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正邪相争的发病机理,如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简述正邪相争的发病机理,如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第1张

正邪相争的发病机理:

人体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国家安全对外依靠强大军队,防御敌人入侵;对内靠公安局、法院,防止坏人破坏。

人体中也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在"协同作战",主要防御病菌、病毒入侵。这支庞大的"军队"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等,与数量高达100万亿个的各种微生物(其中主要是"益生菌",也称"有益菌")。

益生菌分布在我们的口腔、鼻腔、皮肤、胃肠等器官,总重约1271克。而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自身的体细胞约有10万亿个,才是它的十分之一。是这些微生物,与我们的肌体形成微观的生态(简称"微生态"),才使人体具备了那些神奇的自动功能。它们在人诞生一两小时之后双歧杆菌就开始在人体内繁殖,与人体细胞共生,并伴随人的一生,从而保卫人体健康。它们与人体细胞交换物质、能量,甚至互相传递遗传信息,从而与人体形成了共生互益的微生态平衡。有益菌对人体的益处,主要功能有防止病菌病毒进入、分解毒素、调节细胞平衡、消除临床应激、制造营养、增强免疫、刺激生长以及形成生物拮抗等生理作用。而中医所说的"正气",主要是指这些有益微生物。只不过,当时没有显微镜,看不见这些有益菌,只好将有益菌称为"正气"、将有害菌称为"邪气"。不仅人体的健康安全要依赖这些有益菌与人体共生共存,而且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各种氨基酸、核酸、乳酸以及数千余种"酶"也要依靠这些有益菌来分泌合成。而不是今天的化工厂,人体内产生的毒素也靠这些有益菌来分解。显微镜的问世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医学把它定义为人体第十三大生理系统。这是大自然母亲赐予人类的,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由此可见,人体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一个与有益菌相依为命的"共生体"。有益菌群就是保护人体细胞的国防军。这个拥有100万亿个有益菌组成的,对有害菌极具杀伤力的庞大部队,能在人体内所有的黏膜上形成菌膜屏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让病菌病毒占位,使其不能定植,不能繁殖,五脏六腑从根本上避免了发炎、糜烂、穿孔、黏膜脱落等各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而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是第二道防线,即内部防线。主要防止内部的安全问题,它与"国防军"相互配合、调节机体平衡、共同保卫身体健康安全。

如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治"未病"的途径不止一条,但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积极补充有益菌,以恢复人体的微生态平衡,恢复人体自身的第十三大生理系统功能。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一切事物之成毁,关键在于自身的强健与否,正如孟子所说"人必自诲,而后人诲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毁,而后人伐之。"只有让我们建设起强大的"人体国防军"才能不畏惧任何来犯之敌。

楼上的朋友说的很好。

肝主疏泄,意指疏通气机、疏泄情志、疏泄胆汁……

所谓肝与胆相表里,就是这样。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又因为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经络相络属,肝脉下络于胆,胆脉上络于肝,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肝属里,胆为表。所以就说肝与胆相表里……

这就导致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临床均有胁痛,黄疸、口苦、呕吐、眩晕等。采用肝胆同治,以清利肝胆之法,既治了肝又治了胆……

大致就是这样啦……呵呵呵呵呵

中医因加而发名词解释

因加而发是研究发病的学说,是连接病因与疾病的桥梁,可以从发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方面。“因加而发”的发病观源于《黄帝内经》,体现出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

因加而发”见于《灵枢·贼风》:“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后世医家多以此为数种致病因素相叠加致使发病的方式。如《灵素节注类编》认为这里是真气“先有所伤之邪,与外风相袭,则加重而病发”;

《黄帝内经太素》与《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亦强调此为多因所加而致病发。后世温病学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细化发展,形成了“伏气温病”理论。

现代学者则普遍认为这里描述的是故邪与新邪相感而发病,亦有将这一经文解读为因热汗出、腠理开泄时容易感受风邪,虽暂未遇到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但有这样的内因存在,而后加诸外因,疾病就此产生。而不管是伏气温病理论,抑或是新故邪相感致病,均是多种因素相加使得人体发病。

“因加而发”实则反应的是,人体反复或多次受到致病因素的侵扰后无法维持正常状态致使疾病产生的发病方式。

除“因加而发”外,《内经》不同篇章因立足角度与层次不同,有“正邪相争观”“内因外因观”“两虚”“三虚”致病等等多种发病观。其中,“正邪交争观”与“内因外因观”均是侧重病因分析疾病产生。

前者更着眼于致病因素作用机体,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相争导致发病。而立足人体时,正邪相争的过程即是人体之气自和的过程,产生疾病的结果则是人体正气偏颇的表现。

因此,《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将失偏的正气调平,疾病即可痊愈,防止已偏的正气再度被伤,是疾病调护的原则。

立足正气、关注不同因素叠加致病的“因加而发”发病观更能体现《内经》中的整体观念,对于疾病的认知、治疗与预防更具有概括性与普适性。

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若从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虚证虽是正气不足,而邪气也不盛;实证虽是邪气过盛,但正气尚未衰,表正邪相争剧烈的证候。辩别虚实,是治疗是采用扶正(补虚)或攻邪(泻实)的依据,所谓“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五邪是“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

五邪,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

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指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解读:

中医古籍中,用五邪代指的出处很多,但目前提及五邪,主要指《灵枢·五邪》中所指的五邪,即邪在五脏,并详细记述了五邪症状及针刺治疗五邪的方法,具体如下:

1、邪气在肺,会发生皮肤疼痛、恶寒发热、肺气上逆而气喘、出汗、咳嗽牵引肩背疼痛。治疗可取胸部外侧的云门、中府等穴,以及背部第3椎骨旁的肺俞穴与心俞穴.先用手快速按压这些部位,在病人感觉舒畅的地方进针。同时针刺足阳明胃经的缺盆穴,使肺中的邪气向外散越。

2、邪气在肝,会发生两胁肋部疼痛,脾胃虚寒,瘀血停留体内,行走时常常牵及关节疼痛,时有脚部肿胀。治疗可取行间穴以引胁肋间的邪气下行,补足三里穴以温补脾胃,针刺有瘀血的络脉以散瘀血,针刺耳后青络上的瘈脉穴以治疗行走时牵及关节的疼痛。

3、邪气在脾胃,会发生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中焦热盛可见消谷善饥;如果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焦寒盛可见肠鸣、腹痛;如果阴阳均有余,或均不足,则中焦寒热夹杂。上述病症,均可针刺足三里穴治疗。

4、邪气在肾,会发生骨骼疼痛的阴痹病。所谓阴痹病,是指疼痛部位较深,在体表按压对疼痛无影响,病人腹部胀满,腰部疼痛,大便不通畅,肩部、背部、颈部、项部疼痛,常常眼花。治疗可针刺涌泉、昆仑二穴,在有瘀血的络脉处刺出其瘀血。

5、邪气在心,会发生心痛,容易悲伤,经常眼花.容易跌倒。当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针刺本经的腧穴进行治疗。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中医药学历史沿革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

二、中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三、恒动观念

第三节中医学的学科优势

一、医学模式的先进性

二、临床诊疗的系统性

三、护理养生的独特性

第四节中医学发展展望

一、中医学的现代化

二、中医优势的发掘

三、走向世界的中医学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

第一节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一、精

二、气

三、血

四、津液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中医学的病理观

第一节病因

一、六*

二、疠气

三、七情

四、饮食

五、劳逸

六、继发病因

七、其他病因

第二节病机

一、正邪相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机失常

第五章中医护理相关的诊法

第一节望诊

一、望神

二、望肤色

三、望形态

四、望斑疹

五、望小儿指纹

六、望舌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饮食与口味

五、问二便

六、问睡眠

七、问经带

八、问小儿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