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第1张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幽兰》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这首诗以幽兰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幽兰花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的赞颂。

诗歌开始描绘出幽兰花的处境,它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之中,远离尘嚣,静静地欣赏着左右两旁的青松竹影。这个场景使人感到非常的安宁和舒适,仿佛可以穿透时空的束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随后,诗歌描述了幽兰的形态和气质,以及它散发出来的芳香。幽兰虽然不如牡丹美艳动人,但它有着独特的气质和优雅,它清新淡雅的芬香给人带来了心灵的净化与美的享受。

最后,诗歌通过对幽兰花的强烈感情宣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也道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他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向自然学习,向幽兰一样,追求内在的美与雅致,并且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之,“碣石调·幽兰”这首诗歌既表现了诗人对幽兰的喜爱和感悟,也体现了他的个性和哲学思维。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幽雅祥和的自然场景,传递出积极向上、追求理想和珍视自然的深刻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 ,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艺术是民族艺术瑰宝。如何对古琴音乐进行现代阐释,唤醒丰富的琴曲宝库,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音乐生活?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与现代音乐记谱方式不同,古琴“减字谱”不直接记录音高,只记明弦位、徽位和指法,其节奏有较大伸缩余地。演奏者需要在熟悉琴曲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基础上,通过揣摩曲情进行再创造,力求再现原曲的本来面貌,从而完成自己对乐曲的阐释,这就是所说的打谱。也就是说,面对同一份古琴乐谱,不同琴家演奏出来的音乐差异很大——中国琴乐这种“打谱”的音乐思维,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阐释空间,使历史河流中的每个音乐家都可以参与到对同一乐曲的创造性阐释中来,从而形成古琴音乐千百年来一脉相承又与时俱新的特质。

吴文光。资料图

今天,如何做好这种既传统又体现出个人创造力的打谱阐释呢?我认为主要在解题、移情两方面下功夫。

解题指的是每首乐曲前都有一段文学性描述,描述乐曲所营造的境界。解题对音乐家阐释作品有定向作用,不仅对琴家打谱尤其立意至关重要,甚至对打谱风格乃至旋律结构都会产生相当的影响。比如不少琴家演奏古琴曲《潇湘水云》时,根据的是《五知斋琴谱》中山水抒情诗式的解题。抗日战争时期,内心的爱国之情激发了我父亲吴景略。他认为,重建古曲《潇湘水云》不应只是单纯表现山水之趣,而应结合曲作者所处的南宋时代,强调忧国之思。我父亲对此曲进行首次打谱,并在上海组织“今虞琴社”公演,以此抒怀,引起轰动。可见不同的解题辅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会让同一支琴曲呈现不同的面貌。

移情,意为在古琴演奏中擅于理解音乐中标题的隐喻,进而用古琴塑造情感符号和审美意象。以《神奇秘谱》版《潇湘水云》为例,各段小标题都隐喻了创造音乐氛围与情感形象的可能:洞庭烟雨、寒江月冷,使人联想云雾迷蒙、烟雨苍茫景象,可据此创造出一种清冷的音乐氛围;江汉舒晴、天光云影,给人以明朗、希望的联想;浪卷云飞、风起水涌,则又使人情感奔涌,心潮澎湃。这些意象都可以被有机融会在演奏中。秉持这一理念,我和父亲两代人共打谱完成了100余首传统琴曲,丰富了失声已久的古琴曲库。

古琴谱。资料图

由于受到古琴乐器自身性能的局限,如在音量、音阶及和声等方面的缺失,传统琴乐在现代音乐生活中的比重较低。如何让历史悠久的传统琴乐更好地为现代所“用”?在我看来,要在传统的创造性打谱阐释的基础上,加大对古琴曲库的开发。根据上世纪50年代有关专家的统计,现有160多种琴谱谱集、600多首不同名的琴曲流传至今,如果算上同一琴曲的不同版本,共有3000多首。这3000多首古琴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尝试用各种乐器、各种形式演奏,可以更好地和世界各民族的不同音乐接轨。

具体来说,可以在保留古琴的同时加入其他乐器,采取伴奏或协奏形式;或者不使用古琴,仅用现代乐器和表演形式演奏古琴琴曲。从功能上讲,可以达到琴乐表演由个体向群体转化;从形态上讲,可以实现琴乐由单声向多声转化;从方法上讲,可以使琴乐的丰富曲库得以充分开发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编曲可从各个方面来丰富,比如加入多声、和声等,但琴曲原有结构要保持。如果只取琴曲最广为人知的一段为动机,其他都直接采用西方现代曲式,这样创作出来的乐曲就不能整体展现原古琴音调和古人的乐思结构。

中国古琴记谱法独特的减字谱使琴乐阐释具有开放性,今人恰恰可以此为基础,对传统曲库中的大量琴曲进行重新编曲。打谱阐释和重新编曲二者并举,将实现古代琴曲在表演形式上的现代整合,使古老琴曲宝库融入现代音乐生活,给古琴音乐带来新的生机。这是我对琴乐未来的期望,也是我60年古琴生涯的感悟和总结。

吴文光,生于1946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第一批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唱片《潇湘水云》获首届中国唱片社金唱片奖,出版《虞山吴氏琴谱》《神奇秘谱乐诠》等琴谱。吴景略、吴文光父子两代琴家完成中国现存最早古琴谱集《神奇秘谱》整部作品的打谱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

清代琴谱举要

清代影响较大的琴谱有《天闻阁琴谱》、《枯木禅》、《诚一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大还阁琴谱》、《松风阁琴谱》、《德音堂琴谱》、《自远堂琴谱》、《琴学入门》、《蕉庵琴谱》、《琴学心声》等。

回答中的所有古琴书籍资料均出自图中上面的那个印章,那三个字我不说你们应该认识吧,都是古琴谱古籍

《大还阁琴谱》:又名《青山琴谱》。虞山派徐上瀛传谱。刊于康熙十二年(1673)。所收31首琴曲中,增加了《松弦馆琴谱》不予收录的《雉朝飞》《乌夜啼》等快速节奏的曲目。

《枯木禅琴谱》:释空尘辑。8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收录32首琴曲。

《琴学心声》:庄臻凤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撰。共收14曲,都是庄氏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其中8首有歌词,有些歌词是庄氏自制。

《五知斋琴谱》: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1)。共8卷。所收33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徐氏加工发展之处及评语,为近代流传很广的琴谱。

《春草堂琴谱》:6卷,苏璟(琴山)辑。清乾隆九年(1744)原刻本,又名《琴学新声》。

《自远堂琴谱》:清广陵派琴家吴灴传谱。共11卷,收93曲,末卷30曲附有歌词。

《松风阁琴谱》:程雄辑,2两卷。约成书于1684年。清康熙十六年程雄选定。共收11曲,且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抒怀操》1卷,收37曲。

《德音堂琴谱》:郭裕斋传谱,10卷。康熙三十年(1691)。为原刻本。

《诚一堂琴谱》:六卷,程允基(寓山)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琴学入门》:2卷,张鹤撰。收琴曲20首。附工尺谱。其中《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等曲至今仍流行。

《蕉庵琴谱》:清同治七年(1868),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32曲。其中的《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天闻阁琴谱》:唐彝铭等辑。16卷。收录琴曲同时还收集了有关古琴美学、律学、上弦法等理论。

明代琴谱举要

明代刊印琴谱之风很盛,传承至今的明谱为数甚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梧冈琴谱》、《风宣玄品》、《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浙音释字琴谱》、《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等。

《风宣玄品》: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1539)。全书共10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62则,手势图154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书中收曲达101首,其中32首为琴歌。

《神奇秘谱》:编者为宁王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全书共3卷,上卷《太古神品》收16曲,多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34曲。《神奇秘谱》所有琴曲都有解题,为研究古代音乐作品的重要史料。

《西麓堂琴统》:编者汪芝,成书于嘉靖乙酉年(1525)。全书共25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统》和其他人的论文、杂说,后20卷收录自宋代的琴曲170曲。其中有《广陵散》的两种版本,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他谱集所未收。为明代收曲最多而且独具特点的谱集。

《琴书大全》:是中国现存重要的古琴文献之一。全书共22卷。前20卷为文字,有万历十八年(1590)萧大亨序和蒋克谦自序。文字部分包括: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如:声律、琴制、指法、曲调、弹琴圣贤以及有关琴的诗文等681篇。末2卷为琴谱,收录琴曲62首。

《松弦馆琴谱》:虞山派传谱。编者严澄。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初版22曲,再版陆续增至29曲。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字的风气,在琴界有较大的影响。

《浙音释字琴谱》:南昌龚经编释。成书于1491年前。原书残,现存39曲。每曲逐音配有文字,大多难以演唱。个别为传统琴歌,如八段的《阳关三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编者萧鸾。《杏庄太音补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共3卷,收72曲。编者强调本人是徐门正传,并在每曲前配以相应的“吟”,作为序曲。《杏庄太音续谱》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书中包括他游历吴、越所得的传谱和他自己的创作,共38首琴曲。

《蕉庵琴谱》

《梅庵琴谱》

《大还阁琴谱》:又名《青山琴谱》。虞山派徐上瀛传谱。刊于康熙十二年(1673)。所收31首琴曲中,增加了《松弦馆琴谱》不予收录的《雉朝飞》《乌夜啼》等快速节奏的曲目。

《枯木禅琴谱》:释空尘辑。8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收录32首琴曲。

《琴学心声》:庄臻凤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撰。共收14曲,都是庄氏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其中8首有歌词,有些歌词是庄氏自制。

《五知斋琴谱》: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1)。共8卷。所收33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徐氏加工发展之处及评语,为近代流传很广的琴谱。

《春草堂琴谱》:6卷,苏璟(琴山)辑。清乾隆九年(1744)原刻本,又名《琴学新声》。

《自远堂琴谱》:清广陵派琴家吴灴传谱。共11卷,收93曲,末卷30曲附有歌词。

《松风阁琴谱》:程雄辑,2两卷。约成书于1684年。清康熙十六年程雄选定。共收11曲,且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抒怀操》1卷,收37曲。

《德音堂琴谱》:郭裕斋传谱,10卷。康熙三十年(1691)。为原刻本。

《诚一堂琴谱》:六卷,程允基(寓山)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琴学入门》:2卷,张鹤撰。收琴曲20首。附工尺谱。其中《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等曲至今仍流行。

《蕉庵琴谱》:清同治七年(1868),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32曲。其中的《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天闻阁琴谱》:唐彝铭等辑。16卷。收录琴曲同时还收集了有关古琴美学、律学、上弦法等理论。

明代琴谱举要

明代刊印琴谱之风很盛,传承至今的明谱为数甚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梧冈琴谱》、《风宣玄品》、《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浙音释字琴谱》、《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等。

《风宣玄品》: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1539)。全书共10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62则,手势图154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书中收曲达101首,其中32首为琴歌。

《神奇秘谱》:编者为宁王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全书共3卷,上卷《太古神品》收16曲,多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34曲。《神奇秘谱》所有琴曲都有解题,为研究古代音乐作品的重要史料。

《西麓堂琴统》:编者汪芝,成书于嘉靖乙酉年(1525)。全书共25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统》和其他人的论文、杂说,后20卷收录自宋代的琴曲170曲。其中有《广陵散》的两种版本,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他谱集所未收。为明代收曲最多而且独具特点的谱集。

《琴书大全》:是中国现存重要的古琴文献之一。全书共22卷。前20卷为文字,有万历十八年(1590)萧大亨序和蒋克谦自序。文字部分包括: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如:声律、琴制、指法、曲调、弹琴圣贤以及有关琴的诗文等681篇。末2卷为琴谱,收录琴曲62首。

《松弦馆琴谱》:虞山派传谱。编者严澄。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初版22曲,再版陆续增至29曲。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字的风气,在琴界有较大的影响。

《浙音释字琴谱》:南昌龚经编释。成书于1491年前。原书残,现存39曲。每曲逐音配有文字,大多难以演唱。个别为传统琴歌,如八段的《阳关三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编者萧鸾。《杏庄太音补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共3卷,收72曲。编者强调本人是徐门正传,并在每曲前配以相应的“吟”,作为序曲。《杏庄太音续谱》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书中包括他游历吴、越所得的传谱和他自己的创作,共38首琴曲。

《蕉庵琴谱》

《梅庵琴谱》

清代琴谱举要

清代影响较大的琴谱有《天闻阁琴谱》、《枯木禅》、《诚一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大还阁琴谱》、《松风阁琴谱》、《德音堂琴谱》、《自远堂琴谱》、《琴学入门》、《蕉庵琴谱》、《琴学心声》等。

《大还阁琴谱》:又名《青山琴谱》。虞山派徐上瀛传谱。刊于康熙十二年(1673)。所收31首琴曲中,增加了《松弦馆琴谱》不予收录的《雉朝飞》《乌夜啼》等快速节奏的曲目。

《枯木禅琴谱》:释空尘辑。8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收录32首琴曲。

《琴学心声》:庄臻凤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撰。共收14曲,都是庄氏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其中8首有歌词,有些歌词是庄氏自制。

《五知斋琴谱》: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1)。共8卷。所收33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徐氏加工发展之处及评语,为近代流传很广的琴谱。

《春草堂琴谱》:6卷,苏璟(琴山)辑。清乾隆九年(1744)原刻本,又名《琴学新声》。

《自远堂琴谱》:清广陵派琴家吴灴传谱。共11卷,收93曲,末卷30曲附有歌词。

《松风阁琴谱》:程雄辑,2两卷。约成书于1684年。清康熙十六年程雄选定。共收11曲,且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抒怀操》1卷,收37曲。

《德音堂琴谱》:郭裕斋传谱,10卷。康熙三十年(1691)。为原刻本。

《诚一堂琴谱》:六卷,程允基(寓山)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琴学入门》:2卷,张鹤撰。收琴曲20首。附工尺谱。其中《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等曲至今仍流行。

《蕉庵琴谱》:清同治七年(1868),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32曲。其中的《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天闻阁琴谱》:唐彝铭等辑。16卷。收录琴曲同时还收集了有关古琴美学、律学、上弦法等理论。

明代琴谱举要

明代刊印琴谱之风很盛,传承至今的明谱为数甚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梧冈琴谱》、《风宣玄品》、《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浙音释字琴谱》、《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等。

《风宣玄品》: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1539)。全书共10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62则,手势图154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书中收曲达101首,其中32首为琴歌。

《神奇秘谱》:编者为宁王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全书共3卷,上卷《太古神品》收16曲,多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34曲。《神奇秘谱》所有琴曲都有解题,为研究古代音乐作品的重要史料。

《西麓堂琴统》:编者汪芝,成书于嘉靖乙酉年(1525)。全书共25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统》和其他人的论文、杂说,后20卷收录自宋代的琴曲170曲。其中有《广陵散》的两种版本,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他谱集所未收。为明代收曲最多而且独具特点的谱集。

《琴书大全》:是中国现存重要的古琴文献之一。全书共22卷。前20卷为文字,有万历十八年(1590)萧大亨序和蒋克谦自序。文字部分包括: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如:声律、琴制、指法、曲调、弹琴圣贤以及有关琴的诗文等681篇。末2卷为琴谱,收录琴曲62首。

《松弦馆琴谱》:虞山派传谱。编者严澄。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初版22曲,再版陆续增至29曲。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字的风气,在琴界有较大的影响。

《浙音释字琴谱》:南昌龚经编释。成书于1491年前。原书残,现存39曲。每曲逐音配有文字,大多难以演唱。个别为传统琴歌,如八段的《阳关三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编者萧鸾。《杏庄太音补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共3卷,收72曲。编者强调本人是徐门正传,并在每曲前配以相应的“吟”,作为序曲。《杏庄太音续谱》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书中包括他游历吴、越所得的传谱和他自己的创作,共38首琴曲。

《蕉庵琴谱》

《梅庵琴谱》

  我国最早的古琴曲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也是我国最早的古琴谱集。古琴谱与现代音乐记谱方式不同,它只记明弦位、徽位和指法,其节奏有较大伸缩余地,其中收录的《幽兰》是我国至今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

 我国最早的古琴曲谱是谁创作

 《神奇秘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成书于民初洪熙乙巳(公园1425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曲谱中最早的一首曲是《幽兰》,据传是梁代琴家秋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收录于《神奇秘谱》中。

 其中《幽兰》的原谱中未注明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调名“碣石调”,所以曲名又名为《碣石调·幽兰》。《幽兰》的文字谱被发现之后,让我们对唐代琴曲的诸多情况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古琴艺术是民族艺术瑰宝,它的独特在于,演奏者需要在熟悉琴曲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的基础上,还要揣摩曲情进行再创造,力求还原曲的本来面貌,从而完成新的诠释,可以说面对同一份古琴乐谱,每个人演奏出来的差异都是非常大的。

 中国琴乐也深受这种“打谱”的音乐思维,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阐释空间,使得历史河流中每位音乐家都能参与到同一乐曲的创造中来。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历史传说中,人们往往把它和战国时期的伯牙联系在一起。

伯牙是一位出色的民间音乐家。他弹得一手好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袜。”(《荀子·劝学篇》)是说伯牙弹琴时会引得正在吃草的马都仰起头来聆听。有一次,伯牙弹琴时有个叫钟子期的人站在一旁欣赏伯牙心中想着巍峨耸立的高山时,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向往着奔腾不息的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能够准确领会伯牙在琴声中寄托的感情,使他们一见如故,结成“知音”。t-期死后伯牙为失去知音而万分悲痛,从此不再弹琴。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也说明:运用对景抒情的手法创作像(高山》、《流水》这样的音乐作品,可能在公元前三世纪便已存在。

琴曲(流水)最早传谱普见于明代朱权于1425年编印的《神奇秘谱》。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但《流水》一曲的产生年代要早得多。据朱权在该书题解中考证:“《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扼要地说明了这首乐曲在古代的演变情形。琴曲《流水》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19世纪的四川道士张孔山在乐曲中加进了描写湍急水势的滚拂手法使乐曲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人们称它为(七十二滚拂流水)。本书介绍的琴曲《流水》,就是根据川派琴家流传的版本,它载于1876年刊印的(天闻阁琴谱)。

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它对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于客观的描绘上,而是借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梢神境界。在音乐表现上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体结合摹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朴实沉郁的风格。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将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它即便过十亿年也仍铮亮如新。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

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歌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宋词乐谱。

《白石道人歌曲》 一称《白石词》,是中国宋代姜夔(人称白石道人)所作的古代词曲谱集。共6卷,别集1卷。书中收有祀神曲《 越九歌 》 10首,词调令、慢、近、犯17首,琴曲《古怨》1首。 其中《越九歌》旁缀律吕字谱,已标明不同音高;词调是用工尺旁谱,流传中多有讹误之处,后辈研究者对此看法不一;琴曲《古怨》是减字谱,可弹奏。词调17首中,《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其余皆是白石自度曲~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份古琴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

 

  我国在唐朝之前的乐谱都是直接用文字记载的文字谱,后来晚唐时的曹柔发明了减字谱,乐谱记载才得以简化。《碣石调幽兰》是今天唯一所见的减字谱发明前保存于文字谱上的乐谱。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494一590)。曲名之前冠以调名,此标题为琴曲中仅见,应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南北朝时期流行碣石舞。现存琴谱有可能是当时碣石舞的曲调。此曲的曲调十分清丽委婉,节奏缓慢悠扬。谱序中说:“其声微而志远。”谱末小注说:“此弄宜缓,消息弹之。”琴曲的开端是深沉忧伤的。二三段音色变化对比较大,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感慨。末尾以清澈的泛音演奏,明朗豁达,透过兰花性格,象征光明将临。

 

  这首传世古曲,得到后世之人无限喜爱,白居易在聆听此曲后,曾留下“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倶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的名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