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修六礼以节民性 这句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如何理解 修六礼以节民性 这句话,第1张

唐《开元礼》有藩主来朝礼。藩主到达宾馆,在门前派使者用束帛

“迎劳”(迎接,劳问)。朝觐前,遣使戒日。至期,由通事舍人引导藩主

自承天门至太极殿阁外。鼓乐齐奏,即御座。藩主入门,亦用鼓乐,乐

止,藩主再拜稽首行礼。侍中宣读制书,宣敕命,引藩主升坐,劳问藩主。

礼毕,鼓乐奏鸣,藩主再拜稽首行礼。他日,宴藩主。宴前,藩主奉贽,

献贡物。宴后,常有赏赐。宋代外国君长来朝,采用唐制。元代受朝之

事虽史书有载,唯仪制未详。

明代洪武初,规定亲王每岁朝觐,但是不得同时来京,必须等一王朝觐

完毕回国之后,再通报另一王,准许其来京朝觐。自长至幼,自嫡及庶。嫡

者朝毕,方及庶者,也按照长幼序次,周而复始。居边诸王,边境安宁则依

期来朝,边境有事则不拘常规。朝觐时,大朝八拜行礼,常朝一拜叩头。伯、

叔、兄辈见天子,在朝行君臣之礼,在便殿行家人之礼。

清初,藩王分为两类,凡处于中国西、北方面如内外蒙古科尔沁、喀尔

喀诸部及新疆额鲁特部、西藏喇嘛等,由理藩院掌管;而处于东、南方面如

越南、朝鲜、琉球等属礼部的主客司掌管,二者亲疏有别。蒙古等部藩王,

康熙时分班轮流来朝。雍正时改分四十九旗王公、台吉为三班,二岁一朝。

至咸丰时废止。安南等国王则偶有一至。朝觐礼大多参照礼经制定,但较为

简略。如遇到大朝、常朝,藩王列于班末行礼如仪。非朝期则单独召见。

二、会同之礼

朝觐是天子个别接见一方一服来朝诸侯,会同则是四方齐会,六服皆来,

而且既可以在京师,又可以在别地,甚至在王国境外。由于会同是各方诸侯

同聚一堂,因此也就成为诸侯大国炫耀实力的大好时机。

会同之礼散见于礼经各篇而无专述。通常是在国门之外建坛壝宫室,举

行典礼。春会同则建于东方,夏会同则建于南方,秋会同则建于西方,冬会

同则建于北方。

天子与诸侯举行会同典礼,事先告祭宗庙、社稷、山川。会同之日,介

要预先持各诸侯国的旗帜置于宫中各自的位置上。天子在坛上依屏风而立,

公侯伯子男皆立于自己的旗下。天子走下坛来,南向向诸侯三揖行礼。对庶

姓诸侯(异姓诸侯中无亲戚关系者)行“土揖”礼,即拱手向下推;对异姓

诸侯行“时揖”礼,即拱手平推;对同姓诸侯行“天揖”礼,即供手向上推。

礼毕,回到坛上,设傧者传话,命诸侯升坛奠玉享币行礼。享献后,天子乘

龙马之车,载太常之旗,率诸侯拜日于东门之外,然后祭祀方明。会同时常

有盟誓之仪,要“北面诏明神”而盟,方明就是“明神”。盟誓时割牛耳取

血,流入容器后,以桃枝拂扫,歃血为盟。六十年代,在山西侯马和河南温

县等地先后发现了大批春秋时期晋国的载书。不过,那已不是天子、诸侯的

盟誓之书,而是卿大夫的盟誓之书。(14)参加会同典礼的天子、诸侯还要分

别祭祀日、月、四渎、山川丘陵。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将祭品置

于山顶),祭川、渎“沈”(将祭品沉入水中),祭地瘗埋。典礼毕,天子

飨燕各方诸侯,并有赍赐。有时亦行宾射之礼。会同也有大、小之分,天子

诸侯各自派遣卿大夫参加的,称“小会同”;天子、诸侯亲自参加的,称“大

会同”。

春秋时,周天子地位动摇,权力日衰。会同之礼,每每成为一些诸侯大

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行动,周天子常常不得不降尊纡贵,与各方诸

侯“平起平坐”,听凭大国称王称霸。

三、诸侯聘于天子之礼

(藩国聘使朝贡进表)

《礼记·王制》说:“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

即在诸侯定期朝觐天子的间隔,派遣卿大夫为使者,到京都作礼仪性的问候,

并报告邦国的情况。周制是否真是如此,缺少确凿材料。

春秋时诸侯各国遣卿大夫聘于周天子。秦汉以来,不再有诸侯聘于天子

之礼;历代礼书皆以藩国聘使朝贡进表之仪当于此礼。

西汉时先后有南越、匈奴及西域莎车、于田等国遣使朝献。史书说,武

帝时“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

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

外囿。”武帝对来朝者“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

《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及赂遗赠送,万里相奉,师

旅之费,不可胜计。”(15)当时迎来送往必有盛大的典礼,但是史籍不载仪

制。至唐《开元礼》方有“受藩国使表及币”、“宴藩国使”等礼。

当藩国使者到达京师时,要“束帛迎劳”,表示慰问,并安置宾馆,供

给羞膳,然后协议递交国书的日期。届时,藩国使者身穿本国服装来到宫中,

由礼官奉迎,通事舍人引导使者立于阁门之外,使者随员捧币、玉及“庭实”

贡品。钟鼓奏鸣,随宫廷仪仗出而就座。通事舍人引导使者及随从入门,

大藩大使亦用钟鼓音乐,次等藩国大使及大藩中使以下则不奏乐。立定后,

中书侍郎率令史等捧案至使者面前,使者递交国书,侍郎将国书置于案内呈

交。使者再将贡物交礼官收下,并率随行人员再拜行礼。接见完毕,使

者及随员行礼退出,回宾馆。他日,宴请藩国使者。

宋代,辽、金使者往来频繁。《宋史·礼志》有“契丹国使入聘见辞仪”、

“金国聘使见辞仪”,大体沿用唐制。然而,北宋与契丹约为“兄弟之国”,

庆贺、丧典使者往来采用古代诸侯各国之间遣使交聘之礼,而不是藩使聘于

天子之礼。宋与金人交往,最初与契丹同等礼仪。南宋时,向金人奉表

称臣,已经反过来向金国行藩国朝贡之礼。金国使者南下,称为“诏谕

江南”。金宰相张通古曾经担任过诏谕江南使,南宋接见使者,安排张

通古面北而拜,遭到张通古严辞拒绝。张说:大国之卿就相当于小国之君,

宋朝已奉表称臣于金,我怎么能北面而拜?结果,安排了东西相向的两个位

置,张通古居于面东的尊位,南宋居于面西的位置,拜受“诏谕”。(16)

据此史实可知《宋史·礼志》所载礼仪制度很可能是单方面的规定,不一定

能照此实行。

明代设会同四夷馆,负责接待藩国及外邦使节。朝贡之日,文武百官在

殿内两侧侍立。朝贡后,礼部官员奉旨赐宴于会同馆。除朝见外,还要

在东宫朝见皇太子。

清初对一般藩使沿用明制,但对西洋各国使节逐渐改变礼制。顺治、康

熙时,有俄国、葡萄牙及英国使者入贡,觐见仍用三跪九叩之礼。雍正

时,罗马教皇遣使来京,特许其用西洋礼仪,同使者握手。乾隆末,英

国使者入觐,也采用了西礼。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英国使节因拒绝行

拜跪礼,谎称生病而不入觐。仁宗大为恼怒,因此而停止筵宴和赏赐。

咸丰、同治两朝,清廷与各国使节都为入觐礼仪采用华制、西制的问题争执

不休。同治十二年(1873 年),议定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臣呈递

国书,接见,用五鞠躬之礼。按西礼,臣见君三鞠躬行礼,这里改用五

鞠躬礼见中国,算是双方各有变通。光绪后,清朝更加孱弱。八国侵略

联军镇压义和团后,各国进一步要挟清廷更改礼仪,提出各国使臣会同觐见,

必在太和殿,一国使臣单独觐见,必在乾清宫;递交国书,必由清廷派舆轿

接送,由亲自接受;设宴乾清宫,必躬亲出席等。经数月谈判,清

接受了大部分要求。

四、诸侯遣使交聘之礼

诸侯遣使交聘,即相距一定的时间,诸侯各国派遣使者互致问侯,以卿

为使者称“大聘”,以大夫为使者称“小聘”。

诸侯各国遣使交聘之礼,春秋时期最为频繁,先秦古籍中经常写到,以

后由于社会环境变化而不再使用。

五、相见礼

礼经相见礼

《礼记·王制》云:“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这里所谓的“六礼”是:

“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之礼。《仪礼》有《士相见礼》一

篇,以士礼为主,兼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庶人见君以及言谈、视

看、侍食等内容。

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

以羔为贽。按照汉儒的解释,用贽有象征的意义。用雉,“取其耿介,交有

时,别有伦”;用雁,“取知时,飞翔有行列”;用羔,“取其从帅,群而

不党”。(17)

2历代相见礼

宋以前各朝礼书皆无相见礼,宋太祖乾德二年(964 年),始定内外群

臣相见之礼。主要内容是,下级见上级,按照职位、品级分别行礼,如果在

路途相遇,下级官员或“敛马侧立”,等候其通过,或“引避”,或分路而

行。如参见上级,或在堂上列拜;受参者答拜;或拜于庭中,或拜于阶上。

又有“趋庭”之仪,即通常下级官员参见上级官员要趋而过庭。象诸司使、

副使以及通事舍人等小官吏通报姓名拜见宰相、枢密使等大官时,大官不须

答拜。如同级官员相见,则对拜行礼。

明代品官相见,揖拜行礼。公、侯、驸马相见,各行两拜礼。下级见上

级,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如果本是亲戚而有尊卑之分,则应

按私礼行礼。如果上下级官员品级相差二、三级,则下级居下方,上级居上

方;如果品级相差四级,则下级居下方拜,有事须跪着陈述,上级坐而受拜。

大小衙门官员每日见长官行揖礼,见副长官行肃揖礼(直身推手)。

庶人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先施礼。子孙弟侄甥婿等晚辈见尊长,学

生见老师,奴婢见家长,如久别不见四拜行礼,近别则行揖礼。其余亲戚久

别行二拜礼,近别行揖礼。

官员居于乡里,宗族家人之外,与异姓无官者相见,不行答礼;筵

宴时,专设别席,不得坐于无官者之下。

清代内外王公相见,宾主二跪六叩行礼,饮茶叙语毕,宾离席跪叩,主

人答叩,送宾下阶。如是外藩郡王、贝勒、贝子见宗室亲王,主人答礼规格

依等级递减。

朝廷官员相见,宾主再拜行礼,饮茶叙语毕,相揖告辞,主人送来宾于

大门之外,至来宾登舆上马乃退。下级见上级,仪制递减。官员途中相见,

同级分道而行,次等让道而行,再次等勒马俟上级先行,又次者下马而立。

遇到钦使应回避。

士庶相见,主人出迎,相揖而入,登堂再拜行礼。饮茶叙语完毕,客人

退,行揖礼,主人送至大门外,相揖而别。卑幼见尊长,尊长不送。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先民山岳崇拜的起源,最迟不会晚于以农业为主的仰韶文化 时代 (距今约六千一百年至四千四百年)。(注:詹鄞鑫神灵与祭祀[M]南京:江苏古籍 出版社,199266)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便出现有多处对于大山崇拜和祭祀的 记载。卜辞中,山神很多,并且出现了数山合祭的现象。(注:参见詹鄞鑫神灵与祭祀 [M]“殷代的山川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67)周代是我国礼仪制度开始 完善的时代,也是对于山岳祭祀礼仪制度化的时期。首先,在周代,人们对于山岳崇拜 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认为山川是神灵,倘若不认真祭祀就会带来灾祸:“山林、川谷 、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注: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祭法第二十 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1670)“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注: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75)“山有朽坏而崩, 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注: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 北京:中华书局,19801901~1902)其次,在山川祭祀方面,有了严格的规定,宗周 与诸侯祭祀的山川各不相同:“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 祭名山大川在其地者。”(注: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王制第五[M]北京:中华书局, 2001173)周王在名义上拥有天下,而诸侯只拥有自己的领土,因此,周王可以祭祀天 下所有的名山大川,诸侯只能祭祀自己领土上的山川。另外,春秋战国时期,在大一统 观念的 影响 下,周人在中央四方九州各选一座名山,称为“五岳”、“九镇”,同时, 又选四大川与四方配合,称为“四渎”。不过,五岳作为一种制度的确立还有一个漫长 的历史发展过程,直到汉代,五岳制度才成为定制。(注:在《尚书·舜典》中,已有 东南西北四岳的记载。对此“四岳”,另有史书记载说,尧时命羲和氏的四个儿子分别 管理四岳,羲仲为东岳长官,羲叔为南岳长官,和仲为西岳长官,和叔为北岳长官,此 四岳不是山名,而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职称。在《礼记·王制》中出现了五岳的说法,但 没有明确说出是哪五座山。《尔雅·释山》对五岳有两种解释: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 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邵晋涵《尔雅正义》又说:“冀州之霍山 ,与泰衡华恒嵩高,汉初相承为五岳也;泰华霍恒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岳也。”《汉书 ·郊祀制》载,汉宣帝神爵元年(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天 柱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河北曲阳)为五岳。至此,五岳制度成为定制。其后,又改 湖南的衡山为南岳,隋以后也成定制。明代开始,又把北岳改为今山西浑源的恒山。对 于五岳,顾颉刚先生在其《史林杂识》一书(中华书局,1977年)中认为:“四岳者,姜 姓之族之原居地,及齐人、戎人东迁而徙其各于中原,是为西周时事,为民族史及地理 志上的 问题 。五岳者,大一统后因四岳之名而扩充之,且平均分配之,视为帝王巡狩所 至之地,是为汉武宣时事,为 政治 史及宗教史上之问题。”)

    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其称呼最初见于《诗经·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 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注:十三经注疏 ·毛诗正义·鲁颂[M]北京:中华书局,1980671)这也是最早见诸于典籍中对泰山高 耸雄伟感受的记述。在后来的典籍中,泰山还被称作“岱”(岱山、岱宗),如“海、岱 惟青州”(注: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禹贡[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7)、“河 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注: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职方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861)。《说文解字》:“岱,太山也,从山,代声。”(注: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190)关于泰山崇拜,较为详细的记载出现在《礼记·王制》 中: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 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好辟;命典礼考时月 ,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 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 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 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注: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王制第五[M]北京:中华书局 ,2001165~166)

    过去,人们在引证这段文字来说明泰山崇拜时,一般只从其中摘取与泰山有直接关系 的前几句话。我之所以把这段文字全部摘引下来,是因为《礼记》所记载的这段文字与 古代帝王的巡守制度有关,从这段文字中基本上可以了解巡守制度的全貌以及泰山在巡 守制度中的地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段文字不仅记载了东巡泰山(岱宗)的情况,而 且是把东岳泰山与其他三岳并列在一起,只是巡守的时间不同,礼仪是完全一样的,这 说明当时泰山的地位与其他三岳是并列的,还没有出现后来的泰山地位上升而成“五岳 独尊”的局面。在《尚书·舜典》中,也有几乎一样的记述:“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五礼,五玉,三帛,二 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 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注:十 三经注疏·尚书正义·舜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7)

    巡守(亦写作“巡狩”),又称作巡省、巡幸、巡游等,是指古代帝王巡视地方与边疆 的活动过程。巡守“起源于上古军事民主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对各地的武装巡视活动,是 威服四方、强化联盟的主要方式”。在先秦时期,巡守“逐渐演变成君主对部落、方国 以及诸侯封国巡察、征伐的政治军事活动,并成为控扼天下、巩固王权的重要举措。” 从春秋到秦汉,在儒家“天子非展义不巡狩”思想的指导下,巡守逐渐制度化和礼仪化 ,其包含的文化意蕴也更加广博和深远。(注:参见何平立巡狩与封禅[M]济南:齐鲁 书社,20032~3)

      二、泰山崇拜与封禅大典

    与巡守是把四岳作为祭祀的对象相比,在封禅大典中,泰山的地位便凸显出来。封禅 与巡守制度有着渊源关系,是山岳祭祀礼仪中最隆重的盛典。封禅大典在古人心目中的 地位,我们从一个例子可窥见一斑: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讲到,他的父 亲司马谈因故没能随从汉武帝封禅泰山,因而抱憾终生,直到临终前,还“执迁手而泣 曰:‘……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注: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95)由于没能亲历封禅大典, 其痛心疾首、无限悔恨之状,历历在目。

    “封禅”一词,始见于《史记》,《史记》的《封禅书》和《齐太公世家》中都有关 于“封禅”的记述。(注:《史记·封禅书》中说《管子》一书有《封禅篇》,但流传 至今的《管子》中没有《封禅篇》,或许是流传中亡佚了。另外,司马相如有《封禅文 》。据有的学者 分析 ,《封禅文》的写作时间早于司马迁的《封禅书》,但《封禅文》 过于简约,《封禅书》记载详悉。《封禅文》和《封禅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保留下来 的最早的封禅著述。)何谓“封禅”,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作过如下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 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 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 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注:司马迁史记·封禅书[M]“正义” ,北京:中华书局,19821355)

    据此,我们可以对封禅有如下两点认识:首先,封禅的方式是在泰山顶上筑坛以祭天 ,在泰山下的小山上除地以祭地;其次,封禅的目的是“报天之功”、“报地之功”、 “报群神之功”。《史记·封禅书》记载,在秦以前有72个帝王曾行封禅之事,不过, 司马迁自己也只提到12个帝王,而且还多语焉不详,叙述模糊。也有学者认为,所说72 帝只是约数,极言其多。自秦以来,正史所载,秦汉唐宋诸朝均有帝王亲临泰山封禅。 明清两代,虽然不称封禅,但帝王或遣官员代祭,或亲临拜祭,对于泰山的礼遇始终不 衰。

    如此隆重的帝王封禅大典,为什么非要选在泰山举行呢(注:几乎所有的帝王封禅均 在泰山,但也有例外。周武王克商后,曾封祭嵩山,这是先秦封禅典礼的唯一实录。司 马迁之后,也有封禅诸岳的例子,如武则天曾登封嵩岳少室山,并改元万岁登封。参见 何平立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172-73)这与泰山在中国文化 史上所占据的特殊地位有关。

    泰山所在的齐鲁大地,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1966年在泰山以东的新泰市 乌珠台发现了“智人牙”化石,1981年又在沂源县骑子鞍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的猿 人化石。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这一地区更形成自己的文化发展序列,即:北辛文化— 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北辛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5400年,典型遗址在泰山以南的 滕州。泰山之阳的大汶口文化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由母系向父系过渡时期的代表,大汶 口文化时期的生产工具制作精良,生产力水平明显增强,家畜饲养业兴旺,工艺技术方 面有相当高的水平,大汶口人的 经济 生活水平较之仰韶文化明显提高。在大汶口文化的 莒县陵阳河和宁阳堡头遗址中曾发现六个刻在陶器上的象形文字,考古学界认为是我国 现行文字的远祖。其中下面这个图像文字,引起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们的 极大兴趣: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像文字(注:采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 稿[M](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06)

    对于这个文字的解释在学术界存在着分歧,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文字代表着古 人对于太阳的崇拜和对天、地(山岳)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统一进行祭祀——祭天。(注 :逄振镐东夷文化史[M]北京: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社,1995285~287)更有一种观点 直接把它与泰山联系起来,认为它既然是代表一种语义的意符文字,其语义应该与“敬 天”的宗教观念有关,分析该意符文字,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上是一个圆圈,形同太阳 ,喻意上天;中间是人为的燃烧火焰;最下面是“山”的形象体。整个符号可以这样理 解:人们选择大地上山的最高处,点燃起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与上天的太阳光交相互 映,从而表达对“上天”的膜拜和祈求,或者要禀告什么。因此,把它看成远古人们祭 天的符号似乎更为准确。同时,这也从事物发展的角度印证了《尚书》、《礼记》等对 泰山封禅的记载和传说。(注:崔秀国、吉爱琴泰岱史迹[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 87174~175)总之,这些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大汶口文化之后 作为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文化典型的龙山文化,就在泰山北面的章丘城子崖首先发现并被 命名。山东龙山文化的生产水平较高,以漆黑发亮的蛋壳陶为代表的制陶术、冶金术水 平极高,对周边地区的龙山文化有重大影响。因此,泰山的历史地位,历来为学者们所 颂扬。清末学者章太炎认为,泰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 现代 学者杨向奎也指出,泰 山一带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夷夏部族皆不远于此。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泰 山这个“大文物”在中华文明史上是有过特殊地位的。(注:参见崔秀国、吉爱琴泰岱 史迹[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12)

    进入商周时期,泰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仍然经久不衰,该地区继续成为当时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之一。西周灭商以后,非常重视以泰山为中心的山东地区,分封周公的长 子伯禽在泰山以南建立了鲁国,又把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姜子牙封在泰山以北建立了 齐国,从而使这里的经济、文化又得以高速发展。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是世界上第一大 城市,《战国策·齐策》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 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 摩,连衽成帏,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注:刘向集录战国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37)从中可以想象出当时经济的繁盛景况。这一时 期在齐鲁大地还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 教育 家和军事家,如孔子、孙武、孙膑、孟子、 墨子、邹衍等,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这里文化发达、思想活跃的具体体现。秦汉以 后泰山周围经济、文化的发展,就无需赘述了。

    泰山特殊地位的形成,除上述文化因素外,其自身的自然地理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泰山矗立在山东省的中部,泰山的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 岳。(注:在五岳中,泰山的高度仅居第三位,西岳华山主峰2100米,北岳恒山主峰201 7米。)泰山山脉绵延整个山东大地,《泰山道里记》引郑樵《通志》云:“济南诸山其 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青齐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之山其右翼也。”(注:聂剑光著 ·岱林、舟子、愚夫点校泰山道里记[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1)但泰山的主 体还是指盘纡在泰安、济南、长清、历城的部分,其总面积约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由于 泰山所处的华北大平原辽阔坦荡,整体海拔较低,尤其是泰山主峰所在的泰安城海拔只 有25米,因而山的相对高度特别大,从泰安城望泰山,该山有一种高山起于平野的浩然 气魄。另外,与泰山相临的山峰大都低于泰山300~400米,登上泰山环视诸山,确实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视觉感受。到战国后期,我国的阴阳五 行学说形成后,出现了东方为“阴阳气始动,万物始生”的观念,泰山位居东方,自然 便被纳入了阴阳五行学说之中,成为“万物之始”“交代之处”,更进一步确立了尊崇 地位。

    博大深广、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雄伟高耸、拔地通天的自然特征,得天独厚、位踞 东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泰山特殊的地位。自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后,西汉的武帝,东汉 的光武帝,唐代的高宗和武则天、唐玄宗,宋代的真宗等,都曾到泰山举行过浩大的封 禅盛典。这一种制度化的礼仪大典,在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民众泰山 崇拜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会有影响。伴随着帝王的巡守和封禅在泰山的举行,对于泰山 崇拜的神灵化过程和泰山神的人格化过程也逐步完成,从而为民众泰山信仰的兴起和繁 盛奠定了基础。

1 "学"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啊!

“学”,在文言中就是“学”!

比如“学而时习之”

比如“孙权劝学”

比如“谭青学琴”

等等,

“尚不知何字可谓‘学’也!

可以参见:“学”字词条。

详细解释

1、形声。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

2、学习。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刘开《问说》

2、模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3、讲述,说。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陆龟蒙《鱼具》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4、讲学。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1、学校。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学问。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1]

2 文言文怎么学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文言文究竟学什么

3 文言文要怎么学习

文言文的阅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现代文的阅读服务的。只有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功底的人,在现代文的阅读中才会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只有对文言文的阅读在感情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才会真正体会到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才会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学习我们先人的伟大精神,崇高品德和高度智慧,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提高我们的思想、知识、文化素质;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可以了解我国5000年的历史,知道许多精彩诱人的故事。

——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源,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出于文言,文言的许多句子成为现代汉语的成语,学文言能大大促进现代汉语学习。

——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提升人生价值,甚至改变人生命运。

——文言文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有很大的美感。

——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大量资料可供现代研究之用,但如果不懂文言文,则无法利用。

这样的介绍还失之抽象,于是针对后者举几个例子:

——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却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震动。他从哪里找来到资料?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的。别国气象资料只有100多年,我国的却有几千年。

——古籍中有治疗癌症的方法。

——《梦溪笔谈》中有“UFO”的记载。

——还有关于地震、洪水、日食、月蚀、彗星……。

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此话见于《管子·地数》,说得比荀子便直接:不搞好环保,便不可担任国家***。

管仲根据秋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了环保“四禁”概念。据《管子杂篇·七臣七主》所记,其中之“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就是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

扩展资料

世界上最早“环保部”——虞

据清代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现代的环保部相同,但职责范围更大,包括了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

在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人们对大自然更依赖。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上任后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根据当时的需要,分设九官。这些部门长官都是由各部落首领集体商讨,公开推荐出来的,其中就有“虞”。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尚书·尧典》也记载了舜任命伯益做“环保部长”的事。

国内有环保学者认为,舜所设的“虞”,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伯益是最早的“环保部长”。伯益是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他发明了水井,保证人类饮用水源免受污染;他还是动物保护权威,即《汉书·地理志》中所说的“伯益知禽兽”。

“虞”作为环保机构被保留了下来,在周代,编制更大,分工更细化,有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四个平行部门,统统归“地官司徒”领导。其中,山虞的地位最高,美国学者埃克霍姆称之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秦汉时,“虞”被“少府”替代,到三国之后,又恢复了“虞官”。唐、宋、明、清诸时期,朝廷均设有虞衡司。

新侨报--中国古代怎么搞环保?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大体含义是先秦时期的服饰,宫廷用度和奴仆数量,以及祭祀所用器械皆有严格规定和限制,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答案选B,A C D三项制度的内容与此不符。

点评:中国的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它和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在古代王和侯有以下区别:

1、古代的王

古代的王一般是诸侯王,拥有属于自己的封号、军队和领地,经营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这与那些仅拥有爵位封号但没有军政控制权的亲王以及仅拥有暂时管理权的地区军政长官都有本质的区别。

2、古代的候

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诸侯王与列侯合称诸侯。是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爵位,赐与封邑。候一般只有名号和封地使用权。

分封时期的诸侯是奴隶主,郡县时期的藩王是大地主分封时期的诸侯具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军事、官员任免权,郡县时期的藩王权力受到朝廷派来的丞相和所在郡县朝廷地方官的严格限制。

古代的王大于侯,因为王是统治者,而侯是王封的。

扩展资料:

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侯爵国有鲁国、齐国、陈国等。

在秦朝、汉代所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侯爵作为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两等,即列侯(彻侯)、关内侯。列侯(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唐朝、宋朝有县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二十等爵中被赐与封邑的仅关内侯与诸侯(列侯与侯王)。列侯与诸侯王的食邑称为“国”,其设置与汉朝中央一般。诸侯王虽掌兵备,发兵权却归中央掌有。

古代赐封“王”和“侯”有什么区别: 在西汉,诸侯王就是王。诸侯才是侯。 王的封地大,小国一郡,大国数郡。侯的封地小,只有一县或不足。

参考资料

诸侯王_

侯爵_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尊重自然规律,只与A、C项符合;“用粪犹用药也”反映了古代农业重视施肥;“耕而不耢,不如作暴”反映了古代农业重视耕耢技术。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在材料中并未得到反映。这些记载都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体现,D项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故选D。

点评: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

一发展简史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 方法 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阶段

古代阶段是人文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来。

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 文化 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

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现代阶段

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人文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是从李特尔用 经验 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开始的。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人地关系理论在各国有不同的发展。

德国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书中,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以后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更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法国

与此同时,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另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人的观点对法国地理学影响很深,从而形成法国学派。

英国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罗士培教授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他认为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美国

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提出生态调节论。他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应时,才有必要说明。他还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其他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施吕特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探讨原始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后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又提出,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将它们改变为文化景观。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文地理学同自然地理学-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二研究方法

学科介绍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许多的大学地理课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他们十分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已由过去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以及适应论转变为和谐论。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分析并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数学方法

在观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数学方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6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加里森开设研究班,用数学统计方法培养了一批地理学者。其中的英国学者乔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后把数量方法引进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系,使得这种革新很快在各国地理学者中传播开来,对地理现象分布差异的表述开始从定性向定量阶段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地理学者能够处理多种变量的复杂计算,对一些空间规律的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度量,并用数字形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及其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创立以后,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于1966年提出:地理学者应当探索许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变量的一种系统的概念,从时空角度处理人与环境的系统。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已在研究生态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地域系统方面作出贡献。定量计算和系统论思想的引进,使地理学开始采用模型来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现象。

6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后,出现了行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为研究在地理学中十分盛行,通过研究不同人类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决策这一过程,使地理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对于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游地理学发展很快,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人类以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各集团的不同文化既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行为制约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空间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差异的社会文化地理学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时,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逐渐居于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现在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

三研究特点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虽与社会科学有相同之处,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接近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四地理区域划分

按照大行政区划分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港澳台。

按照经济战略划分

中国东部,中国中部,中国东北,中国西部。

按照南北划分

南方和北方,中国以秦岭和淮河为南北分界,这种划分一般只限于汉族主体居住区。

其他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中华民国"的首都是南京、重庆。除了北京和南京外,历史上的中国还曾长期以西安、洛阳、开封、杭州为国家的施政中心。

当今中国的领土范围请参见:"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问题、西藏、南海诸岛、黑瞎子岛、钓鱼台列屿、外蒙古、帕米尔高原。

地理应该怎么学

第一、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地理学科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二、端正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第四、中学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别强调理解记忆,硬背的方法终究没有理解层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涉及到时区时差,多画图,多理解,多动脑才能把题目做对的。另外也可以记忆一些 顺口溜 等,比如记忆亚欧分界线时可以这样来记—“两乌里大黑土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第五、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地理的学习脱离图来说话那是很难走远的,多看大、小地图,注意不同类别的图,河流、山脉、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脑中有图存在的。特别是初中地理离开了图,那知识点基本也就没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图,比如描下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图,然后根据图填写发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内主要地形区等。

第六、我做题实战,是骡子是马,到题目上见。题目浩如烟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环节所设计的题目,做题当中一定要独立完成,切忌翻书抄袭等,自欺欺人害得还是自己啊!老师讲解完题目后要学会 反思 ,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呢是粗心大意还是真有知识漏洞存在呢粗心大意失荆州,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再犯此低级的错误!真有漏洞的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 总结 整理,比如某地的农业发展条件,那就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类,自然条件又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农业技术、国家政策、劳动力等,如果答题丢了某一点,要在 笔记本 上有所体现,后不再犯。

第七、自己要经常我做阶段性总结,要有自己的 学习计划 。在周考或者月考等考试结束后,要针对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总结,分析一下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从而进行调节和完善。

学习地理的方法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相关 文章 :

★ 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 人文地理复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 人文地理学习方法

★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知识点全整理

★ 人文地理的记忆方法

★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