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膏的制作方法与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紫云膏的制作方法与功效,第1张

紫云膏是一种紫红色的中药成分药膏,其利用的范围十分广,可以用在防止蚊虫叮咬、皮肤不适时的保养、烫伤后的处理,当然还有其它诸多妙用,如果你觉得它好用,其实也可以自己制作的。

紫云膏中医解析

一小罐紫红色的药膏,散发着浓浓的麻油香,举凡蚊虫叮咬、皮肤干裂脱皮、割伤烫伤都能擦……这就是中医古籍早有记载,民间也广泛使用的中医外伤常备药:紫云膏。

紫云膏的成分为紫草、当归、麻油、黄蜡,天然、单纯且无毒性,即使给小孩擦或涂抹在嘴唇周围,不慎吃进去也不至于危害健康。

中医有许多创伤药膏,例如「生肌玉红膏」或武侠小说常出现的「金创膏」,这些都是实际存在、也做得出来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中医师吴勇璋说,紫云膏是做法相对简单、材料便宜的药膏,因此也最常见。

他指出,在中医概念里,紫草具清热凉血之效,以西医的说法则是杀菌、抑菌效果;当归用于食用方面可补血、凉血、润肠,做成药膏则可滋润、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麻油可润滑、活血、凉血、降温、解毒,也有抑菌作用。

虽然一般观念认为油会保温,但中医却认为麻油的药性可凉血、降温,且外敷紫云膏疗效比西药更优。根据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林昭庚1998年发表的论文《烫伤使用中药外敷之研究》,发现紫云膏可抑制创伤面之下损伤的程度,并减少肌肉层的发炎,脱痂时间也较短。

皮肤干、湿擦不同药膏

钻研紫云膏疗效且累积许多临床病例的亚东医院传统医学科中医师刘亮吟,不但用紫云膏治疗患者的外伤、水痘,自己烫伤了也擦自制紫云膏帮助伤口愈合。

「紫云膏的基本方在古籍中有记载,但许多药厂都修改过,因此各家产品的成分不尽相同,」刘亮吟自制的紫云膏配方较单纯,仅有紫草、当归、麻油,黄蜡则是用于凝固赋形。

紫云膏主要用于皮肤「干」的状态。她表示,紫云膏可以滋润并修复肌肤,如果皮肤营养状况不好,干燥、皲裂或有干净的伤口时,适合使用紫云膏给予肌肤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至于皮肤发炎厉害或湿热起水泡,擦紫云膏的效果就没那麽好了。为此,刘亮吟自行研发「紫黄膏」,以紫云膏为底,添加黄连、黄芩、黄柏、大黄,以达到清热去湿、泻火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适合用于烫伤、尿布疹、较严重的蚊虫咬伤、青春痘、疱疹、水泡及分泌物较多的伤口。简而言之,紫黄膏主要用于皮肤「湿」的状态。

不过皮肤干、湿状态可能会交替出现,刘亮吟提醒,应视情况选择适合的药膏。例如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有时会长湿疹、有时皮肤则很干燥,汗疱疹患者也会先长水泡再转为干燥脱屑,这时就要先用紫黄膏帮助水泡吸收消退,再用紫云膏滋润修复,治疗效果才会好。

紫云膏自己做 材料:

当归、紫草各75克,麻油100cc,黄蜡1125克。不锈钢锅数只、滤网数张、10cc分装容器10个。

做法:

1取不锈钢锅一只,将当归与紫草浸泡麻油内至少12小时。注意麻油需完全覆盖药材,才能溶出有效成分。

2加热煮沸後转小火,煮约20分钟至药材焦黄,以灭菌并溶出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可煮到药材发黑,否则药性会流失。

3以筛目较大的滤网初步过滤药材,留下药汁。

4加入黄蜡,趁热搅拌使之溶解。

5以筛目较小的滤网再过滤4~5次(每次过滤都要使用干净的锅子),滤至无杂质。

6逐一倒入容器内分装。应避免使用玻璃容器以免高温破裂。

7待紫云膏凝固後加盖,贴标签注明内容物及制作日期等,可存放3~5年。

提醒

自制紫云膏自用送人两相宜,但切记不可贩售营利,以免触法。

紫黄膏的制作

紫黄膏材料为「紫草、当归、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各225克,麻油100cc,黄蜡1125克」,其余步骤及做法均同紫云膏。

紫云膏的成份

紫云膏的成份为紫草、当归、麻油、黄蜡,各家制作的比例不尽相同。本科自制的紫云膏比例紫草:当归:麻油:黄蜡为15 g :15 g :160 ml:18 g (与坊间药厂制作者不同),高浓度低硬度。经过几年的临床使用,提出以下心得。

紫云膏的功效

润肤、杀菌、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紫草-杀菌、抑菌、消炎。

当归-滋润肌肤、活血止痛、改善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成。

麻油-润肤、滋养。

黄腊-赋形剂。

紫云膏适应症

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举例如下。(以下提到的都是使用本科自制的紫云膏所得的经验)

(一)一度或二度烫伤:我个人在制作紫云膏的过程中曾不慎烫到,伤处红肿热痛(一度烫伤),先用冷水冲泡後,涂抹紫云膏。几个小时後,烫伤处的灼热感很明显的渐渐消退。二度烫伤为起水泡,有病人反应用了有帮助。三度烫伤伤到神经,病人多住院治疗,我们没机会使用。但是曾有烫伤植皮的病人,植皮处红、肿、痒、干燥,使用紫云膏後,皮肤状况很快改善。

(二)擦伤、刀伤、各种伤口:涂上紫云膏後,伤口会很快不痛,比较快愈合。如果伤口仍在流血,将紫云膏涂抹厚一点还可帮助止血。曾有人养的狗伤口深可见骨,涂抹紫云膏几个月後伤口渐渐愈合。

(三)尿布疹:如果换尿布的时候发现红屁股,赶紧涂抹紫云膏,下次换尿布时你会发现红屁股已退了百分之八十。尿布疹厉害时会破皮,有伤口自然是紫云膏的适应症。

(四)蚊虫咬伤:有些小孩子被蚊子咬得满腿红豆冰,涂紫云膏有效。

(五)富贵手:干燥、脱皮型的富贵手涂紫云膏会有帮助。

(六)香港脚:脱皮型的香港脚涂紫云膏会有帮助。其作用可能不是抗霉菌,而是改善皮肤健康状况,使霉菌无法寄生。

(七)水痘、带状疱疹:它们都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皮疹形态都是红疹上有水泡。曾有88岁老太太得了颈部的带状疱疹,除了内服中药外,疱疹处涂抹紫云膏,待急性期过後,疱疹吸收不留疤痕。

(八)皮肤苔藓化:有的人皮肤痒,常常搔抓,久而久之皮肤变厚、皮纹明显,即所谓的苔藓化。曾有病人内服中药加上外用紫云膏,苔

藓化消失于无形。

(九)皮肤皲裂:有的人到了天冷的时候,手掌或脚掌容易皲裂,甚至于出血,涂紫云膏可改善。

紫云膏使用注意事项

(一)紫云膏中的紫草有抗菌作用,因此只要用生理食盐水或干净冷开水将伤口清洗干净即可,不需用其他消毒药水。如果你不放心非用不可,请将消毒用的优碘之类洗掉,然後才涂抹紫云膏,不要混合使用。涂抹紫云膏前记得要将伤口上的水渍擦干。

(二)紫云膏的主要成份为紫草、当归、麻油、黄蜡,都是可以吃的东西,因此如果涂在小孩身上或涂在口唇附近,不怕不小心吃下去。

(三)紫云膏为纯中药制成,温和不刺激,没有什麽副作用,因此每天涂抹次数不限。

(四)黄蜡为紫云膏的赋形剂,我们科制作的紫云膏中黄蜡的比例不高,稍用力药膏即软,比较好用。但是遇热蜡融,药膏易从药盒中溢出。因此紫云膏平日应保存于阴凉处,避免高温日晒,药膏也比较不会变质。如果随身携带最好放在塑胶袋里,免得受热药膏融化跑出来,把皮包里的东西都染红了。

(五)紫云膏是紫红色的,如果不慎染到衣服,在衣服进洗衣机以前,先用肥皂将染红的部位搓洗一番,可将之洗净。不过如果你的衣服十分贵重,还是小心一点不要染到。

中医是我国汉族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探索的药物。它也被称为汉中医。人民和人民的整体观点,以及辩证Tunicigo的原则。它在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深处达成了深远。高价值和状态。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医,你可能希望阅读一些中医古代书籍。在我看来,中医是神秘的,令人着迷的,但很难理解,所以我想学习中医是非常困难的,但“书籍读过过去”,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医学,你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中医世界,然后你知道中医需要什么?

《药性赋》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林宇的过程,陈静,金王朝的工作。这本古老的书将分类常用的中药,包括四种冷,热,热和平,并总结了这些药材的作用,并用节奏的语言准备它,读郎郎的嘴,很容易诵读,是中国人的启蒙书。《黄帝内经》据说这本书是黄迪,所以所以所以命名,创作是第一个到汉族,包括《灵枢》和《素问》的两部分,这是最早的中药经典,称为“祖先的祖先药物。”如果你想看看中医古书,这个基本的医疗课程必须是必不可少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忠井,东汉代的末端,创意提出了伤寒发烧的辩证实践,即“六分类”,对临床医学具有高参考价值。如今,这本古老的书是我国中国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之一。《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清代医学的赵旭门,是在1765年。该书已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不满意和叙事的错误,修订,并在国内外研究《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价值它引起了很多反响。

上述是我看来,但古老的书是由文本的文本写的。当第一次阅读时,一定很难理解,所以当我们读古书时,你可以找到一个注释,并阅读,如果它不明白,你也可以问相关的专业教师或老年人说去,“功夫没有一个人”,只要它愿意学习,它就会了解中医的谜团。

目录(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

《秘授古脉法抄本》

中医-急救仙方

中医三补 养生

中医与汉方医腹诊

中医专家谈糖尿病饮食调养(高清版)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资料

中医之钥

中医五字经

中医人沙龙民间中医绝学专号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

中医体表疗法妙治百病(王启才)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学2008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入门一学就通-林政宏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中医入门歌诀

中医入门谈

中医入门(高清版)

中医六方治百病(张子明)

中医典籍PDF电子书《经穴秘密》

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

中医减肥秘传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谭庆刚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谭宗艾等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逍遥散-温平康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六味地黄丸

中医十大名方-小柴胡汤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_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妙用:血府逐瘀汤

中医升降学(寇华胜)

中医单方应用大全(黄国健)

中医原来这么有趣—胡献国编着

中医古籍医论荟萃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28遵生八笺校注-[明]高濂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35名医别录(辑校本)-[梁]陶弘景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89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扫描版()

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余瀛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一见能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临症经应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儒医心镜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医通祖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1-5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孕育玄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医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惊搐门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折衷秘传真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济世珍宝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温病辩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王应震要诀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考证病源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理集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薛氏济阴万金书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诊验医方歌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诚求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资生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01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1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8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20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中医临床思辨录(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一)—医家明镜(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结合探讨脏象(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肾病诊疗(高清版)

中医名言大辞典

中医名言录(邓铁涛)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

中医四大基础讲稿合订本

中医四大方证治要气血痰郁(刘山雁编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

中医四部经典之温病条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7版

中医基础理论名言名句诵读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

中医外治法简编(理论骈文)

中医外治法集要

中医外用药治腰痛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大词典-PDF电子书下载-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太美《字里藏医》徐文兵

中医奇异治法

中医奇方妙治真传(张俊庭)

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学习交流(第二讲小林谈阴阳)

中医学和藏医学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高清版)

中医学基础(上、下册)

中医学概论--陈文慧2008(2)

中医学派

中医学熟读精选(2)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

中医学辨证概要(精华版)(1)

中医学问答·上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下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上册)

中医学问答(下册)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实践经验录(魏长春)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好东西)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

中医手心疗法大全

中医执业医师全科精华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解析(上下)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经络

中医护理学—第五章诊法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敲打术经络拳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方法全书

中医时间医学(繁)

中医望眼辨证图解(0303;郑德良;彩色)

中医望眼辩证图解(郑德良)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彩图版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0809;本书编委会;彩色)

中医望诊测 健康

中医望诊相法--仿佛居士(1)

中医望诊相法-1991年版清晰版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0606;陈家旭;彩色)

中医术语-证治要览

中医止咳糖浆功效各异

中医正骨学(岑泽波)

中医气机圆运动机理本源探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丛书—高血压病的中医预防保健(高清

中医治未病解读王琦扫描版

中医治法精华(邢玉瑞)

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法则概论

中医流派

中医湿病证治学

中医熏洗疗法大全高树中冯学功

中医熟读背诵精选

中医理论辩(瞿岳云)

中医生理入门

中医病因病机学

中医病机论

中医病理(赖畴)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治精华录

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中医眼科学

中医神志病学

中医筋伤学(韦贵康)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五脏病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儿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内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妇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学基础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诊断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药学

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标幽赋(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温病条辨-04下焦篇78秋燥(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八十一难经(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01(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2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1(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5(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4(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6(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73(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3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合并版

中医经典必背(高清)

中医经典必背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_内经

中医经穴秘密(中医典籍电子丛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脉法解

中医脐疗大全

中医脐疗大全·高树中

中医脾胃论白话解

中医自学百日通1

中医舌像与胃镜像对照图谱

中医芳疗

中医薪传

中医要籍重言研究:阅读中医古籍必懂的词汇

中医论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中医证病名大辞典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运气学解秘

中医面诊(高清版)

中医顽症金方—妇产科顽症金方

中医顽症金方—精神神经科顽症金方

中医食疗学_倪世美_11930348P

中药外治及外用配方实用专利精选CHM

中西医汇通派

丹溪学派(滋阴派)

人体核周天医学 王英秋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x

众方大成

医理大概约说 刘止唐

古今名医验方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吉林省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第三辑)

周宁中医锦方第一辑

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大传今注

唐容川

孙一奎

宗筋疗法讲义

寒凉学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二辑)

攻邪学派

易水学派

智能医药学(郭志辰)

最全中医自学笔记

杏林集叶

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

祖传中医手抄本[失红方]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_邢斌黄力注解

竹棠医镜(钱远铭)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经络三焦九道脉诊学(台湾 张胜利)

脾胃派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1阴阳五行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2病因病机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3脏腑经络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4诊法概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5八纲与八法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6六经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7卫气营血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8脏腑病证常用方药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9心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0肝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1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2肺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3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4中医病案分析

著名中医张锡纯著作

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

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

诸症歌诀

走廊医生事件再次升级:兰越峰被“拟解聘”-爱爱医医周精选第23期

走近中医_唐云着

走近中医_唐云著

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朱良春口述曹东义整理

走进中医

跌打秘方

重剂起沉疴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

重楼玉钥

重订十万金方(1958)

针灸快针治疗法则(周左宇)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医护理理论与专科护理开始全面发展时期。东晋葛洪的《肘后救急方》是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外、妇、五官、精神、伤科等的总论述,书中广泛涉及了护理要求。另外,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主要阐述了病源学,同时也论述了各种疾病的护理,如外科、妇产科护理等。 可见在中医护理学方面已有了一套较全面的论述。

孙思邈与《千金方》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而将自己的两部著作冠以“千金”,《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有着多方面的贡献,主要有:

1高尚的医德;

2重视妇、儿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3重视食疗。

4重视着养生。

5重视生活起居,预防疾病。

6重视用药护理。

总之,两部《千金方》不仅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为中医护理

学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外台秘要》与病情观察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对于临证护理中的病情观察很有创见。如对黄疸病的观察曾指出:“每夜小便里浸少许帛,各书记日,色渐退白则瘥。”即用白帛每夜浸在病者的小便里以染色,然后按日期顺序记录下来,对比每日帛上**之深浅,以此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如果**渐退为白,则表示病愈。这一记载,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验观察法,也说明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有了简单的护理记录。另外,还注意到了消渴病人的尿是甜的,并对消渴病治疗采取饮食疗法和生活起居禁忌的调护。

出现了食疗专著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唐代出现了几部有关饮食疗法和护理的专著。其中孟诜的《食疗本草》收录了可供实用又兼有治疗作用的瓜果、蔬菜、米谷、鸟兽、虫鱼以及加入制品等200余种,系统总结了食疗治病之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大都切合实用,对中医营养学及饮食护理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理伤续断方》与创伤护理

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乃唐代蔺道人所著,书中记载了创伤的护理。如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在清理创口,骨折复位中尽量做到无菌要求,谈到冲洗创口必用煮沸消毒过的“煎水”,缝合后用净的“绢片包之”,伤口“不可见火着水”以免感染等。书中还涉及到外科的冲洗、敷药、包扎、固定、换药等许多护理技术,为伤科临床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阶段,统治者直接参与医学事业的管理,开始医学分科,设置太医署教授学生,规定了考试录用医生及政府主持编修医书,出现了不少总结性的医学著作,促进了护理的发展等。一些护理技术热熨、药贴、熏洗、水蛭吸脓法以及火罐拔脓法等也更加完善。

几则经典中医故事

  1、病入膏肓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这句话进一步引申时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2、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音国)国,看见全国上下都在举行祈祷,一打听,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从告诉他,虢太子清晨鸡鸣时突然死去。

 扁鹊问:“已经掩埋了吗?”

 侍从回答说:“还没有。他死了还不过半日哩!”

 扁鹊请求进去看看,并说虢太子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侍从睁大了眼睛,怀疑地说:“先生,你该不是跟我开玩笑吧!我只听说上古时候的名医俞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若你能象他那样倒差不多。要不然,连小孩儿也不会相信的。”

 扁鹊见侍从不信任自己,很是着急,须知救人要紧哪。他灵机一动,说:“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那么,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还在扇动,他的大腿内侧一定还是温暖的”。

 侍从半信半疑地将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十分诧异,忙把扁鹊迎进宫中,痛哭流涕地说:“久闻你医术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儿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鹊一面安慰国王,一面让徒弟子阳磨制石针,针刺太子头顶的百会穴。一会儿,太子竟渐渐苏醒过来,扁鹊又让弟子子豹用药物灸病人的两胁,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来!经过中药的进一步调理,二十来天就康复如初。

 这事很快传遍各地,扁鹊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说:“他就是使死人复活的医生!”

 扁鹊听了,谦逊地笑着说:“我哪里能使死人生还呢,太子患的是‘尸厥’证,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使他苏醒过来罢了。”

 以后,人们常用“起死回生”这个词来形容医生的高超技艺。有些病家有时为了感谢医生,送上一块“扁鹊再世”的横匾,也是颂扬医生医技高超的意思。

  3、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

 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交给病人取药回家煎服。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强调辨证治疗,病证虽一,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人们常用“对症下药”这个成语比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问题。

  4、讳疾忌医

 一次,扁鹊到了齐国。齐国国君田午热情地招待他。扁鹊见到田午,认真地对他说:“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会发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个很自信的人,他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待扁鹊退下后,他便对旁人说:“医生就是喜欢靠治疗没有病的人来炫耀自己的本领。我才不信呢!”

 过了五天,扁鹊去见田午,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血脉,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说:“我没有病!”脸上显露出厌烦和不高兴的神色。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现已深入到肠胃,再不治疗就不可收拾了!”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

 再过了五天,扁鹊碰见田午,转身便走。田午感到纳闷,派人追上去询问其中的缘故。扁鹊回答说:“当初,国君的病仅在肌表,汤药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脉,针刺可以治;在肠胃,药酒尚可治,现在病人骨髓,即便是传说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没法治,我更不敢主动请求医治了。”

 五天后,田午果然感到浑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鹊,连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鹊已经借故离去——中医认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没几日,田午便死了。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疾病,应该积极治疗,若讳疾忌医,到头来只会害自己。对待工作,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也一样,应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5、因势利导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孙髌的大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利用敌人的骄傲心理,诱敌上当,所以取得战役的胜利。中医也很强调因势利导,要求医生根据患者体质、病位等因素而施治。

 早在二千多午前的中医古籍《内经》里就有“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疗法则。这里的“轻”、“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的“势”,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便是“因势利导”的体现。病在上部较轻浅的,宜轻扬宣散,清代医家吴鞠通常选用质地较轻、气味较薄的药,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法。古人还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则,创立吐法,主张服盐汤或用鹅毛刺激喉管引起呕吐,使病邪从上而出。再如,夏秋时令,误食腐败不洁之物,腹泻腹痛,医生亦常因势利导,让病人继续泻下秽臭之物,腹痛、腹泻亦渐好转,若此时止泻,逆其病势,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孙膑讲的虽然是兵法,但与中医治病原理相通。难怪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他甚至还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认为中医的治疗思想贯穿在《孙子兵法》中。这话颇有几分道理。

6、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制订与之相应的措施。这个成语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很器重他。一次,吴王征询伍子胥有什么办法能使吴国强盛起来,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应当由近及远,按计划分步骤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御工事,把城墙筑得既高又坚实;其次应加强战备,充实武库,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

 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吴国很快强盛起来。无独有偶,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提出一项因地制宜、治理国家的政策,即“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土地膏腴,出产丰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地区的国家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贫瘠和崎岖难行的多山国家,人民勤奋耐劳,生活俭朴,勇敢善战,他们不易被征服,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他建议立法者考虑不同的地型环境、气候因素来制定恰当的法律。

 中医强调因地制宜治疗疾病。因为不同的地区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在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当地人们依山陵而居,常处在寒风凛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动物骨肉,故体格健壮,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内伤;而东南地区。草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的皮肤色黑,腠理疏松,多易致痈疡,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疗时就应该根据地域不同,区别用药。如同为外感风寒,则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重;而东南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轻,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在中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内经》专设《异法方宜论》一篇,讨论不同地域的人们易患的病种,以及病变和治法特点等。可见,古代中医学家十分重视因地制宜治疗疾病。

  7、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部份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权。司徒丁鸿见到这种情况,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任何事情,在开始萌芽时容易制止,等到其发展壮大后再去消除,则十分困难。”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窦宪兄弟情知罪责难逃,便都自杀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

 在医学上,防微杜渐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中医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会变得比较棘手。《内经》还生动地比喻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中医把一个医生是否能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当作判断这个医生医技是否高明的标准,提出“上工治末病”。上工,即高明的医生。

 这个成语故事启示我们:隐患要及时清除,以免酿生更大祸端;疾病应及早治疗,以免给机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八法是哪部医书首先明确中推出?

匿名用户

八法是在《医学心悟》里明确指出的。

《医学心悟》明确提出了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逐一介绍其概念、适用范围、代表方剂、使用禁忌等,对内科临证有着全面的指导意义。

《医学心悟》,清 程国彭撰,5卷,成书于1732年。全书基本涵盖了中 医理论和临床的大部分内容。卷一为总论,阐述八纲辨证等内容;卷二辨析《伤寒论》六经证治;卷三至卷五为各科杂病证治。此书内容丰富,切于实用,作者又善于归纳总结,提要钩玄,故全书条理清晰,纲目分明。更兼语言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故流传极广,影响极大,颇益于初学。

为了使门人很好地领悟先贤要旨,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心得于雍正十年(1732年)间,整理撰写成《医学心悟》五卷,作为门人学习的教材之用。

中 医内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证的基础上内服中 草药。过去总结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气法。汗法又称解表法。针对表寒或表热,用辛温或辛凉药物发汗来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药物治疗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由于药物毒大、作用剧烈,现已很少使用。

回答于 2021-11-30

赞同1

1

淘宝中医学推荐书籍千万商品,品类齐全,千万别错过!

正版 脉诊一学就会中医自学百日通面诊手诊舌诊大全中医书籍大全书籍中医养生中医看病中医书籍入门医学类书籍中医脉诊学中医经络

¥1589 元

正版书籍 实用中医古籍丛书:医林改错 医学卫生中医学养生古籍临床参考书籍 气血脏腑学说 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医案验方剂

¥12 元

正版大开本687页四部医典古代藏医诊治经验藏医药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与实践中医自学百日通中医书籍大全中医养生藏医学书籍

¥88 元

正版医宗必读明李中梓中医临床经典名著原文集注病症医案药剂方法中医方剂老医书医宗金鉴内经知要诊家正眼中医诊断学基础入门书籍

¥498 元

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石学敏实用针灸学 医学 中医针灸(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中医针灸学畅销书籍

¥106 元

mtaobaocom广告

好中医-中医中医-电话/在线咨询中医

值得一看的中医相关信息推荐

中医中医-重庆好的中医院,铭医堂汇集大批西南地区知名中医师,看诊临床经验丰富,专业1对1诊疗,详情在线免费咨询

疾病症状

治疗费用

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本月1602人已咨询相关问题

咨询

重庆铭医堂医院广告

名老中医

名老中医

广告

伤科八法出自哪部书?

伤科八法出自 医宗金鉴

许多援

1点赞156浏览

更多专家

八法是哪部医书首先明确中推出?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世间八法是什么

毁与誉,得与失,苦与乐,讥与称世间八法----------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经总是起始于阿难说:“如是我闻……”这点相当重要,它告诉我们许多事情。阿难记录下佛陀一切的话语,却未曾宣称这些教授来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说明他只是复述他从释迦牟尼佛那儿听闻到的话语。 时至今日,人人都想当原创者,特别是上师们。我读过一些现代上师们的书,他们宣称他们的教导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是自己的发现。现代社会的人,不知怎地,似乎受到新的、原创事物的吸引。但在此,我们并非着眼于某人的发明,我们是在检视纯净真实的法——佛陀的话语。 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受苦于无休止的不安全感,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因此像我自己这种灵性导师总觉得需要招揽更多生意。因为有这不安全感,因为了解人们的弱点,贩售灵性事物是很容易的。你们有些可能是生意人,因此我相信你们知道销售是怎么一回事。先告诉人们他们应该拥有某件他们所没有的东西,然后再告诉他们购买的地方就是我这里,我有你需要的东西。 佛陀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这是绝佳的忠告。进入灵性道路时,谨慎留神很重要。 趋近灵性道路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理想而言,我们修持灵性道路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达到证悟;就是这样,就是句点。然而,出于我们的习性,还有一个不同的方式,在东西方皆然。 在东方,佛教已然成为一种像是宗教的东西。人们为了长寿、兴旺、改善生计、个人利益、驱除某些邪灵等等而修习佛法。因此人们并非意欲证悟,而是致力于妆点此生。西方也好不了多少。在西方,法也并未真正用于证悟。在那里,人们修习佛法主要是为了抚慰自己、疗愈自己,为了放松……为了所谓的自我成长。 佛陀不是为了这类的世间利益而教导佛法。也许我们以为我们是富于灵性的人,所以我们并不是在寻求物质利益;然而我们仍在追寻某种心灵上的收益,我们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这两者同被视为世间利益。如果我们怀有那种动机,佛教就是一条我们应该避开的道路。从自我的观点来看,佛教道路基本上是个坏消息。我们愈是修习、研读佛法,它对自我愈显得震撼,它与利己主义愈发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什么才是我们要的。还不太晚,我们仍旧可以退出。 我们来谈谈这些世间利益——我个人有很多这方面的问题。阿底峡是印度最伟大的佛教学者之一,他用很棒的方式描述。他说:“有八件事情让人软弱”,意指世间八法或我们所落入的八种陷阱: 希望受到赞美;不希望受到批评 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 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 希望声名远播;不希望默默无名或受到忽视 这世间八法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熟记在心,那么就可以不时检查我们是否落入其中任何一个陷阱,或甚至是全部。检查是否落入任何一个这类的陷阱,是我修习的核心基础。它们很容易记:毁与誉,得与失,苦与乐,讥与称。 因此我们检视自己是否落入任何这类的陷阱,我掉进全部这些陷阱,尤其是第一个:希望受到赞美。我总是喜欢被赞美,那是我最大的弱点。我相信这发生在我们许多人身上。微小、肤浅、无用、可笑的赞美之词,就能让我们变得非常软弱。批评亦然,几句荒谬、毫无意义的批评,能带来永远的伤害。 我想你们都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们多么喜欢赢,多么不喜欢输;我们多爱受人关注,多不乐意被人忽视……这一切都是陷阱。如果我们落入其中一个陷阱,我们就变得软弱。 我总是掉进这八种陷阱。我不想失去朋友,我希望得到赞美,我不愿意被人批评,我想得到弟子,我希望被重视,我不想被冷落。那么我会怎么做?为了得到我想要的,避开我不想要的,最后我就去满足别人的自我。 理想状况下,假如我是一个真正的老师,我应该告诉你一些你需要听的东西;那有可能很伤人。假如我当真严肃看待我做为心灵友伴的角色,那会杀伤你的自我,真正原因就在于灵性道路与自我希求乃是背道而驰的。很遗憾我得这么说,但这是唯一之道。 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灵性修持者,如果我们希望变得强壮,我们应该是需要锻炼的。阿底峡尊者教给我们一种很棒的训练方式,称为“娄琼”。“娄琼”是个藏文字,意指“修心”。这个修炼方式基本上就是记得问问自己:我们正落入哪些陷阱? 让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怀有何种动机?那是一切事物的真正起因。我们是认真想要证悟,亦或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放松、疗愈,又或许因为我们已在生活里经历严峻的问题与障碍,我们只是想从中复原?提醒你,那或许真能达到某种效果。倘若我们以这种动机来修习佛法,我们或许真能得到某些世间利益,但我们将无法彻底运用佛法的可能性。由是之故,我们修习的甚至将不会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某些捏造的复制品。 因此我们的动机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拥有第二类动机——为了达到全知或证悟而修持灵性道路,那么我们必须有一条完整的道路。 是什么造就一条完整的道路?一条完整的道路需要具备见、修、行。请注意,这点非常重要。我注意到西方有许多方法毫无见地,似乎有太多的方法:各种禅修、新世纪音乐、复生、复死……提醒你,将这些作为方法是可以的,我一点都不是在批评方法,但你必须要有见地。如果你没有个见地,你哪儿也去不了。它或许能够治疗某些创伤,或是像普拿疼一样可以暂时止痛。见地非常重要,见地决定了修与行。 那么,我们如何获得见地?透过研读,透过审查我们所研读的内容;这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道之所以特殊的地方。他给予我们质疑的自由。就你的逻辑与常识所及,你可以问问题,你可以辩驳,你可以分析。因此你应当研读并且归结出见地;基于那个见地,你获得对此修道的信心;然后你可以选择许多方法。 此刻,我们可以说拥有出离心是我们的见地。我们所谓的出离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观赏**时,那是名副其实的出离。为什么?因为当我们看**时,即使各种形色的事情都发生在萤幕上,我们知道那不过是一场**,那全都是假的。其中也许有动人的爱情或悬疑的情节,我们甚至会感动落泪,然而我们内心知道,那只是一场**。 比方说,**放映当中,当我们感觉想要去洗手间时,我们会有勇气起身前去。没什么大不了,我们并未真的陷在其中。这是为什么我们称此为出离——我们对这件事有正确的见地。既然我们了解到它徒劳无益的一面,就会有真正的出离。但相反的,在我们所谓的生活的大**里,却很少人拥有这种勇气。 当然,出离并不意味着,由于了解这是一场**,我们就必须走出戏院,并且郑重发誓再也不看**。仅仅了解到这是一场**,就已经彻底改变我们对这场**的态度。我们无需停止看**,我们仍然可以观赏,然而出于这份了解,我们就不会陷进去,它变得没那么重要。这有点像是短暂的证悟。 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然而了解这是一场**却着实不容易。我们总是被困住,到最后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真的。然而当我们坐在这里,沉浸于这场**,或笑或哭,完全迷失在其中时,就是由于我们的善业,由于我们的功德,我们身旁的这个人拍拍我们的肩膀说:“别担心,这只是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师。 能有这种机会,坐在某个真正具有智慧与慈悲而能点醒我们的人身旁,也很不容易。我们需要有很多功德,比方说,就在这个人告诉我们这只是一场**时,我们后方的人可能正好在咳嗽,以致我们或许失去听到这句话的机会。这种事情总是发生,那纯粹就是缺乏功德。 经由一再地忆持见地,经由检视我们正落入八种陷阱中的哪些,经由各式各样的观修,我们获得功德。 因此现在我会说,了解生活徒劳无功的那面就是见地。拥有这个见地并不表示我们得成为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前往加德满都,并且住在一个洞穴里。不,了解才是更为重要的。了解到这是徒劳无功并不意味着你该辞去工作;你应该依旧继续你的工作。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为什么不呢?你应该只管去做——但始终知道真实的身份,始终记得处境的实相。 然后,情况就变得十分有意思。观赏一部**,明知那是一场**,却仍经验所有情绪,这很有意思。为什么有意思?因为操之于我们。任何我们控制不了的时刻,任何操之于别人的时刻,是没有意思的。这次的确操之于我们,我们知道那是假的。 此刻,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没有控制权,我们没有乐趣,我们认为正在发生的每件事都如此真实。只要想想我们所拥有的亲密关系,拥有亲密关系应该是生命里出现的好事,然而它果真美好吗?关系展开的那一刻,不安全感开始了,期望开始了,恐惧开始了,而且没有止尽,总是一再重复:我们曾交过多少个女朋友?我们换过多少个男朋友?情形似乎总是一样。没有真命天子、真命天女,没有天时地利。为什么?问题不在没有遇上天时地利,不真是那样。但我们总是怀有某种期盼,我们带着希望与恐惧,而它们却导致失望。即使我们恰好得到我们期盼的,那份期待不会停止,它反倒倍增了。现在期待被增强,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就期盼更多,我们产生甚至更多的期待。 因此,我们能做的是发展明智的期待。这是娄琼的一部分,是修心的一部分。比方说,当我们睡醒时,检视一下:“我们好吗?我们快乐吗?我们一切顺利吗?”我们一切顺利,我们很快乐,我们非常好。接着我们塑造一个明智的期待:“这不会持续,这种情况过去从来不曾持续,这会改变。”事实上,我们的快乐会因此而持续得比较久。此外,当我们经历困难时,当我们遭遇这所有的问题、所有令人头痛的事情时,我们想:“这不会持续。过去我已遭遇过好多次问题,但我通过了它们,它们不曾持续,这次也会一样。” 每个人都有这个想法,认为眼前的问题、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不是吗?而且我们以为这些问题将会是我们最大、最持久的问题,但这不是事实。跟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相比,五年前的问题微不足道;而不出五年,今天的问题将会显得无足轻重。 我认为充分认知我们自己的存在是件好事。当我们看**,当我们走过这世间每天的生活,能充分认知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开展出就在此刻正坐在这里的认知。 我们讨论了见,那么修呢?修的藏文是“贡”,它其实意指习惯于某件事。因此,对见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现在我们得去习惯这种了解。我确定你们一定听过这个譬喻许多遍了。如果我们开始认知某样东西,譬如酒,那么我们的修持就是尽可能多上酒吧。接下来你或许想要尝试不同的酒,试着调制某种鸡尾酒什么的。然后渐渐地,我们开始嗜酒。没有人生来就是酒鬼,你必须学习,你得去修炼它。然后,你变得离不开酒。这几乎像是有关酒的证悟,因此你没有它就活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得做的。 修是习惯于某件事。现在,止(奢摩他)的修持是许许多多大师劝勉我们要做的。我同意,因为止是打基础。止的修持纯粹是让我们的心能够运作并富有弹性。现在我们的心像一块木头,坚硬死板。止让我们的心富有弹性,以便我们可以随心所欲。 现在,假设你正在生气。如果我要你停止生气,你办不到。或者,如果我要你当下立刻发火,你也没办法。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心没有控制力。必须发生某些事情,得有特定的因缘,而且唯有如此,才能点燃我们的怒火。我们无法控制它,止带给我们那份控制力,那份弹性。 我们在讨论的主题是修心与八种陷阱——世间八法,那么我们如何观修它呢?我们可以称此为“动中修行”。我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修持,但有时也相当困难。为什么?因它会违反我们自他的期许。如:若我们采取特定的走路方式,以便可以获得赞美,以便不会受到批评,以便得到某种东西,以便不会失去某种东西,以便可以受到重视,以便不会被忽略。世上的每一件事,连我们走路的方式、我们的发型、我们今早穿的上衣…等这些事项,似乎都为了某些被关注而出发。 假如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一种被期待的状态,而不是发自内证的真诚。缺乏那种无求品高的心量,那么我们就会变得非常软弱,而很可能就成为自己跟别人期待的牺牲品。

cuishuo001

49点赞1评论

重庆 手表回收_二手名表回收_价格再涨30%

最近14分钟前有人申请相关服务

合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正品三菱A68DAI新品质保一年

¥2700 元¥2700 元

购买

淘宝热卖广告

全部

2

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8 研经言 9 良方集腋 10 赤水玄珠全集 11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2 伤寒论校注 13 伤寒六书 14 金匮要略论注 15 厘正按摩要术 16 本草蒙筌 17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18 明医杂著 19 本草从新 20 圣济经 21 子和医集 22 辨证录 23 杨氏家藏方 24 活人书 25 简明医彀 26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27 针灸大全 28 伤寒论语译 29 病机汇论 30 本草崇原集说 31 经穴解 32 本草衍义 33 幼幼集成 34 诸病源侯论校注 35 针灸易学 36 疡医大全、 37 徐大椿医书全集 38 痘疹辨证 39 疯门全书 40 金匮玉函经二注 41 王旭高临证医案 42 读素问钞 43 妇人大全良方 44 广瘟疫论 45 海药本草 46 喉科指掌 点校本 47 问斋医案(无封面) 48 刘涓子鬼遗方 49 学古诊则 50 人身通考 5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52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53 伤寒瘟疫条辩 54 世医得效方 55 类证治裁 5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57 金匮要略校注 58 御药院方 5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 金镜内台方议 61 千金宝要 孙真人海上方 62 伤寒总病论 63 吴鞠通医案 64 形色外诊简摩 65 种福堂公选良方 66 疡科会粹 67 名医别录 68 幼幼新书 69 外科证治全生 70 理虚元鉴·虚损启微 71 吴普本草 72 食物本草 73 中藏经语译 74 中藏经校注 75 脉经语译 76 针灸甲乙经校注(上下册) 77 本草易读 78 医学指归 79 胎产心法 女科辑要 80 外科证治全书 81 松峰说疫 82 医方考(附《脉语》)(校点本) 83 仁术便览 84 医灯续焰 85 医方考(附《脉语) 86 验方新编 上 87 验方新编 下 88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89 随息居饮食谱 90 医经溯洄集 91 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下) 92 祖剂 93 易简方 94 医林改错 95 冯氏锦囊秘录 96 饮膳正要 97 不居集 98 寿世保元 99 古今医统大全(上下) 100 脉经校注 10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1册-医经注释(上册)(卷1—卷46) 10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2册-医经注释(下册)(卷47—卷70) 10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 第三册 诊断(卷71—卷92 ) 104 明目至宝 105 秘传眼科龙木论校注 106 蠢子医 107 刘纯医学全书 108 千金翼方校释 109 遵生八笺校注 110 难经正义 111 痰火点雪 112 续名医类案 113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114 医碥 115 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116 勉学堂针灸集成(PDF) 117 汤液本草 118 养生月览 119 饮食须知 12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21 小儿推拿广意 122 全生指迷方 洪氏集验方 123 孙真人千金方 附真本千金方 124 景岳全书 125 四明心法 四明医案 12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127 调燮类编 128 本草求真 129 河间医集 130 小儿药证直诀 13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2 神农本草经辑注 133 痧胀玉衡 134 韩氏医通 135 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 136 温疫论补注 137 医门补要 138 医学读书记 139 医学纲目 140 证治准绳 14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4-12册)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