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史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史事,第1张

一、《晋书》,唐朝房玄龄等监修,令狐德(上)芬(下)木等20人分撰,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代曹魏建晋(265年)到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建宋为止一百六十五年的历史,是研究两晋十六国的基本史料。有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新设的《载纪》一项,专门记载“僭伪”的君主贺臣属,共26篇,按国别设78传,是现存有关十六国的重要史料来源。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

二、《十六国春秋》(辑补本),北魏崔鸿( - 525年)。这部书为纪传体史书,书成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记载五胡十六国的史事,原书至北宋亡佚,今本大都为明、清人从《晋书》、《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史书辑入,共载544人,对研究十六国历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齐鲁书社的点校本(系《二十五别史》之一);

有关十六国的史书现存的极少,多已散逸,如,东晋陆(左)岁(右)羽著的《邺中记》(记后赵事)也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有关五胡十六国的演义:

我个人觉得,将“演义”与史书一并谈论,实在是有些混淆了门类,史料、史书等问题研究历史,是史学范畴;而“演义”是小说,属于文学范畴,对于研究该朝的历史,是没有什么史学价值的,只有文学价值或者文学史价值。

当然,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尽量找了一下有关资料(可能不全,我对文学史没有什么研究),与五胡十六国有关的明清乃至民国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主要有:

一、《续三国演义》,明酉阳野史:

该书原目录为一百四十回,故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及近年出版的一些有关的工具书都称此书一百四十回。其实,这都是失于翻检,因为正文实有一百四十五回。目录与正文的差异还体现在许多回目的文辞上。该书就目前所知,只有一个刻本,且只有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有藏。今次即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之上图本校点。有岳麓书社标点本。

二、东西两晋志传(十二卷),明佚名:

不题撰人。据序,知编者实即序作者雉衡山人。雉衡山人名杨尔曾,字圣鲁,雉衡山人为其号,浙江钱塘人。或疑此本之序为五十回本武林刊《东西晋演义》所有,则此书编撰者未知谁何了。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明万历四十年(1612)周氏大业堂刊本,首雉衡山人序。图嵌正文中,纪绘工曰“王少淮写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眉栏有注释。藏北大图书馆刊本,内封上横题“通俗演义”四字,下右上署“秣陵陈氏评释”,左两行大字,题“新锲东西晋(一行)志传”(一行),“志传”二字下镌“尺蠖斋梓行”。首《东西两晋演义序》,未署撰人,也不记年。次“新锲重订出像注释通俗演义东西两晋志传题评目录”;西晋四卷一一六回;东晋八卷二三一回。有图载于卷首,也无“王少淮写像”字样。正文前有东西晋及十六国、元魏、东西魏纪年。正文卷端,西晋题“新锲重订出像注释西晋志传通俗演义题评”,东晋题“新锲重订出像注释通俗演义东晋志传题评”,皆署“秣陵陈氏尺蠖斋评释(或评注)”、“绣谷周氏大业堂校梓”。正文亦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每卷记年代起讫。眉栏有评注。版心,西晋镌“西晋志传”,东晋镌“东晋志传”。似是大业堂本的一个挖改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初带月楼重刊周氏大业堂本。藏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此外,尚有英德堂重刊《两晋志传》本、清光绪二十二年上海石印本等。

(注:以上文字出自《通俗小说总目提要》)

三、《东西晋演义》,又题《绣象东西晋全志》,明杨尔曾编,分为《西晋演义》和《东晋演义》两部。 十二卷五十回。

题“武林夷白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参订”。编者杨尔曾,见《东西两晋志传》条。

明武林刊本,五十回,前附图,未见序。第一回前记年代起讫,题“武林夷白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参订”。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东西晋不分叙。比大业堂本为详。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治馆原刊本,未见。清嘉庆四年敬书堂复明本。上图下文。图左右题句。正文半叶十四行,行二十四字。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以上文字出自《通俗小说总目提要》 )

《西晋演义》叙述司马炎代魏称帝,定都洛阳,死后惠帝登位。由于惠帝懦弱,大权旁落贾后,诸王不满,引起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北方五胡趁机而起,怀王、愍王先后于长安、洛阳被俘。西晋历四帝而亡,共五十二年。

《东晋演义》记述西晋亡后,南北对峙,北方先后出现二十多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至前秦符坚兴师百万进攻东晋。南方则由司马睿重建政权,多次北伐未成,石勒犯境方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解除北方的威胁。西晋前后有十一帝登基,权力后来转移到刘裕之手,篡晋称帝,东晋亡,历时一○四年。

东西晋一百六十五年,中问穿插五胡十六国,南北对峙,战争不断。本书结构紊而不乱,从西晋到东晋,又从南朝到北朝,重大历史事件,大大小小战争,环环相扣,前后照应,依傍历史,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郑振铎先生评价:“这部演义也极雅驯,几乎无一字无来历,在讲史里是较好的一部。”

四、两晋演义(二十三回),清吴趼人

署“我佛山人撰”。作者即吴趼人。

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至次年(1907)十月《月月小说》第一至第十号载。仅二十三回,未完。标“历史小说”,书名下注“稿本”二小字,括号中注“甲部历史小说第一种”。首《历史小说总序》,署“光绪丙午八月南海吴沃尧趼人氏撰”。次《两晋演义序》,谓“以《通鉴》为线索,以《晋书》、《十六国春秋》为材料,一归于正,而沃以意味,使从此而得一良小说焉。”有眉批。一、二、三、六回后有回评。

宣统二年(1910)三月、上海群学社据《月月小说》排印出版单行本。

(以上文字出自《通俗小说总目提要》 )

五、两晋演义,民国蔡东藩

《两晋演义》是蔡东藩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 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慈禧太后演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鎱堢Η澶悗婕斾箟鐢靛瓙涔鍏嶈垂鍦ㄧ嚎闃呰鍏ㄦ枃_钄′笢钘╄憲-瓒呮槦璇讳功

五胡十六国,简称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后称前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在西晋时期,五胡居于西晋北方、西方的边陲地区,对晋王朝呈现半包围局面。由于晋廷的腐败和汉官的贪污残暴,五胡在八王之乱后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永嘉之祸带给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汉族农业区,必然为先进的社会所同化,这就是所谓汉化。它当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匈奴及其他民族的汉化都是如此。

从东汉初年南匈奴进入山西,到西晋初年匈奴部众的南迁,持续了二百多年,匈奴逐步汉化。以至于匈奴人建立的政权,称之为“汉”,是“十六国”之一。大约在曹操晚年,匈奴贵族因上代是汉朝皇帝的外孙,而改姓刘。汉国的建立者刘渊,在学习汉族传统文化方面很下功夫,他师事著名经学家崔游,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其爱好《春秋左氏传》。他能背诵孙、吴兵法,熟读诸子百家以及《史记》、《汉书》,颇为自负,自命汉初辩士随何、陆贾与名将周勃、灌婴四人才干集于一身。304年,他起兵反晋,为了争取汉人的支持,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因此他立国号为“汉”,自称汉王,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以示自己的政权是汉朝宗室的延续。刘渊建立汉国后,任用他的经学老师崔游为御史大夫,东汉大儒卢植的曾孙卢志则被任命为其子刘聪的太师。由此不难看出,十六国的第一个政权的建立者——匈奴人刘渊——汉化程度之深。

建立后赵国的羯族人石勒,汉化程度也很深。他认识到羯族力量有限,要巩固后赵政权,必须争取汉人合作,尽量利用汉人的治理方略。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下令胡人不得凌辱衣冠华族(汉人),派官员到各地劝课农桑。他不识字,却喜欢听人讲经、诵读史书,虽在戎马倥偬之中,也不稍懈怠。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用儒家经学培养包括羯族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并且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用儒学选拔官员。

氐族建立的前秦国的君主苻坚,重用汉族寒门士人王猛,按照汉法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文化,对王猛主张“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十分欣赏与支持。他广修学宫,亲临太学考试学生经义优劣,奖励儒生,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支持。他对博士王寔说,朕一月之内三次亲临太学,发现人才,躬亲奖励。其目的在于,不使周公、孔子的微言大义在我手里失传,是不是可以追上汉武帝、汉光武帝了?王寔回答道,陛下神武拨乱,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汉武帝、汉光武帝不值得相提并论。

这样的事例可以举出很多。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胡人汉化,中原的儒学起到了关键作用。魏晋南北朝史专家何兹全说:西晋末年,随着士族上层的渡江南下,装在他们头脑里的玄学也被带过江去,原先影响甚微的经学士族留在北方,他们保持着汉朝经学重礼仪的传统。而胡族政权武力占据北方,要立国中原,必须熟悉儒学传统,崇尚中原文化,以汉法治汉人。胡族君主与汉人士族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儒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同化作用。

民族的同化总是双向进行的,胡人汉化的同时,就是汉人胡化。所谓汉人胡化,是在长期的交流中,汉人在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胡人的习俗。这种变化,从东汉末年已经开始,《后汉书·五行志》写道:“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你看,皇帝对胡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很感兴趣,包括胡人的服装、胡人的帐篷、胡人的高足家具、胡人的饮食、胡人的乐器、胡人的舞蹈等等。由于皇帝的倡导,京都的达官贵人都竞相仿效,兴起了汉人胡化的之风。这种风气到五胡十六国时期达到高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床”——胡人发明的高足座椅。中原汉人一向的习惯是席地而坐,或是跪坐,或是盘腿坐,并无坐椅子、凳子的习惯。所以竹林七贤双脚前伸的坐法被称为“箕踞”,是极不恭敬的失礼举动。胡人发明的座椅,被汉人称为“胡床”,它还有这样一些别称:绳床、交椅、交床、逍遥座、折背样、倚床。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的兴起,终于改变了汉人席地而坐的习惯。“筵席”一词与席地而坐的习俗紧密相连,举行宴会时,在地上铺上大的“筵”,再铺上小的“席”,作为座垫,中间有矮足的称为几、案的桌子。这种筵席方式,至今在日本、韩国依然可以见到。胡床及高足家具流行后,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宴饮搬到了高高的桌子上,但“筵席”的说法一直沿用下来,不过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