辨识、勾摹古文字。正值少年,遭遇厄难,但终秉承家学,1979年完成《汉印文字徵补遗》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刊行。1980,年入故宫博物院,整理考订古代玺印,参与编辑《古玺文编》、《古玺汇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两种)、《西夏官印汇考》、《秦汉南北朝官印徵存》等书,於《徵存》一书,用力尤多,对于此书的完善出版,做了大量极为重要细致的工作。
罗卫国,1954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罗承祖之子。罗卫国现任大连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大连市甲骨文学会副会长、大连市公益慈善爱心大使。在书法生涯中他临摹了大量曾祖父的作品和家藏的名碑名帖。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行书等,其代表作有《金刚经》《心经》 《无量寿经》《道德经》等,为多家寺院道观及中外各界人士收藏。在甲骨文书法艺术上,不仅坚持原出土甲骨文形意,还将甲骨文书法与时俱进艺术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外,复制甲骨片,锲刻甲骨文,让更多人直观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瑰宝。
中国最大的图书馆是:
北京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1988年建成的这座新型的、现代化的新馆,坐落在北京图书馆原址以西的西郊紫竹院北侧。这是我国、也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图书馆之一
北京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的原“京师图书馆”,主要用于收藏善本书等古籍。原址坐落在北海公园西侧、文津街路北,后于1929—1931年间重修。这里环境幽美,明代时是著名的玉熙宫,明末时是皇家的别院。清代时宫殿荒废,后建图书馆,全馆面积仅仅8000平方米。70年代后期该馆扩建为50000多平方米,藏书1100万册。
北京图书馆虽然只有80多年的历史,但其藏书基础可以追。溯到700年前。它继承了当时南宋皇家图书馆和明代皇家图书馆的部分珍藏,又以清廷内阁大库翰林院和国子监南学为基础,收藏了大量的善本、丛书、地方文献和其他珍贵文献。其库藏“四库全书”是中国大陆惟一完整的一套。为了保藏和利用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北京图书馆修复了大量被损坏的古籍书。该馆还积极地、有重点地收藏国外的一些出版物;目前已入藏100多个文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为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况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新建的北京图书馆于1988年落成。它是由多层楼群环绕主楼的一组建筑。主楼地上十六层,地下三层。楼群中有对称的院落,屋顶为中国古典形式。全馆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则达17万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6万平方米,藏书为2000多万册。馆内开设了30多个各类图书阅览室,拥有3000多个座位。还有可供6—16人使用的小型研究室数十个,有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和展览厅、学术报告厅等。这一切使得古老的北京图书馆变得年轻了。为了保护珍贵书籍,现已将馆内各种善本、珍本拍成缩微胶卷,供读者阅读。在音像资料视听室里,人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视听资料。
北京图书馆已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书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不是很穷。就张家港的经济和各方面发展来说,这几年都挺好的。可谓是苏州乃至整个江苏的发达城市,包括今年沙钢老板成为中国首富的例子。经济方面,张家港还是比较客观的~当地人的富裕条件也可以说是:90%至于人文,可能是旅游业发展的不太好。可以说是没有文化底蕴之类的,唯一“穿越东方”的鹿苑还有待考证。如果是从人文转向人,那我只能说任何地方都有好人坏人,素质的差别不可能像2楼3楼那么全面。但是,不能说张家港的人都有素质。我读书的时候也深有体会。比如张家港人看不起穷地方的人,也就是张家港人口中所谓的“江北人”。比如张家港有些人好像更看重钱。也可以说是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好,对“穷人”这个词没有太多概念,或者说可能没考虑那么多。所以,从环境和经济上来说,张家港是一块宝地;就人文和当地人而言。
本文2023-08-05 18:12: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