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辨证相关知识点总结-2020医疗卫生中医知识
在中医外科学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明确外科学的重点,那就是辨病辨证,中医外科自古以来强调辨病,可是如何去辨病辨证呢。要知道外科辨证最离不开的就是局部辨证,外科学研究的疾病,一般都是局部的,肉眼可见的,有形可征的,那么局部辨证当中辨肿,辨痛,辨脓,辨麻木,辨溃疡的内容就需要我们认真把握与学习,其中辨肿的内容是历年各地的考查重点,需重点把握。
局部病灶一般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疼痛、成脓、溃疡、结节、肿块、瘙痒、麻木、功能障碍还有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其中,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滞、气血凝滞而形成的体表症状。我们可以根据肿势的缓急、集散程度,从而判断病情虚实、轻重。首先从肿的性质上入手,肿按照性质的不同分为热肿、寒肿、风肿、湿肿、痰肿、气肿、瘀血肿、脓肿、实肿、虚肿这10种情况。
首先热肿与寒肿区别记忆,颜色上,热肿肿色红;寒肿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感觉上热肿皮薄光泽,焮热疼痛;寒肿肿而不硬,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热肿如丹毒等。寒肿如冻疮等。
其次风肿、湿肿、痰肿、气肿中,风肿气肿容易混淆。风肿最主要特点为漫肿宣浮,常见于腮、大头瘟等。气肿则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常见于气瘿、乳癖等。湿肿则皮肉重垂胀急常见于股肿、湿疮等。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常见于瘰疬、脂瘤等。
再次瘀血肿与脓肿,瘀血肿最主要辨证点在于颜色,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常见于皮下血肿等。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常见于某些疾病染毒所致,如乳痈、肛痈等。
最后实肿与虚肿,实肿以实邪为主导,其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白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太白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太白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81 小儿腹泻 182 对血糖的影响 183 治疗脾虚腹泻 184 矫正胎位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太白 1 拼音
tài bái
2 英文参考Tàibái SP3 [中国针灸学词典]
tàibá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太白 汉语拼音 Taibai 罗马拼音 Taipai 美国英译名 Too Whit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P3 日本 3 法
国 莫兰特氏 RP3 富耶氏 RP3 德国 MP3 英国 Sp3 美国 Sp3
太白为经穴名(Tàibái SP3)[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1]。别名大白。太白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1]。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际上,此处之白际更为宽阔,故名太白[1]。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胃痉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饥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肠炎,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肿,膝胫酸痛,转筋,神经性呕吐,肠疝痛,肠出血,呃逆,痔漏,纳呆,胸胁胀痛,痿证,痔疮,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4 太白的别名大白[2]。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输。
6 特异性太白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足太阴脾经的原穴。
7 穴名解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际上,此处之白际更为宽阔,故名太白[1]。
太,同大,广大,高大之意。为脾经之原穴,属土。太白,山名,即终南山。《淮南子·坠形》:“西方金也,其神名太白。”土生金,金气至此已明显如星矣,可与隐白互参。穴在高大突起的第一跖骨小头之后缘,且此处皮色亦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拟而以太白山名之。[2]
8 所属部位足[3]
9 太白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太白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4][5]。
太白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6]。
太白在跖区,第一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1]。
太白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太白穴的位置(肌肉)
太白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太白在跖区,第一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垂足位或仰卧位,足大趾内侧缘,当第1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取穴[7]。
快速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太白穴[8]。
11 穴位解剖太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纤维鞘、(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分布著隐神经与腓浅神经的分支。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内侧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进入趾跖侧筋膜及其形成的趾纤维鞘的十字部,再进(踇)展肌(腱)和(踇)短屈肌(腱),该二肌为足底内侧神经支配。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踇展肌→踇短屈肌[1]。
皮肤→皮下组织→鼹短展肌[5]。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足背内侧皮神经、足底内侧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趾足底总神经和跖足底动脉分布[5]。
布有隐神经与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6]。
12 太白穴的功效与作用太白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的作用。
太白有扶脾土、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等作用[1]。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原穴,配五行属土,具有健脾和胃、理气化湿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病的治疗,诸如胃痛、腹胀、便秘、呕吐等症;“输主体重节痛”,又可治疗关节痛、脚气病等[7]。
古星象家认为太白有戡定内乱、匡扶正统之能。太白有通经活络、调脾利胃之功。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等证。凡暴病初起,元气尚足,可以猛治,用本穴有效。若久病者,元气已耗,则不宜猛治矣。他如病后之难于复元者,有如乱后佘劫,治取本穴,须兼取安抚之穴乃效。[2]
13 主治病症太白穴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胃痉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饥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肠炎,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肿,膝胫酸痛,转筋,神经性呕吐,肠疝痛,肠出血,呃逆,痔漏,纳呆,胸胁胀痛,痿证,痔疮,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5]。
太白主治脾胃和本经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呕吐呃逆、腹胀腹痛、饥不欲食、食而不化、肠鸣泄泻、便秘、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肿、膝胫酸痛、转筋等[1]。
现代又多用太白治疗急慢性肠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疝痛、肠出血等[1]。
太白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6]。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胀,腹痛,纳呆,呕吐,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胸胁胀痛,体重节痛,脚气,痔漏,痿证[7]。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肠炎,痔疮;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1][7],局部有酸胀感[7]。
直刺05~08寸[6]。
直刺08~1寸[5]。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142 灸法可灸[1][5]。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6]。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5 配伍太白配公孙、大肠俞,治肠鸣、腹泻[7]。
太白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太白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治腹胀[7]。
太白配内关、足三里、大椎、天枢、合谷,治发热身重、腹痛胀满、呕吐、泄泻[7]。
16 特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按太白穴,每次2~3分钟。可治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肠呜、便血、便秘等症[8]。
17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酸,不相知,太白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酸转筋。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胀,食不化,喜呕,泄有脓血。主热病先头重,颜痛,烦闷,心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热病满闷不得卧,身重骨痛不相知。主霍乱,逆气。
《针灸大成》: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肠鸣,膝股胻酸转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胀胸满,心痛脉缓。
《医宗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18 研究进展 181 小儿腹泻太白配丰隆,每穴艾灸10分钟,经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
182 对血糖的影响针刺太白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因针刺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应,如以烧山火手法则可见血糖上升,以透天凉手法则可见血糖下降。[7]
183 治疗脾虚腹泻据报道,取太白、足三里,针刺得气,留针30~40 min,每隔10 min行针一次(补法),儿童不留针。另据报道,太白配丰隆各艾灸10 min治疗小儿腹泻,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7]
184 矫正胎位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殷门穴的定位 8 殷门穴的取法 9 殷门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殷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殷门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殷门穴的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殷门穴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殷门 1 拼音
yīn mén
2 英文参考Yīnmén BL37 [中国针灸学词典]
yīn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3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3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殷门 汉语拼音 Yinmen 罗马拼音 Yinmen 美国英译名 Great Gat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37 日本 37 法
国 莫兰特氏 V51 富耶氏 德国 B51 英国 B51 美国 BI37
殷门为经穴名(Yīnmén BL37)[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殷即深厚、正中,门即门户,此穴在大腿后面正中,局部肌肉深厚,为足太阳脉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殷门[1]。殷门穴主治腰腿等疾患,如腰腿痛,下肢痿痹(下肢萎痹),腰背疼痛,股后肿痛,疝气,后头痛,现代又多用殷门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臀股麻木,腰脊疼痛,急性腰部扭挫伤,下肢麻痹或瘫痪,下肢麻痹,股部炎症等。
4 出处《针灸甲乙经》: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恶血归之,殷门主之。
5 穴名解殷即深厚、正中,门即门户,此穴在大腿后面正中,局部肌肉深厚,为足太阳脉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殷门[1]。
殷是富足与中间之意。门者司守之门户。本穴在承扶之下、委中之上,两穴直线折中之处,其处肌肉丰盈,本经脉气由此而出,故名殷门。[2]
6 所属部位大腿[3]
7 殷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殷门穴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4]。
殷门穴位于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俯卧取之[1]。
殷门穴位于大腿的后面,臀下横纹之中点直下6寸处[5]。另说在承扶下3寸(《针灸大成》);或53寸(《针灸集成》)。
[5]
殷门穴的位置
殷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殷门穴在大腿的位置
殷门穴在大腿的位置
殷门穴在大腿的位置(肌肉)
殷门穴在大腿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8 殷门穴的取法俯卧位,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
殷门穴位于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俯卧取之[1]。
俯卧位,先取承扶、委中,于两穴连线的上3/7与4/7的交界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承扶(俯卧,臀下横纹正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承扶穴)、膝盖后面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二者连线的中点上1横指处即是殷门穴[7]。
9 殷门穴穴位解剖殷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坐骨神经、内收大肌。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分布著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皮肤由骶丛的股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脂肪组织较多。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间深进,入坐骨神经干。经股后骨间隔,深至内收大肌。营养动脉来自股深动脉的第一、二穿支。内收大肌由闭孔神经支配。
9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1]。
9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和股深动脉的分支分布,并有坐骨神经本干经过[8]。
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外侧为股深动、静第三穿支[5]。
10 殷门穴的功效与作用殷门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1]。
殷门穴具有舒筋通络,强腰膝的功效。
殷门穴位于股部正中部,可通调太阳经气,常以治疗腰、腿疾病为主[9]。
殷门穴治腰痛不可俯仰,难以伸举,因恶血泄注而股肿等症,其功用在于通泻[2]。
11 殷门穴主治病证殷门穴主治腰腿等疾患,如腰腿痛,下肢痿痹(下肢萎痹),腰背疼痛,股后肿痛,疝气,后头痛,现代又多用殷门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臀股麻木,腰脊疼痛,急性腰部扭挫伤,下肢麻痹或瘫痪,下肢麻痹,股部炎症等。
殷门穴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8]。
殷门穴主治经脉病:腰腿痛,下肢痿痹。
殷门穴主治腰腿等疾患。如腰背疼痛、下肢萎痹、股后肿痛、疝气、后头痛等[1]。
现代又多用殷门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1]。
殷门穴主治臀股麻木,腰脊疼痛,以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5]。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2.其它:腰背痛,股部炎症等。
12 刺灸法 121 刺法直刺1~2寸[1][5][8][6],局部有酸胀感[6],可有触电感传导至足跟[6]。
122 灸法可灸[1][8][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3 殷门穴的配伍殷门配风市、足三里,有利腰腿,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殷门配肾俞、委中,治腰痛[6],有健腰补肾,舒筋活络的作用。
殷门配环跳、委中、昆仑、足三里,治坐骨神经痛[6]。
14 特效用手 ,或用小木槌等器物敲打殷门穴,力度适中,对腰背疼痛和椎间盘突出症状效果明显[7]。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腰痛得俛不得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举重恶血。
《针灸大成》:主腰脊不可俯仰,举重,恶血,泄注,外股肿。
16 殷门穴研究进展现代动物实验证明,电针殷门,测定针刺前后脑血浆中谷氨酸转氨酶含量,发现针刺组较对照组升高。说明针刺加速了脑组织中某些与谷氨酸有关的物质代谢,增加了脑代谢率,调整了脑功能[2]。
股肿,中医病名。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有长期卧床、分娩或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深静脉炎。本病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静脉血栓脱落后易引起肺梗塞或肺栓塞。
本文2023-08-05 18:47: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