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的观念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中国家庭的观念是什么,第1张

中国人其实很注重家庭观念,以孝道为先,给我的印象,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父亲:一家之主,比较严厉,在外打拼,家里顶梁柱;母亲:慈祥,管理家庭内部琐事,相夫教子。长子为大、为先;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媳妇必须孝顺公婆。现代观念:也是百行孝为先,重视孝道,家庭和睦。家里内部矛盾,内部解决,一旦遇到与外界摩擦,外部矛盾为主要矛盾,内部矛盾有时忽略不计。现在男女平等,但我的内心或许部分人也是这么认为:在家里,小事妻子拿主意,大事丈夫拿主意;在外面,妻子要给足丈夫面子;在工作,丈夫收入高于妻子,可以说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对于孩子,妻子多关心孩子学习、照顾孩子饮食起居,丈夫教育孩子德行、做人道理。丈夫、妻子要孝敬双方老人,并为孩子做出榜样。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试析为什么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第一小问从“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可总结出特征. 第二小问的原因,学生要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加强相关知识去思考.

答案:受宗法制影响,宗族观念浓厚;等级森严、父权至上;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重视孝道;重@男@轻@女.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影响到家庭价值观念;理学处于统治地位,对女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讲的。这里的“行”,指道德行为,“文”,指文化知识。他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先。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强调过这一点。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业务知识)和“解惑”(解决疑难问题)。王夫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动力。这些都是在说,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其他教育的首位。

二、文行忠信同时并举

古代教育家不主张孤立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主张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进行。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在实施教学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思想品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科中讲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他还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思想感化。也就是说,他认为《诗》三百首中,每一篇都是寓含纯正的道德教育的。荀子专门写有《乐论》,认为立乐可以“管乎人心”、“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用忠实于事实的史籍以及历代名人的高尚操行来教育后代是历代思想家的一种优良传统。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唐代刘知几著的《史通》,宋代司马光领衔编撰的《资治通鉴》,都是以历史事实来教育启示人们,起到“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的借鉴作用。

三、有志者,事竟成

古代思想家所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在心为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都有“志愿”、“志向”、“理想”和努力奋斗的意思。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激励人们下决心去做合乎道德规范的事,做一个高尚的人,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朝着既定的目标,矢勤矢勇,强心强志,锲而不舍。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勉励人们要立志。孟子强调“持志”和“尚志”。他说:“夫志,气之帅也”。并提出要培养一种“浩然之气”,要求人们奋发向上。这一点,在今天也是我们要提倡的。 

家庭美德主要内容:

1、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如在生育观上,要真正做到“生男生女都一样”。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夫妻还应该以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让、互谅、互慰为准则,为建立和睦的家庭提供条件。

2、赡养老人,教育子女

尊重老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赡养。父母为了抚养子女曾付出了很多艰辛,当父母步入老年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成年子女有责任赡养他们。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乃至终生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3、勤俭节约,团结邻里

勤捡持家是我国传统道德中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如果挥霍无度,理家家必穷,治国国必败。因此,无论是治家,还是管理国家,勤劳节俭都是必须具备的品质和美德。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互凉、互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

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加强家庭美德修养,认真严肃地对待两性关系,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美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2、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古代人的家族和宗族观念很重,而这种观念也深深影响到了后代,现代中国的家族观念也沿袭着过去的传统,而家风建设也是现代中国重点建设的一部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家族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中的地位,想要治国平天下,首先就要有家族观念,只有成就的小家,才能有报复成就大家。而中国古代的家族观念其实适合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关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嫡长子继承制,上到皇家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受到影响。对于一个家族而言,或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传宗接代了,因此,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而这也是和家族观念浓厚有关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一个家族延续香火,对于族人来讲是绝顶重要的事情。

中国古代家族观念浓厚还和儒家思想占据主流思想有关,儒家思想讲究忠孝两全,家族内部的肛肠伦理秩序是维持一个家族发展的中流砥柱,所以,古代的中国人家族观念十分浓厚,也是和儒家的纲常伦理相关的。

一个家族的兴盛和发展,源于绵绵不断的香火,而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决定着家族的兴衰。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孝道和伦理,中国古代的政治其实就是很经典的家族本位政治,以家为根本,寄托于传统的农耕经济,宗法制度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男耕女织,分工清晰;

从属于农业,不占主体地位;

为了养家糊口之用,产品归自己所有

大部分自产自销,仅有一小部分拿到市场上出卖;

手工,生产过程简单,规模小,技术单一。

春秋末年(公元前475年),中国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由于奴隶制度的崩溃,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及士阶层的壮大,私学的大兴,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得更多的人掌握了原来为贵族所垄断的文化与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为更多的家庭实施学前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在封建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子女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也是我国古代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场所。

1.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在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多重视教育,设立学校,他们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学校教育为封建社会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在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学记》中曾经说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汉代太学的设立也能够说明这一点。太学是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官学机构,它的最初设立动机,就是西汉武帝接受当时著名的教育家董仲舒的“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56,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2页。)的主张,为造就官僚后备军而设立的。隋唐以后,虽然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学校日渐成为科举的附庸,但其最终的目标,仍然是为了培养统治人才。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它的目的自然是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致的,都是为培养封建社会需要的统治人才服务的,因此封建社会的许多家庭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长辈们常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教育儿童,以日后求官进爵的知识启蒙儿童。同时统治者亦非常重视学前家庭教育,视其为封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就官僚后备军的人才教育的开始。

(2)齐家治国的基础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孔子也说:“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顾炎武:《日知录•家事》,《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可见,古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把它作为今后出仕、治国安邦的基础与管理才能的一种检测。同时,由于“天下之事,莫不有其初。家之立教,在子生之初。”(丘:《大学衍义补》卷首,四库全书本。)故家庭对幼童的学前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日后能够齐家治国奠定基础,也是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之一。

家教与治国的逻辑联系为纽带的宗法政治统治,皇位实行嫡长继承制,百姓以血缘关系亲疏。家庭内部以父权实施家长制管理,国家最高统治者则以君权实施“家天下”的统治,父权与君权名异实同。秦以后虽实行郡县制,但仍以家庭(家族)为国家对臣民进行统治的中介。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地方行政,一般都以县为最下级的行政单位,然而县境广阔,人口众多,要实行有效统治,还必须依靠地方自治性质的乡村组织。由于中国农村社会聚族而居的特点,家族成为乡村组织的基础。乡村组织对百姓实行的是族权与政权的联合统治,因此,国家的统治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家庭组织的力量。“家之不宁,国难得安。”由此,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提出国之本在家,欲治其国,须先齐家的观点,并赋予家庭人口生产、物质生产、教育三重职能,使中国传统的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

(3)光耀门楣

如果说齐家治国是政治家为古代学前家庭教育制定的终极目标,那么光耀门楣则是普通家庭实施学前教育的实质动机与最切近实际的目的。有一则民间笑话:有位父亲让其心爱的儿子骑在脖子上赶路,一位道学先生见了,指责道:“骑父作马!”然而道学先生的话音刚落,小孩便喊道:“望子成龙!”小孩子的话道出了当时做长辈的普遍心态,而这种心态又是与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的企盼密切联系着的。

将个体的光荣与家庭的荣耀联系起来,根源于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古代是个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历代统治者制订法律,惩罚罪犯,都不只限于个人,总要牵连整个家族,所谓“一人当灾,全家遭殃”,一人犯法,轻者罪及三族,重者株连九族。同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出人头地,不仅是个人的荣幸,也是全家的荣耀,如在科举时代,若家中有人高中举人、进士,则朝廷以大红喜报报喜,整个家族都将沉浸于喜气洋洋之中。正是由于个体与家庭间这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使得学前家庭教育在封建社会显得格外重要。家中长辈都视子女为私有财产,希企通过家教早日使子孙“成龙”,以达到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的目的,同时,子孙们亦以身许家,把光耀门振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方式。

2.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综观上下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的学前家庭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保健等方面。

(l)思想品德教育

中国古代向以思想品德为教育内容的主体,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页。)行指品行、德行,意思是说在品行、德行修养有余力时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以品德为先不仅是数千年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主旨,而且也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纲领”,汉时王修曾教育自己的儿子:“未必读书,并学作人。”(王修:《诫子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南宋教育家朱熹亦说:“自小便教之以德,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3页。)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使儿童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德教内容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①孝悌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可见,注重孝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以后,孝悌之道更是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培养幼儿的孝悌观念,也就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如清代学者李毓秀在其所著《弟子规》中曾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也指出:“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这些要求均是为了突出父母的绝对权威。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孝经•纪孝行》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意思是说,孝子的事亲之道,主要是平时对父母态度应恭敬,不得懈怠,尽己之能侍奉父母并使其得到快乐。《礼记•曲礼》中也要求儿子对父母应做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即冬天应使父母温暖而不受寒,夏天应使父母凉爽而不受热,晚上要为父母铺好床,早晨要向父母请安。东汉时的黄香可以说是实行这种孝行的典范,“香九龄,能温席。”(王应麟:《三字经》,《中国封建蒙学文化评述•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据说黄香9岁时,对父亲非常孝顺,寒冬时能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窝。因此他就被列为古代廿四孝之一,成了封建社会儿童学习的榜样。

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孝顺双亲的品德,是我国古代尊老孝亲传统道德意识的体现,同时,以此作为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亦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当然,封建社会的“孝”从本质上说是“借正父子之论,“以严君臣之分。”突出父权的“孝”,旨在强化对皇权的“忠”,而且这种“忠”、“孝”是不问是非的“愚忠”、“愚孝”,它完全扼杀了儿童的个性与自由,成为制造奴性和奴才的渊薮,这是我们应当批判的。

如果说孝是用以维系纵的家庭关系,占主导地位,那么悌则是用以强化横的家庭关系,居辅助地位。对幼儿进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友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据说东汉时大文学家孔融4岁时,就能把大的梨子让给兄长吃,而自取小的。这则“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曾广为流传,并在学前家庭教育中作为进行悌的教育的典型事例而屡被引用。

家庭教育中强调悌德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兄弟和睦,家族兴旺,个人日后能在社会上立身。三国时向朗曾告诫其子说:“贫非人患,惟和为贵。”“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向朗:《遗言诫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北齐教育家颜之推则明确指出:“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40页。)如果兄弟阋墙,则子侄亦不相爱,当有外祸来临之时,还会有何人援手相助?《魏书•吐谷浑列传》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在病危时便把儿子们叫到面前,说道:“你们各人拿我一枝箭,在地上折断。”他的儿子都把箭折断了。随后他又对其母弟说:“你取19枝箭来,合在一起把它折断。”他的母弟怎么也折不断。阿豺便说:“你们明白吗?单独一枝箭容易折断,把多枝箭并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只有你们同心协力,然后国家才能够巩固。”这则故事正是寓意着兄弟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②崇俭

我国古代是个农业文明的国家,农村的稳定决定着朝廷的安危。农业生产艰辛,丰收得之不易,一如唐诗中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故珍惜粮食,崇尚俭朴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封建社会中,父辈创下的家业,小辈坐享其成,难知其中的艰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传家集》卷67,《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如果不使自己的子弟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败家之子,这也是许多家庭重视对儿童进行崇俭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使幼儿树立崇俭的观念,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在家庭中经常教导儿童俭朴是一种美德,奢侈则是最大的罪恶,如宋代文学家陆游在《放翁家训》中曾告诫后辈:“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认为生活的清贫、俭朴,常促人奋进、成才,而专尚奢侈则会使人堕入深渊。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为了培养儿童的俭朴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饮食与衣着,古人主张不能过于讲究,如《礼记•曲礼》中曾规定:“童子不衣裘裳。””这不仅是因其过暖不利于儿童发育,更主要的是因其华贵不利于儿童养成崇俭的习性。清代的唐彪对此说得很明白,他说:“童子幼年,不可衣之罗绮裘裳,恐启其奢侈之心,长大不能改也。”(唐彪:《人生必读书》,《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③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无欺。明人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李贽:《焚书•童心说》,《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幼儿的天性纯洁美好,“绝假纯真”,然而由于不正确的影响或幼儿自身因自夸或惧过之故,有时也会说谎,这是日后欺诈之心生长的萌芽,长此以往,其“童心”将逐渐失却,“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焚书•童心说》,《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8、49页。)要卫护此诚实无欺的“童心”,使之不失,长辈首先应该从正面进行教育。而由于幼儿年幼无知,难辨是非,长辈又应以自身诚实的行为来引导幼儿,《礼记•典礼上》中说:“幼子常规毋诳。”视,同示。元人陈释为:“常示之以不可欺诳,所以习其诚。”(陈:《礼记集注》,《四书五经•礼记集注》,中国书店1984年版,第4页。)春秋时期的曾参在这一方面,曾为人们作出了榜样。据《韩非子•外储说上》中记载: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街去买东西,小儿哭嚷着也要跟妈妈一同去,曾妻便哄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到妻子购货回家后,曾参便要捉猪杀之,其妻赶快制止他说:“我刚才只不过和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曾参则说服妻子:“小孩是不能欺骗的。小孩年幼无知,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诲。如今你说话不算数,哄骗孩子,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谎。为母者欺骗了孩子,其子便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就不会有效果了。”于是曾参最后还是把猪杀了。

《韩诗外传》中也记载了一则孟母教子无欺的故事:孟子幼小的时候,有一次看见邻居家在杀猪,便问母亲:“他们杀猪干吗?”孟母随口答道:“给你吃。”继而又很后悔,她想:自己这是在用假话去欺骗孩子,也是在教小孩不诚实。于是便去买了邻居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以免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一旦小孩由于某种原因说了谎时,父母则应该及时训诫,予以纠正,以杜绝此类事的再度出现。宋代邵博在《闻见后录》中曾记载史学家司马光儿时的一件往事:当司马光只有5、6岁时,一次剥核桃吃,不会去皮,其姐要帮助他,他执意不肯。后来一婢女帮他用热水把核桃烫一下后,很容易剥去了皮。等姐姐再来时,见他已将核桃皮剥去,便问他是谁帮他剥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所为。恰好父亲在旁边目睹了此事的经过,听到司马光的回答便厉声训斥:“你怎么敢胡说?”司马光从此再也不敢说谎了。

④为善

善,在封建社会主要是指合乎道义、合乎礼仪的事。古代学前家庭教育中非常注意使幼儿养成行善去恶的观念,经常教育幼儿除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外,在外凡是合乎道义的利人之事告应为之、由于孩童年幼,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善事,故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幼儿行小善成小恶,积小善以成大德。如三国时的刘备曾遗诏教训后主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遗诏敕后主》,《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清人张履祥在《训子语》中亦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西汉的贾谊在《新书》中还曾记载了这样一则古人教子为善的故事:春秋时期的孙叔敖,幼时在外玩耍,见到一条两头蛇,回家后向母亲哭诉:“我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必死,今我见到一条两头蛇,恐怕我活不了多久。”母亲问他蛇在哪儿,他说:“我怕别人又看见它,已将它打死埋掉了。”母亲说:“你不必担忧,凡积善行善的人,老天爷会予以保护的。”古人重视教育幼儿为善积德,积小德成大德,这无疑是很可取的。

(2)生活常规教育

封建社会的家庭对学前儿童实施生活常规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礼仪常规的训练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是在强调一个人应该有长远的考虑,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在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初步道德教育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忠孝教育:忠孝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道德之一,家庭教育中应该培养孩子对父母和祖先的敬仰和孝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2 礼仪教育:古代中国的礼仪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也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包括对长辈的尊敬、对他人的礼貌、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3 道德故事教育:古代中国的道德故事是非常丰富的,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品质。

4 儒家思想教育: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家庭教育中通常也会融入儒家思想,培养孩子的仁爱、诚信、谦虚、克己等品质。

总之,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初步道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品质,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道德的人。

1、《颜氏家训》

南北朝学者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后人称为“我国家庭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这部家庭教育的著作,奠定了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经验的精华。此后,各类有关家庭教育的学说相继问世。

2、《袁氏世范》

宋朝袁采所著《袁氏世范》一书,被冠以“《颜氏家训》之亚“。书中对子孙的教诲和对父母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温公家范》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温公家范》,不仅从”治家“和”治国“的关系上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社会意义,还具体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

扩展资料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礼仪之邦、德治善政的大国形象示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善为本,以和为贵,注重人际间的和谐关系,追求和善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历经沧桑,弥久弥新。

在行为规范上,人们推崇“中庸之道”,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自治其心”,提倡以和善为根本准则来看待与处理问题。在中国传统的和善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下,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忍让为怀成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