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沂原文_翻译及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陈景沂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陈景沂(生卒年未详),或说名景沂,或说名咏,景沂为字,号愚一子、肥遯子。其籍贯《四库全书总目》作天台,民国《台州府志》作泾岙(今温岭市晋岙村),经考证,以宋台州(今属浙江)为是。理宗宝祐(1253-1258)年间重新整理《全芳备祖》,并进献朝廷,请人作序,谋求出版。综其一生行迹,属于当时的江湖游士,没有科举、仕宦方面的任何信息,布衣终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淮、湘赣、浙闽等地漫游、客居。现存著作唯有《全芳备祖》一种,其中收有一些自己的诗词和短文。 陈景沂 人物籍贯争议 陈景沂,植物专题类书《全芳备祖》的编者,浙江天台县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末年,号江淮肥遁子、愚一子。浙江温岭晋岙陈氏家谱记载,其祖先有陈咏,字景沂,编纂《全芳备祖》。清嘉庆年间当地学者据此写入县志,引起关注。但陈氏宗谱记载的陈咏是南北宋之交人,曾上书宋高宗主张抗金复仇,其子陈天佑与陆游同时,与宋末《全芳备祖》的编者陈景沂不可能是同一人,仅仅因为字与名偶而巧合而误作一人。浙江天台县又曾发现当地吴氏家谱记载有吴咏,字景沂,也是《全芳备祖》的编者。据程杰《〈全芳备祖〉编者陈景沂姓名、籍贯考》考证,天台吴氏家谱有关内容抄袭温岭陈氏家谱而来,所谓《全芳备祖》编者是陈咏、吴咏的说法均不可信。 文学成就

《全芳备祖》是一部植物专题的重要类书,由南宋末年台州陈景沂编辑。全书27万多字,列名著录植物280多种,被农学、植物学界誉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该书所辑资料以文学作品,尤其是两宋文学作品为主,其中多有存世文集不载者,是宋代文集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源,为文献学界所重视。该书保存了大量宋人的作品,堪称宋人文学的渊薮,其中多有别集和总集失收的,因而又有鲜明的文献学价值。

《全芳备祖》分前集二十七卷、后集三十一卷,别为花、果、卉、草、木、农桑、蔬、药8部,着录近300种植物,备述特征、形态、品种、功用、来源、演变以及典故、传说。成书后作者又有增删、修正,约在宋宝祐四年(1256)付梓。

该书宋刻本海内失传,宋以后未见重刻,海内所见唯明清抄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宋刻残本传入我国,1982年农业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残缺部分以华南农学院转抄积学斋本配补,发行较多,成为广为人知的通行本。此后,该书的《四库全书》本、上海辞书出版社所藏汲古阁抄本陆续得到影印,尤其是作为电子书纳入《四库全书》、《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大型古籍全文资料库以后,读者使用极为方便。

陈景沂的诗文止渴不相似,和羹凉亦同。不思五和里,调济荷元功。——宋代·陈景沂《杨梅》

杨梅

止渴不相似,和羹凉亦同。

不思五和里,调济荷元功。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不及杏每时,林间有仙虎。——宋代·陈景沂《杨梅》

杨梅

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

不及杏每时,林间有仙虎。为尔生来体态柔,因情感物寓风流。汝无血气何知觉,自是诗人想像求。——宋代·陈景沂《杨柳》

杨柳

为尔生来体态柔,因情感物寓风流。

汝无血气何知觉,自是诗人想像求。查看更多陈景沂的诗文>>

陈景沂(生卒年未详),或说名景沂,或说名咏,景沂为字,号肥遁、愚一子。其籍贯也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卷首所题书名“天台陈先生类编花果卉木全芳备祖”之“天台”是指宋台州,另一种认为有可能是指台州所属天台县,还有一说则称陈景沂是浙江温岭县 ( 清太平县) 人。

浙江温岭晋岙陈氏家谱记载,其祖先有陈咏,字景沂,编纂《全芳备祖》。清嘉庆年间当地学者据此写入县志,引起关注。但陈氏宗谱记载的陈咏是南北宋之交人,曾上书宋高宗主张抗金复仇,其子陈天佑与陆游同时,与宋末《全芳备祖》的编者陈景沂不可能是同一人,仅仅因为字与名偶而巧合而误作一人。浙江天台县又曾发现当地吴氏家谱记载有吴咏,字景沂,也是《全芳备祖》的编者。据程杰《〈全芳备祖〉编者陈景沂姓名、籍贯考》考证,天台吴氏家谱有关内容抄袭温岭陈氏家谱而来,所谓《全芳备祖》编者是陈咏、吴咏的说法均不可信。

陈景沂出生在宁宗嘉泰元年(1201)左右,童年习诗赋辞章之学。二十岁离乡出游,先在杭州、苏州、镇江、南京等地游学。理宗宝庆元年(1225)至端平三年(1236)的十多年间,流寓江淮之间的扬州、滁州、濠州(治今安徽凤阳)等地,自号“江淮肥遯子”,在此间编成《全芳备祖》。后来又到过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大约在生命最后几年,陈景沂又回到了浙东故乡。理宗宝祐(1253-1258)年间重新整理《全芳备祖》,并进献朝廷,请人作序,谋求出版。综其一生行迹,属于当时的江湖游士,没有科举、仕宦方面的任何信息,布衣终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淮、湘赣、浙闽等地漫游、客居。现存著作唯有《全芳备祖》一种,其中收有一些自己的诗词和短文。

根据韩境序和辑者自序,陈景沂早年即便着手纂集《全芳备祖》,几经努力,估计脱稿在理宗即位(1225)前后。其时,作者约30岁左右,故自称是“少年之书”。其付刻期约在宝佑癸丑至丙辰间(1253-1256)。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